抑鬱短篇小說推薦
⑴ 有哪些好看的,虐心的小說
我覺得,我們的目光不應該只鎖定在那些長篇上,更不應該只鎖定在網路小說中,像匪我思存這樣網路作家的作品固然很虐心很好看,但未必所有人都有充足的時間欣賞,所以我的意見是,咱們推薦一些短篇嘛,在這里,我推薦蒲松齡的短篇《促織》。
《促織》只有1700字,但起筆很大,一開頭就從人世間最頂級的權力機構皇宮寫起,看這勢頭,似乎接下來要寫的不是金戈鐵馬也會是權利斗爭,結果筆鋒一轉,就寫到了華陰令,只以一個「歲征民間」就過渡到權力的底層了,一出人間悲劇就要展開了。
然後蒲松齡就給這家一個希望,孩子沒有死,還有氣息,然後家裡出現了一個蛐蛐,成名就去抓,這個蛐蛐很怪:
◇一鳴輒越去,行且速。覆之以掌,虛若無物;手裁舉,則又超乎而躍。急驅之,折過牆隅,迷其所在。徘徊四顧,見蟲伏壁上……壁上小蟲忽躍落襟袖間……
你仔細看,這哪是一隻正常的蛐蛐啊,這分明是一個小孩嘛,而且應該是成名的小孩才對嘛,可惜成名不知道啊,他還把這只由自己兒子變的蛐蛐進獻上去了,真是虐心啊。
⑵ 有沒有短篇又完結的病嬌文
如下:
1、《微醺》作者:一條顏狗
短書評:大爽文一篇,女主有無敵金手指,一路開掛,啥什麼也不缺,還有一個無敵男主等著她。
⑶ 推薦幾本有關抑鬱症的書
對於緩解抑鬱症情緒非常有效,希望大家有時間可以認真看看。
1、《遇到未知的自己》。張德芬的這本心靈成長靈修小說,很多人都讀過,或聽說過。但這本書的正確打開模式,可能真的要講機緣。沒事你吃溜溜梅,有事才讀張德芬,而且是你意識到必須做出改變的時候。一章一章細讀,邊讀邊在生活中練習,覺察,你才真的會遇到未知的自己。
2、《做自己的心理咨詢師》。這本書是中科院心理所溝通研究中心動力溝通課題組的成員們,整理自課題組成立兩年多以來,很多心理服務志願者,心理咨詢師參與課題交流的文字材料編輯而成。裡面介紹的美人技術——用於自我溝通的簡單易行的心理學應用技術,讓我從抑鬱的情緒漩渦中,抽離出來。
3、《活著活著就老了》。這本書具有逗比調侃犀利的文風,在輕松有趣的語言背後,還傳遞著作者對人生的感悟。讀來好像老朋友在告訴你,你那點痛不叫事。
4、《美好的時光剛剛開始》。這本書告訴你積極樂觀地看待生活,具有滿滿正能量。每日隨意翻閱一章半節,像和智慧的閨蜜聊聊天,她不會勸你想開,不給你講什麼大道理,只是溫暖地看著,輕輕地陪著你。
5、《元認知五維調控技術》。劉熱生的這本書跟工作有關的閱讀,讓人專注於生活的目標。搞定自己的情緒,更好地享受學習,享受生活。
⑷ 有哪些適合抑鬱症讀的書
1、《走出抑鬱》
是一本2014年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Richard O'Connor。《走出抑鬱:讓葯物和心理治療更有效》的作者不僅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心理治療師,他本人也曾是一個抑鬱症患者;童年時,還曾親眼目睹母親因抑鬱而自殺。因此,他對於抑鬱症有著超乎常人的深刻理解與感悟。
⑸ 你看過哪些短篇小說讓你感到孤獨,憂郁,絕望
《祥林嫂》,很多人看完之後去厭惡祥林嫂的嘮叨,但我只感覺到祥林嫂的絕望和孤獨,沒有人能夠對她的悲劇感同身受,她一遍一遍的訴說絕對不是為了嘩眾取寵,而是希望可以得到一些安慰,但旁人的關愛總是有著限度,以至於最後紛紛厭煩於她,我們的生活又何嘗不是這樣,有太多不被人理解,我們孤獨憂郁,甚至絕望。
⑹ 人在非常憂郁難過的時候看什麼書比較好
《天藍色的彼岸》
讀完這本關於藍色彼岸的書,我覺得人與人之間的區別,其實是他們對待死亡的態度。他們如何面對死亡的命題,決定了他們會如何選擇對待生命的方式。所以這本書的意義不僅僅是對孩子,它的純真簡朴的道理,一樣適用於成人。
《我們仨》
平平淡淡間感人至深。在最失落無措的時候,突然間就明白了,此心安處是故鄉。
《當下的力量》
開啟心靈的寧靜,改變我們的心態,提高幸福感。該書讓我體會到「放下」是如此的簡單,人人都能自己幫助自己解脫。
《重新認識你自己》
推薦理由|
此生無法停止的就是對自我的探索與思考,而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是,棒喝當頭,醍醐灌頂。
《你在天堂里遇見的五個人》
推薦理由|
當它是本閑書,可以消遣,可欣賞作者的細致與獨到;當它是課本,可跟著走上一段,直到自己成為智者。那五次相遇,如同五聲寒山鍾聲。就當它是一次清夜捫心,一次大汗後的沖淋。
⑺ 求一篇文,女主叫冗酒得了抑鬱症有個妹妹叫冗卿,男主叫賀一生。求名字應該是發布在花火或者萱小說上
冗卿是冗酒的姐姐,賀一生是冗酒的姐夫《再等一冬雪》
於是啊於是,至此她把他偷藏在心上,轉山轉水,去見神明,去卜命運
⑻ 有沒有男主有心理疾病的小說
1、只因暮色難尋 作者:御井烹香
短評:暖心小可愛女主重生後,治癒孤僻自閉天才少年的故事。
男主患有精神分裂症和妄想症。上輩子男女主是同桌,兩個小年輕人相互溫暖,情竇初開,由於男主病情越來越嚴重,分不清現實與虛幻,女主誤以為男主幻覺中的媽媽另有其人,可能是他女朋友,覺得被欺騙,難過傷心和他漸行漸遠,男主苦苦哀求女主卻賭氣不理,這段感情還沒萌芽就此夭折,很快兩人轉校升學,各奔前程。
直到多年後,已經是物理老師的女主在新聞上看見得諾獎的男主自殺的消息,這才得知男主心理有疾病,這么多年一直用葯物壓制,原來當年是一場誤會,女主也在心神恍惚中回到年少高中時光。
這輩子女主主動靠近男主,用盡一切方式釋放善意,使男主從敏感又尖銳的蝸殼中走出,她努力守護男主眼裡的星星,用愛與耐心,治癒著心理生病的他。但男主卻患得患失,他意識到自己病的嚴重性和可能會造成的後果,不想傷害女主,就悄悄離開她,但還是被女主找回,堅定地擁抱他。
一個為愛彼此努力的故事,溫暖令人心疼,女主是男主專屬的心理疏導師,男主是女主一生守護的那束光,值得一看。
⑼ 有什麼適合快要抑鬱人看的書,都沒有過好心情,每天渾渾噩噩短 的
我買了一本《沒有什麼不可以放下》這本書挺好的你可以試試讓人想開得
⑽ 美國著名的短篇小說
美國歐.亨利<最後一片藤葉><警察與贊美詩><麥琪的禮物>
歐·亨利
(O. Henry, 1862-1910)
作者簡介:
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是美國最著名的短篇小說家之一,曾被評論界譽為曼哈頓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國現代短篇小說之父。他出身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格林斯波羅鎮一個醫師家庭。
他的一生富於傳奇性,當過葯房學徒、牧牛人、會計員、土地局辦事員、新聞記者、銀行出納員。當銀行出納員時,因銀行短缺了一筆現金,為避免審訊,離家流亡中美的宏都拉斯。後因回家探視病危的妻子被捕入
獄,並在監獄醫務室任葯劑師。他在銀行工作時,曾有過寫作的經歷,擔任監獄醫務室的葯劑師後開始認真寫作。1901年提前獲釋後,遷居紐約,專門從事寫作。
歐·亨利善於描寫美國社會尤其是紐約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構思新穎,語言詼諧,結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寫了眾多的人物,富於生活情趣,被譽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網路全書」。代表作有小說集《白菜與國王》、《四百萬》、《命運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愛的犧牲》、《警察與贊美詩》、《帶傢具出租的房間》、《麥琪的禮物》、《最後一片藤葉》等使他獲得了世界聲譽
歐·亨利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家。他的創作緊隨莫泊桑和契柯夫之後,而又獨樹一幟。他的作品有「美國生活的網路全書」之譽。
歐·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1862年9月11日出生於北卡來納州中部小城格林斯勃羅。他的父親是地方醫生。他幼年喪母,家境貧寒,從小由祖母撫養。15歲到一個遠房叔叔的葯店裡當學徒。20歲上來到得克薩斯州,先當牧牛人,後到州首府奧斯丁。從1884年起先後當過葯劑師、繪圖員、第一國民銀行的出納員。這一時期他的生活極不安定,但卻為日後寫作積累了不少的生活素材。
1887年7月,他與亞瑟爾·阿斯特斯結婚,1894年10月,銀行發現他的帳目短缺了現金,法院審訊後宣布不予追究,於是他辭職離開了奧斯丁,來到休斯敦的幽默刊物《滾石》當美術編輯,第二年又成為《休斯敦郵報》的專欄作者。這段平靜生活並不長久。1896年聯邦銀行檢察機關又對他開始刑事追究,再次傳訊他。他拋下妻小,流亡到宏都拉斯等地躲避。不久,他得知妻子病危,趕回家探望而被捕。1897年7月,他的妻子因肺病去世。1898年2月,他以貪污銀行公款罪被判5年徒刑,關在俄亥俄州哥倫布城監獄里。
在獄中,他忍受了極大的精神折磨,他的名字被抹去了,取而代之的是犯人編號。幸虧不久監獄醫務室需要一個葯劑員,他得以重操舊業,還有閑暇時間。1899年歲末,他想到要給女兒一份聖誕禮物。他回想起自己的經歷和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寫成了一篇小說《口哨狄克的聖誕禮物》。他以一本法國葯典書作者的名字為筆名,投給了《麥克呂爾》雜志,在聖誕節前夕刊登了出來。由此他一發而不可收拾,作品接二連三地發表,歐·亨利的名字隨之聲譽鵲起。1901年7月,他由於「表現良好」,被提前釋放。3年半前他是貪污犯波特,出來時則成了小說家歐·亨利。
歐·亨利定居紐約。他以創作為業。1903年12月,他負責《星期日世界》周刊。從1904年起,他一年要出版一兩本短篇小說集,較著名的有《四百萬》(1906)、《剪亮的燈盞》(1907)、《西部的心》(1907)、《城市之聲》(1908)、《善良的騙子》(1908)、《命運之路》(1909)、《選擇》(1909)、《毫不通融》(1910)、《亂七八糟》、《滾石集》、《流浪兒》和唯一一部長篇小說《白菜與國王》(1904)等。歐·亨利善於描寫美國社會尤其是紐約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構思新穎,語言詼諧,結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寫了眾多的人物,富於生活情趣,被譽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網路全書」。
歐·亨利除了跟雜志社老闆和出版商打交道外,很少交朋友。1907年,他與薩拉·克里曼結婚。他酗酒的習慣未能改掉,加上早年生活顛沛流離,身體狀況日見衰竭。1910年6月5日,歐·亨利因肝硬化在紐約逝世,年僅48歲。
走近歐·亨利
——寫在美國作家《歐·亨利全集》出版之際
郭俊峰
距華盛頓州不遠的北卡羅來納州有一個名叫格林斯波羅的小鎮。1862年9月11日,小鎮里一位不得志的醫生和他美麗纖弱的妻子生了一個大眼睛、不大強壯的孩子。誰也不曾想到,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個孩子以歐·亨利的筆名平步文壇,成為一個深受美國和世界讀者喜歡的偉大小說家,並且在百年之後仍然保持著長久的影響和魅力。
歐·亨利的人生之路崎嶇、艱苦而又不幸,他三歲喪母,15歲就走向社會,從事過牧童、葯劑師、�事、辦事員、制圖員、出納員等多種職業。1889年,他和羅琦不顧她父母的反對私奔成婚,並在年輕妻子鼓勵下走上創作道路,創辦《滾石》雜志,發表幽默小品。後來,他因挪用銀行資金被判五年徒刑。出獄後,他遷居紐約專門從事寫作,每周為世界報提供一個短篇,但因第二次婚姻的不幸,加之飲酒過度,終於1910年6月5日在紐約病逝。
19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初的美國,隨著資本主義逐漸向壟斷發展,各種社會矛盾日益顯露突出。歐·亨利長期生活在下層,形形色色的社會現象使他對這些矛盾心感身受。曲折的人生、豐富的經歷、獨特的視角和敏銳的觀察,使他情不自禁地把社會的各種現象形象地概括在自己的作品中,如下層勞動群眾生活的貧窮艱辛,道貌岸然的上流騙子,巧取豪奪的金融寡頭,肆無忌憚的買賣官爵,小偷、強盜、流浪漢的生活,以及失業、犯罪等等。對貧民他充滿了同情,對資產階級剝削者從不同角度予以批判與揭露,道出了下層勞動群眾對剝削、壓迫的憤怒反抗與心聲。
歐·亨利一生創作了270多個短篇小說和一部長篇小說,還有數量很少的詩歌。歐·亨利的詩歌創作反映了他對自然、人生所面臨的社會矛盾的態度,他寫小鳥、古老的村莊,歌頌流浪者,以陰郁的筆調吟頌「唱催眠曲的男孩」,抨擊不合理的社會現象。但因數量少、成就不大,因而影響很小。相反,他的許多書信倒是精彩的隨筆,他同編輯談生活,談創作,表達作者的生活態度和創作思想。歐·亨利的代表作品是《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贊美詩》和《最後一片葉子》。其著名小說還有《黃雀在後》、《市政報告》、《配供傢具的客房》、《雙料騙子》等,真實准確的細節描寫,生動簡潔的語言使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展現在讀者面前,也使他在世界短篇小說史上佔有重要位置。有人曾將他比做「美國的莫泊桑」,這是有其道理的。
幽默是美國的文學傳統之一。從華盛頓·歐文開始,許多作家都善於寫那些有趣可笑而又意味深長的故事。歐文的幽默是在善意的揶揄之中含有淡淡的諷刺;馬克·吐溫的幽默以充滿俚語的口語,滑稽、俏皮的描寫和極誇張的形象,揭示了生活中的真理;歐文·肖的幽默則在注重描述人物性格的幽默風趣上。歐·亨利承襲這一傳統,受同時代作家的影響,加之一生經歷坎坷,使得他獨特的幽默與眾不同——充滿了辛酸的笑聲,在誇張、嘲諷、風趣、詼諧、機智的幽默之中,含有抑鬱、凄楚的情緒。讀《麥琪的禮物》讓人苦笑,讀《警察與贊美詩》讓人悲涼辛酸。這種「含淚的微笑」,加深了作品的社會意義,具有長久的藝術魅力。
處理小說的結尾,是歐·亨利最具創造性的貢獻,也使他在美國和世界文學史上享有盛名。他善於戲劇性地設計情節,埋下伏筆,作好鋪墊,勾勒矛盾,最後在結尾處出現一個出人意料的結局,使讀者感到豁然開朗,柳暗花明,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禁拍案稱奇。但由於作者寫作速度快且多,這種手法運用過多過濫,不免使人感到有明顯的雷同和公式化的弊端。
歐·亨利的作品在我國一直擁有廣大讀者。這次出版的《歐·亨利全集》重譯了包括詩歌在內的全部作品。希望能給所有喜歡歐·亨利的讀者提供一個最新、最全的版本,以便能夠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歐·亨利的生平、思想和作品,了解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社會。(郭俊峰)距華盛頓州不遠的北卡羅來納州有一個名叫格林斯波羅的小鎮。1862年9月11日,小鎮里一位不得志的醫生和他美麗纖弱的妻子生了一個大眼睛、不大強壯的孩子。誰也不曾想到,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個孩子以歐·亨利的筆名平步文壇,成為一個深受美國和世界讀者喜歡的偉大小說家,並且在百年之後仍然保持著長久的影響和魅力。
歐·亨利的人生之路崎嶇、艱苦而又不幸,他三歲喪母,15歲就走向社會,從事過牧童、葯劑師、�事、辦事員、制圖員、出納員等多種職業。1889年,他和羅琦不顧她父母的反對私奔成婚,並在年輕妻子鼓勵下走上創作道路,創辦《滾石》雜志,發表幽默小品。後來,他因挪用銀行資金被判五年徒刑。出獄後,他遷居紐約專門從事寫作,每周為世界報提供一個短篇,但因第二次婚姻的不幸,加之飲酒過度,終於1910年6月5日在紐約病逝。
19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初的美國,隨著資本主義逐漸向壟斷發展,各種社會矛盾日益顯露突出。歐·亨利長期生活在下層,形形色色的社會現象使他對這些矛盾心感身受。曲折的人生、豐富的經歷、獨特的視角和敏銳的觀察,使他情不自禁地把社會的各種現象形象地概括在自己的作品中,如下層勞動群眾生活的貧窮艱辛,道貌岸然的上流騙子,巧取豪奪的金融寡頭,肆無忌憚的買賣官爵,小偷、強盜、流浪漢的生活,以及失業、犯罪等等。對貧民他充滿了同情,對資產階級剝削者從不同角度予以批判與揭露,道出了下層勞動群眾對剝削、壓迫的憤怒反抗與心聲。
歐·亨利一生創作了270多個短篇小說和一部長篇小說,還有數量很少的詩歌。歐·亨利的詩歌創作反映了他對自然、人生所面臨的社會矛盾的態度,他寫小鳥、古老的村莊,歌頌流浪者,以陰郁的筆調吟頌「唱催眠曲的男孩」,抨擊不合理的社會現象。但因數量少、成就不大,因而影響很小。相反,他的許多書信倒是精彩的隨筆,他同編輯談生活,談創作,表達作者的生活態度和創作思想。歐·亨利的代表作品是《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贊美詩》和《最後一片葉子》。其著名小說還有《黃雀在後》、《市政報告》、《配供傢具的客房》、《雙料騙子》等,真實准確的細節描寫,生動簡潔的語言使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展現在讀者面前,也使他在世界短篇小說史上佔有重要位置。有人曾將他比做「美國的莫泊桑」,這是有其道理的。
幽默是美國的文學傳統之一。從華盛頓·歐文開始,許多作家都善於寫那些有趣可笑而又意味深長的故事。歐文的幽默是在善意的揶揄之中含有淡淡的諷刺;馬克·吐溫的幽默以充滿俚語的口語,滑稽、俏皮的描寫和極誇張的形象,揭示了生活中的真理;歐文·肖的幽默則在注重描述人物性格的幽默風趣上。歐·亨利承襲這一傳統,受同時代作家的影響,加之一生經歷坎坷,使得他獨特的幽默與眾不同——充滿了辛酸的笑聲,在誇張、嘲諷、風趣、詼諧、機智的幽默之中,含有抑鬱、凄楚的情緒。讀《麥琪的禮物》讓人苦笑,讀《警察與贊美詩》讓人悲涼辛酸。這種「含淚的微笑」,加深了作品的社會意義,具有長久的藝術魅力。
處理小說的結尾,是歐·亨利最具創造性的貢獻,也使他在美國和世界文學史上享有盛名。他善於戲劇性地設計情節,埋下伏筆,作好鋪墊,勾勒矛盾,最後在結尾處出現一個出人意料的結局,使讀者感到豁然開朗,柳暗花明,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禁拍案稱奇。但由於作者寫作速度快且多,這種手法運用過多過濫,不免使人感到有明顯的雷同和公式化的弊端。
歐·亨利的作品在我國一直擁有廣大讀者。這次出版的《歐·亨利全集》重譯了包括詩歌在內的全部作品。希望能給所有喜歡歐·亨利的讀者提供一個最新、最全的版本,以便能夠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歐·亨利的生平、思想和作品,了解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