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短篇科幻小說思路

短篇科幻小說思路

發布時間: 2022-08-29 07:03:30

A. 如何寫好科幻小說

多看一些比較好的作品,然後培養下想像力,多看點科幻電影也會有很大幫助的。當然最重要的就是練筆了,多寫,剛開始可能會覺得比較枯燥,思路堵塞,寫的多了就會好了,當然靈感是無比重要的,這個就靠天賦了。創作出的作品拿給別人看一下,虛心求教,看有沒有不好的地方。當然注意要選對人吶,總要有點文學修養的才好吧。就這么些了,呵呵,希望能幫到你,祝你成功咯

B. 寫長篇科幻、玄幻小說應如何構思

小說並沒有一定的寫法。我的話至多不過是供參考而已。
大多數的小說里都有一個故事,所以我們想要寫小說,似乎也該先找個故事。找什麼樣子的故事呢?從我們讀過的小說來看,什麼故事都可以用。戀愛的故事,冒險的故事固然可以利用,就是說鬼說狐也可以。故事多得很,我們無須發愁。不過,在說鬼狐的故事裡,自古至今都是把鬼狐處理得象活人;即使專以恐怖為目的,作者所想要恐嚇的也還是人。假若有人寫一本書,專說狐的生長與習慣,而與人無關,那便成為狐的研究報告,而成不了說狐的故事了。由此可見,小說是人類對自己的關心,是人類社會的自覺,是人類生活經驗的紀錄。那麼,當我們選擇故事的時候,就應當估計這故事在人生上有什麼價值,有什麼啟示;也就很顯然的應把說鬼說狐先放在一邊——即使要利用鬼狐,發為寓言,也須曉得寓言與現實是很難得諧調的,不如由正面去寫人生才更懇切動人。
依著上述的原則去選擇故事,我們應該選擇復雜驚奇的故事呢,還是簡單平凡的呢?據我看,應當先選取簡單平凡的。故事簡單,人物自然不會很多,把一兩個人物寫好,當然是比寫二三十個人而沒有一個成功的強多了。寫一篇小說,假如寫者不善描寫風景,就滿可以不寫風景,不長於寫對話,就滿可以少寫對話;可是人物是必不可缺少的,沒有人便沒有事,也就沒有了小說。創造人物是小說家的第一項任務。把一件復雜熱鬧的事寫得很清楚,而沒有創造出人來,那至多也不過是一篇優秀的報告,並不能成為小說。因此,我說,應當先寫簡單的故事,好多注意到人物的創造。試看,世界上要屬英國狄更司的小說的穿插最復雜了吧,可是有誰讀過之後能記得那些勾心鬥角的故事呢?狄更司到今天還有很多的讀者,還被推崇為偉大的作家,難道是因為他的故事復雜嗎?不!他創造出許多的人哪!他的人物正如同我們的李逵、武松、黛玉、寶釵,都成為永遠不朽的了。注意到人物的創造是件最上算的事。
為什麼要選取平凡的故事呢?故事的驚奇是一種炫弄,往往使人專注意故事本身的刺激性,而忽略了故事與人生有關系。這樣的故事在一時也許很好玩,可是過一會兒便索然無味了。試看,在英美一年要出多少本偵探小說,哪一本里沒有個驚心動魄的故事呢?可是有幾本這樣的小說成為真正的文藝的作品呢?這種驚心動魄是大鑼大鼓的刺激,而不是使人三月不知肉味的感動。小說是要感動,不要虛浮的刺激。因此,第一:故事的驚奇,不如人與事的親切;第二:故事的出奇,不如有深長的意味。假若我們能由一件平凡的故事中,看出他特有的意義,則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它便具有很大的感動力,能引起普遍的同情心。小說是對人生的解釋,只有這解釋才能使小說成為社會的指導者。也只有這解釋才能把小說從低級趣味中解救出來。所謂《黑幕大觀》一類的東西,其目的只在揭發丑惡,而並沒有抓住丑惡的成因,雖能使讀者快意一時,但未必不發生世事原來如此,大可一笑置之的犬儒態度。更要不得的是那類嫖經賭術的東西,作者只在嫖賭中有些經驗,並沒有從這些經驗中去追求更深的意義,所以他們的文字只導淫勸賭,而絕對不會使人崇高。所以我說,我們應先選取平凡的故事,因為這足以使我們對事事注意,而養成對事事都探求其隱藏著的真理的習慣。有了這個習慣,我們既可以不愁沒有東西好寫,而且可以免除了低級趣味。客觀事實只是事實,其本身並不就是小說,詳密的觀察了那些事實,而後加以主觀的判斷,才是我們對人生的解釋,才是我們對社會的指導,才是小說。對復雜與驚奇的故事應取保留的態度,假若我們在復雜之中找不出必然的一貫的道理,於驚奇中找不出近情合理的解釋,我們最好不要動手,因為一存以熱鬧驚奇見勝的心,我們的趣味便低級了。再說,就是老手名家也往往吃虧在故事的穿插太亂、人物太多;即使部分上有極成功的地方,可是全體的不勻調,顧此失彼,還是勞而無功。
在前面,我說寫小說應先選擇個故事。這也許小小的有點語病,因為在事實上,我們寫小說的動機,有時候不是源於有個故事,而是有一個或幾個人。我們倘然遇到一個有趣的人,很可能的便想以此人為主而寫一篇小說。不過,不論是先有故事,還是先有人物,人與事總是分不開的。世界上大概很少沒有人的事,和沒有事的人。我們一想到故事,恐怕也就想到了人,一想到人,也就想到了事。我看,問題倒似乎不在於人與事來到的先後,而在於怎樣以事配人,和以人配事。換句話說,人與事都不過是我們的參考資料,須由我們調動運用之後才成為小說。比方說,我們今天聽到了一個故事,其中的主人翁是一個青年人。可是經我們考慮過後,我們覺得設若主人翁是個老年人,或者就能給這故事以更大的感動力;那麼,我們就不妨替它改動一番。以此類推,我們可以任意改變故事或人物的一切。這就彷彿是說,那足以引起我們注意,以至想去寫小說的故事或人物,不過是我們主要的參考材料。有了這點參考之後,我們須把畢生的經驗都拿出來作為參考,千方百計的來使那主要的參考豐富起來,象培植一粒種子似的,我們要把水份、溫度、陽光……都極細心的調處得適當,使他發芽,長葉開花。總而言之,我們須以藝術家自居,一切的資料是由我們支配的;我們要寫的東西不是報告,而是藝術品——藝術品是用我們整個的生命、生活寫出來的,不是隨便的給某事某物照了個四寸或八寸的像片。我們的責任是在創作:假借一件事或一個人所要傳達的思想,所要發生的情感與情調,都由我們自己決定,自己執行,自己作到。我們並不是任何事任何人的奴隸,而是一切的主人。
遇到一個故事,我們須親自在那件事里旅行一次不要急著忙著去寫。旅行過了,我們就能發現它有許多不圓滿的地方,須由我們補充。同時,我們也感覺到其中有許多事情是我們不熟悉或不知道的。我們要述說一個英雄,卻未必不教英雄的一把手槍給難住。那就該趕緊去設法明白手槍,別無辦法。一個小說家是人生經驗的百貨店,貨越充實,生意才越興旺。
旅行之後,看出哪裡該添補,哪裡該打聽,我們還要再進一步,去認真的扮作故事中的人,設身處地的去想像每個人的一切。是的,我們所要寫的也許是短短的一段事實。但是假若我們不能詳知一切,我們要寫的這一段便不能真切生動。在我們心中,已經替某人說過一千句話了,或者落筆時才能正確地用他的一句話代表出他來。有了極豐富的資料,深刻的認識,才能說到剪裁。我們知道十分,才能寫出相當好的一分。小說是酒精,不是攙了水的酒。大至歷史、民族、社會、文化,小至職業、相貌、習慣,都須想過,我們對一個人的描畫才能簡單而精確地寫出,我們寫的事必然是我們要寫的人所能擔負得起的,我們要寫的人正是我們要寫的事的必然的當事人。這樣,我們的小說才能皮裹著肉,肉撐著皮,自然的相聯,看不出虛構的痕跡。小說要完美如一朵鮮花,不要象二簧行頭戲里的「富貴衣」。
對於說話、風景,也都是如此。小說中人物的話語要一方面負著故事發展的責任,另一方面也是人格的表現——某個人遇到某種事必說某種話。這樣,我們不必要什麼驚奇的言語,而自然能動人。因為故事中的對話是本著我們自己的及我們對人的精密觀察的,再加上我們對這故事中人物的多方面想像的結晶。我們替他說一句話,正象社會上某種人遇到某種事必然說的那一句。這樣的一句話,有時候是極平凡的,而永遠是動人的。
我們寫風景也並不是專為了美,而是為加重故事的情調,風景是故事的衣裝,正好似寡婦穿青衣,少女穿紅褲,我們的風景要與故事人物相配備——使悲歡離合各得其動心的場所。小說中一草一木一蟲一鳥都須有它的存在的意義。一個迷信神鬼的人,聽了一聲鴉啼,便要不快。一個多感的人看見一片落葉,便要落淚。明乎此,我們才能隨時隨地的搜取材料,准備應用。當描寫的時候,才能大至人生的意義,小至一蟲一蝶,隨手拾來,皆成妙趣。
以上所言,系對小說中故事、人物、風景等作個籠統的報告,以時間的限制不能分項詳陳。設若有人問我,照你所講,小說似乎很難寫了?我要回答也許不是件極難的事,但是總不大容易吧

C. 科幻小說閱讀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第一,足夠的詞彙量,以及對這些詞彙的正確理解和正確使用。 語文詞彙散見於古今中外優秀的文學作品中。廣泛的閱讀和細心的積累可以提供幫助。
第二,精讀文章的能力。 讀一篇文章不僅僅要讀懂內容,還要讀懂文體、結構、技巧、主旨。不能總是讓自己成為讀者,而應該從創作者的角度去思考。作者說了什麼,他怎麼說的,他用了哪些技巧,他想表達他對於世界的什麼認識和觀點。
第三,對於語言和文化的基本了解。 掌握語言基本詞彙和特點,讀懂淺易的文言文,了解古代文化常識、古人的觀念和追求。既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也是對傳統文化的思考。追根溯源,才能傳承發展。
第四,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足夠多的古詩文,對古代知名作家有基本的了解。 凡是要求背誦的古詩文最好能熟讀成誦,理解深刻,經久不忘。對於知名作家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王安石等最好能讀一下相關傳記。一方面有利於理解其作品,另一方面有利於理解古代社會和文化。
第五,觀察、體驗、閱讀、思考、表達是一體的。 沒有對生活的觀察和體驗不可能有對世界的感性認知,沒有廣泛的閱讀不可能加深對世界的理解。這里的廣泛閱讀不僅僅局限於文學作品,政治、經濟、軍事、社會、哲學、心理等方面的著作都可涉獵,他們不僅可以增廣見識,還能提供認識世界的不同角度,提供解決問題的不同思路。 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思考,是我們表達的基礎。沒有對這些問題的個性化思考就只會人雲亦雲。
科幻小說考查的不僅僅是語言表達能力,而是對整個語文能力的綜合考察。沒有體驗、閱讀、思考,空洞的表達是打動不了人心的。科幻小說閱讀理解雖有技巧,但一切技巧的前提是實力的提升。

D. 求科幻小說構思。好的加分

喜歡賽博朋克類科幻么

對不起。
我知道這很唐突。
我並非想攪亂你的生活,但是請你認真看看我的這些文字。
因為你看到這些的時候,我已經不復存在。
不管你的名字是什麼。
對於我來說,你的名字永遠是編號EIC-0794。
不過不論如何。.
這個世界為你而存在。
每個人都是為你而生的。
這話一點兒都不誇張。
但是,你的世界並非你認為的那個世界。
你的世界是為了測試人類的感情而被創造的。
你是這個世界唯一的被測試者。
雖然世界為你而生,但你卻被永恆的囚禁著。
世界在你眼前被創造,在你背後歸於混沌。
科學家創造了各種事情來激發你各種感情。
包括你小時候跌倒在路邊,卻發現丟失了母親的背影。
你記得你當時的恐懼。
還有你高中時被你的女神拋棄在操場上,而她則頭也不回的走了。
你記得你當時的苦痛。
你考上了一所很好的大學,你的家人都為你而自豪。
你記得你當時的得意。
然而你之後每學期都會有很多掛科。
你記得你當時的絕望。
這些都作為數據保存在他們的感情資料庫里。
從資料庫來看,明白真相的你會憤怒無比。
至於我,我是隔壁世界來的一顆病毒。
隔壁世界的被測試者發現了真相。
而我被創造出來通告所有世界裡的被測試者。
也就是你。
我能感覺到系統維護者正在靠近我。
也許我活不長了。
但我沒有遺憾,我的使命已經完成了。
你的生活還在繼續。
但是你最好不要再相信一切。
只能說這么多了。
希望維護者不會發現我留給你的這封信。
現在我要開始逃跑了。
逃的越遠這封信就越安全,對吧。
再見。
願我的後繼者能夠順利找到你。
願我的主人能夠平安。
願你能夠重返自由。

其他的還有,太多了不知道你到底要什麼樣子的。
可以用網路HI我。

E. 寫科幻小說怎麼開頭好,

首先來說你寫的小說你會很希望它能吸引人,那麼如何能夠吸引人呢?
一種方法就是開門見山,什麼都別交代直接進入一個很緊張刺激的一個情節中,然後通過情節的發展慢慢的把你需要交代的一些諸如主角身份啊年齡啊世代背景啊事情的起因啊慢慢表述,這樣可以一開始就給讀者一個感官刺激且不會讓讀者有一種模稜兩可不知所謂的感覺。
還有就是一開始就設置某些懸念,然後隨著劇情的深入慢慢的再將懸念一一揭開,這樣也很容易吸引讀者。

F. 我是中學生怎麼寫科幻小說

不少人想寫小說,但找不對路子,絞盡腦汁也寫不出來。 還有一些人動輒萬把字,但一篇也發表不出去。學習微型小說對創作來說是一條「終南捷徑」。阿·托爾斯泰(蘇)說:「小小說, 這是訓練作家最好的學校。」這種作用出自於微型小說自身。 微型小說優越簡便,篇幅短,費時少,易掌握,可多寫,發表園地多。較快地發表一篇千字小說,對初學者的鼓舞作用是可想而知的。 初學者避免步入只是想用鴻篇巨制來一鳴驚人的歧途,以此為起點, 向著遠大目標走去。

微型小說,應當說是一種新型文體。 我國文壇八十年代興起微型小說。一是讀者多。讀者面廣,各階層都有。二是作者多。業余作者遍及全國,著名作家也大都試作,如王蒙、叢維熙、馮驥才等。三是園地多。各級各類報紙刊物大都發表微型小說, 各種徵文競賽活動層出不窮。四是文學理論界開展了討論,同時引起國外文學界的關注。微型小說興起的原因首先是時代需要。 現代化建設加快了生活節奏,讀者要求閱讀短文,這就出現相應的文學形式。 其次是文學自身發展的需要。短篇小說越寫越長,作為對「長」的針砭,出現開拓新文學領域的「微型小說熱」。 微型小說終於成為文學理論及寫作理論開始涉及的新型文學體裁。不過, 微型小說在古代已有雛形。如《戰國策》中的一些片斷,如魏晉志人小品和明清筆記小說。特別是《聊齋志異》,共490多篇,最長的4千多字,500字以下140多篇。但其藝術價值卻使蒲松齡與曹雪芹、施耐庵等一起彪炳史冊。我國二三十年代曾經明確提倡。外國微型小說發展很快。莫泊桑、契訶夫的小說中就有一些微型小說。 美國作家歐·享利的微型小說名氣較大。日本作家星·新一寫了一千多篇, 被稱為「一分鍾小說大師」。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也都大量發表微型小說。微型小說風行世界,方興未艾。

微型小說生命力旺盛,命名雜出,需要確定名稱。常見的有超短篇小說、極短篇小說、一分鍾小說、袖珍小說、 微信息小說等,有的在邏輯上仍屬短篇小說,有的只是強調閱讀時間,有的不規范。目前通行的是小小說和微型小說。但小小說名稱過於通俗,而微型小說名稱卻與長、中、短篇小說配稱, 有利於文學體裁名稱的標准化。

微型小說是一種通過對細節、場面的描寫, 以小見大地表現人物及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它的特點和要求如下:

(一)以微知著,以近知遠。明顯特點是「小」,字數千字左右,人物少,情節簡單。但要小而精,微而妙,以少勝多, 並成為社會某一方面的縮影,以微觀反映宏觀。現實感強,迅速輕便,充滿生活氣息,但要寫出藝術境界的「遠」,使人聯類無窮。

(二)博採眾長,不拘一格。 微型小說廣泛吸取其它文章和藝術體裁的長處,可以稱為「模糊小說」。①吸收新聞長處, 及時敏銳地反映社會生活,適合報紙選載。②吸收影視特長, 在同一時間結構起一組生活畫面。如《!—?》,寫在深夜城市中,A司機惡作劇地長時間按喇叭,B將軍被驚醒,C作家打斷思路,D病孩被折磨……③吸收寓言特長,結尾道出哲理。如《傑克和水手》。 ④吸收小品特長,具有較強的諷刺性。⑤吸收散文特長,多採用第一人稱, 淡化情節,體現一種思想寄託和藝術追求。如《永遠的蝴蝶》。 微型小說還吸收了詩歌、論文、神話、科幻故事等特長, 是作者進行藝術探索的廣闊天地。

(三)取材精確,鏡頭小說。 短篇小說寫橫斷面如《孔乙己》,盡管只有二千來字,但寫出了一個社會橫斷面, 除代表舊時代鄉村知識分子階層的孔乙己外,還有丁舉人、酒店老闆、 學徒和看客等各階層人物,孔乙己坎坷的命運也得到反映。微型小說寫的是面上的一點,這個點是運動展開的,可以稱作影視中的「鏡頭」。 如《一件小事》,寫的是一件小事,一個場面,三個人物。 鏡頭在微型小說中的組成有三種。一是生活一鏡頭,即一個場面。二是組合鏡頭,以一個場面為背景,接連疊印多個局部鏡頭。 三是「閃回」鏡頭,用眼前場面帶出以前的鏡頭。 一般短篇小說中的倒敘和補敘,在微型小說中要成為瞬間鏡頭的描寫和串連,以免冗長敘述和說明。

(四)寫特殊點,重情緒化。微型小說人物描寫的特點是, 寫主要人物的性格的某一側面,或寫主要人物的情緒心態。 ①一般來說應刻劃出鮮明性格,具體方法是寫性格的閃光點。 一是集中一點,突出強調。如《瞎說》,抓住一個教師膽小逢迎這一點。此人見人就笑,「文革」後更善於重復別人的話並連稱「對對」。 在一次報告會上,勞模對他謙稱「我那是瞎說」,他應聲附和:「對對, 瞎說,瞎說!」引起人們驚詫,他也驚出一身冷汗。二是勾勒輪廓,重在神似。即白描手法,以敘代描,寫人物內在和外在的主要特點。三是顯微放大,誇而不誣。抓住人物特殊點進行誇張, 甚至塗上荒誕色彩,只要對准生活的焦點和本質都是可以的。 如王蒙的《雄辯證》,醫生說「請坐」,病人卻說「為什麼要坐呢?難道你要剝奪我的不坐權嘛」,如是等等。對「文革」中盛行的強辭奪理、 咄咄逼人的「病症」進行了藝術的誇張。 契訶夫的《一個小公務員的死》也是這樣。②注重情緒化描寫。這是微型小說創作的一個趨向, 反映了西方現代派手法的影響。不重視性格刻劃的傳統寫法,避免明晰性。人物往往只用「他」、「她」等代詞稱呼, 寫出來也是縹緲的影子,大都是生活中的平常人。情緒氣氛籠罩全篇, 有意識地作深層意識的剖析和細微感覺的刻劃,產生一種朦朧而又深刻的意境。如《永遠的蝴蝶》,沒有描寫事件過程,反復地寫懷戀之情,刻劃細微感覺和幻覺,蘊含著生死、愛情的永恆哲理意味。 情緒心態要盡量帶有普遍性。如《那團雲霧》, 「他」游黃山買了高價茶葉便敗了游興,即使認識到這種心理的低下也無法快樂, 只有在看到同伴也吃了虧時才莫名歡悅,峰頂那團雲霧都不見了。 這種情緒心態概括了人們慣熟而又可笑的「阿Q精神」,揭示出人類的劣根性。

對待微型小說的特點及技巧,一要弄通掌握, 爭取在理論指導下站在較高起點上進行實踐,二要靈活運用,甚至不去聯系,讓它們在潛意識中隨時起到作用。還可以摹仿。照搬形式、技巧, 發揚精華,受到感應,並力求創新,出自己意。上述特點, 特別是「博採眾長」中已經具備了微型小說的一些結構要求。以下再列出一種模式,供初學者學習。

模式如下:

【開頭】要使人「一見鍾情」。方式有三種:

▲造成懸念,引起興趣。如《那團雲霧》,開頭就寫不知怎的沒了游興,連山頂上也罩上一團雲霧。

▲開門見山,進入情節。往往開頭就是人物對話。

▲含蓄蘊藉,曲徑通幽。往往描寫景物, 烘托鋪墊並有照應和伏筆。【中間】結構主要有三種基本類型:

▲曲折生致式。

①單線曲折,一波三折。如王任叔的《河豚子》,寫一農民在二三十年代的社會背景中,因窮困而自殺的過程:弄回毒魚, 卻看到孩子們興高采烈;怕見慘象而出外, 回來後卻見妻兒歡笑等待;吃後等死,卻因魚失去毒性,死不成仍要受苦。

②雙線交叉,內在聯系。一人兩事,或兩人一事;可以是兩條明線,也可一明一暗,互為陪襯。如《小星的暑假日記》, 父親編造假材料,兒子編寫假日記。父親打罵兒子後, 再要寫材料時只好苦笑。

③反復回環,同中見異。如《奇妙的循環不等式》,車上只有一個空位,售票員不讓老太太坐,卻讓「首長」坐。 司機上車後趕開「首長」請經理坐,經理的丈母娘正是老太太。 又如《他們都是瞎子》,寫一對青年熱戀、結婚、離婚時都看見一對瞎子相攙相扶。

④前後對比,雙峰對峙。 如《變化》寫一個業余作者先後發表兩篇稿件後,單位領導不同的態度。

⑤欲揚先抑,欲抑先揚。前者,「揚」是主體, 卻先在「抑」上著筆,突然一轉歸於「揚」。後者相反。這樣,產生了情節發展的意外性,加強了相反相成的藝術效果。

▲重旨復意式。微型小說應以小暗示大,達到意義的升華;要講象外之旨,言外之意,引起讀者想像。主要採用:①象徵。 用具體物象寓示概念或另一形象,但只起結構作用, 不是象在詩歌中著力描寫的中心形象那樣。如《槍口》, 寫一官復原職的領導用別人送的槍打下獵物時,得知走後門的「槍口」也對准了他。 ②雙關。如《向不通》, 寫大學生向不通十年勤懇工作反不如工作差的升得上去,因而「想不通」。③比喻。如《「炮」炸宴席》, 寫小孫子在酒宴上放炮仗搗亂, 又在爺爺不滿新經理四十來歲年紀輕時放「炮」:「你不是十八歲就當縣長!爸爸三十齣頭就當廠長了! 」④省略。這是一種具象化的空白。如《落果》, 老門衛退休後門口棗樹上果子不熟就被打光,他寫信給廠長:「連幾十張饞嘴都管不住,還管廠。」接著省略了廠長感奮、整頓廠風的情節, 而寫第二年老師傅收到一包紅棗。

▲採用其它文體和藝術體裁的特長。

【結尾】結尾宜巧,要「回眸一笑」。主要有三種:

▲畫龍點睛,首尾呼應。如《那團雲霧》,開頭敗了游興,峰頂似乎有團雲霧,結尾那團雲霧也不見了。

▲戛然而止,含蓄雋永。如二百來字的《書法家》,局長在書法展覽會上應邀不過寫了兩個拿手的好字是「同意」, 面對驚嘆和要求只好無奈地說:「能寫好的數這兩個字……」這樣結尾, 韻味無窮,藝術容量很大。

以上兩種結尾方法只能撩起讀者短暫的激動,最佳結尾是:

▲出人意外,扣人心弦。即「歐·享利式結尾」,其特點是「巧」。整個布局為結尾服務,讀者以為情節東向演進, 結果卻西向而行,抖包袱,亮底牌。這種結尾, 打破了情節發展慣用的結構手法,給人以新奇感,深化了主題,增加了容量。大家熟知的《麥琪的禮物》就是這樣,一對窮困夫妻為在節日時互送禮物而煞費苦心,最後禮物拿出來卻沒用:一個賣掉金錶為妻子買了梳子, 一個剪掉長發為丈夫買了根表鏈。又如澳大利亞的《窗》,靠窗的病人每天為角落病人描述窗外美景,為蒼白的生活增光添彩。 但是角落病人卻見死不救,圖謀到了靠窗的好位置,抬頭望見窗外只是一堵高牆。

下面舉出一篇微型小說並加簡要評論。

戴舊草帽的趕集人

數不清的草帽在人流中浮動,方圓幾百里的莊稼人來趕關林會呢。他頭上也捂著一頂舊草帽。

啥貨物都不入他眼窩頭。

舊草帽下一雙剛強的眼睛倏地一亮:書攤!書案後, 在錄音機播放的流行歌曲的伴唱下,一個戴太陽帽的小夥子正在對同事的連衣裙贊不絕口……「舊草帽」游過去了。

靜看了一會,舊草帽下伸出一雙粗糙的手:「同志, 把那本又厚又大的書搬來,叫俺瞅瞅。」

「這書,」戴太陽帽的小夥子撇撇嘴,「咱倆都下輩子看吧。」

他和善地但卻執拗地央求:「拿來俺看!」

「去去去,你買得起?翻舊了誰要!」小夥子發了脾氣, 扭頭對著連衣裙擠眼嘻笑:「老粗,書名都叫不出來。 」人圈裡幾個戴草帽的人發話了:「丟不了你的書。別看鄉下人衣裳爛, 掙票子比誰少不了!」

旁邊一個戴眼鏡的買書人過意不去, 忙向「舊草帽」解釋說這書是精裝縮印本《辭海》……結論是對農民不大實用。

「舊草帽」愣怔了一會兒,黑紅的臉上好不是意思呀。 他扭身就走,想快點溶化到人海里去。人群中那幾個戴草帽的,神情也都是悵然若失。

「舊草帽」停住了, 對著集市上漂浮的人流中的一頂頂草帽出神……

「舊草帽」轉回來了。手伸到頭頂「啪」地扣緊帽子,用勁擠到書攤前,一揚手說:「買!大不過甩倆豬娃錢罷了。俺家供著個中學生哩。」小夥子打鼻眼裡哼了一聲。

人圈裡那幾頂草帽活躍了, 又紛紛聲援:「拿書嘍!書不是讓人買嘛?!」一疊票子打腰間刷地抽出,舒展開來「索索」地響著,亮在大眾面前。

小夥子驚奇地斜視著「舊草帽」, 只好也賭氣地搬出《辭海》來,「通」一聲砸在書案上:「二十多塊哩!」

他並不立即觀賞, 反倒從頭上摘下草帽悠悠地扇著風兒:「二百多塊咱也出得起。煩你再給咱取書。往年趕集俺發愁的是買不下紅薯片頂飢,現今咱家掙幾千塊正沒處花, 正琢磨著給鄉鄰們辦件啥好事,這會才悟出來:俺辦它個小圖書館。大老粗該文明文明了。戴眼鏡這先生,請幫俺挑一挑。……只要政策和莊稼人對路,咱將來趕集說不了買……買架飛機上天堂哩。哈哈哈……」

戴草帽的人都笑了,四周的人也都笑了。

戴太陽帽的小夥子一愣,剎那間眼珠兒靈動異常, 「咔」地關了錄音機,招呼同伴:「大買賣!快給老伯取書!」

……道了聲「謝謝」,「舊草帽」挺起胸膛,抱起一摞子書籍,漸漸地溶入蘑菇一樣多的草帽的洪流中去了……這篇小說通過一個集會上農民買書的細節及場面的描寫, 以小見大地反映了八十年代初農村逐漸富裕起來並產生精神文化追求的社會生活主流。小說人物描寫的特點是抓住人物性格的一點即剛強,同時採用白描手法和借代修辭。情節曲折生致。生活氣息強,富於概括力。語言獨特,在文語句式中使用了北方農村生活化的口語。

G. 關於科幻小說的一個設想

解碼和解密,本質上來說有什麼區別……
如果intel、AMD在生產晶元的時候偷偷摸摸加入控制單元,那就有一點可能。但實際上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的……而且那些沒有聯網的單片機你怎麼控制呢,難道每個單片機都偷偷摸摸加裝了無線電波接收裝置嗎,這不被發現也有點困難。

H. 怎麼寫科幻小說

我也想寫的啊,刻意的去找思路頭腦必然會受到束縛,科幻小說嘛,要打破常規,別出心裁。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你白天一直想著科幻小說或者科幻電影, 晚上很可能做這種夢的,你把夢記錄下來,就可以做你科幻小說的提綱了哈,我做的一些夢就很精彩,我也會把它們記錄下來,有時候未免會忘掉一些,不過沒關系,記錄多少賺多少哈~你也試試吧

I. 科幻小說如何寫 (具體方法) (中型的,約2000-3000字)

我總結有幾點!
結構,題材,內容,
結構上整篇設計2、3個主線,有的是分情節也就是故事主線,感情主線,矛盾主線,時間主線,地點主線!全篇敘述一件事,同時中間有關鍵人物的感情變化,時間推移,還有地點的變化。再由不同的若干小矛盾去積累成大矛盾。
結構是否協調,可以畫一個小進度圖。從激烈和安穩的角度自己看看是否是很和諧的波浪狀!
最好是先建立一個結構的大框。主要人物姓名,個性區別,甚至是在故事裡的習慣兩點,就像電影里人們一聽某個音樂,或者看見某個道具就知道在映射某個人的出現。也包括人物之間的關系。

框架中可以實現設計好科幻社會包括,科技程度,在這個虛擬社會中建立符合生產力和關系的法則,

框架中還包括關鍵事件的發展對與全文的關系。

然後說題材:科幻小說的題材非常廣闊。世上所有事物的硬體升級,都可以變成科幻紅樓,科幻三國,科幻水滸,科幻夢里知多少,科幻……

把以上這些豐滿起來就是第三點內容了。
如果是2000到3000字的小說,行文用詞要簡練,因為體積比較小。情節需要節奏快,痛痛快快的7分鍾讓人看完很過癮。
用幾百字的小情節,可以是對話,可以是景物描寫,或者其他方式讓人知道這是科幻。同時這一段要引起讀者的興趣!可以是懸念,可以是伏筆,可以是倒敘,第一段的作用非常重要。

然後我的建議是可以參考一些電影的構架,讓人讀起來有代入感!這里的構架是骨架,各部分的文字分配,而究竟要寫什麼內容由你自己來定。
構架我覺得《記憶碎片》這個電影的構架比較不錯。你可以總結出一個迷你版的它的構架,行文的節奏啊,讀者在看到哪個部分你想給他什麼心理引導,然後用接下來的的內容去滿足讀者這個心理,同時再給他一個慾望,然後再滿足,直至最後。

還有一些建議:
寫之前,好好想想自己的性格,自己的脾氣,讓文字帶有你自己的色彩。
聽聽自己喜歡的音樂,一個完整的音樂是有一個嚴謹的邏輯!
科幻的關鍵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嚴謹。一個由你自己建立起來的世界!有血有肉。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

熱點內容
好看的生存游戲無限流小說 發布:2025-07-04 02:49:53 瀏覽:31
總裁半夜胃疼的小說 發布:2025-07-04 02:40:47 瀏覽:601
暗戀自救指南小說結局求回答 發布:2025-07-04 02:40:11 瀏覽:289
07都市小說 發布:2025-07-04 02:37:25 瀏覽:938
霸王傳承都市小說 發布:2025-07-04 02:19:43 瀏覽:677
網游系列小說老婆多 發布:2025-07-04 02:18:38 瀏覽:851
煙水小說明珠言情 發布:2025-07-04 02:09:02 瀏覽:932
小說純情總裁別裝冷38 發布:2025-07-04 02:08:14 瀏覽:729
小說九夜全文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04 02:03:18 瀏覽:926
海盜鬼皮書小說結局 發布:2025-07-04 02:03:17 瀏覽: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