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小微小說 » 羅生門短篇小說目錄

羅生門短篇小說目錄

發布時間: 2022-08-17 16:30:55

❶ 中國只有芥川龍之介《羅生門》短篇合集嗎

去芥川龍之介吧,那有他的全部作品(都被列為精品貼,很容易找)

❷ 羅生門 原文

《羅生門》是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代表作。以下是對短篇小說《羅生門》的解析以及它的作者芥川龍之介的相關資料:

首先是《羅生門》的解析
羅生門位於朱雀大道南端,可以說是京都的門戶了。芥川讓他的故事這兒上演,就等於扼住了日本國的咽喉,讓它翻翻白眼,讓它露出醜態。《羅生門》就是這樣一部簡短的強盜心史,芥川以細膩的筆法畫出了一個強盜的蛻變過程,我們由此可以看到:人性中的惡一點點上升,最終取代了最初的猶疑。

時間很短:某日傍晚。

地點很小:羅生門內。

人物很少:家將和老太婆。

情節很簡單:家將在羅生門「避雨」,發現一拔取死人頭發謀生的老太婆,便也來了「勇氣」,剝奪了她的衣服揚長而去。

「避雨」是整個故事的前提,也是整個故事的支點。

小說第一句就從「避雨」切入:

「某日傍晚,有一家將,在羅生門下避雨。」但是作者接著就說,羅生門雖為交通要道,卻因連年天災荒涼不堪,成了狐狸和強盜的窩點,甚至成了拋棄無主屍體的地方。「所以一到夕陽西下,氣象陰森,誰也不上這里來了。」也就是說,即使下雨天,肯到羅生門來避雨的,也只有家將一個人。這家將穿的是洗舊了的寶藍襖,右頰還有一個大腫皰——這樣一個落破的人,坐在羅生門的台階上,「茫然地等雨停下來」。他為什麼「茫然」?擔心雨下得太大太久?顯然不是。

當時京城一片蕭條,家將已被多年老主人辭退了。作者解釋得很清楚:

「說是這家將在避雨,可是雨停之後,他也想不出要上哪裡去。」「所以家將的避雨,說正確一點,便是『被雨淋濕的家將,正無路可走』。」家將「無路可走」,並非被雨逼的,「明天的日子怎樣過」才是根本原因。所以,他要在「無辦法中求辦法」,而要「在無辦法中求辦法」,只有「不擇手段」。而「倘若不擇手段」應該怎麼辦?「家將反復想了多次,最後便跑到這兒來了。」直到這時,家將來羅生門「避雨」的目的才算明了:原來這廝要「走當強盜的路」。當然,這個時候,他的強盜之路還停留在「倘若」的階段——

「可是這『倘若』,想來想去結果還是一個『倘若』,原來家將既決定不抉手段,又加上了一個『倘若』,對於以後要乾的『走當強盜的路』,當然是提不起積極肯定的勇氣了。」家將已失業四五天,幾天下來,沉睡在內心的強盜意識漸漸蘇醒,而現在,雨正好給了他一個借口,使其可以跑到羅生門尋找機會。當然,這時的家將的還是消極的、猶豫的,至於他會「打了一個大噴嚏,大模大樣地站起來」,不過是刻意擺出的一副坦盪盪樣子,不過是裝腔作勢罷了——幾個「大」字其實正暴露他內心的卑瑣和怯意。有一種譯本在這里以「慵懶」取代了「大模大樣」,兩種譯法似乎相去甚遠,不知哪個更為確切。單從「慵懶」看,似乎只顯示了一種表面現象,難道家將來羅生門只是為了避避雨,只是為了安安靜靜地睡一覺?顯然不是。但是既來到羅生門,家將總還是不甘心,所以他作出在此過夜的打算,上樓了。

「樓上即使有人,也不過是些死人。」家將既然這樣判斷,為什麼還那麼留意腰間的刀,不讓它脫鞘出來?可見家將是害怕弄出動靜,否則,這個穿著草鞋的人,就不用「像貓兒似的縮著身體,憋著呼吸窺探上面的光景」。在另一譯本中,這句話譯為「像貓一般蜷縮著身子,摒息地窺視著樓上狀況」,比較起來,「蜷縮、摒息、窺視」顯然不如「縮著、憋著、窺探」具有動感,「縮著身子」與前文「大模大樣」對應,家將開始露出真正的「小」了,而「憋著呼吸」比「摒息」要傳神得多,想想那家將也憋得怪難受的,還得鬼鬼祟祟地往「窺探」。看來家將確實心懷鬼胎,否則他怎麼會這樣走近那些「死人」?在我看來,家將不過是在試探著尋找同類的氣味而已。

果然,家將上樓後,首先遭遇到的便是強烈的屍臭,這讓他本能地掩住了鼻子。緊接著,家將先後產生了三種心理/生理的交互感應:

家將發現屍首堆里會蹲著一個老婆子,立刻被一種強烈的情感奪去了嗅覺,對他來說,腐屍的臭味暫時聞不到了,因為他全部注意力都投到老婆子身上了;看到老婆子在窺探一具女屍的臉,家將既恐怖又好奇,因此一陣激動,結果連呼吸也忘了;看著老婆子一根一根地拔下女屍的頭發,家將的恐怖又一點點消失,轉而怒氣一點點上升——對一切罪惡的反感愈來愈強烈,所謂「惡劣之心」(譯作「憎恨邪惡的感情」似更明確)如松明般烘烘地冒出火來。
這種情形使家將的正義感突然回光反照:

「此時如有人向這家將問起剛才他在門下想的是餓死還是當強盜那個問題,大概他將毫不猶豫地選擇餓死。」面對拔死人頭發這不可饒恕的罪惡,家將已忘記剛才自己還打算當強盜呢。當然,這里只是暫時的忘卻。這時家將扮演了一個大義凜然的小丑角色。可是讓家將感到意外的是,老婆子對他的威脅毫無反應,「像啞巴似的頑固地沉默著」。這倒讓家將冷卻了似火的「怒氣」,變得和氣了。

老婆子回答了:拔了頭發,是做假發用的。

這樣的答復「竟是意外的平凡」,使家將「一陣失望,剛才的怒氣又同冷酷的輕蔑一起兜上了心頭」。家將為什麼會「輕蔑」?也許老婆子的說法不是他所預期的大罪惡?老婆子的辯解更進一步消解了家將的「惡劣之心」,也徹底消解了他做人的底線。

於是,家將的怒氣化為勇氣。這是剛才在門下所缺乏的勇氣,是不同於剛才逮住老婆子的另外一種勇氣:

「他不但不再為著餓死還是當強盜的問題煩惱,現在他已把餓死的念頭完全逐到意識之外去了。」所以老婆子的話剛說完,家將便「譏笑」,下定了決心,立刻跨前一步,搶走了老婆子的衣服。強盜就這樣產生了。

……A(女人)把蛇肉曬干當干魚賣→B(老婆子)拔A(女屍)的頭發做假發賣→C(家將)搶B(老婆子)的衣服……

在「A→B→C」這一鏈條中,罪惡總被諒解的,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理由:「不這樣干(做惡)就得餓死,沒有法子嘛。」而以惡對待惡往往又使後惡者心安理得,甚至有一種成偽正義的快感。《羅生門》揭示了人性中隱藏的兇相怎樣一點點顯露的,同時還表明:強盜不會承認自己的罪惡,強盜總能為罪惡找到借口,要麼掩蓋,要麼否認,要麼耍賴。因為天災,因為人禍,因為信仰喪失,因為餓著肚子——這樣他就不必為自己的惡行承擔罪過,甚至可以大大咧咧地指責受害者。

芥川龍之介在小說結尾說:「誰也不知道這家將跑到哪裡去了。」從倭寇到日本鬼子,其強盜行徑當然不是一個羅生門所能遮蔽的了,不過,日本還有一個靖國神社,這個供奉著甲級戰犯的地方,成了日本人消解罪惡、滋養罪惡的「羅生門」。

德國前總理施密特曾說過,日本人自1945年以來很少做出努力,使鄰國減少對他們的怨恨,日本人缺乏認罪感。比如,日本首相橋本龍太郎就一再參拜靖國神社,他雖承認日本過去對中國有過侵略行為,但堅持「上次世界大戰及戰前日本的所有行為不能都斷定為『侵略』」。
早在八十五年,芥川龍之介就看透了日本人的這幅德行,所以他寫《羅生門》,讓日本強盜在自己的國門現身說法。
以下則是芥川龍之介的生平簡介以及主要作品的相關資料:

《羅生門》作者 芥川龍之介(日本)
1892年芥川龍之介生於東京,是一個送奶工人的兒子。他剛出生媽媽即患上精神病,他被舅舅撫養大。1913年他進入東京帝國大學,學習英國文學,期間開始寫作。畢業後通過教授英文和作報紙編輯維持生計。1914年他發表了《羅生門》。夏目漱石讀到後,非常贊賞,對他多方關懷。在夏目的關懷下,1916年他發表了《鼻子》。這段時間他也開始創作俳句。1918年他發表《地獄變》,講述了一個戰國時期的殘酷故事,通過畫師,畫師女兒等人的遭遇。反映了純粹的藝術和無辜的底層人民受邪惡的統治者的摧殘。

1921年芥川龍之介作為大阪每日新聞報社的記者前往中國四個月,這次任務非常繁重。在任務的壓力和自身壓抑作用下,他染上了多種疾病,並終生不愈。回到日本後。1922年他發表了《竹林中》。作品與柯林斯的《月亮寶石》結構類似,都是在一件案子的調查採集的各方的證詞與說法。不同的是《月亮寶石》最後澄清了事實,而《竹林中》中各方的證詞某些地方重合卻又有很大矛盾,但是又都能自圓其說。整個作品彌漫著壓抑,彷徨,不定向的氣氛。這反應了作者本人迷茫的思想。自此以後,由於病情惡化,芥川龍之介常出現幻覺,當時的社會形式也右轉,沒有言論自由。這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壓抑,如《河童》。1927年芥川龍之介繼續寫作隨想集《侏儒的話》,作品短小精悍,每段只有一兩句話,但意味深長。7月24日作家自殺身亡。
1935年芥川龍之介自殺去世8年後,他的畢生好友菊池寛設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文學新人獎「芥川獎」(芥川賞),現已成為日本最重要文學獎之一,與「直木獎」(直木賞)齊名。
1950年,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Akira Kurosawa),將芥川的作品《竹林中》與《羅生門》合而為一,改編為電影《羅生門》,在國際上獲得多個大獎,使日本電影走向世界。此後,「羅生門」更成為對於撲朔迷離的、各方說法不一的事件的代名詞。
主要著作
老年 1914年
羅生門 1915年
鼻子 1916年
山葯粥(芋粥) 1916年
煙草和魔鬼(煙草と悪魔) 1916年
戱作三昧 1917年
蜘蛛之絲(蜘蛛の糸) 1918年
地獄変 1918年
邪宗門 1918年
魔術 1919年
南京的基督(南京の基督) 1920年
杜子春 1920年
火神(アグニの神) 1920年
竹林中(藪の中) 1921年
軌道列車(トロッコ) 1922年
玄鶴山房 1927年
侏儒的話(侏儒の言葉) 1927年
河童 1927年
齒輪(歯車) 1927年
西方人(西方の人) 1927年

❸ 羅生門講的是什麼

《羅生門》講述了藤暮時分,羅生門下,一個家奴正在等侯著雨停,當他茫然不知所措,仿若於生死未決時,偶遇以拔死人頭發為生的一老嫗,走投無路的家奴邪惡大發,決心棄苦從惡,剝下老嫗的衣服逃離了羅生門。

在一個戰爭年代,一個被主人趕出來的僕人,思想上正在做強盜和被餓死之間掙扎。這時正巧走到一個到處都堆滿死屍的地方,也就是叫做羅生門的地方,他壯起膽子,想進去找到一些財物。結果他竟然發現有一個衣衫襤褸的老婦人正在從一個年輕女子的死屍頭上拔頭發。

他沖上去說你這個沒人性的,竟然對死屍也不放過。老太婆解釋說她只是想用這些頭發做個頭套謀生罷了。他說「曾經這個婦人,用蛇肉曬干當做魚干來賣,吃了魚乾的人們覺得很好吃,婦人得以維持生計。我並不覺得這婦人做錯了,她跟我一樣都是為了生存啊!」

於是,僕人大悟了,既然是為了生存,還有什麼不可以的?於是,他就搶了老太婆的衣服逃走了,並且從那以後再也沒人見過他。

(3)羅生門短篇小說目錄擴展閱讀:

《羅生門》是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1915年創作的短篇小說,情節取材於日本古典故事集《今昔物語》。

作品雖以舊題材創作的歷史小說,卻被賦予了一定的寓意,描寫了社會最底層頑強掙扎著繼續生存的民眾,而並非單純意義上的歷史小說。

作品影響:

《羅生門》以柳川隆之介的筆名,發表於大正4年(1915)的《帝國文學》上,之後芥川龍之介將其創作的短篇小說集也取名為《羅生門》。在其後的作品中芥川再也設有用過柳川窿之介這一筆名,而且在其第一部短篇小說集《羅生門》中除了《羅生門》外,所有以柳川隆之介發表的作品都沒有收錄。從這一點上,讀者就可以看出小說《羅生門》在芥川文學中的重要位置。

參考鏈接:網路-羅生門

❹ 羅生門的作品賞析

《羅生門》中,具有芥川特色的那種濃重陰沉的氣氛得到了最大的發揮。「於是,樂得狐狸來棲,盜賊入住,最後竟將無人認領的死屍也搬了進來,且日久成俗。」

這便是文章標題羅生門的景象,再加上落魄流亡的家將,骨瘦如柴的老嫗,搭配著烏鴉死屍,全都在昏暗的雨天下散發著消極腐爛的氣息,呈現著行將就木的可憎狀態。這種筆法就像艾倫·坡那種無故產生裂縫的牆壁一樣,給情節的發展作了一個危險的預兆。

但就象徵意義而言,兩者卻又是截然不同的。艾倫在我看來更多的是在種植恐懼的種子,而芥川這樣做,因為他就是以這樣的姿態來寫小說的。《羅生門》從頭至尾保持了沉重而直接的風格,這也是背景部分簡化的優點。

家將思維的變化,從起初的「當強盜還是餓死」到見到老嫗後「對一切罪惡引起的反感愈來愈強烈」和最後急轉而下的「這也是為了生存,要不然也得餓死」的「惡」的覺悟,完全感覺不到這些句子有任何對於人類生存哲理說教般的突兀與做作,有的只是關於良知與人性的專注思考。

對於一篇將人性自我困惑集中在如此密集的時間空間加以劇烈地激化呈現的作品,芥川用冷峻的語氣磨平了世俗思考問題時略帶慣性的稜角;用簡潔的文字把「惡」那光怪陸離的丑態直接暴露於作者面前進行審視與拷問。這種處理,無疑是高超且成功的。

如果全文中家將思想由此及彼的變化令讀者感到毛骨悚然的陰森。那麼結局中家將消失在「黑漆漆的夜中」則將這種恐懼推向了頂點。

(4)羅生門短篇小說目錄擴展閱讀:

作品影響:

《羅生門》以柳川隆之介的筆名,發表於大正4年(1915)的《帝國文學》上,之後芥川龍之介將其創作的短篇小說集也取名為《羅生門》。

在其後的作品中芥川再也沒有用過柳川窿之介這一筆名,而且在其第一部短篇小說集《羅生門》中除了《羅生門》外,所有以柳川隆之介發表的作品都沒有收錄。從這一點上,讀者就可以看出小說《羅生門》在芥川文學中的重要位置。

❺ 羅生門講的什麼故事

《羅生門》是根據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筱竹叢中》改編而成,影片以戰亂、天災、疾病連綿不斷的日本平安朝代為背景,主要講述了一起由武士被殺而引起的一宗案件以及案件發生後人們之間互相指控對方是兇手的種種事情以及經過的故事。

《羅生門》是由日本大榮電影有限公司與美國雷電華影片公司於1950年聯合出品的懸疑影片。該影片由黑澤明執導,芥川龍之介,橋本忍聯合編劇,三船敏郎、京町子、森雅之、志村喬等領銜主演。

該影片於1951年榮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以及第2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並入選日本名片200部。


(5)羅生門短篇小說目錄擴展閱讀:

主要角色介紹

1、角色:多襄丸

演員:三船敏郎

簡介:在京都臭名遠揚的盜賊。好女色,被真砂的美貌和性情吸引,為貪圖武士金澤武弘妻子真砂美色,殘忍殺害了武士。在糾察使署審判時,用各種借口和謊言掩蓋自己的行為,不但沒有為自己的行為做出深刻反省,還依舊我行我素的宣揚自己的武藝高超。

2、角色:金澤武弘

演員:森雅之

簡介:旅行的武士,因為妻子的美貌吸引了強盜,被多襄丸巧言帶到深山裡,最後不小心遭了強盜的暗算,被強盜綁架,全身無法動彈,最後無奈自己眼睜睜看著多襄丸當著自己妻子的面殘忍殺害了自己。

3、角色:真砂

演員:京町子

簡介:金澤武弘武士的妻子,乍一看老實貞淑,但內心性情激烈。和丈夫在深山中行走,美艷姿色吸引了強盜多襄丸。在丈夫被綁架後命在旦夕時,不但見死不救依然不為所動,依舊為保自己性命對丈夫漠不關心。

4、角色:樵夫

演員:志村喬

簡介:金澤遺體的第一發現者。貪圖小便宜,為人虛偽,拿走了插在死者身上的短刀,為了掩蓋自己的行為,卻到糾察使署報告自己發現屍體的事情,只因事後從案發現場偷走了那把嵌螺鈿、頗值些錢的匕首,心中有愧,所以開始不說出真相,用謊言來掩蓋自己罪惡的行徑。

參考資料來源來源:網路-羅生門

❻ 羅生門的作品目錄

羅生門戲作三昧疑惑竹林中玄鶴山房鼻子蜘蛛絲舞會斗車水虎父地獄圖秋庭園某傻子的一生手絹毛利先生女性小白附錄·人生 煙草與魔鬼橘子棄兒一塊地大石內藏助的一天龍母大道寺信服的前半生

❼ 羅生門這本書寫了什麼

《羅生門》是芥川龍之介早期發表的短篇小說,情節取材於日本古典故事集《今昔物語》,「藤暮時分,羅生門下,一個家奴正在等候著雨停」。當他茫然不知所措,仿若於生死未決時,偶遇以拔死人頭發為生的一老嫗,走投無路的家奴邪惡大發,決心棄苦從惡,剝下老嫗的衣服逃離了羅生門——情節簡單,人物稀少,短短的篇幅,小小的場面。時間、地點、人物、結局全都展現在讀者的面前。作品雖以舊題材創作的歷史小說,卻被賦予了一定的寓意,描寫了社會最底層頑強掙扎著繼續生存的民眾,而並非單純意義上的歷史小說。

❽ 羅生門故事梗概 羅生門故事簡介

1、《羅生門》是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1915年創作的短篇小說,情節取材於日本古典故事集《今昔物語》。作品講述了藤暮時分,羅生門下,一個家奴正在等候著雨停,當他茫然不知所措,仿若於生死未決時,偶遇以拔死人頭發為生的一老嫗,走投無路的家奴邪惡大發,決心棄苦從惡,剝下老嫗的衣服逃離了羅生門。該作情節簡單,人物稀少,短短的篇幅,小小的場面。時間、地點、人物、結局全都展現在讀者的面前。作品雖以舊題材創作的歷史小說,卻被賦予了一定的寓意,描寫了社會最底層頑強掙扎著繼續生存的民眾,而並非單純意義上的歷史小說。

2、內容簡介

在一個戰爭年代,一個被主人趕出來的僕人,思想上正在做強盜和被餓死之間掙扎。這時正巧走到一個到處都堆滿死屍的地方,也就是叫做羅生門的地方,他壯起膽子,想進去找到一些財物。結果他竟然發現有一個衣衫襤褸的老婦人正在從一個年輕女子的死屍頭上拔頭發。他沖上去說你這個沒人性的,竟然對死屍也不放過。老太婆解釋說她只是想用這些頭發做個頭套謀生罷了。他說「曾經這個婦人,用蛇肉曬干當做魚干來賣,吃了魚乾的人們覺得很好吃,婦人得以維持生計。我並不覺得這婦人做錯了,她跟我一樣都是為了生存啊!」於是,僕人大悟了,既然是為了生存,還有什麼不可以的?於是,他就搶了老太婆的衣服逃走了,並且從那以後再也沒人見過他。

熱點內容
總裁文久別重逢的小說 發布:2025-07-08 03:34:43 瀏覽:864
花錢升級的小說都市 發布:2025-07-08 03:06:22 瀏覽:193
網游小說不能下線死了就是死了 發布:2025-07-08 03:05:47 瀏覽:218
哲理小說推薦經典語句 發布:2025-07-08 03:05:10 瀏覽:305
日暮戈薇重生的小說 發布:2025-07-08 03:05:06 瀏覽:630
一本關於帝師重生的小說 發布:2025-07-08 02:52:15 瀏覽:306
言情現代高甜小說 發布:2025-07-08 02:46:47 瀏覽:117
葉非夜新書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08 02:41:05 瀏覽:324
簽約言情小說吧 發布:2025-07-08 02:28:42 瀏覽:992
都市小說女主為錢做小三 發布:2025-07-08 02:28:00 瀏覽: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