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鐵生著有小說和短篇小說
Ⅰ 史鐵生的著作有哪些
《我與地壇》、《務虛筆記》、《病隙碎筆》。
Ⅱ 史鐵生有哪些著名短篇小說和散文
明的短篇的小說和三分就是《我與地壇》。
Ⅲ 史鐵生的代表作小說和散文集分別是
史鐵生的代表作小說有:《務虛筆記》、《我的丁一之旅》、《我的遙遠的清平灣》等,散文有《我與地壇》、《病隙碎筆》 、《記憶與印象》等。
散文有:《記憶與印象》、《病隙碎筆》、《我與地壇》。
史鐵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男,中國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於北京市。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歷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
人物經歷
1951年1月4日,生於北京。從小跟奶奶生活。
1964年,畢業於東城區王大人胡同小學。
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1969年,上山下鄉運動展開,自願到陝北延安農村插隊。
1969年,4月因腰腿病返京治病,6月回村,生產隊關照讓其擔任飼養員,放牛喂牛。
1971年,9月史鐵生腰疼加重,回北京治病。
1972年,1月5日住北京友誼醫院,一年有半,治療結束之時即輪椅生涯開始之日。
Ⅳ 史鐵生代表小說和散文
史鐵生代表小說有《務虛筆記》、《我的丁一之旅》、《我的遙遠的清平灣》等,散文有《我與地壇》、《病隙碎筆》、《記憶與印象》等。
一、小說:
1、《務虛筆記》是輪椅上的史鐵生的首部長篇小說,發表於1996年《收獲》雜志上,同時也是他半自傳式的作品。由二十二個段落合成,敘述了上世紀50年代以來的社會嬗變帶給殘疾人C、畫家Z、女教師O、詩人L、醫生F、女導演N等一代人的影響。
2、《我的丁一之旅》是繼《務虛筆記》推出十年後,史鐵生的最新長篇現代愛情小說。
《我的丁一之旅》的文字依然充滿史鐵生的標記,古典、詩意、靈動,在看似散漫實則縝密的結構里,精心構築了一個睿智空慧的哲思世界。
3、《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是當代作家史鐵生創作的一篇小說。小說描繪了黃土高原上的小山村和一個風趣的放牛倌的故事。小說以抒情散文的筆法,為讀者展示了陝北人民的朴實、忠厚、積極樂觀的性格,以激發人們認真地思考人生,思考社會。小說感情深厚,娓娓敘來,令人回味無窮。
二、散文:
1、《我與地壇》為史鐵生的散文集。是史鐵生文學作品中,充滿哲思又極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納入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前兩部分注重講地壇和他對母親的後悔,對於中學生來說,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優秀文章。地壇只是一個載體,而文章的本質卻是一個絕望的人尋求希望的過程,以及對母親的思念。
2、《病隙碎筆》是2008年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哲思抒情散文隨筆集,作者是史鐵生。該書用生動而通俗甚至是優美的語言追尋和控索了關於我們人生的書籍和未知的道理。
3、《記憶與印象》是當代文學大家史鐵生所著的散文集。其主旨深刻、文字優美,以飽含深情的細膩筆觸講述了故鄉、故人、故事。書中寫童年夥伴、青年際遇,寫故鄉變遷、隱秘家史,寫了鄰居小姑娘姍姍、寫了B老師、傳奇的梅娘。
Ⅳ 史鐵生作品是什麼
1、《我與地壇》是在 2002年5月發行的圖書,作者為史鐵生。
是史鐵生文學作品中,充滿哲思又極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納入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的高一語文教材與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高一語文必修一教材中。
2、《務虛筆記》是2010年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史鐵生的首部長篇小說,發表於1996年《收獲》雜志上,同時也是他半自傳式的作品。
3、《病隙碎筆》 是2008年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哲思抒情散文隨筆集,作者是史鐵生。
4、《午餐半小時》是中國當代作家史鐵生寫的一部短篇小說。作品發表於1979年。
5、《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是當代作家史鐵生創作的一篇小說。小說描繪了黃土高原上的小山村和一個風趣的放牛倌的故事。
小說以抒情散文的筆法,通過老知青對插隊生活的回憶,真實鮮活、自然貼切地描繪了革命根據地陝北黃土高原的風貌,為讀者展示了陝北人民的朴實、忠厚、積極樂觀的性格,以激發人們認真地思考人生,思考社會。小說感情深厚,娓娓敘來,令人回味無窮。
Ⅵ 史鐵生的簡介和代表作
一、簡介
史鐵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國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
因雙腿癱瘓於1972年回到北京。後來又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靠著每周3次透析維持生命。後歷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
自稱職業是生病,業余在寫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時46分因突發腦溢血逝世,享年59歲。
二、代表作
1、《我與地壇》
《我與地壇》在 2002年5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為史鐵生。是史鐵生文學作品中,充滿哲思又極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
2、《務虛筆記》
《務虛筆記》是輪椅上的史鐵生的首部長篇小說,發表於1996年《收獲》雜志上,同時也是他半自傳式的作品。
3、《病隙碎筆》
《病隙碎筆》 是2008年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哲思抒情散文隨筆集,作者是史鐵生。
(6)史鐵生著有小說和短篇小說擴展閱讀
史鐵生個人評價
1、史鐵生是一個生命的奇跡,在漫長的輪椅生涯里至強至尊,一座文學的高峰,其想像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當代精神的高度,一種千萬人心痛的溫暖,讓人們在瞬息中觸摸永恆,在微粒中進入廣遠,在艱難和痛苦中卻打心眼裡寬厚地微笑——韓少功評
2、史鐵生完成了許多身體正常的人都做不到的事,他對於人的命運和現實生活的沖突,沒有停留在表面進行思考,而是去拷問存在的意義。——鄧曉芒評
3、史鐵生絕對是新時期中國最優秀的作家之一,他不是通過作品傳達思想,而是引導讀者自己探索生命的意義——王又平評
4、史鐵生當然是優秀的。因為他是個殘疾人,所以他的作品中有別的作家所沒有的一股靜氣。史鐵生的作品過於關注生死、宗教、信仰等問題,有人對這一點持保留意見,但我覺得他的思想是有深度的。——王蒙評
5、我對史鐵生滿懷敬仰之情,因為他不但是一個傑出的作家,更是一個偉大的人。——莫言評
Ⅶ 史鐵生作品有哪些
史鐵生作品有《我與地壇》《務虛筆記》《病隙碎筆》。
史鐵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國作家、散文家。
2018年1月《史鐵生全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發行,全集共350萬字,按體裁分為各類小說、散文隨筆、劇本詩歌、書信、訪談等12卷。
2019年9月23日,史鐵生長篇小說《我的丁一之旅》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人物評價
史鐵生是一個生命的奇跡,在漫長的輪椅生涯里至強至尊,一座文學的高峰,其想像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當代精神的高度,一種千萬人心痛的溫暖,讓人們在瞬息中觸摸永恆,在微粒中進入廣遠,在艱難和痛苦中卻打心眼裡寬厚地微笑。
史鐵生完成了許多身體正常的人都做不到的事,他對於人的命運和現實生活的沖突,沒有停留在表面進行思考,而是去拷問存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