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短篇小说散文集
Ⅰ 孙犁简介短篇小说集散文集
作家简介:
孙犁(1913~2002年7月11日),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 ,被誉为“荷花淀派”创始人。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保定育德中学毕业后流浪到北平,在图书馆读书或去大学旁听,当过职员。1936年到安新县的小学教书,了解到白洋淀一带劳动群众的生活。后任教于冀中抗战学院和华北联大,在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当编辑。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发表了著名的《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1945年回冀中农村,1949年起主编《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1956年起因病辍笔。1977年以后,又写有不少散文和评论以及少量小说。从40年代起,孙犁作品结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采蒲台》、《嘱咐》,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叙事诗集《白洋淀之曲》,通讯报告集《农村速写》,散文集《津门小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书林秋草》、《耕堂散文》,作品集《尺泽集》、《曲终集》,论文集《文学短论》,还出版了《孙犁小说选》、《孙犁诗选》、《孙犁散文选》、《孙犁文论集》以及《孙犁文集》等。2003年7月,孙犁纪念馆在河北省安新县白洋淀荷花大观园落成,2004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七卷本四百余万字的《孙犁全集》。
孙犁的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嘱咐》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孙犁的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农村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情景。茅盾说过:“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
Ⅱ 求几部质量较高比较经典的现代的小说诗集散文集国内国外的都好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原名周树人,字樟寿,号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 鲁迅,1882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勤学好问,博闻强记,课余喜读野史笔记及民间文学书籍,对绘画艺术产生浓厚兴趣,自此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他不囿于四书五经,多方寻求课外读物,努力掌握历史文化知识。绍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特别是众多越中先贤的道德文章,给鲁迅的思想以很大的熏陶和影响。鲁迅少年时代,祖父因科场案下狱,父亲病故,家道从此中落。鲁迅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变故,使少年鲁迅饱受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鲁迅母亲鲁瑞,农民的女儿,品格高尚,对鲁迅影响很大。 1898年春,鲁迅离开故乡,满怀人生新的希望,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翌年,因不满学堂的“乌烟瘴气”,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他广泛接触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阅《时务报》,看《天演论》,深受维新思潮和进化论学说的影响,初步形成“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 1902年,鲁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官派赴日留学。他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习医。因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课余“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6年,鲁迅在事实面前,有感于国内同胞的愚弱,认识到改变国民性的重要,便毅然弃医从文,迈出了人生道路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选择了文学艺术,以笔作为自己救国救民的战斗武器。他参与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撰写了《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早期重要论文。鲁迅认为,中国的严重问题在于人,不在于物;在于精神,不在于物质;在于个性,不在于“众人”;要“立国”,必先“立人”,而“立人”的关键,在于个性的觉醒与精神的振奋。 辛亥革命前夜,鲁迅回到祖国,先在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执教,担任化学、生理学教员,后又回到故乡绍兴,担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兼博物教员、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他一方面教书育人,培养青年, 一方面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 他领导故乡文学团体“越社”, 支持创办《越铎日报》。 1912年初, 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不久,随教育部迁至北京,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同时先后受聘于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一些高等院校,担任校外兼职讲师。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鲁迅深受鼓舞,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揭开了中国五四运动的序幕。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击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1918年,他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通过象征的艺术手法,无情地揭露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强烈地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此后,鲁迅“一发而不可收”,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姿态,创作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许多小说和大量杂文、随笔、评论,从而成为五四五四运动的先驱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26年夏,鲁迅离开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南下厦门,担任厦门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同时兼任国学院教授。1927年初,鲁迅又转赴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担任了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同时兼任教务主任,一边从事教育和文学创作,一边投入新的战斗。同年4月,反革命政变发生,鲁迅经受了腥风血雨的考验,因营救学生无果,愤而辞职。在血的教训面前,鲁迅早年形成的社会发展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严厉解剖自己的思想,纠正了过去只信进化论的“偏颇”,从此,他的思想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起点。 20年代中期,参与创办《莽原》周刊、《语丝》周刊和文学社团末名社。1927年初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1927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教授。 1927年10月,鲁迅到了上海,从此定居下来,集中精力从事革命文艺运动。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志。193O年,中国左翼作
Ⅲ 散文书籍排行榜前十名
1、丰子恺的散文。大都些童年或者家庭趣事,读来很温馨很亲切的散文;
2、梁遇春的散文。有《苦笑》、《她走了》、《坟》我很喜欢,看不止一遍了;
3、不管你给分与否,我都强烈推荐你看我说的那几篇。另外,你知道有好的也推荐我看看。
附录:《苦笑》中的一段,静下心看:
“ 你走了,我却没有送你。我那天不是对你说过,我不去送你吗?送你只添了你的伤心,我的伤心,不送许倒可以使你在匆忙之中暂时遗忘了你所永不能遗忘的我,也可以使我存了一点儿濒于绝望的希望,那时你也许还没有离开这古城。我现在一走出家门,就尽我的眼力望着来往街上远远近近的女子,看一看里面有没有你。
在我眼里,天下女子可分两大类,一是「你」,一是「非你」。一切的女子,不管村俏老少,对于我都失掉了意义,她们唯一的特征就在于「不是你」这一点,此外我看不出她们有甚么分别。在FICHTE的哲学里,世界是分做EGO和NON-EGO两部分;在我的宇宙里,只有YOU和NON-YOU两部分。我憎恶一切人,我憎恶自己,因为这一切都不是你,都是我所不愿意碰到的,所以,我虽然睁着眼睛,我却是个盲人,我甚么也不能看见,因为凡是「不是你」的东西,都是我所不肯瞧的。
我现在极喜欢在街上流荡,因为心里老想着也许会遇到你的影子,我现在觉得再有一瞥,我就可在回忆里度过一生了。在我最后见到你以前,我已经觉得一瞥就可以做成我的永生了,但是见了你之后,我仍然觉得还差了一瞥,仍然深信再一瞥就够了。你总是这么可爱,这么像孙悟空用绳子拿着银角大王的心肝一样,抓着我的心儿。我对于你,只有无穷的刻刻的愿望,我早已失掉我的理性了。
Ⅳ 著名散文作家及作品有哪些
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创造社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狂人日记》(1918年发表,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药》、《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祝福》、《孤独者》、《伤逝》等。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抒情性散文集(散文诗集)有:《野草》。回忆性叙事散文集有:《朝花夕拾》。主要杂文集有:《热风》、《坟》、《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十四部。散文名篇有:《过客》、《秋夜》等。
2、郁达夫(1896~1945),名文。创造社的现代浪漫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创作特别信守“自叙传”的写法,张扬主观情绪的抒发,善于坦露作品主人公及作家自身的内心世界,其小说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抒情色彩。小说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沉沦》(1921年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收小说三篇:《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寒灰集》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等。散文集《闲书》、《屐痕处》、《日记九种》等;散文名篇有《一个人在途上》,《钓台的春昼》等。
3、叶绍钧(1894~1988),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小说代表作有短篇集《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等。散文集《脚步集》、《未厌居习作》、《四川集》等。他还创作了最早的现代儿童文学作品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4、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文学研究会代表作家。1919年起,谢婉莹以“冰心”这一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问题小说”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去国》等;“爱的哲学”的小说代表作《超人》、《烦闷》等。小诗集有《繁星》、《春水》,散文集有《往事》、《山中杂记》、《寄小读者》、《关于女人》等。
5、许地山(1893~1941),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著名现代作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和重要成员之一。许地山的创作既然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及时反映社会人生问题,同时又具有某种宗教色彩的倾向。他的作品从前期到后期有一个现实主义因素不断加强的过程。作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春桃》就是其现实主义因素得到加强的作品。此外,他还有短篇小说《在费总理的客厅里》、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危巢坠简》和散文集《空山灵雨》。
6、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文学研究会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重要代表作家。“茅盾”是发表《幻灭》时起使用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虹》、《子夜》、《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短篇小说集《野蔷薇》,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散文代表作有《白杨礼赞》、《风景谈》等。
7、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代小说大家。小说代表作有长篇《灭亡》及续篇《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火》、《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短篇小说集《复仇》、《光明》、《神。鬼。人》等;散文集有《海行》、《旅途随笔》、《生之忏悔》、《点滴》、《随想录》等。
8、老 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小说大家。小说代表作有长篇《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包括《惶恐》、《偷生》、《饥荒》三部)、《鼓书艺人》等;短篇《月牙儿》、《断魂枪》等。
9、柔 石(1902~1931),原名赵平福,又名平复,少雄。左翼文学的代表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小说代表作有长篇《旧时代之死》,中篇《二月》,短篇《为奴隶的母亲》等。另有短篇小说集《疯人》、《希望》等。
10、萧 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东北作家群”的代表作家,独有风格的女作家。写作特点是小说散文化。小说代表作有长篇《呼兰河传》、《马伯乐》,中篇《生死场》,短篇《小城三月》等。
11、沈从文(1904~1988),原名沈岳焕。现代小说大家。尤其善于描写湘西边地的人情风土,被称作乡土小说别具一格的代表。沈从文的创作取材极广,艺术手法灵活多样,但他最执著追求表现的是那种纯真的带有某种原始意味的人性美,他在山清水秀的湘西边地苦苦地构筑他的人生形态。《边城》是这方面最重要的代表。此外,他还有长篇小说《长河》,散文集《湘西》和《湘行散记》等。
供参考。
Ⅳ 中国当代短篇文学作品都有什么
孙犁的作品《荷花淀》
、《芦花荡》、《嘱咐》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
赵树理,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
李季,长诗《王贵与李香香》,《社会主义史》,《马克思传》、《卡尔•马克思诗传》、
《燕妮•马克思诗传》
戴望舒代表作《雨巷》
沈从文,《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散文集《从文自传》、《湘行散记》。
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钱钟书,《围城》
张爱玲:散文集《流言》短篇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长篇小说《十八春》(《半生缘》)
巴金:代表作品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散文集《随想录》。
Ⅵ 中国现代文学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
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郁达夫的《沉沦》。
1、第一部新诗集:胡适的《尝试集》。
2、第一部话剧剧本:胡适的《终身大事》。
3、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郁达夫的《沉沦》。
1921年10月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
4、第一无产阶级的诗歌集:郭沫若的《恢复》。
5、第一无产阶级的戏剧团体:1929年由夏衍、郑伯奇等组织的上海艺术剧社。
6、最早的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
7、最早使用意识流手法写作的短篇小说:郭沫若的《残春》。
8、最早的一个诗刊:《诗》朱自清等编。
9、最早出现的报告文学作品:瞿秋白的《饿乡纪程》和《赤都新史》。
10、最早写童话的作家:叶绍钧。
Ⅶ 推荐几本中国近现代的文学名著
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品很多,个人简单推荐一些,你自己还要从其中选择(切记不要全揽):
近代作品水平普遍不高,只要部分性阅读“四大谴责小说”(即《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和知道它们的思想倾向,另外稍知《儿女英雄传》、《七侠五义》等小说的存在,外加知道有个作家叫苏曼殊,有个文学理论家叫王国维,他写了本《人间词话》,有个文学团体叫“湘乡派”,有本好书叫《曾国藩家书》,这就差不多了。
现代文学可分三个时段阅读:
(1)1919——1927,重点: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巨匠鲁迅。
文学研究会:
冰心《繁星》、《春水》、《寄小读者》
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周作人《故乡的野菜》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许地山《坠网劳蛛》
庐隐《海滨故人》
王统照《湖畔儿语》、《沉船》
王鲁彦《柚子》、《黄金》
茅盾(另记,但要记住他是这个社团一员)
该社团其他作家选择性识记:苏雪林、许钦文、许杰、王任叔、蹇先艾。
创造社:
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郭沫若《女神》
田汉《获虎之夜》
张资平《冲积期化石》
叶灵凤《女娲氏之遗孽》
该社团其他作家选择性识记:陶晶孙、成仿吾。
鲁迅的作品,不说了吧,说了都是吃饭太多。
本时期其他社团和作家:
浅草——沉钟社:冯至《我是一条小河》,陈翔鹤《不安定的灵魂》
林语堂:《祝土匪》、《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
戴望舒《雨巷》
(2)1927——1937,重点:左联,新月,东北作家群,海派,京派,巨匠茅盾、巴金、曹禺、老舍。
左联:
艾芜《人生哲学第一课》、《山峡中》
沙汀《丁跛公》、《在祠堂里》
张天翼《包氏父子》、《大林和小林》
新月社:
徐志摩(他的作品貌似不用介绍了吧)
闻一多《死水》、《红烛》
东北作家群:
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
萧军《八月的乡村》
海派:
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
施蛰存《梅雨之夕》
京派:
老舍(另记)
萧乾《栗子》、《檐下》
废名《竹林》、《桃园的故事》
沈从文《边城》、《湘西》
林语堂《忆狗肉将军》(最好把《京华烟云》一并识记)
通俗文学:张恨水《啼笑姻缘》、秦瘦鸥《秋海棠》
鲁迅作品本期以杂文为主,不用多说。茅盾、巴金、曹禺、老舍的作品,要是不知道也说不过去了吧。另外臧克家的诗歌《老马》、《罪恶的黑手》也应该知道吧。
(3)1937——1949,重点:七月派、国统区、孤岛——沦陷区、解放区。
七月派:
艾青(他的作品要再介绍那就太……,不说了吧)
路翎《饥饿的郭素娥》、《财主底儿女们》
国统区:
沙汀《淘金记》、《在其香居茶馆里》
艾芜《一个女人的悲剧》、《石青嫂子》
陈白尘《升官图》
吴祖光《风雪夜归人》
张恨水《八十一梦》
孤岛——沦陷区:
张爱玲(这个真不该多介绍,自己看着办吧)
有条件选择性识记下列作家:梅娘、苏青、袁犀(李克异)、关永吉、爵青。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解放区:
赵树理(这个就不废话了)
另外识记孔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
写完了,其实还有很多作家未上此回答,很是遗憾,如果全写,楼主估计是10年内都看不完(我文学阅读已经20多年了,上面的作品基本全读过,但我很清楚现代文学我需要阅读的作品还很多),关键是独立理解与总结分析,这样才有更大的收获。
Ⅷ 介绍几本好看的短篇散文集
您好。 爱读书的朋友,相信我的推荐不会让你感到失望! 因为我已经看过2000多部书了!该书是后现代魔幻超现实主义作品! 主要讲述的是: 来历奇特的三胞胎兄弟人阿混、地大精和天之疯的故事。他们出生在凤凰山谷的蓝色魔幻森林,他们先后前往了命中注定要去的天堂城,由于一些诡异和无法逃避的原因,他们必须要去完成一系列奇特的任务;书中还有两个核心人物是老M和凤凰,另外四个重要角色是“窜窜”、白狼以及两个精灵——白鸽子真虚和黑鸽子假实,还有辅助角色是蓝天医生和‘爱之天使’等,他们的来历和命运都极其神秘而曲折;书中的人物关系极其复杂而微妙,故事情节中充满了奇异瑰丽的场景和形形色色的人物,主人公们经历了许多极其不可思议的人、事、地点、奇遇和冒险,书中还交织着凄美动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至于究竟是谁安排了这一切,想要达到什么目的,这个悬念将会在故事的结尾真相大白…… 书名是《末日派对》。作者陈嘉农。 我只向您郑重认真负责推荐这一部高水准的魔幻小说。原因有以下几条: 1因为是我自己喜欢看的一部书!这部作品非常适合80后90后阅读! 2内容以魔幻,东西方玄幻,都市,转世,奇遇,重生,张扬,YY和探险为主线! 3是一部2010年出现的全新的作品,风格和内容目前无人类似! 4文笔流畅,温馨细腻!很多内容风趣幽默!情节描述就像是电影画面! 5书中有一点点Huang的!绝对不是古董作品!很炫的! 6作者陈嘉农是台湾知名作家和诗人。 7把 (陈嘉农台湾) 的字样放到网络搜索,就会知道他是 台湾著名诗人作家散文家和评论家了! 8在台湾他和李敖,余光中是齐名的,只不过他一向都很低调。 9最主要是他繁7怼8蚣9馋6猪5咦!在网络输入 {陈嘉农,诗歌和小说,当代文学史} 你就知道原因了! 10所以他被Q唝H颤L壋N全面K烽莎了!因此内地知道他的人不多! 11他在港澳台、东南亚和海外华人圈的知名度就很大了! 12他还有一个笔名叫宋冬阳,意思是为台湾送去冬天的阳光! 在起点文学阅读! http://www.qidian.com/BookReader/1457739.aspx 第一卷夏娃的孩子——三兄弟 第一章 蓝色魔幻森林 夏娃 第二卷13月32号星期9的晚上 第一章 两个精灵 第四卷 天堂城的中央大道 第一章 醉生梦死酒吧 第四章 “窜窜”的女人经 第五卷天堂俱乐部 第十章 游戏规则 第十一章 强盗逻辑 第十四章 多么美妙的礼物啊 第十五章 魔鬼的颤音奏鸣曲 第六卷老M谈人性 第六章人玩钱……钱玩人 第九章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第十章那些屁话其实很虚伪 第七卷转世的因缘 第四章 地狱阴阳司情判官 第五章 不就是男欢女爱吗? 第六章 孽情薄的秘密 第七章 上帝有意的安排 第八章 天堂城和地狱差不多 我个人认为值得您去阅读,当然只是我自己的看法哦!理由如下: A他的作品是真正的大家手笔,大师风范!不是那帮小学生们错别字连篇的蹩脚作文!! B他的文风是亦诗亦文,文中藏诗,华彩美文!笑中带骂,骂中含泪!富有哲理,耐人寻味!! C有很多地方你仔细阅读之后就会知道我说的(耐人寻味)是什么意思了!一定要细细品味哦! D而且越到后面越精彩,尤其是10万字以后!!看过的书友都是这个评论! E前15万字一直是在埋设伏笔,相信后面就是揭开悬疑的部分了。 F书里面有很优美动人的爱情内容!!有一些地方我是一边看一边哭的!! G虽然现在是全民搞恶俗的时代,越是恶俗越容易火!!!但是我认为他的作品不恶俗!!! H假如您喜欢恶俗的类型,那就当我什么都没说!真是很抱歉,打搅您了! I他的作品不是肯德基,麦当劳一类的快餐,是法国大餐! J垃圾食品吃多了对身体不好!会得便秘,肝水肿,胃炎,胃溃疡,肠梗阻和食道癌的! K换换不一样的口味也是可以尝试的选择,不知道我说的有道理没有,呵呵. L我说好看没有用,要你自己去看了之后,才知道好看不好看! M法国大餐要吃过才知道是什么味道! N 也许会吃不惯,但是不品尝一下也会很遗憾的!您说对吗?朋友? O如果你去看请一定要耐心,因为小说里面有一些内容比较深! p由于他的写作风格有点另类,没有读过的人一开始会不习惯!但是我觉得是一种不错的语言游戏! Q想看该书全本的话,您要等了,不好意思,我比您老人家还着急哪,我都急出痘痘了!! R特别提示:现在还是免费阅读哦!相信不久就要VIP了! S最好编辑全都瞎眼,不要和他签约!呵呵!我就可以免费看完了…… T顺便带一句,陈嘉农的诗歌《携我还乡》和余光中的《乡愁》是等量齐观的好诗! 我觉得大家都可以去支持一下这位台湾同胞哦!因为他是坚决主张统一的! 所以很希望你可以去阅读一下下,好书值得一看!我的以上意见不一定成熟哦! 最后祝您胃口好,牙口好,吃嘛嘛香,身体健康! 祝您家人生活的幸福快乐!发财大大地! 现在你是不是也可以去支持他一下下呢?谢谢您有耐心看完这个帖子!!! 希望采纳!
Ⅸ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集是什么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三闲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 、《集外集》、《华盖集》等。
1、《彷徨》
《彷徨》是近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小说集,于1926年8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后编入《鲁迅全集》。《彷徨》中共收了《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等11篇小说。
作品表达了作者彻底的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精神,是中国革命思想的镜子。作品主要包括农民和知识分子两类题材。前者以《祝福》和《示众》为代表;后者以《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为代表。
整部小说集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该小说集在深广的历史图景中,对人物命运的叙述渗透感情。
2、《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是鲁迅的最后的创新之作,里面8篇有5篇写于鲁迅生命的最后时期。
面临死亡的威胁,处于内外交困、身心交瘁之中,《故事新编》整体的风格却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从容、充裕、幽默和洒脱。
尽管骨子里依旧藏着鲁迅固有的悲凉,却出之以诙谐的“游戏笔墨”,这表明鲁迅的思想与艺术都达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具有某种超前性。
在它的很多篇中,都可以发现或隐或现、或浓或淡的存在着“庄严”与“荒诞”两种色彩和语调,互相补充、渗透和消解。
3、《三闲集》
《三闲集》收集鲁迅1927年至1929年所作杂文三十四篇。
1928年,创造社、太阳社和鲁迅之间有过一次以革命文学问题为中心的论争,成仿吾说鲁迅先生“坐在华盖之下正在抄他的小说旧闻”,是一种“以趣味为中心的文艺”。
“这种以趣味为中心的生活基调,它所暗示着的是一种在小天地中自己骗自己的自足,它所矜持着的是闲暇,闲暇,第三个闲暇。”所以先生在1932年出版该集时,“编成而名之曰《三闲集》,尚以射仿吾也。”
4、《野草》
《野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一部散文诗集,收1924年至1926年间所作散文诗23篇,书前有《题辞》1篇,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 。
20世纪20年代初期,作者鲁迅生活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处于极度苦闷中的鲁迅当时心境很颓唐,但对理想的追求仍未幻灭,这部诗集真实地记述了作者在新文化统一战线分化以后,继续战斗,却又感到孤独、寂寞,在彷徨中探索前进的思想感情。
诗集内容形式多样、想像丰富、构思奇特、语言形象,富有抒情性和音乐性,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诗集以独语式的抒情散文形式,诗性的想象与升华,深化了中国散文诗的艺术和思想意境。
5、《呐喊》
《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初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1卷。
小说集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
对旧时中国的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