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张承志的短篇小说有哪些

张承志的短篇小说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6-28 19:59:46

① 建国初期有什么优秀的中短篇小说

1.诗歌

歌颂新中国,歌颂新生活,是建国初期诗歌的共同主题。在颂歌诗潮中,老一辈诗人更感到连绵战火之后自由与独立的可贵,他们的颂歌流露出激越的感激之情。郭沫若的《新华颂》,何其芳的《我们最伟大的节日》,冯至的《我的感谢》,以及艾青、臧克家等的不少诗作都是其中的代表。在《新华颂》中,老诗人写道:"人民中国,屹立亚东。/光芒万道,辐射寰空。/艰难缔造庆成功,/五星红旗遍地红。"诗句虽然流于浮泛,但作为当代诗歌的开篇之作,无论从表达内容还是形式的散文化上,都具有先行的意义。此外,艾青的"礼炮震动着整个地壳,全世界都庆贺新中国的诞生",石方禹的"祖国,我因你的名字满身光彩"等诗句,都生动地展示了建国之初人们普遍的感受和心情。

对旧时代苦难与斗争的回忆,对祖国和平与幸福的捍卫,也成为本时期诗歌表现的重要内容。李季的长诗《报信姑娘》写了一位为救游击队侦察员而牺牲自己的女英雄。李冰的《刘胡兰》也有一定影响。乔林的《白兰花》和冯至的《韩波砍柴》,在描写旧时代苦难生活的作品中,显示出较为突出的艺术成就。

在抗美援朝题材的诗作中,未央的《枪给我吧》、《祖国,我回来了》,是广为传诵的名作。李瑛的《在朝鲜战场上有这样一个人》,田间的《给一位女郎》,张永枚的《新春》,都热情歌颂了中华儿女的献身精神和中朝人民的战斗友谊。

此时的诗歌还全面反映并歌颂了和平建设时期的新生活。李季的《玉门诗抄》、《生活之歌》,表现了石油战线的劳动者们忘我的精神,作者也因此有了"石油诗人"的美誉。在表现新生活的作品中,"生活抒情诗"尤其引人注目。闻捷的《吐鲁番情歌》、《果子沟山谣》是这类作品的最成功代表。李瑛的《戈壁日出》,邵燕祥的《到远方去》,严阵的《江南曲》,梁上泉的《高原牧笛》,公刘的《西盟的早晨》,也都颇具特色、

老诗人艾青把目光投向世界,创作了一组国际题材的诗歌组诗《南美洲的旅行》和《大西洋》,在炽烈的感情下蕴含深邃的哲理,传达出诗人对世界和人类命运的关注。

2.散文像新生活带来诗歌创作的繁荣一样,大量优秀的散文作品也涌现出来。"朝鲜通迅"是建国后散文的第一批成果。影响最大的是魏巍的作品,他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感情真挚,格调高昂,一时间举国传颂。其他如巴金的《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杨朔的《鸭绿江南北》,刘白羽的《朝鲜在战火中前进》,老舍的《无名高地有了名》等,都从不同角度讴歌了志愿军英雄和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谊。此类题材的作品结集有《朝鲜通讯报告选》、《志愿军一日》、《志愿军英雄传》等。

反映工农业建设蓬勃发展的报告文学也很突出,如艾芜的《屋里的春天》,柳青的《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靳以的《到佛子岭去》,秦兆阳的《王永淮》,李若冰的《在柴达木盆地》等,并结集有《祖国在前进》、《经济建设通讯报告选》。

抒情散文也获得了很大发展。冰心的《小桔灯》,杨朔的《香山红叶》,陶铸的《松树的风格》,刘白羽的《日出》,秦牧的《社稷坛抒情》,碧野的《天山景物记》等作品,或歌颂理想、情操,或描绘河山、景物,均以新的时代精神、优美的文笔和洒脱的风格成为当代散文中的精品

众多质量上乘的作品的出现,使当代散文创作呈现出第一次高潮,为60年代初期散文创作的大丰收奠定了基础。

3.小说

建国初,小说创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各类题材中占比重最大的是描写民主革命斗争的,如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柳青的《铜墙铁壁》,孔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马加的《开不败的花朵》,高云览的《小城春秋》,孙犁的《风云初纪》,徐光耀的《小兵张嘎》等。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康濯的《水滴石穿》,刘澍德的《桥》等。表现工业题材的有:杜鹏程的《在和平的日子里》,周立波的《铁水奔流》,草明的《火车头》等。玛拉沁夫的《茫茫的草原》和李乔的《欢笑的金沙江》,则显示了建国后少数民族文学的最初成果。

《保卫延安》和《三里湾》代表了50年代初期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保卫延安》首次成功地以长篇形式表现军事题材,为当代小说创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小说描绘了解放战争中保卫延安的几次战役,气势恢宏,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彭德怀的形象,这是解放军高级将领第一次出现在当代文学作品里。赵树理的《三里湾》第一次描写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小说显示了作家深厚的艺术功底,以大故事套小故事,写人们的日常生活事件,真实地反映出合作化运动初期各类人物的思想、行为和观念,揭示了合作化运动引起的农村生产关系、家庭关系、婚恋观和道德观的变化,同时也表明实现农村变革的艰巨性、复杂性。"糊涂涂"、"常有理"、"惹不起"、"能不够"等人物形象,因为来源于生活,使人倍觉亲切。这在建国初的小说创作中是很难得的。

杜鹏程的《在和平的日子里》是"十七年"表现工业题材的优秀中篇小说。作品以宝成铁路建设为背景,写了一对经历过硝烟战火的老战友,在和平建设时期面对新问题所产生的不同心态。作者把对人物心灵的探幽置于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大环境中去观照,既使人物思想冲突有现实依据,又展示了广阔的时代风貌。作品情绪昂扬,以抒情笔调为主,同时又蕴含深刻的哲理,其现实针对性也是很明显的。

孙犁的《铁木前传》写的是铁匠傅老刚和木匠黎老东及其儿女两代人的生活故事,反映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初期农村各阶层人民的思想情感。小说以其独特的风格被誉为"一部诗的小说或小说的诗"。

总体来看,建国初的小说创作处于发展的酝酿期,中、短篇创作更活跃一些。原因是中、短篇样式用来反映现实生活更易于把握,更灵活。这一时期的小说取得的成就是应该肯定的,但受时代大背景影响,创作过分追求政治功能的弊端已初露端倪。譬如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单方面追求崇高,对历史厚度和内蕴的深度挖掘不够。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因紧跟形势而在艺术锤炼上显得欠缺。这为日后小说发展出现"左"的倾向埋下了根芽。

② 张承志作品:黑骏马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链接:

提取码:usy0

《黑骏马》是张承志的鼎力大作。

③ 求:关于张承志本人及作品的评价和分析

男,回族,笔名:张录山,1948年生于北京。原籍山东济南市。曾供职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海军创作室、日本爱知大学等处。现为自由职业作家。1978年开始笔耕。曾获第一届全国短篇小说奖,第二、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已出版著作30余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理想主义气质”著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心灵史》、《金牧场》。中篇小说《北方的河》、《黑骏马》、《西省暗杀考》,短篇小说《雪路》、《晚潮》、《辉煌的波马》、《北望长城外》、《胡涂乱抹》、《大坂》、《顶峰》、《美丽瞬间》等,散文有《清洁的精神》等。其中1991年出版的《心灵史》,描写西北哲合忍耶人苦难的信仰历程,有评论认为是当代文坛少见的“寻找精神价值,向世俗挑战的旗帜”。近作有2005 年出版的游记《鲜花的废墟:安达卢斯纪行》,散文集《聋子的耳朵》,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出版。
1967年清华附中毕业到内蒙古乌珠穆沁旗插队当牧师,在那里度过了四年。197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历史语言系,1981年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主要进行北方民族史研究工作。在蒙古历史和北方民族史的研究工作中有一定成果,在小说创作上也是硕果累累。
初作是蒙文诗《做人民之子》和短篇小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并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荣誉奖。中篇小说《阿勒克足球》获第一届《十月》文学奖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黑骏马》获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春天》获1983年北京文学奖。《北方的河》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年出版长篇小说《金牧场》。

④ 张承志都有什么著名的书

内容提要
本书精选了张承志的四部小说和部分散文作品,其中有著名的《黑骏马》和《北方的河》。《黑骏马》以辽阔壮美的大草原为背景,以一首古老的民歌《黑骏马》为主线,描写了蒙古族青年白音宝力格的成长历程,描写了他和索米娅的爱情悲剧。小说以舒缓的节奏,优美的笔法,再现了草原民族的风俗人情。《北方的河》是他继《黑骏马》之后的又一部成功之作。作品曾获1984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中篇创作奖,小说几乎没有故事,是以主人公“我”的意识流向构成情节的,语言优美、流利,通篇就是一首抒情诗,作者用形象化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雄浑、壮阔、绚丽的“北方的河”。
[编辑本段]编辑推荐
对于正义的态度,对于世界的看法,人会因品质和血性的不同,导致笔下的分歧。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不能这么简单地烂光丢净。管别人呢,我要用我的篇章反复地为烈士传统招魂,为美的精神制造哪怕是微弱的回声。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张承志,男,生于北京,原籍山东济南。1968年毕业于清华附中,赴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插队当牧民。197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历史语言系。历史学硕士。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海军政治部创作室、日本爱知大学等处任职。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主要作品有《黑骏马》、《北方的河》、《一册山河》、《谁是胜者》、《文明的门》、《心灵史》等。作品多次获全国中、短篇小说奖及少数民族文学奖。
[编辑本段]目录
小说
黄泥小屋
北方的河
西省暗杀考
黑骏马
散文
荒芜英雄路
夏台之恋
真正的人是x
北方女人的印象
清洁的精神
粗饮茶
音乐履历
无援的思想
撕名片的方法
火焰山小考
墨浓时惊无语
二十八年的额吉
波斯的礼物
面纱随笔
一册山河
鲁迅路口
附录
作者简介
张承志著作目录
[编辑本段]书摘
书摘
无论是随上定远营那边沙漠里下来的骆驼,顺着黄河再穿过那片银灰的
碱滩,最后瞄准了固原的青砖老城;或是踏上冻硬在洮河弯子上的白蒙蒙的
冰桥,然后朝着岷山或是更远的碾伯大通;若是你偏离了平坦的官道,沿着
旱裂的秃秃黄土峁子转绕起来,若是你走上了那一带受苦的庄稼穆斯林惯走
的山缝小道,就再也望不上个青山绿水了。那些山道上的行人好像不喜欢宽
宽硬硬的大路,他们总是绕着山边、顺着水边、贴着城边,躲开州府的喧嚣
和人群的热闹,在那些烤得焦干的荒山缝里寻路走。慢慢地,只要一提起这
“三边”,有些老年人就会抬起头来,扬起眼眉,现出一种半像猜疑半像知
底的神色来。哦,往那搭——那些老人指点着一片黄黄的连山。那是回回们
走的道么,走那搭就对啦。说罢,他们就垂下了眼皮。
于是,骆驼蹄子走肿了,耸着的驼峰干瘪了,搭在肩头上的绒线马褡子
磨烂了,脸皮和眼角变得糙硬了。鼻孔里头塞堵着黄土尘灰,手上臂上不知
怎么划着横竖的血口子,甩掉穿烂了的鞋,两只脚从脚脖脖到小趾头都结上
了硬硬的鳞甲。
那条石渣渣、黄胶泥的小路呢,还远远地朝着荒山深处慢慢伸着。
若是在山风呼啸的冬三月,顺着这种“三边”道,人渐渐就给遮天漫地
的砂子风打晕了。脸上冻起了脓泡,颧骨上结了两块紫红的硬痂,人变得软
了,没有谁再自吹是好汉硬种了。土崖崖边上见着个坑坎,一骨碌蹲进去,
再也不敢把头伸进上面嗷嗷吼的风里。可是蹲着蹲着又害了怕:黄砂土一阵
阵地给风裹着砸下来,半截身子已经给砂埋啦。那时人心就慌了。自打从定
远营、从包头旅栈、从兰州城关出来,人心第一次慌了。
那时人会急急地蹦起来,下死力拉扯骆驼。骆驼呜呜哭着,赖在崖坎坎
里不起身。后来鼻绳拉豁了骆驼鼻子,黄蒙蒙灰漫漫的世界里看见了殷红的
血。人挣出他壮汉的力气,爬上崖坎,想找个什么。找什么呢?村庄还是客
店?他自己也不知道。四下里只有狂暴的飓风在掠劫着飞奔,只有一阵模糊
一阵清晰的那绵绵茫茫的黄山头。那黄山头起伏不断,一伏一荡,在这旅人
的四面包围着、驾着狂风剧烈摇晃,像是一派黄浊的、突然间活了的怒海。
到了这种时候,人心就失去了掩护。原来被冻僵的肌骨护住的那颗咚咚
跳的心,此刻猛地灌进了寒冷。人害怕了。他迷了路,失了道。驼鼻子豁了
,他只剩下两条冻伤的细腿,他
……

⑤ 简析张承志小说的特点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理想主义气质”著称。

理想主义者语言―――抽象型适用于无法观察到的,仅仅依赖于想象力的事物,理想主义经常谈论那些仅凭想象力想像出来的事物。理想主义者的思想和语言天生具有归纳性,他敏锐,由细节得出普遍性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北方的河》《黑骏马》《西省暗杀考》《清洁的精神》《心灵史》。短篇小说《雪路》《晚潮》《辉煌的波马》《北望长城外》《胡涂乱抹》《大坂》《顶峰》《美丽瞬间》等。其中1991年出版的《心灵史》,描写西北哲合忍耶人苦难的信仰历程,有评论认为是当代文坛少见的“寻找精神价值,向世俗挑战的旗帜”。近作有2005 年出版的游记《鲜花的废墟:安达卢斯纪行》,散文集《聋子的耳朵》,河南文艺出版社 2007年出版。

⑥ 现代文学作家都有谁,作品有那些!!!

迟子建《雾月牛栏》、《白银那》、《光明在低头的一瞬》
莫言《红高粱 》《蛙》
毕淑敏《心灵处方》《血玲珑》
史铁生《我们的角落》《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
林清玄《迷路的云》《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桃花心木》
这只是一些,还有很多很多~个人比较喜欢林清玄,所以列出很多他的作品~

⑦ 张承志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张承志,生于1948年,回族,山东济南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阿勒克足球》,中篇小说《黑骏马》、《北方的河》等。中篇小说《北方的河》是张承志的代表作品,发表于《十月》1984年第1期,曾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⑧ 张承志全部小说

短篇小说
《辉煌的波马》
《北望长城外》
《胡涂乱抹》
《美丽瞬间》
《凝固火焰》
《九座宫殿》
《雪路》
《晚潮》
《绿夜》
《顶峰》
《大坂》
《春天》
中篇小说
《北方的河》
《黑骏马》
长篇小说
《心灵史》
《西省暗杀考》
散文随笔
《绿风土》 (1989年)
《荒芜英雄路》 (1994年)
《清洁的精神》 (1996年)
《牧人笔记》 (1996年)
《鞍与笔》 (1998年)
《以笔为旗》 (1999年)
《一册山河》 (2001年)
《谁是胜者》 (2002年)
《鲜花的废墟——安达卢斯纪行》 (2005年)
《聋子的耳朵》 (2007年)
《敬重与惜别——致日本》 (2009年)
《你的微笑》 (2010年)

⑨ 张承志~~~~~~~·

张承志
1.自由职业作家
男,回族,笔名:张录山,1948年生于北京。原籍山东济南市。曾供职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海军创作室、日本爱知大学等处。现为自由职业作家。1978年开始笔耕。曾获第一届全国短篇小说奖,第二、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已出版著作30余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理想主义气质”著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心灵史》、《金牧场》。中篇小说《北方的河》、《黑骏马》、《西省暗杀考》,短篇小说《雪路》、《晚潮》、《辉煌的波马》、《北望长城外》、《胡涂乱抹》、《大坂》、《顶峰》、《美丽瞬间》等,散文有《清洁的精神》等。其中1991年出版的《心灵史》,描写西北哲合忍耶人苦难的信仰历程,有评论认为是当代文坛少见的“寻找精神价值,向世俗挑战的旗帜”。近作有2005 年出版的游记《鲜花的废墟:安达卢斯纪行》,散文集《聋子的耳朵》,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出版。
1967年清华附中毕业到内蒙古乌珠穆沁旗插队当牧师,在那里度过了四年。197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历史语言系,1981年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主要进行北方民族史研究工作。在蒙古历史和北方民族史的研究工作中有一定成果,在小说创作上也是硕果累累。
初作是蒙文诗《做人民之子》和短篇小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并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荣誉奖。中篇小说《阿勒克足球》获第一届《十月》文学奖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黑骏马》获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春天》获1983年北京文学奖。《北方的河》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年出版长篇小说《金牧场》。
2.南京艺术学院教师
(1960.8—)江苏南京人。擅长漆画。198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装饰艺术专业,后留校任教。作品《竹荫木妻鸟》、《雏雀》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和平鸽》、《拔河》入选首届全国体育美展,《母子》获首届全国漆画展,《流韵》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等。其中《竹荫木妻鸟》、《风》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3.河南大学教授
男,1955年生,教授,博士,河南大学黄河学者。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化工大学水泥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86年7月毕业于武汉工业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师从于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吴中伟教授,获得硕士学位;1996年7月毕业于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师从于中国工程院院士唐明述教授,获得博士学位;1998年7月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土木水利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师从于中国工程院院士朱伯芳教授。
长期从事混凝土材料科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研究,主持或参与完成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包括三峡工程、汾河二库工程等许多重大工程应用项目。主编专著1部。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9篇,EI收录论文10篇。

热点内容
男主是林羽都市小说 发布:2025-09-12 06:45:06 浏览:550
网络小说你们用什么软件 发布:2025-09-12 06:36:34 浏览:31
都市荒漠小说 发布:2025-09-12 06:27:03 浏览:418
男二和女二的番外总裁小说 发布:2025-09-12 06:22:49 浏览:260
十大重生种田小说 发布:2025-09-12 06:12:08 浏览:258
都市小说主角有条巨蛇 发布:2025-09-12 06:07:58 浏览:142
男主有很多厉害手下的都市小说 发布:2025-09-12 06:03:48 浏览:493
网络小说等级有哪些 发布:2025-09-12 05:58:47 浏览:403
男主冷酷无情的小说现代言情 发布:2025-09-12 05:45:59 浏览:30
江寒小说男主都市 发布:2025-09-12 05:42:16 浏览: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