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悬念逻辑短篇小说

悬念逻辑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 2022-06-26 05:39:45

① 推荐点好看的悬疑,推理小说

周德东的小说,过程能使人紧张,结局也算合理。推荐《三减一等于几》、《三岔口》、《九命猫》。←推理悬念
大袖遮天的作品《第二类死亡》和《逻辑》也不错,推荐!←推理悬念
心理罪系列:《第7个读者》和它的续集《画像》和《教化场》(和鬼无关,但内容蛮悬疑的,推理还不错。好看!)←推理悬念
《幽洞》系列(第一篇关于幽洞的还行,后面几个故事就比较一般了,只推荐第一篇,确实很经典!)
成刚的故事也还行,如《沉睡谷》、《婴骨花园》等。←推理悬念
那多的恐怖小说也很多,看了部分,手记什么的,感觉不好不坏,作为记者的视角对一些灵异故事的记叙,可能恐怖小说看多了,有点麻木。
张宝瑞是老牌的了,像《绿色尸体》《一只绣花鞋》《一滴血》等,可以看出当年写鬼故事还有些政治的关系,比起的一些近代作品,有些内容要稍微老套点,但可以看看当年鬼故事是怎么写的。←推理悬念
周浩日军的小说也还不错,推荐《恐怖谷》、《凶画》、《鬼望坡》。
《笔仙走向死亡地下室的游戏》(超喜欢的,现在都还在回味,强烈推荐!!)←推理悬念
《大地的谎言》(一个故事可以写,确实有才华,故事诡异。监狱里,抓心理的,强推!)←推理悬念
《爱是有毒的〉(写的不错,虽然说不上来哪里欠缺点什么,但结局你一定想不到!)←推理悬念
《四号门诊楼》(开始还算不错,有让人一直看下去的感觉,但后面觉得小题大做,过于重视心理,故事逻辑一般,可以一观)
《第51幅油画》,比较奇异的一部作品,作者写法蛮生活化,值得一看!!算悬疑吧?←推理悬念
<猫的复生》,破案的,情节比较紧凑,剧情比较扑朔。推荐看看!!←推理悬念
《阴缘伞》也是悬疑的,写的还行,推荐。←推理悬念
以上故事的TXT都可以在网络文库里输入名字就可以找出来。
福尔摩斯,阿加莎,江户川乱步、金田一之类的就比较常见了。。。。

② 推荐悬念小说,推理小说

《莫格街谋杀案》作者:爱伦 坡开侦探小说之先河:而在文学史上,他也被认为是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又被称为侦探小说鼻祖、科幻小说先驱、恐怖小说大师、唯美主义者……爱伦·坡(1809~1849)美国小说家。与安布鲁斯·布尔斯、H.P洛夫克拉夫特并称为美国三大恐怖小说家《中国橘子之谜》《希腊棺材之谜》《疯狂下午茶》《X的悲剧》《Y的悲剧》《Z的悲剧》作者:埃勒里 奎因 埃勒里·奎因(Ellery Queen)是曼弗雷德·B·李 和弗雷德里克·丹奈 这对表兄弟合用的笔名,他们堪称侦探推理小说史上承前启后的经典作家。 创作期间的作品大部分以埃勒里·奎因的笔名发表。埃勒里·奎因也是其小说中的主人公,其角色本身就是一位侦探小说作家兼超级侦探。年轻英俊的侦探埃勒里·奎因和他的父亲——纽约警察局的警官理查德·奎因是其大多数作品中的主要角色。《福尔摩斯探案集》作者:亚瑟·柯南道尔《福》一书收录有四部长篇及56个短篇,(个人认为《四签名》《血字的研究》《五个桔核》《斑点带子案》《跳舞的小人》等比较好看)《雪地上的女尸》《东方快车谋杀案》作者: 阿加莎·克里斯 英国著名女侦探小说家、剧作家《君子协定》作者:劳伦斯布洛克
美国推理小说作家,十九岁时公开发表处女作《你不可错过》,之后近50年时间里笔耕不断,迄今已有30余部小说问世,是个高产作家.
《白修道院谋杀案》《三口棺材》作者:约翰.狄克森.卡尔[美]
美国籍推理小说家,除了「约翰·狄克森·卡尔」之外,也曾使用过「卡特·狄克森」、「卡尔·狄克森」以及「罗杰·费尔拜恩」等多个笔名发表作品。卡尔是公认的古典推理黄金时期伟大作家之一,写作上注重谜团的设计,并辅以复杂而紧凑的情节。他大部分的小说及短篇故事中都有一个古怪的侦探,负责解开种种不可思议同时又带有超自然神秘味道的犯罪,这样的风格主要是受到法国作家勒胡以及英国文学巨擘 G. K. 却斯特顿的布朗神父系列所影响。
笔下主要有两位名侦探,菲尔博士与亨利·梅瑞威尔爵士.被称为“密室之王”
日本也有许多推理小说作家,如 江户川乱步《D坡杀人案》、《心理测试》、《人间椅子》、《黄金假面人》、《侍人幻戏》、《透明怪人》、《月亮手套》等.笔下的侦探明智小五郎成为日本妇孺皆知的英雄。松本清张:代表作有《点与线》、《隔墙有眼》、《零的焦点》、《日本的黑雾》、《女人的代
价》、《恶棍》、《砂器》、《谋杀情人的画家》。不追求离奇惊险,而以推理剖析犯罪动
机,揭示社会黑幕,有一定社会意义。由于其作品的独特风格,1963年被推选为日本推理
小说理事长,并誉为“推理小说的清张时代”。高木彬光:《检查官雾岛三郎》、《零的蜜月》、《白昼的死亡》、《诱拐》、《告密
者》、《成吉思汗之谜》、《都市之狼》、《鬼面谋杀案》等 国内的悬念小说的作者有蔡骏(首推《人间》《蝴蝶公墓》)够你看得了..呵呵

③ 中国有什么好看的推理悬念小说啊不甚感激!

我看了那么多国内的恐怖小说,总结了一下(当然也不见得全是恐怖吓人的,我觉得好看的就是故事逻辑好,写的精彩的):
《冤鬼路5步曲》是很经典的,基本喜欢看恐怖小说的朋友都拜读过,如果你没看过就强烈推荐!
月下桑的《七灵书》和《7truth 》系列也很好看!还有宁德一的《幽冥怪谈》系列!!
周德东的小说,过程能使人紧张,结局也算合理。推荐《三减一等于几》、《三岔口》、《九命猫》。←推理悬念
大袖遮天的作品《第二类死亡》和《逻辑》也不错,推荐!←推理悬念
心理罪系列:《第7个读者》和它的续集《画像》和《教化场》(和鬼无关,但内容蛮悬疑的,推理还不错。好看!)←推理悬念
《幽洞》系列(第一篇关于幽洞的还行,后面几个故事就比较一般了,只推荐第一篇,确实很经典!)
《驱魔人》加入了很纯情的情感设计(我个人不太喜欢什么恐怖故事写的跟言情小说一样,所以口味没对上),但很多人觉得不错,我也不能因为个人喜好就抹杀了大家心目中的地位,所以也推荐吧。
成刚的故事也还行,如《沉睡谷》、《婴骨花园》等。←推理悬念
那多的恐怖小说也很多,看了部分,手记什么的,感觉不好不坏,作为记者的视角对一些灵异故事的记叙,可能恐怖小说看多了,有点麻木。
张宝瑞是老牌的了,像《绿色尸体》《一只绣花鞋》《一滴血》等,可以看出当年写鬼故事还有些政治的关系,比起的一些近代作品,有些内容要稍微老套点,但可以看看当年鬼故事是怎么写的。←推理悬念
周浩日军的小说也还不错,推荐《恐怖谷》、《凶画》、《鬼望坡》。
其他我看过觉得好看的有:《17栋男生宿舍》(看了2遍,带入感很好!强推!)
《一封家书》(又名笔仙,很好看哦!这个就不用说了,很经典的!!)
《凶冥十杀阵》(和风水有关,很多人推荐,我自己还没看完,暂不加评论)
《笔仙走向死亡地下室的游戏》(超喜欢的,现在都还在回味,强烈推荐!!)←推理悬念
《大地的谎言》(一个故事可以写,确实有才华,故事诡异。监狱里,抓心理的,强推!)←推理悬念
《爱是有毒的〉(写的不错,虽然说不上来哪里欠缺点什么,但结局你一定想不到!)←推理悬念
《四号门诊楼》(开始还算不错,有让人一直看下去的感觉,但后面觉得小题大做,过于重视心理,故事逻辑一般,可以一观)
《第51幅油画》,比较奇异的一部作品,作者写法蛮生活化,值得一看!!算悬疑吧?←推理悬念
<猫的复生》,破案的,情节比较紧凑,剧情比较扑朔。推荐看看!!←推理悬念
《阴缘伞》也是悬疑的,写的还行,推荐。←推理悬念
鬼故事《602噬人公寓》和续集《荒宅死诏》在文笔上写的比较直接,描写上恶心些,没看完,不知道合你们胃口不。
以前见有人说《她死在QQ上》好看,结果自己找来看了后觉得是垃圾。
台湾的推荐九把刀的《楼下的房客》,作者想法怪异,所有作品里我最欣赏这篇,有种洗脑的感觉,看了人晕晕的,其他的作品看着觉得蛮精神病的,心理压抑。←推理悬念
日本的推荐《杀人馆系列》(不过貌似有些情节看着有些闷,我跳着跳着看的。)日本优秀的作品还有很多,但是我从网上都找不到下载的,所以没机会看。
剩下什么女生寝室啊、鬼谷女啊,七色恐怖啊,773系列啊,异闻录啊等等可能还只属于入门级,情节还不能够吸引我继续看下去,很多看了开头就没看了。蔡骏的作品头几年看着还行,但个人认为除了他的《肉香》和《地域十九层》2部作品题材不错可以一观外,其他的作品也是很垃圾的,为恐怖而恐怖,很多不能自圆其说。至于《鬼吹灯》、《盗墓笔记》等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但此等盗墓题材看多了还是腻,而且篇幅过长,就看几部有代表的就行了。
系列故事还有《虫眼三部曲》、《晋中鬼事三部曲》、《禁书三部曲》、《老尸三部曲》等,太长了,翻了下开头,觉得可能写的不是特别吸引人,也因为看的太多麻木了,就没看下去,若有人感兴趣可以看后来评价一下。
《无限恐怖》也可以,虽然他不算恐怖小说,但题材也还行~蛮长的。。。。打发时间的时候可以来看看~~
以上就是总结了,还有部分作品没说到的只能原谅了。。。。。。

④ 要短篇的,悬疑推理小说,急需!!!

侦探小说
侦探小说是通俗文学中最受欢迎的体裁之一,据统计侦探小说在欧美的图书销售量占到图书总数的15%到25%。柯南•道尔塑造的福尔摩斯成为世界上最知名的虚构人物,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销售总量到达了20亿册(《2000版吉尼斯世界记录》),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而侦探小说从19世纪末引入中国以来,也是长盛不衰。80年代以后,翻译侦探小说大量出版,总数可能在1500部到2000部(甚至更多)。本土侦探小说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解放前程小青、孙了红等人的侦探小说直到现在仍有再版,当代侦探小说的创作每年也有百部之多。以下,我摘抄了两个关于侦探小说的解释供大家参考(侦探小说一次在欧美一般称“Mystery Story [Novel]”或“Detective Story”,日本一般称“推理小说”)。

侦探推理小说是西方通俗文学的一体体裁,与哥特式小说、犯罪小说以及由它们衍生出来的间谍小说、警察小说、悬疑小说同属惊险神秘小说的范畴。侦探小说主要写具有惊人推理、判断智力的人物,根据一系列的线索,解破犯罪(多是凶杀)的疑案。它的结构、情节、人物、甚至环境都有—定的格局和程式,因此它也是—种程式文学。由于传统侦探小说中的破案大多采取推理方式,所以也有人称它为推理小说。

19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日益发展,政教分离,警察体制逐步建立,这是侦探小说产生的社会基础。

侦探小说从19世纪中期开始发展。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被认为是西方侦探小说的鼻祖。他在《莫格街谋杀案》(1841)、《马里•罗盖特的秘密》(1842)和《被窃的信件》(1844)这3篇著名的侦探小说里,塑造了第一个业余侦探杜宾的形象。杜宾通过观察和推理破案,成了后来侦探小说中侦探形象的模型。爱伦•坡共写了7篇侦探小说,虽然只是他的著作的一小部分,但却首创了侦探小说的模式,对侦深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虽然爱伦•坡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在美国,直到几十年后安娜•凯瑟琳•格林(1846~1935)发表《利文沃兹案》(1878)出后,侦探小说才开始流行。《利文沃兹案》被认为是第一部由妇女写的侦探小说。

欧洲的情况大不相同。法国人很快意识到侦探小说有可能广泛流行。1863年,埃米尔•加博里奥(1835~1873)发表了他的第一篇侦探小说《血案》,塑造了警察侦探勒考克先生的形象。勒考克是一个小人物,一个改邪归正的罪犯。故事虽然耸入听闻,但对警察和法国法律制度的描写却颇为真实。加博里奥的作品在法国国内外都非常流行,他对侦探小说在法国的发展和流行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他之后,相继出现了不少侦探小说作家。

在英国,侦探小说赢得了广泛的读者。威尔基•科林斯(1824~1889)继《白衣女人》(1859~1860)成功之后,1868年发表了《月亮宝石》,以其曲折动人的情节和深刻的人物描写,被认为是第一部真正的长篇侦探小说。科林斯的朋友查尔斯•狄更斯也涉足这一领域,他的未完成的《艾德温•德鲁德之谜》就是—部侦探小说。广泛流行历久不衰、具有世界影响的侦探小说当属英国柯南.道尔(A.Conan Doyle)(1859~1930)的福尔摩斯探案。柯南.道尔在《血字的研究》(1887)里,第一次塑造了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这个颖悟无比的业余侦探形象。此后,他在《四签名》(1889)、《巴斯克维尔的猎犬》(1902)、《恐怖谷》(1915)和许多短篇小说里,全部以福尔摩斯为主角,以华生作陪衬,解决了各种疑难的罪案。福尔摩斯成了一个比他的作者更著名的世界性文学人物。

福尔摩斯探案故事的成功,使侦探小说如雨后春笋,迅速在西方兴起。早期的主要作家有:英国理查德•奥斯丁•弗里曼(1862~1943),他塑造了第一个使用法医学的侦探约翰•桑代克医生,并且首创了“逆侦探小说”,即首先说明罪犯的身份,然后倒叙破案的情况;奥克兹男爵夫人(1805~1947),在《角落里的老人》一书里,首先写出了坐在安乐椅里靠推理破案的“安乐椅”侦探;阿•爱•伍•梅森(1865~1948),塑造了侦探汉诺德先生;吉尔伯特•凯恩•切斯特顿(1874~1936),塑造了教士侦探布朗神父,埃德蒙•克•本特利(1875~1956),塑造了侦探菲利普•特伦特;厄内斯特•布拉默(1869~1942),塑造了瞎子侦探马克斯•卡拉多斯。在美国,卡罗林•韦尔斯(1869~1942)塑造了侦探弗莱明•斯通;梅尔维尔•戴维森•波斯特(1871~1930)塑造了阿布纳大叔。但是,这一时期英国的厄内斯特•威廉•霍纳恩(1866~1941)所写的拉斐尔斯故事,法国的莫里斯•勒布朗(1864~1941)所写的侠盗阿森•吕班故事,最受读者的欢迎。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这段时期,称之为西方侦探小说的“黄金时代”。仅英美两国,就出现了数以千计的侦探小说。阅读侦探故事已不仅仅是有闲阶级的一种消遣,下层阶级的人也竞相阅读。这时,早期这类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气息逐渐消失,谋杀案成了每一部小说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是在这些作品中被谋杀者大部分只是一个符号,人们关心的不再是是非、善恶的斗争,而是怎样把疑案侦破。“黄金时代”的大多数作家只是把他们的创作当作娱乐读者的猜谜游戏,或者说是读者和作家(通过他虚构的侦探)的一种智力竞赛。由于读者和侦探具有同样的案情线索和破案机会,所以这类小说也是一场公平的智力竞赛。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是消闲解闷的迷宫游戏,既没探索社会问题,也没有反映社会现实。

美国黄金时代的发起者是S.S.范•戴恩,他的真名是威•亨•赖持(1888~1939)。他在《本森谋杀案》(1926)和《加那利谋杀案》(1927)等一系列小说里,塑造了博学多识的侦探菲洛•万斯的形象,赢得了读者的欢迎。赖特之后是艾勒里•奎恩,奎恩既是作者的名字,也作侦探的名字,实际是弗雷德里克•丹奈(1905~ )和曼弗里德•李(1905~1971)合用的笔名。奎恩的作品一开始就把各种线索摆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同侦探一起破案。奎恩最好的作品是早期的《荷兰鞋之谜》(1931)、《希腊棺材之谜》(1932)、《埃及十字架之谜》(1932)和《中国桔子之谜》(1934)。奎恩创办的《神秘故事杂志》对推动短篇侦探小说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这一时期,雷克斯•斯托持(1886~ )所塑造的“安乐椅”侦探尼罗•沃尔夫也相当著名。

与此同时,英国出现了一大批侦探小说作家。最有名的是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1891~1976),她是“黄金时代”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善于利用扑朔迷离的布局、充满疑窦的人物,创造许多假象,最后提出令人惊奇的结局。她一生写了近70部侦探小说,塑造了波伊洛和麦波尔小姐两个侦探的形象。她的许多小说如《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惨案》等都拍成了电影。英国其他著名侦探小说作家包括:弗里曼•威尔斯•克罗夫茨(1879~1957),塑造了侦探弗伦奇;H.C.贝利(1929~ ),塑造了侦探雷金纳德•福岑;安东尼•伯克利,塑造了侦探罗杰•谢林汉姆;美国出生的约输•狄克森•卡尔("密室之王")(1906~ ),塑造了侦探费尔和亨利•梅里维尔;多萝西•塞耶斯(1893~1957),塑造了侦探皮特、维姆两勋爵。

20世纪20年代末期,美国出现了一种“反传统侦探小说”的侦探小说,称之为“硬汉派”侦探小说。这类小说描写艰苦的环境和打斗场面,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刻画上,与传统的侦探作品都有很大的不同。这类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第—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对美国打击很深,工人失业,生活贫困,官吏贪污腐化,社会动荡不安。一些优秀的侦探小说作家力图反映这种社会现实,提高侦探小说的文学水平。其中最著名的作家是“硬汉派”侦探小说的创始人达希尔•哈梅特(1894~1961)和雷蒙德•钱德勘(1888~1958)。在他们的作品中,人物不再是为情节需要而安排的符号,侦探本人也不是万能的英雄,他们有自己的弱点,也常常落入尴尬的处境。哈梅待小说中的侦探就是英雄加盗匪的角色,钱德勒笔下的私人侦探菲利普•马洛尽管人品正直,但仍然是不断动枪打斗的亡命徒。他们笔下的警察常常不再是法律的维护者,警察常与黑社会的组织互相勾结,而有些黑社会组织又常常得到有权势的政客的支持。作品中其他人物也往往各有自己的性格,—般都刻面得有血有肉,给人以其实感。哈梅特和钱德勒善于使用洗练、粗俗的生动对话,反映人物的性格,推动故事的发展,增强故事的可信性。哈梅特的《血腥的收获》(1929)、《玻璃钥匙》、《瘦人》(1932),钱德勒的《大睡》(1939)、《别了,亲爱的》(1940)、《小妹妹》(1949)等,不仅是早期“硬汉派”侦探小说的代表作,而且在文学界也赢得了—定的声誉。“硬汉派”侦探小说的优点并未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英一些追求商业价值的侦探小说家,甚至把“硬汉派”小说推到了色惰文学的边缘。红极一时的米凯•斯皮兰(1918~ ),在以《我和陪审团》(1947)开始的一系列以麦克•哈默作主人公的侦探小说里,集中描写性和暴力,充满色情和血腥殴打的场面,直到70年代还能感到其影响。

有少数侦探小说家努力探索人类问题和社会现实。用德语写作的端士作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的《法官和他的刽子手》、《抛锚》和《诺言》,寻求犯罪的根源,主张伸张正义,具有比较明显的现实主义色彩。用法语写作的比利时作家乔治•西默农的侦探小说写对人的探索,重点研究罪犯的心理活动。他关心的不是谁犯罪,而是为什么犯罪。他注重感情的逻辑,着意阐明复杂的犯罪动机。他的作品有《黄狗》、《神经战》、《奥古斯特之死》、《梅格雷和不情愿的证人》等。

1940年以后的著名侦探小说家还有:美国的厄尔•斯坦利•加德纳(1889~1970),塑造了既是律师又是侦探的佩利•梅森;弗朗西斯•洛克里奇和理查德•浴克里奇夫妇,写关于诺思先生夫妇的侦探故事;玛丽•J•拉蒂斯和玛莎•亨尼萨特,笔名艾玛•拉森,创造了华尔街银行家侦探约翰•普特纳姆•撤彻尔;英国的伊丽莎白•麦金托什(1896~1952),笔名约瑟芬•蒂伊,塑造了侦探格兰特;罗伯特•布鲁斯•蒙哥马利,笔名埃德蒙•克里斯平,塑造了侦探蔗瓦斯•芬。

传统侦探小说的模式由四部分构成:1.神秘的环境;2.严密的情节,包括:①介绍侦探,②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 ③调查,④宣布案件侦破,⑤解释破案,⑥结局;3.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4.特定的故事背景。这四部分的次序可以根据需要排列组合,但它们是传统侦探小说的结构基础。

侦探小说目的在西方仍然十分流行,在美国差不多占每年图书销售量的四分之一,绝大部分都是供读者娱乐消遣的作品。(王逢振)

摘自:《中国大网络全书•外国文学》,北京: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82.

--------------------------------------------------------------------------------

侦探小说(detective story) 通俗文学体裁,描写刑事案件(通常为凶杀案)的调查和破案过程。侦探小说的传统要素为:①似乎毫无破绽的刑事案件;②旁证所指的遭误控的嫌疑犯;③愚笨警察的拙劣工作;④侦探更敏锐的观察力和更强的思维能力;⑤令人惊奇和意想不到的结局,侦探告诉人们他如何查明谁是罪犯。侦探小说常用的一条原则是,表面上看来令人信服的证据,其实是毫不相干的。同时,通常的套数是:那些可推倒出问题的符合逻辑的答案的线索,在侦探得到它们并通过对这些线索的符合逻辑的解释而推断出问题的答案的同时,也清楚的呈现在读者面前。

第一篇侦探小说是E.A.坡的《莫格街谋杀案》,出版于1841年4月。侦探这门职业仅在之前几十年才出现。人们普遍认为作者是受维多克的《回忆录》(1828-1829)的影响,后者于1817年在巴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侦探所。小说中的法国侦探杜宾还出现在另外两篇小说中:《玛丽•罗热的秘密》(1845)和《被窃的信》(1845)。侦探小说的篇幅也很快从短篇小说扩充到长篇小说。

法国作家E.加博里奥的《勒鲁日案件》(1866)是一部极其成功的小说,有几部续集。W.柯林斯的《月亮宝石》(1868)至今仍为英国最佳长篇小说之一。A.K.格林因发表《利文沃兹案件》成为美国最早的侦探小说家之一。澳大利亚作家F.休姆所著《双座马车的秘密》(1886)曾是一本极其畅想的书。

在所有虚构的侦探中,以福尔摩斯最为著名。他与忠实而有些迟钝的朋友华生医生首次出现在柯南•道尔的小说《血字的研究》(1887)中,尔后由继续出现在20世纪的这一类故事集中,如《回忆录》(1894)和较长的《巴斯克维尔的猎犬》(1902)。福尔摩斯的侦探风格具有如此大的魅力,以至柯南•道尔的逝世并没有结束福尔摩斯的侦探生涯,一些作家常常根据原作提及的情节加以发挥,试图继承福尔摩斯的传统。

20世纪初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侦探小说,其中包括M.R.莱因哈特的《环形楼梯》(1908)、G.K.切斯特顿的《布朗神父的清白》(1911)及其他布朗神父的侦探小说。1920年,许多小说中侦探的名字变得家喻户晓,如F.W.克劳夫茨的《桶子》(1920)中的检察官弗伦奇;A.克里斯蒂的《斯泰尔斯神秘案件》(1920)中的波洛和《教区牧师住宅凶杀案》(1930)中的马普尔小姐;D.L.塞耶斯的《谁的尸体》(1923)中的温西勋爵;S.S.范•达因的《本森凶杀案》(1923)中的万斯;以及F.丹奈和M.B.李合著的《罗马帽子的秘密》(1929)中的奎因。

在某种意义上,20世纪30年代是侦探小说的黄金时代。上面提及的侦探继续出现咱新的小说里。这一时期D.哈米特的作品也很流行,他根据自己当私人侦探的经历撰写短篇和长篇小说。其中著名的有描写萨姆•斯佩德德《马耳他的猎鹰》(1930)。在哈米特的作品中,侦探的性格描写变得与早期侦探小说中的推理一样重要。《瘦汉》(1932)风格较为传统,塑造了尼克和查尔斯,增添了一对机智的夫妇的令人刺激的侦探故事。继哈米特之后有R.钱德勒和R.麦克唐纳,他们也侧重描写粗暴但富有人情味的侦探的性格。他们小说中的主角分别是马罗和阿契尔。20世纪40年代末,M.斯皮兰保留了哈米特等人那种硬汉派侦探小说的写法,但在作品中着重描写性和虐待狂,继《我和陪审团》(1947)之后,这已成为公式,为他带来惊人的收益。

20世纪30年代末,由于采用大量发行平装书,侦探小说家变成巨富,他们之中,在美国有E.S.加德纳,他小说中的律师梅森在法庭上破案;R.斯托特,塑造了身材肥胖、喜爱兰花的侦探沃尔夫及其文雅的助手古德温;F.洛克里奇和R.洛克里奇,他们描绘了另一对聪明的诺思夫妇。在法国,有G.西默农,他以连珠炮般的速度写出一部又一部小说,使其小说中的主角检察官迈格雷成为继福尔摩斯之后最著名的侦探之一。其他继承福尔摩斯的传统或独辟蹊径的作家包括N.布莱克(诗人戴-刘易斯的笔名)、M.英尼斯、D.N.马什、J.泰伊,以及C.迪克森(即J.D.卡尔)。

美国神秘故事作家协会是一个旨在提高神秘故事包括侦探小说水准的专业团体,成立于1945年。它通过一年一度的授予优秀作品以埃德加•爱伦•坡奖发挥了重大影响。自冷战出现以后,人们对间谍和国际阴谋的兴趣增加,悬念小说对侦探小说的流行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但坡和柯南•道尔的继承者们仍拥有广大读者。

论述侦探小说的重要著作有H.海格拉夫的《杀人取乐》(1941;增订本1968)以及J.巴曾与W.H.泰勒合著的《犯罪目录》(1971)。

摘自:《不列颠网络全书•国际中文版》(基于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1998年15版),北京: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9。

日本侦探小说家大全

森村诚一 擅长从罪犯的角度描写事件,并且对心理描写刻画入微的侦探小说家代表
作品 《人性的证明》拍摄的电影(中文名《人证》)在国内曾轰动一时!

横沟正史 可以说是日本现代侦探小说的奠基人,是日本现代推理小说的开山鼻祖横沟正史笔下一系列的解谜推理小说,提升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推理小说水准,更缩短与欧美原有的差距,奠定了战后日本推理小说后来居上,雄霸全球的盛况。

松本清张 可以说松本的小说更加倾向于犯罪的成因,擅长描写商战类题材的推理小说日本文坛一代宗师,杰出的推理小说大师。他的创作打破了早年日本侦探小说界本格派和变格派的固定模式,摆脱了以往创作中的社会派推理小说,他的作品极多,主要有《日本的黑雾》《点与线》《隔墙有眼》《砂器》《女人阶梯》《女人的代价》等,《砂器》等作品还被拍摄为同名电影.

江户川乱步 这位仁兄比正史还要早几年,所以是推理小说之父,而正史则是现代推理的奠基者日本文坛上被誉为“侦探推理小说之父”的江户川乱步,是日本最负盛名的侦探小说家。他的作品,情节扑朔迷离,悬念强烈,既充满妖异、诡谲的气氛,又有着合情合理的推理判断,既以荒诞、幻想的浪漫为创作主调,又能深刻地把握人物的心理,推理严谨,无可挑剔!其笔下的侦探小五郎更是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

山村美纱 说道女性推理小说,当真是舍山村美纱其谁.其故事通常对风土人情着磨甚多,情节也很是离奇古怪山村美纱的作品大都以京都为舞台,颇具地方色彩,情节曲折、离奇。每部小说都有新意结局却合情合理。她被誉为“推理小说女王”。

夏树静子 与上位女性相比,这位有点收敛了,其风格很细腻,读来很是感人她的文
风细腻深沉,以《蒸发》获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西村寿行 文章内容大大超越了森村的小说,比较变态.但是反映社会现实比较深刻

⑤ 推荐几本推理悬疑的小说

这是个欧美前86本推理小说单子:
1 "The Complete Sherlock Holmes", Arthur Conan Doyle.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英】阿瑟·柯南·道尔 群众出版社
推理小说中的《圣经》,也是每一个推理迷必备的案头书籍。从《血字的研究》诞生到现在的一百多年间,福尔摩斯打遍天下无敌手,影响力早已越过推理一隅,成为人们心中神探的代名词。一本老少咸宜的奇妙书籍,无数人凭它跨入推理之海,排名第一,名至实归。

2 "The Maltese Falcon", Dashiell Hammett.
《马耳他之鹰》 【美】达希尔·哈米特 上海译文出版社
推理小说流派众多,旁支横斜,但解谜本格始终是正统,主流地位轻易动摇不得,唯一有能力和它分庭抗礼的大概也只有汉密特和钱德勒撑起的硬汉一脉了。汉密特不是第一个写硬汉小说的作家,但他是第一个给硬汉小说注入文学素质和心理深度的作家,他以自己的创作开辟了推理小说的另一块战场。《马耳他之鹰》,号称“胜过海明威任何一部小说”的冷硬派第一名作,属于那种你可以不喜欢,却不可以不读的推理小说。

3 "Tales of Mystery and Imagination", Edgar Allan Poe.
《爱伦坡短篇小说选集》 【美】爱伦·坡 人民文学出版社
虽然是推理小说的开山之作,但爱伦坡的几部短篇就算在今天看来也颇有特色。能够利用短小的篇幅制造出缕缕不绝的悬疑之感,在严谨的逻辑推理之中融入奇幻情节,并用诡谲的文笔锦上添花,迄今也没几个短篇作家办得到。从这个意义上说,爱伦坡永不过时。

4 "The Daughter of Time", Josephine Tey.

5 "Presumed Innocent", Scott Turow.
6 "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 John le Carr.
《受冷漠的人》 【英】约翰·勒·卡雷 新华出版社
西蒙斯在《血腥的谋杀》中指出间谍小说的两大创作方向:一种以格雷厄姆格林和本书作者约翰勒卡雷为代表,他们以自身的经历为准,把神秘的间谍平民化,浓墨重彩地描绘他们的痛苦和无奈,文学质素较高;另一种则以写出007系列的伊恩弗莱明马首是瞻,着力描写间谍生涯的传奇色彩,通过间谍和一个庞大的国家机器之间的斗争塑造起“超人”似的形象。本书是勒卡雷的成名作,还没有他后来小说中挥之不去的暮气,显得创意超群。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屡屡在读者意想不到的地方峰回路转。在作家写实冷静有节制的笔下,漾出淡淡忧伤之情,不愧是间谍小说的排头兵。

7 "The Moonstone", Wilkie Collins.
《月亮宝石》 【英】威尔基·柯林斯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威尔基柯林斯的小说现在看来可能有点落伍,毕竟不是人人都会欣赏那种慢节奏的,缺少血腥谋杀和精妙诡计的侦探小说。不过考虑到《月亮宝石》是推理小说草创期的作品,我们还是要佩服柯林斯说故事的本领,佩服他能够在如此漫长的篇幅中始终牵住读者的视线。诺贝尔奖获得者艾略特曾评价此书为“最优秀的英国侦探小说”,不是没有道理的。

8 "The Big Sleep", Raymond Chandler.
《长眠不醒》 【美】雷蒙德·钱德勒 群众出版社
菲利普马洛初次登场的长篇小说,从此之后硬汉派侦探找到了他们的最佳代言人。可以说,马洛这个外表冷酷内心温柔的都市独行侠角色,影响了后来的每一个硬汉侦探。同是冷硬派大家,钱德勒的风格与汉密特却是千差万别:后者是彻底的世故和冷酷,侦探从内硬到外,而前者却始终不愿放弃心中对美好人性的希望,笔下侦探也只是个热水瓶--外冷内热。所以汉密特被人称之为“冷酷大街的黑色巨匠”,而钱德勒却是“犯罪小说的桂冠诗人”。

9 "Rebecca", Daphne Maurier.
《蝴蝶梦》 【英】达菲尔·杜穆里埃 译林出版社
相对原作,希区柯克的电影版本可能更为有名。而我个人的建议也是:去看电影吧,忘了小说本身。以普通读者的阅读口味而言,这本书和推理是扯不上太多关系的,作者的功力也和柯林斯等大家相去甚远,叫人如何耐得住性子看下去?

10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Agatha Christie.
《无人生还》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贵州出版社
我心中本格推理的第一作品。在克里斯蒂的作品中,这本书真称得上是一个异类了。从头到尾都紧张刺激,让读者欲罢不能。前所未有的情节布置当真可说是“异想天开”,从中可看出本格推理的真正魅力。看了此书后我给朋友说故事,总是把《无人生还》当成招牌菜,也屡屡让听众沉浸其中,拍手称绝。Amazon网上有关此书的评论近五百则,几乎人人都给出了五星级的高分,可见此书魅力之大,不分国界。
11 "Anatomy of a Murder", Robert Traver.

12 "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Agatha Christie.
《罗杰疑案》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贵州出版社
侦探女王的成名作,一部把凶手意外性发挥至颠峰的作品。可惜的是,作品结局虽振聋发聩,但全书其它部分却稍嫌沉闷,节奏是典型的英式温吞水风格--这是克里斯蒂绝大多数作品的通病。

13 "The Long Goodbye", Raymond Chandler.

14 "The Postma丨n Always Rings Twice", James M. Cain.
《邮差总敲两次门》 【美】詹姆斯·凯因 春风文艺出版社
这本书初问世时,曾因作者离经叛道的思想和粗俗利落的文笔引起极大争议。以犯罪者为第一主人公,以凶手做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让读者在感同身受中渐渐与凶手立场趋于一致--这种技巧在今天随处可见,在当时却着实是个创举。这本书甚至影响了后来因写出《局外人》而扬名文坛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谬。

15 "The Godfather", Mario Puzo.
《教父》 【美】马里奥·普佐 译林出版社
无论是普佐的小说还是科波拉的电影都曾在西方掀起滔天巨浪,《教父》第一次让我们知道原来黑手党也可以坏得优雅迷人,坏得如此有品位。小说自然是精彩的,但对推理迷而言它只是一本好看的黑帮小说而已,毕竟其中没有任何与推理相关的情节。也许我更愿意推荐科波拉的电影版《教父》三部曲。
16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Thomas Harris.
《沉默的羔羊》 【美】托马斯·哈里斯 译林出版社
根据本作改编的电影成为继《一夜风流》、《飞越疯人院》之后第三部一举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剧本等五项主要奖项的电影。说实话,小说一点也不比电影逊色,高智商的罪犯和漂亮年轻的女探员之间的对峙,时时让读者冷汗直流。开放式的结局让这部惊悚小说显得余音缈缈,耐人寻味。

17 "A Coffin for Dimitrios", Eric Ambler.

18 "Gaudy Night", Dorothy L. Sayers.

19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Agatha Christie.
《短篇选集》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贵州出版社
克里斯蒂的一些长篇小说常常显得像是一部短篇小说的扩展版,所以我们要是想领会侦探女皇不落俗套的构思和制造“文字障”的技巧,看看短篇也是不错的选择。本书是一本短篇小说集,国内好象没有单独出版过,但其中许多篇小说可以在克里斯蒂的各短篇选本中见到。

20 "The Day of the Jackal", Frederic Forsyth.
《豺狼的日子》 【英】弗雷德里克·弗赛斯 珠海出版社
福塞斯的处女作,一出版便轰动推理文坛,成为年度第一畅销书,也获得一九七二年爱伦坡年度最佳侦探小说奖。这本书节奏极快,叙事中双线并行,有条不紊,读者的心一直被吊在喉咙口,直到小说结束时才能嘘出一口长气。《豺狼的日子》是惊险小说的颠峰之作,后来福塞斯本人虽佳作迭出,却再也没有一部能及得上本作的水平。
21 "Farewell, My Lovely", Raymond Chandler.
《恋人无情》 【美】雷蒙德·钱德勒 群众出版社
个人十分偏爱的一部钱德勒作品。书中写的是推理小说中难得一见的爱情范式,冷酷/忧伤/现实/浪漫合为一体,在作品结局一切矛盾纠缠爆发,令人低回不已。只不过如此有意境的一个书名却被翻译成恶俗的《恋人无情》,真该打打译者的屁股。

22 "The Thirty-nine Steps", John Buchan.
《第三十九级台阶》 【英】约翰·巴肯 中央编译出版社
这部小说能够得享大名,希区柯克居功至伟。与其看巴肯的原著,我倒是更愿意看悬念大师的电影,乐趣只多不少,又能节省时间,何乐而不为。

23 "The Name of the Rose", Umberto Eco.
《玫瑰的名字》 【意】安伯托·埃柯 作家出版社
艾柯的作品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写作,博学深思,在作品中隐隐透出与造物者对话的势头,令人心生景仰。艾柯笔下的侦探威廉继承了福尔摩斯的招牌式推理,但比起前辈却显得博学世故得多。《玫瑰的名字》由于作家的博学成了一部“网络全书”式的作品,就算读者只看看书中那无奇不有的偏门知识,也是够有趣了。艾柯还在三联出版社出过一本文学批评集《诠释与过度诠释》,收录了他和国际上几位著名文学理论大师的论辩文章,从中也可看出艾柯亦神亦鬼的慧心妙思。

24 "Crime and Punishment", Fyodor Dostoevski.
《罪与罚》 【俄】 陀斯妥耶夫斯基 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份榜单中已经收入了不少和推理小说不太搭界的作品,但收入陀氏的《罪与罚》还是让我大跌眼镜:这简直就是MWA在为自己脸上贴金了。无可否认《罪与罚》是一部动人心魄的伟大作品,而且书中的确也有谋杀有犯罪,但无论从任何角度分析,这部小说也和“Mystery”无关。

25 "Eye of the Needle", Ken Follett.
26 "Rumpole of the Bailey", John Mortimer.

27 "Red Dragon", Thomas Harris.

28 "The Nine Taylors", Dorothy L. Sayers.

29 "Fletch", Gregory McDonald.

30 "Tinker, Taylor, Soldier, Spy", John le Carr.
《裁缝,水手,士兵,间谍》 【英】约翰·勒·卡雷 译林出版社
约翰勒卡雷的又一名作,与其成名作《受冷漠的人》比较,这本书略显沉闷,节奏缓慢。主角史迈利和他的创造者一样,日见衰老,雄风不再。但勒卡雷的文学功底仍在本作中不时闪出一些耀眼火花,还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间谍小说。
31 "The Thin Man", Dashiell Hammett.
《瘦子》 【美】达希尔·哈米特 上海译文出版社
据说汉密特和福克纳在一次喝酒聊天时,福克纳不经意间流露出对通俗小说的轻视之感,汉密特当时没说什么,但回去以后不眠不休,把自己关在书房之内,写出了精益求精的《瘦子》。这部作品也是硬汉名作之一,不过说句老实话,我不认为这部作品优秀到了会改变福克纳对通俗小说偏激看法的地步。

32 "The Woman in White", Wilkie Collins.
《白衣女人》 【英】威尔基·柯林斯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这是第一部以不同叙述人的叙述陈词结撰而成的推理小说,对后世的侦探小说影响至巨。不停变换作品的叙事角度,不仅可以营造出变幻莫测的悬疑气氛,还能最大程度保持住读者阅读作品的新鲜感,是十分高超的叙事技巧。仅就本作而言,悬疑气氛是有个十足十,可惜真正的推理情节太少。比之作家的另一名作《月亮宝石》,我可以说这是一部好看的“小说”,但它不是一部好看的“推理小说”。

33 "Trent's Last Case", E. C. Bentley.
《特仑特的最后一案》 【英】E·C·本特利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开启推理小说黄金时代的名作,情节一转再转,结局一案数破,在短短的篇幅中能有如此成就,实属不易。据说本特利写出此作只是为了和老友切斯特顿开开玩笑,目的是让人知道推理小说也能“写成这样”,但本作盲打误撞成了本格经典,真是读者开了本特利的玩笑了。

34 "Double Indemnity", James M. Cain.
《加倍赔偿》 【美】詹姆斯·凯因 春风文艺出版社
凯恩继《邮差总敲两次门》后又一部轰动文坛的小说。《加倍赔偿》是凯恩熟能生巧后的翻新之作,全面地体现了凯恩谋篇布局的功力,无论是扎实的谜题设计还是动人的情感描写,本书水准都在《邮差》之上。

35 "Gorky Park", Martin Cruz Smith.
36 "Strong Poison", Dorothy L. Sayers.

37 "Dance Hall of the Dead", Tony Hillerman.
《亡灵的舞厅》 【美】东尼·希勒曼 群众出版社
希勒曼是美国当代极富盛名的侦探小说家,擅长描写以美国土生印地安人生活区域为背景的侦探小说,作品充满异域色彩。由于希勒曼在作品中流露出同情印地安人的倾向,又把印地安人的生活描绘成世外桃源般的美好,美国印地安原住民就视希勒曼为“自己人”,并将一块刻著“吾族之友”的匾额馈赠给他。希勒曼作品本格硬汉风格杂陈,是欧美警察程序小说的代表作家。单以此书而言,个人觉得谜题设计稍嫌薄弱,但作者对印地安异域风情的描写当真让人身临其境,值得一看。本作曾获得美国1974年爱伦坡最佳侦探小说大奖。

38 "The Hot Rock", Donald E. Westlake.

39 "Red Harvest", Dashiell Hammett.
《血腥收获》 【美】达希尔·哈米特 上丨海译文出版社
抛开汉密特本人简洁明晰的写作风格不谈,汉密特结构谜题的本事在硬汉派作家中也是首屈一指的。本书是汉密特的长篇处女作,实际上是由三件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谋杀案组成,三个谜题都颇精彩,再加上汉密特擅长描写的侦探和罪犯之间的斗智斗力,本作的可看性犹在《马耳他之鹰》之上。

40 "The Circular Staircase", Mary Roberts Rinehart.
41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Agatha Christie.
《东方快车谋杀案》 【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贵州出版社
和《罗杰疑案》一样是一部把凶手意外性发挥到难以置信的小说,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凶手设计范式。钱德勒曾在随笔《谋杀的简单艺术》中评论此作结局“只有傻瓜才猜得着”,虽是讥讽之言,倒也丛一个角度说明了本书结局之出人意料。单单为了体验被作家吓得大吃一惊的感受,本书就值得一看。

42 "The Firm", John Grisham.
《陷阱》 【英】约翰·格里森姆 译林出版社
约翰格里森姆是美国最当红的惊险小说家,几乎每本著作都登上了《纽丨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陷阱》是格里森姆本人最畅销的一部作品,是一个典型的格里森姆式惊险故事: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如何与一个庞大不义的邪恶机构斗争并取得最后胜利。本书文笔流畅,悬念丛生,是一部优秀的悬念惊险小说。本书曾被搬上银幕,改编为电影《法律事物所》,由巨星汤姆克鲁斯出演主角米奇。

43 "The Ipcress File", Len Deighton.

44 "Laura", Vera Caspary.

45 "I, the Jury", Mickey Spillane.
46 "The Laughing Policeman", Maj Sjwall and Per Wahloo.
玛姬·史华菊和皮·华卢是著名的瑞典藉夫妇作家,欧美警察程序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本书在国内并无译作,但作家的另两本代表作《上锁的房间》和《罗丝安娜》曾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这对夫妻档的侦探小说平白简炼,如报告文学般朴实。情节舒缓,人物形象丰满,并且具有瑞典社会悠闲却契而不舍的风格。书中贝克侦探抽丝剥茧的分析线索的能力和百折不回的办案决心,令人钦佩。

47 "Bank Shot", Donald E. Westlake.
48 "The Third Man", Graham Greene.
《第三个人》 【英】格雷厄姆·格林 中国社科出版社
电影《第三个人》曾获第三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其中影坛奇才奥逊威尔斯扮演了恶棍哈里一角。格雷厄姆是这部电影的编剧,后来电影大获成功后他将剧本改编为小说出版。这是个人颇喜爱的一本格林书籍,忧伤中蕴涵超脱,幽默里寄托浓情,写得冷风萧萧又缠绵悱恻,虽然篇幅极短,却给我带来了美好的阅读体验。
49 "The Killer Inside Me", Jim Thompson.
50 "Where Are the Children?", Mary Higgins Clark
51 "A Is for Alibi", Sue Grafton.
《他不在现场》 【美】苏·格拉夫顿 作家出版社
硬汉派侦探大多斗智还要斗力,所以这个行当里会出现女子的身影就格外引人注目了。苏格拉夫顿(Sue Grafton)和莎拉帕勒斯基(Sara Paretsky)就是女性硬汉派侦探小说的代表作家。看完作家出版社的一套格拉夫顿文集后,我承认这套小说的冷硬风格十足,侦探角色也的确独具特色,但书中却少了一种看透世事的沧桑之感,看来我私心里还是更喜欢看到粗野的山姆史佩德和菲利普马洛。

52 "The First Deadly Sin", Lawrence Sanders.

53 "A Thief of Time", Tony Hillerman.

54 "In Cold Blood", Truman Capote.
《蓄谋:一件复杂凶杀案及其真实原因》 【美】杜鲁门·卡波特 江西人民出版社
非虚构小说(亦称新新闻作品)的开山之作,榜单中收录的又一本文学名著。《冷血》是一部报告文学般的小说,卡波特以写新闻报道的严肃态度,加上小说家敏锐犀利的心理洞察和想象力,记录了一桩多重谋杀案及其严重后果,资料详实,观点鲜明,作家叙事不急不缓,娓娓道来,是散文体的笔法。但对一个推理小说读者来说,这本书中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诡计或出乎意料的凶手,也没有什么奇峰突起的情节设计,略显枯燥沉闷。

55 "Rogue Male", Geoffrey Household
56 "Murder Must Advertise", Dorothy L. Sayers.

57 "The Innocence of Father Brown", G. K. Chesterton.
《布朗神父探案集》 【英】切斯特顿 中央编译出版社
布朗神父探案集是有史以来最为出色的短篇推理系列之一,切斯特顿异想天开的谜题设计和作品中透出的极强的人性洞察力,是这个系列盛名不坠的主要原因。《布朗神父的无辜》中收入了许多不可能犯罪,对后世的约翰狄克森卡等作家影响至深。作家切斯特顿是一个“凡是太阳底下的事都可入文”的博学作家,如果读者想读读他侦探小说之外的文字,可以试试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切斯特顿散文选》一书,其中处处流露出切斯特顿不同流俗的前卫观点和幽默感,和他在布朗神父系列中摆出的卫道士姿态判若两人,十分有趣。另外此书还收入了两篇切斯特顿为侦探小说辩护的文章。

58 "Smiley's People", John le Carr.

59 "The Lady in the Lake", Raymond Chandler.
《湖底女人》 【美】雷蒙德·钱德勒 群众出版社
这是榜单中收入的第四部钱德勒小说。本书中马洛招牌式的讥讽和幽默仍随处可见,他还渐渐开始变得像个古典神探。《湖中女子》的确是钱德勒所有作品中本格味道最浓的一本,包含了一个绝对本格式的诡计:无头尸体。书中还塑造了一个随和怡人的老警察形象,在漆黑一片的硬派小说中实属仅见。

60 "To Kill a Mockingbird", Harper Lee
61 "Our Man in Havanna", Graham Greene.
《我们在哈瓦那的人》 【英】格雷厄姆·格林 辽宁人民出版社
让人从头笑到尾的一部间谍小说,格林式的幽默大放送作品。这本书的矛头直指007式不食人间烟火的间谍,以嘲讽的笔调讲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一个身不由己的小人物无意间被卷入国家政权之间的争斗风丨波,结果竟然靠弥天大谎在两国之间无往不利,玩弄阴险狡诈的政客于鼓掌之上。入木三分的讥讽彻底解构了以往具有传奇色彩的间谍小说,是间谍小说中翻新出奇的作品。

62 "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 Charles Dickens.
《德鲁德疑案》 【英】查尔斯·狄更斯 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书是狄更斯的遗作,据说是他为挑战女婿威尔基柯林斯的《月光宝石》而写出的侦探小说,可惜作品还没完成一代文豪就撒手人寰。虽然是采用了侦探小说的结构写成的作品,这本书依然有着狄更斯式的幽默,有狄更斯式的社会批评,当然也少不了狄更斯式的说教。由于本书未完成,所以作品中凶手的真正身份也就成了千古之谜。从这部作品发表的那一天起,欧美就不断有人发表论文来揣测狄更斯心目中的真凶,想给作品续上一个完美的结局。可惜斯人已逝,最后的答案已随狄更斯长埋地下了。

63 "Wobble to Death", Peter Lovesey.

6丨4 "Ashenden", W. Somerset Maugham.
《英国间谍阿兴登》 【英】萨莫斯特·毛姆 作家出版社
由六部各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的情节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激烈的戏剧性冲突,也没有什么间谍之间的勾心斗角或相互离间之类的斗智,始终保持着舒缓淡雅的叙事节奏,散文化笔法随处可见,被誉为毛姆“最优雅”的一部小说。唯一可惜的是它不会适合一个侦探小说迷的阅读口味。

65 "The Seven Percent Solution", Nicholas Meyer.
66 "The Doorbell Rang", Rex Stout.

67 "Stick", Elmore Leonard.

68 "The Little Drummer Girl", John le Carr.

69 "Brighton Rock", Graham Greene.
《布莱顿硬糖》 【美】格雷厄姆·格林 译林出版社
格林的一部具有多种解读可能性的犯罪小说。书中的罪犯不像罪犯,他是个未成年、心智尚未成熟却又泯灭人性的小孩;侦探不像侦探,她是个放荡不羁的大丨乳奶娘;爱情不像爱情,在愁云惨雾之中不平等的情感利益相互纠葛,看得读者悒郁不已。光怪陆离的各色人性显示出了格林最本质深刻的洞察力。

70 "Dracula", Bram Stoker.
71 "The Talented Mr. Ripley", Patricia Highsmith.
《聪明的瑞普利先生》 【美】帕翠丽亚·海史密斯 四川文艺出版社
海史密斯又一部镇住文坛“正义之士”的推理小说。作品给了杀人凶手一个完美的结局,心中黑暗一面早被作者掀起的读者是长吁了一口气,但坐镇文坛的批评家们可不卖帐了。由于几个一意孤行的批评家的阻扰,这本书落选当年的爱伦坡奖。对当时的推理界而言,我们只能说这是一部提前诞生的作品。

72 "The Moving Toyshop", Edmund Crispin.

73 "A Time to Kill", John Grisham.
《杀戮时刻》 【美】约翰·格里森姆 译林出版社
美国当红炸子鸡格里森姆初露锋芒的处女作,抨击的是美国心头一个永远的痛:种族歧视。一个黑人杀死了两个强奸自己女儿的白人,这件事在当地掀起轩然大丨波,一个毛头律师接下了为这个黑人辩护的任务。在社会舆论和其它种种困扰的强大压力下,他能否打赢这场硬仗?作品的亮点正在于法庭内外小律师和看不见的对手的攻防对峙。考虑到格里森姆本人是律师出身,写出法庭上的精彩辩论自然是驾轻就熟。本书曾被搬上银幕,由萨缪尔·杰克逊出演那个为女报仇的伟大父亲。

74 "Last Seen Wearing", Hillary Waugh.

75 "Little Caesar", W. R. Burnett.
76 "The Friends of Eddie Coyle", George V. Higgins.

77 "Clouds of Witness", Dorothy L. Sayers.

78 "From Russia, with Love", Ian Fleming.
《来自俄国的爱情》 【英】伊恩·弗莱明 百花文艺出版社
007系列作品之一,读者可以看到无所不能的詹姆斯邦德如何破获一个国际大阴谋,如何轻易俘虏一个敌方美女的芳心,如何在种种不利情况下化险为夷,最终战胜强大而邪恶的对手,就如同他在电影里一次次做到的那样。

79 "Beast in View", Margaret Millar.
玛格丽特米勒是硬汉派巨头罗斯麦唐纳的妻子,二人皆获得过美国爱伦坡“推理大师奖”,是推理小说史上最有名的一对夫妻档。夫妇二人写的都不是传统解谜推理小说,麦唐纳专攻硬汉一脉,米勒则是心理悬疑小说的巨擘之一。本书国内尚未译介,但上海文化出版社曾推出过米勒的五本悬疑小说:《神魂颠倒的女人》、《谋杀米兰达》、《坟墓里的陌生人》、《善恶园中的猎手》和《人与魔》,书中米勒最擅长的刻画变态心理人物的绝技流露无遗。顺着这条路子,我们可以看出作家是如何用推理小说的形式为弗洛伊德等心理学家提出的观点作出自己的注释。

80 "Smallbone Deceased", Michael Gilbert.
81 "The Franchise Affair", Josephine Tey.

82 "Crocodile on the Sandbank", Elizabeth Peters.

83 "Shroud for a Nightingale", P. D. James.
P·D·詹姆斯是英国当代著名本格侦探小说作家,有“侦探小说新女皇”之称。笔下的侦探是一个会吟诗作赋的警察诗人。本书国内尚未译介,但群众出版社在九十年代初曾推出过作家的最高杰作《教堂里的谋杀》(A Taste for Death)。此书篇幅极长,属于典型的英式推理小说:一件谋杀案发生以后,侦探一个个地盘问涉案的嫌疑人,看起来似乎个个可疑;证人之间相互包庇,办案方向不断被误导,最后侦探经过重重推理,揪出了隐藏在迷雾中的真凶。相对克里斯蒂这个文坛前辈而言,詹姆斯小说的文学质素要更胜一筹,但在组织谜题和控制叙事节奏方面,她和前一代的女皇相去甚远,全书显得过于冗长沉闷。

84 "The Hunt for Red October", Tom Clancy.

85 "Chinaman's Chance", Ross Thomas

86 "The Secret Agent", Joseph Conrad.
《间谍》 【英】约瑟夫·康拉德 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本书取材于1894年的一次炸毁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拙劣图谋,描述了一个两面不讨好的双重间谍欲在恐怖主义和政丨府力量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最终由于意外而功亏一篑的故事。又是一部文豪作品,又是一个让人不忍目睹的悲剧故事,暗淡一片,漆黑无光。
还有太多了,发不完

⑥ 求几个简短的悬念逻辑小小说或故事!!!

第一个故事:企鹅肉
一个人在朋友家吃饭,问朋友这餐吃的是什么肉?朋友说是企鹅肉,他就号啕大哭自杀了。
为什么?

第二个故事:跳火车

一个人坐火车去邻镇看病,看完之后病全好了。回来的路上火车经过一个隧道,这个人就跳车自杀了。

为什么?

第三个故事:水草

有个男的跟他女友去河边散步,突然他的女友掉进河里了,那个男的就急忙跳到水里去找,可没找到他的女友,他伤心的离开了这里,过了几年后,他故地重游,这时看到有个老头的在钓鱼,可那老头钓上来的鱼身上没有水草,他就问那老头为什么鱼身上没有沾到一点水草,那老头说:这河从没有长过水草。说到这时那男的突然跳到水里,自杀了。

为什么?

第四个故事:葬礼的故事

有母女三人,母亲死了,姐妹俩去参加葬礼,妹妹在葬礼上遇见了一个很pp的男子,并对他一见倾心。但是葬礼后那个男子就不见了,妹妹怎么找也找不到他。后来过了一个月,妹妹把姐姐杀了。

问为什么?

第五个故事:半根火柴

有一个人在沙漠中,头朝下死了,身边散落着几个行李箱子,而这个人手里紧紧地抓着半根火柴,推理这个人是怎么死的?

第六个故事:满地木屑

马戏团里有两个侏儒,瞎子侏儒比另一个侏儒矮,马戏团只需要一个侏儒,马戏团里的侏儒当然是越矮越好了.两个侏儒决定比谁的个子矮,个子高的就去自杀可是,在约定比个子的前一天,瞎子侏儒也就是那个矮的侏儒已经在家里自杀死了.在他的家里只发现木头做的家
具和满地的木屑.

问他为什么自杀?

第七个故事:夜半敲门

一个人住在山顶的小屋里,半夜听见有敲门的,他打开门却没有人,于是去睡了,等了一会又有敲门声,去开门,还是没人,如是者几次。第二天,有人在山脚下发现死尸一具,警察来把山顶的那人带走了。

为什么?

⑦ 推荐一个悬念推理类型的短篇小说!!

我觉得周浩晖的小说你应该会喜欢,都比较符合你的要求,像《凶画》、《黑暗中的女孩》、《恐怖谷》、《死亡通知单》、《鬼望坡》,不过他的小说篇幅都比较长,《凶画》是短篇,《黑暗中的女孩》算中篇吧,《鬼望坡》是地地道道的长篇,不过楼主既然喜欢悬疑推理,还要像鬼神一样,又要揭露人性弱点,强烈推荐《鬼望坡》~~

⑧ 求现代推理的短篇小说

最好的推理 最好的悬疑

《白夜行》
《恶意》
《无人生还》
《罗杰疑案》
《x的悲剧》
《嫌疑人X的献身》
《占星术杀人魔法》
《ZOO》
《希腊棺材之谜》
《犹大之窗》
《东方快车谋杀案》
《脑髓地狱》
《爱伦坡短篇小说集》

http://www.douban.com/doulist/203939/
特别推荐:《白夜行》《恶意》《ZOO》

⑨ 求非常感人有悬念短篇小说

《楼兰新娘》,收录了十来个玄幻、灵异类的短篇情感小说,如楼兰新娘(不是网上长篇那个,主角叫月逐什么的一男一女)、神龙鼓手、素女、魔界篇轮回、妖界篇(主题忘了,主角叫什么楠的女子)、灵界篇(主角冰融)等,看了会很难忘记…还有郭敬明的幻城

⑩ 有哪些好看的短篇推理小说可以推荐

断片推理小说的话,就比较多了。像《日本推理名作选》、《三个人的双胞胎》、《完全犯罪》、《D坂杀人事件》、《银座幽灵》、《不速之客的自助餐》等等。这些小说都可以满足你的需求。

热点内容
晋江小说总榜言情站 发布:2025-09-11 16:55:03 浏览:790
免费平民小说 发布:2025-09-11 16:42:29 浏览:876
都市修圣的小说 发布:2025-09-11 16:31:25 浏览:674
领主类小说最新 发布:2025-09-11 16:31:21 浏览:282
关于过年的经典小说 发布:2025-09-11 16:20:21 浏览:274
生命力的经典小说 发布:2025-09-11 16:18:46 浏览:480
百年科技幻想言情小说 发布:2025-09-11 16:08:55 浏览:864
经典修真小说精品 发布:2025-09-11 15:46:46 浏览:9
网游职业小说鲤鱼乡 发布:2025-09-11 15:40:32 浏览:18
悦言小说最新版免费下载 发布:2025-09-11 15:38:43 浏览: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