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短篇小说村庄

短篇小说村庄

发布时间: 2022-06-25 16:33:41

⑴ 求一篇比较早的短篇小说《乡井》

中学时代,我一直困惑古时候人为何将辞别家乡远走天涯叫背井离乡,远离家乡就叫离乡呗,怎么还最不能忘记家门前的那口井呢?难道那口井比至爱双亲父母还重要吗?我甚至天真地想为什么不把背井离乡叫做背父(母)离乡呢?窃以为那不过是文人骚客的杜撰。可是,终于有一天,久离故土的我,突然就怀念起家乡村头的那口老井来。乡井就像烙印一样留在记忆深处无法抹去,一想起来就令我心旌摇动,成了我“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并且恍然间就懂得了离乡背井的含义。

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人类的箪食瓢饮靠着井水,水井维系着人类的生存与繁衍,水井成为老百姓的命根子,有水井的地方就有人烟。水井造福人类,古人自然要感激,自然难以忘怀了!

我的家乡每个村镇都有水井。我家所在的村子不大,十几户人家,只有一口水井。村井建造的年代与村庄同龄。上世纪60年代初,我们村子从后村的河边上迁来后,村民们在村南头一块低于村庄的洼地里打下了这眼井,然后用青砖从井底自下而上一圈圈砌成圆柱形井壁,筑土建成了连通村庄的坝状井台;井台下是田冲,右边有一口水塘。井比较简陋,井口不大,四周铺有四块不知从那里找来的青石碑,石碑上刻的满是繁体文字,没有井架和辘轳。我们那一带村庄的水井,数我村的井深、水质好。打我记事起,井水从未枯竭过,四季甘洌,源源不绝,水质软硬适度,夏天的水冰凉,冬天的水则冒出一股热气,全村十几户人家全靠它滋养。即使逢大旱,周围村庄的水井全干涸了,我村的井水依然很旺,这井是那么的有灵性,像一位慈母,精心呵护着村里的每一个生灵。邻村人经常羡慕地说我们村的地脉好,人气旺。

井水养育着全村百余口村民,井台也成为乡亲们传统相聚、信息交流的场所。夕阳西下时,忙碌一天的人们挑着水桶陆陆续续来到井台,等候轮到自己提水。扁担横架在两只水桶上,人坐在扁担上,抽上一支烟,大家从奇闻趣事到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海阔天空地吹牛啦呱。谈笑间,一天的劳累、烦恼便烟消云散。

酷热的夏夜,井台聚满了纳凉的村民。乡亲们经过一天辛勤劳碌,晚饭后,提上小木凳,摇着大蒲扇,坐在井台边,有的卷着凉席、布单铺在井台坡上躺下,小孩子们干脆就躺在草坪上,享受习习的晚风,开心休闲,谈古论今,漫无边际地闲聊着。渴了,提上一桶井水饮之,清凉甘甜解渴;困了,就席地躺在井台草坪上呼呼大睡。那时,我最喜欢围在邻居一位当过兵的老人身边,缠着让他讲打仗的故事。躺在恬静的井台边,望着满天微笑的繁星,伴着虫鸣、蛙叫和田冲的流水声,在凉爽的夜风温馨抚摸中慢慢沉入梦乡……直到被清露润湿了头发、衣服,在寒意中醒来。

全村数我家离井最近,井台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儿时,我总是被井里的神秘世界诱惑着,时不时地俯在井口石碑上向下看,深井阴森恐怖,井壁砖缝间长满青苔,凉意袭人,我不知这井水到底有多深,猜想着井底里该不会有什么怪物吧!有时大喊一声,井里立刻有微弱的回声,好像井底住着什么精灵,十分的有趣与好奇。

村里人吃水用水全靠井水,人提肩挑的确需要力气。那时候,村北头的人挑水,来回要走近两里地,若遇连阴雨,或冬季化雪,泥泞地滑,挑着百余斤重的一担水真是不易。村中踩出了一条结实的挑水路,清晨和傍晚,挑水的人络绎不绝,咯吱咯吱的挑水声此起彼伏,雨天,戴斗笠、披蓑衣的挑水者成为村中又一道风景。水桶、井绳、扁担、水缸是家家户户必备之物,都特别地爱惜;挑完水后,将水桶放在室内倒扣着阴干,防止太阳晒裂损坏;井绳挂在屋内墙上,以防霉变腐烂。尽管如此,有困难家庭者置办不起水桶、井绳的,随时向哪家借,会慷慨应允的。村民们都有借过挑水工具的经历,仿佛全村就是一个大家庭,大家对相互借用习以为常了。

我与这口井结缘是从母亲怀着我时就开始的。母亲饮着老井的水让我在胎内健康发育,生下后,这洁净的水又进入母亲的血液酿成甘甜的乳汁,滋养着我成长。当我长到13岁时,就接过家里挑水的扁担,还要帮助本族里没有劳力的长辈家挑水,每天穿梭在水井边,艰难地品味着生活的酸甜苦辣。起初,我要挑满一担水还十分吃力,便挑半桶水,一点一点往上长,一年之后锻炼得有劲了,就挑起满桶水了。正常情况下,早、晚各要挑满一缸水才够一家人使用,把水缸添满需要两担水。逢年过节,或家有客人来时,用水量更大。水缸过一两天就得清洗,否则水就有腐臭味。井绳是用麻编成的,刚开始提水时,没有经验,双腿跨站在井口上,井水较深,全凭胳膊手劲,紧攥着粗长的井绳用力往上提,很累人,手上还常常被磨出泡。久了,就学会了用巧劲,手腿并用,相互借力提水,谈笑间就能把一桶水轻松提上来。挑水最难时在冬季,村民们挑水时,难免将水洒在井沿上,跨站在结满了冰的井口上,寒风刺骨,脚滑心慌,每次都是小心翼翼地,生怕不小心滑进井里。挑水基本上是男人的事,也是习俗中检验儿孙孝顺忤逆的尺子,孩子长大了,外出上学、工作回家,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家里挑满一水缸水,新女婿来走亲戚,会自觉地挑起水桶挣个好口碑。

我是吃家乡的井水长大的。夏季上学时,我们总爱用空酒瓶提上一瓶井水带着喝,在村里遇到挑水的,口渴了,就趴在桶沿上喝个够。新出井的水甘甜清爽解渴,村民们见挑水人走过门前,便拿着瓢拦住,舀上一瓢,咕咚咚喝下,再舀上一瓢端走。夏收季节,乡亲们挑一担井水放在田间地头或稻场里,谁渴谁喝······

离开家乡,在漫长的军旅生涯中,细细回想起来,觉得这乡井也是有文化的。单说那水桶就很古朴,纺锤形的桶身,口紧、底小、肚大,两块桶帮对称的挺拔上来,上头横装上月牙形的提梁,十几块有一致弧度的桶板,合起来浑圆天成,滴水不漏,打上黄澄澄的桐油,结实而又亮闪。有人家的水桶传了好几代,成了老字号,仍舍不得丢弃。每逢农历除夕封井一天,初一全天是不能挑水的,如挑水了,就犯忌讳、惹众怒,全村人是坚决不答应的。初二去井上挑水,越早越好,据说抢到新年头水的人家吉祥如意,新年财源滚滚;但不论早晚,凡节后第一次挑水者,皆会先虔诚地在井台燃放鞭炮、烧纸祭井。家里如添人进口,生小孩的第三天,都要往井里倒一碗喜面条。这些传统习俗不知何年何月才有的,但村民们一直就这么遵循着。

到本世纪初,这眼伴我经历了最初人生甘苦、见证过我成长、给予我所有的欢乐与忧伤、创痛与凄惶的老井,似乎走完了生命历程,成了一处虚设,逐渐被村民们弃置。生活日益富裕起来的乡亲,没人肯去受那提水挑担之苦了,再说,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家中留守的老人、小孩也挑不动井水了,于是都在自家门前打了压水井或电动抽水井。到井台的路再没人走了,渐渐地荒芜了,井边再也见不到当年的热闹景象。

前不久,我回家乡探亲,来到三弟的院内,抬头一望,看见楼顶上有一个圆桶状的白色小水塔,上书“XX牌无锈水塔”,白色的塑料管子连通水塔、厨房和厕所,轻轻一扳装在厨房墙上的电闸,地下井水很快抽满水塔,打开自来水龙头,水压力与城里一样的大,这是专为农家设计的小型供水设备。多年没喝到家乡的井水了,我从水塔里接出一碗井水,水质与那时井里的水一样的清澈,但喝到嘴里,口感总觉得没有老井的水那么甘甜。

走出三弟家,去寻访老井,周围盖满了楼房,难以分辨出昔日挑水走过的小路。径直来到井台边,老井已被填平,长满了一人多高的杂草,我瞅来瞅去,怎么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乡井终于成为历史,成了我梦中永远的思念了!

我寻思,水桶、井绳、扁担,这些祖先用了千百年的东西,若干年后,怕是真的要成为文物了。(徐常根)

⑵ 小说《村子》共多少章

小说《村子》一共47章,另外还有一章后记。
内容简介:
村支书玩弄权术,私通母女;好青年为民行道,危机四伏。邪恶与正义较量,爱情与伦理纠葛,村子需要好人还是强人。当代重磅作家又一次真实再现中国乡村权势与道德、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作者简介:
冯积岐,1953年生于陕西省岐山县农村。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发表中短篇小说200多篇(部),有长篇小说《沉默的季节》《大树底下》,散文集《人的证明》《将人生诉说给自己听》等作品出版。长篇小说《沉默的季节》获“九头鸟”长篇小说奖。陕西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现在陕西省凤翔县挂职任县委副书记。

⑶ 求一部短篇言情小说的名字 好几年前看到的短篇,女主穿越到了一个

天下仙诀

作者: 兽血财神

简介:

买H书,里面记录的居然是上古世界最神奇的修仙法诀,这张从天而降的大馅饼,沈文幸福的几乎晕倒。泡mm,打架,踩人,有了装B的本钱,没有人会自甘平凡。迟早天下都会是我的!

⑷ 美丽的村庄 孟宪歧 原文

美丽的村庄
作者: 孟宪歧
村庄很美丽。山,奇形怪状的,美;水,清凌凌的,美。
美丽的村庄,出了个叫美丽的姑娘。谁也没有想到,村庄因为有了美丽姑娘而改变了。
那年,19岁的美丽走出了村庄。
美丽走的那天,被傻子给拦住了。
据说,傻子小时候不傻,后来发烧,烧坏了大脑。傻子爹出车祸死了,娘嫁人时带着他,可傻子又偷偷跑回来了。傻子说话只会说一个字,傻子爱干净,家徒四壁,却连个草刺都见不到。
傻子双手一伸说:“回。”
美丽说:“不。”
傻子固执地说:“回。”
美丽固执地说:“不。”
美丽走了。傻子号啕大哭。村庄的人不明白傻子为啥哭得那么伤心。
3年后。美丽回来了,成为少妇的美丽比原来更美丽了。让美丽锦上添花的是一个比美丽大20岁的画家。画家很有钱,给村庄的家家户户都买了很贵重的礼品,给美丽父母的礼品更是重上加重。
画家一下子就平息了村庄的愤怒。
傻子也收到了同样一份礼品。
画家在村庄待了半个月,他对大家说:“我会给大家带来幸福的。”
画家说这话时,看看美丽,美丽就小鸟依人般靠在画家肩上。
果然,画家走后,就有推土机隆隆开进来,村庄修上了水泥路,一直伸进大山深处。先是有人来玩,说这里真美,而后有许多青年男女来这里写写画画。
画家原来是一所学院的院长,他把村庄变成了他的学生们写生的基地。
村庄里来的人多了,就得吃饭呀。有人开了家庭饭店。最先开饭店的是村支书。村支书跟画家签了协议,要把村庄变成最美乡村农家游。
来的人越多,开饭店的人也越多,几乎家家都热闹起来。
小车如潮水般,一拨一拨的人来,一拨一拨的人走,来时大包小包的,走时轻手轻脚的。
村里人都高兴。只有傻子一人不高兴。
傻子成天嘴里嚷一个字:“脏。“
大家都忙着挣钱,谁还管小溪里漂着垃圾袋,草丛里扔着鸡骨头甚至脏兮兮的卫生纸呢。
傻子有了营生,天天捡垃圾。矿泉水瓶子、饮料盒子、垃圾袋、餐盒,还有扔掉的面包火腿肠。傻子背一个大麻袋,就像一个蜗牛背着一个重重的壳儿,吃力地行走在沟坡谷地。每天 把这个大麻袋送到镇里的收购点,来来回回走10里。
收破烂订的说:“那些卫生纸啦、塑料袋啦,我们不要。“
傻子就把剩下的半麻袋东西背回来,放一把火烧了。
就有人跟傻子抢破烂了。这些人专门捡能卖钱的。傻子每天只能捡到一些废纸塑料袋卫生纸之类的,卖不了,就堆到自己家里,天天烧。
村支书很生气,就在大喇叭里嚷嚷:“大家不要跟傻子抢饭吃。谁再抢,就把谁家的星星给摘了。”
被评为精神文明户有5颗星,谁家少一颗,寒碜呢。
有一回,美丽回家,傻子就把一麻袋垃圾放到了美丽面前,恨恨地说:“脏!”
美丽赶紧捂住鼻子嘴,掉头钻进屋里。傻子悻悻地把麻袋又背走了。
后来,画家来到村庄,这回没有带美丽,而是带来一个比美丽年轻、比美丽还漂亮的女孩。
画家是来和村支书签协议的。画家负责投入,村支书负责管理。
临走时,傻子把一大麻袋垃圾放在了画家的小车的车盖上,小山一样。
傻子喊:“脏。脏。脏。”
那个姑娘掩住鼻口直恶心。村支书拉住傻子说:“小二,别闹了,听话。”
村里只有村支书把傻子叫小二。
傻子很听支书的话,就使劲儿瞪了画家一眼,把麻袋背走了。
傻子出事是在一天下午。
傻子背着大麻袋,像背一座山,缓缓往前走,村支书去镇里办事,刚好追上傻子。这时,一辆小轿车快速开过来,就见傻子像一只大鸟一样飞了起来,又“噗”的一声落在地上。
开车的画家傻了。
村支书急了。
村支书哭着说:“乖乖,你惹大乱子啦!”
傻了的画家连忙说:“支书,你快救我!”
村支书说:“小二这孩子挺可怜的,没爹没妈的,村里人不让你。”
画家说:“我愿意多赔偿。咱就私了吧。”
画家给了30万赔偿金,还给傻子买了上好的棺材,给傻子立了一块很高的石碑。
村支书跟大家说:“小二的这些钱,就叫傻子基金吧,专门用来奖励保护咱村环境的人。
一家出一个,共同管理,转款专用。”
大家开始想念傻子了。
村庄没有了傻子,依旧干净。
美丽从城里又回到了村庄。
美丽准备在傻子家的原址上建一处“老年人之家”。
美丽推开傻子落满尘埃的屋门,看见当年她和画家送给傻子的礼品,完好无缺地放在那里。
美丽无言,唯有泪水挂满两腮。
那年,美丽因为要离开村庄,与父母吵架,想跳崖,是傻子救了她。
孟宪歧简介:
孟宪歧,笔名梦觉、庄勇。1958年2月出生于河北承德。汉族,后毕业于河北承德教育学院中文系。当过教师、做过秘书、从事过新闻报道工作。系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2006年10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那山.那人.那狗》微型小说自选集。
短篇小说《贫困户周老蔫》获江苏省首届“吴承恩文学艺术奖”三等奖。
2008年中篇小说《女镇长》获青海省《青海湖》文学杂志第四届(2006——2008年度)中篇文学奖。
2010年小小说《苞茶逸事》荣获“天赐生态杯”全国小小说大赛二等奖。
2010年小小说《迷茫成长》荣获中国首届小小说擂台赛二等奖。
2011年小小说《秧歌》荣获第四届中国(郑州)小小说学会新人奖。。
自2005年以来,已有30多篇小小说连续6年入选中国微型小说、中国小小说年选及各种版本。

⑸ 雨水淹没了村庄,王往。写的短篇小说主要讲的事情与解析,与父亲到底是怎样死的。希望解答谢谢

我也是看完了这篇小说来网络上找答案的,我和你有相同的困惑。从小说的铺垫来看,我觉得小说里的爸爸应该不是那么绝望的性格,大雨来了淹没了村庄,导致他们家鱼塘里的鱼全部被村人白白捡回家,妈妈都很忧愁,但是反观爸爸却似乎不以为意,只是让家里人尽可能地捡鱼。唯一可以看出的是爸爸妈妈感情不好,妈妈经常出走,爸爸觉得非常丢人。他嘴上说着再也不会找妈妈和妹妹,却还是不忍心在一个夜里出去了。可能他是一个深沉的人,把苦痛都藏在心里,平日里是不会表现出来的。夜晚,一个人,隐藏在心里的悲伤很容易倾泄而出,想想自己家庭的遭遇,鱼塘要亏本,种的粮食颗粒无收,自己的婚姻又充满了不理解和争吵,于是一个男人脆弱到了极点选择放弃这种悲惨无力的生活,只身投湖,结束了所有的一切,其中还包括着一些些对妻子报复的心理,想让妻子用一生的愧疚赎罪。不过以上都是我的个人猜想,希望看到更多人的分析和讨论。

⑹ 短篇小说

风吹着垂柳,吹起了湖水中一阵涟漪。

郭大路还是慢慢地向前走,一面剥着莲子,一面哼着小调。

走了不算很近的一段路,他才忽然回头。

他立刻发现有个手里捧着破碗的乞丐,而且果然是个麻子。

他一回头,这麻子立刻躲到树后。

这麻子盯梢的技术并不高明,若不是郭大路这两天总是心不在焉,胡思乱想,早就已经应该发现他了。

这麻子是不是水柔青说的那个麻子?

郭大路有意无意间转回头,朝这麻子走了过去,走得很慢。

他准备快走到时,再一下子跳过去,抓住他。

谁知这麻子居然也有了警觉,立刻也往回头的路走。

郭大路的脚步加快,他的脚步立刻也加快。

光天化日之下,在这么多人的面前,若是施展起轻功,未免有点不像话。

郭大路只有放大脚步,在后面追。

本来是他盯着郭大路的,现在反而变成郭大路在盯他的梢了。

船上的小姑娘,看着他们一前一后跑过去,满脸都是吃惊之色。

她实在不懂,为什么捕头不去抓强盗,强盗反而追捕头。

在她看来,这世上无法解释的事实在太多,所以她总是觉得很烦恼。

等她年纪渐渐大了,懂得的事渐渐多了,她才明白,还是以前什么都不懂的时候活得快乐些。

******

初夏,正是游湖的时候,湖岸上红男绿女,游人如织。

游客多的地方,乞丐自然也特别多——出来玩的人,出手总是比较大方些,尤其是在身畔还带着个如花美眷的时候。

所以人丛东也有个乞丐,西也有个乞丐,这本是他们的旺季,连最懒的乞丐都出动了。

那麻子在人丛中钻来钻去,有好几次郭大路都几乎被他甩掉。

幸好郭大路的运气不错,每次到紧要关头,总是凑巧看到了他脸上的麻子。

相貌特别的人,本就不适于盯别人的梢。

到后来这麻子似也被迫得急了,索性离开了湖区,向人少的地方走,似乎想将郭大路诱到荒僻无人处,好好修理一顿。

郭大路非但一点也不在乎,反而追得更起劲。

他本就想找个没人的地方,抓住这麻子问个清楚,问问他是不是认得燕七,知不知道燕七的下落。

郭大路的确已从棍子那里,学会了几手要人说实话的本事。

他本来以为很快就能追上这麻子的。

谁知这麻子非但走得很快,体力也很好,就好像永远也不会累似的,居然越来越快。

郭大路反而觉得有点吃不消了,最近他过的那种日子,过一天就可以令人老一年。

他忍不住叫了出来,大声道:“喂,你别跑,我并不是来找你麻烦的,只不过有几句话想要问问你。”

这麻子本来没有真的跑,听到这句话,反而放开脚步飞奔了起来。

乞丐本就常常会被迫得满街乱跑的,无论是被人追,还是被狗追,别人看到都不会觉得奇怪。

但一个穿得整整齐齐的人在街上追着个乞丐乱跑,好像就有点不像话了。

他知道已有人开始注意他,其中好像还有两个真的捕快。

他们本就是在附近巡逻的,这时已准备来拦住郭大路,问个究竟。

郭大路只要被人一拦,这麻子立刻就会跑得踪影不见。

这是他惟一的线索,他绝不能轻易放过。

他眼珠子一转,突然先发制人;指着前面跑的麻子大呼道:“这要饭的是个小偷,谁帮我抓住他,赏银二十两。”

最后的一句话,果然很有效,那两个捕快不等他说完,已掉转头,去追那麻子。

还有些人也帮着在旁边起哄。

这麻子似已真的着了急,突然一纵身,从五六个人的头上飞了过去,窜上了前面的房脊。

他轻功之高,居然是江湖中第一流的身手。

这一来连不想管闲事的人也起了哄:“看来这人不但是个小偷,还是个飞贼,千万不能让他溜了。”

起哄的人虽多,但能上房去追的人,却连一个也没有。

那两个捕快也只有在墙下看着干着急。

轻功毕竟不是人人都学得会,像麻子这样的轻功,十万个人里面,最多也只有一两个能比得上。

幸好郭大路就是其中的这一两个。

他也已掠过人群,窜上房子,嘴里还在大喊大叫:“我是京城来的捕头,专程来抓这飞贼的,但望各路的英雄好汉助我一臂之力。”

他也知道无论哪一路的英雄好汉,都不会来管这种莫名其妙的闲事。

他这样大喊大叫,只不过想叫得这麻子心慌意乱而已。

因为他实在没把握能追上这麻子,轻功他虽然练得不错,但实习的机会却不多,无论技巧和经验,好像都比这麻子差了一截。

这麻子果然是被他叫得有点心虚了。

光天化日之下,在别人的房檐上飞来蹿去,这目标也的确太大。

他终于又被逼得跳了下去。

下面是条并不算很宽的巷子,一共只不过有六七户人家。

郭大路赶过来的时候,刚巧瞥见他人影一闪,闪入了巷口一家人的大门里。

这家人的大门居然是开着的。

无论在多太平的年头,终日开着大门的人家也并不多。

这家人想必和这麻子有关系,说不定这地方就是他自己的家。

郭大路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刻也跟着闯了进去。

院子里没有人,前面的客厅里,却有人正在笑着说:“难怪别人总是说,十个麻子九个怪,你果然是个妖怪。”

郭大路大喜,一个箭步窜了进去。

“这下子你总溜不掉了吧。”

谁知客厅里却连半个麻子都没有,只有一男一女,好像是对夫妻,正在那里打情骂俏,女的白白胖胖,长得很标致,男的却是面黄肌瘦,连腰都有点伸不直了。

男人若要讨了个太标致的老婆,有时也不能算是好福气。

他们看到外面突然有条大汉闯进来,也吃了一惊。

丈夫的胆子好像比太太还小,吓得几乎跌倒在太太身上了,吃吃道:“你……你是谁?想来干什么?”

郭大路道:“来找人。”

丈夫道:“找……谁?”

郭大路道:“来找个麻子,你刚才所说的麻子在哪里?”

太太一双水淋淋的眼睛本就一直在瞟着他,忽然站起来,抢着道:“他刚才说的麻子就是我,你难道是来找我的?”

她鼻尖上果然有几点浅白麻子。

郭大路怔住。

这位太太还是用眼角瞟着他,似笑非笑的,又道:“你是不是慕名来找我的?只可惜你来迟了,现在我已经嫁了人,不接客了。”

郭大路非但怔住,简直已有点哭笑不得。

其实他早就该看出来,真正的良家妇女,哪有像她这样子看男人的?

做丈夫的终于发威了,跳起来,大声道:“你听见了没有?她现在已经是我老婆,谁也休想再动她的脑筋,你还不出去?”

郭大路只有苦笑,还是忍不住问道:“刚才没有别的人进来过?”

太太又瞟了他一眼,笑道:“城里就算还有你这样的冒失鬼,也没有你这么大的胆子,谁敢到别人家里来找别人的老婆?”

她居然认定他是个特地来找她的登徒子了。

做丈夫的火气更大,指着郭大路的鼻子,大叫道:“你还不出去?还在这里打什么糊涂心思?小心我一拳打破你的头。”

郭大路笑了。

这人的手看来简直就像是个鸡爪子,连苍蝇都未必打得死,居然还想打人。

郭大路拍了拍他的肩,笑道:“你放心,没有人会来抢你的老婆,但你自己的身体也不是偷来的,还是保重些好,无论什么事都用不着太卖力。”

他不让这人再开口,就已转过身,扬长而去。

其实他自己也知道这句话说得未免有点缺德,平时他绝不会说这种话的。

但一个人自己心里恼火的时候,往往就想要别人也难受一下子。

他明明看到麻子进来的,怎么会突然不见,难道一进门就钻到地下去了?

这夫妻两人,当然是早就跟那麻子串通好,唱双簧给他看的。

他明明知道,却偏偏没法子揭穿,何况,青天白日的愣往人家屋子里闯,也究竟是自己理亏。

若要他逼着别人,带着他一间间屋子里去搜查,他也做不出来。

何况那麻子当然早已乘机溜了,他就去找,也一定找不到的。

郭大路想来想去,越想越窝囊。

“若是换了王动,那麻子今天就休想跑溜得掉。”

他决定先找个地方去大吃大喝一顿,安慰安慰自己,晚上再到附近来查个水落石出。

他已决心在这里泡上了,不找到那麻子,绝不善罢甘休。

太阳已经快下山了,现在开始喝酒,已不能算是太早。

城里最大的饭馆叫会宾楼。一鸭三吃、活杀鲈鱼是他们的招牌菜,从汾阳来的汾酒喝下去也蛮有劲头。

郭大路找了张临窗的桌子,叫了一桌子菜。

临走的时候,东城老大着实送了他一笔盘缠,这些市井中的游侠儿,有的的确比江湖豪杰还义气,还够朋友。

平时只要几杯酒下肚,郭大路的心情立刻就会开朗起来。

但这两天酒到嘴里,却好像是苦的,而且特别容易醉。

既然晚上还有事,他也不敢多喝,只有拼命吃菜,他的心情越坏,吃得越多,若是再找不到燕七,他说不定就会变得比这填鸭还肥。

太阳下山后,饭馆里就渐渐开始上座了,各式各样的人,川流不息的上楼来,其中还有獐头鼠目的龟奴,带着花枝招展的粉头,来应客人叫的条子。

于是,旁边用屏风隔起来的雅座里,又响起了丝竹声、歌曲声、调笑声、碰杯声,夹杂着呼卢喝雉声、猜拳行令声,实在热闹极了。

但郭大路却好像坐在另一个世界里,这件事本来是他最感兴趣的,但现在却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

没有燕七在旁边,就好像菜里没有盐一样,索然无味。

他叹了口气,慢慢地替自己斟了杯酒,忽然看到五六个很标致的小姑娘,拥着个锦衣佩剑的大汉,嘻嘻哈哈的上了楼。

莫说是店里的伙计,连郭大路都看出,这锦衣大汉是个挥金如土的豪客,手面必定不会小。

他也忍不住多瞧了一眼,这一眼瞧过,他手里的酒壶都几乎跌了下来。

这锦衣豪客竟是个麻子,而且正是刚才在湖畔要饭的那麻子。下午还是个乞丐,晚上就变成了阔佬,这一变实在变得太厉害。

但无论他怎么变,就算他变成了灰,郭大路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来。

谁叫他脸上的麻子这么多的?

郭大路只看两眼就立刻扭过头,去看窗子外的招牌。这次他决定先沉住气,绝不再轻举妄动。

现在他若走过去,一把揪住那麻子,问他为什么要送珍珠给水柔青,问他知不知道燕七的下落,别人一定会认为他是个疯子,那麻子当然也可以一问三不知,把什么事都推得千干净净。

现在这麻子也进了雅座。

跟他一齐来的女客,显然也不是良家妇女,还没过多久,就在里面唱了起来,又是“小冤家”,又是“亲哥哥”的,简直拿肉麻当有趣。

奇怪的事,世上偏偏就有很多男人,喜欢这种调调儿。

凭良心说,郭大路本来也蛮喜欢的,但现在却听得全身都起了鸡皮疙瘩。

一个人是否因爱而改变,其关键并不在他是男是女,只看他爱得够不够真实,够不够深切。

酒楼上还热闹得很。

郭大路又叫了壶酒,添了样菜,已准备长期作战,那麻子就算要喝到天亮,他也会沉住气等到天亮

⑺ 求《奶奶的村庄》短篇小说的作者

作者笔名应该是"夏女",这篇文章刊登在2014年11月22日的《宁波日报》上。

热点内容
一个网游小说主人公名字为白天 发布:2025-09-11 12:41:37 浏览:647
总裁哄生气娇妻小说 发布:2025-09-11 12:37:35 浏览:922
主角是黑道的都市yy小说 发布:2025-09-11 12:29:10 浏览:396
都市异能卡片小说 发布:2025-09-11 12:29:06 浏览:403
江小媚经典小说有哪些 发布:2025-09-11 12:28:45 浏览:946
类似冒牌干部网络小说 发布:2025-09-11 12:21:38 浏览:452
重生到汉朝当将军得小说 发布:2025-09-11 12:09:44 浏览:448
2019古代言情经典小说非穿越 发布:2025-09-11 12:09:40 浏览:28
最好看的小说言情作家 发布:2025-09-11 12:05:21 浏览:52
好看的lol小说言情 发布:2025-09-11 12:00:06 浏览: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