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的短篇小说
⑴ 孙犁的作品
孙犁作品结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采蒲台》《嘱咐》,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叙事诗集《白洋淀之曲》,通讯报告集《农村速写》,散文集《津门小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书林秋草》《耕堂散文》,作品集《尺泽集》《曲终集》,论文集《文学短论》,还出版了《孙犁小说选》《孙犁诗选》《孙犁散文选》《孙犁文论集》以及《孙犁文集》等。
较为出名并学过的作品是《芦花荡》,《荷花淀》。
还有散文:《相片》《识字班》 《第一个洞》 《游击区生活一星期 》《三烈士事略并后记 》《塔记 》《王凤岗坑杀抗属》 《采蒲台的苇》 《安新看卖席记 》 《张秋阁 》《光复唐官屯之战》 《学习》 《宿舍》《节约》 《小刘庄》 《挂甲寺渡口 》《厂景 》《访旧 》《婚俗》 《一天日记》 《回忆沙可夫同志》 《黄鹂 》《石子 》《善暗室纪年》序《伙伴的回忆》《服装的故事《悼画家马达》《删去的文字》《童年漫忆》《谈赵树理》《谈柳宗元》《吃粥有感》《红楼梦》杂说《方纪散文集》序《书的梦》《画的梦》《戏的梦》《夜思》《悼念李季同志》《乡里旧闻》《同口旧事》《新年悬旧照》《报纸的故事》《亡人逸《芸斋琐谈》《母亲的记忆》《青春余梦》《芸斋梦余》《猫鼠的故事》《夜晚的故事》等。
⑵ 孙犁的代表作
一、孙犁的代表作:
代表作品:《荷花淀》《芦花荡》《白洋淀纪事》《度春荒》
二、人物简介:
孙犁(1913年4月6日-2002年7月11日)是一位中国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早年曾当过机关职员、小学教员。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内从事宣传工作,曾任《晋察冀日报》编辑。1940年代发表的文集《白洋淀往事》是其代表作,其中的小说《荷花淀》运用革命浪漫主义的手法,开创了荷花淀派。1950年代又发表了《铁木前传》、《风云初记》散文有《津门小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等。2002年7月11日晨六点病逝于天津,终年89岁。
三、人物评价:
孙犁一生笔耕不辍,是中国解放区文艺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他以其众多经典性的作品,描绘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一幅幅壮丽、清新的文学图画。全国解放后,孙犁文学创作继续取得长足的进展,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极富盛名的小说,散文大家,被认为是著名文学流派"荷花淀派"的创立者。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孙犁文学创作迎来了第二个高峰,他的作品以思想的深邃,文体的创新,艺术风格的鲜明和炉火纯青,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他的作品有: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结合。
作为孙犁文学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孙犁同志长期从事党报文艺副刊编辑工作,为解放区文学和天津文学的繁荣,为天津业余作者特别是工人作者的成长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他开创了天津日报FHJF 文艺副刊热心扶植青年作者的优秀传统,几十年来为天津和全国文坛培养了一批批知名作家和业余创作骨干。他是我国报刊史上一代编辑典范。
孙犁同志是我国革命文学的一面旗帜,是我国当代文学的一位大师。他始终不渝地遵循党的文艺方针,身体力行发扬并丰富了我国革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他对中国革命文学的卓越贡献,他崇高的文品、人品,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赢得了广大作家和读者的敬爱。
⑶ 孙犁著名代表作有哪些
孙犁作品结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采蒲台》、《嘱咐》,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叙事诗集《白洋淀之曲》,通讯报告集《农村速写》,散文集《津门小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书林秋草》、《耕堂散文》,作品集《尺泽集》、《曲终集》,论文集《文学短论》,还出版了《孙犁小说选》、《孙犁诗选》、《孙犁散文选》、《孙犁文论集》以及《孙犁文集》等。
⑷ 孙犁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孙犁,河北安平人。抗日战争和4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在晋察冀地区的报社任编辑,学校教员。作品有《荷花淀》、《芦花荡》等。50年代以后,一直生活在天津,小说主要有:短篇《吴召儿》、《山地回忆》、《小胜儿》、《正月》,中篇《村歌》、《铁木前传》,长篇《风云初记》。50年代中期以后,除散文随笔,小说创作渐少。
⑸ 孙犁代表作是什么
《风云初记》、《铁木前传》、《白洋淀纪事》等。
1944年,孙犁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1949年起,孙犁主编《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并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1951年起,出版长篇小说《风云初记》。
1956年,孙犁发表中篇小说《铁木前传》。 2002年7月11日6时,孙犁因病逝世,享年90岁。
作品特点
孙犁晚年一直深情地诉说着战争时代的美好,是想告诉人们,在那个年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一种美好。我们仿佛听到他内心那个沉重的疑问在大地叩响,为什么战争岁月过去了,人民安享太平了,人心却变成了另一副模样。
所以他不断地追忆,不断地向读者倾诉,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人人都为了同一理想而团结奋斗的精神,奋发向上、昂扬积极,人们之间不会为了一点利益之争动歪念头,不会心生恶意,不会背弃信仰,背弃道德,做出君子不齿之事。
而这些所有美好的回忆和感受,都是基于孙犁对另一个“邪恶的极致”年代的对比观照。“文革”中,小人为了利益之争,权欲之念,可以大卖人头,甚至伤害无辜者的身家性命。那十年的沉痛经验和情感沉淀,都让孙犁更加的怀念曾经逝去的那个美好的时代以及那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⑹ 作者孙犁的简介及作品
孙犁(1913年5月11日—2002年7月11日),原名孙树勋,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
又先后担任过《平原杂志》《天津日报》文艺副刊、《文艺通讯》等报刊的编辑,并著有关于编辑的作品。12岁开始接受新文学,受鲁迅和文学研究会影响很大。
代表作品:《荷花淀》、《芦花荡》。
(6)孙犁的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孙犁个人荣誉
孙犁长期从事党报文艺副刊编辑工作,作为《天津日报》的创始人之一,开创了《天津日报·文艺副刊》热心扶持青年作者的传统,培养了刘绍棠等大批知名作家和业余文学创作骨干,被誉为“我国报刊史上一代编辑典范”。
《孙犁散文选》荣获全国优秀散文(集)、杂文(集)荣誉奖,《远道集》《谈作家的素质》《耕堂序跋》连续3次获鲁迅文艺奖。20世纪80年代获全国老编辑荣誉奖。
⑺ 孙犁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 和短小说集
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采蒲台》、《嘱咐》,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长篇小说《风云初记
⑻ 孙犁的主要作品有什么
孙犁(1913—2002),河北安平县人。初高中时期就开始写作,并有作品在《大公报》发表。抗战全面爆发后在家乡参加抗日文化宣传工作。这一时期发表了一些文艺理论和批评文章。40年代中期从晋察冀边区到延安,并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初步确立了孙犁小说清新涵泳的艺术风格,艺术技巧也日趋成熟。直至去世,孙犁的写作生涯长达75年。其间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村歌》,文学评论集《文学短论》等,另有《孙犁文集》正续编八册和《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尺泽集》、《远道集》、《老荒集》、《陋巷集》、《无为集》、《如云集》、《曲终集》十种散文集传世。去世前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荣誉委员,天津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原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孙犁是解放区文艺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他的早期作品描绘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一幅幅壮丽、清新的文学画图。解放后,孙犁文学创作继续取得长足进展,成为公认的小说、散文大家,被认为是文学流派“荷花淀派”的创立者。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孙犁文学创作迎来了又一高峰,他的散文作品以思想的深湛、文体的创新、艺术风格的鲜明、语言和表现手段的炉火纯青,在文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⑼ 谁知道孙犁写过那些短篇小说集
《芦花荡》(短篇小说集)1949,群益
《嘱咐》(短篇小说集)1949,天下
《采蒲台》(短篇小说集)1950,三联
我能找到就这些了,后面三联什么的是出版社
⑽ 孙犁写过哪些短篇小说﹖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荷花淀》,《芦花荡》,《度春荒》,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村歌》,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