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短篇小说
㈠ 二战后南斯拉夫文学有哪些作家作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各民族的作家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采萨雷茨、奥·普里查、奥·克尔绍瓦尼、特·丘法尔、费·科扎克等人牺牲于法西斯监狱;科瓦契奇、拉青、卡雷尔·戴斯托夫尼克·卡尤赫等战死疆场。作家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写作,揭露法西斯暴行,歌颂革命斗争,如乔皮奇的诗集《祖国在烈火中诞生》(1944)和短篇小说集《游击队员的故事》(1945),纳佐尔的诗集《游击队之歌》(1944),波波维奇的诗集《机枪巢里的燕子》(1944),科瓦契奇的长诗《坑》(1943)等。
1945年,南斯拉夫各民族取得了真正平等的地位,文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安德里奇于1945年发表了长篇三部曲《德里纳河上的桥》、《特拉夫尼克纪事》和《女士》,并于196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小说方面如乔皮奇的《突破》(1952),卡列布的《屈辱的街道》(1950),波特尔奇的《在农村》(1946)等,诗歌方面如乔皮奇的《战士的春天》(1947),弗兰尼切维奇的《战士归来》(1947),科奈斯基的《土地与爱情》(1948)等,都是南斯拉夫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品。
20世纪60、70年代,南斯拉夫文学生活十分活跃。作家们力图通过长篇巨著展示广阔的生活画面,突出的如克尔莱扎的《旗帜》(5部,1962—1968)等。
㈡ 二战背景的小说,苏联背景的。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未列入名册,后来发生了战争,这三本是瓦西里耶夫的三部曲,中篇。
长篇的有《围困》等等。《青年近卫军》也算不错
短篇有《老战士》、《一个人的遭遇》、《第三个副官》、《他没有被抛弃》、《老牌奥林匹亚打字机》等等。
总的说来,中短篇强于长篇。
㈢ 爱格中以二战为背景的短篇小说
布兰登堡之舞 春雪 大卫诗篇 粉红色的万字旗 黑色弥撒 骑士铁十字 情何堪错 上尉请别开枪
生命的十七个春天 世界之灰 天鹅奏鸣曲 穿越二战 站起1938 魂归莱茵 岁月静好(二战恋曲)
极夜飞行 生于民国六年 我的纳粹情人 德国往事,夏日玫瑰 舞夜柏林
㈣ 关于二战写法国亡国的著名短篇-是写给一个老将军描述攻占柏林,实际是关于法国亡国的场景的故事
首先这不是二战,而是二战发生前数十年的普法战争。
这部小说的名字叫《柏林之围》
作者是写《最后一课》的都德(顺便说一下,那时我们那时候的高中课文)
㈤ 有什么关于二战的小说
《最后的敌人》 作者:理查德.希拉里 中篇 二战的一位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的自传小说
㈥ 求二战德国小说————要短篇的微小说
《我的奋斗》 --阿道夫.希特勒
㈦ 二战时期的短故事,要精,不过《请把我埋得浅一点》不要,我要短的,不过300字,又快又好有悬赏!
有一篇中国人写的名为《信任》的短篇小说可能更符合悬疑要求,而且算是精品(曾是我们的语文模拟题)可是比较难找,爱莫能助了
下面是另一个
一个与信任有关的故事发生在 二战期间的 欧洲战场上。
1944年的 圣诞节,两个迷了路的美国大兵拖着一个受了伤的兄弟在风雪中敲响了位于德国西南边境亚尔丁森林中的一栋小木屋的门。木屋的主人,一个善良的德国女人,轻轻地打开了门。接着,女主人开始有条不紊的准备圣诞晚餐,没有丝毫的慌乱与不安,没有丝毫的警惕与敌意。在她的背后,美国大兵们则静静地坐在炉边烤火,除了燃烧的木柴偶尔发出一两声脆响外,静得几乎可以听到雪花落地的声音。
女主人忙着布置餐桌的时候,门又一次被敲响了。站在满心欢喜的女主人面前的,不是送来礼物和祝福的圣诞老人,而是四个同样疲惫不堪的德国士兵。女主人用西方人特有的方式告诉她的同胞,这里有几个特殊的客人。今夜,在这幢弥漫着圣诞气息的小木屋里,要么发生一场屠杀,要么大家一起享用一顿可口的晚餐。
在女主人的授意下,德国士兵们垂下枪口,鱼贯进入小木屋,然后顺从地把枪放到墙角。于是,1944年的圣诞烛光见证了或许是二战史上最为奇特的一幕;一名年轻的德国士兵慢慢蹲下身去,为一名年轻的美国士兵检查腿上的伤口,然后向自己的上司说着什么,人性中善良和温情的一面决定了他们的感觉是奇妙而美好的,没有人担心对方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自己变成邀功请赏的俘虏。第二天,睡梦中醒来的士兵们在同一张地图上寻找着回到自己阵营的最佳路线,然后握手道别,沿着相反的方向,消失在白茫茫的林海雪原。
把声明无条件地托付给曾把自己的血肉之躯当作靶子的对方,就不但共同远离了死亡,而且成为特殊的朋友,这就是信任的伟大力量。
㈧ 二战期间有趣的小故事
二战期间的小故事如下:
1、一次,隆美尔在非洲发现了一个关押意大利战俘的英国战俘营,就率领军队去解救 意大利人,结果,枪声一响,意大利人就跟着英国人跑了……
2、一次美国和澳大利亚联军1万五千名联合部队进攻一座日本人占领的小岛,在准备了2个小时的炮击后,美澳联军登陆并在战斗中损失了25名士兵后完全控制了小岛,当然如果岛上确实有日本守军的话,这个伤亡数字应该还要被扩大。
3、43年盟军在意大利登陆,有一个战场,盟军激战一早晨,无一伤亡,唯一的损失是自己的飞机把空降兵投到了大海里(把沙洲当成了滩头)。
4、萨拉落登陆战中,盟军在滩头没有遇到抵抗,随军记者报导,盟军在滩头遭遇的最强的抵抗来自于当地动物园因为轰炸流落出来的一只美洲豹,咬伤了两名美军士兵。
5、北非战争前期,一个意大利要塞在英军打了几梭子子弹后就打了白旗,意军指挥官一本正经地对英军指挥官说:“我们已经打完了最后一发子弹”。这时要塞里他的身边堆满了意大利制造的军火。
6、美军轰炸撒丁岛前面两个小岛,上面驻扎了一万多意大利人,但是最后盟军轰炸总共炸死了40多意大利人,意大利就接受了美军飞行员的劝降。
(8)二战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关于二战期间的小故事还有以下:
二战期间,巴顿在一份报告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牺牲的盟军战士中竟有一半是在跳伞时降落伞失灵摔死的。巴顿叫下属严查此事,但下属说这个问题已经向厂家反应好几次了,但厂家总有各种理由。
巴顿一听恼火,立即把那个厂长找来,让他背降落伞从高空跳下。将军说要不定期抽伞包让他跳,从此战士们再也没有因为降落伞失灵而降亡。
一切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不管多复杂的问题归根一定和人有关,而且往往就是是一个人的事,你能把这个人搞到定了,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㈨ 急求反映一战和二战的短篇小说5篇
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出生于德国科隆市,诞生在一战期间,二战爆发,伯尔被征入法西斯军队服役,先后在法国、前苏联、罗马尼亚作战,1945年被俘,同年12月获释,返回科隆。1947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开始成为专业作家,他希望通过小说使人们从恐怖的战争中认识过去,清算历史,在痛苦的回忆中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他的成名作是出版于1949的中篇小说《火车正点》,伯尔认为“战争是无聊的”,不管什么样的战争,它只能给人们带来死亡,因此他把战争归结为一种可怕的自然现象,人类失去理智的产物。他的作品另有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1950年),长篇小说《亚当,你到哪里去了?》等。它们揭露和批判法西斯侵略战争,以被迫充当炮灰的普遍德国士兵的遭遇,反映了德国人民的苦难。这些作品的基调灰暗、抑郁,把战争渲染成一场抽象的人与命运的搏斗,结果是人的毁灭。20世纪70年代,伯尔的创作出现了新的高峰,1972年因“他对时代的广阔视野、结合典型的灵敏技巧和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获诺贝尔文学奖。中篇小说《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1974年)为其赢得了世界声誉。
㈩ 反映二战的小说有什么
《空军战士》,《最长的一日》,《兄弟连》(比电视剧更好看)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高加索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