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锋短篇小说
① 关于一个科技世界的战神重生回去年轻时代的小说
神武
小说作者: 武夜
被称之为战神、军神、百战百胜的神话,创造过无数辉煌战绩的洪锋,遭奸人陷害含恨而死。但战神终究是战神,哪怕是爬也能够从地狱中爬出来,带着十万军魂的不屈意志,重生于三十年前,再铸辉煌。
只是面对这都重新来过的机会,一切还会与过去相同吗?
是的话采纳我把!
② 写小说用,求修真小说中炼制法宝的各种材料名称,越多越好!
太乙精金 玄冰魄 九天寒铁 南明离火 赤炎石 赤火珠 千年铜精 如意神特
玉精心 庾金 金雷竹 阮玉 百丈蚕丝 ,三星石 赤炼火铜 冥华紫晶 翡翠碧沙 乌光玄铁 辉月魂石 两仪玄石 血缨石髓 水灵珠花 紫蕴精玉 天河朱砂 流光镜玉 地魄玄石 万年雷精铜 七色流光石 如意造化泥 火铜 千年沉木 金雷竹 断魂木 天外陨铁 哎 这东西太多了 看书的时候不觉得 真要想 还真想死人 多看几本书就都有了 就这我想了半天 你看看吧
③ 求小说名主角是帝国战神,带兵出去打仗被陷害剩下一个人回到帝国和帝国同归于尽,重生到年轻的时候。
链接:https://pan..com/s/1C9I3PhnwuhX_wK2uL9_mEQ
复活帝国
作者:火中物
【简介一】反派:“神经病吧!你为什么要杀我?”
任重:“因为我在半个月前被你杀了。”
反派:“?????”
临死前,反派哭了。他哭得很委屈。他都不认识面前这神经病。
【简介二】把无限的时间压缩为一瞬,任何事都可能发生。
在卑微中奋起,行走于时间的缝隙,逆转亿万年的奴役。
这是个不死的男人和他的同胞们挣脱命运枷锁的故事。
④ 求中国古代的神兵利刃 宝刀宝甲 越多越好 游戏小说也可必须标明出处
中国古代十大名枪
中国十大名枪之首霸王枪,精钢黄金混铸而成,端的是金光闪闪,霸气十足。枪长一丈三尺七寸,重九九八十一斤,枪锋锐利,点到必死,枪身巨重,扫到必亡。 传说西楚霸王项羽少时,学书不成,学剑亦不成,季父项梁怒之。项羽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之兵法,另因其神力,造此霸王枪。
(龙胆亮银枪)左手青虹剑,右手亮银枪,跨下白龙马,一身白盔白甲,长板坡单骑救主,于二十万曹军中往返折杀,所向披靡,如此猛将乃常山赵云赵子龙是也!其枪全名曰:龙胆亮银枪。
(火龙枪)长约一丈,通体为炼铁红铜所制,枪端雕勾火龙头,枪头为龙舌,形如火焰状,此枪乃《封神榜》中四大天王之一的冀州侯苏护掌中宝器。
(梅花枪)梅花傲雪香奇绝。此枪乃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宝枪。
霍去病17岁即随卫青出征匈奴,勇冠全军,封冠军候,6天内连破匈奴五个王国。后与匈奴决战漠北,大获全胜,封仪于蒙古狼居胥山。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可惜英年早逝,23岁病逝长安。留一句名言:“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芳传千古。
枪长九尺,金杆金龙头,前端为银舌枪头,乃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掌中宝枪。
(沥泉枪)凭此枪屡拜金军,并获朱仙镇大捷。其词《满江红》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淋漓表述其一片精忠报国丹心!
(虎头湛金枪)枪身乃混铁精钢打造而成,长一丈一尺三,枪头为镏金虎头形,虎口吞刃,乃白金铸就,锋锐无比。
三国名将,威震西凉、五虎上将之一,马超的掌中宝枪。
(神威烈水枪)枪杆长九尺,其中枪头长一尺三寸,其锋三寸,精钢混金,锐利无比。乃平定倭寇的明代名将戚继光掌中宝枪。
(五虎断魂枪)镔铁打造,枪长丈二,为隋唐英雄中第七条好汉、越国公罗成的祖传宝枪。枪法变幻莫测,神化无穷。其看家绝招“回马枪”,不知挑落多少猛将。
(绿沉枪)精钢寒铁铸就,枪身长一丈一,重六十八斤,蜀国名将、九伐中原的姜维之掌中宝枪。
(芦叶枪)镔铁打就,枪长一丈三,枪头细长如芦叶,精钢淬银而成,可破坚甲。乃北宋名将杨家六郎杨延昭的宝枪。凭此枪,镇守三关、抵抗契丹,一本杨家将忠烈英雄传流传千古!
(梨花枪)关于此枪,一说为北宋时期,杨门女将穆桂英凭大破天门阵的掌中宝枪;一说此枪乃南宋铁枪李全的爱妻杨氏所发明,挥舞时,枪法如雨散梨花,轻灵神妙,江湖人称:二十年来梨花枪,打遍天下无敌手,可见其人其枪之威风!
(透甲枪)枪杆长九尺,其中枪头长一尺三寸,其锋用钢三寸,似一针状,锐利无比,左右刃用铜一尺。因其枪尖锋利,可刺透盔甲,故名"透甲枪"。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唐名将李光弼掌中宝枪。
(九曲枪)枪长一丈一,枪头如蛇形,顶尖而锋利,两侧薄刃,整个枪头长一尺余。枪身可随意弯曲,给人一种毒蛇般的阴狠恐惧感。
(六合枪)所谓枪乃兵器之王,艺中之霸,乃指丈二以上长枪。六合大枪既是此类,又名六合花枪,以其轮枪挥舞时,闪转灵活,动作迅速,炫人眼目而得名。
(明月枪)精铁铸就,外漆银粉,枪头中空如明月贯空,两侧悬挂银环,挥舞时有破空之声,间杂银环互撞,可纷扰敌神。
(清风枪)三国名臣、刘备之师、左中郎将卢植所用宝枪。曹操赞其文武双全曰:“名著海内,学乃儒宗。”
精铁枪身,银铸枪尖,舞动时,银光闪烁,寒星点点,变幻莫测,令对方无从应付。
(点钢枪)镔铁精钢打就,枪长一丈四,通身漆黑,重六十余斤。水浒一百单八将中天英星小李广花荣以及扑天雕李应使的都是点钢枪。
(一丈威)当今长枪之雏形。最初为战国时期的矛,长约两米,使用极为不便,后有人将之改短而广为军旅所用。隋炀帝曾将此枪赐予属将,并易名为“一丈威”。见《事物异志》。
(雁翎枪)通体长七尺二寸,其中枪头为八寸,枪杆长六尺,粗约三寸余,精钢制成。枪头为炼铁所制,其式样与双钩镰枪相似。惟枪尖为扁平梭形状,形如雁翎。故名雁翎枪。
(钩镰枪)前端为矛,侧有弯钩,相传为抗金名将岳飞所创,岳家军凭此枪大破金兀术的连环拐子马。另传梁山第十八条好汉金枪手徐宁也有一套祖传钩镰枪法,助梁山好汉破了连环马,收降呼延灼,立下大功。
(朱缨枪)身长一丈一,白蜡枪杆,韧性好,不易折断。上挑朱红缨,挥舞之时红缨婆娑,令敌难辨枪矛之最终一击
是这样:1、天晶:天地混沌初开,阴阳二气衍生万物,阴生魔,欲吞天地,阳为神,舍身与魔同归于尽,但天幕因而缺破,大地满目疮痍,魔气残喘尚存,幸有女娲力抗,采炼五彩晶石修补苍天缺口。
青天得补后,大地生机再现,遗憾魔气成形作恶,异魔遗患,女娲苦思对策,铸成神兵天晶,除魔救世。
天晶炼成,女娲元气大伤,方知当日恶斗魔气早被潜伏身上,此刻乘虚发难,异魔就是自己化身,女娲唯有自灭,呼召天晶杀己。
天晶通灵,知道杀魔如杀主,一时间悲鸣抖动,犹疑不决,女娲以大义说服,唯有无奈遵从,自此天晶背负害主不祥之名,更受到异魔死灭前的恶毒诅咒,流传千古……
2、虎魄:蚩尤与黄帝转战百年,被迫得节节败退,深深不忿。某夜见有异物从天而降,连忙追查,发觉乃一条天外异妖。
异妖凶残无比,嗜食人肉,而且能够吞皮化骨,蚩尤心中暗喜,知道炼制此物,必成神兵,于是不断以人喂食,最后连亲生骨肉亦成为饲料。
异妖噬食万人后,积聚无穷怨气,终于化为奇石,蚩尤欲将它炼成兵器,谁知异妖竟然反噬,蚩尤坐骑战虎救主心切,将异妖一口吞噬。
但蚩尤一心只怕神兵受损,竟无视战虎忠义,一手将战骨连同异妖抽出,其时异妖与战骨已连成一体,变成凶中之凶的虎魄。
蚩尤得到虎魄后,进攻黄帝,黄帝以太虚迎战,一正一邪展开天崩地裂之战,虎魄越战越邪,越用越凶,蚩尤满以为胜券在握。谁知虎魄之邪不但伤敌,更能伤主,蚩尤最后被邪气入体,经脉尽碎,被黄帝击落万丈深渊而淹没人间,虎魄从此被称为最邪恶的兵器。
3、太虚:天地初开,虽然有女娲大神建立天界,平靖乾坤,但其时大地依然混乱一片,妖魔蛮夷,各自据地相残,特别是北方的蚩尤,更加杀掠成性,造成无数难以化解的怨戾气,侵扰天地祥和,于是女娲即派遣黄帝下凡征讨。
黄帝仁义厚爱教化太初万民,并聚集八方之力,多次征伐蚩尤,但蚩尤凶残善战,邪能巨大,黄帝多次围剿,始终无法将之消灭,后来蚩尤得虎魄,主动挑战黄帝,决战于涿鹿之地。
蚩尤布下九重迷雾,将黄帝重重围困,眼见形势紧迫,黄帝欲杀出重围,但苦于方向难辨,加上蚩尤虎魄利害无比,黄帝几乎被迫至绝境。
此时,女娲九天玄女送来南北精铁,黄帝耗尽心力,再得万民日夜不停协助,终于炼成既可分辨南北,又有无穷变化的神兵「太虚」。
黄帝与蚩尤终于展开巨战,太虚与虎魄两大神兵互有奇能,拼得山崩地裂,日月无光,仍然未能分出胜负,但随黄帝而来的群众却被波及,死伤枕藉,黄帝不忍,正却罢战之际,蚩尤被虎魄反噬,陷入万劫不复的九幽之内。
4、噬魂:西方邪灵之主罗刹,魔法大成,欲入主天宫,但知玉帝威能得自女娲真传,不敢硬拼,于是到九幽之底,掘出当年被女娲消灭的异兽骸骨,以地心毒火精炼,炼成一支集天下万毒及邪能于一身的神兵「噬魂」。
罗刹手持噬魂直捣天宫,满天神将皆被击倒,玉帝被迫暂时撤退,罗刹好大喜功,妄自尊大,欲主宰天上天下,其时玉帝女儿微阴献计,自愿献身以精诚感化罗刹。 罗刹最初为微阴美貌吸引,后来结为夫妇,开始逐渐归化正道,但玉帝怕罗刹善变,偷袭把噬魂断成三截,罗刹怒火冲天,以自己筋络将噬魂接合,再向玉帝进攻,谁知混乱中误杀微阴。
罗刹心神大乱,被诸天神将围攻重创,玉帝由于对微阴之事内疚,不忍杀其至爱,于是将罗刹封印于幽冥当中,接受永世沉沦之苦,罗刹虽于九幽,但誓言一日噬魂仍留在世,终有报此大仇之日。
5、神农尺:远古的神话时代,伟大的神农氏尝遍万草千石,试其药性或毒性,因而中毒频死不下百次。后得一枚九地玄玉,以千毒千药浸炼,成为一柄既能医重病,又能毒杀人的绝世神兵。
6、神舞:女娲降世之初,天有破缺、地生恶龙,女娲欲采石补天,遭千条恶龙阻挠,女娲无奈,惟有削下臂肉,化为灵龙,对抗众龙侵扰。
及后青天得补,恶龙因而灭绝,灵龙亦精疲力尽跌落人间。
灵龙死后,化成神木,制成一柄奇琴,右弦弹奏,可显龙威,震碎万物,左弦弹奏,可令神魔心乱神乱,狂舞至死,两弦并奏,则将灵龙忠贞复生的事迹,重现天宫云层之上。
玉帝得知真相,感激灵龙忠义,于是将龙族后人,分掌四海,而此神琴亦被封为天宫宝物,名若神舞,故神舞代表忠贞。
7、凤皇:大禹治水,努力了百载,无奈江凶河恶,进展缓慢。某年洪锋高愈千丈,势必覆盖万里淹没苍生,大禹叩天万向,哭出血泪,终于感动苍天,一只凤凰从天而降,洒下九片羽毛化成银甲,大禹并成巨斧,一劈之力竟然裂地千里,通河入海化解巨劫,故相传凤皇是为挽救人间危难而来之神兵。
8、惊邪:女娲灭后,玉帝掌管天地人间,其时礼教仁义尚未弘扬,圣贤未生,地上万民多有凶残暴虐,凉薄不义者。玉帝为矫正歪风,警惕民心,于是派雷公电母四方巡察,并赐以东西奇金铸成电剪雷叉,作为权令,一旦有人作事伤天害理,雷公电母可施行天遣。故惊邪是代表公正之神兵。
9、天诛:远古时候,西方罗刹之妹黑母,野心凶残,为炼造足以诛神之兵,不惜将自己九个儿子活生生剥皮拆肉,抽取血脉,铸成邪箭。
邪箭异能奇大,神人莫敌,笼罩天宫的云屏层盾亦被射破,眼看九箭一到,天宫必被摧毁,幸好箭神后羿及时以逐日箭射杀黑母.令九箭失控,散落穹苍,天宫侥幸逃过大难,玉帝亲自下令,凡意图重夺九箭者即有心诸天,必先遭天诛。
10、十方俱灭:十大方向—上天.下地.东.南.西.北.生门.死位.过去.未来
远古时代,智者伏羲,聪明绝世,凭日月升降悟出乾坤之奥,从而起太极,定五行、创八卦,逐步揭露「天机」。最后更利用生门死位内的阴阳两极制成通灵八卦,以图找出上天下地,东南西北,生门死位八方以外的真正「天机」所在地。
玉帝得悉此事,怕「天机」泄露,有损造化,急派雷公电母前往擒拿,但伏羲手上神兵,不但威能奇异,更可以移形遁影,未卜先知,满天神将,亦奈他不何。
最后惊动九天玄女前往点化,让伏羲神游于大奥秘内,但不到片刻经已心胆俱裂,死前明白试探「天机」,非人应为,于是献出神兵,镇守十方,若有人闯入「天机」之内,宁愿十方俱灭,亦不能泄露半分,故神兵又名十方俱灭。
⑤ 黄军的作品
编剧并导演《童年在瑞金》(1989)
编剧并导演《悲烈排帮 》(1992)
编剧并导演《与你同住》(1993)
编剧并导演《西门警事》(1994)
编剧并导演《陌生人》(1995)
导演《阿秀的消息》(1997)
编剧并导演《不要欺负人》(2000)
导演《爱情钥匙》(2003)
导演《太想爱你》(2003)
导演《短暂旅途》(2003)
导演动画电影《淘气包马小跳》(2009)
编剧并导演动画电影《虎王归来》(2010)
编剧并导演数字电影《双胞胎》(2011) 导演(与孟洪锋合作)《鸦片战争演义》(1996)
导演《男生日记》(2008) 小说《马小乐的和平天下》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
散文集《自以为是的倾诉》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
⑥ 我要写一本修仙小说求点资料比如:妖兽、丹药、法宝等等 请发到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男作者修仙,女作者穿越........能不能写点新鲜玩意?八零后作家真是没有生活!!!
⑦ 求一本主角叫洪峰的小说,主角是战神.
神武
卷一重生战神第八章神武协会
但是现在不同了,洪峰毕竟是战神重生,像谢长明这种小角色,洪锋根本就没有看在眼中。...
⑧ 玄幻、修真小说法宝和好东西。
1.清曜剑
雪澜刀、玄冰索、昀霜剑、幻夜针、星闪
烈焰刀 烈焰弩 烈焰镖
锤/白骨锁心锤/鲸涎锤/大力金刚神杵/三光杵/
五丁斧/辟邪玉斧/五星神錾、修罗錾、雷音金光錾、风雷錾、
万蚕金钵、神木钵、紫金钵盂、紫筠篮
独龙禅杖、降魔禅杖、赤玉杖、
摄魂瓶、七宝紫晶瓶、六六真元葫芦、瘟篁葫芦
/红欲袋/归藏袋/法宝囊/
/九天元阳尺/璇光尺//
双龙剪/真如剪/金鸳鸯神剪[两把]/乌龙剪/
/六阳玦/天一贞水/神泥/
无缝天衣/度厄仙衣/辟魔神光罩/
丧门锏/清宁扇/七刹法坛/炼钢柔/
⑨ 什么是先锋文学
先锋小说在中国的出现具体应该说在1986年以后,以马原,余华,苏童,格非为代表一批作家在文坛的集体亮相为主要标志,在他们之前中国当代文学刚刚结束了惨不忍睹的十几年的文革文学,相当程度上造成了文学的萎缩甚至死亡,而后的知青文学,不过是类似于解放的农民对地主进行血泪控诉的一场揭发式的表演文学,这个(知青文学)当然有它进步的一面。但换一个角度来讲,它的出现和功能还是超越了文学本身,成为了某种社会思潮和政治的传声筒,它的泛滥最终导致政治上的强压。这样它在艺术上达到的层次不可能很深,甚至说不能说是真正的文学,因为它的主要功能仍然是热衷于对文革时期经受苦难的书写,并且这种书写越来越表现出模式化的趋势,把苦难作为书写的材料和对象,甚至是无条件的夸大来换读者的眼泪,这样知青文学自然就走到了尽头。紧随其后抬头的寻根文学,表现出了五四一代作家的精英意识和启蒙意识,到现在为止,我仍然不明白寻根文学的“根”应该如何去理解。文化之根?生命之根?“寻根”是不是就一定要把题材放到过去或者荒蛮的生活中去,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弄的跟出土文物似的,这就叫寻根。对于文学来说,更主要的还是面对文本,“寻根文学”的代表作表现出了很大程度上文学性,相对于此前的文革文学知青文学作品来说,几乎是一个飞跃。但是它对某些问题的处理上(不是具体的文本),还带着80年代中国社会处于那种历史时期的模糊感,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时代情绪。作品试图去启蒙人,但在解读上仍然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作家的写作姿态,都显然带有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的气息。但在今天看来,我觉得这种姿态过于做作。不知道其他人怎么看,既然是启蒙又为什么高高在上?搞的云里雾里的?应该说随着先锋文学的出现,中国小说真正迎来了一次革命,是脱胎换骨的革命。技术和精神上双重的革命。我们把它定义为“先锋小说”。那么这个定义能不能和西方人所说的先锋小说同指呢?我觉得不能。在中国如火如荼的进行先锋小说的同时,西方的文化已经进入了所谓的后现代主义。他们的“先锋”已经结束。先锋应该是一个进行的词汇,在西方,我们看到先锋相对来说是指现代主义之前的十九世纪的巴尔扎克等文学传统。现代主义或者说先锋的出现就是重新更正或者说调节旧有的文学传统,这个过程不可能是所有的人能够一下子意识到的,只能是少数的天才作家才能看清楚艺术发展的前进方向,所以他们可能面临着重重的困难扛起颠覆和创立文学传统的历史使命,这批人可能在同时代不为人理解,这批人可能为艺术而承受巨大的牺牲和苦难,这批人我们把他们定义为“先锋”。这样在西方,所谓的先锋指的就是基于此前流行于十九世纪的文学传统,以它为敌人,颠覆的是它而不是别的什么。而且这些工作是由西方的艺术家们独立完成,是他们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顺畅而必然的发展时期。在中国,先锋小说也有其要颠覆的传统,但不是西方的那个传统,而是此前以十七年文学为代表的文革文学等,颠覆的甚至不是文学本身,而是要为文学松绑的革命。同样就文学本身来说,中国文学也绝对没有发展到成熟的地步,值得颠覆的地步。现代文学的一大部分文学和非文学因素发生了联系,无论现代当代,中国文学一直是支离破碎的状态,同时由于80年代下半期,中国社会面临的状态,打开国门后,无论文学文化甚至整个社会都处于急速的转型前期。大家东张西望,面对五花八门的世界,几乎是慌不择路。对于中国文学来说,一些带有民族情节的文学人士,出于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对话的良好目的,一些作家,出于对文学的悟性和理解,大口大口贪婪的吸取着外国文学的营养。这里要强调两点:一,对西方文学的学习不一定要引进文化殖民的话题。当然这个现象是存在的。在文学领域,西方文学的到来和影响要经过两道程序才能发生作用,一个翻译,二是阅读。无论是翻译还是阅读,实际上都对作品进行了形式上的中国化处理。实际上在中国受到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影响的大部分人是受到李文俊的影响。翻译成汉语的《喧哗与骚动》的叙述状态是李文俊的首创,而不是哪个先锋作家的首创。现在看来先锋小说的叙述状态与翻译过来的或者说是中国版的西方著作有一脉相成之处。这是在技术上需要指出的,而实际上我们谈到的先锋小说两重革命之一就是形式上的叙述,它占据着十足重要的位置。现在就是说对西方文化的复制,也不可否认的是这中间翻译家的作用。倒是这一点,常常被人忽视。还有,阅读的过程是用中国的眼光或者说是文化的尺子去衡量西方的著作的过程,这个过程自然要进行中国化的处理。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不然的话,学完了西方的中国先锋小说写出来的人物读者看了怎么还相信他们是生活和行走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呢。地域性的一个问题。这些我想都足以反驳那些言说中国先锋作家抄袭西方著作的评论家的嘴巴。二,就是艺术的相通性,它有地域性的东西,但是也有地域性所不能割断的东西,正是这些东西形成了交流的基础。
中国的先锋小说的形成是多方面作用而成,它主要表现在叙述革命和精神革命上。分别举一个例子,不能穷尽说明这些东西。一是叙述上的革新,比如格非的叙述空缺,马原的叙述圈套。这些很明显的技术上的痕迹是以往我们看不见,我们以往看见的是“写什么”但是现在“怎么写”终于被提上了日程。关于叙述革命作用的优劣一直有人在讨论,现代小说实际上就在解决一个“时间”的问题。哲学对于“时间”的无可奈何给文学带来了希望,文学终于变的灵活起来,对“时间”的把握实际上是对先锋小说“叙述的方法论活动”。叙述时间和故事时间的分离使文本获得了以前所不能扑捉到的叙述节奏。由于两个时间的分离,我们的叙述视野变的宽敞灵活起来。“叙述借助这道语式(许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连诺上校将会想起那个久远的一天下午,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促使故事转换,中断,随意结合和突然断路。”另外就是先锋小说在精神上的革命,它是更主要的,无论传统和现代是否是两个并置的文学系统,我们还是说,先锋小说并没有颠覆我们的传统,我们古典的文学传统实际上并不是先锋小说所要颠覆的对象。巴特说:“现代并不是一个来自单纯对立面的死字眼,而是社会变革时期的困难活动。”我们在这里不能一味的纠缠就是由于五四运动和文革运动实际上形成了两道文化断裂。文化的鸿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很难添平的。去除先锋文本和古典文本上不同,它们在文本的深处有着神秘的联系。比如说弗洛依德的“性”学说在中国的广泛影响。与其说是西方对中国的影响,我看倒不如说是给中国性文化带来的导火索,正是中国有这样的土壤才能有性文化的繁荣。先锋小说表现在对“性”的处理上,对“性”书写的开放和多样性,几乎是一往无前,带来了崭新的精神面貌。“性”在文学作品中已经成为裸露的书写。并且常常瓦解文化的深层涵义。比较明显的是吉林作家洪锋,他作品中的“性”多用来瓦解代表权威的“传统”“父辈”“生命”等庄重的文化涵义。从而到达亵渎的目的。而在余华马原的手中,“性”完全消失了它的神秘性,不过是叙述的一件工具,信手拿来。苏童则是以“性”为材料编制一张生存的大网,由此开始他的人物命运走向。先锋小说从各个方面书写出的人类的生存状态,以及对人性深度的挖掘都使先锋小说到达了当代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度。总体来看,先锋文学五花八门的书写也消解了传统的启蒙意识。从这个角度出发,先锋文学实际上是对五四以来断断续续的启蒙文学的颠覆。那么也就是说中国的先锋小说只能是加上中国的标签,它是中国社会特有的产物。而不能等同于西方的先锋文学。陈晓明把中国的先锋小说作为后现代主义的文本去解读,实际上,在80年代传入中国的外国文化中既包含着现代主义又夹杂着后现代主义,揉杂在中国特有的社会泥土之中,很难确定的说到底是什么主义。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纪,回头看看先锋小说,由它出发进入到90年代的个人写作就不足为怪了。先锋小说所带来的先锋文化导致写作姿态的调整,最终使作家失去了原有的统一的任务,从而靠近文学本身,靠近个体生命和生存,特别是随着市场化在中国的发展,文学的边缘化越来越明显,原来负荷在文学身上的任务几近全部解除,文学只剩下文学本身,当文学从圣坛上走下,我们迎来了百花齐放的个人写作的90 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