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珠宝短篇小说

珠宝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 2022-06-01 19:30:07

1. 关于莫泊桑短篇小说《珠宝》的问题

朗丹妻子用爱情和色相的代价换来的。 爱情、家庭、名誉……一却都是假的,惟有珠宝,惟有金钱才是真的,他能够主宰和役使一却。 典型的小人物,刚开始夫妻“恩爱”,接着妻子死后发现妻子不忠,便变得极爱名誉。小说开篇多方面渲染夫妻间感情融洽、笃厚。妻子出嫁前是“一位贤妻良母的典范”、“具有一种安琪儿式式的纯洁风范”。婚后凭“巧妙的经济手腕制家”,使丈夫“过着一种难于相信的幸福生活”“以至于相遇六年后,他之爱他甚于初期”。随后,轻轻点出妻子的缺点:爱看戏和爱假珠宝。但突然之间,她看戏着了凉。“第二天,他咳嗽了。八天后,她害肺炎死了”。于是,一却都由这关键的一笔而发生变化。丈夫失掉妻子,不但情感空虚,而且经济窘迫。过去尚可充裕度日的工资,现在只供他一人花销都不够。他无措了,借债,追求金钱只好在发薪前去卖妻子留下的“假”珠宝。不料,却驱散了夫妻“恩爱”的迷雾。原来妻子爱他是“假”,“假”珠宝货真价实,是妻子用爱情和色相的代价换来的。故事到此也许可以结束了,但作者的解剖刀没有放下,它又深入到丈夫的灵魂。第二个假象又出现了:他知道珠宝是真之后,对妻子的贞洁产生怀疑,竟昏倒在地。真是痛苦已极、羞愧难当。然而,当他走在街上,看到有钱人悠悠然的样子,羡慕之情,悠然而生,他不顾一却的把妻子的项圈和另外的珠宝全买掉,得到近二十金法郎的巨款。这时,先前的震惊、羞愧、伤心、全被他对金钱的贪欲扫光了。他不但心安理得地接受妻子用欺骗手段所获得的珠宝,而且恬不知耻地以此夸耀于人。

2. 莫泊桑的《珠宝》,主旨要表达什么

年薪只有三千五百法郎,而且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过着虽然无拘无束却又平庸、拮据的平民日子。后来他娶了外省税务官的年轻、漂亮的女儿,从此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相亲相爱,小日子过得美满幸福……后来,他的妻子得肺炎死了,郎丹万分悲痛,并且使自己的生活又重新回到平淡、拮据之中。 郎丹决心变卖妻子留下的假珠宝,结果却有了意外的收获,这些“假珠宝”竟然价值近二十万法郎之巨。他先是狂喜,然后是震惊,他仿佛感觉到了六年的爱情生活,就这样在一串串项链、一枚枚胸针和一颗颗钻石面前,变得那么不堪一击,然而,他仍然接受了这一切,因为他不过是一个平庸的小职员啊。 《珠宝》是一篇道德小说。郎丹真诚地爱着自己的妻子,“跟她在一起,他的幸福简直是难以用笔墨形容的。”妻子也热烈地爱着郎丹。谁都不曾怀疑过,这是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但是,随着珠宝真假之迷的陡然开解,郎丹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真”与“假”,在一瞬间全部对换了位置;假的珠宝变成了真的珠宝,而真的爱情却变成了假的爱情。这一戏剧性的变化,使郎丹愕然,“他停下来,呆呆地立在大街中间。可怕的疑窦掠过他的脑海。……莫非她?这么说,其余的珠宝也都是礼物了!他觉得地在摇晃,觉得面前的一棵树倒下来;他伸出双臂。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在这里,虚假的爱情,幸福、美满也如同这些“别人送的”礼物一般,遭到了道德的谴责。 然而,并非到此为止。 珠宝象征着虚荣,自然也象征着金钱。妻子以贞操的丧失为代价换来的珠宝,不仅满足她本人的欲望,给丈夫带来过舒心的日子,而且,她死后还为丈夫摆脱了困境,进而又把他变成了吃喝嫖赌的富翁。珠宝给人们带来充分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腐蚀着人们的灵魂。金钱万能、金钱万恶,正是当时法国世风的基本特点。 郎丹是个平民阶层的小职员,他从来都是过着平静的日子,娶老婆也许就是他的最大乐趣,“满足而又幸福”,然而,他也有尊严,有普遍平民所视为至高无上的尊严。莫泊桑极巧妙地用寥寥数笔,就刻画出一个典型的平民心态的变化。例如,当郎丹尚不知珠宝是真货,而被珠宝老板郑重地告诉他后,“这个鳏夫两只眼睛睁得老大,楞在那儿,一下子糊涂了。临了,他结结巴巴地说:‘您说什么?……您没估错吧。’”进而郎丹想把所有的珠宝也都一股脑卖出,但又怕别人耻笑时的心态是这样的:他正打算出去,又转过身来,对一直在微笑的商人垂下眼睛说:“我……我还有别的珠宝……都是从……同一个人那继承来的。您也愿意收买吗?”最后,金钱使他完全昏了头,并且完全放弃了自尊和廉耻,“郎丹现在也撕破脸皮挣价钱了,他发脾气,要人把账薄拿给他看;随着金额外的增加,他的嗓门也越提越高。”最终,拥有金钱的欲望使郎丹完全昏了头,爱情就像一块破抹布般扔到了脑后,妻子对他不忠,亵渎了他的感情,也许这只是一个装潢门面的借口,也许郎丹根本不需要借口,因为,他拮据的日子过到头了,他愉快地推开科长的门,说:“先生,我是来向您辞职的。我得到了一笔三十万法郎的遗产。”他又去和老同事们握手告别,把自己将来的生活打算告诉他们,然后到英国咖啡馆去吃晚饭。这是多么快的变化啊!莫泊桑的市井风俗画就是在不经意间展开的,他用白描的手法,纯熟地勾勒出一个大悲大喜,且从平民一步登天为暴发户的小人物的心态。 但,这还不是一切。 小说是这样结尾的:“半年以后,他又结婚了。他的第二个妻子虽然很规矩,可是脾气难伺候,给他带来了许多痛苦。”这一笔,有增添了一层新的色彩。 郎丹享受过爱情和家庭的欢乐,但其中却暗含着虚伪与欺骗;他从始至终认为妻子拥有的珠宝都是假货,而妻子也从声明过这些珠宝的真假,那些价值连城的珠宝与郎丹微薄的收入是格格不入的,因此郎丹把妻子喜爱这些珠宝列为她仅有的缺点——爱慕虚荣。但接踵而来的,却是珠宝价值连城的真实性,然后是郎丹深深感觉到的被所有人(当然也包括他的妻子)愚弄的震惊、哀愁,而后是暴发的狂喜;郎丹赢得了金钱,又获得了忠贞的爱情,但却陷入了更深的痛苦……喜中含悲,悲中有喜,悲喜交加。他的后半生简直就是在悲与喜的折磨中度过的。 郎丹的变化,在莫泊桑的笔下像划一条流畅的线条,他刻画郎丹并不需要浓墨重笔、精雕细琢,只是用几根线一般的笔触,就完成了一个平庸、朴实、暴发的心路过程“亲爱的,对一个买不起珠宝的人来说,美丽和妩媚就是她的装饰品,再说,这也是世界上最稀罕的珠宝”,“到了街上,他看见旺多姆纪念柱,恨不得跟爬竹竿似的爬上去。他感到自己身轻如燕,只要一纵身,就可以和高耸入云的皇帝雕像玩玩‘跳田鸡’的游戏”。尽管这种心路历程经过的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多么不堪忍受的屈辱,他甚至都无法判断他在妻子的心目中到底站在一个什么位置上,然而,他已经被拥有金钱的喜悦所紧紧地包围住了,他根本无暇考虑过去的一切是怎么回事。我们从这篇小说里已经真切地感受到了郎丹的变化,并且不会对他这么快就忘记了失去爱妻的悲伤而说他是负心汉,甚至会替他感到一丝欣慰——失去了爱情,拥有了财宝。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一个小人物对美好物质生活的想往,也许这正是莫泊桑的高明之处,他通过郎丹的大喜大悲,揭露了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活动,即使是真诚,也是需要用虚伪来做代价的。同时,他又把当时法国社会底层的欲望,与上流社会的虚伪巧妙地结合起来,给我们展示了真实、富有生命力的社会风景画。

3. 关于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珠宝》的疑问

我觉得店员笑是因为店员知道这个珠宝就是从这家店卖出去的,现在看到郎丹为了金钱,把过世了的妻子的珠宝有卖回店里而感到可笑,笑他为了金钱而早忘掉了什么爱情、家庭之类的东西。
郎丹脸红是因为有点羞愧吧,他知道自己被嘲笑了,所以脸红,但是仍然对金钱的欲望占了上风,所以依旧卖掉了那些珠宝。
这是我自己的理解~

4. 莫泊桑的《项链》简介

《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讲述的是玛蒂尔德女士的故事。玛蒂尔德年轻时总是梦想自己步入社会上流,拥有珠光宝气。而成年后仍旧一无所有,她嫁给了一个只会一味讨她欢喜的低级文员做丈夫。

一天丈夫争取到了供职教育部举办晚会的一封请柬。在机会面前,玛蒂尔德却因没有服饰十分懊恼。丈夫把节俭下买来福枪的钱给她买了华丽的晚装,但她还是想要珠宝首饰。因为没有钱,丈夫让她找她的朋友佛来思节女士借点儿首饰。她有幸借到了最眩目的宝石项链,也的确令她占尽晚会的风头,不料随后项链就丢了。

玛蒂尔德和丈夫倾家荡产的拿出积蓄并借债凑够三万六千法郎买来新项链还给她的朋友佛来思节女士。随后数年里,她和丈夫勤俭节约,辛苦劳作偿清债务。玛蒂尔德在极乐公园偶遇让娜女士,并告诉了她项链丢失后买新项链奉还的事情。让娜女士非常惊异的说原来的项链只是价值五百法郎的赝品。

(4)珠宝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居伊·德·莫泊桑(Henri René Albert Guy de Maupassant,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项链》、《漂亮朋友》、《羊脂球》和《我的叔叔于勒》等。

文学风格

体裁

与法国诸多大作家相比,莫泊桑没有巴尔扎克深邃的历史洞察力、没有司汤达敏锐的政治感,更不如老师福楼拜的缜密细腻、也不如左拉的视野宽广,但他有一个特色:一种非凡的捕捉生活的本领,善于从平常人视而不见的日常平淡生活中挖掘出生命和生活的本质意义与美学价值的内涵,极大的丰富了文学的题材。以凡人小事作为题材,以短篇小说为主要创作形式,是莫泊桑在文学题材和体裁上的突破。

语言

莫泊桑的语言清新流畅、朴素自然、优美而不纤柔,精准洗练而不缺乏幽默机智。

派系

莫泊桑和老师福楼拜同属于十九世纪法国后期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不赞成自然主义的理论主张,他讨厌浪漫主义的浮夸作风和逻辑的混乱,不过他继承了批判现实主义中观察、分析、提炼和概括的做法,对生活抱着旁观的态度,以冷静的描摹来掩盖作家对现实的分析。

主题

莫泊桑的作品对统治者充满了憎恨,对生活中的弱者给予了同情,对下层社会人民身上的淳朴善良给予了由衷的赞美。

环境

当时许多小说家的故事背景设置往往以巴黎为主,但莫泊桑比较大胆地另辟蹊径,持续常用从小熟悉的诺曼底地区为背景,细致用心描绘诺曼底美妙的自然风光,这在当时相当特别。


作品鉴赏

玛蒂尔德是一个“漂亮动人的女子”,因为“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任何一个方法使得一个既有钱又有地位的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后来只能“将就”着“和教育部一个小科员结了婚”由于不满而生出了对改变的渴求。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断送了她的十年青春。但是对于不满意自己生活的玛蒂尔德来说,她并没有用自己虚伪的一而得到奢华的生活,她只是想想而已。她恪守着做人的基本原则,维护着自己的尊严。

生活中有很多的无奈,特别是对于她这种没权没钱的小妇人来说。短暂的虚荣,被视为昂贵的项链,一生的背负。这无疑是以玛蒂尔德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最大的悲哀。然而,当玛蒂尔德而对着决定她后半生命运的重大人生变故时不难发现:这位天真纯洁,曾整日幻想的小女人,其实有着坚强的灵魂和惊人的勇气。

丢失项链之后,玛蒂尔德在沉重的打击而前,没有犹豫,而是迅速地回到了现实,毅然地做出了令人惊讶的决定:“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贫穷生活的磨炼,不仅仅改变她的容貌,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她的精神。艰辛的劳动、生活,把她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从云端拉回切切实实的地而,现在出现的是一个新生的玛蒂尔德。虽然玛蒂尔德是不幸的,她的不幸在于她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白白的增加烦恼,同时她又是幸运的,残酷的现实让她清醒。

但作者的目的并不是肯定或否定哪一个玛蒂尔德,而是借此强化了连人物自己也不敢相信的命运的戏剧性。这一转折是极其突然的,给毫无思想准备的玛蒂尔德和读者当头一棒—玛蒂尔德为之付出十年艰辛劳动的项链竟然是假的!

这正是莫泊桑精心运用小说技巧所追求的震撼力:戏剧性地揭示出人在命运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这也是莫泊桑悲观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人是脆弱地,被动地,总是受命运是控制。一点极小的事就可以使人由无变有,又由有变无,人的一切理想、追求、憧憬和虚妄最终不过是复归于无——虚空,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

5. 莫泊桑在《珠宝》中真正讽刺的人是谁

在《珠宝》中,莫泊桑在揭露了朗丹太太虚伪堕落之后并不就此搁笔,而是巧妙地用"余音"来揭露朗丹——这个巴黎名利场中新市侩的卑鄙心理和丑恶嘴脸.他寡廉鲜耻,装作正经地出卖珠宝的过程,正是他内心深处金钱欲望战胜羞耻心,出卖自己人格名誉,出卖自己灵魂的过程,应当说这个"余音"使主题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6. 莫泊桑的《珠宝》对主人公的批判是什麼

纵观整篇小说,可以看到,郎丹在前一段婚姻里,原本是幸福的,生活也“好像过得很阔绰”,从物质到精神都很快意、满足。真相大白后,原先的幸福感只会让他更痛苦,原来自以为幸福的婚姻带给他的只有欺骗、耻辱,好在他后来“有钱了”,应该享受到有钱带来的幸福了,但是,第二段婚姻仍带给他“许多痛苦”,虽然妻子“很规矩”。前后两段婚姻对比起来,作者想告诉读者的是他对婚姻生活的看法:婚姻的本质就是痛苦。无论所娶的女人是规矩的还是不规矩的,脾气好还是不好,都各有各的痛。所以婚姻生活最终带给人的都是痛苦。
末了郎丹成为金钱的俘虏,这个结局是意味深长的。它体现了作者思想的深刻和理性的深刻:古老的传统道德基石在物欲横流的生活风气冲击下,已塌陷,资本主义似一张盘根错节的罪恶之网,纯朴的人生、真挚的爱情、高尚的情怀将被渐渐毁灭

7. 莫泊桑《珠宝》 故事英文简介。

The middle class family londin woman has two kind of hobby for husband dissatisfaction, one is love the theatre, two love costume jewelry. One winter night she came back from the theatre, and was killed, and died of pneumonia a week later. Zhuo in financial Lang Dan Mr. hard pressed trapped embarrassment among, nasty, decided idea to sell things, for a few francs to live. He first thought is the wife who annoy him fake jewelry, decided to sell her seems to be particularly fond of the string of big necklace, because the fake things work but also sophisticated estimated value may be seven or eight francs. How to get the fake jewelry jewelry store was found to be true valuation, jewelry, londin stunned and shocked. When he took the jewelry to another shop, the shop owner recognized the jewelry as they were sold out in the shop. After the inquiry, check books, this is a really true jewelry. Mr. Lang Dan was so surprised Jane really mad, so go home a few times when the wrong way, finally unexpectedly fainted on the ground. Fortunately, there are passers-by carried him into the pharmacy, sent him home to wake up.
Sad, tired like a hammer blow, make him sleep to second days. He was unable to work again and again, and again, and again into the jewelry store, sold the necklace, and sold his wife's jewelry (almost all this shop sold) to the shop, resigned and told the chief, said he inherited a legacy of three hundred thousand francs, and announced to his colleagues that his plans for the future, and a few prostitutes mixed overnight. Half a year later he remarried, second wife of a woman but bad temper Shukutoku, let him suffer unspeakably.

8. 珠宝的主要内容。20字。

珠宝:
晶莹绚丽、温润素净的珠宝玉石,因其质地高雅而被人们视为圣洁之物,自古以来,一直深受
广大人民的喜爱,但历史上珠宝玉石主要被王公贵族或富人所占有。
——————————————————————————————————————
“珠宝”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朗丹先生在副科长家里的一次晚会上,遇到了这个年轻姑娘,从此就堕入了情网。
她的父亲是外省的一个收税官,死了已经有好几年。后来她跟着母亲来到了巴黎。她的母亲指望把她嫁出去,常常到附近几家中产阶级人家去。她们穷虽穷,可是为人正派,稳重而且和蔼。这个年轻姑娘仿佛是规矩女人的完美无缺的典型,每一个明智的年轻人都梦想着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这种典型的女人。她的纯朴美里有一种天使般的贞洁的魅力;从不离开嘴唇的那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仿佛是她心灵的回光。

9. 《珠宝》莫泊桑全文

珠宝


莫泊桑



朗丹先生在副科长家里的一次晚会上,遇到了这个年轻姑娘,从此就堕入了情网。


她的父亲是外省的一个收税官,死了已经有好几年。后来她跟着母亲来到了巴黎。她的母亲指望把她嫁出去,常常到附近几家中产阶级人家去。她们穷虽穷,可是为人正派,稳重而且和蔼。这个年轻姑娘仿佛是规矩女人的完美无缺的典型,每一个明智的年轻人都梦想着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这种典型的女人。她的纯朴美里有一种天使般的贞洁的魅力;从不离开嘴唇的那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仿佛是她心灵的回光。


人人都称赞她;凡是认识她的人都再三夸奖说:“娶她的人肯定会幸福。再也找不到比她更好的了。”


朗丹先生那时在内政部里当主任科员,每年的薪水是三千五百法郎。他向她求婚,娶了她做妻子。


跟她在一起,他的幸福简直是难以用笔墨形容。她勤俭持家,精打细算,因而他们的日子好像过得很阔绰。她对丈夫无比的关心、体贴、温存。而且她本人的诱惑力又是那么大,虽然他们相遇已经有六年了,可是他比开头那些日子还要爱她。


他责备她的,只有两个嗜好:爱看戏,爱假珠宝。


她的朋友们(她认识几个小官吏的妻子)经常能够替她搞到包厢,请她去看当时风行的戏,甚至首次上演的新戏;她不管她丈夫愿意不愿意,总是拖着他一块去;不过一天工作下来,这种消遣反而增加他的疲劳。因此,他恳求她请一位她认识的太太陪她去看戏,只要能送她回来就成。她认为这个办法不太合适,所以说来说去怎么也不肯答应,直到最后才为了讨好他,勉强让了步;他对她说不出的感激。


然而,这种爱看戏的嗜好,很快地引起了她爱打扮的需要。不错,她的服装还是跟从前一样简单,既风雅而又朴素;而且她那温柔的美,她那令人倾倒的、谦逊的、含笑的美,仿佛从她朴素的打扮里得到一种新的风韵,但是她渐渐地养成了一种习惯,爱在耳朵上戴两粒冒充钻石的大莱茵石。她还戴假珍珠的项链、赛金的镯子和镶着五颜六色的、代替宝石的玻璃钻的梳子。


她的丈夫有点不满意这种对假货的爱好,常常说:“亲爱的,对一个买不起真珠宝的人来说,美丽和妩媚就是她的装饰品,再说,这也是世上最稀罕的珠宝。”


但是她露出温柔的笑容,每一次都这么回答:“有什么办法呢?我爱好这个。这是我的缺点。我也知道你说得对;可是本性难移呀。我当然更喜欢有真的珠宝!”


她一边用手指转动着珍珠项链,或者让宝石的切面放出夺目的光彩,一边不停地说:“你倒是瞧瞧呀,做得多么好。简直跟真的一样。”


他微笑着说:“你的趣味倒跟吉卜赛人一样。”


有时候,到了晚上,只有他们俩待在炉火旁边,她就把装着朗丹先生所谓“便宜货”的摩洛哥皮匣子捧到茶桌上,开始热情地细细观看那些假珠宝,好像其中有一种无穷的、秘密的乐趣似的。她还一定要把一串项链挂在她丈夫的脖子上,为的是挂上以后,好痛痛快快地笑一番,然后大声说:“瞧你有多滑稽!”接着就扑到他怀里,像发了疯似的吻他。


一个冬天的夜里,她从歌剧院回来,冻得全身直打哆嗦,第二天不停地咳嗽,一个星期以后就害肺炎死了。


朗丹差一点也跟她进了坟墓。他是那么失望,不到一个月的工夫头发都变白了。他从早哭到晚,难以忍受的痛苦撕碎了他的心灵;回忆,笑容,声音以及死者身上的种种魅力不断地出现在他的脑际。


时间并没有减轻他的悲伤。往往在上班的时候,同事们正在聊当天的新闻,会忽然看见他双颊一鼓、鼻子一皱,眼睛里含着两包泪水;他做出一副苦相,接着就呜呜地哭起来。


他让亡妻的卧室保持原状。他每天都要把自己关在里面想她;所有的家具,甚至连她的衣裳,都像她临死那天一样放在原来的地方。


但是生活对他来说越来越困难了。他的薪水在他妻子的手里,足够家里的一切开支,现在剩下他一个人,反而不够用了。他奇怪她哪儿来的那么大的本领,居然能够让他天天喝上等的酒,吃精美的食物,如今他靠他那微薄的收入再也没法弄到了。


他借了几笔债,像穷得走投无路的人一样,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找钱。终于有一点早上,离着月底还有整整一个星期,手上却连一个子儿也没有了。于是他打主意变卖东西。他立刻想到了他妻子的那些“便宜货”,因为他心里对这些从前叫他生气的“冒牌货色”还怀着怨恨。甚至每天看见它们,都会损害到对他心爱的人的回忆。


他在她留下的那一堆假货中找来找去,找了很久,因为她一直到临死前几天还不断地买回来,差不多每天晚上都要带一样新东西回来。他决定卖掉她好像特别喜欢的那串大项链,因为虽是假货,可是做工考究,想来还可以值个七八法郎。


他把它放在衣袋里,顺着一条条大街,朝部里走去,打算找一家可靠的珠宝店。


他终于看到一家,走了进去,一想到露出一副穷相,变卖这样一件不值钱的东西,他又觉得有点儿不好意思。


“先生,”他对商人说,“我想请您估估这件东西。”


那个人接过来翻来覆去地仔细看了一阵儿,又掂了掂分量,拿起一个放大镜,把他的伙计叫过来,小声嘀咕了几句,然后把项链放在柜台上,瞧瞧远看的效果如何。


这样小题大做反把朗丹先生弄得很不自在,他张嘴正要说:“噢!我也知道它值不了几个钱,”那个珠宝商却先开口了:“先生,值一万五千法郎;不过您得先把它的来源告诉我,我才能够收购。”


这个鳏夫两只眼睛睁得老大,愣在那儿,一下子糊涂了。临了,他结结巴巴地说:“您说什么?……您没有估错吧。”对方误会了他惊讶的原因,冷冷地说:“您可以到别处去问问,看别人是不是肯出更高的价钱。照我看,它顶多值一万五。如果您找不到更好的地方,就再来找我好了。”


朗丹先生完全变成了一个傻子;他需要一个人去好好考虑考虑,于是拿起项链走了出去。


但是一到街上,他反而想笑了。他想:“傻瓜呀!傻瓜!我要是当时就卖给他呢?居然有这么一个不辨真假的珠宝商人!”


他走进和平街口的另一家首饰店。老板见了这件首饰,就立刻叫了起来:


“嗳呀!我可认识这串项链,它是从我们这儿卖出去的。”


朗丹先生感到很惊慌,问:


“值多少钱?”


“先生,我是两万五千法郎售出的。我准备出一万八千法郎收回来,不过按照法律规定,您得先把这件东西弄到手的经过告诉我。”


这一次,朗丹先生惊奇得两腿发软,坐了下来。他说:“不过……不过,您再好好看看,先生,我一直以为它是……假的呢。”


首饰商人又问:“您愿意告诉我,您姓什么吗,先生?”


“当然愿意。我姓朗丹,我是内务部的科员,住在殉道者街十六号。”


商人打开帐薄,查了查,说:“这串项链的确是在一八七六年七月二十日送到朗丹太太的住址,殉道者街十六号去的。”


两个人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科员惊讶得简直要发疯了,首饰商疑心他是个贼。


首饰商接着又说:“您愿意把这件东西在我这儿放二十四小时吗?我可以给您出一张收据。”


朗丹先生结结巴巴地说:“当然可以。”他把纸条折起来,放在衣袋来,走了出去。


他穿过大街,继续朝前走,走着走着发现走错了路,又转过身来往回走,走到了杜依勒里宫,过了塞纳河,一看又走错了,于是又回到香榭丽舍大街,脑子里乱得没有一点儿主意。他想好好地考虑考虑,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的妻子没有力量买一件这样贵重的东西,——当然没有。那么,这是别人送的一件礼物了!礼物!谁送的?为什么送呢?


他停下来,呆呆地立在大街中间。可怕的疑窦掠过他的脑海。莫非她?这么说,其余的珠宝也都是礼物了!他觉得地上摇晃,觉得面前的一棵树倒下来;他伸出双臂,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


等他醒过来,才发现自己在一家药房里,原来是过路人把他抬来的。他请人送他回家,随后就把自己关在屋里。


他伤心地哭到天黑,咬住一块手绢,免得哭出声来。最后他又疲乏,又伤心,支持不住,倒在床上昏昏沉沉睡着了。

一道阳光照醒了他,他慢腾腾地起来,准备到部里去。受到这样的打击以后,再要工作是很困难的。他考虑了一下,觉得可以请求科长原谅,于是写了一封信。接着,他想到了应该再到首饰店去一次,想到这儿,臊得满脸通红。他考虑来考虑去,无论怎么说,总不能把那串项链留在那家店里;于是他穿好衣服,走了出去。


天气晴朗,蔚蓝的天空覆盖着这笑脸迎人的城市。几个无所事事的人两手插在衣袋里在街上闲逛。


朗丹先生望着他们走过,对自己说:“有财产的人多么幸福啊!一个人有了钱,甚至连忧愁都可以摆脱,他爱上哪儿就上哪儿,他可以旅行,可以寻欢作乐!啊!要是我有钱就好了!”


他发觉肚子饿了,因为从前天晚上起,他就没有吃过东西。但是他的口袋空空的,于是他又想起了那串项链。一万八千法郎!一万八千法郎!这笔数目真不小呀!


他走到和平街,开始在首饰店对面的人行道上踱来踱去。一万八千法郎!一连有二十次,他都差点儿走进去,可是每次都被羞耻心拦住了。


然而,他肚子饿,饿得很厉害,而且又没有一个子儿。他突然下了决心,为了不让自己有考虑的时间,一口气奔过大街,冲进了首饰店。


商人见了他,连忙迎上前,面带笑容,彬彬有礼地搬来一把椅子。伙计们也过来了,他们眼睛里,嘴边也都带着笑意,不断地瞟着朗丹。


珠宝商开口说:“我已经打听过了,先生,如果您没有改变主意,我可以立刻照我出的价钱付款。”


科员结结巴巴地说:“当然没有改变。”


首饰商人从抽屉里取出十八张大钞票,点了一遍递给朗丹。朗丹在一张小收据上签了字,用一只颤巍巍的手把钱放在衣袋里。


我正打算出去,又转过身来,垂下眼睛,对一直在微笑的商人说:“我……我还有别的珠宝……都是从……同一个人那儿继承来的。您都愿意收买吗?”


商人鞠了个躬,说:“当然愿意,先生。”


有一个伙计跑出去了,为的是笑个痛快。另外一个伙计使劲地擤鼻子。


满脸通红的朗丹用若无其事的严肃口吻说:“我去给您拿来。”


他叫了一辆马车,回去拿首饰。


一个钟头以后,他回到首饰店,到这时候他还没有吃早饭。他们开始一件件地研究,一件件地估价。几乎全部都是这家店里卖出的。


朗丹现在也撕破脸皮争价钱了,他发脾气,要人把帐薄给他看;随着金额的增加,他的嗓门也越提越高。


大粒的钻石耳坠两万法郎;镯子三万五千法郎;胸针、戒指和链坠儿一万六千法郎;一件用祖母绿和蓝宝石镶成的首饰一万四千法郎;一条当项链用的金链连同吊着的独粒钻石四万法郎;总数共达十九万六千法郎。


商人用开玩笑的口吻说:


“这些东西的主人把所有的积蓄都存在珠宝上了。”


朗丹一本正经地说:“这也是一种存钱的方法,并不特殊。”他又和买主约好第二天还要约请行家复查,然后走了出来。


到了街上,他看见旺多姆纪念柱,恨不得跟爬夺彩竿似的爬上去。他感到自己身轻如燕,只要一纵身,就可以和柱顶上高耸入云的皇帝雕像玩玩跳背游戏。


他到瓦赞饭店吃了中饭,喝的是二十法郎一瓶的酒。


吃完饭,他叫了一辆马车,到布洛涅树林去兜风。他带着几分轻蔑的神气望着来来往往的车马,恨不得向行人嚷叫:“我也有钱。我有二十万法郎!”


他想起了内务部,连忙叫马车送他去。他大模大样走进科长办公室,说:


“先生,我是来向您辞职的。我得到了一笔三十万法郎的遗产。”他又去和老同事们握手告别,把自己将来的生活打算告诉他们;然后到英国咖啡馆去吃晚饭。


他正好坐在一位看上去好像很有身份的绅士旁边,心里痒痒的,忍不住想炫耀一下,于是告诉这位先生,他刚刚得到了一笔四十万法郎的遗产。


有生以来,他第一次对看戏不感到厌烦,他还和一些妓女混了一夜。


半年以后,他又结婚了。他的第二个妻子虽然很规矩,可是脾气难侍候,给他带来了许多痛苦。

拓展资料:

《珠宝》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创作的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位丈夫发现妻子收藏的“假珠宝”是真的之后的心理转变。《珠宝》是一篇道德小说。朗丹曾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他真诚地爱着妻子,妻子也热烈地爱着朗丹。珠宝真假之谜的开解,对朗丹是沉重地一击,“真与假”在一瞬间全部对换了位置:假珠宝变成了真珠宝,真诚的爱情变成了虚假的爱情。

这篇小说继承了莫泊桑以往一贯的写作风格:构思和布局的巧妙性,取材于平凡的日常生活,通过引人入胜的情节安排使小说生动富有吸引力。小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一面,以及小市民在金钱面前爱慕虚荣的嘴脸,小说通过细致的人物心理描写和出乎意料的结局安排,鲜明地体现了莫泊桑的创作特点。

19世纪后期的法国社会风行的是虚伪、自私、贪婪,尽管莫泊桑对当时社会资产阶级文明的态度是矛盾的,但最痛切地认识到资产阶级文明的贫乏、卑劣和虚伪,特别让他痛心疾首的是: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都“生活在酬金的独裁下”、“跪倒在金钱偶像前”,在这样的社会里,纯真的爱情毕竟是少而又少,他也曾唱出几首甜蜜的罗曼司(短篇小说《幸福》、《马丹姑娘》等)。但这位尊重现实的作家更多地是揭示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爱情和婚姻的畸形现象,《遗产》、《遗嘱》、《珠宝》等作品无一不是金钱社会里不正常婚姻的注脚。

10. 有关莫泊桑《珠宝》的问题

1、莫泊桑在揭露了朗丹太太虚伪堕落之后并不就此搁笔,而是巧妙地用"余音"来揭露朗丹——这个巴黎名利场中新市侩的卑鄙心理和丑恶嘴脸.他寡廉鲜耻,装作正经地出卖珠宝的过程,正是他内心深处金钱欲望战胜羞 在这点上,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堪称楷模。
2、小说刻画了一对平庸的“小人物”夫妇,他们爱金钱胜过爱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社会本质和豪华糜烂的社会风气,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理,同时塑造了一个虚荣而不失淳朴、勤劳的法国城市妇女形象.
3、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语言明快优美,人物心理刻画惟妙惟肖,小中见大,从一个侧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腐朽、道德沦丧、思想虚伪,充分显示了莫泊桑敏锐深刻的社会观察力和杰出的艺术才分。

热点内容
短篇虐身小说 发布:2025-08-16 22:14:39 浏览:892
短篇小说70页故事 发布:2025-08-16 21:58:46 浏览:593
重生穿越军婚搞笑小说推荐 发布:2025-08-16 21:58:35 浏览:1
毛姆短篇小说阅读理解 发布:2025-08-16 21:51:52 浏览:415
基督山伯爵小说结局 发布:2025-08-16 21:46:57 浏览:944
宋朝官场言情小说 发布:2025-08-16 21:42:43 浏览:230
好的言情小说推荐1001无标题 发布:2025-08-16 21:21:59 浏览:413
重生香江小说200万字 发布:2025-08-16 21:21:13 浏览:280
电视剧暴风眼原著小说大结局 发布:2025-08-16 21:13:50 浏览:727
免费有声小说盛世嫡妃 发布:2025-08-16 20:59:24 浏览: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