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短篇小说巨匠美称的法国作家是
1. 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及代表作
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的称号通常还包含了俄国作家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和美国作家欧·亨利。以下是这四位文学大师的简介:
1. 居伊·德·莫泊桑
居伊·德·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文坛的杰出代表,以其短篇小说著称。他的作品深刻揭示了社会现实,同时带有浓厚的心理分析色彩。尽管莫泊桑在文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他的个人生活却饱受疾病和放荡生活的困扰。最终,他在1893年因疾病逝世,年仅43岁。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数量众多,影响深远,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2.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
契诃夫是俄国文学的重要人物,不仅在小说领域成就卓著,也是一位杰出的戏剧家。他的短篇小说以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闻名。契诃夫的医学背景为他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生活素材,他的创作深受读者和同行的赞誉。遗憾的是,契诃夫在1904年因肺炎去世,享年44岁。
3. 欧·亨利
欧·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是美国短篇小说的先驱之一。他的作品以机智幽默和对美国都市生活的高度概括著称。亨利的人生经历丰富多样,曾从事多种职业,这些经历为他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的短篇小说广受欢迎,被誉为美国短篇小说之父。
4. 错误的条目
在您提供的文本中,并未提及第四位短篇小说巨匠的名字。通常情况下,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指的是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以及法国作家 Guy de Maupassant。如果需要关于第四位作家的信息,请提供具体的名字,以便我能够提供相应的资料。
2. 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的法国作家。
莫泊桑,法国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与美国的欧亨利和俄国的契诃夫齐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他于1850年8月5日出生在法国诺曼底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19世纪70年代,莫泊桑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准备阶段,期间得到了他的舅父和母亲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的指导。
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显著,他擅长从平凡的事物中提炼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侧重于描写人情世故,构思巧妙,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都颇具匠心。除了短篇文库中的珍品《羊脂球》(1880年创作),他还创作了《一家人》、《我的叔叔于勒》、《米隆老爹》、《两个朋友》、《漂亮朋友》、《项链》等一系列优秀的短篇小说。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主题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如《我的叔叔于勒》;二是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赞颂其正直、纯朴、宽厚的品格,如《归来》;三是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人民的爱国情绪,如《羊脂球》。
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也颇具成就,共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其中包括《一生》、《俊友》、《温泉》、《皮埃尔和若望》、《像死一般坚强》和《我们的心》。他的长篇小说布局结构精巧,叙事抒情手法巧妙,自然流畅的文笔为后世作家树立了楷模。
福楼拜,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生于法国诺曼底卢昂的一个医生世家。他的童年时光在父亲的医院中度过,这段经历培养了他细致观察和剖析事物的习惯,对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福楼拜在中学时期就热爱浪漫主义作品,并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1840年,福楼拜赴巴黎求学,攻读法律,期间结识了雨果。但他在1843年放弃了法律,转而专心致志于文学创作。1846年,他回到卢昂,与女诗人路易丝·柯莱相识,并开始了近十年的交往。在卢昂的定居期间,他埋头于写作,偶尔才会与文艺界的朋友相聚,直至生命终结。
福楼拜的代表作是185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这部作品轰动文坛,但也因此受到了当局的指控,罪名是败坏道德,毁谤宗教。此后,他一度转入古代题材的创作,于1862年发表了长篇小说《萨朗波》。但1870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情感教育》仍然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揭露了个人悲剧的社会因素,与《包法利夫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除了上述作品,福楼拜还创作了《圣·安东尼的诱惑》(1874)、《布瓦尔和佩库歇》(这部作品被许多西方现当代作家、批评家视为福楼拜的巅峰之作,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文学,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竞选人》(1874)和短篇小说集《三故事》(1877)等。
3. 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是哪三位
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分别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
莫泊桑: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现代文学中的“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的作品数量巨大,题材广泛,描绘了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活,尤其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
契诃夫:俄国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20世纪世界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以语言精练、幽默讽刺、简朴含蓄、内涵深刻而著称,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
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料,善于描写美国西部牧场和小镇市民、穷苦人民的生活,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网络全书”。他的代表作品如《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4. 谁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莫泊桑
全名居伊·德·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 )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他一生写的短篇小说将近300多篇,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漂亮朋友》等,这些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情节变化多端,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莫泊桑于1850年8月出生在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狄埃卜城附近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的祖辈都是贵族,但到他父亲这一代时没落了,父亲做了交易所的经纪人。他的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爱好文学,经常对文学作品发表议论,见解独到。莫泊桑出生不久,他的父母由于经常闹矛盾而分居了,他和母亲住在海边的一个别墅里。幼年时的莫泊桑喜欢在苹果园里游玩,在草原观看打猎,喜欢和农民、渔夫、船夫、猎人在一起聊天、干活,这些经历使莫泊桑从小就熟悉了农村生活。从童年时代起,母亲就培养他写诗,到儿子成为著名作家时,她仍然是莫泊桑的文学顾问、批评者和助手,所以他的母亲是他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第一位老师。另一位为莫泊桑走上文学道路打下基础的是他13岁在卢昂中学学习时的文学教师路易·布耶。路易·布耶是一个著名的巴那派诗人,他经常指导莫泊桑进行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 1870年,莫泊桑中学毕业后到巴黎入大学学习文学。这一年普法战争爆发,他应征入伍。在军队中,他亲眼目睹了危难中的祖国和在血泊中呻吟的兵士,心里十分难过,他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1871年,战争结束后,莫泊桑退役回到巴黎。 1878年,他在教育部工作之余开始从事写作。那时,他的舅舅的同窗好友,大文学家福楼拜成为莫泊桑文学上的导师,他们两人结下了亲如父子的师徒关系。莫泊桑通过自己的导师,认识到了许多社会名人,福楼拜决心把自己创作的经验传授给莫泊桑。莫泊桑非常尊重严师的教诲,每篇习作都要送给福楼拜审阅。福楼拜一丝不苟地为他修改习作,对莫泊桑的不少作品表示赞赏,但劝他不要急于发表。因此,在70年代里,莫泊桑的著述很多,但发表的却很少,这是他文学创作的准备阶段。他以《羊脂球》(1880)入选《梅塘晚会》短篇小说集,一跃登上法国文坛,其创作盛期是80年代。10年间,他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一生》(1883)、《俊友》(1885)、《温 泉》(1886)、《皮埃尔和若望》、《像死一般坚强》(1889)、《我们的心》(1890)。这些作品揭露了第三共和国的黑暗内幕内阁要员从金融巨头的利益出发,欺骗议会和民众,发动掠夺非洲殖民地摩洛哥的帝国主义战争;抨击了统治集团的腐朽、贪婪、尔虞我诈的荒淫无耻。莫泊桑还创作了350多部中短篇小说,在揭露上层统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会风气的同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 莫泊桑
短篇的主题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如《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是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赞颂其正直、淳朴、宽厚的品格,如《归来》;第三是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人民爱国情绪,如《羊脂球》。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 另外,他敏锐的观察也是令人称道的,自从他拜师福楼拜之后,每逢星期日就带着新习作,从巴黎长途奔波到鲁昂近郊的福楼拜的住处去,聆听福楼拜对他前一周交上的习作的点评。福楼拜对他的要求非常严格,首先要求他敏锐透彻的观察事物。莫泊桑遵从师教,逐渐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后来,当他在谈到作家应该细致、敏锐的观察事物时,说必须详细的观察你想要表达的一切东西,时间要长,而且要全神贯注,才能从其中发现迄今还没有人看到与说过的那些方面。为了描写烧的很旺的火或平地上的一棵树,我们就需要站在这堆火或这棵树的面前,一直到我们觉得它们不再跟别的火焰和别的树木一样为止。” 一次,福楼拜还建议莫泊桑做这样的锻炼骑马出去跑一圈,一两个钟头之后回来,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记下来。莫泊桑按照这个办法锻炼自己的观察力有一年之久。此外福楼拜还让他听街上的马车声来训练观察力。 1880年,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发表了,它使莫泊桑一鸣惊人,读者称他是文坛上的一颗新星。从此,他一跃登上了法国文坛。莫泊桑的绝大部分作品是从这时到1890年的10年间创作的。此间,他写成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6部,还写了3部游记、1部诗集及其它杂文。 莫泊桑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除了《羊脂球》(1880),这一短篇文库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还创作了包括《一家人》(1881)、《我的叔叔于勒》(1883)、《米隆老爹》(1883)、《两个朋友》(1883)、《项链》(1884)及《西蒙的爸爸》、《珠宝》、《小步舞》、《珍珠小姐》等在内的一大批脍炙人口、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佳作。 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也达到比较高的成就。他共创作了6部长篇:《一生》(1883)、《俊友》(又译《漂亮朋友》,1885)、《温泉》(1886)、《皮埃尔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坚强》(1889)和《我们的心》(1890),其中前两部已列入世界长篇小说名著之林。 屠格涅夫认为他是19世纪末法国文坛上“最卓越的天才”。托尔斯泰认为他的小说具有“形式的美感”和“鲜明的爱憎”,他之所以是天才,是因为他“不是按照他所希望看到的样子而是照事物本来的样子来看事物”,因而“就能揭发暴露事物,而且使得人们爱那值得爱的,恨那值得恨的事物。”左拉:他的作品“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彩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恩格斯:“应该向莫泊桑脱帽致敬。” 因为他的短篇闻名世界,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的成就以至于因此被湮没。其实,他不但是个短篇小说的高手,在长篇小说创作上也颇有建树。他继承了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心理描写上又开拓出新路。《漂亮朋友》就是他的一部长篇代表性作品。莫泊桑不满足于短篇小说所取得的成就,在他声誉鹊起后,他经常涉足上流社会,开阔了眼界,便想到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去反映社会现实,长篇小说给他提供了一个得心应手的工具。从第一部长篇《一生》到第二部长篇《漂亮朋友》,他的笔触已经从个人生活投向新闻界和政界,具有丰富得多的内容,堪称一部揭露深刻、讽刺犀利的社会小说。 他勤奋地创作了一生。莫泊桑有神经痛的征兆,他长期顽强的与病魔斗争,坚持写作,巨大的劳动强度与未曾收敛的放荡生活,使他逐渐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进行写作,在遭受疾病残酷的折磨之后,终于在1893年7月6日逝世,享年仅43岁。 他虽然只活了43岁,却留下了300多篇中短篇小说与6部长篇小说,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是带病之躯进行写作的,这已经是可令人惊叹的了;何况,一两个世纪以来,他的小说创作一直保持着不朽的艺术魅力。他在短篇小说方面的巨大成就,是他赢得了“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名,他的长篇小说也拥有亿万读者,并不断被改编成电影,风靡全球。
编辑本段创作特色
莫泊桑
莫泊桑的三百五十多中短篇小说从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反映普法战争的:在这类题材的作品里,莫泊桑揭露了普鲁士侵略者的残暴与野蛮;法国军队的无能,歌颂了法国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者的爱国精神如《羊脂球》(1880)、《米隆老爹》(1883)(必读)、《两个朋友》(1883)等。《羊脂球》是写被敌军占领的里昂城里十几位居民同乘一辆马车出逃的故事。一辆马车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作者通过乘客们出逃的不同原因,一路上的表现,特别是对羊脂球前后不同态度的变化,表现了他们不同的社会身份和性格特征。 2.描写资产阶级世俗生活,揭露资产阶级道德堕落的,如《项链》(1884)、《戴家楼》(1881),表现世人贪图钱财而不注重亲情的《我的叔叔于勒》(1883),描写小市民吝啬的《雨伞》(1884)等。 3.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贫困痛苦以及优秀品质等,如《西蒙的爸爸》(1881)、《一个女长工的故事》(1881)等。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的特色 逼真、自然,是莫泊桑在短篇小说创作中追求的首要目标。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无艺术,也是他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重要标志。较之于19世纪前期巴尔扎克、斯汤达与梅里美,莫泊桑的短篇已经摆脱了任何程度的浪漫主义色彩,更抛弃了传奇小说的一切手法。他的短篇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情节变化多端,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1、在选材上,莫泊桑对特殊的、奇特的事件不感兴趣,他的短篇都以日常生活故事或图景为内容,摹写日常生活中的人情世态。平淡准确一如现实生活,没有人工的编排与臆造的戏剧性,不以惊心动魄的开端或令人拍案叫绝的收尾取胜,而是以一种真实、自然的叙述艺术与描写艺术吸引人。由于作者观察精细、善于开掘,却深刻地反映出生活的真实和社会的本质。篇幅虽短,蕴含极深,平淡小事,意义不凡。给人以以小见大的艺术享受。 2、情节并不复杂,但构思布局非常精妙,别具一格。 A.莫泊桑在有的作品中,甚至不用情节作为短篇的支架与线路,他总以十分纤细、十分隐蔽、几乎看不见的线索将一些可信的小事巧妙地串联起来,聪明而不着痕迹地利用最恰当的结构上的组合,把主要者突出出来并导向结局。如《一家人》,一个公务员家庭从头一天晚上到第二天晚上所发生的日常生活,不是一个故事,而是某种现实。情节淡化与生活图景自然化,是现代小说的一个特点。 B.有的采取矛盾“层递法”,通篇小说起伏跌宕,或一开始就造成极大的悬念,然后出人意料的急剧转折。多姿多彩、生动有趣。 3、在表现形式上,莫泊桑是炉火纯青的技艺的掌握者,他不拘成法、不恪守某种既定的规则,而自由自在地运用各种方式与手法。在描述对象上,有时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有时是事件的某个片段,有时是某个图景,有时是一段心理活动与精神状态。既有故事性强的,也有情节淡化的甚至根本没有情节的。既有人物众多的,也有人物单一的,甚至根本没有人物的。在描述的时序上,有顺叙、有倒叙、有插叙,有目前与过去两重时间的交叉。在描述的角度上,有客观描述的,也有主观描述的,有时描述者有明确的身份,有时又身份不明。描述方式的多样化与富于变化,提高了叙述艺术的水平,大大丰富了短篇小说的描述方式。 4、采用自然朴素的白描手法,写景状物能抓住神髓,细致,准确传神。 5、人物形象的自然化与英雄人物的平凡化。通过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状态与在一定境况情势下必然有的最合理的行动、举止、反应、表情,来揭示出其内在的心理与性格真实。不回避英雄人物身上的可笑之处与缺点错误。人物性格都是通过情节开展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很少斧凿痕迹。 6、语言规范、优美、清晰、简洁、准确、生动。 莫泊桑小说中所体现的思想 莫泊桑从叔本华那里接受了事物永无休止地消逝,时间不断地分崩离析的悲观看法。对“逝去的事物,逃遁的事物,我们没有达到却消失了的事物,我们永远不能达到的事物”产生的苦恼,像水印一样印在他的全部作品里。他否认人类有天才,因为人不过是一头野兽,仅仅高于其他野兽而已:“我们一无所知,我们什么也猜不透,我们什么也想象不出。”他认为,哲学对各种问题给的是荒唐可笑的解释,我们都得不到问题的解答;科学也无法达到了解世界;宇宙受到盲目的、不可知的力量支配;进步只是一种幻想;宗教不过是一种欺骗,他否认天主存在。
编辑本段个人作品
莫泊桑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是在1880年至1890年之间写成,共出版27部中部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主要代表作是《一生》(Une vie)和《俊友》( 又译作《漂亮朋友》)《一生》(1883)描绘了贵族少女幻想破灭的凄惨的一生,通过约娜的悲惨事件反映出了在资本主义经济和资产阶级道德风尚的冲击下,土地贵族生活方式中必然崩溃与瓦解。《漂亮朋友》(1885)通过对冒险家杜洛阿利用女人为进身之阶,发迹过程的描写,反映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政治生活的黑暗与腐败,资产阶级的淫荡,特别是报界的污秽。
《幸福》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1880 《羊脂球》
1881 《一家人》
1882 《骗局》
1882 《遗嘱》
1883 《我的叔叔于勒》
1883 《米隆老爹》
1883 《两个朋友》
1883 《花房》
1883 《骑马》
1883 《怪胎之母》
1883 《不足为奇的悲剧》
《孤儿》
1884 《项链》
1884 《保护人》
1884 《归来》
1884 《小酒桶》
1884 《衣橱》
1884 《老人》
1884 《索瓦热大妈》
1879 《西蒙的爸爸》
《珠宝》
1882 《小步舞》
1886 《珍珠小姐》
1883 《一生》
1885 《俊友》(又译《漂亮朋友》)
1885 《图瓦》
1886 《温泉》
1886 《隐士》
1887 《皮埃尔和若望》
1887 《流浪汉》
1889 《像死一般坚强》
1890 《我们的心》
《菲菲公主》
《乡村一日》
名言
1 莫泊桑
.世上不知有多少人,为着疏懒误了自己的人生。奋发,活动。做事,谈话考虑问题之类,对某种人是很困难的事。 2.只要有一种无穷的自信充满了心灵,再凭着坚强的意志和独立不羁的才智,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3.世上真不知有多少能够成功立业的人,都因为把难得的时间轻轻放过而致默默无闻。 4.你明白,人的一生,既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也不是那么坏。 5.宗教,就是为了要塞满天国的财库,而让人们松开他们的钱袋口,或是使口袋变成空无一物的东西。 6.魅力,眼神,微笑,语言是女人用来淹没男人和征服男人的洪流。 7.人生活在希望之中。旧的希望实现了,或者泯灭了,新的希望的烈焰随之燃烧起来。
编辑本段《莫泊桑拜师》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从小酷爱写作,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但这些作品都是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莫泊桑焦急万分,于是,他去拜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为师。 一天,莫泊桑带着自已写的文章,去请福楼拜指导。他坦白地说:“老师,我已经读了很多书,为什么写出来的文章总感到不生动呢?” “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福楼拜直截了当地说。 “那——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 莫泊桑急切地问。 “这就要肯吃苦,勤练习。你家门前不是天天都有马车经过吗?你就站在门口,把每天看到的情况,都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要长期记下去。” 第二天,莫泊桑真的站在家门口,看了一天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可是一无所获。接着,他又连续看了两天,还是没有发现什么。万般无奈,莫泊桑只得再次来到老师家。他一进门就说:“我按照您的教导,看了几天马车,没看出什么特殊的东西,那么单调,没有什么好写的。” “不,不不!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呢?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这一些你都能写得清楚吗?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福楼拜滔滔不绝地说着,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都在莫泊桑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从此,莫泊桑天天在大门口,全神贯注地观察过往的马车,从中获得了丰富的材料,写了一些作品。于是,他再一次去请福楼拜指导。 福楼拜认真地看了几篇,脸上露出了微笑,说:“这些作品表明你有了进步。但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福楼拜继续说:“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如你要描写一堆篝火或一株绿树,就要努力去发现它们和其他的篝火、其他的树木不同的地方。”莫泊桑专心地听着,老师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福楼拜喝了一口咖啡,又接着说:“你发现了这些特点,就要善于把它们写下来。今后,当你走进一个工厂的时候,就描写这个厂的守门人,用画家的那种手法把守门人的身材、姿态、面貌、衣着及全部精神、本质都表现出来,让我看了以后,不至于把他同农民、马车夫或其他任何守门人混同起来。” 莫泊桑把老师的话牢牢记在心头,更加勤奋努力。他仔细观察,用心揣摩,积累了许多素材,终于写出了不少有世界影响的名著。
5. 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是哪三个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是指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
- 莫泊桑: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现代文学中的“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与俄国契诃夫和美国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他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说及三部游记,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
- 契诃夫:俄国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20世纪世界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他的作品以语言精练、准确见长,善于透过生活的表层进行探索,将人物具有典型意义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作,都浓缩在几个细节之中。
- 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被称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料,善于描写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生活。
6.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分别是谁
首先小编先来给大家说一说,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是哪三个,第一个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第二个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第三个是美国的家,欧亨利,那么他们为什么能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的巨匠呢?还有他们有哪些代表作?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具体的讲一讲。
最后一个是欧亨利。欧亨利胜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格斯林伯勒,曾经在银行工作过,也当过药剂师。1902年他移居纽约,正式成为职业作家,他曾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被誉为“美国生活的网络全书”。其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叶子》、《命运之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