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短篇小说
㈠ 推荐几部惊悚恐怖诡异小说短篇集的书
惊悚恐怖小说书单推荐
《阎罗嫁》村里的流氓整日的纠缠我, 我厌烦之下跟我妈说了我的烦恼,没想到他竟然惨死了…… 他的爸爸前来向我妈妈讨要说法,结果所有的人都死了,只有我……
㈡ 帮我推荐一些好书的书单,并简介大意
中华瑰宝
1 史记
司马迁作为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在《史记》一书中大力弘扬人文精神,为后代作家树立起一面光辉的旗帜。《史记》所渗透的人文精神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立德、立功、立言为宗旨以求青史留名的积极入世精神,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百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舍生取义、赴汤蹈火的勇于牺牲精神,批判暴政酷刑、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主义精神,立志高远、义不受辱的人格自遵精神。《史记》中一系列血肉丰富的人物形象,从不同侧面集中体现了上述精神,许多人物成为后代作家仰慕和思索的对象,给他们以鼓舞和启迪。
表现进步的民族观 进步的经济思想 强烈的民主性批判性 贯穿全书的豪迈的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
2战国策
“长短纵横之术”
西汉时,宫廷的密室中藏有很多战国时的史料,但这些珍贵的史料却错乱残破不全,
一些残简上的字只剩下一半,如“赵”字只剩下了“肖”,此类错误屡见不鲜。朝廷便
将编校整理这些史料的任务交给了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宫廷密室所
藏战国史料,分别名为《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
书》,刘向以国别划分,把6种书的资料,分别编入12国中。因这些材料大多是记述战
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所以,刘向将其定名为《战国策》。然而,《战国策》里
并非尽是策士的说辞,还有诸如“豫让刺襄子”、“荆轲刺秦王”之类记载,所以,不
能仅视为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游说之辞的汇编,它还是一部上接《春秋左氏传》,
下接陆贾《楚汉春秋》的战国杂史。
3, 53《资治通鉴 》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通鉴》还有历史评论。一类是属于司马光自己写的,每篇以“臣光曰”开头;还
有一类是选录前人的评论,开头都写明作者名氏。当然,司马光所选录的前人史论,都
是符合自己的观点,大部分用于表述他的政治思想。
《通鉴》还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司马光是奉诏编书的,皇家的崇文院,据宋仁宗
时所编《崇文总目》的记载,共列书籍30669卷,是当时全国藏书最多的地方,司马光
和他的助手都可以查阅。宋神宗又以颍邸旧书2400卷,赏赐给司马光。司马光洛阳的住
宅里,“聚书出五千卷”,其他协修人也各有自己的藏书。司马光等人所取材料,除十
七史外,凡前代留存下来的史书也无不搜集。对于私家的藏书,他们也多方借阅,如刘
恕曾亲自去藏书家宋敏求的家中,口诵手抄。可见,《通鉴》所搜集的材料是很丰富的。
有人估计,《通鉴》所引之书多达300多种。
《通鉴》是我国一部极为重要的编年史,它不仅给封建统治阶级提供了统治经验,
同时它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比如书中所引各书材料有些已亡佚,得赖此书保存。它全
书体例严谨,前后脉络分明,语言文字也极为简练。这些对后世史学都产生了极大的影
响。自《通鉴》出现后,一度中衰的编年史书体裁,才得重振旗鼓,并加以发展起来。
自南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李心传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直到清代徐乾学
撰《资治通鉴后编》,毕沅撰《续资治通鉴》,夏燮撰《明通鉴》,无不遵循司马光所
创的义例。不仅如此,由《通鉴》派生出来的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和朱熹《资治通鉴
纲目》,出现新的纪事本末体和纲目体,成为南宋以后流行的史书体裁。因此,司马光
主编的《资治通鉴》一向受到史学界的好评。宋代的王应麟、清代的王鸣盛、钱大昕都
有赞语。
4《孙子兵法》
“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
孙武的生卒年月现已不可考。他本是齐国人,后移居吴国,因擅长兵法,被吴国大
臣伍子胥推荐给吴王阖庐。孙武将其所撰兵法13篇献给吴王,阖庐遂以孙武为将,出兵
西破强楚,北威齐晋,扬名诸侯之间。孙武最后终老于吴国,葬在吴都巫门外。
《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和内容出自孙武。但后人因《汉书·艺文志》著录《吴孙
子兵法》有82篇,图9卷,而多认为13篇是曹操削除繁冗,取其精粹而成。又有人因
《汉书·艺文志》著录的《齐孙子》,即《孙膑兵法》久已失佚,后世流传的只有一部
《孙子兵法》,而认为13篇出自孙膑之手。不过,在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
一部《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的残简,以及记载孙武言行的70余枚竹简后,学者们
已多倾向于13篇应出自孙武之手,82篇则是孙武后学所著,是用以补充和解释13篇的
5 《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现代名著
一 边城
不知道有没人同意,个人觉得这部小说是中国近现代小说最高的,那些乡土风景的描写,及"三教九流"各种底层人物的刻画,在中国那个时代的背景下,以爱情为主题,只是一部中篇,但算是非常丰满的了.应该说看这本小说都能感悟到人性善良及心灵纯净的美好.
二 骆驼祥子
最爱老舍的语言!说不出所有然来,看他的书,总会有一种仿佛在与之交谈的感觉,他像是跟你面对面然后表达着他的思想.因为语文教材里的那篇《济南的冬天》才找的他的书看,他的散文看的居多,长篇完整的只看过《骆驼祥子》,好多年过去了,故事忘了大半,但祥子和虎妞的形象太过生动的像是戏剧里的人物.了解了老舍生平后,最景仰的中国作家,当是老舍了!
三 围城
似乎不看这本书,是会非常过意不去的.看这书,没怎么刻意的想去理解所谓的“围城”思想,其实是读出一种厌恶吧,方鸿渐,一个无主见的,被动的,意志不坚的,易受诱惑的,不懂自己想要什么的...他应该为自己的一切悲剧买单.整本书写的很精美,当真是“锱铢积累”,是钱钟书的心血之作了.同时也看过杨绛的《洗澡》不甚熟悉的时代背景,不过觉得可看性还是比较强的.
四 浮躁
十分喜欢的一部小说!第一次看贾平凹的书,觉得相当莫名其妙,如此知名的作家,居然写“情色”.某些中篇简直荒诞不经,不过终归是自己看的时候太小了.比较晚才看的《浮躁》,惊为奇书,思考着如何浮躁而看完这本书的,书里的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你会觉得他们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很少看到如此具有现实意义的书,贾平凹也成为比较偏爱的作家,书里爱情部分的描写也挺感人.
五 呐喊 彷徨
呐喊?彷徨!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己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丁子只朗诵了两句,我便被鲁迅的话语再次击中。伴着炎热的天气,吵闹的背景,恍惚中,我瞬间想起许多曾经有过的梦。这些梦想,或者说仅仅只是一些幻想,在当时的脑海中,必是经历了大风大浪,依然存在于自己心中。但正如鲁迅所说,“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却觉得有些可惜。因为大多都没有实现。
小学时上课会在老师不注意时作曲,但是大多都被淹没;对那些不熟知的事情永远感到好奇,会不停问个究竟;对音乐美术手工之类的课很感兴趣,可以无数次的为之熬夜;喜欢的书可以一遍又一遍,翻来覆去的看,虽然上面只是无法实现的一个又一个童话等等。这些曾经都已被我忘记了,现在记得的就是循规蹈矩,一遍遍做着大家都做过的事,不动脑筋,只需重复。我怕自己的灵感和想象力就此消失了。
想想这十几年的求学生涯,大多都是快乐且无忧无虑的。但是每每被问及学习的目的,表面上说的很好听,为自己,为家人,为祖国,但是现在想来,很少有真正为了自己的心,大抵都是为了应付当时的教条吧。所以学得快,忘得也快。高考完就一下子全还给了老师,还给了流逝的时间,还给了自己一去不复返的青春。以至于当丁子可以背诵出他喜欢的任何词句时,我却在脑海里翻腾半天,发现空空如也,于是也想说些自己喜爱的句子的心被生生压了下去。唯一能做的就是看着丁子微笑,然后沉默。
沉默有时是因为有太多话要说,有时又是因为无话可说。我想此时我属于后者。我很惭愧。
昨天聊了很多,才发现自己的生活原来并不属于大学生的生活。丁子说我们这些人已经是在过几年之后的生活了。规律但是并不丰富多彩,又有无聊加空虚之嫌。倘若时间总是让我们先行几步,但是人在每个阶段该做的事情都让上个阶段做了,那我们下个阶段又该做些什么呢。
前几天看了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最后一段放在这里做结尾,用于自己仍在探索的未来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生活。也用于随时提醒着自己。
“生者的地狱是不会出现的;如果真有,那就是这里已经有的,是我们天天生活在其中的,是我们在一起集结而形成的。免遭痛苦的办法有两种,对于许多人,第一种很容易:接受地狱,成为它的一部分,直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第二种有风险,要求持久的警惕和学习:在地狱里寻找非地狱的人和物,学会辨别他们,使他们存在下去,赋予他们空间。”
外国
一 童年
外国名著的启蒙,初一时语文老师布置的精读作业所选的书,几乎是自己读过最多遍的名著了,随便翻起一页来看,甚至其中的一段话,都感觉熟悉,这本书不在语文老师的推荐书目里,当年,当我在课堂上说自己看的是童年时,他说这本书不精彩,其实言下之意,可能就是我们看不来,或者说这书对我们是很枯燥乏味的.一个初中生懂的再多总是有限的,最后一遍读童年时,发现自己起初看的实在很浅显.
可是,我想说可是,第一次看童年时,内心受到的一种冲击,到如今都没退散,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童年,更别说不同国度,不同年代了,可是,每个小孩总有心心相戚的地方,高尔基在书的扉页上题:为我的儿子而作.端的是满怀深情之作,有一种莫可名状的触动,我知道那就是“童年”!孩童时,幼小心灵在成长过程中承受过的那些重量,是足以刻骨铭心的,为自己深感幸运,那年,告别童年之际选了这本书!
二 幽谷百合
幽谷百合也在巴尔扎克代表作之列,但很少看到与此书相关的讨论,买这本书,完全是冲着作者的声名,巴氏的《人间喜剧》基本就是现实主义小说的代名词,可是幽谷百合却是很纯粹的爱情诗篇,译者在序言里说巴尔扎克一生创作了九十余部小说,却写不出一首精彩的诗,而这本爱情小说可以当作一首感人的长诗来读.
初读这书时,似乎年少了点,对书中爱情部分的描写,实在感觉寥寥,吸引自己的完全是那诗一般的语言,像音符一般跳跃着,绝无冷场.小说的主人公也正是刚要踏入社会的青年,踌躇满志却遇到了爱情,几乎是通篇的情感描写,几年以后,在大学毕业之际,突然怀念起这本书来,开始要验证女主人公写给“我”的那封长长的信,那是她用了数晚的时间为我所做的筹划,是给我的关于立身处世,飞黄腾达的锦囊妙计,是她智慧的结晶.100多年前的书,跨了国度,跨了年代,可是依然无比受用.
三 草原
即契诃夫短篇小说集,在中学的语文教材里,契诃夫被收录的短篇小说不在少数了,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初中语文老师用了N堂客抽丝剥茧般的讲解《变色龙》,一直都觉得他的小说像戏剧,总是上演荒唐的戏码,而他是导演,他的戏具有很强的张力,在高潮时嘎然而止,可是,他的最使我感动的小说却是草原.一直到现在,每每长途跋涉,高速公路上,坐在大巴车里,看着窗外飞速而过的风景,总能更深刻的领会到《草原》里的在旅途中的那种绵延不绝的孤独感.
四 羊脂球
即莫泊桑短篇小说集,很晚才看的莫泊桑的小说,一开始就很有疑问:他凭啥可以跟契诃夫齐名?当然是一种无知了,事实却是,那本小说集看过一半后,莫泊桑几乎就成为自己最崇拜的小说家了,小说的整体架构总感觉是无懈可击的,没有极尽华丽的语言,却总有巧夺天工,浑然天成之感,他的小说可以让人有许多思考,你能感受到一个作家的睿智,他笔下的人物很自然的流露出人性,对比下,会觉得契诃夫对他小说里的人物是一种刻意的操纵了,论短篇小说,莫泊桑在我心里是最高的!
五 猎人笔记
记得这本书是某年冬天的晚上常看的,一到冬天总习惯在被窝里看书,看完契诃夫和莫泊桑后,遇到图格涅夫,小说风格上有极度彻底的转变,看他的猎人笔记总感觉像在看日记,猎人的所见所闻,像是自己的亲身经历,猎人独有的笔触,某些篇章,荒郊野外的味道十足,让人会做梦:假如自己也是个很悠闲的猎人...又像是在看一篇篇散文一样,只不过不会有高深莫测之感,读猎人笔记,一段很美好的经历.
从高尔基到契诃夫再到图格涅夫,俄罗斯文学也成为自己的偏爱!相当遗憾的是,从初一就计划要看的托尔斯泰的那些大部头,居然屡屡错过,《复活》是现在最想看的小说.
六 雪国
川端康成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是带着颇深的疑问去读他的书的,传说中的意识流写法体会不了太深刻,可是,总记得他的书里有种淡淡的忧伤,借由一些很简单的细节动作或话语就勾画出人物的性格及情感,确实是让人拍案叫绝的,他的书里不解的东西挺多的,或许也跟文化的差异相关.不过最不解的是,看到有人把村上春树与之相提并论,只看过且听风吟和挪威的森林,风格差的挺远,但就文学底蕴来说,似乎二者还是差的挺远的.
七 红与黑
很早看的名著,看这书的时候人挺傻的,因为对小说的主人公非常反感,连带着对整本书都反感,甚至怀疑起,这书凭啥是世界名著? 但几年后,回想起整本小说,才恍然大悟,原来最初看的时候,司汤达的写作方式自己没看懂,那些心理描写方式真是一绝了,从新审视于连,挺另类的一部小说,其实是十分精彩的.
八 巴黎圣母院
巴尔扎克的小说被称作是现实主义的,雨果却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好吧,是因为想见识下所谓的"浪漫主义"才去看的巴黎圣母院,似乎没有什么名著的正反派人物可以有如此反差的了,不知道为啥看这书,最吸引我的是那个最是虚伪的副主教,不经意的想到岳不群,不过还是觉得雨果刻画的形象更为生动.这本书只是看过一遍印象就十分深刻,听说《悲惨世界》写的更好,遗憾的是还没看过...
九 基督山伯爵
大概是看过的最好看的小说了(外国名著),几乎是当武侠小说来看的(看过改编的电影也拍的很精彩)可是一直在纠结一件事,同是大仲马代表作的《三个火枪手》我居然看不下去,也是自己买过的名著中唯一一部没看完的.
十 包法利夫人
莫泊桑写的那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好像有收录在中学的语文教材里吧,扯的远了,《包法利夫人》看的早了,女主人公偷情,其心里及情感变化的描写,最初看的时候,有那么一点不知所谓的,还有那个怯懦的男主人公,福楼拜选中了一个经典体裁,完成了一部经典名著,只能佩服其手法的高明了.福楼拜晚年悉心指导莫泊桑的写作,常常想那是个什么样的年代啊,所有伟大名著,伟大作家都集中在一起了.
十一 福尔摩斯探案集
虚构的人物比创作者更知名,似乎是很少见的,福尔摩斯成为世界上家喻户晓的人物,或许对于柯南道尔来说,更是种幸福,就像是看着自己生养的小孩功成名就!其他的侦探小说看的太少,也无从比较了.一直记得福尔摩斯的第一个故事是《血字的研究》,经典的《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恐怖谷》...不过,觉得柯南道尔安排福尔摩斯死去的那篇太拙劣了,幸好,在福迷的强烈反对声中,他又让福尔摩斯回来了...柯南道尔写的故事一定不是最精彩的,但拥有福尔摩斯这个名字似乎就够了.
十二 堂吉诃德
除了福尔摩斯,堂吉诃德大概是小时候最如雷贯耳的一个名著中的人物了,可是,又是读的太早的一本书,啃的相当辛苦,始终也没找到这本书的趣味所在,是硬生生把整部小说翻完的,只留下了鲜少的印象,这本书对我大概是个转折点,从此后拿到手的大部头名著,除去《三个火枪手》,基本都算看的比较顺利.
这些你能看懂就很了不起,欢迎追问
㈢ 喜欢推理小说的帮我列个书单
哇~
遇到知音了~
1.
书名:谋杀,我亲爱的华生(新编福尔摩斯探案集)
作者:[美]马丁H.格林博 等主编
译者:陈东雷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基本信息
【总 页 数】:311页
【装 帧】:平装
【开 本】:32开
【出版日期】:2008-5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擅长出版文选类图书的美国Avalon出版社策划的新编福尔摩斯探案集之一,集合了十一位英美当代著名推理小说家以福尔摩斯为主人公写的短篇小说,向柯南道尔致敬的同时,也令“福尔摩斯”迷们又可以看到福尔摩斯的故事了。
这是一次对福尔摩斯的集体致敬,一次对著名侦探的真切缅怀。其中每篇小说精彩程度决不亚于探案过程本身,令人阅读时摒息凝神,爱不释手。
《谋杀,我亲爱的华生》由安妮·佩里等十位当代英美著名推理小说家创作。各位作家以诡异、平静、精彩、冷峻、严密、慵懒等各种手法讲述福尔摩斯和他的助手华生医生对一系列从未记录过的案件的调查过程。
作者简介:
马丁·格林博,最著名的犯罪小说编辑兼作者之一,与乔恩·莱兰博以及丹尼尔·斯塔肖尔共同编著了这套《新编福尔摩斯探案集》。前者是柯南道尔的遗产分配执行人,后者是获埃德加奖的传记性小说《传奇的叙述:阿瑟·柯南道尔的一生》作者。他们三个还是广受好评的小说集《贝克街的谋杀案》的共同编
者。
2.
沉默的证人(侦探推理系列)
作者:(英国)阿加莎・克里斯蒂
译者:韩英森
定价:¥25.00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页码:344 页码
·出版日:2008年
·ISBN:9787020065363
·条码:9787020065363
·版次: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32
·中文:中文
·丛书名:侦探推理系列
内容简介
小绿别墅的女主人阿伦德尔小姐去世了,她置自己的侄子、侄女、外甥女于不顾,竟然把遗嘱把全部财产留给了她的女仆人劳森小姐,惹得小镇上的人们议论纷纷。波罗感觉这有问题,急速赶到小镇,但发现老人已去世,这使他大吃一惊……
作者简介
阿加莎.克莉丝蒂(Agatha Christie,1890-1976)生於英格兰的Devonshire。克莉丝蒂早年丧父,小时候并未受过正规教育,多靠母亲的指导与自修来充实自己。24岁(1914)时,本名阿加莎.玛丽.克那丽莎.米勒的克莉丝蒂嫁给了英国皇家空军军官阿奇坡.克莉丝蒂(ArchibaldChristie)后改姓夫姓。第一次大战期间她曾加入医疗机构担任护理工作,有机会接触并认识各种毒药的药性,因而垫定了日后小说中对於药性运用的基础。在这段时间中,她时常与姊姊玛姬一同阅读侦探小说,并且一起讨论讨论其中的布局与情节,因而勾起了写作的兴趣,并且写下了其第一本侦探小说The Mysterious Affair at Styles。不过当时曾遭多家出版商退稿(与科南道尔当年的境遇一样),最后终於在1920问世。克莉丝蒂这一次的婚姻生活并不顺利,1926年在发现其夫有婚外情,再加上其母过世的双重打击下,曾一度离奇失踪。1928年,这次婚姻在维持了14年后终告结束,为了弥平婚变的伤痛,便只身到海外旅行。期间在西亚(土耳其、埃及等地)的经验,提供了她"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Death on the Nile" 等名著的素材。1930年,在小亚细亚的旅途中与考古学家马克斯.马洛文(MaxMallowan)相识,并於同年九月结婚,从此夫唱妇随,常伴夫婿至北非考古,婚姻生活顺利。再婚后的克莉丝蒂则依然沿用前夫的姓为笔名,继续她的文学的创作工作。1976年一月十二日,克莉丝蒂与世长辞。
3.
罪之法则
作者:普璞
定价:25元
出版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545202144
条形码:9787545202144
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
灰暗压抑的水泥
无所不在的恐惧
那年夏天
姐姐就已经被我们杀死了……
怨毒和仇恨可以把人变成怎样的怪物?
被伤害是不是注定无法再原谅?
肉体是她,血液是她,声音是她,而灵魂却已属于地狱。
三起诡异的凶案震惊警局
令人发指的密室现场,支离破碎的尸体惨状
难不成他们是被四壁灰暗的水泥所杀?
屡破奇案的警探王峰继续追踪调查
竟牵扯出自己一段不堪回首的阴暗过去
是人还是魔,精心布置了这个局?
似乎每个介入其中者,都会被神秘势力揭开自己都不愿再想起的回忆……
作者简介
普璞2006年获得新浪文学大奖赛推理状元,悬疑推理恐怖类总盟主。出版长篇作品《罪之法则》。
4.
消失的人
译者: 夏维
作者: (美)杰夫里·迪弗
定价: 38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9年1月
简介 · · · · · ·
故事发生在纽约一所著名的音乐学院里。杀手逃离现场手将自己锁在一间教室里。几分钟后,警察包围了教室。里面传来一声尖叫,警察破门而入,房间是空的。
来去无踪的魔术大师利用其精湛的魔术技巧,不单能将人杀于无形,还能够在戒备森严的警方眼底下一次又一次逃离。林肯必须赶在下一个受害者死亡之前将魔术师捉住!
5.
犯罪七大奇迹
译者: 王琢
作者: 保罗·霍尔特
定价: 25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年: 2008.11
简介 · · · · · ·
“您爱我吗?我真是心满意足。那么,现在去杀戮吧!”
收到这张奇怪的卡片的时候,欧文·伯恩斯忍不住拿腔拿调地念了一遍,似乎要品尝其中的每一个音节。作为一个唯美主义者,他只有一种癖好:在所有的领域里——甚至是完美的犯罪中寻找美感!他经常慨叹说这个时代的罪犯完全丧失了对于美的追求。
但是欧文·伯恩斯想错了,一个完美的罪犯出现了。这名罪犯不仅来无影去无踪,还总是预先向警方通报谋杀的企图。更加不可思议的是:每一桩谋杀案都和一个“古代七大建筑奇迹”相关,凶手要完成“犯罪七大奇迹”!
有血有肉的活人能够让弩箭从天而降吗?能够从惊涛骇浪中的灯塔上飞走吗?也许凶手根本就不是一个凡人,而是一个乃塔尔——古埃及神话当中的无形的力量……
5.
脸对脸
作者: (美)埃勒里·奎因
译者: 郑乐 张吉明
ISBN: 9787802255609
页数: 264
定价: 23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9年1月
简介 · · · · · ·
一位美国女明星在家中被杀,她的丈夫成为最大的嫌疑人。因为这位女明星已经退休,有大笔财产。而她的丈夫是个有名的花花公子,以和女人结婚,骗取财产而闻名。但是,丈夫却有不在场证明,妻子死亡时,他和一位情人在一起。
妻子临死之前,在一张黄色的便签纸上留下了“f a c e”的字样。
这意味着什么……
作者简介 · · · · · ·
埃勒里•奎因(Ellery Queen),推理小说史上一个非凡的名字,实指弗雷德里克•丹奈(Frederic Dannay,1905—1982)和曼弗里德•李(Manfred Lee,1905—1971)这对表兄弟作家。他们的创作时间长达半个世纪,作品多达数十部,全球销量约计两亿册;他们曾五获埃德加•爱伦•坡奖;他们的四部“悲剧系列”和九部“国民系列”作品被公认为推理小说史上难以逾越的佳作;他们于1941年创办的《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EQMM)成为劳伦斯•布洛克、迈克尔•康柰利等推理大家起飞的平台,迄今仍是最专业、最权威的推理文学杂志之一;他们出资设立“密室研讨小组”,定期与约翰•狄克森•卡尔、克雷顿•劳森等推理大师交流、切磋;他们成就的不仅仅是自己,更为成就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书写了浓墨重彩。
6.
圣诞奇案
【总 页 数】:274页
【装 帧】:平装
【开 本】:32开
【定 价】:21元
【I S B N】 :9787020069194
【出版日期】:2009年1月
内容简介:
圣诞前夜,李家先是传出震耳欲聋的家具撞击声,接着是尖叫哭嚎。楼上,专横的老李躺在血泊中,喉咙被割断了。家庭团聚就此破碎了。波洛发觉现场的气氛不是哀伤,而且相互猜忌。似乎每个人都有理由憎恨这位死去的老人……
阿加莎特别为她的姐夫而作的真正的“血淋淋的暴力谋杀”,因为他总嫌其作品过于精致文雅而使谋杀事件变得太“贫血”了。
7.
西班牙披肩之迷
作者: 埃勒里·奎因
译者: 石葱
副标题: 经典系列/奎因侦探推理小说
ISBN: 9787204099511
定价: 15.80元
出版社: 内蒙古人民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9年1月
简介 · · · · · ·
埃勒里与探长父亲的挚友马克林法官同行,前往西班牙岬附近的海滨小屋避暑,一抵达便发现手脚被绑、受伤昏厥的女子,她是西班牙岬主人的千金萝萨·高德弗雷,这是一桩绑架案吗?
消息传回高德弗雷家之后,萝萨的男友柯特连忙赶来,却带来另一桩噩耗:家中宴请的客人约翰·马尔科陈尸在别墅海滨的阳台上。死者坐在椅子上,浓密黑卷发上的黑色软呢帽稍稍右斜,只留一件歌剧式的披肩挂在肩膀上。尸体为何被如此安置?为何一丝不挂?……
向你推荐的书大多是才出来的
我比较喜欢看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书,很经典~
㈣ 求文学类书单!!
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人性,宗教)《白痴》
司汤达《红与黑》(政治对生活的干预)
看外国文学的话,你还可以读一点关于基督教的东西,这会对你读外国文学作品有很大的帮助。
《蒙田随笔》可以看看
《茶花女》《三个火枪手》这些故事很好看。
拉美文学的话《百年孤独》嘛
当然也要看看中国的嘛。
㈤ 求一份世界名著100本书单
1.《小王子》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读物”,至今全球发行量已达五亿册,被誉为阅读率仅次于《圣经》的书籍。
2.《海底两万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最具魔力的经典作品”。
3.《名人传》只要打开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生命的烈火就会扑面而来。
4.《昆虫记》昆虫的史诗。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5.《八十天环游地球》世界科幻小说的经典之作。在未知世界中漫游,在已知的世界中漫游。
6.《红与黑》一本极具思想意义的政治爱情小说:“红”是象征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热血和革命;而“黑”则意指僧袍,象征教会势力猖獗的封建复辟王朝。
7.《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莫泊桑,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
8.《神秘岛》“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著名的科幻三部曲的第三部,深信人类无穷的创造力和科学的巨大力量将使人类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
9.《忏悔录》我在世上曾经做过些什么,曾经思考过些什么问题,曾经怎样做人,全都记录在此。
10.《茶花女》在法国文学史上,这是第一次把作为主角的作品。残忍而现实的童话。
11.《最后一课》在中国家喻户晓、最具群众基础的法国文学名篇之一,它甚至可以作为都德的代名词。作为“爱国主义”的符号,融入近代中国人百年的情感之中!
12.《地心游记》勇气和理性共生、冒险和坚忍并存
13.《格列佛游记》讽刺批判文学的杰作
14.《鲁滨逊漂流记》英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
15.《简·爱》不朽的女性精神
16.《呼啸山庄》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一部“奥秘莫测”的“怪书”。最震撼人心的“黑色英雄”小说作品之一。
17.《大卫·科波菲尔》被狄更斯称为“心中最宠爱的孩子”,最早传入我国的西欧古典名著之一。
18.《培根随笔集》被誉为英国的《论语》
19.《雾都孤儿》狄更斯第一部伟大的社会小说
20.《爱丽丝漫游奇境》世界十大著名哲理童话之一,魔幻小说的先驱之作。
21.《金银岛》全世界流传最广的一部海盗探险小说,新浪漫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
22.《匹克威克外传》英国天才小说家狄更斯的成名杰作,被誉为英国版《堂吉诃德》
23.《童年》通过孩子的眼睛描写世界,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24.《我的大学》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他在十月革命之后写的第一部重要作品。
25.《在人间》要做一个坚强的人,不要为环境所屈服。存在于天堂与地狱之间。
2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生活的教科书”,影响中国现当代社会巨大的经典励志作品。
27.《复活》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托尔斯泰主义”的生动展现。
28.《克雷洛夫寓言全集》克雷洛夫,第一位被树立塑像的俄国作家,展现俄罗斯民族的精神和智慧。
29.《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契诃夫的舞台,有这个时代一切的痛和期待。
30.《格林童话》世界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赞为“欧洲和东方童话传统划时代的汇编作品”。
㈥ 有什么英语短篇小说推荐
1. “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 Flannery O’Connor
Few short stories have stuck with us as much as this one, which is probably O'Connor's most famous work — and with good reason. The Misfit is one of the most alarming serial killers we've ever met, all the more so for his politeness, and the story’s moral is so striking and terrifying that — whether you subscribe to the religious undertones or not — a reader is likely to finish and begin to reexamine their entire existence. Or at least we did, the first time we read it.
《好人难寻》这篇小说是奥康纳最为著名的作品,很少有其他短篇小说能像这篇一样给我们带来震撼。无论你是否能明了宗教般的潜在含义,看完这篇小说读者都会开始或是结束对存在的检视。
2. “The School,” Donald Barthelme
This story is very short, but pretty much perfect in every way. Though Barthelme is known for his playful, post modern style, we admire him for his ability to shape a world so clearly from so few words, chosen expertly. Barthelme never over explains, never uses one syllable too many, but effortlessly leads the reader right where he wants her to be. It's funny, it's absurdist, it's sad, it's enormous even in its smallness. It may be this writer’s favorite story of all time. You should read it.
这篇小说很短,但是堪称完美。巴塞尔姆的优秀就在于他能用精选的极少几个文字就为我们叙述了一个世界。他很少过多地解释,就把读者带到了他想要你去地方。
3. “In The Penal Colony,” Franz Kafka
Kafka called this one his“dirty story,”and thought it imperfect, but it's one of our favorites of his (though we also recommend “The Hunger Artist”and“A Country Doctor”). It's so obviously a story about writing, in some ultimate way — a machine punishes its victims by writing on them over and over until their bodies give out — but its as if, while the body is the source of every problem in the tale, every weakness, it is also the only place where true knowledge can be translated.
卡夫卡称自己的这篇小说是一个“很脏的故事”,认为并不完美,但是这个短篇确实我们的最爱之一。在小说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身体是一切问题和弱点的根源,但身体也是唯一能转化真知的地方。
4. “Signs and Symbols,”Vladimir Nabokov
Another short one, we revere this story for its ability to turn every tiny detail into a portentous disaster, not to mention the fact that it's penned in Nabokov's effortlessly gorgeous, silvery prose. An old Jewish couple goes to visit their son in the mental hospital, only to be turned away because he has attempted to kill himself. And that's it, really. They go home and look though a photo album, eat some jam. The phonerings. But the whole thing is, perhaps, both a comment on the nature of insanity and the nature of the short story itself, with all its rules and strangeness and banality. And all its symbols, of course.
我们喜欢这篇小说的原因就在于,这个故事有能力把每个细微的细节瞬间变为一场灾难,而Nabokov在写这篇小说用的是轻松华丽水银泻地般的散文风格。
5. “Gooseberries,” Anton Chekhov
Chekhov's stories are indisputably among the greats, and this one, written rather late, is one of our favorites. Chekhov probes at both the frailty and the worth of humanity, not to mention the natureof life, both for the fortunate and the unfortunate. But like most of Chekhov's stories, there's no clear moral, there's no obvious takeaway. Some men sit around and discuss their thoughts, and we listen, mulling over the subtleties for ourselves.
契科夫的小说无疑是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而这篇是我们的最爱。这篇小说像他的其他小说一样,没有清晰的道德标准,我们只是静静地看着几个人围坐着,讨论他们的思想。
6. “Sea Oak,” George Saunders
“Sea Oak” is Saunders's favorite of his own stories, we've heard, so because we find it so hard to choose among them, we've included it here on his own recommendation. Absurdist and satirical, and including at least one zombie shouting at her housemates to get laid, it's a weird one. But it's also concerned with placelessness, with family, with poverty, and like all of Saunders's stories, has a good, thumping heart under all that darkness and fun-poking.
这部小说是桑德斯最为喜爱的一步短篇,这也是我们听说的。因为我们很难做出选择,因此就把他自己的推介放在了这里。这部小说充满了荒诞和讽刺,但是也关心家庭和贫穷等问题。像他的其他小说一样,在黑暗和取笑中,也暗含着美好和快乐。
7. “The Ones Who Walk Away From Omelas,” Ursula K. LeGuin
LeGuin's parabolic tale, which won the Hugo Award for best short story in 1974, is a weird, spacious story about a city that seems to be a utopia — except for its one flaw, the single child that must always be kept in darkness and wretched misery so that the others may all live happily. Most of the citizens eventually accept this, but some do not, and silently leave the city, vanishing into the world around. Strange but pointed, Le Guin is a master of her genre.
勒古这部寓言般的短篇小说获得过1974年的“雨果奖”,是关于一个类似乌托邦的城市的荒诞又宏大的故事。
8. “The Veldt,” Ray Bradbury
This tale, from one of the greatest science fiction writers in history, is deliciously wicked. Though it was written in 1950, this kind of story — of children driven mad by want, of technology turning on its masters — will never get old. Until technology actually turns on us, that is. Then we probably won't want to hear about it.
布莱伯利作为历史上最富盛名的科幻小说家,这篇小说也是通过精心编写的。
9. “The Bear Came Over the Mountain,” Alice Munro
The undisputed queen of the short story, Alice Munro’s work is stark and often heartbreakingly raw, and this story of memory loss and the aching tenderness of human interaction is no different. Fun fact: this story was adapted into the film “Away from Her”, starring Julie Christie and Gordon Pinsent.
门罗是毫无争议的短篇小说女王,她的作品有一种朴实风格,常常带着心跳般的粗犷,这篇关于丧失记忆以及人类互动中的痛苦和柔弱的小说也不例外。
10. “The Nose,” Nikolai Gogol
Gogol might be the oldest writer on this list, but he’s also one of the weirdest — in a good way. Nabokov once wrote, “In Gogol…the absurd central character belongs to the absurd world around him but, pathetically and tragically, attempts to struggle out of it into the world of humans — and dies in despair.” What else can an absurd noseless man do, after all?
果戈里应该是这个书单上最久远的作家了,但是他也是最荒诞的小说家之一。纳博科夫曾近这样写道:“在果戈里的作品中,荒诞的人物属于他周围荒诞的世界,但是却可怜兮兮且悲惨地要逃离他的世界,最终死于绝望”。
㈦ 学生必读书目
小学生必背古诗70篇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40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邶笪钟 编写
中外神话传说——田新利 选编
成语故事——李新武 编写
论语通译——徐志刚 译注
孟子选注——李炳英 选注
庄子选译——陆永品 译注
三国演义——罗贯中
水浒传——施耐庵
西游记——吴承恩
红楼梦——曹雪芹
西厢记——王实甫
骆驼祥子——老舍
朱自清散文精选——朱自清
谈美书简——朱光潜
边城——沈从文
茶馆——老舍
朝花夕拾——鲁迅
尘埃落定——阿来
繁星·春水——冰心
芙蓉镇——古华
鲁迅杂文精选
呐喊——鲁迅
女神——郭沫若
家——巴金
雷雨——曹禺
子夜——茅盾
伊索寓言精选——(古希腊)伊索
安徒生童话精选——(丹麦)安徒生
巴黎圣母院——(法)雨果
复活——(俄)列夫·托尔斯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歌德谈话录——(德)爱克曼
格列佛游记——(英)斯威夫特
格林童话精选——(德)格林兄弟
哈姆莱特——(英)莎士比亚
克雷洛夫寓言精选——(俄)克雷洛夫
鲁滨孙飘流记——(英)笛福
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
欧也妮·葛朗台——(法)巴尔扎克
匹克威克外传——(印)泰戈尔
普希金诗选——(俄)普希金
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
泰戈尔诗选——(印)泰戈尔
堂吉诃德——(西)塞万提斯
童年——(苏联)高尔基
“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具备了以下几个特点:
1)书目最全。由于部分图书如《骆驼祥子》、《繁星·春水》、《女神》、《子夜》、《家》、《雷雨》、《茶馆》均享有专有出版权,国内独家出版,因此该丛书为国内唯一最完整最全面的指定书目
2)版本完善。比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名著,均以最早或最为通行的刻本为底本,校点、注释基本汇集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朝花夕拾》、《呐喊》选自荣获首届国家图书荣誉奖的《鲁迅全集》。 由著名专家教授进行校注,是国内唯一的版本权威。
3)注释详尽。为了便于学生阅读,我们对需要注释的地方都作了详尽的注解。注解简明扼要,深入浅出,流畅准确。
4)译文精准。《堂吉诃德》是著名作家杨绛先生以“十年磨一剑”的功夫译成的世界文学名著,堪称名著名译。1986年因该书译笔精准,杨绛先生荣获西班牙国王颁发的“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勋章”;《巴黎圣母院》的译者是已故著名诗人陈敬容先生,陈敬容先生早在40年代就翻译出版了该书,30年后,她对原译文反复修改,重新加工,前后花费了数10年的工夫,是一个非常可靠的译本。朱生豪先生的译本《哈姆莱特》,在中国文坛和剧坛历经了半个多世纪,译本精妙,至今无与匹敌。
5) 方便阅读。为了帮助学生自读,便于语文教师讲解,我们在每部名著的前面都附上一篇由相关专家撰写的导读文章,深入浅出地介绍该书的作者情况、有关背景、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引导学生更充分地理解作品。适合中小学生阅读,是这套丛书的主要特点。
人民文学出版社为国家级出版社,是我国最大的专业文学出版机构,拥有雄厚的编辑出版实力。自建社以来,以出版高质量、高品位的文学类图书而赢得广泛赞誉。即使在目前出版界比较盲目混乱的情况下,我社仍然坚持已有的出版品格和良好的出版传统,出好书,出精品,确实代表了中国文学出版的最高水平。“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中的书籍均为我社的常版书,经过长期的使用和不间断的再版,其版本、编校质量在读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而钱钟书的《围城》,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曹禺的《雷雨》,郭沫若的《女神》等现当代文学作品均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看家篇目。人民文学出版社也一直以出版世界文学精品和拥有最多外国文学名著的译著权著称,“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中的书目不仅书是名著,同时译本亦出自名家之手,可谓是名家名译。
诗
1~6年级(70篇)
1.江南(江南可采莲) 汉乐府
2.敕勒歌(敕勒川) 北朝民歌
3.咏鹅(鹅鹅鹅) 骆宾王
4.风(解落三秋叶) 李峤
5.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 贺知章
6.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
7.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王之涣
8.春晓(春眠不觉晓) 孟浩然
9.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王翰
10.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王昌龄
11.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 王昌龄
12.鹿柴(空山不见人) 王维
13.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王维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王维
15.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李白
16.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 李白
17.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李白
18.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 李白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李白
20.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李白
21.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 李白
22.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高适
23.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杜甫
24.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 杜甫
25.绝句(迟日江山丽) 杜甫
26.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 杜甫
27.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张继
28.游子吟(慈母手中线) 孟郊
29.江雪(千山鸟飞绝) 柳宗元
30.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张志和
31.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卢纶
32.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 刘禹锡
33.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
34.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 白居易
35.池上(小娃撑小艇) 白居易
36.忆江南(江南好) 白居易
37.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 胡令能
38.悯农(锄禾日当午) 李绅
39.悯农(春种一粒粟) 李绅
40.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 贾岛
41.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 杜牧
42.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杜牧
43.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杜牧
44.乐游原(向晚意不适) 李商隐
45.蜂(不论平地与山尖) 罗隐
46.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 范仲淹
47.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 王安石
48.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 王安石
49.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 王安石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苏轼
51.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苏轼
52.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苏轼
53.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苏轼
54.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李清照
55.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 陆游
5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陆游
57.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 范成大
58.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 范成大
59.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杨万里
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杨万里
61.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 朱熹
62.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 林升
63.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 叶绍翁
64.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 翁卷
65.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 王冕
66.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 于谦
67.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 郑燮
68.所见(牧童骑黄牛) 袁枚
69.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 高鼎
70.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龚自珍
7~9年级(50篇)
1.孔子语录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6.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潜
8.三峡 郦道元
9.杂说(四) 韩愈
10.陋室铭 刘禹锡
11.小石潭记 柳宗元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13.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爱莲说 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17.关雎(关关雎鸠) 诗经
18.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19.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
20.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
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
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
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2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27.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 刘禹锡
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
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
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
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
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㈧ 圣陶短篇小说集的著作书目
《隔膜》(短篇小说集)1922,商务
《雪朝》(新诗集)与周作人、朱自清等人合集,1922,商务
《火灾》(短篇小说集)1923,商务
《稻草人》(童话集)1923,商务
《剑鞘》(散文集)与俞平伯合著,1924,霜枫社
《线下》(短篇小说集)1925,商务
《城中》(短篇小说集)1926,上海文学周报社
《风浪》(儿童歌剧)1928,商务
《未厌集》(短篇小说集)1929,商务
《倪焕之。(长篇小说)1929,开明
《恳亲会》(戏剧)1930,小说月报社
《当代英雄的石像》(童话集)1931,开明
《脚步集》(散文集)1931,新中国书店
《三种船》(散文集)1925,生活
《未厌居习作》(散文集)1935,开明
《圣陶短篇小说集》1936,商务
《叶绍钧选集》1936,万象
《叶绍钧文选》1936,仿古书店
《四三集》(短篇小说集)1936,良友
《小白船》(童话集)1936,艺林书店
《叶绍钧代表作品选》1937,全球书店
《给战时少年》(散文集)1938,大路书店
《叶绍钧代表作》1941,三通书局
《遣愁集》(小说、诗歌集)1943,创作文艺社
《微波》(短篇小说集)1944,艺光出版社
《西川集》(散文集)1945,文光
《绍钧杰作集》(短篇小说、散文集)1946,全球书店
《叶绍钧代表作》(短篇小说集)1949,全球书店
《怎样游戏》(儿童文学)1947,中华
《李太太的头发》(散文、短篇小说集)l947,博文书店
《叶圣陶文集》1948,春明
《皮包》(短篇小说集)1948,中华
《叶圣陶短篇小说集》 1954,人文
《叶圣陶童话选》 1956,少儿
《叶圣陶文集》(1一3卷)1958,人文
《叶圣陶选集》 1958,香港新艺出版社
《叶圣陶选集》 1959,人文
《抗争》(短篇小说集)1959,人文
《箧存集》(诗集)1960,作家
《叶圣陶散文甲集》 1983,四川人民
《叶圣陶序跋集》 1983,三联
《我与四川》(散文、诗歌集)1984,四川人民
《叶圣陶散文乙集》 1984,三联
《稻草人》和其他童话 1984,少儿
《童话》1985年,新蕾出版社
《叶圣陶童话选》1986,吉林人民
《叶圣陶代表作》1987,黄河文艺
《叶圣陶集》(1-5卷)1988,江苏教育
㈨ 宝藏小说推荐
比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
但是!
书单狗今天不打算推荐这些书,
而是这些文学大师,不那么“知名”的作品,
每一本都是直抵灵魂的好看,每一本都是小狗的宝藏!
01《爱情和其他魔鬼》
提起马尔克斯,大部分人第一反应都是《百年孤独》,
但是论魔幻程度,论深刻程度,这本薄薄的小书都丝毫不输!
开头,人们挖出了一具已经死了100多年的女尸,
他们惊讶的发现,尸体的一头金发依然在生长,甚至长到了22米!
在讲完结局后,马尔克斯才从头讲起了这个故事。
主角,也就是这位少女,不小心被狗咬了一口,发起了疯,
教会却认为她是被魔鬼附身,就此把她囚禁了起来。
前来为她驱魔的神父,却意外爱上了她, 为了见她,甚至用手去挖堵住的地道!
可惜,神父忌惮于宗教束缚与世俗常规,
亲手葬送了这场曾疯狂到忘乎所以的爱情。
女孩死了,可她的爱没结束,为了等待神父为她剪发,她的头发依然在生长。
这本书里的“魔鬼”,说的是人性中的无知、偏见、私欲······
但书单狗知道,当爱情掺杂了懦弱、私欲等杂质,它才是那个最恐怖的魔鬼。
02《斯普特尼克恋人》
《斯普特尼克恋人》,是一本非常“村上春树”的小说,
里面装满了孤独、梦幻。
20岁的女孩,爱上了一个年长自己17岁的已婚女性,
和爱人一起结伴去希腊的一个小岛上旅游,
然而这场不会有结果的爱情,却以另一种离奇的方式结束了。
这个女孩在岛上失踪了,没人知道她去了哪里。
只留下了自己的恋人,默默思念着杳无音信的她。
其实,斯普特尼克,也是1977年发射的探测器的名字,
因为无法收回地球,这个探测器已经 飞出太阳系,距离地球200亿公里了!
书里的恋爱,就像极了地球和斯普特尼克号,
一个人被留下来生活,明知道爱人存在,却不知道她在哪里,
遥望时会不经意的寻找她的方向,
而内心深处,只有那遥远距离带来的最深的孤独。
03《师傅越来越幽默》
自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
《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这些小说, 估计也有很多人都看过了。
可小狗今天推荐的,
却是相比之下,不那么“有名”的《师傅越来越幽默》。
书里的同名短篇,主人公是一个在工厂做工的师傅,
市场改革后, 看着周围人都在变着法地赚钱,师傅也硬着头皮找到了一份生意——
把一个废弃的火车车厢改成了日租房,出租收费。
可是有一天,房客竟然不翼而飞了!
老实了大半辈子的师傅被吓坏了,以为自己遇到了鬼,甚至还去报了警!
他怎么也没想到,“鬼”,其实是占便宜逃单的人。
一个简单的小故事,被莫言写的一波三折,看的书单狗又好气又好笑。
我知道,就像一位豆瓣读者说的,
不是师傅越来越“幽默”,而是时代越来越“幽默”了。
04《玻璃球游戏》
书单狗一直觉的,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不能错过黑塞的书!
无论是《悉达多》还是《荒原狼》,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有一个我们绝对逃不开的课题:追寻自我。
而这本书,也是这样一个故事。
在荒诞的未来世界,纷繁的战火消解着人类文明,
由音乐和数学演变来的“玻璃球游戏”,成了这个世界最重要、最宝贵的事业。
天赋异禀的主人公,是当时最顶尖的玻璃球游戏大师,
但有一天,他对自己的事业产生了质疑,
他发现“玻璃球游戏”,更像是人们为脱离乱世给自己塑造的理想国,不能实际帮助到任何人。
最终,他剥下身上的光环,回到俗世做了一名老师。
他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别人。
其实黑塞写这本书时,正是一战后,大家被纳粹精神控制时,
小狗想,他也在借这个隐晦的故事对每个人说,
不要深陷于虚无的精神控制,只有不断的自我反思与质疑,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
05《短篇小说集》
卡尔维诺,作为 书单狗偶像(王小波)的偶像,
他的书,我可推荐过不少, 比如《不存在的骑士》《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这些书,一般都充满了深刻的哲思与隐喻,
但今天要推荐的这本短篇小说集不太一样,有的只是 生活中最细微、最不起眼的瞬间。
比如《一对夫妻的奇遇》里,
有一对上夜班的丈夫和上白班的妻子,
由于工作有“时差”,他俩每天的相处机会,只够坐在一起吃顿饭。
接下来,整个故事没提到半个“爱”字,
但书单狗却感受到了快溢出来的感情。
比如丈夫下了夜班,会嗅着妻子留在被褥上的香气入睡,
妻子晚上独自就寝,也会不自觉把脚伸到丈夫的被子里,好像他就在自己身边。
小狗这才发现,原来卡尔维诺“老老实实”的写现实生活,也写的这么好、这么浪漫,
那种轻盈又新奇的阅读体验,
小狗感觉我再怎么形容都还差一截,只能建议你亲自去读读看了!
01.文学史上五个绝世无双的男人,你选谁?
02.5本书5个一生必去的旅行之地,疫情过后就出发!
03.生活不易,不要叹气! 这5本小说教你如何过好这一生
㈩ 求沈石溪的作品风格和经典书目。
作品风格:
(1) 严格按动物特征来规范所描写角色的行为。
(2) 沉入动物角色的内心世界,把握住让读者可信的动物心理特点。
(3) 作品中的动物主角不应当是类型化的而应当是个性化的,应着力反映动物主角个别的性格命运。
(4) 作品思想内 涵应是艺术折射而不应当是类比或象征人类社会的某些习俗。
经典书目:
《第七条猎狗》(短篇小说) 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退役军犬黄狐》(短篇小说) 第六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
《狼王梦》(长篇小说) 台湾第四届杨唤儿童文学奖,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优秀图书一等奖
《一只猎雕的遭遇》(长篇小说) 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天命》(短篇小说)1992年海峡两岸少年小说、童话征文佳作奖
《象母怨》(中篇小说)首届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奖
《藏獒渡魂》(中短篇小说集)2006年冰心儿童图书奖
《斑羚飞渡》(短篇小说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7年向青少年推荐百部优秀图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全国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江苏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辽宁人民出版社高中二年级课外语文
沈石溪,原名沈一鸣,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上海人,生于1952年10月,汉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职称文学创作2级。1982年10月加入省作协,1985年9月加入中国作协。 生于上海亭子间。1968年初中毕业赴西双版纳傣族村寨插队落户。1975年应征入伍,曾任宣传部长。在1992年调任成都军区创作室。最擅长写动物小说。被称为动物小说大王。代表作品:《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狼王梦》《白象家族》《斑羚飞渡》《最后一头战象》《一只猎雕的遭遇》《大鱼之道》《和乌鸦做邻居》《野犬女皇》、《鸟奴》《圣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