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写短篇小说一举成名的作家

写短篇小说一举成名的作家

发布时间: 2025-09-21 18:17:18

A. 世界10大文学短篇巨匠是哪些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没听过十大的

(1)莫泊桑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1880年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羊脂球》,此后陆续写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小说,博得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赞誉。他的创作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法国社会现实,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风尚的丑恶,对下层社会的“小人物”寄予同情。小说构思新颖,描写生动,人物语言个性化,布局谋篇别具匠心。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等,长篇小说《一生》、《俊友》(又译做《漂亮的朋友》等。
莫泊桑受福楼拜的影响极大,他具有独特的视角,见他人之所不见,以平淡的情节塑造人物,真实的细节凸现性格,反映了现实的思想内容,又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格调。
莫泊桑从描写司空见惯的平凡小事着手,把短篇小说的技艺运用到了尽善尽美的极致,形成了逼真、自然的写作风格。他的叙述笔调几近白描,生动而惜墨如金,寥寥数笔,人物的环境、气氛跃然纸上,描写用词准确、言简意赅,可以说是字字珠玑。
(2)契诃夫

十世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和短篇小说艺术大师。他的早期合作讽刺和揭露了俄国社会官场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恶面目,写得谐趣横生,发人深思。八十年代中期,他创作了既幽默又富于悲剧的短篇小说,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色龙》、《苦恼》、《万卡》、《第六病室》、《套中人》等。
契诃夫创造了一种风格独特、言简意赅、艺术精湛的抒情心理小说。他截取片段平凡的日常生活,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这种小说抒情气味浓郁,抒发他对丑恶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把褒扬和贬抑、欢悦和痛苦之情融化在作品的形象体系之中。他认为:“天才的姊妹是简练”,“写作的本领就是把写得差的地方删去的本领”。他提倡“客观地”叙述,说 “越是客观给人的印象就越深”。他信任读者的想象和理解能力,主张让读者自己从形象体系中琢磨作品的涵义。
契诃夫戏剧创作的题材、倾向和风格与他的抒情心理小说基本相似。他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他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和人物,从中揭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在契诃夫的剧作中有丰富的潜台词和浓郁的抒情味;他的现实主义富有鼓舞力量和深刻的象征意义,“海鸥”和“樱桃园”就都是他独创的艺术象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钦科以及莫斯科艺术剧院(1898年建立)与契诃夫进行了创造性的合作,对舞台节术作出了重大革新。
(3)欧.亨利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现实主义著名作家。曾被诬告罪入狱三年。后迁居纽约,专事写作,他几乎每周写一篇短篇小说
,供报刊发表。他一生创作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对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反人道的法律、虚伪的道德给予揭露和讽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白菜与皇帝》,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
欧·亨利对社会与人生的观察和分析并不深刻,有些作品比较浅薄,但他一生困顿,常与失意落魄的小人物同甘共苦,又能以别出心裁的艺术手法表现他们复杂的感情。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网络全书”。
从艺术手法上看,欧·亨利善于捕捉生活中令人啼笑皆非而富于哲理的戏剧性场景,用漫画般的笔触勾勒出人物的特点。作品情节的发展较快,在结尾时突然出现一个意料不到的结局,使读者惊愕之余,不能不承认故事合情合理,进而赞叹作者构思的巧妙。他的文字生动活泼,善于利用双关语、讹音、谐音和旧典新意,妙趣横生,以含泪的微笑著称。他还以准确的细节描写,制造与再现气氛,特别是大都会夜生活的气氛。
从题材的性质来看,欧·亨利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以描写美国西部生活为主;一类写的是美国一些大城市的生活;一类则以拉丁美洲生活为对象。这些不同的题材,显然与作者一生中几个主要生活时期的不同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三类作品当中,无疑又以描写城市生活的作品数量最多,意义最大。
欧·亨利思想的矛盾和他作品的弱点,与他的创作环境有极大关系。即使在他已经成名,受到读者广泛欢迎的时候,他的生活也依然经常处于拮据状态。他曾经直言不讳地说:“我是为面包而写作的”。

B. 莫言生平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 1986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引起文坛极大轰动。1987年担任电影《红高粱》编剧,该片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2011年凭借小说《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2013年担任网络文学大学名誉校长。2014年12月,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2016年12月,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2017年11月,莫言获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同年12月,凭借作品《天下太平》,获“2017汪曾祺华语小说奖”中的短篇小说奖。

莫言因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

(2)写短篇小说一举成名的作家扩展阅读

莫言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00年3月,莫言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表演讲《福克纳大叔,你好吗?》。

在莫言的小说中,可以很容易发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有意识流小说的内心独白、心理分析、感觉印象、幻觉梦境、时空颠倒等;有魔幻现实主义的隐喻、象征、预言、神秘、魔幻;也有荒诞派戏剧的夸张、变形、荒诞;还有结构主义、感觉主义、象征主义等等。

纵观莫言的创作,他是以狂欢化的眼光观察世界,以小丑,傻瓜等被官方文化贬低的边缘人物作为小说的主人公,由从民间撷取的粗鄙语言与独白式的“ 高雅”语言相混杂,努力发掘出藏污纳垢的乡土民间中的狂欢精神, 使自己的小说创作具有了狂欢化风格的先锋色彩。

C. 贾大山的作品都有哪些

贾大山
网络名片
贾大山河北正定人。1964年中学毕业。历任农民,正定县文化馆馆员,正定县文化局局长。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取经》等。《取经》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等。

目录

基本信息
生平经历早年成就
自幼聪慧
品格高尚
孝顺传统
严管儿子
清廉从官
优秀作家
基本信息
生平经历 早年成就
自幼聪慧
品格高尚
孝顺传统
严管儿子
清廉从官
优秀作家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43-1997 民 族: 汉族
编辑本段生平经历
早年成就
贾大山,1943年出生于河北正定古城一个普通市民家庭。1964年中学毕业后,作为下乡知识青年到西慈亭村插队务农。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后调任正定县文化馆馆员,曾任职正定县文化局局长、正定县政协副主席,河北省政协常委、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作为著名作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全国文学界,一度与贾平凹齐名:说起写短篇小说的二贾,一是贾平凹,再就是贾大山。其作品《取经》,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并与另一篇散文《花市》一起,被选入全国中学语文课本。 贾大山为人光明磊落,嫉恶如仇;说话谈锋机敏,诙谐幽默;为文则勤奋刻苦,精益求精;其作品寓意深刻,清新隽秀,脍炙人口。于人于文,多有惊世骇俗之语传世。可谓人品、文品俱佳,历为人所称道。 贾大山于1978年,以小说《取经》荣获全国首届短篇小说奖,一举成名。此后,又创作了《花市》、《梦庄纪事》等一批短篇佳作,作品多次获奖,并被翻译到国外,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河北省乃至全国的著名作家。
自幼聪慧
贾大山自幼聪慧,上中学时就有文学小品在校刊、《建设日报》、《河北日报》上发表。1964年知识青年下乡期间,他有机会深入生活,了解民情,亲身体验了农村生活。在农村他说快板、编节目、出板报、写文章,受到广大农民群众和村干部的赞扬。这一段经历为以后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1971年到文化馆任创作员,开始了戏曲小说的创作。他的作品经常在省级以上文艺刊物上发表。小说《取经》和散文《花市》先后被收人中学语文课本。他的主要作品收入《贾大山小说集》。
品格高尚
贾大山一生为人刚直,一身正气,襟怀坦荡,淡泊名利。在文学创作上,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语言诙谐幽默,叙事生动形象,篇幅短小精练,内容寓意深刻。被文坛誉为短篇小说的“高手”。他的作品有着鲜明的精短取向,一直追求着在短篇领域里作出精致。在创作中,他不赶潮流,一直坚持着源于生活的本真追求。他的作品植根于河北平原小城、乡村的底层,生动地描摹出世情百态、社会万象。他的小说很有蕴涵,越是细读,越能读出小城、乡村的多姿多彩、浓郁魅人的地方风情。他的作品不涩不滞,是一种洒脱、空灵的风格。幽默也是他的作品的一大特色。
孝顺传统
百善孝为先,大山也是这样。在弟兄排行中,他是老九。先于他来到这个世界的,都是姐姐。孩提时代,他的聪慧总是让父母脸上堆满了笑容。长大了,他懂事,更叫父母宠爱有加。高中毕业后,大山没有走进大学之门,他的人生被做了另一种安排。他想着,成人了,不能再“嚼吃”父母,于是一介书生便以苦力的身份进了乡间的灰窑。为了生计,诸如草台班子的演出、小剧团的编剧之类,他不嫌不拒,乐在其中。尽管生活艰难而清苦,可一点儿也没影响到他对老人的孝道。在灰窑,他挣了平生第一笔收入———24元工钱,立刻抽出了一元钱给母亲买了一斤蛋糕,找回的几角零钱则给弟妹们买了一把水果糖,剩下的23元全部交柜了。等他后来转了干部,对于母亲则更是周到侍奉,礼敬如佛了。不说一日三问安,也是每天必到母亲房间问候的。在他弥留之际,最难以割舍的,就是母亲。让白发人送黑发人,以他的孝顺是怎么也无法宽恕自己的。在医院的病床上,在他离开这个世界的前三天,他的精气神消耗殆尽了,可心里还是惦念娘的生日。他让妻子回家去,和母亲玩会儿麻将:“娘生日哩,你回去吧,让娘开开心。” 在家里,大山是儿子,是丈夫。他很传统,但没有一点儿的夫权的影子。他们家是妻子当家,掌握财政大权,他所拥有的只是买盒纸烟、喝上二两的小钱。他乐于这样,懒于俗务,不愿操那么多的心。他的兴致更愿意写文章、做工作。他给予妻子的除了放权,就是幽默了。听了他的段子、故事,妻子憋不住不乐,从脸上乐到心里。他究竟是个大作家,具有幽默的天赋。
严管儿子
对两个儿子,他管束甚严,不过两个孩子从小长到大,他没捅过他们一指头。最厉害的体罚是让他们站窗台,一边高高地站着,一边反思自己的错误。对于他们的成长,他很关注思想教育,一定要让孩子走正道,千万不可出了辙。他给他们记点,做一件好事记一个红点,做一件错事记一个黑点。为了多几个红点,两个孩子自我约束意识极强,长大后都出落得规规矩矩。 在作家圈子里,大山是一个小核心。这不只因为他的善良,也还因为他的智慧。在北京的文学讲习所,他成了作家圈子的核心之一,因为有他在,朋友们总是觉得很开心。在河北这块地方,他成了文学阵营的纽带之一,因为有他在,朋友们总是觉得很和谐。 在正定的文学圈子,他则成了旗手和领袖,正定成就出一片文学风景,以至后来被人们称作正定现象。市井之中,他也有不少朋友。他从他们那里讨生活,他们从他那里讨智慧。他许多小说的灵感、素材、原型等等,都是从他们那里获取的。因此他的小说里,尽是鲜活生动的市井百态。
清廉从官
大山不想做官,却实实在在地做了官,做了县里的文化局长、省政协常委和省作协副主席。他做官,也给人们留下了两个深刻的印象。首先是清廉。他欣赏清官文化,也身体力行地这样去实践。他在文化局任局长九年,局里竟没有一笔吃喝账。他跑来和经手的上千万元的文物修缮工程费,竟没有一分钱不合理的搭车开支。他多次出差,却没有报销过一分钱的差旅补助。还有就是做事。他干工作条分缕析,纲举目张。钟楼、凌霄塔、华塔、大悲阁等大型修缮工程,都是他亲自去北京跑来的。常山影剧院、正定电影院的新建和重建,也是他争取来的。文化大楼的立项和建设,也得益于他在任时的成功铺垫。还有诸如常山战鼓队打进北京亚运会等等,他都功不可没。
优秀作家
当然,大山最看中的还是自己的作家身份,他恪守中道,不赶潮流,作品总是很传统的样子。但就这一点也不影响他笔下功夫的内蕴和纸上风景的精彩。他立身周正,不媚低俗,作品总是很端直的样子,但这一点也不影响他作品的幽默与风趣。路子上,他没有选择喜剧,也没有选择悲剧,大体上是循了正剧的路子。这在他的《梦庄记事》、《古城人物》以及后来的禅意小说之中都体现了出来。 他的为人与作品,大概就是真、善、美。他将世事看得很透,也将生死看得很透,惟独写起小说来,偏像拚了命似的。据知情者讲,他写小说时,总是反反复复地构思推敲,甚至为了一个细节一句对白都可能彻夜不眠。写成之后,也不急于投寄,而是放在褥子底下,偶有所感时,便再拿出来润色一番。在他的炕席底下,究竟压着多少小说,恐怕没有谁知道。那时候,编辑们也很敬业,常常去登门约稿。每有编辑来,他也不管是大编辑还是小编辑,一概地说:我就从褥子底下给你拿了,拿到哪篇算哪篇。其实他的作品,每一篇都是用心血凝就的。因为他曾说过,他的每篇小说,无论长短,在发表之前均能从头到尾地背过。 无论文场、官场和生活场,人们都忘不了他这个好人。而在大山眼里关于好人的定义,却令人听了很觉意外,想想又在意料之中:一次他突然问朋友:“你说什么叫好人,什么叫坏人?”朋友一时语塞,他说:“有贼心,没贼胆,是好人。有贼心,有贼胆,是坏人。”令在座者无不拍案叫绝。觉得古人的话,文绉绉,令人思摸半天,何如他这话干脆,一语破的,一针见血。就凭这句话,便可想见,他的小说为何能被孙犁所青眼相加的原因了。 1997年,贾大山因罹患癌症,不幸英年早逝。享年仅54岁。熟悉大山的人们都说,他的作品是一本书,他也是一本书,都很耐读。

D. 谁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居伊·莫泊桑,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写了近300篇短篇小说和六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

莫泊桑出生于塞纳河下游托尔维伊尔市。他的祖上是很有名望的贵族,到他祖父时,家道渐渐中落。莫泊桑的父母因性情、爱好和学识等方面差距太大,感情不睦,特别是因为莫泊桑父亲一再移情别恋,因而在莫泊桑11岁时,终于友好地分手了。之后,莫泊桑随母亲悄悄退居到埃特尔塔。

莫泊桑和母亲居住在外祖父留下的房产里。母亲一心希望莫泊桑成为一个文学家,便时常给他读莎士比亚的作品。这给莫泊桑很大的影响,使他觉得文学是如此美妙的事物。读书之余,莫泊桑常到海边和渔人的孩子一起玩耍。美丽的景色启迪了他的才思,他常常写些小诗,显示出了不平凡的才华。

莫泊桑13岁时,进入伊夫托神学院当寄宿生。在呆板的学校里莫泊桑感到受到很大的拘束,他对神学院规章繁琐的生活感到厌烦,于是开始写诗。后来他因为偷取神学院食物贮藏室的东西,想和朋友开宴会而被学校开除,莫泊桑反而十分高兴。

莫泊桑在家呆了四年才转入卢昂中学读书。上课的时候,他偷偷地阅读小说,这期间他最喜欢18世纪法国作家的作品。母亲托付莫泊桑舅舅的朋友、卢昂市图书馆的馆长路易·布耶照顾莫泊桑。路易·布耶是著名的诗人,也是著名作家福楼拜的朋友,这样,莫泊桑同福楼拜也能时常见面。

1869年,莫泊桑从卢昂中学毕业赴巴黎攻读法律。但是,第二年爆发的普法战争打破了莫泊桑无忧无虑的大学生活。年仅20岁的他应征入伍,开赴前线。莫泊桑亲身感受了战争的风云变幻,这些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

普法战争结束后,莫泊桑经父亲推荐在海军部谋到一个职务。莫泊桑和周围的人不同,他不甘心终日过着谨小慎微、庸俗烦琐的公务员生活,他常常写作,并因此遭到同事们的嘲笑。

每到星期天,莫泊桑总是到塞纳河泛舟游玩,把工作忘得一干二净。到了上班的时候就写写诗。非常关心和喜爱莫泊桑的福楼拜看到他如此虚掷时光,感到非常痛心,于是写信批评他。873年,莫泊桑正式拜师福楼拜门下,学习小说创作。莫泊桑虚心接受老师的教导,从不懈怠。福楼拜家的沙龙里聚集了当时一流的作家,在这里,莫泊桑认识了左拉、都德、屠格涅夫、龚与尔等人。莫泊桑从这些名作家身上学到不少东西,在文学创作道路上进步很快。

莫泊桑起初以莫弗利纽斯的笔名投稿,但是才华不被赏识。1878年,莫泊桑转入教育部当秘书,这里工作轻闲了许多,莫泊桑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创作中去。

1880年,莫泊桑写出《羊脂球》,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莫泊桑也因此一举成名。从此莫泊桑辞去公职,专门从事文学创作。也就在这一年,福楼拜逝世。莫泊桑失去恩师,悲痛欲绝。

此后十年,是莫泊桑创作力旺盛的辉煌时期。他连连发表新作,终于成为名闻遐迩的大作家。其中计有6部长篇小说,300篇短篇小说,3部游记以及一部戏剧集。在小说中,他描写法国人民在普法战争中的爱国热情,揭露资产阶级的怯懦无耻,对劳动人民的遭遇寄以同情。取得了文学上巨大的成就,但这十年也是他身体和心理不断恶化的十年。1880年,莫泊桑得了一种伴随眼疾和头痛的神经症,被诊断为遗传性精神病。此后他深受病痛折磨,精神恍惚。1889年,莫泊桑惟一的弟弟死于精神病,莫泊桑在难过的同时陷入了极度的绝望,产生了厌世的情绪。1892年,莫泊桑以裁纸刀自戳咽喉,被送入巴黎近郊一家精神病院,翌年7月6日离开人世,终年43岁。他像一颗流星一样划过文坛,虽短暂却放出耀眼的光芒。

热点内容
科学家重生无cp的小说 发布:2025-09-21 19:47:22 浏览:402
情渊小说结局 发布:2025-09-21 19:45:16 浏览:618
宝物轻小说 发布:2025-09-21 19:43:33 浏览:582
重生爱上八爷的有肉小说 发布:2025-09-21 19:12:53 浏览:524
男主有系统妹妹是重生者小说 发布:2025-09-21 19:08:22 浏览:485
秦司丞顾轻柠小说 发布:2025-09-21 19:05:53 浏览:726
依然简单作品集最新小说 发布:2025-09-21 18:58:40 浏览:418
总裁他要协议离婚小说 发布:2025-09-21 18:56:30 浏览:336
人文莫泊桑短篇小说集 发布:2025-09-21 18:50:42 浏览:371
简西西和总裁小说 发布:2025-09-21 18:39:48 浏览: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