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抑郁症的短篇小说
Ⅰ 《七个不算太暗的夜晚》:那些穿过黑暗的温暖光束
《七个不算太暗的夜晚》,是熊德启的一本短篇小说集,里面有七个故事。
熊德启是个很擅长讲故事的人。不过他讲的故事,都是普通人的故事。这些普通人,有“碰瓷”的无赖、小区的看门大爷、出租车司机、刚离婚的男人、大城市的保安、全职妈妈、孤独的老人……在这些平凡的生命背后,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深情与梦想、荣耀与失落。
这七个故事中,除了《月亮成熟时》是女性视角外,其他故事都是以男性视角展开的,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多是男性形象。
《江城子》写的是陌生人之间的情谊;《诗的证言》写的是亲情;《镜中鹅》写的是两个男人之间的友情,《没有光的房间》讲的是一个离婚患抑郁症的男子被保姆救赎的故事;《铁蛋》讲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月亮成熟时》写的是一个全职妈妈隐秘的过去;《听见猫声》写的是一个老人对亡妻的怀念。
这七个故事里的主人公,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人生中的某些压抑与痛楚,这些压抑与痛楚,可能让一个人失去生的希望,可是,与他们生命有某种链接的人,又从另一个角度给他们带来了些许温暖,让他们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星光,得到不同程度的治愈或救赎。所以,这是七个不算太暗的夜晚,那些穿过黑暗的温暖光束,不仅治愈了故事里的人,也治愈了读故事的人。
“发光是生命的本能”,生命的能量,发出微弱的光,可以点亮那些过于黑暗的夜晚。每一个生命都是发光体,都可以成为一束光,这束光就是爱,唯有爱可以治愈一切,救赎一切。
就像《诗的证言》里的小区看门大爷鲁大,为了鼓励写诗的孙子,克服重重困难找到社区报的编辑洪童,希望能发表孙子的诗,鲁大对失去父母的孙儿的爱,像一束光一样照亮了一向骄傲的洪童,让他在内心和自己的儿子和解,并决定也像鲁大是第一个为孙子鼓掌的人一样,为自己的儿子鼓掌。如果说,鲁大是孙子生命中的温暖光束,那么洪童同样是儿子生命中的温暖光束,而鲁大和洪童这两个陌生人的交集,也像是光束遇到光束,彼此照亮了生命中某些黑暗的角落。
熊德启的语言是饱含深情而又诗意细腻的,让人一读就容易沉浸其中,就像推荐人张莉说的:“你感受到他倾注在故事中的真情,于是你沉进去,而后眼含热泪。”
Ⅱ 有没有男主有心理疾病的小说
1、只因暮色难寻 作者:御井烹香
短评:暖心小可爱女主重生后,治愈孤僻自闭天才少年的故事。
男主患有精神分裂症和妄想症。上辈子男女主是同桌,两个小年轻人相互温暖,情窦初开,由于男主病情越来越严重,分不清现实与虚幻,女主误以为男主幻觉中的妈妈另有其人,可能是他女朋友,觉得被欺骗,难过伤心和他渐行渐远,男主苦苦哀求女主却赌气不理,这段感情还没萌芽就此夭折,很快两人转校升学,各奔前程。
直到多年后,已经是物理老师的女主在新闻上看见得诺奖的男主自杀的消息,这才得知男主心理有疾病,这么多年一直用药物压制,原来当年是一场误会,女主也在心神恍惚中回到年少高中时光。
这辈子女主主动靠近男主,用尽一切方式释放善意,使男主从敏感又尖锐的蜗壳中走出,她努力守护男主眼里的星星,用爱与耐心,治愈着心理生病的他。但男主却患得患失,他意识到自己病的严重性和可能会造成的后果,不想伤害女主,就悄悄离开她,但还是被女主找回,坚定地拥抱他。
一个为爱彼此努力的故事,温暖令人心疼,女主是男主专属的心理疏导师,男主是女主一生守护的那束光,值得一看。
Ⅲ 【治愈系甜文】丧气又温暖的文字治好了我5年的抑郁症
这三本治愈系的书籍,如同一剂良药,治愈了我长期的抑郁情绪。它们出自一个被称为坡西米的作者,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轻松幽默的语言,成为我的心灵慰藉。以下是这三本推荐书籍的简介:
1.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嘤嘤》:这本青春校园群像小说,风格极其逗趣,讲述了一位被军事化管理的谈君子和一个身弱多病的昌缨之间的故事。谈君子性格直爽,行事果断,而昌缨则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少女,他们之间的互动充满欢笑和温情。这本小说不仅幽默,还带有一定的群像元素,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请回答1988》的场景中。
2. 《那年冬天什刹海没有结冰》:这是一篇短篇小说,跨越二十年的时间,讲述了关于生命、离别与重逢的故事。其中融入了一点点玄幻元素,通过一只猫的奇妙旅程,带读者回到过去,感受人世间的温暖与情感。
3. 《明天再想死的事情》:这本小说以一种平静而有力的文字,讲述了一个少女与一个看似“老干部”的男子之间的爱情故事。故事温馨而治愈,让人在理解角色心理活动后,感受到真正的释放压力的笑,是一种深层次的温馨与力量。
最后,还有一本《猫先生、鬼小姐和黑先生》,虽然未完全翻译,但它描述了作者与一只猫的互动,以及猫对房间内鬼小姐的保护,充满温馨与幽默。
这些书籍以各自独特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心灵的慰藉和情感的释放。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得到了乐趣,更重要的是,它们帮助我缓解了抑郁情绪,让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热情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