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博科夫短篇小说金集
Ⅰ 爱情小说
1. 简爱
出版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评语 : 《简爱》是英国著名作家夏绿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品,女主人公简爱是一个追赶求平等与自主的知识女性形象,本书以其感愉的对于一位“灰姑娘式”人物奋斗史的刻划而取胜,《简爱》也是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品,是全世界能阅读小说的妇女必读的经典之作。 2009-05-29 20:54:40添加 2. 洛丽塔 作者 : (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评语 : 作为一份病历,《洛丽塔》无疑会成为精神病学界的一本经典之作。作为一部艺术作品,它超越了赎罪的各个方面;而在我们看来,比科学意义和文学价值更为重要的,就是这部书对严肃的读者所应具有的道德影响,因为在这项深刻的个人研究中,暗含着一个普遍的教训;任性的孩子,自私自利的母亲,气喘吁吁的疯子——这些角色不仅是一个独特的故事中栩栩如生的人物;他们提醒我们注意危险的倾向;他们指出具有强大影响的邪恶。《洛丽塔》应该使我们大家——父母、社会服务人员、教育工作者以更大的警觉和远见,为在一个更为安全的世界上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一个2009-05-29 20:56:20添加 3. 山楂树之恋 作者 : 艾米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评语 : 看到结局,所有中国人掩面而泣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 王蒙(当代作家)我们再也不愿意去经历这样的一段历史,但愿这样的爱情故事已经绝版。刘心武(当代作家)把这部作品与三十年前的“伤痕文学”联系起来不无道理,但它具有当下性:极端环境下的性爱压抑被“现在我们”打量,会产生出比反思更丰富的憬悟。苏童(当代作家)老三如此完美,堪称中国情圣!熊召政(当代作家)打开这本书,初看是酸,后看是痛,最后是痛彻肺腑。…… 陈鲁2009-05-29 20:57:00添加 4. 巴别塔之犬 作者 : (美)卡罗琳·帕克丝特
出版社 : 南海出版公司评语 : “我想念我穿着白纱的妻子,是否能让她的狗告诉我,埋藏在她生命尽头的秘密……” 妻子的意外身亡,是意外还是自杀?唯一的目击者是她的爱犬“罗莉”。丈夫保罗是一位语言学家,他要找到妻子死亡的真相,于是决定教会“罗莉”说话,道出真相。美国新生代女作家卡罗琳·帕克丝特的爱情悬疑小说《巴别塔之犬》以象征语言分野、表达困境的“巴别塔”作为基调,在悬疑的背后,探讨的是关于爱情和隔膜的永恒追问。 2009-05-29 20:57:44添加 5.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 作者 : [美]奥德丽·尼芬格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评语 :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是一个新颖的故事,它涉及到三个层面的连动:引人入胜的科幻概念、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以及感人至深的爱情。全书交织贯穿了亨利和克莱尔不同角度的视野和叙述,传神地表达出克莱尔那种总是被丢下后的思念,那种不寻常的生活方式,以及她对亨利超乎一切的爱;还有这个永远不知道自己下一刻将身在何方的男人,他的恐惧,和他对来之不易的爱情的感激之意。 2009-05-29 20:58:29添加 6. 面包树上的女人 作者 : 张小娴
出版社 : 南海出版公司评语 : 有男人和女人的地方,便有爱情。地域和方言,并不会成为障碍。关山之遥,也阻隔不了我们对爱的寻觅和追求。我们同样生活在一个纷乱和寂寞的城市里,香港、台湾、日本或大陆,也没有分别。我从来不担心我的书离开了香港会失真,在情爱和文字的世界里,我们早已经超越了年龄和背景。 2009-05-29 20:59:08添加 7. 等一个人咖啡 作者 : 九把刀
出版社 : 接力出版社评语 : 这部青春爱情小说用超级生动幽默的笔触,以“等一个人咖啡店”为视线,以“多种调法的咖啡”为视线延长线,勾勒出一幅催人泪下,意味深长,回味无尽,波澜壮阔的咖啡哲学爱情的画卷。 2009-05-29 21:00:24添加 8.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作者 : 蔡智恒
出版社 : 知识出版社评语 : 你还没有试过,到大学路的麦当劳,点一杯大可乐,与两份薯条的约会方法吗?那你一定要读目前最抢手的这部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由于这部小说在网络上一再被转载,使得痞子蔡的知名度像一股热浪在网络上延烧开来,达到无国界之境。作者的电子信箱,每天都收到热情的网友如雪片飞来的信件,痞子蔡与轻舞飞扬已成为网络史上最发烧的网络情人。 2009-05-29 21:00:58添加 9. 过客,匆匆 作者 : 飘阿兮
出版社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评语 : 一对貌似聪明的别扭男女,因为缘分相遇相识直至结婚,却没有学会应该如何相处。自我保护意识过于强烈,以至于忽视掉更多的美好。不相信爱情,当爱真正降临的时候,首先的选择是逃离。两个人的优秀智商,都从来没用在对的地方。其实沈安若要的不过是一份安全感,而程少臣要的只是被在乎。他们都以为自己得不到,于是离开。却在成为陌路之后,蓦然发现,原来自己所渴望的,都曾经拥有过…… 2009-05-29 21:01:32添加 10. 那一杯咖啡的爱情 作者 : 无处可逃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评语 : 这是一段关于爱情的故事。发生在《情定大饭店》一般浪漫的酒店。而君莫就如同影片的女主角一样聪颖、大方,有着成熟女性的气质与魅力。每一个美丽的女人背后都有一段难以磨灭的感情,君莫也不例外。那段本已经该淡忘的情感却牢牢地守在心底最软弱的地方,让她至今都不敢再爱、不相信爱。韩自扬是明瑞公司的总裁,与君莫初见就对她印象颇深。在公司与酒店合作的这段时间,她的美丽、她眉宇间淡淡的伤感,都深深吸引了韩自扬。靠近心中有伤的女人,韩自扬缓慢、沉稳地守在君莫身旁,用自己的深情去关切她,不夸张也不2009-05-29 21:02:14添加 11. 挪威的森林 作者 : 村上春树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评语 : 这是一部动人心弦的、平缓舒雅的、略带感伤的、百分之百的恋爱小说。小说主人公渡边以第一人称展开他同两个女孩间的爱情纠葛。渡边的第一个恋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学木月的女友,后来木月自杀了。一年后渡边同直子不期而遇并开始交往。此时的直子已变得娴静腼腆,美丽晶莹的眸子里不时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阴翳。两人只是日复一日地在落叶飘零的东京街头漫无目标地或前或后或并肩行走不止。直子20岁生日的晚上两人发生了性关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几个月后直子来信说她住进一家远在深山里的精神疗养院。渡边前去探望时发现直子开始带有成2009-05-29 21:02:43添加 12. 赖宝日记 作者 : 杨小星
出版社 : 接力出版社评语 : 赖宝是一个享受生活,也被生活享受的人,这是一段假装幸福,其实也真有点儿幸福的爱情故事:原生态的都市青年生活,数不尽的人生尴尬和挫折。试着效仿本书主角,换一个自嘲的角度看待一切,或许原本艰难坎坷的日子,会貌似美好得一塌糊涂,你,对!就是你,要做的只是看完这个故事,背诵全部语录,并从中找出属于自己的那张笑脸。 2009-05-29 21:03:31添加 13. 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 : 霍达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评语 : 小说写一个穆斯林家族三代人半个多世纪的生活,歌颂回族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古都京华老字号玉器行“奇珍斋”的主人梁亦清,原是回族低层的琢玉艺人,他家有两个女儿,长女君壁长于心计,次女冰玉娇小任性。一天有位长者带名少年去麦加朝圣路过梁家,少年被精美玉器所吸引,决定留下当学徒,这就是本书主人公韩子奇。师徒两人正为一件订货劳作,这是专做洋人卖买的“汇远斋”定做的“郑和航海船”。郑和是回族的英雄,他们决心做好这件光耀民族精神的作品,三年的精雕细刻将在中秋佳节完成。不料梁亦清突然晕倒在转动着的玉坨上,宝船被毁,人也2009-05-29 21:04:05添加 14. 茶花女 作者 : (法)小仲马
出版社 : 外国文学出版社评语 : 一八四七年三月十二日,我在拉菲特街看到一张黄色的巨幅广告,广告宣称将拍卖家具和大量珍玩。这次拍卖是在物主死后举行的。广告上没有提到死者的姓名,只是说拍卖将于十六日中午十二点到十午五点在昂坦街九号举行。广告上还附带通知,大家可以在十三日和十四日两天参观住宅和家具。我向来是个珍玩爱好者,决不能坐失良机,即使不买,也要去看看。第二天,我就到昂坦街九号去了。时间还早,可是房子里已经有参观的人了,甚至还有女人。虽然这些女宾穿的天鹅绒服装,披的是开司米披肩,大门口还有华丽四轮轿式马车在恭候,却都带着惊讶、甚至赞赏的眼2009-05-29 21:05:34添加 15. 傲慢与偏见 作者 : 奥斯丁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评语 :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Jane Austen 1775~1817年)的代表作,是一部描写爱情与婚姻的小说。这部小说以男女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白由于傲慢和偏见而产生的爱情纠葛为线索,共写了四起姻缘:伊丽莎白与达西、简与宾利、莉迪亚与威克姆、夏洛蒂与柯林斯。伊丽莎白、简和莉迪亚是贝内特家五个女儿中的三个姐妹,而夏洛蒂则是她们的邻居,也是伊丽莎白的朋友。男主人公达西与宾利是好友,且与威克姆一起长大,而柯林斯则是贝内特家的远房亲戚。贝内特夫妇五个女儿待字闺中,没有子嗣,依照当时法律,他们2009-05-29 21:06:17添加 16. 飘 作者 : 玛格丽特.米切尔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评语 : 《飘》是一部有关战争的小说,但作者玛格丽特没有把着眼点放在战场上。除了亚特兰大失陷前五角场上躺满伤病员那悲壮的一幕外,其他战争场景并没有花费作者过多的笔墨。作为第一部从南方女性角度来叙述美国内战的小说,玛格丽特着重描写了留在后方家里的妇女饱受战乱之苦的体验和感受,从战争伊始对战争怀有崇敬心理、对战争全然的支持,到因战争而带来的失去亲人的痛苦、不得不屈服于失败的命运以及战后立志重建家园的艰辛历程。战争失败了,有的人因此而意志消沉,失去了原有的斗志,无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面对战后支离破碎的生活。反之,另外一些2009-05-29 21:06:54添加 17. 长恨歌 作者 : 王安忆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评语 : 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跌宕起伏。四十年代,还是中学生的王琦瑶被选为“上海小姐”,从此开始命运多舛的一生。做了某大员的“金丝雀”从少女变成了真正的女人。上海解放,大员遇难,王琦瑶成了普通百姓。表面的日子平淡似水,内心的情感潮水却从未平息。与几个男人的复杂关系,想来都是命里注定。八十年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瑶难逃劫数,与女儿的男同学发生畸形恋,最终被失手杀死,命丧黄泉。 2009-05-29 21:07:26添加 18. 情人 作者 : 杜拉斯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评语 : 杜拉斯代表作之一,自传性质的小说,获一九八四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全书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贫穷的法国女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2009-05-29 21:08:33添加 19.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作者 : 吕挽
出版社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评语 : 旅美青年女作家吕挽的长篇处女作《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讲述的是一个并不鲜见的平常故事。美丽纯情的女大学生周蒙与青年摄影记者李然倾心相爱。然而,这一对痴心的恋人却并没有能够步入婚姻的殿堂。十年后,各自成家的昔日情侣重逢。没有激烈的冲突,没有爆发的矛盾,老情歌般的氛围中,两人内心的爱情之潮波涛汹涌。他们似乎是平淡地分别了,只是再一次深深地懂得:他们依然爱着对方,刻骨铭心……2009-05-29 21:09:32添加 20. 朗读者 作者 : (德国)本哈德·施林克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评语 : 朗读者”是一个叫做米歇尔·白格的少年。白格在他十五岁的那一年,巧遇并结识了三十六岁的妇女汉娜。汉娜足可以做他的母亲,可他们却成了秘密情人。比超越正常性关第更可怕的是,公共汽车售票员汉娜,在纳粹时期,竟然是臭名昭著的集中营女看守。汉娜一直对白格隐瞒着自己的经历并在关键时刻失踪了。当白格作为法律系大学生参与法庭实习的时候,审判的战犯之一就是汉娜。而白格发现自己居然还深深地爱着汉娜。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时刻……。 2009-05-29 21:13:33添加 21. 穿裘皮的维纳斯 作者 : (奥)马索克
出版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评语 : 《穿裘皮的维纳斯》是马索克最主要的虐恋作品。这是一位贵族男子自愿成为一位女士的奴隶的故事。他愿意受她的驱使,受她的惩罚,使自己成为她对之握有生杀予夺权利的财产。在他们两人相处的过程中,女方始终比较勉强,最后她移情别恋,残忍地结束了他们之间的关系。马索克书中的男女主人公的名字塞弗林(Severin)和旺达(Wanda)已成为男性奴隶和女性主人之间关系的象征,在现代的报刊杂志的虐恋者的寻偶广告中,这两个名字常常被寻找此类伴侣的人们使用。旺达与塞弗林之间的协议也成为虐恋活动主奴关系中此类协议的范本。 2009-05-29 21:14:22添加 22. 玫瑰的故事 作者 : 亦舒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评语 : 黄玫瑰因美貌而追求者不断,并给她带来诸多烦恼。当她将自己的感情倾注于庄国栋时,庄却绝情而去……极度悲伤的玫瑰赴美留学,并与方协文结婚。十年后,玫瑰与丈夫离婚,独自返港,在孤独,寂寞之中结识了身患绝症的溥家明,三个月的热恋使她柔肠寸断……几年后,已然再婚的玫瑰巧遇十几年来一直思念着她并已离异的庄国栋,在内心极度的矛盾与痛苦中,玫瑰毅然选择了自己最后的归宿。这是被称为“香港文坛三大奇迹”之一的亦舒的倾心之作,是她最擅长的言情小说之一。该小说故事情节紧凑简洁,表面上语言活泼幽默,犀利痛快,然而骨子里2009-05-29 21:14:55添加 23. 图书馆的女孩 作者 : 王兰芬
出版社 : 知识出版社评语 : 打开电脑,像用铅笔素描般,先画上一条线,再一条,愈来愈多的线逐渐勾勒出一个兽医系男生的形象。名字叫“图书馆的女孩”、主角是“阿宏”的故事,慢慢在bbs上一篇一篇组合起来……。精彩片段:我突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闭上眼睛,深深吸一口气。透过眼皮可以看见阳光照在上面的红色光线。再睁眼睛,觉得很多东西看起来都不一样了。是啊。天使曾经来过。图书馆里曾经有过图书馆的女孩。我想这样就够了。多么幸运啊。我仿佛听见图书馆的女孩的声音这样说着。但也说不定是此刻正2009-05-29 21:16:07添加 24.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作者 : 海岩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评语 : 在一场凶杀血案的调查中,年轻律师韩丁深爱着美丽模特罗晶晶,又为罗晶晶的初恋男友杀人嫌凶龙小羽做无罪辩护,情爱与职责交织…… 青年律师韩丁在南方小城办案时,偶然遇到美艳绝伦的罗晶晶,并暗恋于心。一系列的突发事件,使出身富贾之家的罗晶晶在遭受丧失,破产的打击后,孤身流落到京城。韩丁又一次巧遇罗晶晶,很快坠入爱河。为了维系两人的感情,韩丁违心地卷入了罗晶晶初恋情人龙小羽杀人案的调查之中…… 在扑朔迷离的案件中,韩丁得到新的证据,就在刑场上执行命令下达以前,韩丁挺身救下了龙小羽,罗晶晶是重新回到龙2009-05-29 21:17:29添加 25. 沉落的黄昏 作者 : 江国香织
出版社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评语 : 本书收录江国香织的三部最重要的作品:《沉落的黄昏》、《一闪一闪亮晶晶》、《好想大哭一场》。《沉落的黄昏》是江国香织最受欢迎的小说。这是一个关于灵魂擦肩而过的故事,冷静、清淡、宁静、明亮,但绝望!《一闪一闪亮晶晶》1991年获紫式部文学奖。小说出版十多年来历久不衰。曾和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并列评为日本最受欢迎的爱情小说第一名,2005年被评为日本“最想让心爱的人阅读的一本书”!《好想大哭一场》2004年获直木奖。由12篇纤细透明的短篇小说组成,一篇篇从日常生活中切出来的恋爱风暴,简单而优美!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Ⅱ 小说《洛丽塔》是否又译成《一树梨花压海棠》,与那个典故有关
中文分别译作萝莉和萝莉塔
Loli的来源
源于美籍俄裔小说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于1955年所作的长篇小说《Lolita》,描述一名中年教授迷恋上12岁女孩Lolita的故事。此书当时一度被禁,但现在已成文学中的经典名著,并被美国兰登书屋选为20世纪英文小说第四名,还曾被改编为同名电影《Lolita》(一树梨花压海棠),剧中女孩设定为15岁。此后,凡是带有剧中女主角特质者,就被称为“lolita”或“loli”.
《洛丽塔》(Lolita,1955)原为俄裔美籍小说家---纳博科夫(Vladimir【Vladimirovich】Nabokov,1899-1977),在法国所完成的一部长篇作品。中文通常 译为罗丽泰,或是洛丽塔,抑或萝莉塔。作者生于圣彼得堡(即列宁格勒)。此后住在欧洲,主要在柏林,并成为享有盛名的苏联流亡作家之一,被世界文学评论界定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散文体大师。1940年举家移居美国,在韦利斯里学院任教,同时享有哈佛大学的鳞翅目研究基金(Nabokov同时也采集蝴蝶标本)。还翻译普希金长诗《 叶普盖尼·奥涅金》,使用直译法,注解多于翻译加原著的份量。
[编辑本段]※原作《LOLITA》
在康乃尔大学教授俄罗斯文学,长达11年。为了生存,他改用英文写小说,以教书经验写成的小说《微暗的火》,一边研究着一位风格隐晦的作家,一边在学院文人堆里勾心斗角。带着家人一生住在旅馆。而在不同的著名大学,到处教授文学。虽然后来改用英文写小说,却不愿意进教室,他会写讲稿,让他的太太,到教室去念给学生听的事。他几乎不和任何记者直接对话,总是人家写了问题,他作书面回答。不是害羞,而是一种深刻的耻辱感-因为他不能准确发音,不能说。
《Lolita》的创作动机蕴含极久,据Nabokov本人发表的记事,早在柏林时期,就已经开始孕育这个童女恋的故事,当时他正在巴黎养病(脊间神经痛)。其动机据他本人表示,始于报纸上一篇关于实验人员引诱猴子画出图画的报导。终于在1937年于巴黎出版俄文版的《魅人者》(TheEnchanter),这三十页的短篇故事便是Lolita的前身,也是Nabokov最后一本的俄文著作,翌年他就移居到美国去了,时年四十。《魅人者》后来由其子译成英文版,在美国发行。(1986年)Lolita的出版过程十分曲折,Nabokov开始重新构思这个设定,并打算以英文进行创作。(1949年)写作进行了很久,50岁的Nabokov想要赋予这个故事,更多真实性和地方色彩。
《Lolita》于1954年春天脱稿,原本想要以匿名发表,后来为了对自己的写作事业忠实,Nabokov决定署名。他找了四家出版公司,都对该书大为吃惊,由于道德因素四家出版商全部拒绝出版。最后由法国巴黎奥林匹亚出版公司出版。(1955年)造成不小的风潮,读者反应毁誉参半,但此书的确造成抢购。当时保守的美国著名作家格林,在泰晤士邮报上刊登书评,将此书喻为1955年三大佳作之一。很快的成为国际畅销书,陆续在英国、加拿大出版,1958年终于在美国发行。英国政府曾经召开会议讨论,是否禁止该书出售,最后并未达成禁书决议,使Lolita不至遭到《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样的厄运。
故事内容是叙述有一个中年男人,对小女孩特别情有独钟,最后遇到一个十二岁少女---罗丽泰发展出一段恋情。结果Lolita遂成了恋童癖(幼女)的代名词。电影的设定,则是把女主角的年纪变大了三岁,以免过于耸动。曾有两度改编成电影,第一次是1962年由已故导演史丹利.库柏立克(Stanley Kubrick)执导的黑白片,由老牌演员詹姆斯梅逊(James Mason)演男主角,苏丽文(Sue Lyon)饰演Lolita。中文片名翻译成富有诗意的「一树梨花压海棠」。当时因为民风较保守,处理床戏多是点到为止。第二次拍成电影是在1997年,由Adrian Lyne执导,杰洛米艾朗斯(Jeremy Irons)演男主角,Dominique Swain饰演Lolita。
Ⅲ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短篇小说集
海明威《雨中猫》、《白象般的群山》、《杀手》。
博尔赫斯《第三者》、《无礼的掌礼官上野介》、《南方》。
纳博科夫《菲雅尔塔的春天》、《奥勒留》。
昆德拉《爱德华和他的上帝》(似乎是这篇名,忘了)。
村上春树《盲柳与睡女》、《象的失踪》。
川端康成《睡美人》
莫泊桑《项链》、《首饰》。契诃夫《农民》。麦克尤恩《立体几何》。巴别尔《盐》。皮里尼亚克《红木》。塞林格《捕捉香蕉鱼的季节》和《给艾斯美的故事》名气极大,但如果非要我选,《木匠们,把房梁抬高些》最好。
卡佛的《真跑了那么多英里吗》很好,但我很钟意他写他父亲那篇,非常真情流露。
鲁尔福《烈火平原》。鲁迅《铸剑》。汪曾祺《受戒》。张爱玲《鸿鸾喜》。余华《朋友》。沈从文《丈夫》。
Ⅳ 纳博科夫的文学成就主要有哪些
纳博科夫的文学成就主要是长篇小说,也有一些短篇小说。代表作有《洛丽塔》、《普宁》、《苍白的火》和《阿达》等。他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他的生活经历为基础。作品所描写的人物也大多是自己所熟悉的一些人。与索尔·贝娄等八位作家被认为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小说家。
Ⅳ 《声音》,唯美的爱情故事
《声音》是纳博科夫短篇小说集的第三篇,应该是回忆仍在俄罗斯时与表姐之间的一段恋情。故事写得很唯美,讲述了双方经过理智斗争后,最终选择分开的内心挣扎。
小说内容本身并没有交代双方的表姐弟关系,但女主角显然有丈夫,并且年龄比男主角大。我在查询背景资料时,得知纳博科夫确实有一段表姐弟恋,并且把《声音》与这段恋情联系在一起。
作者对整部作品的节奏把握得很好,像一曲钢琴曲,情节跌宕起伏,场景如诗如画,把内心独白与现实描写的唯美动人,让读者充分体验到那种少年与孤寂少妇之间的缱绻爱情。
纳博科夫是一个重视艺术风格与结构的文学家,他不太在乎思想性,甚至还鄙视这一点。《声音》显然是艺术表现力极强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这一特点。
Ⅵ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短篇小说集
马尔克斯《流光如水》、《巨翅老人》、《疯狂时期的大海》。
卡尔维诺《恐龙》、《月亮的距离》。
海明威《雨中猫》、《白象般的群山》、《杀手》。
博尔赫斯《第三者》、《无礼的掌礼官上野介》、《南方》。
纳博科夫《菲雅尔塔的春天》、《奥勒留》。
昆德拉《爱德华和他的上帝》(似乎是这篇名,忘了)。
村上春树《盲柳与睡女》、《象的失踪》。
川端康成《睡美人》(这玩意更像中篇了……)
莫泊桑《项链》、《首饰》。
契诃夫《农民》。
麦克尤恩《立体几何》。
巴别尔《盐》。
皮里尼亚克《红木》。
塞林格《捕捉香蕉鱼的季节》和《给艾斯美的故事》名气极大,但如果非要我选,《木匠们,把房梁抬高些》最好。
卡佛的《真跑了那么多英里吗》很好,但我很钟意他写他父亲那篇,非常真情流露。
鲁尔福《烈火平原》。
鲁迅《铸剑》。
汪曾祺《受戒》。
张爱玲《鸿鸾喜》。
余华《朋友》。
沈从文《丈夫》。
Ⅶ 关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介绍有哪些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年),俄裔美国作家。出身于俄国圣彼得堡的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就能写诗,能自由运用英语和法语,并用俄语和英语写作。1919年随父母流亡西欧,于剑桥大学毕业后在巴黎和柏林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和剧本。为了躲避纳粹迫害,20世纪40年代初期来到美国。并在1945年加入美国国籍。纳博科夫的文学成就主要是长篇小说,也有一些短篇小说。代表作有《洛丽塔》、《普宁》、《苍白的火》和《阿达》等。他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他的生活经历为基础。作品所描写的人物也大多是自己所熟悉的一些人。与索尔·贝娄等八位作家被认为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小说家。
Ⅷ 《事关面子》故事摘要与分析
我们看一幅画,一瞥就能获得整体印象,做出欣赏或不欣赏的判断。但小说不行,尤其是短篇小说,需要读完才能得出整体结论。
对于文学作品,普通读者看一遍就够了,娱乐就好。但如果以作家的方式,就需要反复读上三五遍,才能把作品的精髓咂摸的差不多。
纳博科夫的《事关面子》就是一则值得反复研读的短篇小说,因为其中包含许多艺术手法,如结构转换(视角转换),内心独白和双结尾等。
《事关面子》讲述的是一名叫做安东的俄国流亡人士,在德国柏林有了一份体面且收入不错的银行工作,娶了漂亮老婆,有一套过得去的公寓,生活开始过得有滋有味。但在一次聚会上,他认识了一名叫做伯格的朋友,也是在柏林混得不错的俄国流亡人士。这个人彻底毁掉了他的平静生活。
伯格长得风流倜傥,经常到安东家做客,认识了年轻漂亮的女主人塔尼娅。有一次,安东出差谈生意,周末回不去,就打电话告诉妻子下周才能回家。但生意意外取消,他没通知就在当天晚上10点回了家。塔尼娅正在浴室洗澡,安东兴冲冲的进了卧室。他看到伯格刚穿好衣服,站在镜子前整理领带。安东马上意识到自己被戴了绿帽子,他气急败坏的将伯格赶出了家门。
看着揉皱凌乱的床单,安东悲愤地流下难过的眼泪。他写下一张字条,并留下一百卢布,要求妻子自行离开这个家。
安东精神恍惚,打算到酒吧喝酒,中途想起住在附近的朋友米秋申。米秋申和同伴阿尔伯特是好事之人。他们在听说安东要找伯格决斗后很感兴趣,决定帮助他安排一切。
安东在第二天酒醒后,开始后悔决斗的决定,因为他不会用枪,死于伯格枪下的概率非常大。纳博科夫用好几页描写他内心的矛盾,写得幽默且深刻。
最终,安东的两个朋友带着他去了郊外的决斗现场。但在一个小酒馆等待对方时,安东找了个理由逃回了城里。
作者在最后安排了一个双结局,一个是安东内心向往的结果:对方也因为害怕而没有去。塔尼娅因此看低伯格,重新回到了安东身边。另一个结局是现实情况,他龟缩在一个破败的小旅店,不敢回家,怕面子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