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现代文学时尚第一篇短篇小说

现代文学时尚第一篇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 2025-08-22 13:46:18

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短篇小说集是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短篇小说集是《沉沦》,是20世纪20年代郁达夫创作的早期短篇小说,亦是他的代表作。出版时即震撼了当时的文坛。该小说以郁达夫自身为蓝本,讲述了一个日本留学生的性苦闷以及对国家弱小的悲哀。

1915年,郁达夫考入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1919年毕业后,郁达夫从名古屋前往东京。途中,他以在名古屋读书四年的生活体验写下了此篇作品《沉沦》。

《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

(1)现代文学时尚第一篇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沉沦》定稿于1921年5月9日,是郁达夫的代表作。1921年7月,与郭沫若等创办创造社,开始文学生涯,同年10月出版短篇小说集《沉沦》(上海泰东书局出版)。

1998年,名古屋大学在丰田讲堂前,为郁达夫和他的小说《沉沦》树立了一块郁达夫文学碑。文学碑以福建厦门产的花岗石造成,碑面一侧嵌有穿学生服戴学生帽的郁达夫铸像,铸像下刻有“郁达夫”三字。碑面另一侧刻有“沉沦”两个大字。

内容:

主人公是一位在日本留学的中国青年,显然有郁达夫自己的某些影子在内。

作品细致地描写了这位忧郁型青年,由于是弱国子民在强邻日本所受的屈辱,以及他在精神上和生理上的种种难以排遣的苦闷。

这些苦闷情绪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和渗透:追求异性的爱情而不得,因此对轻侮他的日本人感到十分愤慨,同时热切地希望着祖国富强起来,这三项内容构成了小说的基本格局。

小说的基本情节是这样安排的:路遇——自戕——窥浴——野合——宿妓。情节每进展一步,性爱描写每深入一层,对主人公的刺激与打击就随之强化又强化,最终导致他溺海而死的悲剧性结局。

Ⅱ 鲁迅创作的( )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短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也是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1918年5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杂志。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它由13则日记组成,记录了“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深刻揭露了集权专制社会的“吃人”本质,表现出彻底反对集权专制社会的战斗精神。在艺术上运用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支持10楼)

Ⅲ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率先觉醒的时代新人,但是,在白话正文前的文言小引中,鲁迅为什么却要讲他病愈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短篇小说, 是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鲁迅以第一人称的写法,成功塑造了一个狂躁而又清醒的狂人形象。
在小说中,狂人以神经质的病患特征为掩护,来展示作家的怀疑意识的。在一个虚伪成性而又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里,或许只有通过狂人狂语,才能揭开掩盖问题症结的面纱。小说中一再描写狂人晚上睡不着觉,以一种“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的精神,去探求真相。怀疑和发现使狂人成为最早的觉醒者。觉醒了的狂人也必然会成为封建家族制度和吃人封建礼教的最坚定、最犀利的批判者。可一个从旧文化传统中走出来的批判者,是很难脱胎换骨,重塑新身的。当狂人经由自我来发现自己也是吃人的人时,其中是饱含着深深的自省意识和忏悔意识的。正因有着对传统的负重之深的深切认知,小说中的狂人才会更多地把希望寄托于未来:他一面做出“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论断,一面还要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吁。而《狂人日记》的反封建的意旨也正借此得以彰显和强化。
然而,《狂人日记》的真正结尾不在小说最后发出的“救救孩子”的呼吁,而在前面文言写成的序里:被视为“病人”的狂人被治愈了,而且去某地候补做官,即将加入到统治者的行列,去维护那个吃人的世界。这就使得狂人形象在患病者、怀疑者、发现者和批判者多重形象之外,又增添了一重失败者的形象。这是最令人伤心之处,也是狂人形象的悲剧意义所在,更是鲁迅思想的深刻性所在。在白话的日记体正文里,表现的是一个“狂人的世界”,而主人公却表现得异乎寻常地清醒,在“疯言狂语”之中,却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处处显示了对旧有秩序的反抗;在文言写成的序中,表现的是一个所谓“正常的世界”,曾经生病的狂人被治愈了,而且去某地候补做官去了。至此,《狂人日记》这一小说文本便具备了一种内在的分裂和对抗:白话的世界可以看作是现代的正常的世界,一个人的意识获得了觉醒的世界,一个意识到不能容忍吃人的人存在的世界,可这个世界却被视为“不正常的世界”,觉醒了的人却被视为“狂人”“病人”;文言的世界象征了传统的吃人的世界,一个表面上仁爱本质上却凶残的虚伪的世界,一个对觉醒者进行压制和“救治”并最终使其成为帮凶的世界,可这个世界却被视为“正常的世界”。在这种黑白颠倒、正反错位的斗争里,狂人终于回归于“正统”,被所谓正常的“吃人”世界所治愈、同化或湮没了。这是令人悲哀的一种结局,可恰是在这种悲哀里,会使我们认识到反封建的艰难性和复杂性,会令我们体会到鲁迅式的深刻与绝望。正如鲁迅自己所认为的,单纯为希望而奋斗的不是真正的勇士,真正的勇士应该直面虚无,反抗绝望!

Ⅳ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 作品地位:《狂人日记》不仅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还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
  • 创作时间与发表情况:该小说写于1918年4月,并于1918年5月15日首发于《新青年》月刊第4卷第5号,后收入《呐喊》集,编入《鲁迅全集》第一卷。
  • 作品内容与主题:小说通过描绘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及其自述,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达了鲁迅对封建文化的深刻反抗和忧愤。

Ⅳ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 )。

【答案】:C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郁达夫的《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以郁达夫自身为蓝本,讲述了一个日本留学生的性苦闷以及对国家弱小的悲哀。
B项错误,《聊斋志异》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小说近500篇,或讲民间的民俗民习、奇谈异闻,或讲世间万物的奇异变幻,题材极为广泛。
C项正确,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
D项错误,《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小说集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希望。
故正确答案为C。

热点内容
碎尸案短篇小说 发布:2025-08-22 16:05:33 浏览:212
yy张敏的都市小说 发布:2025-08-22 16:05:19 浏览:549
都市小说著名作者 发布:2025-08-22 16:03:43 浏览:947
主角为军师的都市小说 发布:2025-08-22 15:54:32 浏览:322
伤感的言情小说实体书 发布:2025-08-22 15:51:47 浏览:699
主角叫帝师叶凡都市小说 发布:2025-08-22 15:29:13 浏览:627
男主是司令的都市小说 发布:2025-08-22 15:13:50 浏览:599
小说魔幻言情 发布:2025-08-22 15:12:15 浏览:553
姓林的重生富二代小说 发布:2025-08-22 15:11:10 浏览:321
重生之毒门将后小说结局 发布:2025-08-22 14:59:44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