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送你一轮明月短篇小说

送你一轮明月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 2025-08-16 17:50:34

① 鲁迅,巴金的整篇文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象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象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九月十八日。

星星

巴金

在一本比利时短篇小说集里,我无意间见到这样的句子:
“星星,美丽的星星,你们是滚在无边的空间中,我也一样,我了解你们……是,我了
解你们……我是一个人……一个能感觉的人……一个痛苦的人……星星,美丽的星星……”
我明白这个比利时某车站小雇员的哀诉的心情。好些人都这样地对蓝空的星群讲过话。他们
都是人世间的不幸者。星星永远给他们以无上的安慰。
在上海一个小小舞台上,我看见了屠格涅夫笔下的德国音乐家老伦蒙。他或者坐在钢琴
前面,将最高贵的感情寄托在音乐中,呈献给一个人;或者立在蓝天底下,摇动他那白发飘
飘的头,用赞叹的调子说着:“你这美丽的星星,你这纯洁的星星。”望着蓝空里眼瞳似地
闪烁着的无数星子,他的眼睛润湿了。
我了解这个老音乐家的眼泪。这应该是灌溉灵魂的春雨吧。
在我的房间外面,有一段没有被屋瓦遮掩的蓝天。我抬起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的几颗
明星。我常常出神地凝视着那些美丽的星星。它们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
我,从不厌倦。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赐予我一次祝福。
在我的天空里星星是不会坠落的。想到这,我的眼睛也湿了。

7月22日
选自《龙·虎·狗》

② 关于母爱的短篇小说片段

我的母亲她虽没有诱人的外貌,过人的智慧,但她却有颗善良,愿意为我们付出的心.自怀胎十月到如今,她对我的爱从未少过一丝一毫,不管是吃的,穿的,用的,她都会尽力让我们得到不比别人少.
别人都说妈妈是个节俭,朴素的人,她是可以每天穿的花枝招展,穿金带银,但她却选择省下这些钱当作我们教育津贴,想到这儿,心中不禁一振,母亲这般省吃俭用,都是为了我们,我却成天计较到底跟弟弟谁获得的较多,不知足…真是惭愧啊!
虽说母亲节时,总会送上一张贴心的小卡,一个温暖的拥抱,但这都只是一时的,妈妈为我们辛苦十几年,我们却只在一年一度的母亲节让她休息仅仅一天…现在的小孩啊~都被宠怀了!以前的农业社会由於赚钱辛苦,谋生不易,小孩总会很识相的帮爸妈赚钱养家,而不会像现在,为了赶流行,不惜花费大量资本追求理想的外貌,身材,好跟同侪比较.就如赖东进先生的"乞食因仔",因为过於贫穷,生为家中年长者,必须靠自己的力量来养家活口,他们总不埋怨,不会因自己的需求而浪费家中任何一毛钱,只是尽力为家而奋斗.
论到母爱,我觉得洪醒夫先生的"纸船印象"描写的十分深入,他以母亲摺纸船为出发点,进而谈到母爱的伟大.下雨天,他的母亲心中虽仍惦记著田里的农物,但却仍心平气和的为他摺纸船,好让孩子们在雨天里也有欢笑.表面上像是在回忆童年玩纸船的种种,但细细咀嚼文章的字义后,将会有很大的收获.
近年来,新闻上总一次又一次的报导孩子对生他的母亲忘恩负义,与母亲大打出手,只因妈妈太唠叨!这样卑鄙无耻的事竟然也做的出来!!!他们难道没想到自己能站在这世界上,都是母亲一手栽培的麼! 这些人真该将他们千刀万剐!
母爱真的好伟大,我不明白,为什麼世上母亲能为孩子牺牲这麼多! 换做是我,我大概会因为太辛苦,太累而偷懒,不愿付出…
决定了!从今天起我要先从小地方做起,先以童子军日行一善的精神,妈妈一回来,给她一个大拥抱加一个香吻,帮他捶背,让他每天都像在过母亲节,等我长大,第一次赚的薪水就要用来请他吃一顿大餐~现在,母亲的快乐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动力!

③ 巴金的短篇散文

《春天里的秋天》序

春天。枯黄的原野变绿了。新绿的叶子在枯枝上长出来。
阳光温柔地对着每个人微笑,鸟儿在歌唱飞翔。花开放着,红
的花,白的花,紫的花。星闪耀着,红的星,绿的星,白的星。
蔚蓝的天,自由的风,梦一般美丽的爱情。
每个人都有春天。无论是你,或者是我,每个人在春天里
都可以有欢笑,有爱情,有陶醉。
然而秋天在春天里哭泣了。
这一个春天,在迷人的南国的古城里,我送走了我的一段
光阴。
秋天的雨落了,但是又给春天的风扫尽了。
在雨后的一个晴天里,我同两个朋友走过泥泞的道路。走
过石板的桥,走过田畔的小径,去访问一个南国的女性,一个
我不曾会过面的疯狂的女郎。
在—个并不很小的庄院的门前,我们站住了。一个说着我
不懂的语言的小女孩给我们开了黑色的木栅门,这木栅门和我
的小说里的完全不同。这里是本地有钱人的住家。
在一个阴暗的房间里,我看见了我们的主人。宽大的架子
床,宽大的凉席,薄薄的被。她坐起来,我看见了她的上半身。
是一个正在开花的年纪的女郎。
我们三个坐在她对面一张长凳上。一个朋友说明了来意。
她只是默默地笑,笑得和哭一样。我默默地看了她几眼。我就
明白我那个朋友所告诉我的一切了。留在那里的半个多小时内,
我们谈了不到十句以上的话,看见了她十多次秋天的笑。
别了她出来,我怀着一颗秋天的痛苦的心。我想起我的来
意,我那想帮助她的来意,我差不多要哭了。
一个女郎,一个正在开花的年纪的女郎……我一生里第一
次懂得疯狂的意义了。
我的许多年来的努力,我的用血和泪写成的书,我的生活
的目标无一不是在:帮助人,使每个人都得着春天,每颗心都
得着光明,每个人的生活都得着幸福,每个人的发展都得着自
由。我给人唤起了渴望,对于光明的渴望;我在人的前面安放
了一个事业,值得献身的事业。然而我的一切努力都给另一种
势力摧残了。在唤醒了一个年轻的灵魂以后,只让他或她去受
更难堪的蹂躏和折磨。
于是那个女郎疯狂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不自由的婚姻、
传统观念的束缚,家庭的专制,不知道摧残了多少正在开花的
年青的灵魂,我的二十八年的岁月里,已经堆积了那么多、那
么多的阴影了。在那秋天的笑,像哭—样的笑里,我看见了过
去一个整代的青年的尸体。我仿佛听见—个痛苦的声音说:
“这应该终结了。”
《春天里的秋天》不止是一个温和地哭泣的故事,它还是
一个整代的青年的呼吁。我要拿起我的笔做武器,为他们冲锋,
向着这垂死的社会发出我的坚决的呼声“Je accuser”(我控
诉)。

一九三二年五月

选自《序跋集》

机 器 的 诗

为了去看一个朋友,我做了一次新宁铁路上的旅客。我和
三个朋友一路从会城到公益,我们在火车上大约坐了三个钟头。
时间长,天气热,但是我并不觉得寂寞。
南国的风物的确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显
出一种梦景般的美:那样茂盛的绿树,那样明亮的红土,那一
块一块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还有明镜似的河水,高耸
的碉楼。南国的乡村,虽然里面包含了不少的痛苦,但是表面
上它们还是很平静,很美丽的!
到了潭江,火车停下来。车轮没有动,外面的景物却开始
慢慢地移动了。这不是什么奇迹。这是新宁铁路上的一段最美
丽的工程。这里没有桥,火车驶上了轮船,就停留在船上,让
轮船载着它慢慢地渡过江去。
我下了车,站在铁板上。船身并不小,甲板上铺着铁轨,
火车就躺在铁轨上喘气。左边有卖饮食的货摊,许多人围在那
里谈笑。我一面走,一面看。我走过火车头前面,到了右边。
船上有不少的工人。朋友告诉我,在船上作工的人在一百
以上。我似乎没有看见这么多。有些工人在抬铁链,有几个工
人在管机器。
在每一副机器的旁边至少站得有一个穿香云纱衫裤的工人。
他们管理机器,指挥轮船前进。
看见这些站在机器旁边的工人的昂头自如的神情,我从心
底生出了感动。
四周是平静的白水,远处有树,有屋。江面很宽。在这样
的背景里显出了管理机器的工人的雄姿。机器有规律地响着。
火车趴在那里,像一条被人制服了的毒蛇。
我看着这一切,我感到了一种诗情。我仿佛读了一首真正
的诗。于是一种喜悦的、差不多使我的心颤抖的感情抓住了我。
这机器的诗的动人的力量,比任何诗人的作品都大得多。
诗应该给人以创造的喜悦,诗应该散布生命。我不是诗人,
但是我却相信真正的诗人一定认识机器的力量,机器工作的巧
妙,机器运动的优雅,机器制造的完备。机器是创造的,生产
的,完美的,有力的。只有机器的诗才能够给人以一种创造的
喜悦。
那些工人,那些管理机器、指挥轮船、把千百个人、把许
多辆火车载过潭江的工人,当他们站在铁板上面,机器旁边,
一面管理机器,一面望着白茫茫的江面,看见轮船慢慢地驶近
岸的时候,他们心里的感觉,如果有人能够真实地写下来,一
定是一首好诗。
我在上海常常看见一些大楼的修建。打桩的时候,许多人
都围在那里看。有力的机器从高处把一根又高又粗的木桩打进
土地里面去;一下,一下,声音和动作都是有规律的,很快地
就把木桩完全打进地里去了,四周旁观者的脸上都浮出了惊奇
的微笑。地是平的,木头完全埋在地底下了。这似乎是不可信
的奇迹。机器完成了奇迹,给了每个人以喜悦。这种喜悦的感
情,也就是诗的感情。我每次看见工人建筑房屋,就仿佛读一
首好诗。

1933年6月在广州

海上升明月

四围都静寂了。太阳也收敛了它最后的光芒。炎热的空气中开始有了凉意。微风掠过了万顷烟波。船像一只大鱼在这汪洋的海上游泳。突然间,一轮红黄色大圆镜似的满月从海上升了起来。这时并没有夺目的光辉。但是青天的一角却被它染成了杏红的颜色。看!天公画出了一幅何等优美的图画!它给人们的印象,要超过所有的人间名作。

这面大圆镜愈往上升便愈缩小,红色也愈淡,不久到了半天,就成了一轮皓月。这明月上面有无际的青天,下面有无涯的碧海,我们这小小的孤舟真可以比作沧海的一栗。不消说,悬挂在天空的月轮月月依然,年年如此。而我们这些旅客,在这海上却只是暂时的过客罢了。

与晚风、明月为友,这种趣味是不能用文字描写的,可是真正能够做到与晚风、明月为友的,就只有那些以海为家的人!我虽不能以海为家,但做了一个海上的过客,也是幸事。

上船以来见过几次海上的明月,最难忘的就是最近的一夜。我们吃过午餐后在舱面散步,忽然看见远远的一盏红灯挂在一个石壁上面。这灯并不亮,后来船走了许久,这盏石壁上的灯还是在原处。难道船没有走么?但是我们明明看见船在走。后来这个闷葫芦终于给打破了。红灯渐渐地大起来,成了一面圆镜,腰间绕着一根黑带。它不断地上升,突破了黑云,到了半天。我才知道这是一轮明月,先前被我认为石壁的,乃是层层的黑云。
1927年1月

选自《海行杂记》

<日>
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我怀念上古的夸夫。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么?

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风>

二十几年前,我羡慕“列子御风而行”,我极愿腋下生出双翼,象一只鸷鸟自由地在空中飞翔。

现在我有时仍做着飞翔的梦,没有翅膀,我用双手鼓风。然而睁开眼睛,我还是郁闷地躺在床上,两只手十分疲倦,仿佛被绳子缚住似的。于是,我发出一声绝望的叹息。

做孩子的时候,我和几个同伴都喜欢在大风中游戏。风吹起我们的衣襟,风吹动我们的衣袖。我们张着双手,顺着风势奔跑,仿佛身子轻了许多,就象给风吹在空中一般。当时自己觉得是在飞了。因此从小时候起我就喜欢风。

后来进学校读书,我和一个哥哥早晚要走相当远的路。雨天遇着风,我们就用伞跟风斗争。风要拿走我们的伞,我们不放松;风要留住我们的脚步,我们却往前走。跟风斗争,是一件颇为吃力的事。但是我们从这个也得到了乐趣,而且不用说,我们的斗争是得到胜利的。

这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不过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值得怀念的。

可惜我不曾见过飓风。去年坐海船,为避飓风,船在福州湾停了一天半。天气闷热,海面平静,连风的影子也没有。船上的旗纹丝不动,后来听说飓风改道走了。

在海上,有风的时候,波浪不停地起伏,高起来象一座山,而且开满了白花。落下去又象一张大嘴,要吞食眼前的一切。轮船就在这一起一伏之间慢慢地前进。船身摇晃,上层的桅杆、绳梯之类,私语似的吱吱喳喳响个不停。这情景我是经历过的。

但是我没有见过轮船被风吹在海面飘浮,失却航路,船上一部分东西随着风沉入海底。我不曾有过这样的经验。

今年我过了好些炎热的日子。有人说是奇热,有人说是闷热,总之是热。没有一点风声,没有一丝雨意。人发喘,狗吐舌头,连蝉声也哑了似的,我窒息得快要闭气了。在这些时候我只有一个愿望:起一阵大风,或者下一阵大雨。

1941年7月9日在昆明


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吗?

圆月犹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吧,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

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

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中,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的确,月光冷得很。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月的光是死的光。

但是为什么还有姮娥奔月的传说呢?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么?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 选自《旅途随笔>>

④ 求200字的美文摘抄

溪 水
透明的溪水,明净得就像母亲的眼睛。
春天,你的眼里是一片斑斓;
夏天,你的眼里是一片浓绿;
秋天,你的眼里是一片澄碧;
冬天,你疲倦了——合上眼睛,也停止了唱歌。
你摄取蓝天的云朵、黄昏的晚霞、夜空的星星;还留下我儿时的身影。
呵!这溪边沙沙作响的甘蔗林,带甜味的风,曾把我童年的梦吹拂!我躺在你的身边,感到靠在母亲胸膛上的幸福……
你是我们生活里的一支古老的歌——
你望见骑毛驴的迎亲的队伍来了,几支唢呐奏出悲哀的音乐;
你望见几个壮实的汉子,抬着笨重的木棺来了,把老人送上山坡;
你也听见:山脚下的独轮车,带着吱吱哑哑的声音,在贫穷的土地上呻吟而过……
如果没有你,谁给我们留下自然的彩色;
谁给我们记载山民的悲哀和欢乐呢?
透明的溪水,你给了我一双能够分辨色彩的眼睛。
当我在你身边,发现自己成为一个少年时,就不得不远行了。
你像养育我的母亲一样,送我出山吧!
宁静的夏夜月朗风清,总是能给我一种清逸娴静的感觉。明净清澈如柔水般的月色倾洒,清光流泻,意蕴宁融。月色柔和而透明,轻盈而飘逸。
我喜欢借月色沉淀心情,如水月色,可饮。推开窗户,任月色静静流泻在肌肤上,轻盈飘逸的韵致,清新蕴涵的情调自然流淌在心际。月华如练,心情在月色中变的清朗而柔软,恍然间生命中的种种感动和美丽灵动浮若。
曾经,天真烂漫的我依偎在奶奶的怀里数星星,悠然欣赏着乡村清澈而恬静的月色。
曾经,在菁菁校园里和同学在清朗月色中促膝谈心,感悟似水年华的美丽与忧愁。
曾经,在如水月色中我与你一起泛舟太湖,在桨声灯影里,在月色和湖水交相辉映中欣赏人间美景。清漾的湖水,飘渺的琴声,让我在江南的温婉情怀里沉醉不知归处。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生相约莺莺,待月西厢下,古琴传幽思,月下待佳人。一份古典的美丽。淡月染西窗,淡淡的思绪亦弥漫。
流年处,月色在古典的含蓄和现今的浪漫中演绎着唯美,带给人无限沉思和悠然陶醉。
清绝的月色吸引着我,于是披衣出门,踏着如水的月色,缓步走入花园,栀子花沐浴在月光下,寒凝带露,如一帘清远的幽梦。竹影随韵轻舞,如水月色轻轻穿过,回映着明月的清辉。万物都在月色中丰盈灵动起来。俗世的喧嚣与浮躁,犹豫与彷徨都消融在这如水月色中。顿然心悟,豁然开朗。
如水月色,可饮。似水流年,可悟。
静立于花园幽径,听取静默一片……

热点内容
重生绝代双骄gl小说 发布:2025-08-16 19:32:08 浏览:684
总裁误宠替身甜妻小说在哪听 发布:2025-08-16 19:01:54 浏览:972
爱情小说经典摘抄 发布:2025-08-16 19:01:52 浏览:549
58免费言情阅读小说网 发布:2025-08-16 18:55:48 浏览:553
我的26女房客的都市小说 发布:2025-08-16 18:54:17 浏览:116
经典系统小说不要种马圣母 发布:2025-08-16 18:44:34 浏览:367
言情小说娇宠合离妻 发布:2025-08-16 18:42:19 浏览:80
中学生网络小说阅读现状 发布:2025-08-16 18:41:47 浏览:744
安妮日记小说英文版免费下载 发布:2025-08-16 18:41:01 浏览:206
小说中的经典长句子 发布:2025-08-16 18:20:29 浏览: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