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契诃夫短篇小说猎人主旨

契诃夫短篇小说猎人主旨

发布时间: 2025-08-05 16:32:23

❶ 莫泊桑欧亨利契科夫的短篇小说各自特点以及风格是什么

1、莫泊桑

特点:(1)在对人物的描绘上,莫泊桑并不追求色彩浓重的形象、表情夸张的面目、夸张的生平与难以置信的遭遇,而是致力于描写“处于常态的感情、灵魂和理智的发展”(《论小说》),表现人物内心的真实与本性的自然,通过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状态与在一定情势下必然有的最合情理的行动、举止、反应、表情,来揭示出其内在心理与性格的真实。

(2)莫泊桑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

风格:现实主义小说艺术。

2、欧亨利

特点:欧·亨利的小说在艺术处理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它们的“意外结局”,只有到了最后一刻,“谜底”才最终解开,情节的发展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在发展,结果却来个出其不意。这意外的结局一般说来是比较令人宽慰的,即便是悲哀的结局,也常包含着某种光明之处,这就是所谓“带泪的微笑”,即“欧·亨利式结尾”。

风格:世态人情,并且易有浓郁的美国风味。

3、契科夫

特点: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他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和人物,从中揭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在契诃夫的剧作中有丰富的潜台词和浓郁的抒情味。

风格:现实主义。

契科夫:

(1)契诃夫短篇小说猎人主旨扩展阅读:

三人的短篇小说:

1、莫泊桑

《羊脂球》《俊友》《项链》《一生》《温泉》《归来》《我的叔叔于勒》等。

2、欧亨利

《麦琪的礼物》(一作贤人的礼物)《最后一片叶子》《带家具出租的房间》《爱的牺牲》《心与手》《二十年后》等。

《感恩节的先生们》

3、契科夫:

《给博学的邻居的一封信》《皮靴》《马姓》《凡卡》《迷路的人》《预谋犯》《未婚夫和爸爸(现代小品)》《客人(一个场景)》《名贵的狗》《纸里包不住火》《哼,这些乘客们!》《普里什别叶夫中士》《猎人》《哀伤》《胖子和瘦子》、《喜事》《在钉子上》《胜利者的得意洋洋》《小公务员之死》《不平的镜子》等。

❷ 契诃夫短篇小说-套中人的梗概

1、梗概
《套中人》写一个小城的中学古希腊文教员别里科夫,他在晴天也穿着雨鞋、带着雨伞出门,习惯于把一切日常用具装在套子里面。他与世隔绝,好比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却喜欢到处告密,长期危害了这个小城居民的自由,小城的生活因而变得死气沉沉。他也想到结婚,但害怕"生出什么事来",久久不敢向女方求婚,后来看见她竟骑自行车上街,认为太不体面,因此和她哥哥争吵,被从楼梯上推下来,不久即死去。
2、作品简析
作品通过对别里科夫的思想性格特征的刻画及其婚事遭遇的描写,塑造出一个胆小怕事,因循守旧、害怕新事物和扼杀新思想的"套中人"的典型形象,从而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造成的恶浊黑暗的政治空气,批判了顽固维护旧制度、旧秩序的反动势力,并暗示出反动势力最后覆灭的命运。
3、作者简介
契诃夫(1860—1904),俄国作家,1860年1月29日生于罗斯托夫省塔甘罗格市。1879年进入莫斯科医科大学医学系,1884年毕业后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平民和了解生活,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契诃夫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一生创作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评论家称,他的小说:“再现了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琐。”

❸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里的每一个故事的概括,要有写上主人公,和主要情节概括。图片发我。拜托了。

晚归的猎人伊万·伊凡内奇和希尔金谈兴颇高,就着月光聊起了“各种各样的往事”,谈起了他的同事别里科夫:
别里科夫是小城镇里一所中学的希腊文教师,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随时都把自己装在一个“套子”里面:每天都是戴黑眼镜、竖起衣领、把脸藏在一个“套子”里;随时都拿雨鞋、带着雨伞、穿暖和棉大衣,雨伞放在套子里,手表装在套子里,小刀也放在小套子里,坐马车必须放下车篷把自己罩起来;每天的公事,就是去同事家里,坐着一言不发,枯等一两个小时,实施所谓的“和同事们保持良好关系”;每天一副生怕世界大战的模样,“千万别出什么乱子”是他的口头禅。
他一生独处。好心的校长太太给他做媒,把新来的教师、柯瓦连科的姐姐华连科介绍给他。他也一度投入在“爱情”之中,但是不久,他又开始“脸上露出淡淡的苦笑”,说得去权衡权衡。因为他那著名的形象,有人替他画了一幅漫画,并几乎散发给全城的每一个人。他给柯瓦连科提建议说:年轻女人和教师骑自行车影响不好,并警告柯瓦连科千万要注意影响。愤怒的柯瓦连科立即报以冷言,并把他一把从楼梯推了下去,谁知“藏在套子”中的他,竟然毫无损伤!
但是,他那尴尬的模样正被刚回家的华连科和她的同伴碰个正着。于是在她“哈哈”大笑中,他们的婚姻结束了,回去后的别里科夫“病倒”了,一个月后死后。全城人去为他送葬,所有人都庆幸这是“一件赏心乐事”。

导读如下:
1898年发表的《套中人》,是契诃夫的代表作之一,在其创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小说塑造的主人公别里科夫正是沙皇专制统治下,禁锢个人自由,惧怕和乱视新事物,忠实维护“现存秩序”卫道士的典型代表。而他的死亡则更预示着沙皇残暴统治和专制主义的必然灭亡。而“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的呼声,正是当时时代的觉醒。
阅读中要细细体味作品语言简洁、刻画细腻,生动逼真而又恰到好处的自然环境描写——这种描写不是泛泛的,而是为作品的主旨服务的;还有,就是非凡的夸张和深刻的讽剌——这种夸张是建立在对真实人物形象的忠实记录上的。作者笔法非常老道,对人物肖像描写似乎着墨不多,但是却不动声色地从各个方面,叙述不同的故事来予以丰满。
整个别里科夫的形象,我们是在随着作者行文的进行而逐步丰满的,而对他思想的了解,则正是他那由作者精心组织的一言一行。这样,作者在这里面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以及要揭露的主题就全都自然而然地出来了

❹ 请问:契诃夫的短篇小说都有哪些

一、《“黄鼠狼” 霍尔与卡里内奇》

我以猎人的身份访问瑞兹德林县,在旷野里结识了小地主鲍卢台金。他邀请我到他那里过夜,因为路远,我们先步行到了“黄鼠狼”霍尔的家,但霍尔进城去了。于是由他十五岁的小儿子瓦夏驾车送我们回裤数鲍卢台金家过夜。

第二天,鲍卢台金被迫进城跟邻居皮丘可夫打官司去了。于是我一个人出外打猎,傍晚前我返回途中,有意顺便来到霍尔的家。我在霍尔的柴草房里住了三天,与他多次长谈,了解了许多情况,学到了许多东西。第四天傍晚,鲍卢台金派卡里内奇来接我,于是我跟霍尔依依告别。

次日,我离开了鲍卢台金先生好客的家。

二、《猎人叶尔摩莱与磨房主妻子》

我带着猎人叶尔摩莱,傍晚在树林里狩猎。他们想在附近一个磨房里过夜。磨房主怕引起火灾,所以拒绝了他们的请求,但最后还是安排他们住在距离磨房一百步远的一个四面敞开的小棚里。

后来,磨房主叫他妻子阿丽娜出来招待这两位不速之客。原来阿丽娜是一个地主太太的贴身丫头,由于要求与地主老爷的贴身男仆结婚而被撵到乡下,是磨房主花钱为她赎的身。

三、《从草莓泉水到伯爵管家》

在初秋八月一个炎热的日子,我带着猎犬来到伊斯塔河畔打猎。由于炎热难熬,来到附近闻名的草莓甘泉,痛饮了清凉的泉水,见到了我早就认识的那两个农民。一个叫斯交布什卡,是“二溜子”,他现在寄住在给主人管菜园的米托洛方的菜园。另一个叫米哈伊洛萨魏里甫“涂蛮”。

“涂蛮”曾经是已故伯爵彼得伊里奇家的管家,在伯爵生前就已放归为自由人,他现在七十左右,如今寄住在县城里一个得痨病的旅店老板那里。从他口里,读者知道那个伯爵的故事。伯爵生前风光了一阵子,但他因此倾家荡产,死于旅馆的客房里。老人对自己的主人至今有好感,怀念多于埋怨。

四、《县医奇缘》

县城的医生应邀下乡,去离城四十多里远的一个女地主寡妇家,为她的一个女儿治病。在治病过程中,两人产生了感情。姑娘很感激医生,医生为姑娘的美貌所吸引。

但不幸的是,由于农村医疗条件差,离城虽只有四十多里,但道路泥泞,进城买药,来回一次需要几天,姑娘一病不起,折腾几天几夜后一命呜呼。临死前携纯贺姑娘勇敢地向医生表白爱情。爱情就这样不了了之。在医生心里留下了终生的遗憾和永久的记忆。

五、《我邻村的地主拉其洛夫》

小地主拉其洛夫至多五十来岁,他年富力强,步履轻快,为人慷慨,待人和善。拉其洛夫曾在陆军步兵团服役了十来年,还到过土耳其。

他不仅当过兵,打过仗,参加过俄、土战争;而且负过伤,住过院,几乎送了命。他见多识广,谈吐自由,但性情内向。他结过婚,但三年后妻子因难产病故。现在他和妻子的妹妹奥丽佳双方有意,最后他带着姑娘离家出走,抛下了他的母亲和家。这事件在省里引起了轰动。

六、《富农奥夫谢尼科夫》

富农奥夫谢尼科夫讲述了一批地主贵族,大的和小的,好的坏的,老式的和新式的,开明的和吝啬的辩派,俄国土生土长的,外国后来的,各种类型都有,其中包括我的外公和外婆。

七、《李郭甫村外芦苇荡遇险》

我和猎人叶尔摩莱到距离李郭甫村十里的芦苇荡里撑船打野鸭遇险的故事。

他们先遇到华而不实的猎人符拉基米尔,他是地主家一个解除了奴隶身分的仆人。

然后又找到看管一个破木船的渔夫、绰号干树枝的老人舒乔克。舒乔克蓬头垢面、破衣烂裳、光着双脚,一看就是辞退了的地主家仆,年纪六十岁左右。他先后为地主贵族老爷当过仆从、厨子、车夫,现在是渔夫。我们四人就是坐着他那只破旧不堪的平底木板船在芦苇荡打猎的。

八、《河湾草地上的五个小孩儿》

我因为贪恋打猎晚归,回家途中迷了路,后来只好跟五个小孩儿在河湾大草地的篝火旁边过夜,我假装睡着了,听到了孩子们谈话。关于家神、美人鱼的迷信和神话,以及当地发生过的一些传说。

九、《来自美奇河畔的侏儒卡西杨》

我打猎归来,坐在马车上,一路颠簸。在路上碰到出殡的队伍,为了避开,车夫赶马向前,结果车轴坏了。为了买新的车轴,我们来到了只有六户穷苦农民的移民新村,我见到了来自美奇河畔的侏儒卡西杨,由他陪同到了伐木场买车轴和打鸟。

我们在伐木场度过了后半天,返回新村前见到了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小安娜。最后回到家里,天已大黑。


十、《田庄管家》

这不是一般的地主家里的管家,他的儿子当村长,他自己被主人委派掌管庄园,天高皇帝远,他在庄园当家做主、发号施令。此人聪明能干,地主老爷喜欢他和赏识他,但当地农民怕他、恨他,骂他是吃人的恶狗。

十一、《田庄管理处》

一个绵绵细雨的秋天,我打猎归来,为了找一个避雨的地方,经一个看守窝棚的老人指点,来到安尼耶沃村洛司涅科娃夫人的田庄管理处,被管理处的主要负责人安排在隔壁的房间里睡觉、休息。我后来透过间壁的空隙看见和听见管理处发生的一切,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所说、所为。

十二、《护林神》

傍晚我一人驾着轻便马车打猎归来,离家还有十六里,天气突变,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拉车的母马陷在泥泞中拔不出腿。就在这艰难的时刻,看林人皮留克帮我走出困境,把我拉到他家。

天晴后,皮留克准备送我回家,但此时听见有人偷砍树木,于是皮留克到树林一举擒获了那个农民,带回家中,经我的帮助,皮留克终于放了这个贫困可怜的农民。然后他送我出了树林,分手告别。

十三、《两个地主》

讲的是两个不同的地主。一个是退伍的将军(从当勤务官升到少将,但从未打过战),所以当地主后,始终不减昔日的派头。一个是土生土长、从未在外面任职的、闭目塞听、孤陋寡闻的地主。

十四、《列别姜市场买马记》

我由于贪恋打猎,不知不觉来到了列别姜,于是下榻于当地一个大的旅馆,然后去马市场买了两匹马。回旅馆吃完午饭,看公爵和退伍中尉打完台球,然后又去马贩子家买马,但由于公爵的到来而没有成交。

最后我在另外一家买了一匹,但到家后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原来这是一匹瘸腿的病马,卖马的是一个信誓旦旦的老式地主。

十五、《达吉雅娜鲍里莎夫娜及其侄子》

写了达吉雅娜鲍里莎夫娜的为人以及她收养与培养侄儿的故事。但这位侄儿学画没有成功,白花了她的钱和心血。达吉雅娜鲍里莎夫娜,出生贫穷的地主世家,她的祖辈几代都是穷地主;她现在五十来岁,很早就守寡;她没有多少文化,但很聪明;她为人善良,思想自由。她是我这样的青年人敬爱的老妈妈。

十六、《俄罗斯人之死》

作者先后写了五个俄罗斯人的死,他们的死因和临死时的心态,以及周围人的反应,特别是我的思索和感慨。

第一个死的是伐木场上被伐倒的大树压伤致死的包工头马克西莫。

第二个死的是在地主家干活儿的一个农民,他在谷物干燥房被大火烧得半死,被人拉出了来后不久就死在自己的炕上。

第三个死的是一个患疝气的磨房主,小肠疝气这病本来好治,但他耽误了治疗,不治而死。

第四个死的是我大学时的同学阿威尼尔索洛哥乌莫夫。他大学未毕业,无家可归,为生活所迫,带着肺病在地主家当家庭教师,不久就死在他家里。

第五个死的是一个地主老太婆,她是病死的,死得也很平静,临死前还从枕头底下拿一个卢布想支付牧师的祷告费。

十七、《酒店赛歌》

写的是两个歌手在郭洛托夫卡村一个孤零零的酒店赛歌的具体过程。

郭洛托夫卡村位于山坡上,那里有一个小酒店,店老板尼古拉伊万雷奇是个机灵聪明而有影响的人物。在七月的一个炎热的夏日,我路经此地,进酒店歇脚避暑,正当两个歌手在三个听众兼裁判的鼓动下准备赛歌。赛歌结束,我离开了酒店。

十八、《小地主卡拉塔也夫的爱情故事》

不到三十岁的卡拉塔也夫爱上了离他家三十多里一个财主和女地主老太婆的丫鬟玛特辽娜,玛特辽娜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他愿意出五百卢布为她赎身,但遭到老太婆的拒绝,并因此把她遣送到一个草原村子吃苦受累、挨骂受气。

后来,在一天夜里,勇敢的卡拉塔也夫驾车把可怜的玛特辽娜带回到自己家,从此两人过着甜蜜的生活。但好景不长,由于他们的疏忽大意,他们竟驾雪橇车经过女地主家,偏偏在路上正面碰上了老太婆的马车。

事情败露,女地主状告他们,并穷追猛打,纠缠不休。最后玛特辽娜决定自首,此后就石沉大海,缈无音讯。

由于这件事,小地主卡拉塔也夫负债累累,变卖家产,远走莫斯科谋事。在莫斯科一年,差事还没有着落。他决心不回家乡,而是要死在莫斯科。

十九、《幽会》

写我在埋伏地偷看和偷听一对青年情侣离别前最后一次幽会的情景。

男方是一个阔少爷宠爱的仆从,女方是一个年轻的农家姑娘(一个苦命、可怜的孤儿)。男方的感情不深,在离别前表现冷漠,而女方的感情真挚热烈。


二十、《希格雷县的哈姆莱特》

一次打猎的旅行中,我得到邻村一个小地主的邀请,去他家赴宴。宴会之后,大家又回到客厅打牌。我勉强等到了晚上,吩咐自己的车夫在明天早晨五点钟套好马车,便去就寝。那天晚上,我和他睡一间房,两人都睡不着。于是就开始交谈,他对我敞开心怀,打开了话匣,讲了自己悲剧性的经历。

(4)契诃夫短篇小说猎人主旨扩展阅读:

1、作者: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

俄文名:Иван Сергеевич Тургенев,1818-1883,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认为是最早享有国际声望和最早被欧美国家所重视的俄罗斯作家,也是最早被中国人所了解的俄罗斯作家之一。

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从1915年第一期开始连载屠格涅夫的《春潮》,1916年又连载了他的另外一部小说《初恋》,后来,巴金翻译了《处女地》,丽尼翻译了他的《贵族之家》和《前夜》,丰子恺翻译了《猎人笔记》等,直到现在,他的作品仍不断在中国被翻译出版。

2、《猎人笔记》创作背景:

《猎人笔记》是19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问世的。这时正是俄国解放运动从贵族革命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过渡的时期,是俄国社会生活处在大转变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俄国专制制度腐朽的本质更加暴露出来了,农奴制度的危机更加加深了。

从20年代起,俄国的农奴制度就进入了危机阶段,并且,这种危机在不断地加深着。资本主义在俄国逐渐地发展起来了。它猛烈地冲击着农奴制度,使农奴制度的经济逐渐解体了。应该说,农奴制经济的解体,是农奴制危机的根本原因。同时,农民反对农奴制度的斗争也在不断地加强着。

据统计,从1826年到1850年,农民骚动达到了576次。此外,这时平民知识分子的革命家,正在逐渐代替着贵族革命家,参加革命运动的进步力量扩大了。屠格涅夫正是在俄国解放运动的深刻影响下创作了《猎人笔记》。

参考资料:网络-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

参考资料:网络-猎人笔记

❺ 别里科夫是哪部作品

别里科夫是契诃夫小说《套中人》中的主要角色。以下是关于该作品的进一步介绍:

  • 作品背景:《套中人》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一部短篇小说,描绘了沙皇俄国时期社会的一个中层小人物——别里科夫的生活与心态。
  • 角色特点:别里科夫胆小怕事,却又爱管闲事,为人保守顽固,对社会变革极度恐惧。他总是穿着一身大衣将全身包裹起来,因此被称为“套中人”。他的口头禅是“千万别闹出乱子来”,这反映了他对社会变革的深深恐惧和不安。
  • 作品风格:《套中人》具有契诃夫一般短篇小说的客观、含蓄、简练、朴素及幽默、讽刺的风格。同时,该作品在结构上采用了故事套故事的形式,将别里科夫的故事放在猎人月下闲谈的大故事中进行叙述,这种形式不仅使内容更真实,也使结构更加紧凑。

❻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都有什么特点

一、《霍里和卡利内奇》
1. 霍利:一位曾经的农奴,他聪明能干,具有精明的头脑,是个实用主义者,但生活作风邋遢。
2. 卡利内奇:另一位农奴,忠诚善良,内心充满自由主义情怀,也极其浪漫,在家中是“妻管严”。
3. 卡利内奇有着精明的头脑,为了达到目的十分贪婪(一直企图提高霍利的租金)。
4. 霍利的老婆:她欺软怕硬,害怕丈夫,欺负儿媳妇,还虐待家中的狗。
二、《猎人叶尔莫莱和磨坊主妇》
1. 叶尔莫莱:一位猎人,自由、勇敢、热情、邋遢、花心,对妻子十分凶狠。
2. 磨坊主妇:原地主夫人的贴身女仆,因聪明机灵成为地主婆的贴身侍女。十年后,她提出想要结婚,惹怒了主人,被赶到乡下,后来被丈夫赎身。
3. 亚历山大·弗拉季米罗维奇·科罗廖夫:一位地主,表里不一,口是心非。他看似聪明大度,识时务,实则斤斤计较,寸步不让。
三、《莓泉》
1. 斯交布什卡:一个食不果腹、居无定所的流浪汉。
2. 原老管家:他善良、懂得感恩,对老主人感激多过埋怨。
3. 老管家的原主人(伯爵):他铺张浪费、花心。
四、《富农奥夫谢尼科夫》
1. 奥夫谢尼科夫:一位富农,正直、善良、友好、有些刻板。
2. 塔季雅娜·伊利尼奇娜:奥夫谢尼科夫的妻子,性格沉默、温和。
3. 祖父:大地主,凶狠残暴、蛮不讲理,强行抢走了奥夫谢尼科夫的父亲一块田地,并打了他父亲。
4. 斯捷潘·尼克托波利昂内奇:奥夫谢尼科夫的父亲的邻居,是个酒鬼,暴躁、铺张浪费,最后从鸽子棚上失足摔死。
5. 阿列克塞·格里戈列维奇·奥洛夫·切斯明斯基伯爵:一位贵族,态蔽含大方、铺张浪费、和善。
五、《利戈夫村》
1. 弗拉季米尔:一个已恢复自由身的农奴。他热情、健谈、礼貌,但没有正式工作,喜欢打猎但枪法不佳,曾误伤下巴和食指。
2. 苏乔克:一个农奴,胆小、愚笨,曾多次被易主,做过厨子、赶车、捕鱼、演戏(常被捉弄)和管猎狗等工作。

❼ 可爱的契诃夫丨沙俄文学狠人往事

如果说中国是一只孜孜不倦的东亚雄鸡,那么苍莽的俄罗斯,就像一头盘踞两大洲的北方巨兽。这块占世界陆地面积八分之一的土地,伴随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了最骁勇好战、骄傲冷漠的斯拉夫民族。

自从 1713 年,彼得大帝迁都圣彼得堡,向西方诸国学习之后,一直在人类文明史边缘默默徘徊的小透明——俄国——突然像开了挂一般,各行各业厚积薄发,各个领域大放异彩:数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音乐家、画家、舞蹈家、戏剧家、电影导演……一辈辈顶尖大师喷涌而出,并迅速练成修罗级别的大魔王。

尤其是文学领域,19 世纪的沙皇俄国更是制造了史无前例大喷发——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果戈里、屠格涅夫……这些层出不穷大师们泄洪般地产出了人类最深沉厚重、独树一帜的硬核文学,直到 8102 年的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这些尘封的故事中咂摸出余味。

就像纳博科夫说的,“俄罗斯文学的便利之处就在于:一个几乎没有文学传统的国家,只用了一个世纪的时间,便创造出了在艺术价值、影响范围以及所有方面都足以与英国或是法国的光辉作品相提并论的文学,唯一的差距只在数量。

从 19 世纪到今天,那些被公认为最优秀的俄国文学,按一般印刷统计,大约只有 2 万 3000 页。显然,无论法国还是英国文学,都不能被浓缩到这样的程度。

为了品尝这份文化精髓,我们将重回 19 世纪,追溯沙俄狠人们的奇闻轶事,和大师们一起,吹最凛冽的风、喝最热辣的酒,揍最凶猛的熊、读最深沉的战斗民族文学。

今天是《沙俄文学狠人往事》系列的第一篇——可爱的契诃夫。

1

“他更像契诃夫” ,这是波伏娃对鲁迅的第一印象。

契诃夫(1860 - 1904)与鲁迅(1881 - 1936),虽然他们生活年代相近,但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国度和文化中,然而,他们恰巧都弃医从文,各自的小说也惊人地相像,甚至有人称鲁迅是“中国的契诃夫”。

契诃夫有一篇著名的作品《苦恼》,讲述一个老车夫,总是想和人倾诉他失去儿子的痛苦,却无人理会:

约纳的眼睛不安而痛苦地打量街道两旁川流不息的人群:在这成千上万的人当中,有没有一个人愿意听他倾诉衷曲呢?然而人群奔走不停,谁都没有注意到他,更没有注意到他的苦恼……那种苦恼是广大无垠的。如果约纳的胸膛裂开,那种苦恼滚滚地涌出来,那它仿佛就会淹没全世界,可是话虽如此,它却是人们看不见的。

故事的结尾,这个可怜的车夫只能把心酸讲给一匹马听。

无独有偶,鲁迅笔下祥林嫂的苦恼也是无人可言说,“后来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

这种寂寞当代人应该更懂:虽然身在一个沸腾的世界,但因为周围的热闹才更显孤独,每个人都像一座孤岛,这更使人绝望无助。

还记得中学语文课本里的终极宅男别里科夫吗?

只要出门,哪怕天气很好,也总要穿上套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上暖和的棉大衣。他的伞装在套子里,怀表装在套子里,削铅笔的小折刀也装在一个小套子里。……这个人永远有一种难以克制的愿望--把自己包在壳里,使他可以与世隔绝,不受外界的影响。

《套中人》插图

他制造出的精神辐射,让在他身边的人浑身膈应。他充当官方的奴才,不光套着自己,也限制别人。现实生活令他终日惶惶不安,他总是赞扬过去,拥护一切旧传统,因为他能躲在里面逃避现实,一如他的思想不见天日。

这样的人,活成了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而契诃夫叫他“套中人”,放在今天就是挥舞键盘的道德卫士。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

“哎呀,千万不要惹出什么事端!”——别里科夫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 XX 很毁三观吗?”——键盘侠

契诃夫和鲁迅就像两把短促又锋利的手术刀,精准狠厉地解剖了一个个大时代里的佛系又丧逼的小人物。

“小说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一样困惑、迷惘,经济状况和传统道德让他们无处可逃:有些人放弃了希望,有些人听天由命,几乎所有的抗争都无济于事,寻求虚妄想象的安慰,或求助于曾毁灭他们的迷信。这些牺牲者的软弱无力,半是纵容,半是顺从自己的不幸。”

这话是波伏娃评价鲁迅的,但把对象换成契诃夫也一样成立。

更巧的是,他俩还都写过一些“飞越疯人院”式的狂妄之人。

鲁迅的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是第一个喊出“礼教吃人”的疯子。而《狂人日记》发表的 26 年前,契诃夫也构建了一个愁云惨雾的《第六病室》,那里关着几个精神病患者和一个浑浑噩噩的倒霉医生。

男主角格罗莫夫原本是个贵族出身的政府公务员,一天他看到一队押解而过的犯人而深受刺激,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患上了被害妄想症:

晚上他在屋里没有点灯,夜里也不睡觉,老想着他可能被捕,戴上手铐,关进监狱。他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过失,而且可以担保他今后也绝不会去杀人、放火、偷盗。可是,无意中偶然犯下罪行难道不容易吗?难道不会有人诬陷吗?最后,难道法院不可能出错吗?

在弥漫着污浊的第六病室里,格罗莫夫突然一下明白:他一直就生活在沙俄这个巨大的监狱里,到处是阴森的铁窗、残酷的毒打,而且永远无可逃遁。不是他疯了,而是所有人都疯了!他再也不能安然生活下去了,他每时每刻都感到被压抑得透不过气来。

根据《第六病室》改编的俄罗斯电影《Ragin》(2004)

于是他愤怒地叫喊:“开门!要不然我就把门砸碎!”

而主持这家医院的拉京医生,因为同情理解格罗莫夫也被当作疯子抓了起来,关进第六病室,被迫害致死。

安德烈·叶菲梅奇躺下,屏住呼吸,惶恐不安地等着再一次挨打。就像有人拿一把尖刀,扎进他的肉体,在胸腔内和腹腔内转动几圈。他疼得直咬枕头,磨牙。忽然间,在他一片混沌的脑子里,清晰地闪出一个可怕的难堪的念头:此刻在月光下像鬼影般的这几个人,几十年来一定天天都忍受着这样的疼痛。二十多年来他对此一无所知,而且也不想知道--怎么能这样呢?

这两个疯子,不幸之处就在于他们的思维过于活跃、意识太过超前,于是成了这个巨大、沉闷的套子里最坚决的破坏者。

根据《第六病室》改编的俄罗斯电影《Ragin》(2004)

后来,一个叫“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的年轻人读了这部作品后,“觉得可怕极了”,觉得他“自己好像也被关在第六病室里了”。之后他带领布尔什维克发动了十月革命,掀翻了整个国家的社会秩序,继而影响了邻国的命运,当然这是后话了。

2

俄国文学大师们的普遍特点是诗性漫溢、吞吐风云、精神力爆棚,叙述激情也是铺天盖地、澎湃千里。缺点就是不事剪裁,大部头厚得能砸死人。相比之下,“世界短篇小说之王”契诃夫倒像是个异类。

短篇小说大师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说:“我愿将莫泊桑的全部作品换取契诃夫的一个短篇小说。”

《变色龙》插图

契诃夫一生创作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最可贵的是,他写小人物,便就是小人物,而不同于其他俄国作家,无论多接地气,终究自带文艺腔,而契诃夫始终将自己放得很平。他那些对人性的、市民的、社会的庖丁解牛式的描写,有种恶毒的幽默感:

如果你害怕孤独,就不要结婚。

大学能培养一切,包括愚蠢。

这冰淇淋,简直像用病人洗过澡的牛奶制造的。

有一位小姐,她的笑声,简直像是把她的全身浸在冷水里。

“哦哦,我的宝贝的小脓庖啊,”未婚妻娇声嫩气地说。

男的想了一会儿,很不舒服,就解除了婚约。

当喉咙发干时,会有连大海也可以一饮而尽的气概——这便是信仰;

等到喝的时候,至多只能喝两杯——这才是科学。

一个地主在吃饭的时候,得意洋洋地说:

“乡间生活真是便宜的。——鸡也是自己的,猪也是自己的。——生活真便宜啊。”

他曾经写信给高尔基谈论俄国人的民族性:“他们的心理状态像狗一样,如果你打它,它就哀嚎乞怜,钻进狗窝;如果你亲它,它就躺在地上,四脚朝天,摇尾献媚,这样的人群需要在既有秩序内接受长期的理性训练,否则只会拥戴新的暴君。”

纳博科夫评价契诃夫的幽默:如果你看不到它的可笑,你也就感受不到它的可悲,因为可笑与可悲是浑然一体的。

via cargocollective.com//leezakai

当契诃夫不讲笑话的时候,他也是个无比细腻哀伤的作者,随手就用文字撩拨起读者满腔的“意难平”。

我们从小学的课本中就知道了契诃夫的《凡卡》。

一个可怜孩子写信,讲他如何进城做了鞋匠的学徒,饱受剥削,无所依靠,懵懂的心里尚存着一点对未来的微末期待,故事的结尾他写下地址:

乡下 爷爷收

让这份天真的期待彻底落了空。

另一篇小说《猎人》的结尾,契诃夫写“他已经消失在拐角,而她还踮起脚想去看看他的白色帽子”。只是截取生活中的某些场景,也让人觉得无奈至极。

所有一切的人世的苦辛、幽默,怀慕与悲哀,契诃夫的小说里都有。

3

可能因为他”短篇小说之王“的名声太大,大家似乎忘记了,契诃夫也是现代戏剧的开山鼻祖,而且戏剧上的耀眼成就丝毫不亚于文学。

据说契诃夫觉得,挪威剧作大师易卜生根本不懂戏剧。他说,生活中哪有那么多激烈的波澜啊?真正的生活,无非是喝茶、谈天,时间日复一日地流逝,悲剧或喜剧,就在这乏善可陈里诞生。他戏剧里的主人公都是灰心丧气的小人物,这些人物的特质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伊凡诺夫》里的台词——“我的灵魂被一种惰力给麻痹了”。

契诃夫后期和伟大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合作,为后世贡献了一系列卓越的戏剧:《海鸥》《三姊妹》《万尼亚舅舅》和《樱桃园》。

林兆华版《樱桃园》剧照

值得一提的是《万尼亚舅舅》。故事发生在俄罗斯的一个农庄。农庄主人、退休教授谢列勃里雅科夫带着年轻貌美妻子叶莲娜回到乡下居住,他们的到来,激起了农庄管理者万尼亚和乡村医生阿斯特洛夫内心的涟漪。视教授为偶像的万尼亚,25 年来勤勤恳恳经营农庄,供养着教授一家,也将自己的青春和理想都寄托在教授身上。不料到头来,他发现教授不过是个自私自利的蠢货,怒火中烧的万尼亚险些杀死教授。

当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亲自出演《万尼亚舅舅》时,试图从台下剧作家的嘴里套出一些解读人物的密码,可契诃夫只说了一句:“记住,他系的是一条丝绒领带!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万尼亚舅舅》中扮演乡村医生(1899 年)

《万尼亚舅舅》是一部非常反类型的戏剧,剧中人物没有长篇的独白,也少正面的情感冲突,甚至都分辨不出谁是英雄或者悲剧主角,有的只是低微卑怯的人物和暧昧纠葛的情感。

真正的主旨是偶像的破灭,一个全人类都逃不出的精神困境。

高尔基在看过《万尼亚舅舅》后,给素不相识的契诃夫写信:“我哭了,哭得像个女人,尽管我远不是个有善德的人。回到家里,惘然若失,被您的戏揉皱了,给您写了封长信,但又撕掉了……我看着这些剧中人物,感觉好像有一把很钝的锯子在来回锯我。”

契诃夫死后 100 多年,他的戏剧不断被搬上多个国家的舞台或大银幕上,台词也翻译得相当贴近生活,无论用哪种语言、哪种文化,都能走近它。

苏联版《万尼亚舅舅》(1971)

英国版《万尼亚舅舅》(1991)

澳大利亚版《万尼亚舅舅》(2012)

北京人艺版《万尼亚舅舅》(2015)

4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命都不太长。

莫泊桑 43 岁,欧亨利 48 岁,契诃夫 44 岁,他们都有着超卓的幽默感,但就像所有的喜剧大师一样,私下都不快乐。那些直指人心的讽刺,都是以自己为祭品的。契诃夫晚年的文风,肉眼可见地阴郁顿挫起来,也许是因为他再也无法强颜欢笑了。假如他再多活十年二十年,文学成就可能会远远超过托尔斯泰和陀斯妥耶夫斯基。

1884 年,契诃夫从莫斯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原准备当一名医生。在农村居住时期,他经常给农民免费看病。由于家境困难,契诃夫从 20 岁起就开始为刊物写些短小的幽默段子,即使这样,生活也经常捉襟见肘。多年来,契诃夫的人际交往,就是找亲朋好友借钱。

感受一下大作家借钱时的话术:

我还没有结婚,没有子女。生活颇不容易。多半夏天就会有钱了。啊,但愿如此!

千真万确:一个小钱也没有!我还没学会借债,那是一种极大的麻烦事!

除了这种流行病以外,我还等待另外一种流行病,这种病是一定会传布到我的庄园来的。那就是缺钱。

我又生病,又心境忧郁,简直不像话。钢笔从我手里掉下去,我根本没法写作。

请您给我寄钱来。我没有钱了,而且似乎也没有地方可以拿钱。

……我囊空如洗,连出门的路费也没有了。……唉!我不会到您那儿去了。我是用低沉阴郁的声调说这句话的。

没有钱用,但又懒得去挣钱,请您给我寄一些钱来吧!我决不食言:我只懒到 5 月份,从 6 月 1 日起我就坐下来写作。

我希望来年春天我会有一大笔钱。我是根据迷信来判断的:没有钱就是快有钱了。

钱老是没有,而且不会很快就有,真要命。

这样说来,我欠一千零四个卢布。……我急于偿清最后这点债务,因为我打算在您那儿再借新债。

高尔基曾说,“每一个来到安东·契诃夫身边的人,会不由自主地感到自己希望变得更单纯,更真实,更是他自己。”

毕竟,这位作家当年纵横文化圈的法宝,拥有一件最有力的武器——可爱。

人家年轻的时候长这样,沙俄文坛第一美男子好吧? ↓

契诃夫曾被问到英国和土耳其的战争:“您看好哪边赢?”“那我就……希望……打得好的赢吧。”

曾说过:当今俄国有两座不可企及的高峰,厄尔布鲁士山顶峰和我。

契诃夫曾疯狂赞美初恋情人米齐诺娃,“爱您爱到忘我、爱到发疯”,“你把我迷得神魂颠倒。你现在即便说,二加二等于五,我也会相信你是对的”。

后来米齐诺娃选择与契诃夫的好友、大画家列维坦恋爱,契诃夫创作了小说《跳来跳去的女人》。

1886 年,列维坦给契诃夫画的肖像

1896 年,契科夫的戏剧《海鸥》首演失败,在信中伤心地写:“剧场里充满了敌意,空气因为憎恶而膨胀,而我,依据物理学的原理,像炸弹一样,飞离了彼得堡。”

他形容彼得堡的天气,“真要命,大家乘雪橇,可是没有雪。这不是天气,而是一种什么手淫。”

他曾经和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互送签名照,并告白:“我非常非常感动,我深深地向您表示感谢。送上一张照片,一本书,如果我拥有太阳,我也会把太阳送给您的。”

契诃夫书桌上的柴可夫斯基签名照

很多女人被他迷得晕头转向,甚至包括托尔斯泰的女儿。契诃夫最著名的迷妹,是作家丽季雅·阿列克谢耶芙娜·阿维洛娃,有丈夫,有孩子,却爱了契诃夫一辈子。她送给契诃夫一个书形表坠,上面刻着数字,按数字找到契诃夫的一本书的某页某行,就可以看到这样的句子:“假如你什么时候需要我的生命,就来把它拿去好了。”

他曾经担心结婚会妨碍工作:“我的家庭人口众多,我这个写作的人好比一只虾跟别的虾同装在一个筐里:挤得很。……我不打算结婚。我希望我现在是一个秃顶的小老头,在一个讲究的书房里挨着一张大桌子坐着。”

于是他 41 岁才结婚,婚后给妻子热情地写信:“再见,我的孩子!吻你,我要把你抛上去,再把你接住,再粗鲁地让你在空中翻转,再把你抱住,再把你抛出去,再把你抱住,亲吻我的女演员。”

契诃夫和妻子

1901 年,他拜访托尔斯泰之前,为穿一条什么样的裤子苦恼了一个小时。

他在给妻子信里写:我害怕托尔斯泰死去。如果他死去,我的生活会出现一个大的空洞……我爱他甚于爱任何人。

1900 年,契诃夫和托尔斯泰在雅尔塔

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封信写于 1904 年 6 月,结尾还在为“这边的德国女人穿戴没有格调”而感到沮丧。

他遗嘱的结语是 :帮助穷人,爱护母亲,全家和睦。

我所写的一切,过五至十年就会被遗忘。但是,我铺就的道路,将会完整地保留下去,不受损毁,这是我唯一的功劳。 ——契诃夫

随说几句契诃夫:他不愿讲笑话时,张佳玮,知乎

可爱的契诃夫,童道明

契诃夫书信集

热点内容
英语小说简爱经典片段 发布:2025-08-05 18:27:20 浏览:861
城短篇合辑小说 发布:2025-08-05 18:27:17 浏览:172
女总裁的男主的小说推荐 发布:2025-08-05 18:23:52 浏览:323
像忠犬男神的重生小说 发布:2025-08-05 18:16:29 浏览:388
九十年代外国小说言情 发布:2025-08-05 18:06:11 浏览:857
月亮来见我小说结局好还是坏 发布:2025-08-05 18:01:05 浏览:619
短篇全英小说 发布:2025-08-05 18:00:58 浏览:577
好看的重生言情小说推荐 发布:2025-08-05 17:59:23 浏览:674
花千骨之历劫重生小说 发布:2025-08-05 17:50:41 浏览:819
修真小说重生的小说 发布:2025-08-05 17:48:17 浏览: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