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梁晓声最新短篇小说

梁晓声最新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 2025-07-17 05:46:10

㈠ 梁晓声《慈母情深》文章的简介

  • 课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故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 课文篇幅较长,共有35小节。1-3节,交代了少年时的“我”由于家庭经济拮据,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失魂落魄。4-28节,写了“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问母亲要钱买书,也是生平第一次目睹了母亲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辛苦劳累地挣钱,“我”的心为之揪紧了。29-35节,写了“我”不忍心拿母亲的血汗钱买书,而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母亲数落了“我”后,又为“我”凑钱买书。《青年近卫军》就是这样来的,它是“我”拥有的第一本长篇小说,包含着慈母深情,也成为“我”今后踏入文学殿堂的动力。

㈡ 梁晓声的做品有哪些

1982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获全国短篇小说奖。
1984年《今夜有暴风雨》获全国中篇小说奖。
1983、1984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和《父亲》分别获全国短篇小说奖。[4]
1985年《今夜有暴风雪》获第五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19]
1988年《雪城》获第六届中国电视剧金鹰奖。[19]
2001年《双琴祭》获《小说月报》百花奖。[20]
2006年梁晓声被评为“全国师德标兵”。[4]
2010年12月11日,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作家文摘报社举简哗办的首届“《作家文摘》阅读人物”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梁晓声入选“阅读人物”。
2011年4月12日上午,北京首届阅读季正式启动,聘请梁晓声担任北京读书形象大使。[4]
“2013年度中国散文年会”评选活动梁晓声《龙!龙、龙》获得一等奖。[21]
2019年5月15日,第一届吕梁文学季“吕梁文学奖”,梁晓声的新作《人世间》获年度小说奖。[22]
2019年8月16日,凭借作品《人世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23] 。

㈢ 梁晓声《母亲》的人物特点

梁晓声《母亲》中的母亲坚强或有修养、智慧、有尊严。

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不仅要照顾他们六个孩子的生活还要早出晚归工作(因为父亲常年在外),回去有时间还要缝补衣服,借着昏暗的灯光,眼睛仔细瞅着才能看清。

为了省电,灯的瓦数很低,长期的眼睛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做活留下了隐患——晚年眼疾严重。这个勤劳勇敢纯朴节俭的妇女任劳任怨。

不仅提供子女的吃穿用度,还支持他们读书,作者最感人的片段正是他去母亲工作的地方要钱买书的那段,以及母亲带我去车站向没收自己的小人书的警察讨回书那段。母亲的理解包容以及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持让人动容。

梁晓声

梁晓声,《慈母情深》的作者,当代作家。祖籍山东荣城,1949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974年进复旦大学中文系读书。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父亲》;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长篇小说《雪城》、《年轮》等。小说集《天若有情》、《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烟火》、《白桦树皮灯罩》、《黑纽扣》。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祖籍山东荣城,出生于哈尔滨市,现居北京,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中国儿童电影制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电影进口审查委员会委员。



㈣ 梁晓声最好三部作品

梁晓声最好三部作品如下:

1、《雪城》

《雪城》述说的是二十余万知青返城后的故事,主人公姚玉慧的父亲是市长,母亲是旅游局局长,她有舒适的家却不贪安逸,要以自己的能力找工作;顶替未婚夫王志松病退返城的徐淑芳。

父亲去世后被母亲赶出家门,刚要和困难中相助的郭立强结婚,王志松又抬来花圈“贺喜”。

本书真实、动人地展现了当年北大荒知青的痛苦与欢乐、求索与理想,充满激情地礼赞了他们在逆境中所表现的美好心灵与情操。

人物评价:

作家梁晓声是中国文坛的常青树,他开了知青文学创作的先河,出版的一系列文学作品,深刻地展示了知青群体的痛苦与快乐、求索与梦想,真诚地礼赞他们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美好心灵与情操,为知青一代树立起不屈的精神丰碑。(人民日报海外版)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和世界的变化让人们改变得很多,但梁晓声式的慷慨陈词依然有自己的力量在。人们仍然可以从梁晓声这里得到一种真正的满足,梁晓声仍然能够给他的读者想要的东西,是一位关爱学生的教凯正帆授。(文学评论家张颐武)

作为中国文坛的作家。梁晓声一直被当作是平民的代言人,通过他的作品人们看到了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小人物的酸甜苦辣,他们的追求及幻灭,他们的执着与无奈,他们的默默无闻所孕育的愤怒和反抗。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梁晓声

㈤ 《梁晓声·今夜有暴风雪》原文|主题|赏析|概要

文学名作《梁晓声·今夜有暴风雪》原文|主题|赏析|概要

作者简介 梁晓声,1949年9月22日出生于哈尔滨,祖籍山东省荣城县。自小常听母亲讲故事,渐渐萌发了对文学的兴趣。1966年中学毕业。1968年6月随知青队伍“上山下乡”到黑龙江建设兵团,当过农工、小学教员、拖拉机手、报道员,同时,开始文学创作,曾在《黑河日报》、《兵团战士报》上发表小说。1974年进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读书。1977年毕业,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室任助理编辑。1979年在《新港》发表《美丽姑娘》(与别人合作)。1982年发表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4年发表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获1983——1984年优秀中篇小说奖。1984年发表短篇小说《父亲》,获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6年在《十月》杂志第2、3、4期连载长篇小说《雪城》。1988——1991年发表中篇小说《冰坝》、《母亲》、《喋血》、《老师》、《白发卡》、《表弟》等。现任儿童电影制片厂编剧。

内容概要 1979年春节后的东北松嫩平原仍然寒凝大地,一辆长途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着,突然被一只立在路上的羊拦住,司机跳下车,辨认出是一只被狼咬伤的羊,已僵死在那里。跟着跳下车的一位乘客对司机说:“是兵团的羊。”司机愕然地向远方望去——那里曾是兵团一个连的住处,如今已如死一般的沉寂。人,都走光了。汽车又继续向前行驶,路上遇见一队又一队返城的知青。嫩江火车站,几百名知青在等待着列车,他们疲惫的脸上显出各种各样的神色和表情。当火车开进站后,知青们像狩猎一只庞大的野兽一样,包围了每一节车厢,挤在车门和窗口。车站的广播播出:今晚列车晚点……受西伯利亚寒流影响,今夜有暴风雪。这是北大荒四十余斗芹万知青大返城期间的一个夜晚。然而在东北最北边陲的驼峰上,某师三团工程连战士裴晓芸,却第一次在边境哨位站岗。这个二十五岁的上海姑娘,正为自己终于被批准为战备分队的战士,能扛上枪而兴奋、激动着。寒冷的夜晚,陪伴她站岗的是一只叫“黑豹”的狗。她向山下会议室的方向望去,不禁想到他——连长曹铁强。全团各连连长、指导员聚集在团部会议室,正开着紧急会议。兵团总部下发了一个紧急文件:为缩短从兵团到农场体制的过渡时期,要求在三天以内办理完知青返城的手续,逾期冻结。团长马崇汉扣压着文件,不向连队传达,引起参加会议的干部们的反对。政委孙国泰向团长提出严厉的批评。工程连指导员郑亚茹站起来违心地表示赞同团长的意见,即刻遭到曹铁强的反对。马崇汉的目光如伤人利器,咄咄地射向工程连连长。他心里至今嫉恨着曹铁强。当年他到男知青宿舍搜寻公物,发现睡炕头的一个叫小瓦匠的知青褥子底下垫着三块杨木板,他抽出木板后,勒令小瓦匠写份不少于五千字的检查交到工作组。家庭出身不好的小瓦匠,是知青中的弱者,他没有能力维护自己的尊严,当时任排长的曹铁强,摸了摸小瓦匠褥子下冰凉的炕面,从外面又扛回了那三块木板。这件事惹恼了团长马崇汉,当裴晓芸把团长调警卫排前来镇压的消息告诉曹铁强后,曹铁强准备一人承担全部责任的精神感动了大家,全排的男女知青准备和警卫排大干一场。幸而被及时赶来的老政委孙国泰制止了。事后老政委狠狠批评了马崇汉,并给了他党内记大过的处分。今天的大会上,他感到自己举足轻重的威信面临公开的挑战,到会者要的是政委孙国泰的态度,此刻他想,虽然八百余人的去留他决定不了,但却要拖住曹铁强,叫他终身后悔!这时所有的知青已经知道了正在进行的会议的内容,不计其数的火把,从四面八方朝会议室汇聚而来。驼峰上的裴晓芸已经站了两个多小时的岗,快被冻僵了,“黑豹”也开始在雪地上兜着圈子奔跑。寒风突然加剧了。裴晓芸这姑娘,其貌不扬、沉默寡言,从小就失去了母亲,被打成“反动讲师”的父亲不久也离她而去,孤苦的生活使她在所有人的面前都会产生一种自卑感。她心里默默爱上了曹铁强,却没有勇气和他讲一句话。一次训练,她跑掉了鞋,曹铁强用胸膛暖活了她冻坏的脚。为这事,她受到指导员郑亚茹的嫉恨。她知道郑亚茹也爱着曹铁强。曹铁强曾一度也被郑亚茹的爱所征服。后来,郑亚茹利用父亲的权势为曹铁强弄来一张上医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曾铁强或厅却把它转让给另一位学成后有志扎根北大荒的陌生知青,为此事郑亚茹和曹铁强闹僵了。边境局势恶化时,兵团进空团毕行战备武装,发给“红五类”知青每人一支枪,尽管裴晓芸用血写了一份申请书,仍没得到枪。曹铁强安慰她,要从敌人手里缴一支枪给她,在她非常痛苦的时候,曹铁强向她表示了爱情。今天,站在哨位上的她,尽管忍受着寒冷的侵袭,内心却充满了幸福,这时她也看到无数的火把在山下晃动着。涌向会议室的知青们默默地静立在凛冽的寒风中,与从会议室内走出的人们对峙着。团长马崇汉出现在八百多知青面前刚开始讲话,立刻从知青队伍里迸发出一片不再受骗的叫喊声。马团长意识到自己被知青视为“团长”的历史已经过去了,他内心里升起一种悲哀,若有所失地请政委孙国泰出来扭转局面。政委的足迹遍及全团二十几个连队,他熟悉知青们,爱护他们,关心他们,他和知青之间有着理解和谅解的桥梁。今晚,他用深沉的目光望着知青们,告诉他们将尽快办理好每一个返城知青的手续。此刻,暴风雪猛烈地向团部区域袭击过来。知青们分散开,围向十几堆篝火,有的知青锯倒团部路两旁的杨树。兵团团部笼罩在一种原始野蛮的气氛里。他们中有的咒骂着会议室里研究问题的速度太慢,随人群一起来的小瓦匠领着大家在火堆旁“跳舞”,突然,有砍砸声传来,他忙和另一名知青跑去,想制止一些知青的搔乱,老政委也赶来批评了闹事的知青,对他们的破坏行为,老政委感到无比痛心。篝火一堆堆地熄灭了。一名女知青冻昏了过去。政委在广播里命令全团机关工作人员,将知青们接到各家各户去,清晨将办理知青返城手续。团军务股股长和知青刘迈克从家里往机关区走着,忽见库房升起一股浓烟和火焰,又见团部银行有光亮,他大步跨进房门时,头上被重重地击了一下,一把匕首刺进了他的身体。他艰难地靠着门框开枪打死了那个放火抢银行的家伙。他的头也垂了下去。站在哨位上的裴晓芸完全被冻僵了,然而严寒也凝结住了浮在她脸上的微笑。裴晓芸死了,曹铁强悲痛万分。郑亚茹忘记安排换岗的人,裴晓芸的死,她有直接责任,面对死者,她的良心受到强烈的谴责。第二天黎明,知青们聚集在干部股、组织股、财务股办理返城手续。一夜之间,老政委苍老了许多,两名知青的死在他心灵中造成了一种负罪的悲痛感。在北大荒的土地上,留下了三十九名知青,还有两名长眠在这里的。曹铁强也没有返城,这个北大荒的儿子将永远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小瓦匠随着曹铁强也留下了。指导员郑亚茹怀着惆怅、失落的心情悄悄地离开了北大荒的土地。

作品鉴赏 作品在广泛的生活领域和深远的历史背景下展现了北大荒一代知青神奇悲壮的命运。作家的立意是:不管历史经历了多么复杂的过程,北大荒的知青还是值得自豪的;尽管他们在那里经受了艰苦的磨难和许多不公正的待遇,他们身边甚至充满了荒唐和谬误,但他们毕竟成长、成熟了;当他们要离开那里时,惊愕地发现了自己奉献北大荒的青春年华、自己豪迈的英雄主义、自己曾对时代肩负的责任。总之,他们那一段历史中一切宝贵的东西是不该被社会也不该被他们自己忘记的。作品中的人物多呈现出豪迈的英雄气质。面对北大荒生产建设的重重困难、大自然的冷酷无情,面对种种人为、来自各方面的邪恶与荒谬,面对知青内部由于人生探索而产生的种种矛盾,知青们表现出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英雄主义气概。曹铁强是老一代垦荒战士的后代,他有着比别人更强烈的英雄主义和责任感。在对马崇汉错误的斗争中,对知青朋友的扶助爱护以及和郑亚茹的思想冲突中无不渗透了他的英雄气质。当然,曹铁强不是完人,在“火并警卫排”中表现出的稚嫩以及病重的父亲与事业、责任感之间的矛盾引起的内心冲突,都说明了他的成长有一个过程。与他相映衬,刘迈克英雄气质的形成,则经历了更为曲折的过程。刘迈克最初只是马崇汉迫害知青的帮凶、一个丑角,以向知青耍威风为荣。后来,马崇汉要把他“压价拍卖”,知青们对他或戏弄报复、或真诚帮助,使他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了生活,也认清了自己。在思索与探求中,他和知青们结为“生死之交”,知青集体主义精神的改造陶冶,使他丢弃了逞英雄的性格劣质,成了真正的英雄主义者。其他几个人物,如裴晓芸在哨位上表现出来的牺牲精神,小瓦匠在火场的英勇行为,从不同角度显示的英雄气质,都像一支支乐曲汇入了整部作品奏出的英雄主义交响乐。在作品中,作家执拗地追求知青生活现实,并努力实践典型化的创作原则。作家笔端尽可能触及北大荒知青生活的现实,使笔下的人物、环境、氛围具有强烈的现实感。作品以知青大返城的特定历史时刻为焦点,收聚十一年知青运动曲折丰富的历程,裹携着读者重新渡过了一次知青生活。在尽力把握作品现实感的时候,作家没有陷入琐屑的自然主义,而是努力实践典型化的创作原则。比如,作家选取了知青大返城这一事件,不仅在于它是敏感的、从未有人涉足的题材,更因为它本身凝聚着深广的社会生活和强烈的诱人的矛盾冲突。这一事件在作品中形成的强烈的戏剧性冲突,为人物性格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典型的情节和环境。八百名知青在暴风雪之夜和团长马崇汉的冲突,实际上是十一年中广大知青和左倾错误长期对立的总爆发。作家追求豪壮雄奇的审美情趣。作品选取知青大返城的重大历史事件,不仅需要胆略和气魄,也需要作者独有的审美情趣和纵横捭阖挥洒自如的把握力,让所有的矛盾冲突在一夜之间得到解决,这就必然使情节进展显示出迅速、剧烈、明快的艺术效果。与这一情节特色相吻合,人物的设置也带有鲜明的对比色彩。整部作品中,知青历史和返城现实,团部暴风雪般的冲突场面和“六号坐标”上裴晓芸温馨的回忆,一横一纵,协调错落地交织,使作品节奏感在不断涌起的情节浪潮中得到平衡。通过这些作品,把一代知青的生死歌哭直接投在读者面前,在对苦难和谬误的描写中追求低回冷峻的格调,但又不排斥激昂的呐喊、狂烈的豪情、涂抹雄浑壮阔的画面、刻画结实有力的人物,这就犹如在读者心头卷起一股苍莽刚健的雄风,震响一口庄严激越的洪钟,使整部作品基调高昂、气势恢宏,充满了阳刚之美。以较高的标准来要求作品,也还有未尽人意之处。比如作家在对动乱年代中沉留积淀下来的精神之果充分肯定的同时,对于那一年代客观生活的复杂性重视尚嫌不足,因此,对北大荒知青的爱和恨的复杂性和深刻性,作品表现得不够充分。曹铁强等人立志留下本身,也缺乏更深一层的性格挖掘,留下的决定,显得有些过于轻松。所谓知青返城风在知青运动的第一天便和它同时并存,北大荒的四十万知青也不是在一天之内而是在十一年中间陆续返城的,与此相关的政治风云的变幻,以及种种特权、不正之风等复杂的历史真实,还应得到较多的折射。

热点内容
言情小说通灵小娘子 发布:2025-07-17 12:26:17 浏览:74
教师女小说结局是什么 发布:2025-07-17 12:20:12 浏览:815
九月轻歌的全部小说txt 发布:2025-07-17 12:10:50 浏览:986
女生古代小说无言情 发布:2025-07-17 12:04:30 浏览:579
剑灵小说免费txt下载手机版 发布:2025-07-17 12:00:27 浏览:288
书旗免费小说怎么可以听书 发布:2025-07-17 11:54:27 浏览:529
原生家庭好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07-17 11:54:27 浏览:240
今夜有戏网络小说 发布:2025-07-17 11:47:49 浏览:385
荒原小说大结局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17 11:43:13 浏览:11
主角是神的都市异能小说 发布:2025-07-17 11:32:30 浏览: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