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桃花灼灼短篇小说

桃花灼灼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 2025-07-02 00:32:17

⑴ 简书-短篇小说播客:一个不黄不暴力的出轨故事(第 58 期))

演  播:七  七

作  者:婉    兮

收听播客请点击: http://www.jianshu.com/p/e74182984c37

嗨,你好吗?很开心又在这里与你见面了!这一次,七七送给大家一个暖心的作品——一个不黄不暴力的出轨故事。

这个年头,出轨我们早已不陌生,君不见各路明星一个一个跳将出来,真实演绎,现身说法。是与非,对与错,在此不做探讨。

从小到大,我们看惯了太多的童话,结尾清一色不外乎,公主和王子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事实果真如此吗?托翁老人家早就预言:幸福的生活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婚姻生活本来就是很多作家不忍着墨的一笔。为什么不忍?大概是因为真相过于赤裸裸吧!当爱情退去新鲜的外衣,开始柴米油盐,一日三餐,家长里短!在一日又一日平凡琐碎的打磨中,藏在皮包下的所有的小和见不得光的东西全都晾晒到了太阳底下。此时,饮食男女揣着同样的潜台词在心中腹诽:我当初怎么嫁给了这样一个人?或者,我怎么娶了这么一个人回家?

前进or退场,一个结结实实的问题横亘在曾经因爱之名而结合在一起的两个男女之间。

就像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人,会有一千个解法。但大致走向三个路口,一个是选择隐忍,以为婚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很多人不都这样过一辈子;一个是选择出轨,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以为换一个人,就可以解决婚姻遗留下来的问题。但目前来看,选择这条路的,大多没有好下场;

还有一条路是直接say goodbye!痛快,坚定,干脆,像极了那一粒响当当的铜豌豆!

今天,分享给大家的这个故事,就是试图走出轨这条道的,可是预谋已久,也的确行动了,出轨,果真那么新鲜刺激吗?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

1

和王瀚的这场相见蓄谋已久,下定决心却只是三天前。

那晚诗雅穿了一条新裙子,花蝴蝶一般在各个房间穿梭,可老张一直低着头玩手机,对妻子的精心装扮视若无睹。

最后,耐不住性子的诗雅开口问道:“老公,我这身新衣服怎么样?”

“挺好看的。”老张头也不抬,不咸不淡的话语张口就来,敷衍都已经轻车熟路。

诗雅弯腰看了看,手机屏显示着牌桌子,老张屏气凝神地盯着看,他是被斗的地主,全身心都在战场上厮杀。诗雅怒火中烧,猛地劈手夺过了老张的手机,气冲冲关了游戏,又恶狠狠把它摔在沙发上。

沙发是软的,手机摔不坏,可老张的心被摔疼了。

他嚯地站起来,怒目而视。诗雅先发制人,竹筒爆豆一般噼里啪啦炸起来:“整天就知道玩手机?你心里还有没有我?”

也是重复几百次的陈词滥调了,愤怒一旦失去新鲜感,威慑力也小了几分似的。所以老张不像新婚时那般诚惶诚恐地哄着她,反而毫不客气地拂袖而去。

大门砰一声关上,诗雅顿时泄下气来瘫坐在沙发上,一双失了神的眼睛四处张望。

地板有点灰,茶几上乱七八糟地摆放着瓜子糖果,晚饭的杯盘碗盏也还没收拾,总之就是一地狼藉。这乱糟糟的屋子跟他们的婚姻一样,鸡飞狗跳七零八碎的,看着尽是苟且,完全没了诗和远方。

诗雅暗自嗟伤,忽然就想到了王瀚。 和许多婚后过得不太如意的女人一样,她开始思念自己的前任。

2

王瀚是诗雅的大学同学,两人在文学社相识,又都爱着唐诗宋词,一来二去就熟了起来,颇有些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觉。

先是做朋友,不温不火地处了两年多,才在大三时牵手成功。那天王瀚在女生宿舍楼下用蜡烛摆出一个心,捧着玫瑰高喊着诗雅我爱你!

诗雅在欢呼声和起哄声中红着脸下楼,与王瀚拥抱时,只觉得漫天星斗熠熠生辉。爱情来了,天地万物都闪着光。

可一转眼就到了毕业,王瀚说父母已经为他安排好工作,他的语气云淡风轻,却对诗雅的去向只字不提。中文出身的姑娘诗雅长了一颗林黛玉似的七窍玲珑心,于是她给王瀚发了一句话,“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绝。”

是卓文君给司马相如的诀别诗,王瀚一看就懂,于是便自在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诗雅回了乡,拼了两年才考进一个事业单位,又在同事的张罗下结识老张。老张其实并不老,大诗雅两岁而已。他工科出身,做通信技术,话很少,是个典型的技术宅男。

追诗雅时,老张每天接送诗雅上下班,刮风下雨从不间断。诗雅爱睡懒觉,急匆匆上了车,却见车里放着保温桶,桶里装着小米粥。她慢慢喝着,车子穿过一个个红绿灯,老张微笑着看她,依然不说什么。

有一次,诗雅痛经,请了假在家休息。老张丢开工作来探望,搓着手满脸通红。诗雅以为他只会憋出一句多喝热水,不料老张吭哧半天说道:“我听说,生个孩子就不痛了。不如我们生个孩子?”

诗雅抬起头,回答同样地出人意料。她说,好。这就算求婚了,没有戒指没有玫瑰,甚至没有一句我爱你。

日子一天天重复着,365天过得几乎一模一样,可孩子还没生出来,另一种疼痛又开始了。

像是一秒钟都无法再忍受,她拿出了手机,打开微信找到王瀚,输入一句话:“那我们见见吧。”

3

半年前,诗雅被室友拉进一个校友群,一进去,就看到王瀚的名字赫然在列。他和从前一样妙语连珠,把气氛带动得异常活跃。

一分钟后,好友申请就过来了,附带信息里有王瀚一贯的风格,他说:今宵剩把银灯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诗雅正半躺着泡脚,一旁的老张抱着笔记本电脑查资料。她把湿淋淋的脚伸出来踢向老张,老张没说什么,只是顺手捞过她的脚来擦干,开始了不紧不慢的按摩。她想说点什么,却找不到那个什么,老张也没意识到她的微妙心理。她犹豫挣扎了一分钟,最终还是点了通过。

诗雅觉得自己的婚姻很寂寞,所有人都看到老张把她捧在手心,可她总觉得缺了点什么。王瀚重新出现后,她才恍然大悟,瞬间明了自己的期盼。但这无法宣之于口,说出来了就是不知足不珍惜,因为许多人眼中的婚姻和爱情不是一回事,过日子和风花雪月是扯不上半毛钱关系的。

可她偏偏是个贪心的女人,有了做出来的爱,还渴望谈出来的情。

老张一小时后就回了家,默默拖着地洗着碗,像是一种无声的道歉。

诗雅站在他身后,低声说:“我想出去一趟,散散心。”

老张的手停顿了一下,显然是听出了她的不快了。但他没有反对:“也好。票定了吗?我刚刚发的那笔奖金够不够用?不够再取点。”

诗雅嗯了一声,不知为什么,鼻子竟然有点酸。

4

地点选在他们上大学的那座城市,因为诗雅无意中提了一句喜爱母校的桃花灼灼。眼下也正是春天,对两个半只脚踏进中年的男女来说,这春色满园,似乎有点不一般的象征。

多年未见的王瀚手持鲜花来接机,大红色的玫瑰像一团火焰。诗雅觉得自己的心好像也烧起来了,可面对着迎面而来的王瀚却一闪身,轻巧巧地避过他的拥抱。

上了车,诗雅盯着玫瑰说道:“他从不记得要在纪念日送花的。”是埋怨的口吻,可语音刚落就想起登机前,老张说:“还有三天大姨妈就来了,记着不能吃冷的。”

她的眼神忽然泛起一阵迷离,看在王瀚眼里却是十足十的诱惑。他伸出手握住她,掌心猛然感觉到小小的膈应,是她的婚戒。诗雅抱歉一笑,盯着手指看了半天,最终还是放弃了取下它的打算。

已婚女人的身份,不是取下婚戒就能抹除的。

这半年来,诗雅和王瀚断断续续地聊着,开始只是相互问候。直到和老张怄气的某个夜深人静里,诗雅发了一条朋友圈,王瀚从字里行间看出异样,发过来的信息便带了一丝试探。那句“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像是往平静的湖水里扔下一粒小石子,心就起了波澜。

诗雅在那天的梦里又看见大学时的烛光与玫瑰,醒来只见老张在厨房里熬着白粥,吃到嘴里淡极了,多像眼前的一切。逃离的心思瞬间就起来了,是谁说的,一辈子太长,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

那会儿便想再见王瀚一次,可诗雅不敢往出轨两个字去想,那代表着禁忌与不忠。她的潜意识里,始终是要清清白白从一而终的。

直到这一刻,酒店前台登记的王瀚对服务员说:“一间大床房,谢谢!”诗雅顿时起了做贼心虚的胆怯,风衣拉起了领子,还得谨慎地四处张望,一颗心开始砰砰直跳。

据说男人出轨一般是为了性,女人出轨却是为了爱。

诗雅扪心自问着,但不觉得自己是缺爱的女人,也没发现对王瀚的旧情足以燃烧了余生。

可是问题出在哪儿?是什么让她迫不及待地,千里迢迢地来寻这场刺激?

5

诗雅在内衣扣子被解开第一颗时,猛地挡住了王瀚进攻的手。

她发现他的眼角已经有细细的皱纹了,嘴巴里说出的情话似乎也带了烟草味市井气,听上去,总藏着些虚伪和刻意似的。他眼里那些赤裸裸的欲望,将她飞蛾扑火一般的追寻都变成了一个笑话。

白玫瑰熬成饭黏子,红玫瑰也沦为蚊子血。

时光摧枯拉朽,何止对女人无情呢?男女都一样罢,诗雅期待的爱情开始幻灭,眼前只是在各自婚姻里失落的男女。而那份旧情,则因为欲望的掺杂,显出了痕迹斑驳不忍直视的苍凉模样。

猛然觉得, 与前任上床是在亵渎回忆,也辜负婚姻。

诗雅拉过被子盖上,然后问王瀚:“假如我们当年在一起,是不是就一定会活成神仙眷侣?”

“不见得吧。”王瀚点燃一支烟,唇边浮起的一丝笑意却不太真实。他说:“我的老婆,也不吃我这一套啊。她喜欢细致体贴忠厚老实的男人。”

诗雅哑然失笑,原来她与另一个女人相互羡慕而不知身在福中。 女人的一生里,大概也会遇见两个男人,但也许无论嫁给谁,都有幸运与不幸相交织,不甘与挣扎相交替。

红玫瑰与白玫瑰情结,并不是男人的专利。

6

落到了柴米油盐里的饮食男女,怎还能奢望十全十美事事顺遂?婚后的日子,本就是作家不忍落墨的一笔,是王子与公主彻底谢幕后的不可说、不能说。

“对不起啊。”诗雅开始穿衣服,她对初恋微微一笑,“我忽然不想出轨了,因为出轨解决不了问题。”看见王瀚露出失望的表情,她忽然无比想念老张。那个从来不会夜不归宿流连花丛的男人,从没说过一句爱,却时时处处都在言爱。

似乎活了三十多年才明白什么是婚姻,荒唐的是,道理是从出轨里来的。也许正如苦过方知甜,走到了围城边缘回头一望,却见城内花木繁盛风景正好。忽然就不想走,也走不了了。

诗雅迅速收拾好了行李,跟王瀚道过别,便打了车飞快向机场驶去。她想要赶上最后一班飞机,马不停蹄地回到老张身边去。

与其寻寻觅觅和不同的人谈恋爱,不如守着一个人,在柴米油盐的平淡里寻找风花雪月。婚姻里的新鲜感,正是一次次发现对方、爱上对方。

这是婚姻最艰难的突破,但也是它最伟大的价值。

要不怎么说一生一世,不离不弃呢?

主播介绍:七七,一个热爱生活,并善于从生活的每一处发现美丽的,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作者介绍:婉兮,讲故事、熬鸡汤的90后姑娘,你有没有故事?要不要说给我听?

关注短篇小说播客,每周五更新,欢迎订阅。

⑵ 格非迷舟赏析

《迷舟》是格非的代表作。格非善于在平实冷静的叙述中剔发命运变幻莫测的微妙精义,使写实的笔触也平添了神秘的恐怖气势。“迷舟”这标题便是人生不可知的主题象征。

大战在即,两军对峙。萧旅长为不祥的预感所缠绕。他原以为灾难将来自恶战,却哪知道阴错阳差中的偶然艳遇竟在冥冥中引导他走向了毁灭——他本是为恋人而去的榆关,却在鬼使神差中与上司的猜疑偶然契合,从而被当作奸细处决……

人生如迷舟。一切的偶然、一切微不足道的琐事乍看起来都平平常常:萧当年在榆关的初恋、后来又投入孙传芳部队中,……可随着命运之神的编织,一切琐事都织成了一张致人死命的网!一切都太巧了:萧为什么偏偏在大战前与杏重逢?萧的对手为什么正好是他的哥哥?一切似乎都纯属偶然。但一切又不能不使人联想到是某种神秘力量在编排着人的命运。

至于马三大婶是如何进入军事重地、又是如何知道萧与杏的隐秘恋情的?这谜团始终没有解开。作家留下的“空白”又足以引发读者的想象:当故事的结局把萧的迷舟引入深渊时,再回首这个细节,便不由使人对马三大婶、甚至杏的真实身份产生不难理解的怀疑——萧的艳遇是否是一个预先精心设置的圈套?还有一个“空白”:萧追随杏去了榆关,那一夜除了爱的抚慰,还发生了别的什么事情没有?萧对自己部队的忠诚是无可怀疑的,但这并不能保证他无意中泄露军机、铸成大错呀……这样的“空白”设置是新潮小说家们的拿手好戏。显然,生活中永远充满着许多是难解之谜、许多无法填充、至多只能猜测的“空白”。新潮小说家有意放弃“全知”的叙述角度,而通过设置“空白”还原生活的神秘面目,同时也为激发读者的想象力、思考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迷舟》是一部情节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这又是它异于马原等人的“现代派”小说的特色所在。格非本人也写过标准的、寓意晦涩、叙述风格扑朔迷离的“现代派”作品(如有名的《褐色鸟群》便是典型的博尔赫斯式的“智慧小说”),但他更擅长写的,还是《迷舟》这样的作品——在写实的风格中通过设置“空白”、通过写人的预感与悲剧的巧合、写偶然中突发的一系列误会改变人的命运、写人心的变幻莫测揭示命运的神秘,进而表达作者对神秘人生的感悟,《大年》、《风琴》、《青黄》、《敌人》等篇都是从这个路子走过来的。这样,格非便似乎具有了双重的身分:既是个写买功力深厚的小说家(他在塑造人物、经营氛围、描摹景物方面毫不逊色于一些优秀的写实小说家)、善于吸引读者的讲故事者,又是个善于超越写实层面、故事层面而升华到对人的命运进行深沉思考的“现代派”。他善于运用隐喻、暗示传神描绘人物感觉的笔法和不动声色、滤去主观情感的叙述风格,也显然得益于“现代派”。这样,评论家们在议论格非时,常常既把他归入“现代派”又把他列入“新写实”的阵营,也就是都说得过去的了。

空缺结构是指在“类后现代叙事”文本中事件的发展史往往由于人为作用造成某个链条的缺失,从而使整个事件的统一性被瓦解,历史就这样变得不可靠起来。格非的许多作品都为我们展示了这样一种特殊的空缺结构。以《迷舟》为例,在这部精心打造的短篇里,格非是以战争与爱情的双线来营造其小说结构的,但无论我们从哪能一个角度去看,这个故事的结构总是不完整的。而究其原因就在于小说总是在最关键的地方给读者留下了空缺。“萧旅长去榆关”无论从战争线索还是爱情线索上都对整个故事的展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它被省略了。萧去榆关是去看望“杏”还是去传递情报,警卫员并没有考虑是哪种可能就武断地以六发子弹打死了萧作为对空缺的填充,正是他的这种行为使这个空缺永远被悬置起来而无法弥合。在这里,对空缺的填充与解释是无效的,无论是萧的爱情填充方式,还是警卫员六发子弹的枪杀填充方式,都造成了整个故事的不完整。然而,结构上的空缺对读者的诱惑又是巨大的,我们完全在阅读时对此空缺进行再度随意的填充。

⑶ 谁能找到张扬的《第二次握手》

张扬与《第二次握手》

--------------------------------------------------------------------------------

news.dayoo.com 2004年10月11日 10:22 来源: 广州日报

张扬,1944年5月生于河南长葛,在湖南长沙长大。1961年10月发表处女作,1963年2月写作《第二次握手》第一稿;以后十多年重写十多次。张扬因此于1975年1月被逮捕并内定死刑。1979年1月平反。长篇小说《第二次握手》于同年7月正式出版,总印数达430万册,居建国以来当代长篇小说印数的第二位,新时期的第一位。这本书被认为感动了整整一个时代的中国人!

张扬1994年当选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自1979年以来,他发表和出版中长短篇小说、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杂文、散文、论文等各类作品约四百万字。目前,他潜心写作《第二次握手》新版本。人们期待这本书和同名电视剧能第二次轰动中国。

邂逅张扬

“文革”期间,张扬创作的长篇小说《归来》,以手抄本的形式不胫而走,广泛流传于民间,成了众多文学爱好者以及我们这些下乡知青爱不释手的文本。

张扬的这部小说,通过对苏冠兰、丁念局洁琼、叶玉菡等知识分子不同遭遇的描写,刻画了老一辈科学家眷恋祖国,眷恋知己的人文情操,并在其中大胆地讴歌了真挚的爱情以及不畏艰难的回归过程。小说深深地打动了我,那时我便神往着和张扬见上一面,多少次梦中相会。猜纳

直至“文革”结束,张扬平反获释。该小说更名为《第二次握手》,1979年隆重出版,全书25万字,一版再版,总印数达430万册。

我与张扬先生的邂逅是在1986年8月中国作家杂志社召开的一次笔会上,张扬其时居住在北京写作,请来给学员们讲课的老师有老教授文怀沙和他。当时的他,看上去身体并未完全康复,身体消瘦,皮肤苍白,显出营养不良的状态。但他在礼堂近两个小时的发言中,却是激昂飞扬,催人泪下,讲自己是在怎么样的艰苦环境下写成《第二次握手》。此演讲先后引起了台下听众十余次的掌声。他也谈到了那部小说的不足,表示出一种遗憾,小说在语言艺术的风格上本还可以精到一些,更富于感染力。

张扬“家有仙妻”

张扬一直担任着湖南省作协副主席,他笔耕不辍,20世纪80年代中期写出了一部长篇小说《金箔》,由花城出版社出版,主要是反映我国研制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科技人员是怎样走出其艰难历程的。此长篇小说的字数为湖南省长篇小说之冠,在全国也仔兆让是屈指可数的。此后他又接着写出几部纪实性的文学作品。

在此期间,张扬有缘遇到红颜知己,由于志趣的相投,一位小他十几岁的沈阳女律师和他相恋结婚,成了张扬事业上的得力助手,也是张扬家庭繁琐事务中的一根顶梁柱。由此,张扬专门写了一篇赞扬自己妻子的文章《家有仙妻》。

“像所有离异过的人一样,我不想谈那次失败,甚至不想回忆。偶有一两次谈到这事,谈到原因,我只是简单答道:‘不想再吵架了。’确实,吵了几年,十几年,直至二十年,不管谁是谁非,光凭这无休止的吵架就早该分手了,却像多数中国人一样,勉强维持着,维持着,直至终于无法维持,直至遇到了她……

“她曾当选省级最佳律师、文明律师和‘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等等。但她把这一切看得很淡,从不提起。既然与我结合,她便义无反顾地离开自幼生长的大都市和父母兄姊以及驾轻就熟的业务环境,过起了深居简出、天高云淡的日子。为了帮助我创作,她熟练掌握了电脑技术。在这里,她用积蓄买了房子,安了家……

“她的两眼大而明亮,身材高挑,皮肤白皙,挺胸直背,端庄典雅。我见过她办案。她是个捕捉、分析和运用证据的专家,开庭时从容镇静,条分缕析,天衣无缝,直至将对方置诸死地;有时不仅使对方败诉,尤其使对方折服,退庭后竟立刻提出请她当法律顾问。更有一两次,她觉察到事情的本质,深入搜求,以严密的证据链进行锁定,在民事案中发现了刑事犯罪线索,直至将对方送进去……所有这些很容易使人将她想象为一个桀骜锋利、咄咄逼人的‘女强人’;而实际上,她含蓄持重,众人面前多是微笑不语,独处某个不显眼的角落。辞别那座大都市时,司法厅律师处和省律协的负责人对我说:‘你夺走了我们最好的律师!’

“她说第一件事就是把妈妈接来!她说的是我母亲。她把老人接来了。她说这里对老人有好处:山好,水好,空气好,房子好……但我知道,首先是她好!乐意跟婆婆住在一起的媳妇,特别是其中那些文化素质高且事业有成的女性,今天有几个呢?她说不能再让妈妈老跟保姆呆在一起了!她需要亲情,必须二十四小时有我们在眼前。”

隐居的张扬

进入新的世纪,张扬回至湖南。我几次路经长沙,往湖南省作协拜访于他,回答是他不在。

2003年秋季,我往家乡探亲,照例住在表弟亚辉家。亚辉是位画家,多交文人墨客,他说你来得正好,晚上我请了张扬来家吃饭。张扬?我听着心里一怔,此张扬非彼张扬吧?他说正是那位张扬,他现隐居在此地。我疑惑道,既然隐居,你怎么请得到他?画家说,你莫忘了,我是从大围山里出来的,我们都是那山里的人。

说话间,张扬到了,还是那副身板儿,好像比以前长得结实了,脸上皱纹倒不见多,只是肤色确像了山民一般。他的妻子跟在后面,笑容可掬地和我们打着招呼。

我上前与他握手,问他还记得我吗?1986年在北京。他记起来了,有些惊奇,怎么你也是此地人?此地好啊!我知道20世纪60年代,年轻时的张扬生活在那山里时,那是饥饿的岁月,贫乏的岁月,那种饥饿的贫乏不仅仅在于物质,更在于文学的荒漠。由此,不甘于沉沦的张扬拿起笔来写小说,描绘起那些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物。我还想探究下去,这时表弟招呼大家一起吃饭了。

那真是一桌地道的浏阳特色菜,出自于表弟父母之手,红酒、绿菜之间频现出赤橙黄蓝紫来,似画家的重彩水墨画一般。张扬那晚吃兴很好,好像回归了故里。张扬夹了一筷子绿汪汪的菜尖儿放进口中,津津有味地停下筷子乐呵呵地说:“好恰(吃),好恰(吃)”。

我似乎找到了他之所以要来此地居住的那种感觉。

回到武汉后,我想写张扬时,电话中诚恳地要求他表述一下隐居的缘由,推辞不过,他给我电邮来了他写的《大围山镇志》的序言。

三十八年前,1965年9月10日,我从长沙上山下乡。在城关稍憩后,继续往东走。过官渡后,车队行进方向的左侧地平线上,开始出现了高耸的山脉,有如天然屏障般绵延起伏。越往东走,山脉越雄伟,山势越险峻;到我们下车的地方,可以看见正前方也横亘着一道巍巍高山。那高山的巅峰一座连着一座,伸向远方,直至隐没在天边;那高山色彩绚烂,青蓝紫黛,变幻无穷,气象万千……

今年五一长假期间,我便又向家乡进发想专程拜访一下张扬先生。

经过知情的文友引路,七弯八拐,绕至城郊,来到张扬先生的隐居之地,一片桃树林子举目可望,桃花灼灼,红若似火,俨然来到桃花源一般。张扬的住宅外观看上去是一栋平房,内则有小楼可上。在外直呼张扬先生,他家门口的那条黑狗倒虎虎生威了。张扬和妻子闻讯而出,止住了狗的蹦跳欢叫,主人张臂相迎。再一瞅门口的两侧,南瓜、茄子、辣椒、黄瓜,左右两畦小菜园长势喜人,青青翠翠,莫不重现出张扬当知青时的躬耕风范。

桌上的电脑开着,很显然,张扬先生正在写什么作品。看来不宜多坐打扰,于是开门见山:“张扬老师,这段日子里你在写什么呀?”“小说,重新修改《第二次握手》,让此书在内涵上、艺术上更为成熟。”张扬笑了笑又说:“出版社一直在催稿,可我得慢慢来呀,好在快要脱稿了。”

张扬说,另一部长篇小说他也是于前几年开始酝酿的,题目暂名:《第七个吻》。我问是不是言情小说,他说虽然言情,肯定与现在有些作家的思路不太一样,风格也不会一样,总之不会去赶浪头,赶时髦,哪怕十年磨一剑。

张扬平时绝少去公共场合,很少接触媒体,平常都很少去逛逛小城的街。所以他的穿着还是老式样的,吃菜自己园子里有,日常用品由夫人去小店里买。不过有一个地方他倒是常去的,那便是浏阳河之岸。

我们告辞时,他说我们一起走走吧。来到浏阳河边,闻河涛阵阵,任岸风拂发。

张扬先生说:浏阳河的最大魅力就在于从大围山开始,坚忍不拔地朝它的目标进发,哪怕弯过了多少道弯。他说,如今我也是六十岁的人了,人生能有几个六十岁,因此决定静下心来,再写出两本好书,留给后代吧。

热点内容
言情小说完整 发布:2025-07-02 06:11:05 浏览:807
蓝姓霸道总裁的小说 发布:2025-07-02 06:06:49 浏览:73
捡个总裁扛回家小说 发布:2025-07-02 06:03:12 浏览:398
学霸的言情小说推荐 发布:2025-07-02 06:03:05 浏览:474
小说瑶光上神的结局 发布:2025-07-02 05:58:19 浏览:445
网络小说大概几年会下架 发布:2025-07-02 05:56:53 浏览:952
恋父的轻小说 发布:2025-07-02 05:51:39 浏览:518
温故而知新之短篇小说荐书 发布:2025-07-02 05:50:19 浏览:547
都市开超市系统小说 发布:2025-07-02 05:50:07 浏览:495
重生小说开头和男主表白 发布:2025-07-02 05:46:24 浏览: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