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颖短篇小说集
1. 谁有一些中国现当代文学代表书籍
作品的话还是给你按作家说:
柳青《创业史》赵树理《三里湾》等十七年作品,“三红一创”之类 可能你兴趣不大
新时期以来的
小说:余华早期的短篇集《十八岁出门远行》《古典爱情》《现实一种》长篇《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个人喜欢格非《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前一部好很多 格非的短篇也不错 他是清华大学的教授 小说文人气氛很重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这个中篇还行 个人不喜欢他的长篇
铁凝《玫瑰门》以及一些短篇
方方《言午》等短篇 她09年出的一本自选集 收了一些短篇 个人感觉他的短篇比中篇更精彩
王蒙 《活动变人形》《蝴蝶》《布礼》他的作品很多 《活》最好
陈染《私人生活》还有很多短篇 她小说个人情绪很重 女性写作 先锋品质和私人写作是三大特色
李昂《杀父》建议看 台湾的 写的很好
张爱玲全集 太经典了 不多说 张的文字是现当代文学中最好之一
鲁迅 《故事新编》趣味性很强 可以看到大师的另一面
路翎《财主底儿女们》
萧红 中国最好的女作家之一可惜薄命《生死场》《呼兰河传》
魏微 70s作家《流年》文字感觉很好
阎真《沧浪之水》知识分子人格变裂和良心挣扎
钱钟书《围城》很幽默很智慧 他夫人的小说也可一看
诗歌
总的来说个人更喜欢现代文学里的诗歌
周作人 他的诗歌集可以拿来一看
何其芳《画梦录》
穆旦 现在应该有全集了
冯至的十四行
舒婷
北岛
顾城
海子
散文并销
周作人 林语堂 梁实秋这些都是大家不用多讲
在下当学生的时候喜欢看梁遇春的《春醪集》颇得英国随笔的精髓
当代的散文喜欢看张中行的《负喧》系列运洞和黄永玉《那些比我还老的老头》
戏剧
曹禺 田汉这些大家不用多说
推荐 丁西林 他写了很多独幕剧《一只马蜂》《北京的空气》 你看了会发现原来老早就有这么个会写戏剧的物理学家 也会感叹那个时候的教授真是多才多艺
郭沫若早期的历史剧《三个叛逆的女性》还是可以看看 受到唯美主义影响 艺术上还是比较成功的
高行健《绝对信号》《车站》
沙叶新《陈毅市长》等等 他写的好多剧在国内都是禁的 很敏感 在香港可以看到演出 他是海派话剧代表作家 小幽默但沉淀不够 戏剧缺乏完整感虽然看起来很逗笑
绝悄游老舍 《茶馆》无论如何这是我心中最经典的 之后何冀平之流的《天下第一楼》李龙云的《小井胡同》都属于模仿改进之作
不知道楼主是要作品还是学术著作,所以还是写几本比较好的研究著作:
温儒敏等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很好很权威也很经典 可以配合教材辅导看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资料翔实 用“一体化”来贯穿整个当代文学 书构架比较完整
陈思和《当代文学教程》大家都戏称“红宝书” 主要偏重作品感情方面的赏析 供入门或者初级阶段学习使用 “潜在写作”以及“民间”视角 挖掘出了很多被忽视的作品 解读上也有创新之处
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刚出的新书 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贯穿 对当代文学的阶段划分有创新 很厚 我也还没看完~
2. 马季的其他
《网络文学词典》词条:
马季(1964—),男,回族,江苏镇江人。中国作家网副主编,《长篇小说选刊》主编助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情报告》编委,中国出版政府奖评委,“网络文学十年盘点”主持人。出版专著有《读屏时代的写作:网络文学10年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21世纪网络文学排行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等,其中《读屏时代的写作——网络文学10年史》一书为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第11届优秀成果奖。代表论文包括《网络文学的早期历程》(《红豆》2006年第3期),《网络文学的三次冲击波》(《红豆》2006年第5期),《文学网站和博客现象》(《红豆》2006年第7 期),《网络时代的民族文学生态》(《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第1期),《网络文学的此在和未来》(《创作评谭》2009年第5期),《网络上的文学新景观》(《文艺报》2009年8月27日),《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纵横论》(《广州文艺》2009年第12期),《网络文学:与传统逐渐融合,生产消费机制成型——2009年中国网络文学述略》(《文艺争鸣》2010年第1期),《网络文学:直逼文学价值认同断裂的现实》(《南方文坛》2010年第4期),《话语方式转变中的网络写作——兼评网络小说十年十部佳作》(《文艺争鸣》2010年第10期),《数字化阅读中的网络文学》《光明日报》2011年1月25日,《网络写作:意义超越任何一次文学革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月25日),《网络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第二次起航》(《人民日报》2011年4月19 日),《穿越文学热潮背后的思考》(《人民日报》2011年8月9日),《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的价值与意义》(《南方文坛》2011年第5期),《类型文学的旨归及其重要形态简析》(《创作评谭》2011年第5期)等。
《回族文学史》词条:
马季,男,1964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文学创作一级。中南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出版政府奖评委。国家数字出版专家组成员。曾任江苏省镇江市文联《金山》杂志副主编、主编,吉林省作协任《作家》杂志编辑。1980年代主要从事诗歌创作,2000年以后在长春期间主要写作短篇小说,并涉猎文学理论研究。2005年调任中国作协《长篇小说选刊》杂志编辑部主任,后任主编助理。2009年调中国作家网任副主编。出版的文学作品主要有:《马季诗选》《月光奏鸣曲》(小说集)、《夏娃的花环》(散文随笔集)、《冷锋》(长篇纪实),以及历史文化专著《消失的王城》《消失的宝藏》《消失的文化遗产》等。
2001年,马季开始研究网络文学,成为国内较早从事新媒体文学研究的理论专家。2005年起至今,马季陆续在国内核心报刊《中国社会科学》《民族文学研究》《当代作家评论》《扬子江评论》《南方文坛》《作品与争鸣》《文艺争鸣》《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文学报》《中华读书报》《中国图书商报》《中国文化报》《新华文摘》等报刊发表文学理论评文章300余篇,多篇文章被转载,并被译介到国外。作品入选《文艺报》2002-2007年、2009年优秀作品集,以及《建国60周年少数民族优秀作品选?理论卷》。同时,马季还十分关注少数民族网络创作,撰写了《网络时代的民族文学生态》《民族作家队伍中的网络星辰》《在虚实之间穿越与流浪――回族网络作家夜有轻寒、兰喜喜创作简论》等多篇论文。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文学也如雨后春笋般日益涌现。尽管目前网络文学已经进入大众的视野,但是它和传统文学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而且学术界关于网络文学的成熟的理论表述也是相当少的。在国内网络文学研究者当中,马季是成绩比较突出的一位专家。他除了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外,还出版《读屏时代的写作—网络文学10年史》(2008年1月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2010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两本理论专著。《读屏时代的写作—网络文学10年史》对网络文学的发生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它不但从时间上追溯了这一特殊的文学现象演化的历程,而且紧扣住它的特征、生产与传播方式,从作者、网站、作品等方面给读者生动地描述了它的种种形态。不仅全面介绍、评述了中国大陆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还对欧美、韩日、台湾地区的网络文学发展进行了综述。该书出版后产生重要反响,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贺绍俊、白烨、汪政和网络评论家元辰、桫椤分别在《文艺报》《中国艺术报》《文汇读书周报》《出版商务周报》撰写评论文章,认为《读屏时代》一书是填补网络文学学术研究空白的重要著作,该书当年获得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第十一届优秀成果奖。2010年出版的《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是一本论文集,立足于网络创作现实,对网络文学的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及其与时代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对少数民族网络写作、网络类型小说的文本价值,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和差异等也有细致、独到的论述。他还主编了《21世纪网络文学排行榜》(2010年9月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及三卷本网络短篇小说集《我的聊斋故事》等。
2006年以来,马季受聘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学蓝皮书”编委,连续六年撰写《中国网络文学年度报告》。多次为社会科学院国情咨询项目做“网络文学发展状况”专题演讲;受邀担任“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发展与研讨峰会”主讲嘉宾,做题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纵横论》的演讲;受邀担任第18届全国图书博览会主讲嘉宾,做题为《在网络中成长,与网络共生》的演讲;受邀担任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对话会主讲嘉宾,做题为《网络文学与文学期刊的关系》的演讲。2007年10月以来担任《中国新闻出版报》《商务出版周报》和《大家》杂志评论专家。2008年11月主持由中国作协组织的“网络文学十年盘点”活动,产生巨大社会影响。他个人申报的学术选题分别于2007年和2011年两次获得中国作协重点项目扶持。
2009年调入中国作家网,担任全国网络文学重点园地联系会议联络人,主要承担全国网络文学的组织和创作研究工作。并应聘担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新媒体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同年,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开办网络作家班,马季担任授课老师和教学辅导员工作,与来自全国的网络作家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这一方面为他的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为他扶持培养新的网络文学理论研究者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相信在马季的带动下,不久的以后一定会有网络文学学与网络批评家的诞生,网络文学的研究领域前景光明。
除了个人研究之外,马季还承担了集体组织研究工作,先后参与了中国作协的一系列调研活动,如“关于新文艺思潮的调研”( 2009年);“关于网络文学维权状况的调研”(2010年),报告被中宣部内刊全文转载;“关于网络文学编辑职称的调研”(2012年)等。马季先后接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文艺报》《新京报》《中华读书报》等多家媒体采访,提出“网络文学十年三代”、“网络文学或将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拐点”、“网络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第二次起航”、“网络文学对中国未来新的文学格局起到决定性作用”、“网络文学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提供契机”等学术观点,被专业和大众媒体广泛采用。
在2005年至2009年任中国作协《长篇小说选刊》杂志编辑部主任、主编助理期间,马季在传统文学评论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发表多篇小说评论和理论文章。并在《大家》杂志开辟“大家雅座?马季设座”专栏;在《文艺报》主持“书香茶座”文艺理论栏目;在《作家》《出版人》等刊物开辟文学评论与对话专栏,与新生代作家东西、李洱、范稳、红柯、艾伟、北北、邱华栋、石舒清、姚鄂梅、徐坤、魏微、戴来、朱文颖、徐则臣、温亚军、盛可以、李浩、葛亮等一批作家进行文学对话,文章发表后在文学界产生反响,被认为是对新生代作家研究的重要成果。
3. 2000年中国短篇小说精选目录
以下是2000年中国短篇小说精选的部分目录,包含了众多才华横溢的作家的作品:
- 冯骥才 - 俗世奇人
- 莫言 - 冰雪美人
- 毕飞宇 - 蛐蛐
- 林斤澜 - “跳”
- 史铁生 - 两个故事
- 梁晓声 - 双琴祭
- 阿宁 - 太平谣
- 赵德发 - 杀了
- 邓一光 - 多年以前
- 柏原 - 瘪沟
- 何申 - 二贵摔跤
- 苏童 - 女声
- 石舒清 - 旱年
- 孙方友 - 狗祸
- 刘庆邦 - 女人
- 周梅森 - 基本国策
- 阎连科 - 乡村:他和她
- 陈继明 - 比飞翔更轻
- 叶楠 - 最后一名猎手和最后一头公熊
- 阿来 - 鱼
- 邱华栋 - 他和他的马总在说话
- 关仁山 - 野秧子
- 红柯 - 帐篷
- 周大新 - 登基前夜
- 孙惠芬 - 女人林芬和女人小米
- 阿成 - 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
- 李大卫 - 花瓶物语
- 裘山山 - 瑞士轮椅
- 衣向东 - 小镇邮递员
- 温亚军 - 夏天的羊脂玉
- 赵波 - 网络时代情话绵绵
- 潘军 - 某部的于村
- 俞胜利 - 恨不得咬你一口
- 郝炜 - 传呼
- 墨生 - 西厢记
- 邵丽 - 白夜
- 卢岚岚 - 断指
- 朱文颖 - 病人
- 王新军 - 大草滩
- 胡平 - 附录:2000年短篇小说之新趣味
这些作品展示了2000年中国短篇小说的多元风貌和深厚内涵,值得读者深入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