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短篇小说
㈠ 驿路梨花写作背景
驿路梨花写作背景如下:
在经历了“文革”7年牢狱之灾后,出狱近两年,“四人帮”也在七个多月前垮台了,但那些在“文革”中得势的人,仍然在极力阻挠他回军区工作时候所写。
作者看到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中“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时,那美丽的意境使作者联想起了过去在滇西南边地大山深处见过的大片梨花林,与兽性勃发的“文革”10年相比,西南边疆大山深处却以诗情画意的梨花林,善良淳朴的人民等等令作者难以忘怀。
1956年9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0年退休。其长篇报告文学《解放大西南》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驿路梨花》入宴轮选中国初中学生课本。
靠自学成为作家。解放前只读过初中两年就因家贫失学,进报社当学徒、校对、记者、副刊编辑,还办过文学团体“牧野文艺社”。1949年6月在南昌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进答蔽入云南边疆,1955年由边疆连队调到昆明军区任创作员。
㈡ 冯宗璞2018年其作品什么获得第三局施耐庵文学奖七,我想提问
宗璞《北归记》
2018年10月,宗璞的《北归记》获得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华、任小哲等。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谁》。
施耐庵文学奖,是以世界著名作家《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先生的名字设立的文学奖。该奖旨在鼓励当代汉语长篇叙事艺术的深度探索与发展,推动汉语长篇叙事的创新与繁荣,进一步提升汉语长篇叙事作品的世界地位。从2011年开始,每两年评选一次。在海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和权威性。
㈢ 丁香结作者简介
丁香结的作者是宗璞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华、任小哲等。中共党员,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谁》。2018年,其作品《北归记》获得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
㈣ 宗璞从事与什么创作
宗璞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谁》。2018年,其作品《北归记》获得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
《花的话》一文被选入上教版初中课本。《晚秋》一文被选到199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这是你的战争》一文被选到2011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中。《锈损了的铁铃铛》一文被选到2011年四川高考语文试卷中。宗璞散文《紫藤萝瀑布》被选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2019年第1版第17课。
(4)2018年中国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精选集
宗璞在病中苦耕,历时7年,《南渡记》的第二部《东藏记》终于面世,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西征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曾在《收获》上部分发表。2018年《北归记》出版,这是长篇小说《野葫芦引》的最后一部。
宗璞以她细密从容的叙述方式,建立起优美温婉的语言风格。众多的人物命运和世相心态,在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细节中缓缓展开,伏有大气磅礴的布局。
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创痕,并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那种浸入骨髓的文化质感,在阅读中竟令人有如置身于《红楼梦》的语境之中。读《东藏记》和《紫藤萝瀑布》这样隽永而精致的小说、散文,真是受益又享受。
宗璞对创作情有独钟,她说:“读小说是件乐事,写小说可是件苦事。不过苦乐也难截然分开。没有人写,读什么呢?下辈子选择职业,我还是要干这一行!”
㈤ 路遥《平凡的世界》 主要讲了什么
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故事梗概
第一部
于1982年-1986年间写成,叙述时间是从1975年初至1978年初。
村民孙玉厚的二儿子孙少平就读于县城里的原西中学。他爱读书,气质不凡,与干部家庭的田晓霞相交。他哥哥孙少安因为家里贫穷,小学毕业之后不得不回村务农,后来任生产队长。孙玉厚大女儿孙兰花的丈夫王满银,不事农业游手好闲,在全国实行计划经济的期间经常遭到嘲笑和批判。
村支部书记田福堂的女儿田润叶,比少安小一岁,与之青梅竹马。润叶读完中学后在县城当教师,住在任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的二爸(二叔)田福军家里。她资助和照顾孙少平的生活,并通过他对少安传达暗恋之情。
原来与少平相恋的女同学郝红梅,因为顾虑少平的家庭条件和自己的地主出身而移情于干部家庭的班长顾养民,之后郝红梅因在一家中进行偷窃被店主抓住,却被孙少平救助,而这件事情被店主透露出去,顾养民和郝红梅两人关系恶化。
孙少平的同学、田福军的女儿(润叶的堂妹)田晓霞和少平成为朋友,鼓励他读书和思考政治问题。田福军的岳父希望润叶嫁给同事李登云的儿子——县贸易经理部的汽车司机李向前。润叶将此当面告知少安,希望他回报自己的感情。
少安认为两人家庭、社会背景差距太大,又不忍心直接拒绝润叶,拖延不肯表态。润叶的父亲田福堂察觉两人关系,以少安擅自给村民增加分配猪饲料地为借口,举报他“走资本主义道路”以施加压力。
由于孙家家境困难,孙玉厚在不知儿子与润叶关系的情况下,打听到自己的弟媳有一个适婚的远房侄女贺秀莲不要求彩礼,派少安去相亲。少安决定放弃润叶,与秀莲结婚。润叶痛苦失望之余,迫于家庭压力和二叔的政治需要,嫁给了李向前。虽然李向前很爱润叶,但婚后润叶对他极为冷淡,而且拒绝与他同房。
1977年初,少平高中毕业,和同学、田福堂的儿子田润生一同回村当初中教师。少安为改变乡村贫穷的面貌,秘密组织村民建立类似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机构,被上级领导制止。但第一部结尾,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的1978年,暂时赋闲回村探亲的田福军告诉少安:农村很快会有大变化。
第二部
于1982年-1987年间写成,叙述时间是从1979年初至1981年。
省委书记乔伯年起用田福军为地区行政公署专员。双水村正式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孙少安成为全村的实际领导人。习惯了人民公社制度的田福堂感到很失落。少安为了增加收入,贷款买了一头骡子去县城的工地运砖。
回村后用赚的钱开办了一口烧砖窑,成为双水村首要人物。他的妻子秀莲不满少安对父亲和弟妹的经济支持,要求少安把收入用来建属于夫妻自己的窑洞,并与父亲分家。少安修了新窑洞,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分了家。
砖厂规模继续扩大,少安被作为双水村的致富典型,评为“首富”。兰花的丈夫王满银外出倒买倒卖,并把情妇公开带回家。兰花愤怒之下服下满银卖剩下的老鼠药企图自杀,结果王满银承认药是假的,没有毒性。
年轻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孙少平不满意农村的封闭生活,去本地首府黄原城揽工。雇主之一的曹书记欣赏少平,以请他为女儿菊英补习功课为名,有意收他为女婿。少平与在黄原城里读大学的田晓霞相逢,引起后者对他朦胧的感情。
然而少平还是觉得与民工们的生活缺少意义。而少平的初恋情人郝红梅与顾养民最终没有能走到一起,她嫁给了村里一个教师。丈夫在儿子出生后不久在窑洞事故中丧生。她靠小生意维生,在一次庙会上遇见了田润生。润生对她由同情生爱,不顾父亲反对与之结婚。
润叶的丈夫李向前因为婚姻不幸福开始酗酒,导致出车祸双腿截肢。润叶改变了态度,决心做一个好妻子,终生照顾他。田晓霞大学毕业,去省报当记者。临走前向少平示爱,并相约二年一见。通过曹书记的关系,少平报名去铜城煤矿当矿工,同时他的妹妹兰香考入北方工业大学天体物理专业。
第三部
于1982年-1988年间写成,叙述时间是从1981年后期至1985年春天。
改革开放在农村全面展开。双水村的村民们逐渐开始发展经商养殖。少平很满意在煤矿的工作,把工资多余的部分寄给父亲,希望有一天能为父亲建新窑洞。晓霞来煤矿看望他,俩人都期待两年之约。
后来煤矿发生事故,少平的师傅王世才为保护另一个矿工死亡。少平担当起照顾王师傅的妻子惠英、儿子明明的责任。少平工作出色,升任班长。他去省城看望兰香,但晓霞出差没见着。兰香提起田晓霞对自己的关怀。兰香与大学同学,省常务副书记吴斌的儿子吴仲平相恋。
1982年夏天,省城降暴雨导致洪水。田晓霞在危险区域采访的时候,为救一个女孩溺水死亡。少平在报纸上读到噩耗,非常悲痛,一人去赴与晓霞的两年之约。回到煤矿后被提拔为矿工班长。因为管理有方,他的班成为生产率最高的一个。
孙少安的砖窑因为雇用了一个骗子指导技术而失败破产,情绪低落一段时间后他决定借贷重开砖厂。砖厂成功后,少安为父亲修了新窑洞,并进一步承包了石圪节砖瓦厂。少安出资重建村里的小学,落成典礼上妻子秀莲却吐血昏倒,被诊断为晚期肺癌。
润叶和丈夫李向前生了一个儿子,向前开始学习修鞋,希望靠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在外流浪的王满银幡然悔改,回村和妻子兰花共同生活。少平在井下出事故受伤。他的好朋友金波的妹妹金秀一直暗恋少平,赶来医院和兰香一起护理他。
出院时金秀对少平示爱,但少平只把金秀当妹妹。全书结尾于孙少平回到煤矿。
(5)2018年中国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简介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110万字长篇小说,以陕西北部(虚构的地名——黄原地区原西县)为故事背景,分一、二、三部。1991年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于1986年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88年,当第三部还在创作之中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出这部小说,由李野墨演播,引起听众强烈反响。
这部小说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 和“陕北史诗”。
获奖记录
2018年9月27日,由中国作协《小说选刊》杂志社、中国小说学会、人民日报海外网主办,青岛市作家协会承办的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评选在青岛揭晓。《白鹿原》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
作者简介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中国当代农村作家。1949年12月2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石咀驿乡王家堡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1969年回乡务农。
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肝病医治无效在陕西西安英年早逝,年仅4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