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短篇小说
❶ 鲁迅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呐喊》
在1918年到1926年间,鲁迅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❷ 我国的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什么
在我国古代一直都是以文言文和诗歌而闻名的,像小说这类作品在国外比较盛行,所以我国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出现的时间也比较晚。直到现代文学史上才开始有小说的出现。要说到现代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其实要分成两个种类来看待,因为我们国家在古代一直说的都是文言文,直到近代社会才开始改革鼓励大家说白话文,所以我国第一篇短篇小说为白话文。
很多人在读完狂人日记之后都佩服鲁迅的文学素养,同时也承认鲁迅先生在文学方面确实是非常有天赋的。此后,很多研究者都对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进行研究。
❸ 《狂人日记》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小说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序言:《狂人日记》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1篇短篇小说,这篇小说是鲁迅在19 18年发表的白话小说,因为在那个年代是五四运动的前夜,而且帝国主义的侵略也是非常严重的,所以鲁迅用敏捷的思维用自己的文采写出了对于封建制度的反抗。其实这篇小说主要讲述的内容就是鲁迅对于封建统治的批判。因为女婿放弃了自己医学的梦想,抛弃了封建社会的。因为鲁迅放弃了自己学医的梦想,而且也抛弃了封建社会的思想,踏上了革命的道路,用自己手中的笔和敌人做斗争。
三、鲁迅
除了这篇白话小说,鲁迅还出版了《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等专集,这些小说都能够表现出鲁迅的爱国主义,才能够表现出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而鲁迅在1921年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
❹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短篇小说集是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短篇小说集是《沉沦》,是20世纪20年代郁达夫创作的早期短篇小说,亦是他的代表作。出版时即震撼了当时的文坛。该小说以郁达夫自身为蓝本,讲述了一个日本留学生的性苦闷以及对国家弱小的悲哀。
1915年,郁达夫考入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1919年毕业后,郁达夫从名古屋前往东京。途中,他以在名古屋读书四年的生活体验写下了此篇作品《沉沦》。
《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
(4)第一篇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沉沦》定稿于1921年5月9日,是郁达夫的代表作。1921年7月,与郭沫若等创办创造社,开始文学生涯,同年10月出版短篇小说集《沉沦》(上海泰东书局出版)。
1998年,名古屋大学在丰田讲堂前,为郁达夫和他的小说《沉沦》树立了一块郁达夫文学碑。文学碑以福建厦门产的花岗石造成,碑面一侧嵌有穿学生服戴学生帽的郁达夫铸像,铸像下刻有“郁达夫”三字。碑面另一侧刻有“沉沦”两个大字。
内容:
主人公是一位在日本留学的中国青年,显然有郁达夫自己的某些影子在内。
作品细致地描写了这位忧郁型青年,由于是弱国子民在强邻日本所受的屈辱,以及他在精神上和生理上的种种难以排遣的苦闷。
这些苦闷情绪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和渗透:追求异性的爱情而不得,因此对轻侮他的日本人感到十分愤慨,同时热切地希望着祖国富强起来,这三项内容构成了小说的基本格局。
小说的基本情节是这样安排的:路遇——自戕——窥浴——野合——宿妓。情节每进展一步,性爱描写每深入一层,对主人公的刺激与打击就随之强化又强化,最终导致他溺海而死的悲剧性结局。
❺ 鲁迅的第一篇短篇小说是什么
《狂人日记》,鲁迅的第一篇短篇小说也是第一篇白话小说,1918年5月载在《新青年》。
麻烦采纳,谢谢!
❻ 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什么
郁达夫的《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而《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
《沉沦》作为郁达夫的代表作,其主人公身上所体现的沉沦精神体现了作为五四青年后的一代知识分子,对这个积贫积弱的国家的深深的忧虑及以大胆暴露的方式表达对残酷现实的控诉。
可以说,在《沉沦》主人公身上体现的沉沦精神,不只是一个个体青年的表现,而是在当时国内危机重重之下的整个民族所表现的一种精神状态。得出这一看法,是通过对文本中郁达夫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分析得出的。
作者本人也曾说 :我的消沉,也是对国家,对社会的。因此,把文中的沉沦精神看做是对当时整个民族精神状态的一种描写是有合理意义的。
(6)第一篇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对于主人公身上的沉沦精神的含义,我们可以多角度分析 :
1、从主人公的形象、性格角度分析 :《沉沦》中 20 岁上下的主人公无疑正处于人格塑定阶段, 主人公在中国传统文化格局中的小小的书斋里度过了十几年春秋,这决定了他人格塑造的基础,儒家传统文化的修齐治平观念与伦理道德的约束, 使其个体意识有弱化倾向,
这使他不敢在自己爱慕的异性面前公开自己情感的社会习惯心理和采用用放情山水来回避消解性本能的传统意义上的移情模式。
主人公所受到的文化也是我们民族一直以来接受的,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之下,让我们对打开国门后突如其来的变化应接不暇,我们一方面用自己几千年来的正统文化看似执着的抵挡着外部世界的腐朽思想的诱惑,但另一方面身体及心理的本能却想去接受、去学习,这种种冲突,
在我们从近代以来对待外国来的一切包括器物、思想都可以看出,这也是我们民族所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所表现的出的,曾经不断地反抗,在失败后变为了无奈的挣扎。
2、其次是在塑造主人公的过程中,郁达夫有意的要突出主人公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产生了对生命意识的危机感。
《沉沦》引起人们对觉醒了的自我的关注,而对其赖以存在的生命本体予以重新审视的同时,主人公在试图塑造与完善自己人格过程所深受的痛苦与悲剧性结局,也促使当时青年知识分子在肯定与张扬自我意识的努力中产生一种巨大的生命意识的危机感。
当面对日趋激化的社会矛盾和错综复杂的政治动乱时,青年知识分子一时找不到出路,看不清方向,在前进中陷入迷惘,在反抗中沦入消沉,思想上处于苦闷、感伤、忧郁、颓废之中。事实上,这是当时的社会通病,是知识分子中普遍存在的思想情绪。
这种苦闷,是一种时代的苦闷,这种颓废同时也打印着深沉的时代烙印。最后作者的对主人公的描写中,表达了作者本人及主人公的双重悲哀与失望。通过对比主人公与郁达夫本人,我们会发现两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❼ 马克.吐温的第一篇短篇小说是什么,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什么
一、1852年5月1日 《拓殖者大吃一惊的花花公子》发表于波士顿的幽默周刊《手提包》上。这是马克·吐温的处女作。(自学的马克·吐温在印刷所当学徒、排字时,即开始练笔,发表这个处女作时年17岁。)
他的代表作是《百万英镑》。
二、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原名塞姆·朗赫恩·克列门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也是著名演说家。其幽默、机智与名气,堪称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其交友甚是广泛,迪士尼、魏伟德、尼古拉·特斯拉、海伦·凯勒、亨利·罗杰诸君,皆为其友。他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其于1910年去世,年七十五,安葬于纽约州艾玛拉。2014年4月21日,是马克·吐温逝世104周年。
❽ 鲁迅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是什么
鲁迅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写于1918年4月。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
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作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
(8)第一篇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作品影响
《狂人日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化史上都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文学)创作的基础;它的深切的思想是中国现代启蒙主义的高度概括。其在形式和思想方面都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思想史。
《狂人日记》在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开拓现代小说的道路特别是在批判封建礼教的流毒方面,其影响仍然是巨大而深远的。
《狂人日记》的启蒙主义思想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将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
❾ 中国第一部短篇小说是什么
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郁达夫的《沉沦》。
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❿ 马克·吐温的第一篇短篇小说《花花公子吓唬穷光蛋》讲述了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马克·吐温的第一篇短篇小说,也是在此时发表的。题目叫《花花公子吓唬穷光蛋》,1852年发表在波士顿的一家滑稽周刊《手提包》上。
小说写的是发生在汉尼巴尔镇的一件事。一个爱吹牛的花花公子在一条船上为向年轻的女士们献殷勤,企图欺压一位伐木工人。那工人朝花花公子看了看,抡起手臂就将他推进了河里,弄得那家伙无地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