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轻小说文论

轻小说文论

发布时间: 2024-09-10 03:39:53

⑴ 日本文学中哪几位作家最厉害

名家:
阿部知二 安部公房
北原白秋 北村透谷
厨川白村 村上春树 川端康成
大冈升平 大江健三郎 岛崎藤村 丹羽文雄
德富芦花 德田秋声 德永直 渡边淳一
二叶亭四迷
国木田独步 谷崎润一郎 广津和郎 宫泽贤治
宫本百合子 龟井胜一郎 高桥和巳 高仓辉
黑岛传治 横光利一 壶井繁治 壶井荣
吉田兼好 井原西鹤 近松门左卫门 江口涣
菊池宽 江马修 芥川龙之介 井伏鳟二
崛辰雄 井上靖 久保田万太郎
金子光晴
开高健
里见弴 林芙美子 铃木三重吉
梅崎春生 木下尚江 木下顺二
平家物语 坪内逍遥
青野季吉 清少纳言 秋田雨雀 泉镜花
曲亭马琴
松尾芭蕉 森鸥外 石川啄木 山本有三
石川达三 松本清张 水上勉 司马辽太郎
三岛由纪夫 柿本人麿 森田草平
石原慎太郎 山崎丰子 山本健吉
太宰治 田宫虎彦 田山花袋 樋口一叶
土岐善麿
万叶集 尾崎红叶 武者小路实笃
夏目漱石 小川未明 小林多喜二
西乡信纲 幸田露伴
鸭长明 野间宏 野上弥生子 永井荷风
有岛武郎 有吉佐和子 宇野浩二 与谢野宽
与谢芜村 与谢野晶子 远藤周作
斋藤茂吉 正冈子规 正宗白鸟 志贺直哉
中野重治 紫式部 佐藤春夫
(详细介绍可在网络里一一查询)

2.大师级
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
写实小说《源氏物语》作者
紫式部(978-1015) 日本近代首屈一指的文学巨匠
夏目漱石(1867~1916)

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川端康成(1899~1972) 三岛由纪夫(1925~1970)

井上靖(1907~1991) 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大江健三郎(1935~ )

3.

奈良时期(8世纪)
最早的文学典籍是《古事记》、《日本书纪》及《风土记》。前两部著作追记了日本国史,后一部则记载了日本各地自然状况、风土人情。两者均收录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生动的古歌谣。稍后出现的汉诗集《怀风藻》标志着文人诗歌创作的肇始,而和歌集《万叶集》的编撰成功则代表着日本诗歌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平安时期 (8~12世纪)
受中国唐代文化影响,大量汉诗文集相继问世,汉文学热持续一个世纪之久。敕撰诗集《古今和歌集》恢复了日本民族诗歌的地位。与此同时,散文创作硕果累累:《竹取物语》、《伊势物语》开辟了传奇物语和歌物语两条道路,《宇津保物语》开长篇物语的先河,这就为物语文学的集大成之作《源氏物语》的诞生奠定了基础。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出自女作家紫式部之手。作者以沉郁、凄婉的笔调抒写了源氏苦乐掺半的一生及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达了作者人生无常的佛学观和以哀为极至的美学观。除紫式部外,许多女作家的作品都于此时脱颖而出,如《蜻蛉日记》、《和泉式部日记》、《更级日记》等。这些日记成为日本后世文学中私小说的滥觞。女性散文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是清少纳言的随笔《枕草子》,作者观察之敏锐细腻,用笔之纤柔清丽,一直为后人所称道。此期散文创作的最后收获是佛教说话集《今昔物语》和历史物语《大镜物语》。这些物语一改王朝物语的纤弱文风,拓展了物语文学表现的范围。
镰仓室町时期 (12~16世纪)
随着武士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贵族和歌文学走向衰落。1205年完成的《新古今和歌集》虽与《万叶集》、《古今和歌集》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但毕竟是强弩之末,取而代之的是连歌和俳谐的兴起。二条良基、山崎宗鉴等人确立了连歌、俳谐的文学地位。散文方面也出现了描写新兴武士生活的军记物语和抒发隐遁者之情的僧人随笔。军记物语中臻于成熟的经典之作是记述平、源两大武士集团兴衰始末的《平家物语》。小说刻画了平清盛等骁勇善战的武士英雄形象,再现了他们自信向上的精神风貌,客观上反映了贵族社会向武士社会转变的时代本质。僧人随笔中的传世之作是鸭长明的《方丈记》和吉田兼好的《徒然草》。两篇随笔各具特色,被誉为随笔文学的双璧。该时期诞生的能与狂言是日本戏剧史上辉煌的开端。“能”着重演唱、舞蹈表演,具有庄重典雅的正剧特点,“狂言”以幽默滑稽的科白为主,体现轻松诙谐的笑剧风格。世阿弥(1363~1443)在能乐的表演艺术和创作理论等方面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江户时期 (17~19世纪)
商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町人阶级(市民阶层)作为社会的主体逐渐成为文学作品的欣赏者。适应他们的审美要求松尾芭蕉在贞门、谈林俳谐的基础上,推出了世俗化的蕉风俳谐,井原西鹤铺写了町人的商业生活和享乐生活,丰富了浮世草子(风俗小说)的创作内容。近松门左卫门的净琉璃(木偶戏)更广泛地表现了社会下层人物的生离死别、喜怒哀乐。这种以俗为美的美学追求,导致轻文学(戏作文学)的产生,给后世文学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明治时期 (1868~1911)
1868年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文学开始的标志。坪内逍遥(1859~1935)的小说理论著作《小说神髓》的发表,具有近代文学启蒙的性质。二叶亭四迷写出近代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浮云》,森鸥外相继发表近代最早的浪漫主义小说《舞姬》,确立了近代文学的发展方向。砚友社作家群的代表尾崎红叶(1867~1903)的名作《金色夜叉》是19世纪末最畅销的小说。20世纪初,受西方影响,自然主义文学兴起。代表作家岛崎藤村的长篇小说《破戒》具有强烈批判现实的倾向,田山花袋的小说《棉被》却不乏自然主义文学的特点,受到自然主义文学理论家的赞许。卓立于这一运动之外的作家夏目漱石,其代表作《我是猫》以嬉笑怒骂的讽刺给予近代社会的种种弊端以有力抨击。
大正时期(1912~1925)
近代文学进入末期,以武者小路实笃(1885~1976)为首的白桦派作家和以芥川龙之介为代表的新思潮派作家等,为文坛主流。芥川的小说以怀疑主义对“人性的自私”等社会现实进行考察,悲观的结论导致其自杀,也意味着大正文学发展的终结。
昭和时期(1926~1988)及其后
日本现代文学开始形成并得以发展。初期文坛的主流是无产阶级文学。1928年全日本无产者艺术联盟(简称纳普)成立,促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成熟。小林多喜二和德永直(1899~1958)的小说《蟹工船》和《没有太阳的街》是典范之作。与革命文学并立的是新感觉派作家,其代表横光利一(1898~1947)和川端康成等在当时有一定影响。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展开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 ,许多作家被征集从军 ,文坛冷寂不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文学流派竞生,作家辈出。进步作家宫本百合子(1899~1951)的小说《知风草》、《播州平野》(1946~1947)和德永直的长篇小说《静静的群山》,以及老作家志贺直哉的《灰色的月亮》、井伏鳟二的《遥拜队长》等优秀作品,都获得好评。战前即已成名的川端康成以《雪国》、《千鹤》和《古都》3部小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战后新作家中,野间宏的《真空地带》、井上靖的《天平之甍》、水上勉(1919~)的《越前竹偶》、松本清张的《日本的黑雾》、司马辽太郎(1923~)的《龙马奔走》等作品有较大影响。60年代中期,文学发展进入新时期。除一些严肃作家写出许多有社会意义的作品外,小松左京(1931~)的科幻小说《日本沉没》及一些破案推理小说等也颇有读者。
70年代,内向文学的代表作家阿部昭(1924~)等人的作品,及描写当代商潮的经济小说等,都对文坛的繁荣起了推动作用。城山三郎、高杉良、安土敏等一批作家活跃在 80 年代,他们的创作把日本经济小说提到一个新高度。进入90年代后,随着大江健三郎的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现实主义文学重新受到重视。

4.给你介绍个非常好的关于日本文学的网站
http://yinghuaxia.jahee.com/V3/literator.htm

5.最后结合网络基本可以解决你的问题了

⑵ 专论小说的文学理论书籍

《小说神髓》

《小说神髓》写于一八八五年,是坪内逍遥的文艺评论,更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理论著作。
明治以后,日本文坛流行两股风气,一是继承了江户幽默传统的戏剧文学,二是以传播西方思想为目的的政治小说。而《小说神髓》主张,文学应当排除道德和功利主义,立足客观描写。坪内逍遥提出的“写实主义”对近代日本文学的诞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上卷主张小说最重要的是应该描写人情,并进一步阐释应描写当世的面貌和风俗,下卷则论述了具体的写作方法。

《小说稗类》

喜欢读小说、写小说的人应该能体贴胡适把明、清之际的许多小说家“拉拔”到和古文家等高甚至更高一等的地位上去。虽然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只写到中唐的元、白诗便戛然而止,压根儿没从小说上说明白:中国文学是如何“永永脱离了盲目的自然演化的老路,走上了有意创作的新路”的。然而,在《白话文学史》书成近70年后,胡适的意见乃至于诸多考证研究与观念的发明,不该只被看成是“奖掖小说”、“揄扬当代”而已。他所触及的课题倘若不被进一步发现、开展,喜欢读小说、写小说的人恐怕也“永永”不会明白:从施耐庵到吴跌人是如何……

《巨匠与杰作》

毛姆对十大小说家的生平及其代表作的研究,可说是文学批评的典范之作。此处所涉及的,既有此类体裁之所以伟大的一些标准,亦有削弱其力量的瑕疵与异端。由一位小说巨匠所著的《巨匠与杰作》,实在是一部独一无二、不可估量的文学指南。
1 小说的艺术
2 亨利·菲尔丁和《汤姆·琼斯》
3 简·奥斯汀和《傲慢与偏见》
4 司汤达和《红与黑》
5 巴尔扎克和《高老头》
6 查尔斯·狄更斯和《大卫·科波菲尔》
7 福楼拜和《包法利夫人》
8 赫尔曼·麦尔维尔和《白鲸》
9 艾米莉·勃朗特和《呼啸山庄》
10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卡拉马佐夫兄弟》
11 托尔斯泰和《战争与和平》
12 尾声

《文学讲稿》

了解纳博科夫的艺术观,有助于阅读这部《文学讲稿》。不同于他的文学创作,在这部《文学讲稿》中,纳博科夫以简洁明晰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方式,明确地表达了他对所讨论作品的看法。可以说,观点鲜明、独到是这部《文学讲稿》的一个特点。《文学讲稿》的另一个特点,是从本文出发,从分析作品的语言、结构、文体等创作手段入手,抓住要点,具体分析,充分突出了作品的艺术性,点明了作品在艺术上成功的原因。《文学讲稿》还有一个特点,即较多地引用了作品的原文。这一方面保留了此书原为课堂讲稿的本色,另一方面也具体说明了作者的见解是如何形成的。饶有意味的是,经过纳博科夫的讲解,作品中那些原来并未显示出深长意味和特殊价值的文字,就像突然暴露在阳光之下的珍珠,骤然发出绚丽的光彩。
中译本序言
原编者前言
前言
优秀读者与优秀作家
简·奥斯丁(一七七五——一八一七)
《曼斯菲尔德庄园》(一八一四)
查尔斯·狄更斯(一八一二——一八七O)
《荒凉山庄》(一八五二——一八五三)
居斯塔夫·福楼拜(一八二一——一八O)
《包法利夫人》(一八五六)
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一八五O——一八九四)
《化身博士》(一八八五)
马塞尔·普鲁斯特(一八七一——一九二二)
《斯旺宅边小径》(一九一三)
弗朗茨·卡夫卡(一八八三——一九二四)
《变形记》(一九一五)
詹姆斯·乔伊斯(一八八二——一九四一)
《尢利西斯》(一九二二)
文学艺术与常识

附录

《小说的艺术》
我并不擅长理论。以下思考是作为实践者而进行的。每位小说家的作品都隐含着作者对小说历史的理解,以及作者关于“小说究竟是什么”的想法。在此,我陈述了我小说中固有的、我自己关于小说的想法。
小说家一旦扮演公众人物的角色,就使他的作品处于危险的境地,因为它可能被视为他的行为、他的宣言、他采取的立场的附庸。

第一部分 受到诋毁的塞万提斯遗产
第二部分 关于小说艺术的谈话
第三部分 受《梦游者》启发而作的札记
第四部分 关于小说结构艺术的谈话
第五部分 那后边的某个地方
第六部分 六十七个词
第七部分 耶路撒冷演讲:小说与欧洲

《小说鉴赏-》
美国新批评派学者布鲁克斯和沃伦合编的一部短篇小说鉴赏集,是新批评理论观点和方法在小说批评与理论领域的体现。选用各种题材和多种风格的短篇小说,加以分析讨论和互相比较,提出鉴别好小说的一些原则,阐述小说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为我们提供了小说批评与赏析的范例;目的是为了加深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提高他们的鉴赏力,使读者更新近于成功小说的真谛。
作为新批评派细读式批评和理论阐述的名著,本书帮助新批评派在美国大学的文学讲坛中确立了“文学批评”的地位,对文学教学与批评实践影响深远。它既是一本文学教科书,也是文学爱好者的自修读物。本书采用中英文对照,对于广大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文学爱好者和英语专业的师生来讲,它又是一部极佳的小说读本和难得的英语阅读材料。

《悠游小说林》
《悠游小说林》由安贝托·艾柯在美国哈佛诺顿所作讲座的六篇演讲稿汇集而成。在《悠游小说林》中,艾柯讨论了小说的形式和手法,包括作者是如何向读者发出寻找模范读者的信号,模范读者和模范作者的关系如何,以及叙事是怎样带领读者一步一步地迷失于小说深不可测的空间。
书中引文非常广泛,从爱伦·坡到曼佐尼,乔伊斯到普鲁斯特,甚至是流行小说作者伊安·弗莱明和米奇·斯皮兰。喜爱电影的艾柯还讨论了许多有关电影叙事的问题,包括《卡萨布兰卡》是否是邪门电影,或者怎样对一部色 and情电影作出鉴别。当然,全书的中心是对法国作家奈瓦尔的《西尔薇》的叙事分析,艾柯在书中深刻解剖,又把她迷人的魅力还原给了读者。

这几本都是我认为不错的,可能会帮到楼主吧
这几本个人觉得还是很有用的。。

另外觉得 如果楼主写的关于小说中环境的理论支持或者与小说中环境设定相关的论文的话,稍微的涉猎一些美学方面的论著也是会有点帮助的。

总之,楼主写论文加油啊!!!

⑶ 茨威格的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

茨威格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交罗曼·罗兰和弗洛伊德等人并深受影响。创作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以传记和小说成就最为著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1934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

1942年,完成自传《昨天的世界》;2月22日同他的第二位夫人绿蒂·阿尔特曼(33岁)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佩特罗波利斯小镇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


(3)轻小说文论扩展阅读

茨威格代表作品:《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

1、《象棋的故事》

《象棋的故事》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也是其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中篇小说。

小说表面上讲述了一条从纽约开往南美的轮船上一位业余国际象棋手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的故事,实际上讲诉了纳粹法西斯对人心灵的折磨及摧残。作为人文主义者的茨威格借这篇小说表达了他对纳粹法西斯的痛恨。他以这种文学形式的抵抗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行列。

2、《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品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

3、《心灵的焦灼》

该作讲述轻骑兵少尉霍夫米勒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贵族地主封·开克斯法尔伐的女儿艾迪特。这位姑娘生性活泼,正值繁花似锦的年龄,却不幸下肢瘫痪,霍夫米勒对她深表同情,却因此酿成悲剧。

作品于1938年出版,茨威格流亡国外,他的著作被列为禁书,遭到焚毁。直到战后,双城电影公司将它改编为电影,才成为畅销书。而1981年,茨威格诞辰100周年之际,奥地利广播电视台拍摄电视片《心灵的焦灼》。

⑷ 你在高原小说佳句

1. 你在高原的点评鉴赏

《你在高原》的书写过程是一次长长的沉浸和感动,叙述人宁伽在做着大地漫游的同时,也在做着心灵的漫游,沉湎于爱情、人性、哲学、宗教等形而上的玄想,个体心灵在大地的滋养和启迪下,做着上穷碧落下黄泉般的思索和追问。

这部书是一个人漫长的心灵之旅,并由个人心史走向了民族心史。我反复提到一个当下文学缺钙的问题,即中国小说的精神能力亟需提高,作家的思想资源和灵魂资源亟待补充。

从这个意义上看,张炜的《你在高原》是一部补钙之书,是我们时代和文学重要的精神补养,它的出现是当下中国文学的欣悦之音。——雷达十多年前读过《家族》,当时曾联想到罗曼·罗兰所说的,这个世界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有“向上”和“向下”两类人,其分野在于精神领域的传承。

张炜要描写的,正是在不同精神血缘的传承中聚合起来的“家族”之间的斗争。现在,张炜把《家族》列入了十卷本的《你在高原》的结构,我还来不及阅读这部长河小说,但我一定会读完它,用阅读来向作家致敬,并相信在阅读中会重新燃烧起当年激情,来体会人类精神传承的意义。

——陈思和《你在高原》长达十部,容纳了丰富的题材和作者对现实世界的全面的思考,却不是松散的拼接。更重要的,是作品中所显示出的作者完整的世界观,它冷静、独立、稳定、持续,丝毫不受世俗观念的影响,具有超乎物外的立场和信念,因而保持了与现实的距离和批判的余地。

我们知道,摆在当代作家面前最困难的任务,莫过于获得观照和把握现实的力量,这困难正来自于世界观和信仰的形成。在这一点上,张炜也是足以令人尊敬的。

这些年来,张炜始终是张炜,或者说,始终是真正的作家。 ——胡平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消费文化时代,一个执着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手法去构建一个近乎于古典人文主义的精神大厦的作家,往往会使我们想起了堂·吉诃德,在嘲笑之后,我们为之深深感动。

我们会像桑丘那样,和张炜一起重新踏上为理想而奋斗的荆棘之路吗?!——丁帆450万字的《你在高原》让我再一次看到了张炜那种纯粹的文学信仰以及由此爆发的精神和艺术的能量。《海客谈瀛洲》给我强烈的震撼,秦王东巡的故事被作家从虚虚实实的四条线索切入,历史的追问、人性的挖掘、诗情的抒发、自然的描摹、现实的忧愤与对于那个传奇人物、遥远故事的神秘想象融为一体,配以色彩斑谰的语言、丰富的艺术修辞、现代的叙事手法,共同建构了一部多声部的艺术四重奏。

——吴义勤《你在高原》煌煌十部,单部不单薄,合集不合流。一个作家的精神宇宙由此展开,心事浩茫的混响由此发出,有的是凝思下的雄辩、战栗后的警策、离难中的慈悲、渊博后的深远……他在和繁富的心灵对话,也是在跟致使遗忘和漠然的种种力量较劲,以多种叙述方式穿透那些常人所认为的不可能,让深藏的可能强大生长,呈现历历在目之状,激活耿耿于怀之心。

——施战军张炜的思想并不高蹈,它始终贴着大地内部跳跃的心脏,从中我们可以读出自然的丰盛、传统的韧性、现实的疼痛、灵魂的赤诚,从中我们还可以读出雨果的人道、托尔斯泰的温润、里尔克的敏感、卡夫卡的惊悚,当然还有蒲松龄于平原枯槁、夜色荒凉中对生命的不离不弃和对爱情火热、激越的想象。30年来,张炜的冥思与玄想并重、忧患与浪漫同行的写作,成就了他成为网络全书式作家的可能。

——何向阳《你在高原》的庞然出现,似乎要在轻巧便捷的文学时代,重申小说的恢弘存在。一代人的生命历程,携带着丰富而驳杂的历史信息,更深刻地镌刻着与现实相迎、相撞、纠缠、搏斗而在身体上和心灵上留下的条条印痕。

复杂的经验,不倦的思考,激情的探索,浪漫的想象,漫长的诉说,需要巨大的体量才能容纳,才能完成。张炜用二十年完成一个个人的大念,而当它岸然存在于中国当代文学之中,其意义就不仅仅是个人愿望的实现。

——张新颖《你在高原》是一部反叛之书,也是一部超越之书。在那里,遥远的传说,古老的寓言,魔幻的情节,迷离的想象,渗透在一个又一个现代故事之中,熔铸在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性格中,使生命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理想与欲望……形成了各种复杂而又微妙的纠缠。

在那里,套盒式的故事结构,变动不居的意识流,玄秘的魔幻主义,以及各种跨文体式的组合,争相呈现出各种独特的叙事智慧。它是一部挑战读者思想深度的作品,也是一部挑战读者艺术情操的作品。

它再次表明,文学是一种“慢”的艺术,我们不妨踏进这座“高原”,慢慢地游走,慢慢地欣赏。 ——洪治纲。

2. 你在高原的内容梗概

长达四百五十万字的原创长篇小说《你在高原》,是张炜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创作完成的。全书分三十九卷,归为十个单元(《家族》《橡树路》《海客谈瀛洲》《鹿眼》《忆阿雅》《我的田园》《人的杂志》《曙光与暮色》《荒原纪事》《无边的游荡》)。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系列作品,而是已知中外小说史上篇幅最长的一部纯文学著作。其中除了《家族》等两个单元做了重要修改和重写之外,其余则是第一次正式面世的作品。

从语言到故事,从形式到内容,从韵致到意境,《你在高原》的分卷各不相同,创作风格差异之大令人叹为观止;它们几乎囊括了自十九世纪以来所有的文学试验。这种极为罕见的巨大的创造性和神奇变异,很难想象会发生在同一个作者身上。

3. 你在高原的作者简介

张炜,1956年11月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山东省栖霞市。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现已出版作品一千余万字,在海内外出版单行本二百余部,译成英、德、日、法、韩等多种文字。作品获奖五十余次:“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世界华语小说百年经典”“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十作家十作品”“庄重文文学奖”“金石堂最受读者欢迎图书奖”“中国畅销书奖”“中国最美的书奖”“好书奖”等。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外省书》《丑行或浪漫》《刺猬歌》;散文《芳心似火》、文论《精神的背景》《在半岛上游走》等。

热点内容
醒来变成女总裁的小说 发布:2025-05-05 10:09:56 浏览:933
未曾知晓的那一日免费小说软件 发布:2025-05-05 10:06:49 浏览:226
箫默言情小说 发布:2025-05-05 10:06:48 浏览:288
国宝针灸青铜人都市小说 发布:2025-05-05 09:41:22 浏览:367
聊天群小说游戏人生 发布:2025-05-05 09:36:16 浏览:816
重生为怪物小说 发布:2025-05-05 09:12:39 浏览:765
免费连尚阅读小说下载 发布:2025-05-05 09:02:28 浏览:693
乡村完整版小说免费下载 发布:2025-05-05 09:00:06 浏览:977
日漫经典小说 发布:2025-05-05 08:59:30 浏览:88
过程虐但结局好的口碑小说 发布:2025-05-05 08:57:46 浏览: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