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伦坡第一个短篇小说集
❶ 爱伦坡用哪五个短篇小说确立了侦探小说的所有模式
1841年发表的《莫格街谋杀案》被公认为最早的侦探小说,内容写密室凶杀(凶手居然是猩猩,得不得拜倒在他想象力的石榴裙下!),开创了密室杀人的模式;
1842年发表的《玛丽•罗杰疑案》,纯粹用推理形式破案,我们看到了安乐椅上的纯粹靠推理破案的侦探的最早形象;
《金甲虫》是破解密码,你觉得熟悉吧,后来盛行一时的《玫瑰之名》、《达芬奇密码》走的就是这个路线;
《你就是杀人凶手》,贼喊捉贼,侦探即是凶手,并确立了心理破案的模式;
最后,《被窃的信》则是利用人的盲点破案。
❷ 爱伦坡的作品《黑猫》的简介,稍微详细一点
简介:小说《黑猫》中,“我”因成了酒鬼,权暴地将家里的宠物黑猫的一只眼睛挖掉,后又将它吊死,谁知当晚家中失火。怀着仟悔的心情,“我”收养了一只不知来路的独眼黑猫,因苦于猫老是“执勤地跟着我的脚步走”,“弄得我跌跌撞撞”,一气之下抄起斧头去杀猫,妻子将“我”挡住,“我”将妻子杀死,把尸体砌进墙力。没想到黑猫也被砌进墙里。当警察到地窖来检查时,黑猫的叫声,使警察找到了杀妻的证据。
《黑猫》:是美国作家爱伦·坡的短篇小说之一。讲述了一个人对于黑猫的心理惧怕。作家写的是猫,但表现的却是人;写的是人杀死猫或猫杀死人,但表现的主要是人“杀死”人;写的是黑猫与“我”之间的“爱”和“恨”,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爱”和“恨”,其真正凸现的是黑猫形象的象征意蕴——对病态人格的反思。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生于1809年1月19日,逝于1849年10月7日,美国作家,诗人,编辑和文学评论家,美国浪漫主义思潮时期的重要成员。坡以神秘故事和恐怖小说闻名于世,他是美国短篇故事的最早先驱者之一,又被尊为推理小说的开山鼻祖,进而也被誉为后世科幻小说的始祖。他是第一个尝试完全依赖写作谋生的知名美国作家,从而导致贫困潦倒。
❸ 世界文学史上四大短篇小说巨匠都是谁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有以下三人:
(1)莫泊桑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1880年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羊脂球》,此后陆续写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小说,博得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赞誉。他的创作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纪(1)莫泊桑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1880年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羊脂球》,此后陆续写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小说,博得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赞誉。他的创作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法国社会现实,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风尚的丑恶,对下层社会的“小人物”寄予同情。小说构思新颖,描写生动,人物语言个性化,布局谋篇别具匠心。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等,长篇小说《一生》、《俊友》(又译做《漂亮的朋友》等。
(2)契可夫
十世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和短篇小说艺术大师。他的早期合作讽刺和揭露了俄国社会官场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恶面目,写得谐趣横生,发人深思。八十年代中期,他创作了既幽默又富于悲剧的短篇小说,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色龙》、《苦恼》、《万卡》、《第六病室》、《套中人》等。
(3)欧.亨利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现实主义著名作家。曾被诬告罪入狱三年。后迁居纽约,专事写作,他几乎每周写一篇短篇小说,供报刊发表。他一生创作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对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反人道的法律、虚伪的道德给予揭露和讽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白菜与皇帝》,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后半期的法国社会现实,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风尚的丑恶,对下层社会的“小人物”寄予同情。小说构思新颖,描写生动,人物语言个性化,布局谋篇别具匠心。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等,长篇小说《一生》、《俊友》(又译做《漂亮的朋友》等。
而能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只有莫泊桑。
4、马克吐温(Mark Twain l835~1910)美国作家
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译本。
早期作品短篇小说《竟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 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
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 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 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 族歧视。
19世纪末,随着美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 马克·吐温一些游记、杂文、政论,如《赤道环行记》(1897)、中篇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 (1900)、《神秘来客》(1916)等的批判揭露意义也逐渐减弱,而绝望神秘情绪则有所伸长。
❹ 爱伦坡短篇小说集图书信息
这是一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爱伦坡短篇小说集,首次发行是在1998年2月1日。这本书采用了精美的装订形式,总共有430页的丰富内容,以简体中文呈现给读者。它的开本是标准的32开,方便携带和阅读。书籍的国际标准书号(ISBN)是7020039723,而条形码为9787020039722,便于在图书市场中识别和查询。
书的大小适中,尺寸为20.8厘米宽、14.5厘米高,厚度约2厘米,重量约为431克,无论是放在书架上还是携带出行,都能满足读者的需求。此外,它还拥有一个独特的ASIN号,即B001195G9O,这是亚马逊在线销售平台的专属标识,便于网络购买和查询。
❺ 文学家爱伦坡的简介
爱伦坡,美国作家、诗人、编者与文学评论家,被尊崇是美国浪漫主义运动要角之一,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文学家爱伦坡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文学家爱伦坡的简介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以悬疑、惊悚小说最负盛名。爱伦坡·坡是美国的短篇小说家先锋之一,并被公认是推理小说的创造者,甚至被视为科幻小说的共同催生者之一。他也是第一位众所周知、仅以创作一职糊口的美国作家,并因此长期陷于经济困难与不顺遂之中。他的短篇小说大致分为三类:恐怖 故事 、谋杀疑案和科学难解之谜。他开创了侦探小说的先河,被称为“侦探小说之父”。1849年10月7日,爱伦坡·坡逝于巴尔的摩,得年四十岁,死因不明,各类说法甚多。他的著作亦时常现身于文学、音乐、电影与电视等流行 文化 中。爱伦坡·坡生前的各处居所则多被保留为博物馆至今。
文学家爱伦坡的创作生涯
5月与快满14岁的弗吉尼亚·克莱姆结婚。克莱姆太太以主妇身份继续与坡夫妇住在一起。为《南方文学信使》写了八十多篇书刊评论,其中包括高度评价狄更斯的两篇;印行或重新印行他的小说和诗歌,这些诗文被经常修改。从亲戚处借钱打算让克莱姆母女俩经营一个寄宿公寓,打算起诉政府要求退还他祖父向国家提供的战争贷款;两项计划后来都落空。尽管有怀特和詹姆斯·柯克·波尔丁帮忙,没找到出版商愿意出版他已增至十六七篇的《对开本俱乐部》(哈珀兄弟出版社告诉他:“这个国家的读者显然特别偏爱整本书只包含一个简单而连贯的故事……之作品”)
为薪金(每星期大概是10美元)和编辑自主权与怀特发生争执,这导致了他于1837年1月从《南方文学信使》辞职。举家迁居纽约另谋生路,但未能找到编辑的职位。克莱姆太大经营一个寄宿公寓以帮助支撑家庭。发表诗歌和小说,其中包括《丽姬娅》(后来坡称此篇为“我最好的小说”);重新开始写已在《南方文学信使》连载过两部分的《阿瑟·戈登·皮姆》,想把它写成一部可单独出版的长篇。哈珀出版社于1838年7月出版《阿·戈·皮姆的故事》。坡举家迁费城。继续当自由撰稿人,可一贫如洗,而且仍旧找不到编辑职位,考虑放弃文学生涯。
迫于生计窘困,同意用自己的名字作为一本采贝者手册《贝壳学基础》的作者署名。开始在《亚历山大每周信使》上发表第一批关于密码分析的文章。以同意采纳《绅士杂志》之创办人及老板威廉·伯顿的编辑方针为先决条件,开始为该刊做一些编辑工作。每月提供一篇署名作品和该刊所需的大部分评 论文 章;早期提供的作品包括《厄舍府的倒塌》和《威廉·威尔逊》。1839年底《怪异故事集》(2卷本)由费城的利及布兰查德出版社出版,该书包括当时已写成的全部25个短篇小说。从1840年1月起在《绅士杂志》上连载未署名的《罗德曼 日记 》,但因6月与伯顿发生争吵并被解雇而中途停上了这个没写完的长篇故事之连载。试图创办完全由他自己管理编辑事务的《佩恩杂志》,为此散发了一份“计划书”,但计划因无经济资助而被搁置。1840年11月乔治·格雷厄姆买下伯顿的《绅士杂志》,并将其与他的《百宝箱》合并为《格雷厄姆杂志》;坡在该刊12月号发表《人群中的人》。
从《格雷厄姆杂志》1841年4月号起成为该刊编辑(年薪800美元外加文学作品稿费);发表他所谓的“推理小说”之首篇《莫格街谋杀案》。接着创作新的小说和诗歌,写出一系列关于密码分析和真迹复制的文章。到年底《格雷厄姆杂志》的订户增加了四倍多。打听在泰勒政府机构谋求文书职位的情况。重提创办《佩恩杂志》之计划,为此他希望得到格雷厄姆的经济支持,并邀请欧文、库珀、布赖恩特、肯尼迪和其他一些作家定期赐稿。1842年1月弗吉尼亚 唱歌 时一根血管破裂,差点儿丧生,其后再也没有完全恢复 健康 。会见狄更斯。春季发表的作品包括《格雷厄姆杂志》上的《红死病的假面具》和一篇褒扬霍桑的《旧闻逸事》的评论,另有一篇发表在《星期六晚邮报》上的文章,坡在这篇文章中试图根据狄更斯正在连载的《巴纳比·拉奇》之前11章推测出全书的结局(他猜对了谁是凶手,但在其它方面则猜错)。1842年5月从《格雷厄姆杂志》辞职,其编辑职务由鲁弗斯·威尔莫特·格里斯沃尔德(后为坡的遗著保管人)接替。未能说服费城那位出版商出版扩编本的《怪异故事集》,这个两卷本已经他重新修订,并重新命名为《奇思异想集》。秋天发表的作品包括《陷坑与钟摆》。
应詹姆斯·罗塞尔·洛威尔之邀定期为他新办的杂志《先驱》投稿。《泄密的心》、《丽诺尔》和一篇后来定名为《诗律阐释》的文章发表在《先驱》上,但该刊只出了三期就停办。前往华盛顿特区,打算为在泰勒政府机构中谋求一个低级职位而接受 面试 ,同时为他自己拟办的杂志拉订户,这份拟办的杂志此时已改名为《铁笔》。因醉酒而失去求职机会;朋友们不得不把他送上返回费城的火车。继续写讽刺作品、诗歌和评论,但因生计窘迫试着向格里斯沃尔德和洛威尔借钱。6月《金甲虫》在费城《美元日报》的征文比赛中赢得100美元奖金并立即受到欢迎;这篇小说的大量转载以及一个剧本的改编使坡作为一个走红的作家而闻名。作为一套系列小丛书之第一册也是唯一一册的《埃德加·A·坡传奇故事集》于7月出版,其中收入《莫格街谋杀案》和《被用光的人》。与费城哥特派小说家乔治·利帕德成为朋友。11月开始巡回演讲“美国的诗人和诗”。秋天发表的作品包括《黑猫》。
迁居纽约,发表在《纽约太阳报》上的《气球骗局》大大提高了他正在上升的知名度。不顾以往的挫折继续计划创办《铁笔》,他设想的读者群包括“我们辽阔的南方和西部地区无数农场中……受过良好 教育 的人。”洛威尔邀他写一篇个人随感用于杂志,坡回复道:“我认为人类的努力对人类本身不会有明显效果。与6000年前相比,现在人类只是更活跃——但没有更幸福——没有更聪明。”写作后来没有完成的《美国文学批评史》,继续就美国诗歌发表演讲。10月加盟纽约《明镜晚报》编辑部,为该报撰写关于文学市场、当代作家以及呼吁 国际 版权法的文章。11月开始在《民主评论》月刊发表“页边集”系列短评。
《乌鸦》发表于1845年1月29日《明镜晚报》并赢得公众和评论界一致好评,各报刊争相转载,许多人师法效仿。进入纽约文人圈子,结识埃弗特·戴金克,他选了坡的12个短篇小说编成《故事集》于7月由威利及帕特南出版社出版。此书大受欢迎,这鼓励出版商于11月出版了《乌鸦及其它诗》。同期开始为《百老汇杂志》撰稿,7月成为该刊编辑,其后不久又靠从格里斯沃尔德、哈勒克和霍勒斯·格里利等人处借来的钱成为了该刊所有人。在该刊重新发表经过修订的他大部分小说和诗歌,并发表了六十多篇文学 随笔 和评论,此外还在《南方文学信使》发表评论,在《美国辉格党评论》发表了一篇关于“美国戏剧”的长文。在诗中表达对女诗人弗朗西丝·萨金特·奥斯古德的爱慕。批评剽窃行为的文章涉及到被批评者中最著名的朗费罗,从而导致史称“朗费罗战争”(1—8月)的一场私人论战,这使坡声名狼藉并疏远了像洛威尔这样的朋友。5月在纽约演讲“美国的诗人和诗”。10月在波士顿演讲厅阐释《阿尔阿拉夫》时赢得的倒彩,以及在作答时对波士顿侮辱性的嘲弄,进一步损害了他的声誉,也进一步增加了他的名声。秋天弗吉尼亚病情加重。
爱伦坡的文学风格
爱伦坡·坡的恐怖小说带有浪漫主义的特色。纵观爱伦坡·坡的恐怖小说创作,其故事主题大都“揭示了人类意识及潜意识中的阴暗面”,这—点显然迥异于同时代的其他浪漫主义作家。爱伦坡·坡以恐怖小说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深入刻画与呈现了非现实状态下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特征,试图“以非现实、非理性的表达方式来揭示现代人的精神因顿”。他借助想象奇特、恐怖怪异的故事情节,通过夸张、隐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段表现人性的危机,激起读者浓厚阅读 兴趣 的同时,震撼心灵,发人深省。
爱伦坡·坡恐怖小说的浪漫主义特色还体现在他独特的创作风格上。与爱默生、惠特曼等主流作家乐观自信、热情洋溢的格调不同,爱伦坡·坡通过展示死亡与丑恶来表现自己独特的浪漫主义 灵感 ,以象征、隐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世界、对人性的理解。他的恐饰小说常常置景于深渊、城堡、暗室、暴风雨或月光之下,人物备受孤独、死亡意识与精神反常的折磨,读起来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宛如噩梦一般。爱伦坡·坡文笔考究,运词精当,通过构思设计惊险奇绝的情节,在恐怖小说中向读者极力描绘了一个个常人难以想象的怪诞事件和恐怖场景,制造意境,渲染气氛,准确达到作品预期的艺术效果。
爱伦坡·坡的创作原则是其“效果说”理论,他选择“死亡”作为其文学创作的主题是由他的这个创作原则 决定 的。坡认为,无论是创作诗歌还是小说,作家必须讲究效果的统一,必须时刻想到预定的结局,要使每一个情节变得必不可少。他在《评霍桑的“故事重述”》中曾经这样阐述自己的创作原则:“聪明的艺术家不是将自己的思想纳入他的情节,而是事先精心策划,想出某种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效果,然后再杜撰出这样一些情节——他把这些情节联结起来,而他所做的一切都将最大限度地有利于实现在预先构思的效果”。使“每一事件,每一描写细节,甚至一字一句都收到一定的统一效果,一个预想的效果,印象主义的效果”。他强调作品对读者所能唤起的情绪和产生的效果。在“创作的哲学”中,他认为,故事的首要目的是要在情感上扣住读者的心弦,产生最激动人心的效果。
死亡主题是通过谨严紧凑的结构和作品的简洁而表现的。爱伦坡 坡的作品形式精美,技巧圆熟。爱伦坡 坡在《评霍桑的“故事重述”》里,强调了作品的简洁和统一效果。在写作中,他还平萍理留情节和结构的高度简洁,小说中通常只有两个,最多三个人物,也没有离题的枝节和无关的装饰品。在他看来,一位技巧高明的文学家在写作之前,必须成竹在胸,深思熟虑,为实现预期效果而选择和组织情节,并且不应该有一个词的意向直接或间接与预先的构思无关。为更好地揭示死亡主题,他坚决排除与主题不相关的情节,要求作品必须有精美的艺术形式,必须体现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原则。他认为,为了保证效果的统一,首先要考虑的是作品的长度。他说,一首诗或一篇小说不能过长,要让读者能“一口气读完”。否则,尘世间的杂事就会干扰读者的阅读和欣赏,破坏作品效果的统一性。为此,他精心地设计结构,以求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在建构 幽默 小说故事情节时,爱伦坡·坡明显吸纳了边疆幽默故事的叙述模式,有时让叙述者参与故事的发展,有时又让叙述者置身故事之外,总是穿梭在故事的内外,既能感受主人公的内心思想.又能用现实主义的白措手法对故事进行客观叙述,所不同的是,爱伦坡·坡的故事更加缜密,更加精致,更加注重效果的追求,手段更加多样丰富,显示出更强的文学性,从而大大提高了美国幽默文学的文学品味。幽默大师马克·吐温虽然批评过爱伦坡·坡,但其幽默小说的叙述模式与爱伦坡·坡的小说有着明显的相似性。
爱伦坡·坡的幽默小说里不乏滑稽幽默人物。对这些人物的原型加以考察便会发现.他们的塑造其实是爱伦坡·坡对许多熟知的人物独具匠心的滑稽戏仿。在对人物的戏仿过程中,爱伦坡·坡总是喜欢用反语和双关语,以此表达他对人物言行的讽刺;有时为了突出入物滑稽幽默的个性,爱伦坡·坡甚至会采用改写或者颠倒的方式来对语言进行加工。
爱伦坡坡一生写了六七十篇短篇小说,虽然只写了四五篇推理小说,但是举世公认为“推理小说的鼻祖”。代表作《莫尔格街谋杀案》、《玛丽·罗杰疑案》、《被窃之信》和《金甲虫》都被奉为这类小说的先河,对后世起了很大影响。
侦探小说专家海克雷夫特认为:“作案地点安排在锁得严严密密的暗室;破案过程则用逻辑严谨、设身处地的推理等已成为爱伦坡坡写侦探小说的模式。”这一模式在140年来已为各国侦探小说家竞相师法,甚至被称为“侦探小说之父”的英国作家柯林斯那部名作《月亮宝石》里的克夫探长也是在爱伦坡坡的影响下产生的。
坡的大部分小说都具有哥特传统的因子。其特征主要凸显在小说叙事中所体现出来的细节方面的生活化以及具有 魔术 奇幻性的叙事情节,而这其中又不失叙事的现实感,他在精细的哥特环境氛围的描摹上和对叙事情节中偶然性的把控上无不流出怪涩恐怖因子这一独特的审美吸引力,我们也正是在这些方面的审美接受中能够透视出英国早期哥待小说传统对爱伦坡·坡在创作上的影响来。
值得一提的是,爱伦坡·坡的哥特小说也极具现实意义,它们映照了当下社会中人们已经异化了的心理状态:孤独、恐惧、焦虑、烦恼、绝望等。孤独而焦虑的人们基于“自体保存”的心理需求使 自然 产生了对崇高感的渴求:人们渴求能处于某种安全地带,在这里具有破坏力的对象对人们展以造成实际威胁和伤害,与此同时又能享受因恐怖、惊险、黑暗等引起的审美快感。
坡对科幻小说的发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些评论家认为,是坡开创了科幻小说。将开创科幻小说的荣誉归于玛丽·雪莱的萨姆·莫斯考维获在《对无限的探索者》中写道:“坡对科幻小说的全部影响是无法计算的,但他对这一流派发展的最伟大贡献在于,他提出了一条规则,即对所有超乎寻常的东西部必须进行科学的解释。”雨果·根斯巴克在试图说明他要在第一本科幻杂志《惊异故事》上刊登什么文章的时候,列举了三位作家,其中就有坡。
总的看来,坡的科幻小说既具有丰富的 想象力 ,引人人胜,又不乏科学理论依据,令人信服。后世许多著名科幻小说家,包括现代科幻两大流派的奠基者一“硬科幻”鼻祖凡尔纳,“软科幻”代表威尔斯在内,都对坡推祟不已。他们的作品中,也或多或少有模仿坡的痕迹。因此,陈良廷称坡为科幻小说的前驱,施成荣也认为:“写出真正科幻小说的大作家是美国的爱伦坡·坡。”值得注意的是,坡的科幻小说并非一般的科普读物,同他的其它小说一样,也是坡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曲折的艺术表现。
象征主义所谓“纯诗”的主张,最早是由爱伦坡·坡提出来的。爱伦坡·坡认为;“ 天下 没有、也不可能有比这样的一首诗——这一首诗本身——更加是彻底尊贵的、极端高尚的作品——,这一首诗就是一首诗,此外再没有什么别的了——这一首诗完全是为诗而写的。”
爱伦坡坡认为,对于诗来说,音乐是根本性的,“音乐通过它的格律、节奏和韵律等种种方式,成为诗中的如此重大的契机,以致拒绝了它,便不明智”’“音乐与给人快感的思想结合便是诗,没有思想的音乐仅仅是音乐,没有音乐的思想凭着其确定性则是散文。”诗歌通过其音乐性所赋予的是一种含混而不明确的情绪,这正是诗的目的所在,“正是在音乐中,诗的感情才被激动,从而使灵魂的斗争最逼近那个巨大目标——神圣美的创造。”
爱伦坡坡关于诗歌音乐性的主张及实践,对法国象征主义影响深远,以至于音乐性成为象征主义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艺术特征。
❻ 爱伦坡短篇小说集
《梅岑格施泰因》 Metzengerstein:孤僻暴戾的贵族宠爱壁毯中走下的红色魔马,纵容其生吃人肉的故事。
《德洛梅勒特公爵》 The Duc De L'Omelette:已经死去的贵族与魔王赌命还阳的故事。
《瘟疫王》 King Pest:黑死病隔离区等死的人们在进行最后的狂欢。
《厄舍府的倒塌》 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被活埋的病女破土而出的复仇故事。
《丽姬娅 Ligeia》:亡妻占据新娘的肉体重生。
《莫雷娜》 Morella:亡妻占据女儿的肉体重生。
《贝蕾妮丝 》Berenice:活泼的表妹婚后变成黄脸婆,男人拔下她两排仍然洁白的整齐牙齿的故事。
《埃莱奥诺拉》 Eleonora:早恋的表妹死后,男人背井离乡弃誓另娶,表妹托梦祝福。
《幽会》 The Assignation:辞藻华丽内容空洞的殉情故事。
《钟楼魔影 》The Devil in the Belfry:小镇的钟故障,一切秩序因此陷入混乱。
《奇怪天使》 The Angel of the Odd:酗酒男在自宅与自称天使的妖怪辩论并遭其戏弄殴打的故事。
《被用光的人》 The Man That Was Used Up:殖民地侵略者大将军战绩累累,在战场上失去的四肢,眼睛,头发,牙齿。全都换成了人造替代品。
《椭圆形画像 》The Oval Portrait:一位画家为美丽的未婚妻创作肖像,长期在阁楼上当模特严重磨损了她的健康,终于她在肖像完成之际猝然香消玉殒。
《红死病的假面具》 The Masque of the Red Death:贵族们为躲避蔓延中的黑死病,在栖身的城堡中肆意狂欢。而戴着红死魔的假面的红死魔渗入城堡的舞会,开始收割四散逃窜的亡灵。
《一桶蒙特亚白葡萄酒》 The Cask of Amontillado:筵席上男人将喝醉酒的死对头哄骗至地窖并砌墙封存的故事。
《泄密的心》 The Tell-tale Heart:男人因反感老头的眼睛( 类似《圆脸男人》)而潜入对方卧室将其杀害,埋藏尸体的地板下传来心跳的幻听,迫使男人在警察面前招供出尸体的位置。(类似 地穴传说S02E08)
《反常之魔》 The Imp of the Perverse:男人为遗产用毒蜡烛杀害亲长,因家族遗传中的反常失控基因,而走街串巷高声呼喊自己的罪行。(类似 地穴传说S02E08)
《威廉·威尔逊》 William Wilson:学生干掉和自己同名同貌同日生的假想敌,随即为失去竞争对手感到失落的故事。
《黑猫》 The Black Cat:男人虐猫后的心路历程。
《跳蛙》 Hop-Frog:侏儒设计杀害领主为爱人报仇的童话故事。
《你就是凶手》 Thou Art the Man
《被窃之信 》The Purloined Letter
《玛丽·罗杰疑案 》The Mystery of Marie Roget
《莫格街谋杀案 》The Murders in the Rue Morgue
《金甲虫》 The Gold-Bug
《塔尔博士和费瑟尔教授的疗法》The System of Doctor Tarr and Professor Fether:精神病人杀死主治医生,冒充管理人员统治医院,并戏弄前来交流学术的访客的故事。(类似地穴传说S03E05)
《长方形箱子》The Oblong Box:年轻画家携妻子、家人以及长方形箱子登上一艘去往纽约的邮船,同船偶遇大学时代的挚友。这位好奇的朋友对画家的箱中物展开了合乎情理的猜测,当有机会向画家暗示发现心得时,却把可怜的画家笑抽过去。邮船在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中沉没,画家放弃逃生机会,与遗忘在船上的箱子一同葬身大海。箱中所藏何物?谜底将在一个月后船长的回忆中揭晓。
《生意人 》The Business Man
《欺骗是一门精密的科学》 Diddling
《千万别和魔鬼赌你的脑袋》 Never Bet the Devil Your Head
《为什么那小个子法国佬的手悬在吊腕带里》 Why the Little Frenchman Wears His Hand in a Sling:自恋的爱尔兰男爵和法国佬争相追求一个漂亮的寡妇,并始终坚持相信寡妇爱他的闹剧。
《眼镜 》The Spectacles:近视男误将时髦的老姑妈错看作美女,因此遭对方戏弄的故事。
《绝境》 A Predicament:女人将头从教堂钟楼的墙洞里探出欣赏美景,结果脖子被落下的指针卡住,一点点锯断的悲惨故事。
《捧为名流》 Lionizing 一个不学无术的傻子靠鼻子而成为社交名流的荒谬故事。
《甭甭》 Bon-Bon
《人群中的人》 The Man of the Crowd:一个无聊的人每天跟踪另一个无聊的人,然后感叹对方生活很无聊的故事。
《森格姆·鲍勃先生的文学生涯》 The Literary Life of Thingum Bob,Esq.
《失去呼吸 》Loss of Breath
《用X代替O的时候》 X-ing a Paragrab
《四不象》 Four Beasts in One - The Homo-Cameleopard
《故弄玄虚 》Mystification
《汉斯·普法尔历险记》(长篇)The Unparalleled Adventure of One Hans Pfaall
《阿·戈·皮姆的故事》(长篇) The Narrative of Arthur Gordon Pym of Nantucket
《罗德曼日记》(长篇未完) The Journal of Julius Rodman (unfinished serialized no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