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经典短篇小说散文

经典短篇小说散文

发布时间: 2024-09-08 17:50:01

A. 郭敬明 韩寒等等的短篇小说 散文

郭敬明:《幻城》,《1995-2005夏至未至》,《梦里花落知多少》,《悲伤逆流成河》,《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小时代》《爱与痛的边缘》《一梦三四年》
《刻下来的幸福时光》
韩寒:《三重门》
《零下一度》
《像少年啦飞驰》
《毒》
《通稿2003》
《长安乱》
《韩寒五年》
《就这么漂来漂去
《一座城池》
《光荣日》(第一季)
郭敬明:《幻城》,《1995-2005夏至未至》,《梦里花落知多少》,《悲伤——逆流成河》,《左手倒影,右手年华。》等。
韩寒:《零下一度》,《三重门》,《长安乱》,《像少年啦飞驰》,《毒》,《通稿2003》,《韩寒五年》等。

B. 汪曾祺代表作是什么

汪曾祺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鸡鸭名家》、《异秉》、《羊舍一夕》、《邂逅集》《晚饭花集》、《茱萸集》、《初访福建》等。

1、《受戒》

《受戒》是汪曾祺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北京文学》1980年第10期。作品描写了小和尚明海与农家女小英子之间天真无邪的朦胧爱情,蕴含着对生活、对人生的热爱,洋溢着人性和人情的欢歌。

2、《大淖记事》

《大淖记事》是汪曾祺以故乡高邮为背景创作的乡土系列小说之一,洋溢着和谐清新之美,处处充满了对健康美丽人性的描绘。

他以优雅散淡的笔触,灵敏细致地挖掘平民生活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在平凡中折射出人生哲理。他的小说从容平淡,给人一种”不可言说的温爱“,就像一幅幅生动活法的画,是一个爱与美的世界。

3、《鸡鸭名家》

《鸡鸭名家》是现代作家汪曾祺早期创作的一篇小说。小说主要写了余老五和陆长庚两个风俗人物,表现了作者对大千世界万物的欣赏,以及对普通人的关心与尊重之情。

《鸡鸭名家》写了两个风俗人物:余老五,陆鸭。余老五是孵小鸡的炕房师傅,每年炕房把大缸糊上泥草,加温烘孵鸡蛋,“下炕”是乡间盛事,三牲五事,大香大烛,燃放鞭炮,磕头拜敬祖师菩萨。

4、《异秉》

《异秉》是汪曾祺四十年代创作而在新时期又重新修改发表的短篇小说。作者以简洁恬静的笔调描绘 了苏中小镇高邮的风土人情,世事云烟。

刻画出王二等勤俭谦恭的凡俗人物矜持萎琐以至于自虐般的生 存状态。虽然此作一如汪氏其它小说一样有着仿佛和谐温存的情致,亦含作家对人物生命形式的审视,是对苦涩人生的悲悯与忧伤。

5、《羊舍一夕》

《羊舍一夕》中作者汪曾祺的精心构思、精妙的文学语言,将四个可爱的农场少年不同的性格、生活命运和一个诗情画意的羊舍之夜联系在一起,他创造了人物个性,创造了诗意,创造了美。他的创作如一帧舒展自如的连续的画轴。

C. 著名的散文有哪些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

2、《落花生》——许地山

这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

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3、《小橘灯》——冰心

文章从小处着手,选取了小姑娘打电话、照看妈妈、与“我”攀谈、做小橘灯送“我”这几件平凡的事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将一个早熟、坚强、勇敢、乐观、善良、富于内在美的乡村贫苦少女的形象描绘得有血有肉、

作者在叙事之后所写的一段抒情文字,是全篇的点睛之笔,它深化了主题,揭示了小橘灯的象征意义——象征着蕴藏在人民心中的希望和火种,象征着光明。

4、《白杨礼赞》——茅盾

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也投出了辛辣的嘲讽。

5、《北戴河海滨的幻想》——徐志摩

《北戴河海滨的幻想》是一篇能让读者得到无穷的心理和艺术上的享受的美文,但在很多“徐志摩作品集”之类的书籍中,他的散文却大都被归于旅游散文之列。

D. 求名家短篇散文,300字左右

一、《匆匆》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 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 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 经从我手中溜去;象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 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 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 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 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边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 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 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却被微风吹散了, 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象游丝样的痕迹呢?

我赤裸裸来 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二、《海上日出》 巴金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冷清,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的非常可爱。

一霎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间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忽然有了光彩。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三、《雪》 余秋雨

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在福建,仿佛比现在更迟一点,也曾见过雪。但那是远处山顶的积雪,可不是飞舞的雪花。在平原上,它只是偶然的随着雨点洒下来几颗,没有落到地面的时候。

它的颜色是灰的,不是白色;它的重量像是雨点,并不会飞舞。一到地面,它立刻融成了水,没有痕迹,也未尝跳跃,也未尝发出唏嘘的声音,像江浙一带下雪时的模样。

这样的雪,在四十年来第一次看见它的老年的福建人,诚然能感到特别的意味,谈得津津有味,但在我,却总觉得索然。"福建下过雪",我可没有这样想过。我喜欢眼前飞舞着的上海的雪花。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样的美丽。

它好像比空气还轻,并不从半空里落下来,而是被空气从地面卷起来的。然而它又像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黄昏时候的成群的蚊蚋,像春天酿蜜时期的蜜蜂,它的忙碌的飞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着人身,或拥入窗隙,仿佛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

它静默无声。但在它飞舞的时候,我们似乎听见了千百万人马的呼号和脚步声,大海汹涌的波涛声,森林的狂吼声,有时又似乎听见了儿女的窃窃私语声,礼拜堂的平静的晚祷声,花园里的欢乐的鸟歌声……它所带来的是阴沉与严寒。

但在它的飞舞的姿态中,我们看见了慈善的母亲,活泼的孩子,微笑的花儿,和暖的太阳,静默的晚霞……它没有气息。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到了旷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幽雅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浓郁的玫瑰的气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

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的姿态;夜间,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又在我们的玻璃窗上扎扎地绘就了各式各样的花卉和树木,斜的,直的,弯的,倒的。还有那河流,那天上的云。

(4)经典短篇小说散文扩展阅读:

现代散文简述:

指与诗歌、小说、戏剧等并称的文学样式。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具有选材。

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语言不受韵律的限制,表达方式多样,可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融为一体,也可以有所侧重;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可以像小说那样,通过对典型性的细节如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写、心理刻画、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等。

也可像诗歌那样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创设一定的艺术意境。散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特写、游记、通讯、书信、日记、回忆录等都属于散文。总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

E. 十本优美的散文书籍

十本优美的散文书籍

每个写故事的人,他的作品都藏着有关自己的秘密,文中所表达的思想也默默的影响着读者。这十本经典的散文,为你带来十种不同的人生感悟。

1、《湘行散记》

沈从文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年04月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散文作品中的精品,有种民间活泼泼的味道。1934年,沈从文返回故里,眼见满目疮夷,美丽乡村变成一片凋零景象,悲从中来,一路写下这些文字,抒发他“无言的哀戚”。书中,作者细织密缝出他的童年、他的往事、以及远行中船头水边的见闻。其间散落数十封才子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往来情书。该书文笔自然淳朴,有如行云流水,迷人的“湘西世界”,质朴的风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2、《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

周国平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4年03月

《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为女性读者精选了周国平、毕淑敏、池莉等中外名家经典散文,本卷以“情感”为主题,分为过往如瓷、吾有所依、围城里外、无奈人生等十一个部分,收录了《许多事情都无法遗忘》、《爱情没那么美好》、《在目前心里流浪》等名作,期望读者去体悟身边的幸福与感动。

3、《人生何必自寻苦恼》

林语堂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5年11月

从林语堂所有作品如《生活的艺术》《大荒集》《我的话》《无所不谈合集》之中,萃取50多篇经典散文,将能体现作者的生活哲学、文化思想、个体审美特质的文章集中在一起,便于读者深切领会林语堂的人生哲学。

4、《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华夏出版世咐社

2011年05月

《秋天的怀念》选入作者从1979年至今发表的短篇小说、散文、随笔等23篇。作者作品众多,《秋天的怀念》所选文章主要是围绕着作者对残疾的认识、对生命意义的探讨和对人道、对爱的理解这些主题展开的。史铁生的散文感人至深,随笔深邃隽永,小说情感充沛真挚。

5、《给我一个岛》

席慕蓉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4年07月

从89年到1996年的七年岁月是作者生命里的“黄金时期”,作者回到了渴望已久的蒙古草原,所有的悲喜触动都是从前所难以想象的。作者用真诚的文字记录下种种心情,积存了四十多年的渴望与揣想在文字中得到了释放。

6、《人生最美是清欢》

林清玄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6年03月

林清玄用数十载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智慧不断思考和探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最后他发现——人生最美是清欢。清欢是一种生活姿态,是一种寻找自我的方式,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桥中它并非来自别处,而是来自我们对平静、疏淡、简朴生活的追求和热爱。

在复杂的世界里,愿我们做一个简单的人,放下执念,不浮不躁,不慌不忙,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淡定从容地过好每一天。

7、《白面孔》

萧红

译林出版社

2015年10月

本书为萧红散文合集。有《天空的点缀》《祖父死了的时候》《孤独的生活》等,囊括了1936年版《商业街》、1940年版《萧红散文》等散文集中几乎全部文章,并收入萧红纪念鲁迅的《记忆中的鲁迅先生》等随笔。“只有散文,才是生活的真实面孔。”正如昆德拉所言,散文描摹着真实的生活,在这部散文集里可以看到人间烟火中的萧红本人。她与萧军同居商市街,求告无门,饥寒交迫,隆冬里买不起生火的木柴,连搜消纯喝一杯热浆汁的钱都没有,甚而一夜数次起念要偷对面人家门上挂着的面包。他们做过家庭教师,画过影院广告牌,去参加集体活动蹭吃喝,他们游荡,吵架,喝醉后躺在地板上哭。及至勉强出版了作品集,却遭到查禁,被日本宪兵队逮捕的恐惧折磨着他们,“白面孔”便是这一时期萧红和左翼文艺激进分子惊惧状态的真实写照。

8、《记忆是一种相聚的方式》

《读者·原创版》杂志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2014年01月

纪伯伦以纯洁美丽的诗化语言,以优美的方式探讨真与善、自由、痛苦、自知、友谊、善恶、祈祷、生死等人生命题,诠释灵魂深处的生命之歌。《记忆是一种相聚的`方式》是一部精选自《先知》《沙与沫》《疯人》《先知园》的传世经典。恋人在这里看到了爱的定义,艺术家在这里看到灵魂的颜色,年轻人在这里找到火一般的热情,老年人在这里找到了生死之道……

9、《山居笔记》

余秋雨

文汇出版社

2002年01月

《山居笔记》一书的写作,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年,历时两年有余。为了写作此书,我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不再上班,因此这两年多的时间十分纯粹,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么多时间才写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我的写作是与考察联在一起的,很多写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来。记得有一次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一副对联上的两个字,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只得再去了次。这种做法如果以经济得失来核算简直荒诞不经,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谓“得失寸心知”。

10、《左手的缪斯》

余光中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02月

当大师遇见大师,他们都聊些什么?一本让你舍不得外借的文艺指南。

《左手的缪斯》是余光中的散文代表作,书中收录了《猛虎与蔷薇》《石城之行》《记弗罗斯特》等散文名篇,书中你会遇见莎士比亚、艾略特、毕加索、弗罗斯特、凡·高、叶芝等等名家大师,发现他们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莎士比亚是伊丽莎白女王特务人员的笔名?凡·高曾经想暗杀一同作画的高更?当毕加索作画的时候,他在想什么?岳母为何几度提议要将余光中的书焚毁?

……展开余光中私藏的文艺卷轴,抛开刻板乏味的的文学史料,窥探有血有肉有故事的诗与远方。

;

F. 短篇的散文 文笔美的

1、《花拆》 张晓风 散文
花蕾是蛹,是一种未经展示未经破坏的浓缩的美。花蕾是正月的灯谜,未猜中前可以有一千个谜底。花蕾是胎儿,似乎浑淹无知,却有时喜欢用强烈的胎动来证实自己。
花的美在于它的无中生有,在于它的穷通变化。有时,一夜之间,花拆了,有时,半个上午,花胖了,花的美不全在色、香,在于那份不可思议。我喜欢慎重其事地坐着昙花开放,其实昙花并不是太好看的一种花,它的美在于它的仙人掌的身世的给人的沙漠联想,以及它猝然而逝所带给人的悼念,但昙花的拆放却是一种扎实的美,像一则爱情故事,美在过程,而不在结局。有一种月黄色的大昙花,叫“一夜皇后”的,每颤开一分,便震出轰然一声,像绣花绷子拉紧后绣针刺入的声音,所有细致的蕊丝,顿时也就跟着一震,那景象常令人不敢久视——看久了不由得要相信花精花魄的说法。
我常在花开满拦拦神前离去,花拆一停止,死亡就开始。
有一天,当我年老,无法看花拆,则我愿以一堆小小的春桑枕为收报机,听百草千花所打的电讯,知道每一夜花拆的音乐。

2、《病榻呓语》冰心散文
忽然一觉醒来,窗外还是沉黑的,只有一盏高悬的路灯,在远处爆发着无数刺眼的光线!
我的飞扬的心灵,又落进了痛楚的躯壳。
我忽然想起老子的几句话:吾有大患,及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这时我感觉到了躯壳给人类的痛苦。而且人类也有精神上的痛苦:大之如国忧家难,生离死别……小之如伤春悲秋……
宇宙内的万物,都是无情的: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往秋来,花开花落,都是遵循着大自然的规律。只在世界上有了人——万物之灵的人,才会拿自己的感情,赋予在无情的万物身上!什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种句子,古今中外,不知有千千万万。总之,只因有了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便有了悲欢离合,便有了“战争与和平”,便有了“爱和死是永恒的主题”。
我羡慕那些没有人类的星球!
我清醒了。
我从高烧中醒了过来,睁开眼看到了床边守护着我的亲人的宽慰欢喜的笑脸。侧过头来看见了床边桌上摆着许多瓶花:玫瑰、菊花、仙客来、马蹄莲……旁边还堆着许多慰问的信……我又落进了爱和花的世界——这世界上还是有人类才好!

孤崖一枝花

林语堂

行山道上,看见崖上一枝红花,艳丽夺目,向路人迎笑。详细一看,原来根生于石罅中,不禁叹异。想宇庙万类,应时生灭,然必尽其性。花树开花,乃花之性,率性之谓道,有人看见与否,皆与花无涉。故置花热闹场中花亦开,使生万山丛里花亦开,甚至使生于孤崖顶上,无人过问花亦开。香为兰之性,有蝴蝶过香亦传,无蝴蝶过香亦传,皆率其本性,有欲罢不能之势。拂其性禁之开花,则花死。有话要说必说之,乃人之本性,即使王庭庙庑,类已免开尊口,无话可说,仍会有人跑到山野去向天高啸一声。屈原明明要投汨罗,仍然要哀号太息。老子骑青牛上明明要过函谷关,避绝尘世,却仍要留下五千字孽障,岂真关尹子所能相强哉?古人著书立说,皆率性之作。经济文章,无补于世衡嫌,也会不甘寂寞,去著小说。虽然古时著成小说,一则无名,二则无利,甚至有杀身之祸可以临头,然自有不说不快之势。中国文学可传者类皆此种隐名小说作品,并非一篇千金的墓志铭。这也是属于孤崖一枝花之类。故说话为文美术图画及一切表现亦人之本性。“猫叫春兮春叫猫”,而老僧不敢人前叫一声,是受人类文明之束缚,拂其本性,实际上老僧虽不叫春,仍会偷女人也。知此而后知要人不说话,不完全可能。花只有—点元气,在孤崖上也是要开的。

余秋雨 雪

美丽的雪花飞舞起来了。我已经有三年不曾见着它。

去年在福建,仿佛比现在更迟一点,也曾见过雪。但那是远处山顶的积雪,可不是飞舞的雪花。在平原上,它只是偶然的随着雨点洒下来几颗,没有落到地面的时候。它的颜色是灰的,不是白色;它的重量像是雨点,并不会飞舞。一到地面,它立刻融成了水,没有痕迹,也未尝跳跃,也未尝发出唏嘘的简亏声音,像江浙一带下雪时的模样。这样的雪,在四十年来第一次看见它的老年的福建人,诚然能感到特别的意味,谈得津津有味,但在我,却总觉得索然。"福建下过雪",我可没有这样想过。

我喜欢眼前飞舞着的上海的雪花。它才是"雪白"的白色,也才是花一样的美丽。它好像比空气还轻,并不从半空里落下来,而是被空气从地面卷起来的。然而它又像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黄昏时候的成群的蚊蚋(ruì),像春天酿蜜时期的蜜蜂,它的忙碌的飞翔,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着人身,或拥入窗隙,仿佛自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它静默无声。但在它飞舞的时候,我们似乎听见了千百万人马的呼号和脚步声,大海汹涌的波涛声,森林的狂吼声,有时又似乎听见了儿女的窃窃私语声,礼拜堂的平静的晚祷声,花园里的欢乐的鸟歌声……它所带来的是阴沉与严寒。但在它的飞舞的姿态中,我们看见了慈善的母亲,活泼的孩子,微笑的花儿,和暖的太阳,静默的晚霞……它没有气息。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到了旷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幽雅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浓郁的玫瑰的气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的姿态;夜间,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又在我们的玻璃窗上扎扎地绘就了各式各样的花卉和树木,斜的,直的,弯的,倒的。还有那河流,那天上的云…
山居笔记> 酣睡在寒风中

“文革”中有一件小小的趣事,老在我的记忆里晃动。

那时学校由造反派执掌,实行军事化管理,每天清晨全体师生必须出操。其实当时学校早已停课,出完操后什么事也没有了,大家都作鸟兽散,因此,出操是造反派体验掌权威仪的唯一机会。

老师们都是惊弓之鸟,不能不去;像我们这批曾经对抗过造反派、现在已成瓮中鳖而家里又有很多麻烦事的学生也不能不去;只有几个自称“逍遥派”的同学坚持不出操,任凭高间喇叭千呼万唤依然蒙头睡觉。这很损造反派的脸面,于是在一次会上决定,明天早晨,把这几个人连床抬到操场上示众。

第二天果然照此办理,严冬清晨的操场上,呼呼拉拉的人群吃力地抬着几张耸着被窝的床出来了。造反派们一阵喧笑,出操的师生们也忍俊不禁。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就麻烦了,难道强迫这些“逍遥派”当众钻出被窝穿衣起床?如果这样做他们也太排场了,简直就像老爷一样。于是造反派头头下令,“就让他们这样躺着示众!”但蒙头大睡算什么示众呢?我们边上操边看着这些床,这边是凛冽的寒风,那边是温暖的被窝,真是让人羡慕死了。造反派头头似乎也觉得情景不对,只得再下一个命令:“示众结束,抬回去!”那些温暖的被窝又乐颠颠地被抬回去了。后来据抬的同学抱怨,这些被抬进抬出的人中,至少有两个从头至尾没有醒过。

由这件往事,我想起很多道理。

示众,只是发难者单方面的想法。如果被示众者没有这种感觉,那很可能是一个享受。世间的惩罚可分直接伤害和名誉羞辱两种,对前者无可奈何,而对后者,地实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一个人要实现对另一个人的名誉羞辱,需要依赖许多复杂条件,当这些条件未能全然控制,就很难真正达到目的。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常受围攻的人名誉未倒,而那些批判专家劳苦半辈子都未能为自己争来任何好名誉的原因了。

让他们站在寒风中慷慨激昂吧,我们自有温暖的被窝,乐得酣睡。抬来抬去,抬进抬出,辛苦了。

闲读梧桐 余秋雨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到它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份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何,坠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里的人们。
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

G. 史铁生有哪些著名短篇小说和散文

明的短篇的小说和三分就是《我与地坛》。

热点内容
他的绿茶小说结局 发布:2025-05-05 14:22:28 浏览:392
陕北女人txt小说免费下载 发布:2025-05-05 14:14:54 浏览:355
书旗小说阴差阳错总裁的替嫁骄妻 发布:2025-05-05 14:14:41 浏览:781
最新章节绝望游戏向南小说 发布:2025-05-05 14:13:27 浏览:955
星战背景的小说网游 发布:2025-05-05 14:11:46 浏览:889
有一部都市小说主角叫子枫 发布:2025-05-05 14:00:21 浏览:854
被下逐客令的现代言情小说 发布:2025-05-05 13:54:23 浏览:387
网络小说什么是买断 发布:2025-05-05 13:39:55 浏览:178
都市异能小说罗天 发布:2025-05-05 13:38:21 浏览:862
皇旗游戏小说在线阅读 发布:2025-05-05 13:37:34 浏览: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