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短篇小说
Ⅰ 微型小说是小说么
微型小说是短篇小说的一种类型,也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短小精炼的小小说、微型小说创作,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关注和喜爱,微型小说这一短小精悍的叙事性文学体裁,作为“小说界的第四个家族”,已经独立成一种为大家所认可的小说文体。微型小说“通过截取生活中具有某种特征意义的一个片断、一个镜头或一个场景,以典型化的方法,慧败以简练的笔墨,概括而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精短的篇幅布置、巧妙的构思技巧和简略的语言叙手正述决定了微型小说不同于其他小说形式的特点,尽管微型小说体小型微,但也同样具有完整而多样的结构形态和艺术特征,其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同样具有丰富的审前薯颤美内涵和文学价值,常常在简要的叙事中阐明事理以发人深省,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反映社会和人生的百态,启迪智慧,在承担文学反映时代精神和体现文学创作价值方面丝毫不逊色于其他小说文体类型,形成了当代文坛绚烂的一道文学风景。
Ⅱ 推荐十部经典短篇小说
长篇小说往往篇幅长,容量大,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结构宏伟。短篇小说则篇幅短小精悍,情节简洁,人物集中,结构精巧。前者体现的是作者的叙事抱负,后者更体现审美与情趣。现在社会生活节制快,生存压力大,极少有人能沉下心来去啃“大块头”的世界名著。
所以,我推荐十部国内外经典短篇小说,闲暇时,耗二十分钟甚至三五分钟,享受文学经典给予人的慰藉,提高人文素养。好吧,这理由太巨大,换个小理由——打发时间,充实一下寂寞空虚冷的灵魂。
1《孔乙己》——鲁迅
推荐语:
有人问鲁迅,在他创作的30篇短篇小说中,最喜欢哪一篇,鲁迅回答说是《孔乙己》。《孔乙己》不但是鲁迅最好的短篇小说,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一。
这篇小说,我们初中时就曾在语文课本中学习过,也许一辈子都不能完全读懂。孔乙己是一个非常饱满的艺术形象,在他身上集中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悲剧,他身上折射了一个时代的悲剧。“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可是现在和将来还有无数孔乙己活着。
我们写作,或者与人交流时,如何用一件道具,表现一个人死要面子,穷困潦倒,好吃懒做?鲁迅只用了一件长衫,两句话。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洗。”
2《命若琴弦》——史铁生
推荐语:
小瞎子是老瞎子的徒弟。师徒以拉三弦琴说书为生。
小瞎子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山里姑娘,还把初吻给了她,姑娘嫁了别人。老瞎子的师傅在临终前告诉他有一张复明药方,只要弹断一千根琴弦,这张药方就能让他的眼睛看到世界。
这张药方支撑着老瞎子坚持了几十个个春夏秋冬,老瞎子唯一的人生目标就是将一千根琴弦弹断,看到光明,看到山山水水,看到小芳。弹断一千根琴弦后,老瞎子发现复明药方不过白纸一张,他找到了失恋后的小瞎子,对他说:“是我记错了,是一千二百根,师傅记错了,记住,是一千二百根!”
命若琴弦,琴弦虽然坚韧却也亦断,这不就是我们丰盈又脆弱的生命吗?
3《古典爱情》—余华
推荐语:贫寒学子柳生入京赶考,在一座大宅的阁楼邂逅了富家小姐惠。屌丝逆袭白富美的桥断不回出现在余华的小说里。在故事的五分之二处,一副余华氏暴力美学徐徐展开。
“公子切记,不管榜上有无功名,都请早去早回。”后面的情节,可以拍成恐怖片了。
余华常自诩以川端康成为师,连这篇故事的男女主角的名字——柳生和惠,都是日本烂大街的名字。可是这篇故事的叙述语言极具中国古典美,情节一如既往,像一张散发血腥味的温和笑脸。残忍与瑰丽的外衣下,隐藏着淡淡的温情。
4《河边的台阶》——泰戈尔
推荐语:
第一,如果直接叙述一对男女的爱情故事,情节难免令人乏味。大诗人泰戈尔玩出了新花样,借助河边台阶的口吻讲一个女人等待苦行僧丈夫的故事娓娓道来。——“如果把发生的事情都印在石头上,那么,你就可以在我的每一个台阶上读到许多昔日的故事。你如果想听过去的故事,那就请你坐到我的台阶上来;只要你侧耳细听这潺潺的流水,你就可以听到过去无数动人的故事。我现在还记得从前发生的一个故事。那天也像今天这样。”
第二,爱情与信念的两难,苦行僧是爱自己的妻子的,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民国电视剧里经常有这样的画面,一些仁人志士和美女发生关系后,都会深情地凝视着她,悲凉道:“奈何七尺之躯,以许国,再难许卿。”然后,提上裤子走人,给世人留下一抹倔强的背影,继续轰轰烈烈地闹革命。这也是爱情和事业的两难。
人生的两难实在太多,我高中的班主任有一天给我们上晚自习的时候,看了一下手表,已经22点30分了,冷不丁来一句,“我多想陪陪家人。”这也是两难。
人生那么多两难,还活着干什么?请看下一篇。
5《麦琪的礼物》——欧亨利
推荐语:
自诩文艺青年的人,如果没有听过“欧亨利氏结尾,”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欧亨利小说向来以“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著称。
《麦琪的礼物》是一个富有戏剧性的故事:女主人公德拉和她的丈夫詹姆斯都很贫穷。他们都有一件最珍贵的礼物。圣诞节到来之际,他们为了给对方买一件与之相配的礼物,不惜卖掉了自己珍贵的东西。而他们所准备的礼物此时也失去了意义。
这对年轻小夫妻也是幸福的,因为有爱情。有了爱情,在贫富悬殊,人情冷暖的社会,可以找到安慰。无论老公或者妻子回家多晚,在城市的某间屋子里,都有一盏灯在等待者。活着干什么呢?少年少女们,先谈个对象再说吧。
6《套中人》——契诃夫
推荐理由:
“他也真怪,即使在最睛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
我们都是套中人别里科夫, 我们都活在一个有一个套子里,从一个套子换了另一个套子。这个套子是鞋子车子,女子,屋子……
我们能看到别里科夫有形的套子,却看不到自己心里无形的套子。
7《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推理理由:这又是一篇中学课文,十年前学习的课文,至今还受益匪浅。
从写法上讲,堪称现实主义创作经典,明暗两线,最终交叉;以语言,动作,神态刻画人物心理,作者述而不叙。再次就不再引用。
小说主题,令人心里悲凉。想起了中国的一句老话——“穷在大街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是古今中外,相同之处,放之四海八荒而皆准。
8《白象似的群山》——海明威
推荐理由:
海明威常言自己的创作是冰山理论。。他以“冰山”为喻,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像补充。——“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文字简约到不使用一个形容词。文中男女每一句话,都能让人有很多种猜想。
海明威是最能将感情藏自文字背后的作家。准确的说,《白象似的群山》里的文字只能占到小说八分之一,另外八分之七是隐藏在文字后面的感情。
这种写法非常累,但是文字却非常有张力。
9《竹林中》——芥川龙之介
人性中的阴暗乃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这就是《罗生门》告诉我们的真相。《竹林中》是芥川龙之介短篇小说合集《罗生门》中,我最喜欢的一篇。多年以来,我看过十几遍了,还没确定谁是凶手,想想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无论多襄丸、妇人、还魂的武士,还是樵夫,他们的叙述究竟谁最接近真实?
这种写法,我称之为“横看成岭侧成峰”。金庸的《雪山飞狐》就抄袭了《罗生门》的写法。好吧,我说错了,是向经典致敬。
10 ,《一块牛排》——杰克·伦敦
推荐理由:
杰克·伦敦是我成年后读的第一个美国作家,《热爱生命》里那个与艰苦环境搏斗,求生意志逆天的那个采金者;《马丁·伊登》里爱着白富美,心怀作家梦想,看透资本主义本质,生无可恋,绝望自杀的水生;《白牙》和《野性的呼唤》里,狼与狗的互相融合生成。
杰克·伦敦深受尼采超人哲学的影响,无论是野兽,他字里行间透漏着一股汗淋淋的男子汉味道。在杰克·伦敦笔下,野兽,荒原,饥饿,海啸,恶徒都不要怕,生命本能的力量会让你战胜他们。
这篇《一块牛排》却是例外,中年贫困的拳击赛汤姆·金无法战胜年轻力壮的对手,无法赢得比赛,付房租,养活老婆孩子。
正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Ⅲ 短篇小说——《长路漫漫互扶持》
第二章
杨雨晨也到了该谈恋爱结婚的年龄了。他不像别的男生一样,去接受父母安排的相亲或者在别的相亲App上注册寻找机会,因为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人,这个人和他有一定的感情基础。
杨雨晨的审美和东方人不同,毕竟他是个美国海归。东方人喜欢纤瘦娇小的女孩,但是他相反喜欢高大丰满的女孩。在他心里,这种女孩不仅有女人味,而且健康壮硕,是结婚过日子的好手。
其实,杨雨晨心中的这个女孩,就是他的大学同学李慧琳。
杨雨晨和李慧琳是在选修课上认识的,他们俩一见面就觉得很投缘,下课后经常一起走一起聊天。下课后,送李慧琳回家并在路上帮助她拎包是杨雨晨的家常便饭。在这段路上,他们聊了很多东西,例如校园里的新鲜事、留学考英语的经验、历史人文、父母的职业、男女生的身材等。这段路程为两个人打下了感情基础。李慧琳比杨雨晨大一级,选修课结课后,她就领了毕业证和学位证,这时正好是杨雨晨专接本第一学年结业。在最后一节课结课后,杨雨晨按照惯例送李慧琳回家,路上仍旧帮助她拎包。当走到学校的小花园时,杨雨晨说:
“慧琳,咱们在椅子上坐一会儿可以吗?”
“ 当然可以。”
这样两个人坐下了。等帮助李慧琳放好行李后,杨雨晨说:
“慧琳,我有话对你说。”
“说吧,再说之前,我也想对你说,感谢你这一学期对我的照顾,你是个好男孩。”
“你也是个好女孩,我的李慧琳。”
“你……难道你想说……”
“李慧琳,我喜欢你,我愿为你负责。”
“啊,真的吗?!”
“是真的,李慧琳,我爱你!”
“雨晨,我也爱你!”
两人拥抱在了一起。李慧琳身高168,身材微胖且丰满,前凸后翘很傲人。当她和杨雨晨拥抱在一起时,杨雨晨感觉到了她的体温和性感。她那对雪白硕大的乳房一下贴在了他的胸前,杨雨晨感觉又软又大。这时,杨雨晨把手从李慧琳的背上,滑到了她的腰间。李慧琳身材虽然微胖丰满,但是她爱穿低腰裤和短款的衣服。这时正值六月,她穿着低腰九分牛仔裤,短款的黄色上衣,露出了她雪白柔软的肚皮,肚脐眼很大很好看。这是杨雨晨的手搂着李慧琳的腰,顺势把她的衣服撩了起来,抚摩她那雪白柔软滑嫩的肚皮。
“哎呦,雨晨,好痒,好暖,好舒服,你摸我的肚皮干什么?”
“我就是喜欢摸,谁让你露着。”
“哼!色狼男朋友!”
“这算什么,谁让我是你的男朋友?!”
杨雨晨继续抚摩李慧琳的肚皮,同时嘴唇亲吻过来,他们接吻了,很幸福。
一段激情过后,杨雨晨说:“我请你吃个饭吧,亲爱的,就当庆祝你毕业!”
“好啊,亲爱的!”
“你喜欢吃什么?”
“让我想想,对了,自助火锅!”
“好的,我正好知道一家新开业的自助火锅店,很好吃,并且现在在搞优惠活动!”
“好啊!赶快走!”
这样两人高兴地去了。在火锅店,两个人吃得很高兴。果然如杨雨晨说的,这个店的食材(包括蘸料)非常丰富,并且现在在打八折,真是太实惠了。
吃完饭了,两人决定走两站地消消食。李慧琳吃得很撑,本来衣服就很短,这下露出了吃饱的大肚皮。杨雨晨这时手又不老实了,伸过去抚摩着她的肚皮。
这时,李慧琳表情舒畅地问了杨雨晨一个问题:
“雨晨,你觉得爱情里什么最重要?”
“最重要的是两个人在这段路上,要相互扶持,共同面对一切困难,只有这样的爱情,才是长久的。”
“是的,雨晨。我也支持这个观点。说实在我最看不上那些为了钱去求富人包养,甚至和他们结婚的女孩,这样的爱情长不了。”
“对的,的确是这样!咱们一拍即合!”
“哈哈哈哈。”
两个人又说又笑,不一会儿到了车站,两个人各自回家了。
之后的日子里,两个人都为了各自的前程奔波。李慧琳准备动身去澳大利亚的麦考瑞大学去硕士,杨雨晨准备去美国做交换生,为将来读美硕做准备。两个人虽然都很忙,但是通过微信相互鼓励与加油。
后来,两个人一个在澳大利亚,另一个在美国。但是,两个人通过微信、Facebook保持着联系,两人的各种生活状态,双方都一清二楚。
Ⅳ 小小说的特点什么。
小小说,又称为微型小说。
小小说体现出“以小见大”特征。
它“篇幅短小”、“单一性原则”、“人物单纯”、“细节精简”、“情绪简单”、“时距简短”、“风格单纯”、“语言简约”。其中,篇幅短小,千字左右,是它的外部特征;选材精、结构巧、含意深,是它的本质特点。
①较之短篇小说篇幅更短的一种小说文体,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一般2000字左右,以简短的篇幅写出一个故事,一个场景或一个片断,但与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具有同样的文学审美价值,这是其与故事、速写的本质区别。讲究以小见大,其简约、含蓄、隽永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当代小小说代表作家有芦芙荭、刘国芳、王海椿、秦德龙、于德北等。
②又称微型小说,在当代文学体裁分类中尚无完全统一的说法。《现代汉语词典》“小说”词条也没有提及,网络“小说”词条增补了“小小说”。
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超短篇小说,一分钟小说。过去它作为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而存在, 后来的发展使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其性质被界定为“介于边缘短篇小说和散文之 间的一种边缘性的现代新兴文学体裁”。阿·托尔斯泰认为:“小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 校。”(《论文学》)
日本作家星新一指出:“很久以前就存在着类似超短篇小说的作品。……但是,超短篇小说 这个名字的正式出现,是源于美国。”多数人推崇美国作家欧·亨利(1862—1910) 是创始人。他的近三百篇作品,情节生动,笔调幽默。其中《麦琪的礼物》脍炙人口。可以 这么说,超短篇小说具有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三要素。即在1500字以内,要概 括出普通小说应具有的一切。也可以说,微型小说是一种敏感,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 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 一种新鲜的思想。
微型小说在写作上追求的目标是四个字:微、新、密、奇。
一、微。指的是篇幅微小,不超过一千五百个字。因此,构思和行文时必须注意字句的 凝炼,不允许作品中有赘词冗句。如马克·吐温的《丈夫支出帐本中的一页》。全文只有七 行字,却具有长篇小说的全部情节。
二、新。指的是立意新颖,风格清新。星新一写作一分钟小说,就极力追求“新”。他写道: “有些评论家把我的小说与美国的超短篇小说(Short-Short)混为一谈,这是不妥当的。 我是受了美国超短篇小说的影响。但是没有完全依靠,而是发挥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 我的小说强调一个‘新’字,给读者以新题材、新知识,甚至让他们感到惊讶!”(星新一《一 分钟小说选》)为此,他常常借助于童话、寓言、科幻、推理等手法,通过非现实的题材或 现实题材的非现实笔法,反映他在现实生活中的独特的感觉,表现清新的主题,如他的《保 修》。 当然,微型小说的立意和其它形式的小说作品一样,有时并不是一眼能看出的,有时主题并 非一个,是多元化的,这都是可以的。例如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写的一篇被称 为世界上最短的科学幻想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 声……”就写得十分别致而耐人寻味。
三、密。指的是结构严密。微型小说的作者在结构上,应力求时间、场所、人物都尽可 能地压缩、集中,使作品结构简练、精巧,如同微雕工艺品那样。因此,特别要在选材、剪 裁和布局上下功夫。
四、奇。指的是结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微型小说的特点多半在于一个“奇”字。 中外作家的许多优秀作品就常在结尾处使人拍案叫绝。如邵宝健的《永远的门》的结尾就出 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