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乡村题材的短篇小说

乡村题材的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 2024-08-08 08:53:17

Ⅰ 农村题材短篇小说

迟子建的《酒鬼的鱼鹰》
沈从文《边城》
鲁迅的《故乡》和《祝福》
还有茅盾的《春蠢》
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
夏衍的《包身工》
赵树理的《三里湾》
李准《不能走那条路鲁彦、许钦文、蹇先艾、台静农、许杰、彭家煌、沙汀、艾芜等一批现代乡土作家,以朴实细密的写实风格书写老中国儿女在各自的乡土上发生的种种悲剧性故事

Ⅱ 亲 求乡村情欲类型的小说,不要穿越类的,一定是讲述农村故事的,全本的,最好是长篇比较耐看的,越多越好

这本书还不错,讲的是一个小农民的奋斗史。

Ⅲ 求一篇比较早的短篇小说《乡井》

中学时代,我一直困惑古时候人为何将辞别家乡远走天涯叫背井离乡,远离家乡就叫离乡呗,怎么还最不能忘记家门前的那口井呢?难道那口井比至爱双亲父母还重要吗?我甚至天真地想为什么不把背井离乡叫做背父(母)离乡呢?窃以为那不过是文人骚客的杜撰。可是,终于有一天,久离故土的我,突然就怀念起家乡村头的那口老井来。乡井就像烙印一样留在记忆深处无法抹去,一想起来就令我心旌摇动,成了我“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并且恍然间就懂得了离乡背井的含义。

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人类的箪食瓢饮靠着井水,水井维系着人类的生存与繁衍,水井成为老百姓的命根子,有水井的地方就有人烟。水井造福人类,古人自然要感激,自然难以忘怀了!

我的家乡每个村镇都有水井。我家所在的村子不大,十几户人家,只有一口水井。村井建造的年代与村庄同龄。上世纪60年代初,我们村子从后村的河边上迁来后,村民们在村南头一块低于村庄的洼地里打下了这眼井,然后用青砖从井底自下而上一圈圈砌成圆柱形井壁,筑土建成了连通村庄的坝状井台;井台下是田冲,右边有一口水塘。井比较简陋,井口不大,四周铺有四块不知从那里找来的青石碑,石碑上刻的满是繁体文字,没有井架和辘轳。我们那一带村庄的水井,数我村的井深、水质好。打我记事起,井水从未枯竭过,四季甘洌,源源不绝,水质软硬适度,夏天的水冰凉,冬天的水则冒出一股热气,全村十几户人家全靠它滋养。即使逢大旱,周围村庄的水井全干涸了,我村的井水依然很旺,这井是那么的有灵性,像一位慈母,精心呵护着村里的每一个生灵。邻村人经常羡慕地说我们村的地脉好,人气旺。

井水养育着全村百余口村民,井台也成为乡亲们传统相聚、信息交流的场所。夕阳西下时,忙碌一天的人们挑着水桶陆陆续续来到井台,等候轮到自己提水。扁担横架在两只水桶上,人坐在扁担上,抽上一支烟,大家从奇闻趣事到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海阔天空地吹牛啦呱。谈笑间,一天的劳累、烦恼便烟消云散。

酷热的夏夜,井台聚满了纳凉的村民。乡亲们经过一天辛勤劳碌,晚饭后,提上小木凳,摇着大蒲扇,坐在井台边,有的卷着凉席、布单铺在井台坡上躺下,小孩子们干脆就躺在草坪上,享受习习的晚风,开心休闲,谈古论今,漫无边际地闲聊着。渴了,提上一桶井水饮之,清凉甘甜解渴;困了,就席地躺在井台草坪上呼呼大睡。那时,我最喜欢围在邻居一位当过兵的老人身边,缠着让他讲打仗的故事。躺在恬静的井台边,望着满天微笑的繁星,伴着虫鸣、蛙叫和田冲的流水声,在凉爽的夜风温馨抚摸中慢慢沉入梦乡……直到被清露润湿了头发、衣服,在寒意中醒来。

全村数我家离井最近,井台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儿时,我总是被井里的神秘世界诱惑着,时不时地俯在井口石碑上向下看,深井阴森恐怖,井壁砖缝间长满青苔,凉意袭人,我不知这井水到底有多深,猜想着井底里该不会有什么怪物吧!有时大喊一声,井里立刻有微弱的回声,好像井底住着什么精灵,十分的有趣与好奇。

村里人吃水用水全靠井水,人提肩挑的确需要力气。那时候,村北头的人挑水,来回要走近两里地,若遇连阴雨,或冬季化雪,泥泞地滑,挑着百余斤重的一担水真是不易。村中踩出了一条结实的挑水路,清晨和傍晚,挑水的人络绎不绝,咯吱咯吱的挑水声此起彼伏,雨天,戴斗笠、披蓑衣的挑水者成为村中又一道风景。水桶、井绳、扁担、水缸是家家户户必备之物,都特别地爱惜;挑完水后,将水桶放在室内倒扣着阴干,防止太阳晒裂损坏;井绳挂在屋内墙上,以防霉变腐烂。尽管如此,有困难家庭者置办不起水桶、井绳的,随时向哪家借,会慷慨应允的。村民们都有借过挑水工具的经历,仿佛全村就是一个大家庭,大家对相互借用习以为常了。

我与这口井结缘是从母亲怀着我时就开始的。母亲饮着老井的水让我在胎内健康发育,生下后,这洁净的水又进入母亲的血液酿成甘甜的乳汁,滋养着我成长。当我长到13岁时,就接过家里挑水的扁担,还要帮助本族里没有劳力的长辈家挑水,每天穿梭在水井边,艰难地品味着生活的酸甜苦辣。起初,我要挑满一担水还十分吃力,便挑半桶水,一点一点往上长,一年之后锻炼得有劲了,就挑起满桶水了。正常情况下,早、晚各要挑满一缸水才够一家人使用,把水缸添满需要两担水。逢年过节,或家有客人来时,用水量更大。水缸过一两天就得清洗,否则水就有腐臭味。井绳是用麻编成的,刚开始提水时,没有经验,双腿跨站在井口上,井水较深,全凭胳膊手劲,紧攥着粗长的井绳用力往上提,很累人,手上还常常被磨出泡。久了,就学会了用巧劲,手腿并用,相互借力提水,谈笑间就能把一桶水轻松提上来。挑水最难时在冬季,村民们挑水时,难免将水洒在井沿上,跨站在结满了冰的井口上,寒风刺骨,脚滑心慌,每次都是小心翼翼地,生怕不小心滑进井里。挑水基本上是男人的事,也是习俗中检验儿孙孝顺忤逆的尺子,孩子长大了,外出上学、工作回家,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家里挑满一水缸水,新女婿来走亲戚,会自觉地挑起水桶挣个好口碑。

我是吃家乡的井水长大的。夏季上学时,我们总爱用空酒瓶提上一瓶井水带着喝,在村里遇到挑水的,口渴了,就趴在桶沿上喝个够。新出井的水甘甜清爽解渴,村民们见挑水人走过门前,便拿着瓢拦住,舀上一瓢,咕咚咚喝下,再舀上一瓢端走。夏收季节,乡亲们挑一担井水放在田间地头或稻场里,谁渴谁喝······

离开家乡,在漫长的军旅生涯中,细细回想起来,觉得这乡井也是有文化的。单说那水桶就很古朴,纺锤形的桶身,口紧、底小、肚大,两块桶帮对称的挺拔上来,上头横装上月牙形的提梁,十几块有一致弧度的桶板,合起来浑圆天成,滴水不漏,打上黄澄澄的桐油,结实而又亮闪。有人家的水桶传了好几代,成了老字号,仍舍不得丢弃。每逢农历除夕封井一天,初一全天是不能挑水的,如挑水了,就犯忌讳、惹众怒,全村人是坚决不答应的。初二去井上挑水,越早越好,据说抢到新年头水的人家吉祥如意,新年财源滚滚;但不论早晚,凡节后第一次挑水者,皆会先虔诚地在井台燃放鞭炮、烧纸祭井。家里如添人进口,生小孩的第三天,都要往井里倒一碗喜面条。这些传统习俗不知何年何月才有的,但村民们一直就这么遵循着。

到本世纪初,这眼伴我经历了最初人生甘苦、见证过我成长、给予我所有的欢乐与忧伤、创痛与凄惶的老井,似乎走完了生命历程,成了一处虚设,逐渐被村民们弃置。生活日益富裕起来的乡亲,没人肯去受那提水挑担之苦了,再说,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家中留守的老人、小孩也挑不动井水了,于是都在自家门前打了压水井或电动抽水井。到井台的路再没人走了,渐渐地荒芜了,井边再也见不到当年的热闹景象。

前不久,我回家乡探亲,来到三弟的院内,抬头一望,看见楼顶上有一个圆桶状的白色小水塔,上书“XX牌无锈水塔”,白色的塑料管子连通水塔、厨房和厕所,轻轻一扳装在厨房墙上的电闸,地下井水很快抽满水塔,打开自来水龙头,水压力与城里一样的大,这是专为农家设计的小型供水设备。多年没喝到家乡的井水了,我从水塔里接出一碗井水,水质与那时井里的水一样的清澈,但喝到嘴里,口感总觉得没有老井的水那么甘甜。

走出三弟家,去寻访老井,周围盖满了楼房,难以分辨出昔日挑水走过的小路。径直来到井台边,老井已被填平,长满了一人多高的杂草,我瞅来瞅去,怎么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乡井终于成为历史,成了我梦中永远的思念了!

我寻思,水桶、井绳、扁担,这些祖先用了千百年的东西,若干年后,怕是真的要成为文物了。(徐常根)

Ⅳ 短篇乡村小说

这个一般从乡土文学上好找,例举几个吧
鲁迅《故乡》
沈从文《蜜柑》
鲁彦《柚子》《黄金》
徐钦文《短篇小说叁篇》(短篇小说集)

Ⅳ 一幅当代乡村生活的优美画卷——读齐延龄短篇小说《冬至》

一口气读完齐延龄的新作《冬至》(短篇小说 发表于《天津文学》2021年第一期),眼前仿佛展现了一幅优美的乡村生活画,又仿佛聆听一曲淡淡的伤感的田园牧歌。娓娓道来的故事,品一品,如同一杯茶清醇可口,喝下去,又婉如一杯酒,使人沉醉。勿容置疑,这是一篇令人回味,令人思索,令人喜欢的优秀的短篇小说。

《冬至》一个意味深长得令人沉思的故事。仿佛讲叙的是你我身旁邻家的故事,又仿佛是叙说的是一个我们渴望着,也是我们经历过的人生片断,似乎伸手可触,又似乎离我们很遥远。是一个典型的“这一个”,是一篇以小见大,典型的现实主义优秀作品。截取一个独特的生活场景,以个体展现大时代背景下的生活群像。

“阳光明媚的冬至下午,单瘦的秋月扭动着细腰收拾晒干的黄灿的谷子六龄儿子蹦跳着向秋月走来。暖融的太阳爬上秋月的脸庞绽出灿烂的笑容……秋月的日子如挂在墙壁上的串山辣椒,红红火火。”小说一开篇就用散文的笔调,诗一般的语言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充满了生活情趣的生动的生活场景。在冬至这样一个有些寒冷却充满了生机和渴望的特别的“节气”里一个少妇和她可爱顽皮的孩子在不同的心思下等候着这个家的男主人的归来。故事就此展开。

我们不能不说,作者选择的场景是花了心思的。作者的叙事不紧不慢,笔调老道,颇具大家风范。

秋月是一个善良,体贴,勤劳,贤惠,还十分细心的女人,是一个有着中国传统美德于一身的好女子。她甚至对自家男人的脚步声也熟悉到了然于胸。她心中责怪二嫂不晓得心疼自己的男人,“秋月羞涩一笑,我家冬瓜走路有点特别,脚步碎又重,“啵咚啵咚”地响。”短短一句,传神地写出了一个乡村少妇的满足和自豪以及渴望,他的这一切来自于他家男人冬瓜。而冬瓜的憨厚健壮也跃然纸上。

而作为与秋月相对照的“二嫂”,通过秋月的心里描写闲笔般作了介绍“秋月知道二嫂在撒谎,自从二哥两年没回来‘贺冬’,就没‘晒冬’了(晒冬,花石习俗)。二嫂心不坏,人懒,爱洋气,不关心二哥,还有这张嘴碎,尤其这二年,尽笑话村上的女人……一个虚荣,充满现代病,看重金钱,轻视 情感 ,已开始丢掉乡村女子最宝贵的朴实、贤惠的另一类乡村女子二嫂的形象跃然纸上。

接下来小说通过秋月爬上屋前的高坡遥望男人的身影,刻画出一个思念男人回家的急迫心情。通过她的思想,从她遥望不见男人的失落,熏男人喜欢吃的腊味准备下酒菜,描绘出秋月对家的经营,对爱情的经营,你看她是多么用心,心里装着男人的喜好,仿佛在这个时候男人是他的全部。同时通过回忆一次她和冬瓜找二哥喝酒在门外听到的情形——也就是二哥家里的冷火没烟和二嫂对二哥在外面收入和生活的咄咄逼问,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里作者通过二嫂的碎嘴的讲叙“菊嫂”和“吴嫂”(她们的男人也都在外面打工,但已回来)迫不及待地将孩子支开恩爱一番的故事,展示一个乡村留守女人的性饥渴和饥荒的问题。而秋月却没有等到本来也应该回家坐在桌边喝酒让女人思绪万千的,此刻却没有音讯,电话都是占线。秋月坐立不安,几乎要慌神了。“秋月忐忑又恐慌地拿出手机拨打, 占线,她惊了一下。秋月心有些焦急、慌乱。踉踉跄跄走出门,走到屋前斜坡的桐子树前张望了很久,那条蜿蜒的水泥小道上不见冬瓜的人影。秋月涌上怨气骂冬瓜,男人没有一一个好东西。气恼后,稍后一- 想,一向冬瓜讲话还算数的……”那么冬瓜既然是说好了回来,而且也是讲话算数的,为什么没有会?出了什么事?

这个时候,作者笔锋一转,秋月回忆起了有些甜蜜有些脸红心跳的和冬瓜的视频通话,一对久不见面的饥渴的少年夫妻的打情骂俏,鲜活地出现在读者的眼前。“秋月心儿跳,面儿红,嗔骂一句,无语了,霎时,胸部有一种鼓胀感,一股股暖暖的泉流在体内奔突和直撞,随即她的头-阵晕眩。她把手机的视频一关倒在床上,眼泪幸福地甜蜜地颗又颗地溢出。 平静后,替村电留守女人叫屈,臂如刚才,自己想控制都控制不住……”这段描述将一个留守少妇的无奈和渴望很传神地表现出来,同时接应了上面关于留守女人问题。

这时,读者既为这对幸福的小夫妻的幸福充满欢喜,同时又对留守女人问题产生思考,为秋月着急,这个东瓜到底干什么去了呢?一个不好的预感出现在我们的心头。在这个时候,作者才揭开谜底。原来是二哥因为心情郁闷,睡不着,喝了酒上工地在脚手架下摔下来,受了伤。这种事情几乎在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这也是农民工的一个最大的疼。很多人欢欢喜喜出去打工,回来成了骨灰盒。我们总是在指责他们没有安全意识,可是我们又几时关注过他们的思想和心灵?他们不是工具,是有血有肉的人啊。不是每个男人都有冬瓜的幸运啊。看到这里,读者在为秋月松了口气的同时,不能不陷入思考。在这个时候,作者再来了传神一笔,为他所塑造的这个美好的形象秋月添上了一笔。

“你这死家伙,在二哥身边还让二哥出了事,回来我会不饶你!”

“哎呀呀,让二哥受这样的罪,冬瓜我不管”。

秋月的二句话看似无理取闹,甚至不通情理,其实是最大的情理。这是一个识大体的女子,对自家男人好是她的本能,一旦亲人出事,就显出了她的责任和担当。接下来的事情无论是她对二嫂的安慰还是劝说,更是让我们对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充满敬意。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没有深入的生活根底,没有生活的激情和热爱,是写不出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小说来的。现代人很浮躁,总是活在功利的欲望下。毫不客气地说,现在网络上盛行的很多阅读物,只能称为文字垃圾。真正的文学被像什么一样搁置在旁边。遥想上世纪八九年代,那是文学最美好的时刻。人们纯粹地写文,纯粹的唱歌。而延龄君就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学青年”之一。那个时候对于文学的推崇如同现在的年轻人对明星态度一般。但文学毕竟是一个艰苦的事业,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有的人成了名人,有的人下海经了商,有的人放弃了最初的梦想。只有极少数的人在苦苦的坚守,而延龄君就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一个。

延龄先生出生于乡村,学过医,经过商,热爱文学,说起来和我们的文学导师鲁迅先生经历有些相似。他喜欢阅读和思考,几十年来从未间断。延龄也是一个勤奋的人,一个对乡村充满热爱,对泥土的芬芳充满迷恋的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半个世纪的痴恋,让他的创作日趋成熟。连续两届担任湘潭县作协主席,虽然事务多,但从没放下写作和阅读。农村近半个世纪的变迁,他是一个见证者,也是一个经历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乡村这个传统田园世界开始了骚动与喧哗,农民的土地意识也发生深刻的变化——由固守走向逃离.他们挣脱土地的捆绑,用自己的肩膀推 开了城乡隔绝的闸门.新乡土上出现的民工流,势必对当今的乡村 社会 带来巨大的影响,这一切都在迅速而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农耕文明。而巨大的变革的农民工的进城也产生了许许多多的 社会 问题。

Ⅵ 乡村言情小说

《猎户家的小娘子》、《小乡村的绝色诱惑》、《借种》。

言情小说是中国旧体小说的一种,又称狭邪小说或才子佳人小说。以讲述异性或同性之间相爱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爱情的心理、状态、事物等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言情小说类型很多主要分为古代,现代等题材。其中又有重生文、穿越文、反穿越文、科幻文、宅斗文、宫斗文、玄幻文等不同题材。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科幻、公案、传奇、武侠、言情、同人、官宦等。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
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

Ⅶ 逃荒种田文小说推荐

逃荒种田文小说推荐《重生小地主》、《锦绣田园农家小地主》等。

1、《重生小地主》

简介:前世,被小三儿暗算,香消玉殒,好不容易有了个重生的机会,醒来一看,小手小脚娃娃脸,竟然穿成了乡村小萝莉?面对善良软弱的包子爹娘和强势极品的亲戚,连蔓儿握紧了小拳头,她要保护亲人不再被欺负,一家人开开心心勤劳致富,过上欢脱幸福的小康生活。

小说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神话、仙侠、武侠、古传、当代等。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

Ⅷ 推荐几个农村题材的同志小说。谢谢!

你去淡蓝官网上看看

Ⅸ 100部短篇农村好看的小说

10部短篇农村好看的小说:《猎户家的小娘子》、《幻想农场》、《分手吧,我要回家种地》、《农家新庄园》、《旺夫命》、《农家仙田》、《随遇而安之宅门旧梦》、《丑女如菊》、《锦衣香闺》、《回到古代去种田》。

1、《猎户家的小娘子》

《猎户家的小娘子》作者是一本连载于晋江文学网的原创言情爰情类网络小说。该小说作者是女王不在家,现已出版。

该小说是一部温馨的乡村爱情小说,讲述了大山里,清纯善良小梅子,为流言所逼寻死,却被高大健壮沉默寡言的猎户萧荆山所救,并嫁他为妻之后的一系列故事,短小精悍的种田文。

Ⅹ 刘慈欣有哪些好看的短篇小说

1、《乡村教师》:精神的空虚,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贫穷

在一片贫瘠的土地上,在麻木的人心中,知识似乎毫无意义,因为知识无法快速创造财富。在大刘的《乡村教师》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他是一名立志要在这个村子普及教育的教师,但没有人支持他,尊重他。这个村子的人都已经麻木了。

在包产到户那一年,唯一一台拖拉机因为油钱分配的问题谈不拢,村民便把拖拉机拆了,分了,卖了钱后高高兴兴地回家了。扶贫项目给村子按了一个潜水泵,回头就被村民卖了,全村大吃了两天。皮鞋厂来村里买地建厂,村民高高兴兴地卖地,结果污染了水源,喝水都会全身长痘痘也不在乎,还洋洋自得地觉得卖了好价钱。

就是这样一个村子,他作为教师,不愿让愚昧延续到下一代,他要用知识改变这个村子。他把自己所有的工资都用在了帮孩子交学费和建设学校上,以至于得了重病也没钱治,其实只要两万块钱他就可以痊愈,如果不治就只有死亡。他没有钱,他的钱都用在学校上了。

他拖着濒临死亡的身体给孩子上最后一课,牛顿力学三大定律。他要孩子们背下来,不懂也要背下来,他说以后你们会懂的。然后就死掉了。

这时,奇迹发生了。原来,人类为了文明得以延续,用基因技术和纳米技术创造了和人类一模一样但是体积只有细菌大小的生物——微人!他们继承了人类的全部文明,将在太阳发生能量闪烁的时候躲进地下,他们将代替人类继续在地球生存。

大刘在这里用了非常有趣的写法,微人管乳酸菌叫乳酸鸡,管大肠杆菌叫大肠杆狼,管酵母菌叫酵母猪。(这种突如其来的幽默我真是完全招架不住)他们是人类肉眼绝对看不大的“小人儿”。

大刘的科幻永远都有对整个人类的讽刺,就在太阳快要能量闪烁的最后一段时间,微人要求宏人(也就是人类)交出政权,正式把地球的统治权交给他们。人类不同意,地球的政权怎么能交给一群细菌。为了政权,微人和宏人发生了一场大战。

很遗憾,人类没有打过这群“细菌”,他们太小了,无孔不入,就好像几百上千亿的蚁人和人类打,怎么可能打得过。人类败了,也灭亡了。

人类在灭绝之际还在为争夺政权而战,人类不惜让文明覆灭,也要争夺那虚无缥缈的权利。人类很少意识到地球是孕育我们生命的地方,是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唯一的家。是所有生命共同的家,而不是你争我抢的战利品。

人类总是浑浑噩噩,智者永远是少数的。文学便是要点醒世人,这样的文学才有意义。我时常看到有人说,科技才能救国。我不这样认为,科技只能强国,思想才能救国啊!

热点内容
经典的女配文小说 发布:2025-05-08 23:49:16 浏览:885
快读免费小说官网下载地址 发布:2025-05-08 23:47:52 浏览:518
重生机甲小说男主力量爆棚 发布:2025-05-08 23:35:29 浏览:28
穿越言情后宫小说 发布:2025-05-08 23:34:06 浏览:447
网络小说百度网盘云分享无限制 发布:2025-05-08 23:33:51 浏览:915
中美未来战争的网络小说 发布:2025-05-08 23:32:10 浏览:248
主角重生异界动漫小说推荐 发布:2025-05-08 23:12:06 浏览:362
旧版免费快听小说下载 发布:2025-05-08 23:07:45 浏览:682
英文短篇浪漫爱情小说 发布:2025-05-08 23:05:20 浏览:474
九州五域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发布:2025-05-08 22:55:07 浏览: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