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中的短篇小说
A. 余华的经典作品有那些
你好:
余华著有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一九八六年》《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难逃劫数》《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战栗》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
B. 余华小说有哪些
余华,当代作家,浙江海盐县人,祖籍山东高唐县。著有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一九八六年》《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难逃劫数》《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战栗》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也写了不少散文、随笔、文论及音乐评论。短篇小说
余华作品
十 八岁出门远行《北京文学》(1987-1) 西北风呼啸的中午《北京文学》(1987-5) 死亡叙述《上海文学》(1988-11) 爱情故事《作家》(1989-7) 往事与刑罚《北京文学》(1989-2) 鲜血梅花《人民文学》(1989-3) 两个人的历史《河北文学》(1989-10) 祖先《江南》(1993-1) 命中注定《人民文学》(1993-7)
中篇小说
四月三日事件《收获》 一九八六年《收获》 《灵魂饭》
河边的错误《钟山》 现实一种《北京文学》 世事如烟《收获》 难逃劫数《收获》 古典爱情《北京文学》 此文献给少女杨柳《钟山》 偶然事件《长城》 夏季台风《钟山》 一个地主的死《钟山》 战栗《花城》
长篇小说
《呼喊与细雨》(《在细雨中呼喊》)《收获》 《活着》《收获》 《许三观卖血记》 《兄弟》 散文 虚伪的作品《上海文论》 川端康成与卡夫卡《外国文学评论》 我,小说,现实《今日先锋》
编辑本段课本(读本)收录情况
1.《许三观过生日》 2.《十八岁出门远行》
C. 余华一共有几部作品
余华有16部作品。凯念
长篇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盯滚困雨中呼喊》《兄弟》《第七天》。备搜
短篇小说集:《现实一种》,《鲜血梅花》,《战栗》,《黄昏里的男孩》,《我胆小如鼠》,《世事如烟》。
随笔集《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黄昏里的男孩》。
杂文集 :《十个词汇里的中国》,《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D. 余华写了哪些小说
余华(1960-),原籍山东高唐,出生于浙江杭州,长于海盐。1977年高中毕业后,做过5年牙医。1983年开始小说创作,1987年《十八岁出门远行》是其成名作。这之后,中短篇小说《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鲜血梅花》、《世事如烟》以及长篇小说《呼喊与细雨》、《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都堪称其代表作。1995年,余华出版三卷本《余华作品集》。
E. 余华的短篇小说
这两天读了他十来篇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我大概把它们分为两类:
一类是相对靠近作者现实生活的故事:<<爱情故事>>/<<蹦蹦跳跳的游戏>>/<<空重爆炸>>/<< 死亡叙述 >>/<< 为什么没有音乐 >>/<< 在桥上 >>/<<两个人的历史>>/<<他们的儿子>>/<<炎热的夏天>>//<<女人的胜利>>
另外一类是荒诞小说类型: <<阑尾>>/<<命中注定>>/<<十八岁出门远行>>/<< 往事与刑罚 >><< 往事与刑罚 >>/<< 我为什么要结婚 >>/<< 西北风呼啸的中午 >>/<< 祖先 >>/<<朋友>>/<<我没有自己的名字>>
余华应该是更擅长于写先锋派类型的荒诞小说,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他的成名作,我也感觉这篇小说是以上小说中最为优秀一篇,读起来有英国黑色喜剧电影的感觉,整个故事感觉没有具体的方向要指向哪里,要去往哪里;作者写作貌似是随意的,故事的主角也是随意的,而偶尔搭上的汽车的方向也是随意的,但是真的是随意吗?”我”找不到落脚处的焦虑, “我”看到大家疯抢苹果的焦虑,最后什么都被抢光了,自己缩在驾驶室里,却觉得那里是旅馆,是落脚之处了.我读着仿佛读着这个挣扎在80年代寻找自己和文学出路的彷徨青年的追逐之路.或许在那个时候,作者也觉得先锋派的写作风格是他所追寻的归宿了吧.而<<命中注定>>里最后描写的两个小孩子在大宅外面听到的那一声来自于未来的呼救声让人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大有西方恐怖片的风格.而<<我为什么要结婚>>里自己莫名其妙的预言和故事推进的神奇的吻合以至于主人公陷入了一个荒诞的结局,让人哭笑不得.而在<<朋友>>类似于马尔克斯的<<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的叙述方式,那持续的打斗却荒谬地使打斗的两人成为了朋友…这一切一切都是不符合常规的,凌乱的却又荒谬地组合在一起,我们似乎在看着一幕幕的荒诞剧,但是又感觉到这似乎也是可以真真切切发生并且存在的,它们在表达作者的一种挣扎思索还有无奈,以至于我能听得到余华在写这些的时候在放声大笑或者痛哭流涕.不过也许,他只是面无表情地写完,但是内心却经历了惊涛骇浪…
在第一类相对靠近描写现实生活的故事的小说里,手法相对传统易懂,但也脱离不了余华一贯地冷清和残酷, <<他们的儿子>>在描写挤公车回家的夫妇的争吵以及打出租车回家的儿子之间的落差的对比,不禁在怀疑新经济时代的教育是否得当.甚至在描写一些最温馨的亲情,结局也是悲哀的,有如<<蹦蹦跳跳的游戏>>.对于人性,余华并不会刻意去写,但是总是在一些不经意的场景和对话,就可以把故事人物的丑陋表现得淋漓尽致,就像<<炎热的夏天>>那两个似乎是闺蜜却各怀鬼胎的女子以及那个看起来愚笨却脚踏几船的文化局公务员.
余华的短篇对比起他的长篇是逊色的,甚至不及他的杂文,他某些杂文还是写得挺有见地的.虽然他写短篇而成名,却因为长篇而使他进阶到优秀作家的行列.下个星期来读他的中篇小说,并结束他相关书目的阅读.
/
F. 余华文学年谱
余华文学年谱(1983-2014)
1983
(24)
2《“威尼斯”牙齿店》短篇《西湖》第八期3《鸽子.鸽子》短篇《青春》(第十二期)
1984
(25)
1《星星》短篇《北京文学》第一期
2《竹女》短篇《北京文学 》第三期
3《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短篇《北京文学》第四期
4《男儿有泪不轻弹》短篇《东海》第五期
1986
(27)
1《三个女人一个夜晚》短篇《萌芽》第一期
2《老师》短篇《北京文学》第三期
1987
(28)
1988
(29)
1989
(30)
6《虚伪的作品》论文《上海文论》第五期
7《十八岁出门远行》(余华第一部小说集)小说集作家出版社
1990
(31)
1《偶然事件》短篇《长城》第一期
2《读西西女士的<手卷>》随笔《人民文学》第四期
3《走向真实的语言》论文《文艺争鸣》第一期
4《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遗产》论文《外国文学评论》第二期
5《十八岁出门远行》小说集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1991
(32)
2《呼喊与细雨》(余华第一部长篇小说)长篇《收获》第六期
3《偶然事件》小说集花城出版社
1992
(33)
1《一个地主的死》短篇《钟山》第六期
3《河边的错误》小说集长江文艺出版社
4《在细雨中呼喊》长篇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1993
(34)
3《活着》长篇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4
(35)
1《战栗》中篇《花城》第五期
2《吵架》短篇《啄木鸟》第四期
3《在桥上》短篇《青年文学》第十期
4《炎热的夏天》短篇《青年文学》第十期5《活着 》长篇台湾麦田出版社
6《活着 》长篇香港博益出版公司
7《活着 》(法文版)长篇法国Hachette出版公司
9《活着 》(荷兰文版)长篇荷兰De Geus出版公司
10《往事与刑罚》(英文版)小说集美国夏威铅轮夷大学出版社
1995
(36)
1《我没有自己的名字》短篇《收获》第一期
3《女人的胜利》短篇《北京文学》咐郑第十一期
4《我为什么要结婚》短篇《东海 》第八期5《战栗》小说集香港博益出版公司
6《余华作品集》(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37)
2《叙述中的理想》随笔《青年文学》第五期
3《长篇小说的写作》论文《当代作家评论》第三期
4《布尔加科夫与<大师和玛格丽特>》随笔《读书》第十一期
5《谁是我们共同的母亲?》随笔《天涯》第四期
6《强劲的想槐简信象产生事实》随笔《作家》第二期
7《三岛由纪夫的写作与生活》随笔《作家》第二期
8《新年第一天的文学对话--关于<许三观卖血记>及其它》访谈《作家》第三期
9《许三观卖血记》长篇长江文艺出版社10《许三观卖血记》长篇台湾麦田出版社11《许三观卖血记》长篇香港博益出版公司12《许三观卖血记》(法文版)长篇法国Actes Sud出版公司
1997
(38)
2《我所不认识的王蒙》散文《时代文学》第六期
3《作家与现实》随笔《作家》第七期
4《奢侈的厕所》散文《长城》第一期
5《活着》(意大利文)长篇意大利 Donzelli出版公司
6《折磨》(意大利文)小说集意大利 Einaudi出版公司
7《活着》(韩文版)长篇韩国青林出版社
1998
(39)
2《契科夫的等待》散文随笔《读书》第七期
3《眼睛和声音》散文随笔《读书》第十一期
4《内心之死--关于心理描写之二》散文随笔
《读书》第十二期
6《活着》长篇南海出版公司
7《许三观卖血记》长篇南海出版公司
8《在细雨中呼喊》长篇南海出版公司
9《活着》(德文版)长篇德国Kleet-Cotta出版
10此外在美国,德国,西班牙,荷兰,韩国,日本都有余华的译著出版
1999
(40)
1《“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访谈《当代作家评论》第一期
4《卡夫卡和K》随笔《读书》第十二期5《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随笔《音乐爱好者》第一期
6《黄昏里的男孩》小说集新世界出版社7《战栗》小说集新世界出版社
8《现实一种》小说集新世界出版社
11《我能否相信自己》随笔集人民日报出版社
12《古典爱情》(法文版)小说集法国Actes Sud出版公司
13《许三观卖血记》(意大利文)长篇意大利 Einaudi出版公司
14《在细雨中呼喊》(意大利文)长篇意大利 Donzelli出版公司
15《许三观卖血记》( 德文)长篇德国Kleet-Cotta出版
16《许三观卖血记》(韩文)长篇韩国青林出版社
2000
(41)
1《回忆十七年前》散文《北京文学》第九期
2《山鲁佐德的故事》散文《作家》第一期3《网络和文学》散文《作家》第五期
4《文学和民族》散文《作家》第八期
5《内心之死》随笔集华艺出版社
6《高潮》随笔集华艺出版社
7《当代中国文库精读--余华卷》小说集香港明报出版公司
9《世事如烟》(韩文版)小说集韩国青林出版社
10《古典爱情》(法文版)小说集法国Actes Sud出版公司
2001
(42)
1《没有边界的写作--读胡安.鲁尔福》散文随笔《小说界》第一期
2《灵魂饭》散文随笔《上海文学》第五期3《不衰的秘密文学》散文随笔《大家》第十二期
4《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余华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5《当代中国小说名家珍藏版--余华卷》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
(43)
1《我的文学道路--苏州大学“小说家论坛”上的讲演》访谈《当代作家评论》第四期2《一个人的记忆决定了他的写作方向》《当代作家评论》第四期
3《这只是千万个卖血故事中的一个》《当代作家评论》第五期
4《自述》《小说评论》第四期
5《叙述的力量--余华访谈录》访谈《小说评论》第四期
6《小说的世界》《天涯》第一期
7《文学与记忆》《文学报》2002年3月14
9《灵魂饭》随笔集南海出版公司
10《说话》演讲集春风文艺出版社
11《我没有自己的名字》自选集云南人民出版社
12《我能否相信自己》随笔集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13《灵魂饭》随笔集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4《活着》(日文版)长篇日本角川书店
15《在细雨中呼喊》(法文版)长篇法国Actes Sud出版公司
16《古典爱情》(合集,法文版)小说集法国Actes Sud出版公司
2003
(44)
1《<说话>自序》散文随笔《当代作家评论》第一期
2《可乐和酒》散文随笔《散文百家》第四期
3《朋友》散文随笔《小说界》第二期
4《什么是爱情》,《歪曲生活的小说》散文随笔《作家》第二期
5《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英文版)长篇美国兰登书屋
6《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随笔集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7《黄昏里的男孩》,《世事如烟》,《战栗》小说集台湾麦田出版社
8《在细雨中呼喊》(韩文版)长篇韩国青林出版社
9《世事如烟》(意大利文)小说集意大利 Einaudi出版公司
10《许三观卖血记》(荷兰文)长篇荷兰De Geus出版公司
11《往事与刑罚》(挪威语)小说集挪威Tiden Norsk Forlag出版公司
2004
(45)
1《阅读,音乐与小说创作》散文随笔《作家》第十一期
2《文学中的现实》散文随笔《上海文学》第五期
3《远行的心灵》散文随笔《花城》第五期
4《余华作品系列》(十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
5《许三观卖血记》(德文)长篇小说德国btb出版社
6《呼喊与细雨》长篇小说台湾麦田出版社
2005
(46)
1《西.伦茨的<德语课>》随笔《上海文学》第三期
2《奥克斯福的威廉.福克纳》随笔《上海文学》第三期
3《致保罗先生》随笔《作家》第四期
4《一个作家的力量》随笔《小说界》第六期
5《文学作品中有跳动的心脏》随笔《编辑学刊》第五期
6《余华:<兄弟>这十年》访谈《作家》第十一期7《兄弟》(上)长篇小说上海文艺出版社
8《兄弟》(上)长篇小说台湾麦田出版社9《古典爱情》(越南文)小说集越南文学出版社
2006
(47)
1《兄弟》(下)长篇小说上海文艺出版社2《回到现实,回到存在--关于长篇小说<兄弟>的对话》访谈《南方文坛》第三期
3《<兄弟>夜话》访谈《小说界》第三期4《一九八六》(法文版)中篇 法国Actes Sud出版公司
5《大仲马的两部巨著》随笔《编辑学刊》第一期
6《执着阅读》随笔《大学时代》第四期7《古典爱情》(九元丛书)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9《兄弟》(下)长篇台湾麦田出版社10《现实一种》小说集台湾麦田出版社11《鲜血梅花》小说集台湾麦田出版社12《战栗》小说集台湾麦田出版社
13《一九八六》(法文版)中篇法国Actes Sud出版公司
14《我没有自己的名字》(法文版)短篇法国Actes Sud出版公司
15《活着》(瑞典文)长篇瑞典Ruin出版社16《兄弟》(越南文)长篇越南人民公安出版社
17《许三观卖血记》(越南文)长篇越南人民公安出版社
2007
(48)
1《录像带电影》散文《西湖》第二期
2《日本印象》散文《西湖》第二期
3《文学不是空中楼阁》散文随笔《文艺争鸣》第二期
4《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散文随笔《读书》第九期
5《飞翔与变形》散文随笔《收获》第五期6《阅读与写作》散文随笔《上海文学》第十二期
7《从大仲马说起》散文随笔《西部》第十一期
8《三十岁后读鲁迅》访谈《青年作家》第一期
9《“混乱”与我们时代的美学》访谈《上海文学》第三期
10《我能否相信自己》随笔集明天出版社
11《在细雨中呼喊》(英文版)长篇美国兰登书屋
12《许三观卖血记》(瑞典文版)长篇瑞典Ruin出版社
13《许三观卖血记》(希伯来文)长篇以色列Am Oved出版社
14《兄弟》(韩文版)长篇韩国人文主义者出版社
2008
(49)
1《兄弟》(法文版)长篇法国Actes Sud出版公司
2《兄弟》(英文版)长篇英国
3《兄弟》(日文版)长篇日本
4《我写下了中国人的生活--答美国批评家William Marx问》《作家》第一期
5《流行音乐的力量》《视野》第二期
6《轻盈的才华》《作家》第七期
7《伊恩.麦克尤恩后遗症》《作家》第十期
8《有恒》《风后的心》《我的小鸟》《月城姑娘》诗歌《凉山文学》(第一期
9《中国早就变化了》《作家》第十五期
2009
(50)
1《飞翔和变形--关于文学作品中的想象之一》《文艺争鸣 》第一期
2《生与死,死而复生--关于文学作品中的想象之二》《文艺争鸣 》第一期
3《细节的合理性》《文艺争鸣 》第六期4《两位学者的肖像--读马悦然的<我的老师高本汉>>《作家》第十九期
5《“80后作家在对社会撒娇”》《羊城晚报》12月6号
6《被遗忘的革命》《纽约时报》5月31号7《兄弟》(英文版)长篇小说美国 Pantheon出版公司
8《兄弟》(德文版)长篇小说
9《兄弟》(意大利文版)长篇小说
10《兄弟》(西班牙文版)长篇小说
11《十八岁出门远行》(法文版合集)法国Actes Sud出版公司
2010
(51岁)
1《一个记忆回来了》《文艺争鸣》第一期2《当德国成为领跑者》《京华时报》2010年7月6号
3《我想写出一个国家的疼痛》访谈《东吴学术》创刊号
4《十个词汇里的中国》(法文版)随笔集法国Actes Sud出版公司
2011
(52)
1《文学与经验》《文艺争鸣》第一期
2《文学中的现实和想象力》《延河》第三期
3《消费的儿子》《视野》第十二期
4《给赛缪尔.费舍尔讲故事》《大方》第二期
5《文学:想象,记忆与经验》复旦大学出版社
6《十个词汇里的中国》随笔集台湾
7《十个词汇里的中国》(英文版)随笔集美国
2012
(53)
1《我们的安魂曲》《全国新书目》第三期
2013
(54)
1《<失忆>读后》《东吴学术》第二期
2《很生气》《纽约时报》评论版4月11号3《第七日》长篇小说新星出版社
4《间奏:余华的音乐笔记》随笔集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4
(55)
1《小记童庆炳老师》随笔 《南方文坛》第一期
说明:《余华文学年谱》列表主要根据《余华文学年谱》(刘琳 王侃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5年8月一版一印)整理而成,时间截止到2014年(55岁),查阅方便直观;余华年龄仍采用书中年龄;书中有的作品发表前后重复,以前面为准;并对书中的遗漏(主要是1993年《活着》和1996年《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进行了补充;但仍可能有错误或遗漏,仅供参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