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小说短篇集中羊脂球人物
❶ 《羊脂球·莫泊桑》原文|读后感|赏析
【作品提要】
羊脂球是一名 *** 。普法战争时期,德军占领了鲁昂城。和很多人一样,羊脂球决定搭乘马车离开鲁昂,和她同车离开的还有葡萄酒批发商行的老板鸟先生和他的太太、棉纺厂主卡雷—拉马东夫妇、布雷维尔伯爵与夫人、两位修女以及民主党人科尔尼代。在路上,羊脂球与饥肠辘辘的众人分享了自己的食物。后来,马车经过一家旅店,一位德国军官看上了羊脂球,羊脂球出于爱国情绪而断然拒绝了他。一开始,大家都对羊脂球的遭遇表示同情,纷纷谴责德国军官。而后来当他们知道德国军官为了得到她,下令扣住了全车人的时候,他们又都一个个绞尽脑汁、想方设法、连哄带逼地让她献身。事后,这些自命为“正人君子”的家伙却又像躲瘟疫一样躲着羊脂球,羊脂球羞愤难当,却又无可奈何。最后,马车在羊脂球的哭泣声中继续前行。
【作品选录】
吃饭时,大家正要入座,旅馆老板又来了,他用咯痰的嗓音宣布:“普鲁士军官要我来问伊丽莎白·鲁塞尔小姐,她是不是还没有改变主意?”
羊脂球站在那里,脸色煞白,继而又突然涨红,火冒三丈,气得说不出话来,半晌才终于发作:“去对那个臭无赖,那个臭流氓,那个普鲁士死鬼说,我绝不同意,听清楚啦,绝不,绝不,绝不同意。”
胖子老板出去了。大家都围了上来,纷纷询问羊脂球是怎么回事,求她说出上次见军官时谈话的秘密。她先是不肯说,但她怒气难平,控制不住自己,大声嚷了出来:“他要干什么?他要干什么?他要跟我睡觉!”
大家都怒发冲冠,听了这句粗话,竟没有感到刺耳。科尔尼代猛然把酒杯往桌上一摔,酒杯当即成了碎片。大家异口同声对那个 *** 的兵痞进行怒骂,同仇敌忾,众怒狂泄,如同一股风暴,似乎那个家伙向羊脂球提出的下流要求,也会伤及他们每个人的皮肉,会使他们每人也做出一份牺牲。伯爵十分憎恶地说,普鲁士军官那种人的行径,简直就跟古代的野蛮人一样。几位太太对羊脂球更是表现出强烈的同情与深切的关怀。那两位修女只在吃饭时才露面,这时都低着头,一声不吭。
第一阵怒火平息后,大家还是照常吃了晚饭;不过,很少说话,都在考虑问题想心事。
几位太太早早回房歇息去了。男士们仍待在饭厅,边抽烟边凑成牌局,并邀请旅馆老板来参加。他们一心想巧妙地探问这位先生,看有什么办法才能消除那个军官刁难作梗的主意。然而,胖老板一心扑在牌局上,什么也不听,什么也不答,只是不断重复说:“打牌,先生们,打牌。”他玩得十分专心,连吐痰也顾不上,致使胸膛里不断发出一些悠长的声响,肺叶呼哧呼哧地扇动,各种音阶的哮喘声应有尽有,从深沉浑浊的喘声一直到像小公鸡学习啼叫时那种嘶哑尖叫的喘声,无所不有。
他的老婆困了,来叫他去睡。他却拒绝了。那女人只得一人走了,因为她要“值早班”,总是天一亮就起床,而他,则是“值夜班”的,随时准备陪朋友熬夜。他向老婆嚷了一声:“把我的蛋黄甜奶放在炉边热着。”然后又继续打牌。大家看出从他嘴里休想套出什么话来,就说时间已晚,各自回房去睡了。
第二天,大家仍然早早起床,心里隐隐怀着一线模糊的希望,想要动身的心愿愈发强烈,唯恐在这家令人厌恶的小旅馆再泡上一天。
唉,驿马仍拴在马厩里,车夫仍是不见踪影。大家无所事事,闲极无聊,就围着马车转来转去。
午饭时大家死气沉沉。经过一夜的琢磨,人们心里有了主意,看法有所变化,对羊脂球的态度也变得冷淡了。他们现在几乎有些埋怨这个女子,怪她为什么昨天夜里不偷偷去找那个普鲁士军官,也好使得她这些旅伴们一觉醒来之后,会喜出望外。这不是最简便不过的法子吗?再说,谁又会知道内情呢?她自己也满可以保住面子,只需让那军官知道,她仅仅是因为可怜旅伴们的困境而屈从的。对她这么一个姐儿来说,这种事算个屁!
虽然他们心里都这么想,可是谁也没有讲出来。
下午,大家都烦闷得要命。伯爵提议到镇子附近去走走。每个人都把身子裹得严严的,一行人就出发了,唯有科尔尼代与两个修女没去。科尔尼代宁愿守着壁炉。两个修女则到教堂或神父家去消磨时间。
天寒地冻,日甚一日,冻得鼻子与耳朵如针扎了一般,冻得双脚疼痛难忍,举步维艰。待到面对着田野时,望着无边无际的一片白雪覆盖着大地,大家不禁有感凄凉肃杀,只觉得心里寒透了,精神一蹶不振,无心再走,立刻就掉头而回。
四位女士走在前头,三个男士跟随其后,相距不远。
鸟先生对目前的形势,洞若观火,一目了然,他突然发问说,这个“ *** ”是不是要连累他们,害得大家在这么个鬼地方长期待下去?伯爵始终保持温文尔雅的风度,说这种事只能心甘情愿,不能硬逼一个女人做出如此痛苦的牺牲。卡雷—拉马东先生则指出,如果真像传闻所言,法军要从迪耶普发动反攻,那么,两军必在托特这里相遇。另外两位先生一听此话,就更忧心忡忡了。鸟先生发问道:“我们能不能徒步逃出去?”伯爵耸耸肩膀说:“亏您想得出来?在这冰天雪地里,还带着女眷,那些大兵立即就会追,十分钟就能追上,把我们当俘虏抓回去,任凭他们处置。”他说得在理,大家不再吭声了。
几位太太在谈论穿着打扮,但心里都为某件事而提心吊胆,谈话也就不那么专注热烈。
突然,普鲁士军官出现在街口那头。在一望无际的雪地上,远远地勾勒出他那穿着军装的细高身影。只见他走路时双膝向两侧撇开,这是军人特有的步行姿势,因为是怕弄脏了精心擦亮的皮靴。
从太太们身边走过时,他微微弯腰致意,对几个男人,则轻蔑地瞧了一眼;而这几个男人也有点尊严,并未脱帽,唯有鸟先生作了一个要脱帽的动作。
羊脂球的脸一直红到了耳根。那三位有夫之妇则感到,同这个 *** 走在一起,偏偏又碰见了那个要跟她睡觉的军官,这简直就是她们的奇耻大辱。
于是,她们就谈起那个军官,谈他的身材,谈他的容貌。卡雷—拉马东夫人曾结交过许多军官,极具行家的鉴赏力,她觉得这军官很不错,甚至惋惜他不是法国人,否则,他准能成为叫所有妇女都心醉神迷的帅轻骑兵。
一回到旅馆,大家又不知道干什么才好了,甚至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说话也非常尖酸刻薄。吃晚饭时,大家却沉闷不语,匆匆吃完,各自回房就寝,希望在睡梦中把时间打发掉。
第二天早晨下楼来,个个都是脸色憔悴,心情恶劣。几位太太几乎全不跟羊脂球说话了。
教堂的钟声敲响了,是要为一个孩子作洗礼。这个胖姐儿也有一个孩子寄养在依弗多的一户农家,一年也见不上一次,但她也从不挂念。现在听说有一个孩子要受礼,便骤然萌生了对自己孩子的强烈爱心,所以想去参加这洗礼仪式,而且是非去不可。
羊脂球一走,大家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将各自的坐椅往一块儿挪近,因为大家感到非得做出决定不可了。鸟先生灵机一动,冒出一个点子: 向那普鲁士军官建议,把羊脂球一人扣下,其余人全都放走。
他们还是请旅馆老板担任传话的使命,可是,他刚上楼去见军官,就立即下来了。那个德国佬深谙人的本性,把他赶出房门,声称只要他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全体旅客都得扣住不放。
对此,鸟太太那市井无赖的脾性大肆发作起来:“我们总不能老死在这里吧。既然这个小娼妇的本行,就是同所有的男人干那种事,我看,她就没有权利挑肥拣瘦。我倒要问一声,这个烂货在鲁昂不是谁要她她就跟谁干吗,连马车夫都不拒绝!没错儿,夫人,就是省督府的马车夫,这件事我知道得一清二楚,那车夫常在我店里买葡萄酒。可是今天,要她来帮我们摆脱困境,这小 *** 却装正经、摆架子!……照我看,这位军官的行为倒是挺正派的。他也许很久没有跟女人有那事了,当然,我们这三位太太更对他的口味。可是不,他愿意将就将就,只要能得到那个大家都玩的女人,就知足了。他懂得尊重有夫之妇。大家想一想吧,他是这里的主子呀,他只要说一声‘我要’,就完全可以靠手下那些大兵的帮助,把我们三个统统 *** 啦。”
旁边两位太太微微打了个寒战。漂亮的卡雷—拉马东太太眼神发亮,脸色略显苍白,似乎已经感到自己被那军官占有了。
几个男人本来在一旁商量对策,这时也凑了过来。鸟先生义愤填膺,想把“那个 *** ”的手脚捆绑住,将她献给军官。但是,伯爵毕竟出身外交世家,祖上三代皆出任大使,本人生来又具有外交家气质,所以仍然主张巧施手腕,智取为上:“一定得让她自行决定。”
于是,他们进行了一番密谋。
几位太太也紧紧凑在一块儿,低声细语,各抒己见,共商大计。她们的话讲得极有分寸。议论起这些极其淫秽的事情,夫人太太们都措辞文雅,表述委婉,句斟字酌,含蓄谨慎,一个局外人是绝对听不明白的。不过,上流社会所有的女人身上那层薄薄的遮羞布,只能掩盖其外表;一遇见男女间的风流艳事,她们就心花怒放,不由自主,打心眼里感到蚀骨销魂,如同搔到了自己的痒处,她们怀着漾漾春情,为他人撮合,就像嘴馋的厨子在替他人做晚餐。
这一伙人到后来,觉得这件事本来很滑稽可笑,不由得越谈越轻松越放肆。伯爵说了若干粗鄙的取笑话,但是说得很巧妙,引得大家会意一笑。鸟先生一讲,放肆话下流话就出口了,但大家并不觉得不堪入耳。他太太则怎么想就怎么说,毫无遮掩,令在场的人都欣然认同,她说:“这个 *** 既然是干这一行的,为什么她跟别人都干过偏偏要拒绝这一个军官呢?”出身高贵、趣味优雅的卡雷—拉马东夫人似乎仍持这样的想法: 如果她自己是羊脂球,倒宁肯接受这个军官,而拒绝其他的人。
他们就像要攻陷一座被围困的堡垒一样,花了很多时间讨论具体作战方案。大家商定了每个人要扮演的角色,要依据的道理,要采用的手腕。他们也制定了进攻的计划、要使用的计谋与攻其不备的方式,以便迫使这座活生生的堡垒开门迎敌。
然而,科尔尼代却躲在一旁,与他们保持距离,不闻不问。
他们正全神贯注地进行商议,没有听见羊脂球回来了。幸亏伯爵轻轻嘘了一声,大家才抬眼一看,羊脂球已经来到了跟前。大家戛然闭口,顿时不免尴尬,不知如何搭话。毕竟伯爵夫人深谙交际场上虚与周旋的那一套技巧,比别人灵活善变,她向羊脂球问道:“这次洗礼有意思吗?”
胖姐儿心情激动,余波未平,就把洗礼从头到尾描述了一遍,如见到什么人啦,那些人的形貌神态啦,以至教堂的外观啦,等等,最后,她还补充了一句:“有时上教堂做做祈祷,实在太好。”
一直到吃午饭,这几位夫人太太对她都甚为亲近和蔼,当然是为了先取得她的信任,以使得她过会儿能听进她们的劝告。
一坐上饭桌,这一伙人就开始咄咄进逼了。开始时,他们先泛泛谈论献身精神,列举了古代的一些先例,最先举出犹滴与霍洛菲纳,继而生拉硬扯把卢克雷蒂娅与塞克斯图斯也算上,再接着就是克娄巴特拉,说她陆续将敌军将领一一引诱上床,使他们终于都像奴仆一样俯首帖耳。于是,在晚餐桌上,更有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应运而生了。它完全是这几个不学无术的百万富翁想象出来的,说的是罗马的女公民纷纷跑到加布城,去搂抱汉尼拔,搂抱他手下的副将与雇佣军官兵,让他们在玉臂里睡大觉。这几位说客先生还列举了所有那些挺身而出、阻挡了征服者的女人,她们将自己的玉体当战场,当制伏敌人的手段与武器,她们以绵里藏针的抚摸亲吻战胜丑恶可憎的对手,为了复仇与报效国家的高尚目的而牺牲自己的贞操。
这几位先生甚至还婉转谈到英国有一位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蓄意染上一种可怕的传染病,想要让拿破仑也染上,但是在那次暗藏着致命危险的幽会中,拿破仑突然感到虚弱乏力、体能不支,只好作罢,才奇迹般地避开了这次暗算。
所有这些故事,都讲得很得体,很有分寸,有时这些上等人士还爆发出一阵热情洋溢的赞叹声,意在激励在座的某人进行效法。
听来听去,你就会相信,女人活在世上,其唯一的使命,就是永无止境地奉献自己的肉体,没完没了地听任大兵丘八的玩弄。
两位修女似乎充耳不闻,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羊脂球则一声不吭。
整个下午,大家都让她一个人待着,去慢慢进行思考。但是,他们本来一直称她为“夫人”,现在却改称“小姐”了,谁也说不清为什么改变称呼,似乎是有意降她一级,让她从已经爬到受人尊敬的级别上挪下来,以提醒她别忘了自己原来的卑贱地位。
又到吃晚饭的时候了,刚一上汤,旅馆老板又来了,仍然重复了昨天晚上的那句问话:“普鲁士军官派我来问伊丽莎白·鲁塞尔小姐,她是不是还没有改变主意?”
羊脂球生硬地答道:“没有,先生。”
在晚餐上,同盟军的攻势明显削弱。鸟先生讲了两三句话,效果甚糟。每个人都在搜肠刮肚,想找出一些新的事例,结果一无所获。还是伯爵夫人,她并非胸有成竹,事先亦无考虑,只是模模糊糊感到应当向宗教表示表示敬意,就随便问问那位年纪大的修女,圣徒们曾经干过一些什么了不起的事。殊不知许多圣徒都干过一些被我们视为罪恶的事情,但是,只要那些罪恶是为了光耀上帝或为了帮助他人而犯的,教会就毫不为难地予以宽恕赦免。这倒是一个强有力的论据,伯爵夫人立刻加以利用。在这一问一答中,不管是双方的心照不宣、彼此默契,还是穿教袍者都擅长的存心讨好;不管是答者笨脑子的歪打正着,还是傻里傻气的助人为乐,反正这位年长的修女给这伙上流人士的阴谋帮了一个大忙。大家原以为她胆小怕事,不善言谈,这时,她却表现得甚为大胆,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有时言词还很极端。神学中对决疑论的探讨,从来都未能对她有所影响,她自己奉行的原则坚硬得像一根铁棒;她认定的观念从来没有动摇过,她的良心更是无所顾忌。她认为亚伯拉罕要以子祭神是极为简单正常的,只要上天一声令下,要她杀掉父母,她就会立即执行。在她看来,只要意图是光明正大的,干什么事都不会惹怒天主。她真是一个天赐的同谋者,又具有神圣的权威性,伯爵夫人正好可以大加利用,让她围绕“但求目的,不问手段”这个道德格言,作一番令人感化的宣讲。
伯爵夫人问她:
“如此说来,嬷嬷,您认为只要动机纯洁,上帝就会允许世人采取各种方式,就会宽恕任何行为本身?”
“这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夫人,有很多行为本身应该受到谴责,但因为当初的意图是纯正美好的,往往最终都成为了值得称颂的事。”
她俩就这样一问一答地交谈着,共同判断上帝的意愿,预测上帝的决定,玩上帝于股掌,强使上帝为一些与己无关的事情操心劳神,承当责任。
这些话讲得相当含蓄,既巧妙又审慎。不过,这个头戴修女帽的圣女的每一句话,都在那 *** 愤怒抗拒的防线上攻破一个缺口。随后,谈话稍微偏离了正题,这个戴着念珠的女士谈到她那个教派的修道院,谈到她那个修道院的院长,谈到她自己和她那个身材瘦小的同伴,即她亲爱的圣尼塞福尔修女。她俩都是受命前往勒阿弗尔,去护理医院里几百个染了天花的士兵。她对那种病的患者作了一番描绘,详细介绍了患者的病情。现在,她们两人竟被这个胡作非为的普鲁士军官截在半路上,一大批本来可以获得她们救助的患者眼见就要丧生。护理军人是她的特长,她曾经到过克里米亚、意大利、奥地利。一讲起她所经历过的战役,她顿时就尽显久经沙场的修女英姿,似乎她生来就是为了随军转战,在枪林弹雨中抢救伤员的,在那种时刻,她比军队的长官更有权威,往往一句话就能镇住那些目无法纪的兵痞。的确可谓名副其实的随军修女,她那张脸蛋被天花毁容,布满了麻瘢,不正是千疮百孔的战争写照?
她的发言效果极佳。她说完后,没人再有什么可说的了。
一吃完晚饭,大家很快就回房歇息,直到次日上午很晚才下楼。
午饭的气氛甚为平静。大家有意留点时间,让头天晚饭时播下的种子发芽开花。
午后,伯爵夫人提议散散步。于是,伯爵按原先商定的方案,挽起羊脂球的手臂,走在最后面。
伯爵对羊脂球说话的口气亲切随和,慈祥关爱,还夹杂着些微的轻蔑,就像一个有身份的男人对 *** 说话那样,称她为“我亲爱的孩子”,以自己的社会地位与无可争辩的声望居高临下地对待她,直截了当地切入要害问题:
“看来,您是宁愿让我们滞留此地啰,如果普鲁士军队在战场上失利,我们就会像您一样遭受他们的种种暴行,您为什么不肯随和一点,做一次您过去经常做的事情?”
羊脂球沉默不答。
伯爵亲切地好言相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必要时,他既懂得保持“伯爵先生”的身份,又善于大献殷勤,逢迎讨好,显得风流可爱。他说,如果她解救他们于困境之中,那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举,他们都会对她感激不尽的。随即,他突然嬉皮笑脸,亲密地以“你”昵称羊脂球,说:“亲爱的,你要知道,事后他一定会大肆炫耀,说他尝到了人间尤物的滋味,那是在他本国尝不到的。”
羊脂球仍是一言不答,她快步追上大家。
一回到旅馆,羊脂球立即上楼回房,再也没有露面。大家都坐立不安,忧虑重重。她到底要怎么样?如果她还要抵制,拒不相从,那可就难办到了极点!
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大家等她却没有等到。但见旅馆老板走进饭厅,对大家说鲁塞尔小姐身体不适,太太先生们可以先吃了。在座的都竖起耳朵。伯爵凑到旅馆老板跟前,低声问道:“行了吗?”对方答道:“行了!”为了顾全体面,伯爵对他的旅伴们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当即,每个人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尽都笑逐颜开了。鸟先生欢呼道:“他娘的!我请诸位喝香槟酒,只要这家旅馆里有!”鸟太太见旅馆老板果然拿着四瓶酒来了,不禁心如刀割。这时,一个个都活蹦乱跳起来,又说又笑,又吵又闹,每个人心里都洋溢着一种放荡的欢快。伯爵突然发现卡雷—拉马东太太原来非常迷人,而她的丈夫棉纺厂主也正开始向伯爵夫人大献殷勤。这一席人的谈话既热烈欢快,又诙谐活泼,妙语连珠。
(柳鸣九译)
注释:
犹滴,古犹太的女英雄,为解救自己的城市,她入敌营灌醉敌军将领,取其首级,使敌军溃退。
卢克雷蒂娅,古罗马的烈女,被罗马暴君之子奸污,她在要求父亲与丈夫为她报仇后就自杀了。她的死激起众怒,导致暴君统治被推翻。
克娄巴特拉,古埃及女王,以其姿色征服了罗马的恺撒与安东尼等名将。
加布,罗马附近的城市。
汉尼拔,古迦太基的大将,曾率军攻打罗马,久而不克,驻军于加布城,传说他耽于加布妇女美色。
【赏析】
对于莫泊桑来说,《羊脂球》是他文学生涯中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正是这篇小说,使莫泊桑一夜成名。小说发表于1880年,当时几个以左拉为崇拜对象的青年作家,相约以普法战争为题材进行创作,结集出版了小说集《梅塘之夜》。莫泊桑的《羊脂球》以其独特的取材角度和精巧的艺术构思,从这些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传世的名篇。
小说取材角度独特,虽然是战争题材,却没有正面描写战争,而是通过一个 *** 在战争中的遭遇来揭示主题。羊脂球是一个毫无社会地位、到处受人歧视的 *** ,以至于同车的一行人可以毫不掩饰地当面议论她,称她是“ *** ”、“社会耻辱”,而知道自己身份低微的羊脂球只能默默承受这一切。虽然她是一个混迹于风月场所的 *** ,但是她天性纯真善良,当看到同车的那些先生太太们由于没有准备而忍受着饥饿的折磨时,她竟然不计前嫌,无私地奉献出了自己的食物。虽然她是一个地位卑微的小人物,但是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她有着朴素真挚的感情。面对敌人,她懂得“在此种场合下,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代表着自己的国家”,因此,她要努力“保持一点尊严”,看到旅伴们对德国人恭敬顺从的样子,她甚至感到“甚为反感”。她勇敢地拒绝了德国军官的无理要求,就算被扣留也毫无惧色。这样一个无权无势、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女子却有着一颗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美好心灵。而与此相对照的,是那些有高尚的社会地位的资产阶级上层人士们,他们所有的行为都是以维护自己的利益为准则的。他们道貌岸然的外表和卑鄙龌龊的内心之间形成强烈反差。最初知道德国军官对羊脂球提出的要求时,大家都显得义愤填膺,“异口同声对那个 *** 的兵痞进行怒骂,同仇敌忾”,说他的行为“简直就跟古代的野蛮人一样”,“几位太太对羊脂球更是表现出强烈的同情与深切的关怀”。而仅仅过了一个晚上,大家的看法就有所变化,“对羊脂球的态度也变得冷淡了”,甚至还“怪她为什么昨天夜里不偷偷去找那个普鲁士军官”。而当他们知道全车人都因为羊脂球而被扣留的时候,态度大变,甚至有人提议“把‘那个 *** ’的手脚捆绑住,将她献给军官”。这些有着高尚社会地位的先生太太们,为了维护自己的体面和所谓的道德,还假惺惺地说“这种事只能心甘情愿,不能硬逼一个女人做出如此痛苦的牺牲”,所以“主张巧施手腕”,“一定得让她自行决定”。那些表面上高贵文雅的夫人们,其实也是一肚子的淫秽之事。对此莫泊桑有着清醒的认识,“上流社会所有的女人身上那层薄薄的遮羞布,只能掩盖其外表;一遇见男女间的风流艳事,她们就心花怒放,不由自主,打心眼里感到蚀骨销魂,如同搔到了自己的痒处”。甚至连打着上帝的名号,普度众生的修女,也沦为了同流合污者,和他们一起设计哄骗羊脂球。这些有着高贵身份的人,内心却是如此的卑贱,莫泊桑有意把他们和出身卑贱却内心高贵的羊脂球做对比,暗示他们的道德水准还比不上一个被他们侮辱歧视的 *** ,这对他们真是一种绝妙的讽刺。在小说中,作者没有一句直接赞美羊脂球的话,可是读者却可以清清楚楚地感受到她的美丽与善良,这正是莫泊桑采用对比手法的结果,孰善孰恶,读者心里自然会有一个公正的论断。
莫泊桑出色的讽刺能力在这篇小说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常常通过明显的反义并置来表达他对人物的讽刺和道德评判。比如,他描写法国的军队,“他们容易激昂慷慨,也容易惊慌失措,随时准备冲锋陷阵,也随时准备仓皇逃命”;比如,描写科尔尼代发火时,“脸上仍保持着那高傲优雅、不屑计较的微笑。不过,大家感到脏话就要出口了”;又比如,上流社会的淑女们“措辞文雅,表述婉转,句斟字酌,含蓄谨慎”,讨论的却是淫秽话题。莫泊桑还擅长“举重若轻”或是“举轻若重”,把两件意义大小完全不同的事情放在一起,同样起到了讽刺的作用。比如,“留大胡子的民主党人总是垄断爱国主义的专利,就像穿教袍的神父总是垄断宗教的专利一样”,这个绝妙的比喻既讽刺了那些所谓爱国的民主党人,又讽刺了那些借宗教的名义为虎作伥的修女神父们。又比如描写科尔尼代喝酒时,说“有两种伟大的爱是他毕生为之献身的,那便是对淡色啤酒与对革命的爱”,把啤酒与革命相提并论,揭示了他“伪革命”的真面目,科尔尼代之流只是企图借革命之名牟取利益而已,他们的本质和那些为了一己私利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统治者们并没有什么区别。
《羊脂球》这篇小说为莫泊桑日后的创作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小说表达了作者对羊脂球这样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平民的同情,表达了对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批判与讽刺。作者清醒地意识到,造成像羊脂球这样的平民的悲剧的不仅仅是战争,更多的是资产阶级统治者的自私和冷酷。小说结构巧妙严谨,语言凝练机智,讽刺辛辣犀利,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羊脂球》不仅是莫泊桑的代表作,也是世界短篇小说中的精品。
(杨海燕)
❷ 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代表作《羊脂球》小说中 羊脂球 指的是什么
主人公啊,绰号,呃,你可以理解为她的艺名啊。
小说描绘了一八七零年普法战争期间,有一辆法国马车在离开敌战区时,被一名普鲁士军官扣留。军官一定要车上一个绰号叫羊脂球的妓女陪他过夜,否则马车就不能通过。羊脂球出于爱国心拒绝,可是和他同车的乘客为了私利,逼她牺牲自己,羊脂球出于无奈而作了让步。可当第二天早上,那些昨天还苦苦哀求的乘客们却突然换了一副嘴脸,个个疏远她,不屑在与她讲话。她觉得自己被这些顾爱名誉的混帐东西轻视淹没了,当初,他们牺牲她,之后又把她当作一件肮脏的废物扔掉。从小说中羊脂球的具体表现来看,她是位心地非常善良的姑娘,富有同情心与宽容心。马车上她对别人的恶意侮辱和蔑视不予计较,反而以德报怨,主动请他们吃东西,这表现出她助人为乐的品质。而更重要的则是她身上的那种强烈的爱国情感与民族自尊心。她坚持拒绝普鲁士军官逼她“过夜”的无理要求,是因为在她看来,委身于自己民族的敌人,便意味着对祖国的背叛。羊脂球是一个善良、乐于助人、具有爱国精神的人,身份低微却同样有着自尊心和爱国心
❸ 莫泊桑的《羊脂球》的赏析及欧亨利和契科夫的一篇代表作的赏析。
【人物提要】
羊脂球——小说主人公,妓女。
鸟先生——葡萄酒批发商。
卡雷拉玛东先生——省议会议员,大资本家。
布雷维尔伯爵——省议会议员,老绅士。
高尼岱——在野革命党人,政客。
【精彩片断】
(-)
迈第一步是很困难的。第一道关口一过,大家就毫不客气了。一篮子东西吃了个精光。
(二)
那一篮子东西是吃光了。十个人吃这一篮子东西毫不费力就把它打扫干净,大家视为遗憾的是篮子只有这么大而不更大一点。
(三)
羊脂球出去了。大家先不吃饭等着她。每人心里都有点懊丧,懊丧的是为什么偏偏请这位脾气暴,性子躁的姑娘上去而不请自己,都默默在准备一些老生常谈,以便轮着自己被请时好说。
(四)
羊脂球一听这话,脸色煞白,立着不动;接着突然满脸通红,气得说不出话来。最后她才一下子嚷了出来:“去对这个无赖,这个下流东西,这个普鲁士臭死尸说,我决不答应,你听清楚了,我决不,决不,决不答应!”
(五)
那餐午饭吃得闷闷不乐,大家对羊脂球好像有点冷冰冰了,因为夜晚常常引人深思,过了一夜,他们的看法改了样儿。他们现在几乎有点怨恨这个女人,为什么她不偷偷地跑去找那个普鲁士人?那样一来,她不就可以为她的旅伴们在第二天一觉醒来的时候,准备下一个意外的好消息吗?还有比这更简单的吗?并且又有谁知道?她的面子是可以顾住的,只要对
军官说她是看了旅伴们苦恼,感到可怜,才答应的。对她来说,那种事没有什么了不起。
(六)
羊脂球鼓足勇气对那棉纺厂厂主的太太打招呼,很谦恭地轻轻说了一声“太太,早安。”对方只是极其傲慢地点了点头,同时像一个贞洁的女人受到侮辱似地朝她望了一眼。人人都仿佛很忙碌,并且离她远远的,仿佛她的裙子里带来了什么疾病。后来大家都急忙朝车子奔过去,把她丢在最后,她独自一个人爬上车,一声不响地坐到前一段路程坐过的位子上。
【作品评析】
《羊脂球》是莫泊桑的成名作,也是他最有名的代表作。
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叙述德国占领鲁昂后,十个法国人共坐一辆马车逃离,途经某小镇时,驻扎该地的德军强令其中的一位妓女——羊脂球陪他过夜,否则不予放行,羊脂球坚决不肯向民族敌人卖身,可最后被其他九名上层人物逼迫而屈服。
这篇小说集中代表了莫泊桑小说的特点。
1.以小见大
故事虽小,却反映了当时最重大的题材:战争。莫泊桑这样一个小故事中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大问题,在普法战争中,应该怎样对待侵略者的暴行?谁是民族的败类?谁是真正的爱国者?
这个故事总结了普法战争:统治阶级的自私和腐败是造成这场民族灾难的真正原因。
他的作品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但是他不写重大题材,而写人们并不重视的凡人小事,他有一种超凡的眼光和特殊的才能,就是在这些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发掘出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撷取其中几个片断,便能表现出问题的本质。
2.鲜明的对比
小说中有三个大的方面运用了对比手法。首先是身份的对比:主人公羊脂球社会地位最低,身份最卑微,而其他九人有贵族,企业主,政客,修女,都属于上层社会;其次是食物的对比:被扣前羊脂球无私地把所带食物分给众人吃和被扣放行后其他九人只顾自己吃形成鲜明对比;最后是人物言行的对比:羊脂球面对民族敌人,坚决不肯低头,而其他人为一己之利,不惜把羊脂球往敌人火坑里推,并且还瞧不起她。
这样对比很能非常鲜明地揭示小说的主题:所谓的上层社会是何等的腐败、卖国、卑鄙、自私和无能! 契诃夫,(l860~1904) ,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
契诃夫出生于小市民家庭,父亲的杂货铺破产后,他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从医并开始文学创作。
他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如《胖子和瘦子》(1883)、《小公务员之死》(1883)、《苦恼》(1886)、(万卡)(1886)年,再现了“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琐。而在《变色龙》及《普里希别叶夫中士》(1885)中,作者鞭挞了忠实维护专制暴政的奴才及其专横跋扈、暴戾恣睢的丑恶嘴脸,揭示出黑暗时代的反动精神特征。1890年,他到政治犯人流放地库页岛考察后,创作出表现重大社会课题的作品,如《第六病室》(1892),就是猛烈抨击沙皇专制暴政的作品,该小说使列宁阅读后都受到很大震动。《带阁楼的房子》(1896),揭露了沙俄社会对人的青春、才能、幸福的毁灭,讽刺了自由派地方自治会改良主义活动的于事无补。《农民》(1897)极其真实地描述了农民在80、90年代极度贫困的生活现状,表现了他对农民悲惨命运的关心同情,而《在峡谷里》则揭露富农穷凶极恶的剥削,反映了资本主义渗透农村的情况,说明作者把表现俄国社会阶级斗争列入其创作主题,在《新娘》(1903)中,他相信旧制度一定灭亡,新“生活早晚会来!”
后期转向戏剧创作,主要作品有《伊凡诺夫》(1887)、《海鸥》(1896)、《万尼亚舅舅》(1896)、《三姊妹》(1901)、樱桃园》(1903),都曲折反映了俄国1905年大革命前夕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苦闷和追求。其剧作含有浓郁的抒情味和丰富的潜台词,令人回味无穷,剧本故事虽取材于日常生活,情节朴素,进展平稳,但却富有深刻象征意义。
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富于音乐节奏感,寓意深刻。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其代表作《变色龙》、《套中人》堪称俄国文学史上精湛而完美的艺术珍品,前者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
他以卓越的讽刺幽默才华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增添了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他的名言“简洁是天才的姊妹”也成为后世作家孜孜追求的座右铭。
契诃夫对中国人民怀有美好的感情,曾约高尔基一同访问中国,但因久病不治而未遂心愿。1904年7月15日因肺病恶化而辞世。 他早期作品多是短篇小说,如《胖子和瘦子》(1883)、《小公务员之死》(1883)、《苦恼》(1886)、《万卡》(1886),主要再现“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琐。而在《变色龙》及《普里希别叶夫中士》(1885)中,作者揭露了忠实维护专制暴政的奴才及其专横跋扈、暴戾恣睢的丑恶嘴脸,揭示出黑暗时代的反动精神特征。1890年,他到政治犯人流放地库页岛考察后,创作出表现重大社会课题的作品,如《第六病室》(1892),猛烈抨击沙皇专制暴政;《带阁楼的房子》(1896),揭露了沙俄社会对人的青春、才能、幸福的毁灭。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寓意深刻。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其代表作《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前者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
契诃夫创作后期转向戏剧,主要作品有《伊凡诺夫》(1887)、《海鸥》(1896)、《万尼亚舅舅》(1896)、《三姊妹》(1901)、《樱桃园》(1903),这些作品反映了俄国1905年大革命前夕知识分子的苦闷和追求。其剧作含有浓郁的抒情味和丰富的潜台词,令人回味无穷。
❹ 《羊脂球》是莫泊桑的得意著作之一,这本书主要描述了哪些人物和内容呢
《羊脂球》是莫泊桑的得意著作之一,这本书主要描述了哪些人物和内容呢?今天,老魏就和大家聊聊这本名作的故事吧。
《羊脂球》是大文豪莫泊桑创作的短篇小说。这本书侧重描写人间事态,并且充分显示出莫泊桑对于社会环境高超的描绘才能。整篇小说构思布局别具匠心,对于人物和事件的描写也是十分到位。文字简洁、质朴,但是入木三分。
莫泊桑的这则故事就是以羊脂球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资本家们的丑恶嘴脸,他们和善的面具下,藏着十分虚伪和肮脏的思想。反观羊脂球,她的身份虽然卑微,但却有着坚定的爱国信念以及善良的心。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❺ 《羊脂球》简介
《羊脂球》(法)莫泊桑
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有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充分显示出他的社会风俗画家的才能。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都有独到之处。文字简洁、质朴,却又犀利准确。
小说描绘了一八七零年普法战争期间,一辆法国马车在离开敌战区时,被一名普鲁士军官扣留。军官要求车上一个绰号叫羊脂球的妓女陪他过夜,否则马车就不能通过。羊脂球出于爱国心断然拒绝,可是和他同车有身份的乘客为了各自私利,逼她为了大家而牺牲自己,羊脂球出于无奈而作了让步。可当第二天早上马车出发时,那些昨天还苦苦哀求的乘客们突然换了一副嘴脸,个个疏远她,不屑与她讲话。由于匆忙地出发,这次羊脂球忘了准备食物,而在漫长的路途中,那些她曾经帮助过的人,一个个都无视她的存在。她觉得自己被这些自私自利见风使舵的人出卖了,十分地悲痛。
羊脂球象征着善良爱国的社会底层人民,而且不畏上流社会的嘲讽,有自己的尊严。而那群乘客,虽然社会地位很高,品格却十分低劣。他们装作正义高贵的样子,因为羊脂球是妓女的身份而蔑视她,嘲讽攻击她。而当马车行驶过慢使得没有地方停靠吃饭时,善良的羊脂球不计前嫌,把自己的食物分给马车上的所有人吃。那些人还摆出姿态,好像是给羊脂球面子才吃她的东西,有的甚至连一句道谢的话都不说。在不客气地吧羊脂球带的所有食物吃完后,他们又因为那么一点点出于为了面子的感谢,突然对羊脂球的态度缓和了许多,和她谈话,把暖壶借给她,可见其的虚伪。
当一个人有利用价值的时候,他们会把你伺候得像皇帝。这就是贵族的价值观,他们自私贪婪的本性只允许他们用利益去衡量一切。书本的学识未能给他们带来善心。现实中的金钱交易、残酷的争名夺利冲刷了一切形式上的关怀,这在后文中显露无疑。
羊脂球是处于善良和大度将东西分给那些刚才还在蔑视她的人,到最后那些人还是不领情。这样的善良,没必要。她完全可以无视其他乘客的存在,自己吃自己的,理所应当,因为那是她自己准备的东西,其他人没有出分毫的力。那些为一时之利而改变嘴脸的人,根本不值得去帮助,这样的人,为何要去帮助?因此羊脂球有些无原则的善良,使她的宿命隐约地被注定了。
莫泊桑的这则故事恰恰以羊脂球的悲惨遭遇反衬了资本主义下的丑恶肮脏的灵魂。他们虚伪的面具下藏的都是腐朽的内脏和污秽的思想。羊脂球的身份虽然卑微,但却有着坚定的爱国信念,以及善良的心。那些看似高高在上的社会上层人物,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有利可图时的奉承,无利可图后的践踏。两者之间鲜明的对比,更是揭示了当时上流社会的腐朽与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