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现当代短篇小说
『壹』 余华的短篇小说
这两天读了他十来篇短篇小说,这些短篇小说我大概把它们分为两类:
一类是相对靠近作者现实生活的故事:<<爱情故事>>/<<蹦蹦跳跳的游戏>>/<<空重爆炸>>/<< 死亡叙述 >>/<< 为什么没有音乐 >>/<< 在桥上 >>/<<两个人的历史>>/<<他们的儿子>>/<<炎热的夏天>>//<<女人的胜利>>
另外一类是荒诞小说类型: <<阑尾>>/<<命中注定>>/<<十八岁出门远行>>/<< 往事与刑罚 >><< 往事与刑罚 >>/<< 我为什么要结婚 >>/<< 西北风呼啸的中午 >>/<< 祖先 >>/<<朋友>>/<<我没有自己的名字>>
余华应该是更擅长于写先锋派类型的荒诞小说, <<十八岁出门远行>>是他的成名作,我也感觉这篇小说是以上小说中最为优秀一篇,读起来有英国黑色喜剧电影的感觉,整个故事感觉没有具体的方向要指向哪里,要去往哪里;作者写作貌似是随意的,故事的主角也是随意的,而偶尔搭上的汽车的方向也是随意的,但是真的是随意吗?”我”找不到落脚处的焦虑, “我”看到大家疯抢苹果的焦虑,最后什么都被抢光了,自己缩在驾驶室里,却觉得那里是旅馆,是落脚之处了.我读着仿佛读着这个挣扎在80年代寻找自己和文学出路的彷徨青年的追逐之路.或许在那个时候,作者也觉得先锋派的写作风格是他所追寻的归宿了吧.而<<命中注定>>里最后描写的两个小孩子在大宅外面听到的那一声来自于未来的呼救声让人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大有西方恐怖片的风格.而<<我为什么要结婚>>里自己莫名其妙的预言和故事推进的神奇的吻合以至于主人公陷入了一个荒诞的结局,让人哭笑不得.而在<<朋友>>类似于马尔克斯的<<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的叙述方式,那持续的打斗却荒谬地使打斗的两人成为了朋友…这一切一切都是不符合常规的,凌乱的却又荒谬地组合在一起,我们似乎在看着一幕幕的荒诞剧,但是又感觉到这似乎也是可以真真切切发生并且存在的,它们在表达作者的一种挣扎思索还有无奈,以至于我能听得到余华在写这些的时候在放声大笑或者痛哭流涕.不过也许,他只是面无表情地写完,但是内心却经历了惊涛骇浪…
在第一类相对靠近描写现实生活的故事的小说里,手法相对传统易懂,但也脱离不了余华一贯地冷清和残酷, <<他们的儿子>>在描写挤公车回家的夫妇的争吵以及打出租车回家的儿子之间的落差的对比,不禁在怀疑新经济时代的教育是否得当.甚至在描写一些最温馨的亲情,结局也是悲哀的,有如<<蹦蹦跳跳的游戏>>.对于人性,余华并不会刻意去写,但是总是在一些不经意的场景和对话,就可以把故事人物的丑陋表现得淋漓尽致,就像<<炎热的夏天>>那两个似乎是闺蜜却各怀鬼胎的女子以及那个看起来愚笨却脚踏几船的文化局公务员.
余华的短篇对比起他的长篇是逊色的,甚至不及他的杂文,他某些杂文还是写得挺有见地的.虽然他写短篇而成名,却因为长篇而使他进阶到优秀作家的行列.下个星期来读他的中篇小说,并结束他相关书目的阅读.
/
『贰』 余华的短篇小说《命中注定》想表达什么
余华的短篇小说《命中注定》想表达的是:
不是爱情那就是友情,相遇是缘,相识是份,相知是感。诸多林林总总,总总林林,就是一种宿命,相信也好不相信也罢,一切命中注定。
《命中注定》是余华的一篇短篇小说,收录在他的短篇小说集《世事如烟》里。
故事剧情有些惊悚,看完后我的后背凉凉的,三十年前陈雷的救命声音和现在陈雷的死交相呼应,告诉我们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如果你和我这样想,我觉得还不够深刻,毕竟这是一部先锋小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国文学掀起了一股先锋文学热,代表人物残雪、格非、余华、莫言等等,虽然我对先锋文学没有研究,但是我知道,这类型的作品都比较难懂,里面含有大量的隐喻手法和象征主义,比如这篇《命中注定》。
(2)余华现当代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短篇小说《命中注定》的观后感:
故事中很多的描写似乎都与主线无关,比如陈雷死后遍布镇上的布告、中间插叙刘冬生与陈雷的照面、大篇幅描写刘冬生与陈雷小时候被家人关在家里的故事。
何谓命中注定?中国人信命,我们认为“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所谓的一切万物,都有命数,你不管怎样,到了那个时间,你就应该做什么,或发生什么。
『叁』 余华最新的作品
余华最新的作品为2021年出版的首部长篇小说《文城》。
1、余华简介
自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人,中国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委员会委员。
(2)2003年,英文版《许三观卖血记》获美国巴恩斯·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2004年,被授予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5年至2006年,先后出版长篇小说《兄弟》的上下部。2008年5月,出版随笔集《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10月,凭借小说《兄弟》获得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
(3)2013年,发表长篇小说《第七天》,并凭借该书获得第十二届华语文学让氏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2015年,出版首部杂文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2018年1月,凭借小说《活着》获得作家出版早斗社超级畅销奖;7月,出版杂文集《我只知道人是什么》。2021年,出版八年来的首部长篇小说《文城》。
『肆』 余华小说有哪些
余华,当代作家,浙江海盐县人,祖籍山东高唐县。著有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一九八六年》《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难逃劫数》《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战栗》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也写了不少散文、随笔、文论及音乐评论。短篇小说
余华作品
十 八岁出门远行《北京文学》(1987-1) 西北风呼啸的中午《北京文学》(1987-5) 死亡叙述《上海文学》(1988-11) 爱情故事《作家》(1989-7) 往事与刑罚《北京文学》(1989-2) 鲜血梅花《人民文学》(1989-3) 两个人的历史《河北文学》(1989-10) 祖先《江南》(1993-1) 命中注定《人民文学》(1993-7)
中篇小说
四月三日事件《收获》 一九八六年《收获》 《灵魂饭》
河边的错误《钟山》 现实一种《北京文学》 世事如烟《收获》 难逃劫数《收获》 古典爱情《北京文学》 此文献给少女杨柳《钟山》 偶然事件《长城》 夏季台风《钟山》 一个地主的死《钟山》 战栗《花城》
长篇小说
《呼喊与细雨》(《在细雨中呼喊》)《收获》 《活着》《收获》 《许三观卖血记》 《兄弟》 散文 虚伪的作品《上海文论》 川端康成与卡夫卡《外国文学评论》 我,小说,现实《今日先锋》
编辑本段课本(读本)收录情况
1.《许三观过生日》 2.《十八岁出门远行》
『伍』 余华的所有作品有哪些
余华著有小说:《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鲜血梅花》《战栗》《现实一种》《我胆小如鼠》《世事如烟》《黄昏里的男孩》《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
『陆』 余华作品
余华的作品有:《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第七天》、《文城》。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人,中国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委员会委员。
1978年,高考落榜后进入卫生院当牙科医生。1983年,发表首部短篇小说《第一宿舍》。1987年,发表《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等短篇小说,确立了先锋作家的地位;同年,赴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1990年,首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出版。1992年,出版长篇小说《活着》。199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在《收获》杂志发表。1998年,凭借小说《活着》获得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人物评价
余华是一个具有很强的理性思维能力的人。他清晰的思想脉络借助着有条不紊的逻辑转换词,曲折但是并不隐晦地表达出来。其次余华具有在小说中施放烟雾弹和在烟雾中捕捉亦鬼亦人的幻影的才能,而且是那么超卓。上述两方面的结合,正如矛盾的统一,构成了他的一批条理清楚的仿梦小说,于是余华便成了中国当代文坛上的第一个清醒的说梦者。
『柒』 余华作品大全
余华,1960年出生,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经出版长篇小说4部,中短篇小说集6部,随笔 集4部。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其作品已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出版。曾获意大利格 林扎纳 卡佛文学奖、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等。
余华余华简介,1960年出生,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经出版长篇小说4部,游帆中短篇小说集6部,随笔 集4部。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其作品已被翻历磨灶译成20多种语言出版。曾获意大利格 林扎纳 卡佛文学奖、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等。
余华,1960年出生,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经出版长篇小说4部,中短篇小说集6部,随笔 集4部。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其作品已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出版。曾获意大利格 林扎纳 卡佛文学奖、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等。
余华,1960年出生,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经出版长篇小说4部,中短篇小说集6部,随笔 集4部。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其作品已肢扮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出版。曾获意大利格 林扎纳 卡佛文学奖、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等。
余华,1960年出生,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经出版长篇小说4部,中短篇小说集6部余华简介,随笔 集4部。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其作品已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出版。曾获意大利格 林扎纳 卡佛文学奖、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等。
余华,1960年出生,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经出版长篇小说4部,中短篇小说集6部,随笔 集4部。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其作品已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出版。曾获意大利格 林扎纳 卡佛文学奖、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