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短篇小说是写一种职业的
A. 俄国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被誉为“一流的幽默作家”,他有哪些作品呢
契诃夫俄罗斯世界一流的短篇小说大师,杰出的剧作家,是19世纪末俄罗斯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作家”。其代表作品《套中人》《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草原》《凡卡》、戏剧《樱桃园》等。
B.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简析|介绍|赏析|鉴赏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作者:[法]莫泊桑
类型:小说
背景搜索
本书作品创作于1880年—1890年。作者基·德·莫泊桑(1850—1893)是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家。他出生于法国一破落的贵族家庭,年轻时通过母亲童年时的朋友福楼拜进入巴黎文艺圈,并在福楼拜的严格教导下进行写作练习。1879年夏天,莫泊桑和几位志趣相投的作家聚会左拉的家中,他们商定以1870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6个人各写一篇小说,结成集子出版。翌年4月,以《梅塘晚会》为名的中短篇小说集终于问世,在整个法国引起轰动,而其中最受欢迎的一篇《羊脂球》便出自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莫泊桑之手。从此以后,莫泊桑辞去公职,成为专业作家。从1880年到1891年,他一共写了约300篇中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其中,短篇小说取得了辉煌成就,莫泊桑也因此而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
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李青崖翻译的《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是较好的译本。
内容精要
这里仅选其中最著名的短篇《羊脂球》作介绍。
普法战争期间,法军战败溃退,普鲁士军队占领了卢昂城。入侵者用一种严格的纪律控制市区,但却并不残暴。在最初的心理恐怖之后,人们的胆子渐渐大了起来。有几个商人想到还处于法国军队防守之下的哈弗尔港去做买卖,其中有人利用了自己熟识的日耳曼军官们的势力,终于弄到了一张由他们的总司令签发的出境证。
午前4点半光景,天还没有亮,睡眼惺忪的旅客们冒着鹅毛大雪出发了。马车里一共坐了10个人,他们是:葡萄酒批发商鸟先生及夫人、棉织厂主迦来·辣马东先生及夫人、禹贝尔·卜来韦伯爵夫妇、两个嬷嬷、被人称为“民主朋友”的戈尔弩兑,还有一个诨名羊脂球的 *** 。羊脂球身材矮胖,但皮肤光润鲜亮,模样俊俏,很逗人喜爱。羊脂球被人认出来后,从三个贵妇人嘴中吐出的一些难听的字眼,诸如“卖 *** ”和“社会的羞辱”等便落到了她的头上。三位有钱的先生则自觉地和戈尔弩兑保持了距离,很炫耀地谈起他们的生意经来。
车子走得很慢,原定在途中一个叫多忒那的地方吃午饭,但在天黑前是赶不到了。吃东西的愿望一步步增加,几位先生下车去找吃的东西,结果一无所获。肚子越来越饿,车里说话的声音也渐渐没了。最后,是午后3点了,马车在一片漫无边际的平原上行走。这时,羊脂球从长凳底下抽出一个盖着白饭巾的大提篮,里面装着胶冻的子鸡,还有蛋糕、水果、甜食,这一切食物是她为3天的旅行而预备的。她取了一只子鸡翅膀,斯斯文文地吃了起来。所有的眼光都向她射过来了,香味散开,众人的肚子更饿了。鸟老板终于忍不住,接受了羊脂球的邀请先吃了起来。接着,两个嬷嬷、戈尔弩兑、鸟老板的妻子也吃了起来。几个人正吃得起劲,厂长的夫人突然饿晕过去了。这一事件终于促发其余几个人也加入吃的圈子来。很快,十个人就把提篮吃空了。
入夜,马车驶进了多忒那镇。众人吃了宵夜,在旅馆里歇了一宿。第二天,按预定应8点钟启程,但日耳曼军官不放他们走。原来,他看中了羊脂球,要和她睡觉,不想遭到羊脂球的坚决拒绝,他恼羞成怒便将所有人都扣留在镇上。待大家终于弄清楚事情的原委时,起初都异常愤慨,特别是那几位贵妇人还对羊脂球显示出一种爱抚性的怜惜。不过到了第三天,急于动身的愿望开始让先生和太太们有点怨恨起羊脂球来了。第四天,那几位先生和太太则满腔怒火了,鸟老板想把“这个贱东西”捆起来送给敌人,不过伯爵主张用巧妙手腕。他们阴谋策划了一番,彼此还分了工,两个嬷嬷竟也参与进来。第五天午饭后,由伯爵出面,对羊脂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羊脂球去满足日耳曼军官的要求。结果,羊脂球默默地屈服了。
第六天,马车终于出镇了。羊脂球怯生生地上了车,众人都不看她,生怕让她给传染了什么。旅行又开始了,太太们彼此闲谈,两个嬷嬷装模作样地祈祷,几位有钱的先生又谈起了生意经。在路上走了3个小时后,众人肚子都饿了,除羊脂球外,大家都把各自带的东西拿出来吃。羊脂球在慌忙中起床,什么也没有准备,看这些人若无其事地吃东西,不觉义愤填膺,憋得说不出话。但没有一个人看她,没有一个人惦记她。末了,她的愤怒变成了眼泪,像一滴滴从岩石当中滤出的水,有规则地落到她曲线突出的胸脯上。
知名篇章
以下选自《羊脂球》,描写乘车出逃的众人如何分食羊脂球的食物,对“大人先生们”的讽刺十分尖锐有力。
所有的眼光都向她射过来了。不久香味散开了,它增强了人的嗅觉,使得人的嘴里浸出大量的口水,而同时腮骨在耳朵底下发生一阵疼痛的收缩。几个贵妇人对这个“姑娘”而生的轻视变成猛烈的了,那简直像是一种嫉妒心,要弄死她,或者把她连着银杯子和提篮以及种种食品都扔到车子底下的雪里去。
不过鸟老板却用眼睛去吞没那只盛子鸡的瓦钵子了。他说:“真好哟,这位夫人从前比我们考虑得周到。有些人素来是什么都会想到的。”她抬头向着他说:“您可是想吃一点,先生?从早上饿到现在是够得受的。”他欠一欠身子:“说句真心话,我不拒绝,我再也受不住了。打仗的时候是打仗的样子,可对,夫人?”末后他向周围用眼光扫了一圈接着又说,“在这样一种时候,遇见有人向自己帮忙是很快活的。”他带了一张报纸,现在为了不至于弄脏裤子就把它打开铺在两只膝头上,接着再从口袋里取出一柄永不离身的小刀,扳开它用尖子挑起一只满是亮晶晶的胶冻的鸡腿,他用牙齿咬开了它,再带着一阵很明显的满意来咀嚼,使得车子里起了一声伤心的长叹。
但是羊脂球用一道谦卑而甜美的声音邀请两个嬷嬷来分尝她的便餐。她俩立即接受了,在含糊道了谢之后,并没有抬起眼睛就很快地吃起来。戈尔弩兑也没有拒绝他身边这位旅伴的赠与,他和两个嬷嬷在膝头上展开好些报纸,形成了一种桌子样的东西。
几张嘴不住地张开来又合拢去,吞着,嚼着,如狼似虎地消纳着。鸟老板坐在角儿上等着消化,一面低声劝他的妻子也学他的样子。她抗拒了好半天,随后她肚子里经过一阵往来不断的抽搐,她让步了。这时候,她丈夫用宛转的语句,去请教他们的“旅行良伴”是否允许他取一小块儿转给鸟夫人。她带着和蔼的微笑说:“可以的,当然,先生。”接着她就托起了那只瓦钵子。
有人拔开第一瓶葡萄酒的塞子了,这时候却发生一件尴尬的事:只有一只杯子。于是只好在一个人喝完以后经过拂拭再传给第二个人。只有戈尔弩兑偏偏把嘴唇去接触羊脂球在酒杯上吮过还没有干的地方,无疑地这是由于表示献媚。
(选自《莫泊桑中短篇小说选》,李青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妙语佳句
在富有的家庭里,一个寻快乐的人做些糊涂事情,那就被旁人在微笑之中呼他做 *** 。在日用缺乏的家庭里,若是一个孩子强迫父母消耗了本钱,必然变成一个坏人,一个恶棍,一个游荡子弟。
阅读指导
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说描绘了各色各样的生活场景,刻画了各个社会阶层各种职业的人物形象,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了1870—1890年间法国社会生活的状况。小说题材极为广泛,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类:描写普法战争的、反映资产阶级世俗生活和揭露资产阶级道德堕落的、描写下层人民生活贫困痛苦和反映劳动人民优秀品质的。小说内容多是摹写日常生活中的人情世态,中小资产阶级人物的琐事心理,但由于作者观察精细,善于挖掘,却深刻地反映出生活的真实和社会的本质。篇幅虽短,蕴含极深;平淡小事,意义不凡,给人以从小见大的艺术感受。
莫泊桑在描写人物、事件、自然景物,以及人物的心理、动作时,从不浓墨重彩,而是采用极为自然素朴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幅线条简练、色彩恬淡、和谐宜人的生活风俗画面。莫泊桑小说的情节并不曲折复杂,但构思布局非常精妙,别具一格。他常常三言两语就确定了他的中短篇小说的背景:农舍的院子、集市广场、公园、火车车厢。接着安置他的人物:农民、小职员、有产者;只要强调一下外貌的某些特点,习惯的手势,几句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方言,就足以使主角栩栩如生。然后展开故事情节,内容相当简单:钓鱼或者打猎,乡间或巴黎的一段社会新闻;可是过不多久,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使情节很快就走向结局,这结局往往是悲惨的,但作者仍然不动声色,保持叙述者的冷静。
高超的写作技巧,语言的出色的准确和简洁,深刻而含蓄的思想意蕴,使莫泊桑与世界文坛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齐名,他们是:法国的梅里美,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对于今天那些有志于文学创作的青年来说,莫泊桑的小说,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说,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必修课。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即使在很远的将来,莫泊桑的小说仍然会熠熠闪光。因为,能像他这样讲故事的大师毕竟是太少了。
阅读建议
在阅读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时,要细心体会他精确的细节描写和精妙的布局构思。
C. 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的作品风格
莫泊桑:
莫泊桑继承了福楼拜、巴尔扎克、斯汤达等现实主义大师的写实传统,同时又追随左拉等自然主义先驱人物,在写作中他正视现实、尊重历史,特别是不让自己在作品中出现。他的文章中几乎找不到平铺直叙的说教,他的创作最大特点就是善于隐藏自己。同时,他更巧妙地掌握了如何在隐藏的同时,传达给读者自己的观点,最终给读者以启迪和教育。这种隐藏并不是真正的隐藏,他恰到好处地突出了作品的主题,比那些平铺直叙的陈述和冗长的道理更耐人寻味。其小说描绘了各色各样的生活场景,刻画了处于各个社会阶层,从事各种职业的人物形象,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生活的状况。其创作的时期正值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他对资产阶级政治和社会的腐败十分不满,因此很少有积极向上的作品。其文章布局精巧,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善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人物、事件、、生活片段作为透视点,以小见大,由点及面反映社会现象,用朴实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于平凡中见真谛。小说通常采用第一人称,灵活的细节描写,鲜明的语言,容易产生共鸣。
欧·亨利: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在艺术技巧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小说善于用带泪的微笑和辛酸的欢乐打动读者;他的小说情节曲折,构思巧妙,往往用一种出人意料的结尾,增强人物的命运的悲剧气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欧·亨利笔法”。他的短篇小说对于帮助我们认识美国社会生活,以及借鉴短篇小说创作的艺术技巧,都有极大的意义。欧·亨利的小说通俗易懂,其中无论发生了什么,发生在何处,也无论主人公是何等人物,他的故事写的都是世态人情,并且易有浓郁的美国风味。欧·亨利的成功主要在于他善于捕捉和把握生活中的典型场面,在一个个生活的片断里,处于两难中的主人公必须面对抉择,这时不仅能集中刻画人物心理,也能充 分展示生活中固有的矛盾。再加上欧·亨利具有把情节剪裁得恰到好处的本领,因而能在很短的篇幅内达到一种思想与艺术相结合的完美效果,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而这也正是短篇小说成功的关键。欧·亨利的小说在艺术处理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它们的“意外结局”。情节的发展似乎明明朝着一个方向在发展,结果却来个出其不意。这意外的结局一般说来是比较令人宽慰的,即便是悲哀的结局,也常包含着某种光明之处,这就是所谓“带泪的微笑”。
契诃夫:
契诃夫的写作洁净、幽默和深刻,他善于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凭借精巧的艺术手法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不动声色地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契诃夫的作品含有浓郁的抒情味和丰富的潜台词,令人回味无穷。剧本故事虽取材于日常生活、情节朴素、进展平稳,但却富有深刻象征意义。他的小说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 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富于音乐节奏感,寓意深刻。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 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契诃夫的小说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朴实、简练,艺术描写的客观性,同时富于幽默感。他自己说过:“简练是才能的姊妹。”他的小说没有多余的东西,很少有抽象的议论。他善于用不多的文字表现深刻的主题。严格来说,契诃夫不是在“写”小说,或者像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作家在编小说,他是在“流”小说。他无需编故事,他甚至也不要构思,他的故事在空中四处荡漾。 他能从任何角度开篇,又能从任何章节断流,但都是天衣无缝,都是自然胶合。他的人物不请自来,他的情节随手拈来。他仿佛只要拿起笔,就像拧开了自来水龙 头,小说便如水源源流出……契诃夫之所以能随意地“流”小说,在于它独特的叙述方法。这种叙述方法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处理,用眼睛和耳朵去追寻,文 字像音符那样流动。快节奏,简洁,自然,质朴构成了清纯的文风,单刀直入,不拖泥带水,高度浓缩与深入浅出的表现,更增加了作品的韵味。
D.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有哪些主要内容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内容概述:莫泊桑的小说描绘了各色各样的生活场景,刻画了各个社会阶层各种职业的人物形象,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出了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法国社会生活的状况。莫泊桑的小说题材范围极为广泛,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几类:(1)描写普法战争的。
(2)反映资产阶级世俗生活方面的内容和揭露资产阶级道德堕落的。
(3)描写下层人民生活的贫困、痛苦和反映劳动人民优秀品质的。
在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中,莫泊桑揭露了普鲁士侵略者的残暴、法国军队的腐败,还从正面歌颂了法国人民勇敢反抗外敌的爱国主义精神。如《羊脂球》、《瓦尔特·施那夫斯的奇遇》、《米龙老爹》、《两个朋友》、《蛮子大妈》、《俘虏》等。在这几篇小说中,又以《羊脂球》最为经典。
《羊脂球》是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珍品,这也是他发表的第一篇小说。自发表以后,它一直为广大读者所喜爱。这篇小说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里昂城被敌军占领后,城里的10名居民同乘一辆马车逃走。这10名居民代表了当时法国社会的主要阶层,是社会的一个缩影。这些人除了小说的主人公——外号为“羊脂球”的妓女外,还有资本家、暴发户、贵族地主及他们的妻子。
羊脂球因为不愿忍受普鲁士士兵的侮辱而逃走,而三位“上层人士”却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逃。一开始,这些“上层人士”看不起羊脂球,并悄声辱骂她。但到羊脂球分给他们食物吃时,他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蔑视变成了亲昵,辱骂变成了夸奖。
在小说的高潮时刻,几位上层人士想出各种主意企图说服羊脂球,迫使羊脂球屈从普鲁士军官的无耻要求。最后老修女引用《圣经》里的故事来劝她就范。
《圣经》的故事打动了羊脂球善良的心,她为了同胞,答应了普鲁士军官的要求。
但是,羊脂球这种牺牲自己的举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小说就在羊脂球的哭泣中结束。
莫泊桑大量的描写世俗生活、揭露资产阶级道德堕落的小说中,有的写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所带来的辛酸后果,如《项链》、《骑马》;有的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世态炎凉,如《我的叔叔于勒》;有的讽刺了小职员的虚荣心,如《勋章到手了》;有的描写了小市民的吝啬、斤斤计较,如《伞》;有的揭露了利欲熏心的官员为了追求一笔巨额遗产而干尽无耻的勾当,如《遗产》。
在《项链》这篇小说中,莫泊桑写的是小职员之妻玛蒂尔德因爱慕虚荣而向朋友借了一串项链去参加一次豪华的舞会,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她不慎把这串项链给弄丢了,由于自己的虚荣心在作祟,他们没有将实情如实的告诉朋友,而是在珠宝店又重新买了一串,可他们的收入微薄,为此他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10年之后他们知道所丢失的那串项链不过是假的而已。
《骑马》这篇小说中,莫泊桑写道,主人公格里勃兰先生为全家组织的唯一一次郊游,因其出风头的渴望而草草的收了场,因为他撞到了一个老妇人,这位被撞的老妇人声称从此丧失了劳动能力,这样一来,格里勃兰先生被迫担当起了赡养老妇人终身生活的责任。这使得他们本来就很拮据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了。
E. 大江健三郎的短篇小说《奇妙的工作》描述了什么样的故事
小说写三个学生勤工俭学到医院去杀狗,结果由于投机肉贩子从中捣鬼,终于一无所获的故事。作者通过主人公“我”的心理活动,对当时青年学生的特质作了如下概括:“我们这些彼此相似、缺乏个性的日本学生被拴在了一起,完全丧失敌意,显得有气无力。我对政治不太感兴趣。对我来说,那些热衷于包括政治在内所有事情的举动,不是过分年轻,就是过于老成。我今年20岁。对这个奇妙的年龄,我也觉得太累了。”这个有气无力而又疲惫不堪的青年,杀了一天多狗所得的报酬只是被狗咬的一个伤口,而且还有可能被警察传去作证。这种“徒劳”乃是当时青年所陷入的阴暗环境的形象体现。后者于1957年刊载于《文学界》上,故事内容与前者相似,主人公“我”也是到医院里去勤工俭学,只不过不是杀狗,而是搬运死尸,结果又由于管理人员的失职,差不多也是白干了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