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新一的短篇小说
Ⅰ 星新一《喂--出来》的大意
本文是一篇科幻微小说。文章设想地球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无底洞,它可以容纳人类制造的一切垃圾,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城市的天空越来越美好,人们也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无底洞带来的福利。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先前抛进的小石头掉了下来,原来扔下的东西将重新倾泻回人间。
《喂——出来》,日本著名短篇小说家星新一作品之一。
文章赏析
标题缘由
“喂——出来”是一种呼喊。小说以此为题,简练新颖,给人以悬念,引起读者兴趣,引出下文,这语言描写的一句话在文章内出现了两次,含有深意。第一次是年轻人对‘洞里的东西’的试探,第二次是对下文‘从那个方向飞来的小石头’做铺垫。
同时又是人们常用的口头语,以此为题使人倍感亲切,又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看似突兀,却又是文章具体情节中的一句语言描写,是人们对这个洞不了解的时候一句试探性的问候,其实蕴含了人们对自然认识的粗浅无知。
主题归纳
本篇科幻小说,通过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来对“填洞公司”火爆生意的叙述,揭露了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漠视,告诫人们;污染环境,破坏大自然,其结果是人类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写作特色
(1)语言简练,生动活泼。
星新一的这篇小说语言简练,详略得当,但又生动活泼,趣味盈然,富有教育意义,成人和儿童都爱读。例如小说中说,城市垃圾倒进了这个洞里,有相当长一个时期,海洋和天空变成了美丽的蔚蓝色,晴空万里,清澈如洗。这就是说,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一时也给人们带来利益,人们还会因此而欢庆“胜利”,得意洋洋,殊不知“胜利”潜伏着隐患,而且隐患显露之处,人们还没注意,直到公害危及人们的生存,才会警醒。
(2)想象奇特,合乎情理。
深不可测的黑洞,是一个奇特的想象垃圾扔进洞里,世界从此清爽。不料,有一天,垃圾却从天上飞了下来,更是一个奇妙的想象。作者的想象是如此丰富,一个个情节联翩而至。每个片段都有鲜明生动的情景和形象。即使写政府官员丢扔机密文件,也仿佛看到他们的悠闲神态,有的在谈论打高尔夫球,有的在谈论弹球房,这些都折射出现代都市的生活。
小说篇末以写到小石头结束,初看莫名其妙,再一想,恍然大悟,接下去将要发生的一切也就不难想象。这样的结尾耐人寻味,又发人深省。
作者简介
星新一(ほし しんいち),1926年9月6日生于日本东京,日本著名短篇小说家。他的父亲是制药公司经理,曾赴美留学,还创办了药科大学,并担任过参议院议员。星新一的外祖母小金井喜美子是日本著名作家森鸥外的妹妹,有名的“明星派”“歌人” (指“和歌”诗人。和歌是一种日本诗体。),外祖父小金井良精博士是日本解剖学和人类学的草创者。星新一幼年时与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受他们的影响很深。星新一曾就读于日本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念完中学后又考入东京大学农学部园艺化学系,毕业后进入东京大学研究院继续深造。作品博采众长,在微型小说方面颇多建树,擅长用白描手法对人物作浮雕式刻画,被称为“日本微型小说鼻祖”,还写有大量推理小说,幽默小说,散文和随笔。
在公司濒临破产之际,星新一那种黯淡忧郁的心情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虽然星新一并非彻底的悲观消极的厌世主义者,但坎坷多艰的经历却使他具备了一种对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敏锐的洞察力,写出了许多异彩纷呈、从各个角度反映社会现实的微型小说。
Ⅱ 星新一的写作风格是什么,他的作品有哪些
星新一博采众长,除继承了罗伯特提出的“三要素说”之外,首先冲破微型小说的篇幅限制,少则两三千字,多则四五千字,“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大大地增强了微型小说的灵活性和表现力。其次,星新一把微型小说的题材拓宽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擅长于科幻小说。他的小说有的驰骋于幻想中的未来世界,有的酷似童话和寓言,有的富有哲理性,有的以推理和悬念引人入胜,有的赋予妖精鬼怪以人情灵性等等。星新一的微型小说往往选取一个巧妙的角度,别开生面,以小见大,宛如一面面精巧玲珑的小镜子,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社会生活的各个片断。
星新一擅长于用白描的手法对作品主人公作浮雕式的刻画,“重神似,不重形似”,让人物在对话和行动中自然而然地展示其性格。要把微型小说写得简洁洗炼,详略得当,必须掌握高超的剪裁技巧。星新一深谙此道,往往出奇制胜,长话短说,惜墨如金,尺幅千里。而星新一的微型小说之所以能给人以面目一新,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跟他把有分量的“秤砣”压在作品结尾是分不开的。星新一有不少微型小说酷似童话,写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富有教育意义,成人和儿童都爱读。星新一把笔触深入到现实生活的各个角落里,反映出社会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自从日本作家兼翻译家都筑道夫在1959年把流行于欧美的微型小说正式介绍到日本以来,以这种文学样式创作的日本作家逐年增多。但二十余年来,星新一始终在数量和质量上遥遥领先,仿佛享有这方面的“专利权”,被尊为“日本微型小说的鼻祖”。1974年,日本新潮社出版了《星新一作品全集》,达十八卷之多。截至1983年10月止,星新一发表的作品已逾一千篇,堪称世界纪录创造者。
擅长在头发丝上刻字作画的“微雕艺术家”付出的心血,未必比与数十米高的塑像打交道的雕塑家少。同样,创作微型小说也未必比创作鸿篇巨制来得轻松省事。星新一的微型小说由于简练质朴,清新隽永,诗意浓郁,在日本甚至被誉为“小说中的俳句”。他的作品中绝无雕琢堆砌之辞,绮丽华美之章,连日本的中小学生都能毫不费力地看懂。而这种质朴文风的形成,正是作家殚思竭虑,苦心经营的结果。
日本讲谈社1981年创办了文学季刊《微型小说园地》,并在该刊设立“星新一微型小说文学奖”,每年举办一次。
星新一在《创作的道路》(《现代文学全集·星新一作品卷·解说(权田万治)》,日本新潮社1979年版。)一文中写道,“关于写作的题材,我主张不受任何限制。但我却为自己规定了三个原则:第一、坚决不描写色情和凶杀场面;第二、不追赶时髦,不写时事风俗类的作品;第三、不使用现代派的手法。”在文学商品化倾向日趋严重,色情和凶杀题材充斥日本文坛的今天,星新一能始终保持如此严肃的写作态度,实属不易。星新一的作品还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日本作家都筑道夫说:“即使读他十年前的作品,也决不会有丝毫陈旧过时的感觉。”这和他的创作方法分不开。他的作品常常不涉及具体的地点、环境、年代、事件和人名,剔除了那些可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渐趋陈旧的因素。在星新一的作品中,几乎很难找得到详细的人物肖像描写词句,甚至连主人公的名字也多以N或S等字母取代。星新一在《人物的描写》一文中曾这样说:“我为什么不在作品中使用普通的人名呢?因为日本人的姓名有其特殊性,读者往往能根据其姓名而判断出人物的性格和年龄等。有的名字一望便知是有身份的绅士,而有的名字则使人想到妩媚的美人。这种情况是屡见不鲜的。”星新一不希望读者仅仅根据作品主人公的姓名就得到某种印象,而是要使人物“活”起来,以行动显示出其性格。星新一认为,作家应当通过作品来说话,小说毕竟不是论文,与其写出故弄玄虚,深奥莫测的“天书”来让评论家煞有其事地作一番解说,还不如把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作品直接交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去品味,评判。
1926年9月生于日本东京一个科学世家。祖父小金井良精是人类学者,祖母是文豪森鸥外的妹妹喜美子,父亲是制药公司经理,曾赴美留学,还创办了药科大学,并担任过参议院议员。
1956年为逃避生意上的失败,加入了飞碟研究会。
1957年,星新一和柴野拓美一起创办了日本最早的科幻小说同人志《宇宙尘》,为日本科幻文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同年,他发表处女作,受到请多文坛前辈的青睐,作品被转载到当时由江户川乱步主编的推理小说杂志《宝石》,很快地跃登文坛。
1960年荣获直木赏的殊荣(曾有四次入围直木赏候补的记录)
1974年,日本新潮社出版了《星新一作品全集》,达十八卷之多。1976年他荣获日本推理小说家协会大奖。
1981年日本讲谈社创办了文学季刊《微型小说园地》,并在该刊设立“星新一微型小说文学奖”,每年举办一次。
至1983年10月止,星新一发表的作品已逾一千篇,堪称世界纪录创造者。
1993年,在他完成第1001则极短篇作品后,宣布停笔。之后他的病情迅速恶化。
1997年以间质性肺炎病逝。
Ⅲ 求一篇星新一的短篇小说,要好看
无微不至--------------------------------------------------------------------------------作者:星新一 大厦群起伏连绵,像群山般伸向远方,远天的白去之间,现出了夏日初升的大阳,阳光照进了房间。这是一座八十层公寓的第七十二层的一个房间,床上躺着一个男人,他就是这屋子的主人,名叫特鲁,在宇宙旅行保险公司工作。 太阳升得更高了,窗边的玻璃雕刻品亮晶晶的,把太阳光反射到墙上,在镶着自动日历钟的2050年这个地方画了一个圆圆的光点。 射入的阳光渐渐增强,由于窗上蓝色大玻璃的反射,使热气透不进屋子,只能让光线照射进来。因为室内有某种装置,使得气温全年都保持适当,而且,让含有微微花香的新鲜空气充满屋子的各个角落。花香可根据不同季节和人的喜爱而变化,现在是夏季,按特鲁的爱好,混合着百合花香的新鲜空气,从角落里静静地飘散出来。 墙上日历钟的时钟指着八点了,一阵轻轻的响声过后,接着从圆花瓶形状的银色扩音器里放出了音乐,并且还响起了温柔的说话声。 “喂,到起床时间了,起床吧,……” 时钟与所有的装置都联系着,录音带上的“话”反复了三次,特鲁没有什么表示,于是“话”停住了,墙壁之中响起了轻轻的齿轮转动的声音。 天花板上静静地降下了一双“手”,这种用软塑料制成的、被人们称为“手”的装置,不论哪一家都有。 “还睡吗?上班要迟到了。” 与“话”音同时,“手”掀开了被子,抱起特鲁,送进了浴室。特鲁象木偶一样被摆弄着,进入了自动打开的浴室门后,“手”把特鲁放到喷头下面,这时从墙壁上伸出的一只小“手”在他脸上涂上了脱毛膏,只用了五秒钟时间就把胡子完全溶化了,丝毫也不伤害皮肤。 那只大的“手”也在灵活地活动着,从特鲁身上脱下宽大的睡衣扔进旁边的电子洗衣机。 “来洗一下淋浴吧。” 随着“话”音,温度适当的水喷了出来,旋即就像是骤雨一般消失了。于是干燥的热风吹来,一瞬间,特鲁皮肤上的水全都被吹干了。 这一切刚完,喷雾器轻轻洒出香水,“手”又给他穿上了洁白的服装。 “早餐已备好,请来这边。” 与“话”音同时,“手”把特鲁送到餐室椅子上,这里的桌上已摆好从厨房运来的早餐、咖啡、牛奶等等,香气四溢。 “请吧。“ 与此同时,电视屏幕上映出了当天的新闻摘要三分钟,然后三面的墙壁又飘送出轻快的音乐,在阳光照射下,在清爽的空气中回荡。 音乐弱了下来,“话”音道: “如您不吃那就撤掉了。” 一切都合乎每天所要求做的在进行着,特鲁也不按旁边的电钮,不表示是否同意,所以传送机便按程序开动了,桌上的食器叮当地碰撞着移进了厨房。 音乐再次增强,烟卷装置来到面前停了下来,只要一拿起烟卷这个装置就会自动点火,但特鲁今天早晨好像不想伸手拿烟。 乐曲变换着响了好一会。 时钟指着8时50分了。 音乐停止了,“话”音再次提示: “喂,该走了。” “手”扶起特鲁送向房间一角,一靠近那门就自动打开了。那里有用结实透明的塑料制成的像蚕茧形状的车子,“手”把特鲁放了进去。 “祝您今天顺利,您走之后,房间会像以往一样被整理好的。” 随着这声音,车门关上了,“手”按了旁边的电钮。 “咔”的一声,车子被空气压缩机送入一个很大的管道里。由这个管道可以到达城市所有的地方,也能到达大厦的房间里。因为空气压力很大,谁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 特鲁的车子在管道中行进着,车前安有小型装置发出无线电波,管道接收了这信号,便在复杂的路线中毫无差错地指引道路。 五分钟后,特鲁的车子停在他公司的大门前。 正是上班时间,大门口有许多职员,其中一人隔着塑料车门向特鲁喊着: “早晨好,特鲁先生,怎么回事,脸色这么难看?” 特鲁没动,那同事伸手一拉特鲁的手,不由大声喊叫起来: “啊,冰凉!喂,医生!” 不一会医生由管道到来了,在一片嘈杂声中检查了特鲁的身休。 “情况怎么样?” “已经晚了,他的心脏衰弱,老毛病发作,已经死了。” “什么时候?” “大约已有十个小时了,可以说是在昨天夜里吧。”(全文完)
Ⅳ 星新一短篇小说集的介绍
本书是当代日本著名小说家星新一的作品集。共五十五篇,选自作者的三本畅销的小说集。星新一超短篇小说以情节出人意表,语言自然生动著称。
Ⅳ 星新一所有作品
http://book.jqcq.com/proct/802756.html
Ⅵ 星新一是科幻小说界神一般的存在他写的小说好看吗
日本科幻界的一个奇才.以1000多篇精巧别致,富于哲思的超短篇小说享誉世界,被尊为"日本微型小说的鼻祖".举例《不景气》,从作品的内容可以看出星新一的与众不同,原本对待科技应该是崇拜的,他缺反其导而行之,对科技的针砭时弊,这是星新一作品的出奇之处。
Ⅶ 星新一短篇小说集的作者简介
星新一,1926年生于东京,毕业于东京大学农学部。1957年参与创办了日本第一本科幻小说杂志《宇宙尘》,后以独树一帜的超短篇小说著称于世。1968年以《妄想银行》获得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一生创作的小说超过一千部,于1997年去世。
Ⅷ 喂出来选自星新一的哪篇小说
小说名就是这个,这是篇微小说。
《喂——出来》,日本著名短篇小说家星新一作品之一。
本文是一篇科幻微小说。文章设想地球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无底洞,它可以容纳人类制造的一切垃圾,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城市的天空越来越美好,人们也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无底洞带来的福利。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先前抛进的小石头掉了下来,原来扔下的东西将重新倾泻回地球。
此文章被选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5课。
原名 おーい でてこーい。
创作年代 1958年
出处 《不速之客—星新一短篇小说选》
Ⅸ 科幻小说家星新一的作品有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星新一不是科幻小说家,而是以创作超短篇小说为主。其次,星新一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星新一小说创作高峰期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其超短篇小说语言简练,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超短篇小说也被称为小小说,篇幅在千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