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伊芙琳短篇小说简介

伊芙琳短篇小说简介

发布时间: 2023-09-24 03:03:56

① 詹姆斯·乔伊斯作品特点

《伊芙琳》与詹姆斯·乔伊斯的创作特色
【摘要】:《伊芙琳》是乔伊斯的代表作,其创作内容和创作方法上的传统与创新成分贯穿于乔伊斯的整个写作生涯,体现了他将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风格。
【关键词】: 伊芙琳 詹姆斯·乔伊斯 现实主义 都柏林 象征主义 创作风格 尤利西斯 弗兰克 传统与创新 相结合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詹姆斯·乔伊斯是英国现代主义的杰出代表,意识流小说大师。他的代表作《尤利西斯》(Ulysses,1922)以其独特的手法和崭新的风格为他赢得了蜚声欧美文坛的盛誉,他在小说创作上的另辟蹊径,特别是《尤利西斯》离经叛道的艺术形式是近几十年来人们对其作品进行评价和研究的中心和

② 《倾诉》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倾诉》[爱尔兰]伊芙琳·康伦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ozCKBNBmrh4JCk87QgQqvQ

密码:rgiy

书名:倾诉
作者名:[爱尔兰]伊芙琳·康伦
豆瓣评分:6.6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5
页数:213
内容介绍:
《倾诉》是伊芙琳•康伦最新的短篇小说合集,收录了从以往作品中精选的10篇和从未发表过的9篇新作。这些短篇小说均以大都市为背景,描写了形形色色的“生活失控”的都市人,脱轨和游离是他们的常态,质疑和试探是他们的策略。康伦的语言犀利、直接、幽默,善于描写平淡生活中的意外转折,这部合集很好地体现了她的风格。
作者介绍:
伊芙琳•康伦(Evelyn Conlon)
爱尔兰小说家,都柏林大学等多所高校的驻校作家,爱尔兰艺术家协会(Aosdána)成员。已出版《不是同一片天空》《梦的皮肤》《白日星辰》《杯中信》等多部长篇小说和数部短篇小说集,并主编《爱尔兰女性作家短篇集》。2014年提名“爱尔兰桂冠小说家”。


③ 读乔伊斯短篇小说《伊芙琳》

第四篇 伊芙琳

从这一篇开始,乔氏开始转向青年期。并且叙述的视角从一个旁观者小孩转到主人公自己——青年。具体刻划人物来表现主旨。和前三篇风格完全不同。

第一段,她,伊芙琳出场。场景描写。最后一句【她累了】总领全文。何去何从。

第二段,回忆,介绍背景丛绝,家境的变化,邻居的变迁。人物描写几句交代,但很有特色。以景、事代情,自然转入伊芙琳的内心世界。如你是伊芙琳触景生情似的。

第三段,回顾现实。现实虽然穷窘、无奈,但还是让她留恋。屋内物品有选择地呈现【向圣女玛格丽特.许愿的彩画旁是一神父的照片。父亲随意地说:“眼下他待在墨尔本”】门罗也很擅长场景设置。这对伊芙琳有两个心理暗示:留、走。父亲的话是强调,走。

第五段,从第二段到第十段指郑备都是伊芙琳的心理描写。这些心理描写就像按开关按纽样,按下一个开关就亮起一个场景,然后在这个场景里又按下下一个开关,又亮起了一个场景。在这些场景里。乔氏并不是粗线条,而是工笔细描。所以每个人物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门罗里每个不起眼的人物里也有很显个性,不同他者的特点。只一个动作就可判断他与她的区别。

第十三、十四段的回忆,是一个鲜明的对比、现实的唯毁温情和现实的残忍对比。特别是十四段里的心理冲突变得尖锐起来。【她对妈妈的许诺 妈妈被生活逼疯而死。】街头艺人的手风琴乐声是个背景。有留恋有幸福。这些很细节的描写从第一段的【沾满灰尘的窗帘布味儿】到十八段【黑黝黝的庞然大物】贯穿全文。可能这些细节,才使故事真实感人。

一到十七段都是蓄势。所以在第二部分,十八段的码头上,伊芙琳才会痛苦而迷惘,祈求上帝指点。19段的启航铃响,触发伊芙琳的顿悟。【不!不!不!决不!】她才明白无论走向何方,她都是一只走投无路的动物。在困境里。对现实的无奈和未知的茫然。(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④ 29 乔伊斯《伊芙琳》导读

一、作者简介

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

欧美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他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一个日渐没落的中产阶级家庭,16岁时进入皇家大学都柏林学院学习哲学和语言。1920年移居巴黎,接触了大量的古典和现代作品,接受了欧洲文学的自由思想。他一生专注于小说创作,直到1941年病逝到苏黎世。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长篇小说《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尤利西斯》、《芬尼根守夜人》。《尤利西斯》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品,借用古希腊史诗《奥德赛》的框架,运用意识流手法,记录了三个主人公一天里的意识流动以及琐碎的生活片段。乔伊斯对20世纪的西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尊奉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

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是他的开山力作,共有15篇故事,分为童年、少年、成年和社会生活四个部分,取材于20世纪初都柏林人的日常生活,反映了处于大英帝国和天主教会双搏肢重压迫余弊和钳制下的爱尔兰人民的生活和精神状况。正如乔伊斯所言,“我的目标是要为祖国写一部精神史。我选择都柏林作为背景,因为在我看来,这城市乃是麻痹的中心”。

二、《伊芙琳》的主题

《伊芙琳》是《都柏林人》中的名篇。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不满于自身的生活状态,却在强大的生活惯性和思维惯性的作用下,没有勇气冲破束缚的少女形象,充分揭示了都柏林作为爱尔兰“瘫痪的中心”的社会现实。

首先,以伊芙琳为代表的都柏林人生活沉闷、精神麻痹。

都柏林人的这种状态,是通过主人公伊芙琳对生活的感受表现出来的。她坐在窗边,看着家中的一切,“不知道到底哪来的这么多灰尘”,“鼻孔里还留着印花棉布的尘土味,她累极了”。这种尘埃弥漫和累极了的感觉,正是日复一日缺乏活力生活的真实写照。

其次,揭示了都柏林人贫乏生活和贫困精神状态的成因:

1.英国殖民主义的侵略与剥削,导致了人民生活的困苦。伊芙琳和她的弟弟都用辛苦的工作换取微薄的收入。2.天主教会势力对人们精神的桎梏。伊芙琳的家中摆设着圣女和神甫的肖像,伊芙琳在码头犹豫不决时反复向上帝祈祷,就是这种精神状态的典型体现。3.家庭观念和传统思维的束缚。母亲临终的嘱托,父亲罕有的慈爱,弟弟每日的辛苦,同事邻居的议论,都影响她离家的决心。

再次,都柏林女性比男性更悲惨的命运。

伊芙琳的母亲劳碌一生,最后发疯而死。伊芙琳步母亲的后尘,又担起了家庭的责任。她既要面对生活的重负,又要面对父亲的粗暴。她虽然意识到“我有得到幸福的权利”,却最终没有勇气追求新的生活。社会毁了男人,男人又毁了女人,女人又毁了孩子。

三、《伊芙琳》体现的意识流小说的写作特点

《伊芙琳》通过简单的人物结构和对日常琐事的叙述,展现人物内心深层的意识活动,揭示对人生和现实的深刻认识,体现了意识流小说的写作特点。

首先,跳跃、无序的自由联想。

眼前黄昏窗外的行人,行人脚步踏着她儿时玩耍的空地,玩伴沃特一家回英格兰去了,现在她也要离乡背井了,眼前家中的一切,离家的行动会引起的种种反应和未来生活的种种可能……存在于不同时空的生活片段,是伊芙琳的感观对客观的再现,勾勒出她完整的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

其次,简接、隐蔽的内心独白和强烈对比。

文中对伊芙琳内心的所思所感,几乎都是以第三人称的口吻表达的。“她坐在窗口,凝视着夜幕渐渐笼罩在林荫道上。”“这样做明智吗?”“逃走!她一定得逃走!”“她也有得到幸福的权利。”这种表达突显了伊芙琳静静伫立的外表和波澜起伏的内心之间强烈的对比。

再次,丰富、深刻的寓意象征。

伊芙琳和她的父亲、母亲、弟弟,共同构成都柏林男人、女人和青年麻痹人生的真实写照。主人公伊芙琳的名字Eveline与evening(傍晚)谐音,傍晚、灰尘、黄色、黑色等,都表现了青春迟暮的辛酸与绝望。圣女和神甫的画像寓意着宗教对人们思想的禁锢。弗兰克带伊芙琳去剧院看的《波西米亚女郎》,象征伊芙琳生活中所没有的自由和浪漫。黑色的大船象征伊芙琳对未来的恐惧。

四、知识链接

意识流小说。意识流小说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初开始萌芽,20年代开始产生重要影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理论,是意识流小说的哲学基础。意识流小说描绘人物内心“流动的意识”,迥异于传统的心理描写,通过表现人竖银族物对事物的主观认识和感知来反映现实生活。代表作家和作品有法国的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爱尔兰的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英国的伍尓芙的《戴洛维夫人》和美国的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等。

热点内容
重生古代短篇甜宠小说 发布:2025-05-24 00:55:33 浏览:664
重生宠物类的小说 发布:2025-05-24 00:54:43 浏览:823
类似女法医辣手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5-05-24 00:48:45 浏览:941
苍狼李波网络小说 发布:2025-05-24 00:31:30 浏览:549
游戏王性奴小说 发布:2025-05-24 00:30:48 浏览:954
乔季云小说结局 发布:2025-05-24 00:30:35 浏览:54
穿越之天才嫡女逆世大结局小说 发布:2025-05-24 00:12:36 浏览:288
小说泪痕剑大结局片段 发布:2025-05-24 00:10:56 浏览:520
类似于微微一笑的网游小说 发布:2025-05-24 00:07:48 浏览:840
言情小说网96 发布:2025-05-24 00:07:39 浏览: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