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短篇小说典型例题

短篇小说典型例题

发布时间: 2023-09-13 04:06:37

『壹』 阅读下面课文节选,回答后面题目。(8分)老贝尔曼是住在楼下底层的一个画家,年纪六十开外,有一把像是


小题1:外貌描写和语言描写。老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他善良、富有同情心。(写对两个手法得2分,人物性格意思对就可以得2分。)
小题2:最后的常春藤叶。可以使小说产生出人意料的效果(欧·亨利式结尾),也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答出“最后的常春藤叶”得1分;好处答出1点给1分,答出2点给3分。)

『贰』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考点梳理!

小说也是高考文学作品阅读的重点考查文体,古典小说、现代小说、短篇小说或长篇小说(节选)都是考查的范围。
高考重点考查考生对小说的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能力,从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主题、语言内涵、表达技巧等方面设题。同时,注意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创意性的解读。
1.体察小说人物

体察人物形象可以从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角度审视,也可以将其放在具体的环境、情节里审视,还可以从文中其他人物或者作者评价的角度去审视。【典型例题】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2008年高考广东卷)【相关文段】
我总忘不了小船送来的那天。父亲并没有显示出什么特别的神情。他像往常一样戴上帽子,对我们说了一声再见,没带食物,也没拿别的什么。我原以为母亲会大吵大闹,但她没有。脸色苍白,从头到尾她只说了一句话:“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远别回来。”
……
人们一致认为,对于父亲而言,食物是一个大问题,他一定会离开大河,回到家中。
他们可是大错特错了。父亲有一个秘密的补给来源,那就是我。我每天偷了食物带给他。后来我惊异地发现,母亲知道我做的一切,而且总是把食物放在我轻易就能偷到的地方。她怀有很多不曾流露的情感。
(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河《第三条岸》)
【解题指导】分析人物要注意人物性格的不同的侧面,这就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人物。这里作者将“母亲”放在“父亲”故事的主线上展示她的个性,我们可以看到,“母亲”对待“父亲”的行为态度,“语言”与“行为”上是有所不同,这正好反映了她性格的不同侧面。
【参考答案】母亲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她对父亲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亲的行动后,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远别回来。”对于父亲的举动,她觉得羞辱。但对父亲,她虽不理解,在物质方面是支持的,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可见她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

2.分析小说主题
小说主题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人物入手:①主要人物是谁?②主要人物具有怎样的品质,作者对其有何评价?③人物之间的关系(映衬、对比、冲突),为什么这样安排?如2008年高考江苏卷小说题为“侯银匠”,说明他是小说的主人公。小说写了侯银匠一家人的生活,表达了社会下层人物的普通生活和深厚的亲情,表现他的勤劳、精细,还有内心的寂寞、凄苦,这便是小说的主题。根据选材为主题服务的原则,总体上我们可以说,写侯菊的笔墨,也是为了写侯银匠(用映衬、烘托之法),也是为了突出主题。
(2)从情节入手:从情节透视人物命运、作者情感倾向等,进而探究小说的主题。
(3)从时代背景入手,如分析《阿Q正传》、《风波》等小说的主题,都要将其置于辛亥革命失败这一大的背景下来思考。
(4)从描写手法切入,即从小说对比、象征、细节描写等艺术手法入手探究主题。如孙犁的小说《嘱咐》写水生嫂送水生的冰床在水淀上飞行和太阳光冲开浓雾的情景,就不仅充满诗情画意,而且象征着人民解放事业的飞速发展、分离的暂时性和胜利的必然性。

3.理解小说情节
理解小说情节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情节的发展阶段: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把握情节的意义,透视情节表达的思想本质。
(3)把握情节安排上的特点、艺术构思的巧妙(伏笔、照应,悬念,巧合,误会,陡转,抑扬)。
(4)分析某一情节在人物塑造、故事发展、表达主题等方面的作用。解答“情节作用”类的题目,思路有三:
一是考虑某个情节与全文中相关情节的关系。如,这道题题干对思考点进行了明确的限定,即“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显然要求思考第二段的情节与下文的关系,并能从这个关系中悟出作者安排情节的匠心。如小说《侯银匠》第二段就表达手法而言属于概述,就全文情节展开而言起交待(铺垫)作用。小说后面的情节写侯银匠如何爱女儿,女儿怎样聪明能干,都有据可依。这也是小说的常见技巧之一。
二是考虑情节与主题的关系。如《骆驼祥子》中暴雨狂泻,道路迷茫,“半死半活”的祥子,“低着头一步一步的往前拽”的情节,反映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凄苦生活、悲惨命运。
三是考虑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如《水浒传》写武松打虎,多次提到哨棒,给读者以武松会依仗哨棒打虎的印象,接着安排哨棒打断,手中的一半也被武松扔在一边,两手揪住老虎头皮,按在地上,提起铁般拳头,打得老虎眼、口、鼻、耳四窍流血的情节,有力地彰显了武松徒手打虎的英雄本色。
4.学会创意解读
鉴于高考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即便是探究题,也会在给学生选择机会的同时,对回答问题的角度、思考范围等进行适当的限制。解答这类试题,考生应该在题干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角度,这样更有利于实现有创意的解读。

【典型例题】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叁』 初二语文 契科夫《变色龙》中的题目

《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在这篇著名的小说里,他以精湛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专横跋扈、欺下媚上、看风使舵的沙皇专制制度走狗的典型形象,具有广泛的艺术概括性。小说的名字起得十分巧妙。变色龙本是一种蜥蜴类的四脚爬虫,能够根据四周物体的颜色改变自己的肤色,以防其它动物的侵害。作者在这里是只取其“变色”的特性,用以概括社会上的一种人。

小说的内容富有喜剧性。一只小狗咬了金银匠的手指,巡官走来断案。在断案过程中,他根据狗是或不是将军家的这一基点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孔。作者通过这样一个猾稽的故事,把讽刺的利刃对准沙皇专制制度,有力地揭露了反动政权爪牙们的无耻和丑恶。

最突出的是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从他对下属、对百姓的语言中表现他的专横跋扈、作威作福;从他与达官贵人有关的人,甚至狗的语言中暴露他的阿谀奉承、卑劣无耻;从他污秽的谩骂随口喷出来揭开他貌若威严公正里面的粗俗无聊。同时,作者故意很少写他的外貌神态,令人可以想象:此人在说出这一连串令人难以启齿的语言时,竟然是脸不变色心不跳的常态,由此更突出了这一人物丑恶的嘴脸、卑劣的灵魂。

奥楚蔑洛夫在短短的几分钟内,经历了五次变化。善变是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作品以善于适应周围物体的颜色,很快地改变肤色的“变色龙”作比喻,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狗主是普通百姓,那么他严惩小狗,株连狗主,中饱私囊;如果狗主是将军或将军哥哥,那么他奉承拍马,邀赏请功,威吓百姓。他的谄媚权贵、欺压百姓的反动本性是永远不变的。因此,当他不断的自我否定时,他都那么自然而迅速,不知人间还有羞耻事!“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已经成为一个代名词。人们经常用“变色龙”这个代名词,来讽刺那些常常在相互对立的观点间变来变去的反动阶级代表人物。对他们说来,毫无信义原则可言。万物皆备于我,一切为我所用。他们这一伙不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变色龙——奥楚蔑洛夫吗?

《变色龙》是契诃夫的许多短篇小说中脍炙人口的一篇。它没有风花雪月的景物描写,也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安排,作家在描述一个警官偶然审理一件人被狗咬的案情中,只用寥寥几笔,就极其简练、锋利地为我们勾勒出一个灵魂丑恶,面目可憎的沙皇走狗——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形象,寄寓着一个发人深思的主题。

《变色龙》使我了解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俄国沙皇封建专制独裁统治的黑暗。理解以奥楚蔑洛夫为代表“变色龙”似的政府官员正是这种黑暗统治的产物。
=======================================================
特别应该指出的奥楚

蔑洛夫“脱”“穿”大衣的两个动作,生动地传达出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与思想起

伏。他刚威风凛凛地恫吓狗主人,决定严加惩处,忽

然听说狗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他为自己的放肆而懦懦不安了:“席加洛夫将军

?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他的心理活

动和他的狼狈相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讽刺得多么尖刻。变色龙在寻找变色术,仿

佛脱掉大衣能减轻他的负担,能解脱他的窘境似的。正在这时,得知狗不是将军

家的,他立即又神气起来,说了要法办狗主人的话。然而他的话音刚落,巡警判

断这狗可能是将军家的,他又为方才的得意忘形而恐惧了:“哦!……叶尔德林

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变色龙又在寻找变色术,仿

佛大衣能保护和掩饰自己似的。变色龙的灵魂通过一热一冷、一脱一穿的细节描

写,展示得何等生动。作者无需花费笔墨去作人物心理描写,只就一件大衣的处

理,就把人物在当时当地具体变化着的心理状态,揭示得如此透彻,如此深刻,

真可谓画龙点睛之笔。

=========================================
小说曾四次写奥楚蔑洛夫身上的这件军大衣,这些细节描写深刻地抖涨了人物的性格特性,明显地表示了主题。

作者以“军大衣”这一打扮,交接了奥楚蔑洛夫的身份。

第二次写军大衣是正在奥楚蔑洛夫听到有人说“这仿佛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应前“把大衣脱下来”“判”错了狗,急得他满身冒汗。脱大衣的动作,了他猛吃一惊,满身炎热的胆寒生理。

第三次忽听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又站即威风起来。可又有人说:“没错儿,将军家的!”这时他大惊失色:“……给我穿上大衣吧,……挺冷……”这里穿大衣则是心冷胆怯的表示。把奥楚蔑洛夫的有遗。

末端,他训了一通赫留金后,“裹紧大衣……独自走了。”这里第四次写军大衣。既抽象而又传神的描绘这条变色龙出尽洋相之后,又规复了他兼的常态。总之,作品通过对奥楚蔑洛夫军大衣穿而又脱,脱而又穿的细节描画,极尽形貌地勾勒出变色历程中的。

『肆』 中考小说阅读题

我试试。
小说
1.概括小说内容,先归纳小说各大章节或各部分段落内容,再总体把握。可按照六要素方法介绍事件发展,力求简洁。抓住主线,删减旁支。
2.分析人物可从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人物描写中,具体分析出人物的性格、品质等。分析时应该联系文章内容,抓住其人物主要品质。
3.语句理解,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一般来说,不要单独摘出句子分析,在整篇文章中去理解。必要时,还应该通过分析文章人物性格等来理解语句。
4.句子的作用无外乎具有几种常规作用。文章的线索,中心,推进人物成长,故事发展,承前启后等等。但是每篇文章因为其内容文意不同,不同的句子又被赋予了不同的定义。所以回答句子作用时,应该联系文章内容来回答。
5.联想感悟环节是送分的。很多孩子得不了高分,大概是回答得不够具体和贴近吧。理解文章要表达的内涵很重要,在此基础上作适当的发挥。(看写作水平了)一定要贴近小说的中心思想。
散文
1.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但如果要概括文章的中心是有些难度的。事实上作家们也不一定能用一两句话来概括文章。认真揣摩散文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作者的内心真实想法,方好作答。
2.理解思路?认真阅读,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3.语句理解,散文比较难读,句子理解更不易,因此了解作者的生平性格很重要。注意语句的感情色彩。
4.句子赏析?和语句理解区别不大吧。
可联系生活实际作答,不要困于文中。
最后,我想申明一点,其实世上没有什么高明的做题技巧的。大巧似拙,文学功底深厚,便应付自如。反之,纵然剑法再高,也无驾驭之内劲。

热点内容
虐心狗血短篇小说 发布:2025-05-25 17:53:51 浏览:710
金庸经典小说集 发布:2025-05-25 17:52:22 浏览:833
国内十大好的网络小说 发布:2025-05-25 17:50:42 浏览:592
都市种菜小说 发布:2025-05-25 17:46:33 浏览:617
沈月圆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5-25 17:42:07 浏览:788
都市主角是僵尸的小说有哪些 发布:2025-05-25 17:38:18 浏览:941
大风相师小说最新章节 发布:2025-05-25 17:32:12 浏览:231
言情小说顾宇航祁佳 发布:2025-05-25 17:22:59 浏览:803
总裁小说之先婚后爱 发布:2025-05-25 17:16:59 浏览:87
米米拉最好看的小说言情 发布:2025-05-25 17:16:56 浏览: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