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短篇小说骑马原文
『壹』 莫泊桑的<骑马>主要内容
骑马
这家可怜的人是靠丈夫的微薄薪水困苦地度日的。自从两夫妇结婚以来,有两个孩子出
了世,于是初期不宽舒的境遇,变成了一种委屈的和没有光彩的而且羞人的苦况了,变成了
一种依然要装装门面的贵族人家的苦况了。
海克多尔·德·格力白林是个住在外省的贵族的子孙,在他父亲的庄园里长大,教育他
的是个老年的教士。他们并不是有钱的,不过维持着种种外表苟且偷生而已。
随后在二十岁那一年,有人替他在海军部找了一个位置,名义是办事员,年俸是一千五
百金法郎。他从此在这座礁石上搁浅了。世上原有许多没有趁早就预备在人生里苦斗的人,
他们一直从云雾当中观看人生,自身不仅没有什么方法和应付力量,而且从小也没有得过机
会去发展自身的特别才干,个别性能,一种可供斗争之用的坚定毅力,所以手里简直没有接
到过一件武器或者一件工具,格力白林就是这样一个人。部里最初三年的工作,在他看来都
是令人恐怖的。
他曾经访到了几个世交,那都是几个思想落伍而景况也都不如意的老头子,都是住在巴
黎市区里的那些贵族街道上的,圣日耳曼区的凄凉的街道上的,他也结识了一大群熟人。那
些贫穷的贵族对于现代生活是隔绝的,微末而又骄傲。他们都住在那些毫无生气的房子的高
楼上。其中从底层到高层的住户都有贵族头衔;不过从第二层楼数到第七层楼,有钱的人像
是很少。
种种无穷尽的偏见,等级上的固执,保持身份的顾虑,始终缠绕这些在往日有过光彩而
现在因为游手好闲以致颓败的人家。海克多尔·德·格力白林在这种社会里,遇见了一个像
他一般贫穷的贵族女子就娶了她。
在4年之间,他们得了两个孩子。
又经过4年,这个被困苦所束缚的家庭,除了星期日在香榭丽舍大街一带散步,以及利
用同事们送的免费票子每年冬天可以到戏院里看一两回戏以外,再也没有其它的散心事情。
但是在今年春初,有了一件例外的工作由科长交给了这个职员;末后他就领到一笔三百
金法郎的特别奖金。
『贰』 莫泊桑《骑马》的主要内容的简介
莫泊桑小说《骑马》刻画了因满足一时的虚荣而付出沉重代价的社会现象,令人悲哀。看来,所谓“体面”,无非是享乐排场风光,一种自我感觉
请见这个网址http://www.ie37.com/bbs/dispbbs.asp?boardid=32&id=195
『叁』 莫泊桑《骑马》的主要内容
故事讲述了一名小职员因为一笔意外的财富而组织了一次郊游,因为虚荣装作会骑马,导致撞伤了一名老妇人,致使全家被妇人讹诈。
主人公埃克托尔是一个小职员,因为一桩额外的工作偶然得到了一笔特别酬劳费,于是就为全家组织了唯一的一次郊游,准备像阔人一样享受一番。
郊游当天,妻子和孩子们坐着马车,但他因一时虚荣和想出风头的渴望,故意装作会骑马,结果在回程的路上非常尴尬地把一个老妇人撞伤。
而那个老妇人赖在医院里不肯出来,声称从此丧失了劳动能力。这使他背上了摆脱不掉的负担,被迫担当起赡养老人终身的责任,弄得从此以后不得不精打细算地过更为艰苦的生活。而这对于生活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3)莫泊桑短篇小说骑马原文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莫泊桑长达十年的小职员生涯,使他十分熟悉中下层人民的生存环境、生活状况、思想感情和精神状态等各个方面,对他们的痛苦和愿望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讽刺和同情构成了该小说的两大主要基调,这也是莫泊桑此类题材小说中的经典主题。讽刺,体现了作品的批判性,体现了莫泊桑对小资产阶级虚荣心的憎恶和否定;
同情,体现了作品的人道主义,体现出莫泊桑对小职员尴尬处境和不幸遭遇的怜悯之心。莫泊桑擅于在小说中将讽刺和同情非常精妙地融会在一起,这也是其短篇小说脍炙人口的重要原因之一。
短短一篇《骑马》,主人公埃克托尔的想出风头和由此造成的不幸结局,使读者既感到可笑可鄙,又产生出深深的可怜和哀痛。
讽刺和同情共融于作品之中,相反相成、相得益彰,更显示出作品的深刻性和丰富性,也使作品更具有深层的思想价值和永久的魅力。
『肆』 莫泊桑 《骑马》
1、骑马前: 动作:埃克多尔总要把他的大儿子抱起来,让他骑在自己的大腿上,使劲地颠他 语言:“这就是下星期日,爸爸在散步时跑马的样子。” “倘若他们可以给我一匹有点儿脾气的牲口,我就高兴了。你可以看见我怎样骑上去,并且,倘若你愿意,我们从森林公园转来的时候,可以绕路从香榭丽舍大街回家。那么我们真可以绷绷面子,倘若遇得见部里的人,我一定不会丢脸。单凭这一点就足够教长官重视我的。” 神态:喜滋滋 (死要面子、虚荣心作祟、得意炫耀) 2、骑马时: 动作:他把这牲口的四条腿逐一托起来扪了一遍,又按悄含了按它的脖项,两肋游运团、后腿弯,用一只手扣了扣它的胁部,再扳开它的嘴巴,检查了牙齿,随口报出了它的年龄 语言:“你别让孩子们这样乱嚷吧,否则你会弄得我的马狂奔!” “这是一匹受过快跑训练的烈马,……不过你应经看到,很快我就操纵自如了。现在它应经领教它的主人的厉害,不会再乱蹦乱跳了。”神态:紧张地盯着前方、面孔绷得紧紧的、神橘脸上一点血色都没有(煞有其事、装模作样、胆怯懦弱、狼狈不堪、死要面子)3、骑马后: 动作:跳了起来 语言:“你怎么能这样想?” (可怜可悲、为了满足虚荣心和维护所谓的面子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伍』 莫泊桑短篇小说选骑马主要内容
小说描写埃克托尔获得一笔额外收入,为全家组织一次郊游。为了炫耀,举家出游时,他骑上了马,由于骑术不娴熟,他撞倒了一位老妇人。老妇人声称从此丧失了劳动能力,他无可奈何地承担了赡养老妇人终身的责任。这对于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本文刻画了因满足一时的虚荣而付出沉重代价的社会现象。虚荣者的所谓“体面”,无非是讲排场,讲风光,追求自我的良好感觉。
『陆』 莫泊桑短篇小说
莫泊桑短篇小说全集,可以网上购买,文章内容网上不全,下面列出的是目录。
部分可以到莫泊桑吧找到http://tieba..com/f?ct=318767104&tn=KeywordSearch&sc=163739&pn=0&rn=50&lm=4&rs4=1&rs3=2&word=%C4%AA%B2%B4%C9%A3
米隆老爹
在一个春天晚上
瞎子
点心
牧童跳
旧物
动物磁气
一个科西嘉强盗
守灵之夜
梦
一个女人的供认
月光
情欲
通信
骗局
伊芙莉娜·萨莫里斯
约瑟夫朋友
孤儿
流动商贩
大声警告
新年礼物
以后
羊指球
从前
在一个死人身边
花房
一场决斗
一个晚上
复仇者
等待
初雪
恶作剧
从一个溺死者身上发现的信件
恐怖
抽搐
完了
我的二十五天
拉丁文问题
佃农
巴黎一市民的星期日
埃拉克利斯·格洛斯博士
吻
在旅途中
孩子
一个旅行者的笔记
焚尸柴堆
新婚旅行
舆论
一条狗的故事
科西嘉的故事
残留物
一个并非出于自愿的生活放荡者的陈诉
回忆
可笑的争端
解逅
不同的时代
一场真正的悲剧
咳嗽
死刑犯
到温泉去
徒劳无益的建议
专栏文章
病人和医生
遗赠
一个疯子写的信
一封来信
健康旅行
人间的苦难
节日
奥尔拉(初刊本)
闲聊
火星人
于松太太的贞洁少男
一次挫折
得了狂犬病吗?
模特儿
男爵夫人
一笔买卖
杀人犯
马丹姑娘
一个夜晚
忏悔
离婚
报复
一个妓女的历险记
窗子
阿萝玛
奥托父子
布瓦泰尔
勤务兵
兔子
一个晚上
大头针
迪舒
约会
港口
死去的女人
空有玉貌
橄榄园
苍蝇
淹死的人
考验
假面具
一幅画像
残废人
院长嬷嬷的二十五法郎
一桩离婚案件
谁知道呢?
米斯蒂
并不希罕的悲剧
伊俄卡斯忒先生
埃尔梅太太
白与蓝
催眠椅
拉莱中尉的婚事
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剥了皮的手
“甘草露,甘草露,透心凉的甘草露!”
我的妻子
亚历山大
犹大老爹
一百万
从巴黎到赫斯特
恐惧
抚爱
一个疯子?
坟墓
洒圣水的人
泰利埃公馆
公墓里的妓女
在河上
一个女雇工的故事
一家人
西蒙的爸爸
一次郊游
春天里
保尔的情妇
菲菲小姐
巴蒂斯特太太
衰退
玛罗卡
劈柴
圣骨
床
疯了吗?
觉醒
一着花招
骑马
圣诞夜餐
情话
巴黎奇遇
两个朋友
小偷
圣诞之夜
替身
山鹬
莫兰这只猪
女疯子
皮埃罗
小步舞
恐惧
诺曼底人的玩笑
木鞋
修软垫椅的女人
在海上
一个诺曼底人
遗嘱
在乡下
公鸡报晓
一个儿子
圣安托瓦
瓦尔特·施那夫斯的奇遇
月光
一次政变
狼
孩子
圣诞节的故事
奥尔唐斯王后
宽恕
圣米歇山的传说
一个寡妇
珂珂特小姐
珠宝
幽灵出现
门
父亲
穆瓦隆
我们的信
夜晚
密斯哈丽特
遗产
德尼
驴子
田园诗
绳子
伙计,来一杯啤酒!
洗礼
悔恨
我的于勒叔叔
旅途上
索瓦热婆婆
隆多里姐妹
老板娘
小酒桶
他?
我的舅舅索斯泰纳
安德烈的疾病
被诅咒的面包
吕诺太太的案件
一个智者
雨伞
门闩
相遇
自杀
勋章到手了!
夏莉
伊薇特
归来
被遗弃的人
上校的见解
散步
无赖汉穆罕默DE
看守
贝尔特
博尼法斯老爹揭发的罪行
萝丝
父亲
招认
项链
幸福
老人
懦夫
酒鬼
族间仇杀
珂珂
手
乞丐
一个杀害父母的人
小家伙
海雀岩
廷巴克图
真实的故事
永别了
回忆
忏悔
巴朗先生
贝洛姆老板的虫子
出售
陌生女人
知心话
洗礼
轻率
一个疯子
乡村法庭
发夹
山鹬
在车厢里
会好的
发现
孤独
在床边上
小兵
图瓦
老朋友帕西昂斯
男人-妓女
唇髭
陪嫁财产
二十九号病床
保护人
邦巴尔
头发
蒙吉莱老头
衣橱
十一号房间
俘虏
我们的英国人
罗歇的方法
忏悔
怪胎之母
泰奥迪尔·萨博的忏悔
小萝克
失事船只
隐居者
珍珠小姐
萝莎莉·普律当
关于猫
得救了
帕里斯太太
朱莉·罗曼
阿玛布尔老爹
奥尔拉
爱情
窟窿
克洛谢特
德·菲梅罗尔候爵
暗号
魔鬼
三王来朝节
在树林里
一家人
约瑟
高山客栈
流浪汉
『柒』 莫迫桑短篇小说每篇小说简介
莫泊桑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短篇小说大师,1880年《羊脂球》的发表使他一举成名,该篇亦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由于莫泊桑作品过多,只选择其代表性作品来介绍:
莫泊桑讲述故事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小人物,有诺曼底狡猾的农民、慷慨的工匠、受欺凌的女佣、小职员、小店主、小市民,也有比市民还世俗的破落贵绅、富商、工厂主,以及野心勃勃的政客。例如《项链》中因爱慕虚荣而毁了一生的小市民,《羊脂球》中,有爱国骨气的妓女和软骨头的富商与乡绅,在敌人面前的不同表现,《一家子》中为争取遗产而大打出手的一家人,《两个朋友》中宁死也不肯将通行口令告诉敌人一对友人,《莫兰这只公猪》中好色而愚蠢的服装店老板……
《瓦尔特·施那夫斯的奇遇》反映了敌军士兵为了活着宁可当俘虏的厌战情绪;《俘虏》描写的是法国妇女机智擒敌的故事。其中内容最丰富、意义最深刻的作品,则是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小说的内容是一个妓女和一些有产者同乘一辆马车离开德军占领区,大家对这个绰号羊脂球的妓女侧目而视,但是在由于沿途耽搁而饿得发昏的时候,却又厚着脸皮吃光了她的一大篮美味食品。马车在路过一个小镇时被拦住了,占据该镇的普鲁士军官要求羊脂球陪他过夜,否则不予放行。车上的工业家、伯爵和商人等为了不影响自己的生意,千方百计地劝说羊脂球为他们作出牺牲,但事后又鄙视她,任凭她陷于孤独和挨饿的境地。
小说里没有硝烟弥漫的战场,也没有刀光剑影的搏斗,然而它通过妓女羊脂球被迫向敌人献身的遭遇,刻画了各具特色的人物,特别是勾勒了有产者们为了私利而不顾民族尊严的丑恶嘴脸。羊脂球自尊自强、不甘屈服,表现了爱国主义的凛然正气,结果却被那些伪善的同胞推人火坑。他们为了迫使羊脂球就范,个个巧舌如簧、软硬兼施,就连道貌岸然的修女也沆瀣一气。莫泊桑以真实的细节、精练的语言和炉火纯青的技巧,使这篇小说构成了一幅战争时期法国的社会图景。作品中的善与恶时时形成不露痕迹的对照,使读者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战争的憎恨、对人民的同情和对所谓上等人的蔑视,因而不愧为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两方面都堪称楷模的名篇。
莫泊桑描写小职员生活的短篇小说很多,例如《骑马》和《项链》写他们为了出风头而弄巧成拙、自食其果,表现了他们可怜兮兮的虚荣心;《我的叔叔于勒》和《伞》讽刺了这类家庭的寒酸相和势利眼;《散步》中的小职员数十年如一日地过着单调乏味的生活,最后意识到这一点时不禁悲愤地上吊自尽。这些作品揭露了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和官僚机构里腐败昏聩的作风,讽刺了小职员的自私虚荣和尔虞我诈,同时又对他们的刻板生涯寄予了人道主义的同情。
莫泊桑有大量的短篇小说描绘诺曼底农村的生活,它们从各个方面反映了贫苦农民的悲惨遭遇,例如《瞎子》、《绳子》、《穷鬼》等等,其中的主人公都因备受欺凌而死去。《皮埃罗》讽刺了地主婆的吝啬,《流浪汉》谴责了把好人逼成盗贼的社会风气。《真实的故事》中的地主玩弄女佣,造成了女主人公绝望地死去的悲剧。也有一些作品表现了农民的狭隘,例如《老人》中的夫妇为了不耽误农活而希望垂危的老人快点去世,《图瓦》中的女主人公竟让因肥胖而中风的丈夫孵鸡蛋等等。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的题材之外,莫泊桑还从爱情和情欲的角度,描绘了人们多姿多彩的感情生活。其中《月光》是反对禁欲主义的名篇,写一个神父在皎洁月光下理解了爱情;《橄榄园》谴责了不负责任的放荡行为,《巴蒂斯特太太》则批判了歧视受辱女子的不良风俗。值得指出的是,妓女的题材在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说里占有很大的比重。例如《衣橱》等都反映了妓女的悲惨生活。
『捌』 课本剧《莫泊桑。骑马》
这对可怜的夫妇是靠丈夫的一点微薄薪水勉强维持生活。自从两夫妇结婚以后,有两个孩子出了世,于是初期不宽舒的境遇,变成了一种委屈的和没有光彩的而且羞人的苦况了,变成了一种依然要装装门面的贵族人家的苦况了。
埃克托儿·德·格里伯兰是个住在外省的贵族的子孙,在他父亲的庄园里长大,教育他的是个老年的教士。他们并不是有钱的,不过维持着种种外表苟且偷生而已。
随后在二十岁那一年,有人替他在海军部找了一个位置,名义是办事员,年俸是一千五百金法郎。他从此在这座礁石上搁浅了。世上原有许多没有趁早就预备在人生里苦斗的人,他们一直从云雾当中观看人生,自身不仅没有什么方法和应付力量,而且从小也没有得过机会去发展自身的特别才干,个别性能,一种可供斗争之用的坚定毅力,所以手里简直没有接到过一件武器或者一件工具,格力白林就是这样一个人。部里最初三年的工作,在他看来都是令人恐怖的。
他曾经访到了几个世交,那都是几个思想落伍而景况也都不如意的老头子,都是住在巴黎市区里的那些贵族街道上的,圣日耳曼区的凄凉的街道上的,他也结识了一大群熟人。那些贫穷的贵族对于现代生活是隔绝的,微末而又骄傲。他们都住在那些毫无生气的房子的高楼上。其中从底层到高层的住户都有贵族头衔;不过从第二层楼数到第七层楼,有钱的人像皮圆是很少。
种种无穷尽的偏见,等级上的固执,保持身份的顾虑,始终缠绕这些在往日有过光彩而现在因为游手好闲以致颓败的人家。海克多尔·德·格力白林在这种社会里,遇见了一个像他一般贫穷的贵族女子就娶了她。
在4年之间,他们得了两个孩子。
又经过4年,这个被困苦所束缚的家庭,除了星期日在香榭丽舍大街一带散步,以及利用同事们送的免费票子每年冬天可以到戏院里看一两回戏以外,再也没有其它的散心事情。
但是在今年春初,有了一件例外的工作由科长交给了这个职员;末后他就领到一笔三百金法郎的特别奖金。
他带了这笔奖金回来向他妻子说道:
“亲爱的杭丽艾德,我们现在应当享受点儿,譬如同着孩子们好好儿地玩一回。”
经过一番长久的讨论以后,才决定大家同到近郊去吃午餐。
“说句实在话,”埃克托儿高声喊起来。“反正就这么一次,我们去租一辆英国式的小马车,给你和孩子们以及女用人坐,我呢,我到马房里租一匹马来骑。这于我是一定有益处的。”以后在整个星期中间,他们谈话的资料完全是这个定了计划的近郊游览。
每天傍晚从办公室回来,埃克托儿总抱着他的大儿子骑在自己的腿上,并且使尽气力教他跳起来,一面向他说道:
“这就是下星期日,爸爸在散步时跑马的样子。”
于是这顽皮孩子整天骑在椅子上面,拖着在厅子里面兜圈子,一面高声喊道:
“这是爸爸骑马儿哪。”
那个女佣人想起先生会骑马陪着车子走,总用一种赞叹的眼光瞧着他;并且在每次吃饭的时候,她静听先生谈论骑马的方法,叙述他从前在他父亲跟前的种种成绩。哈!他从前受过很好的训练,所以只要骑到了牲口身上,他一点也不害怕,真地一点也不害怕!
他擦着手掌重复地向他妻子说道:
“倘若他们可以给我一匹有点儿脾气的牲口,我就高兴了。你可以看见我怎样骑上去,并且,倘若你愿意,我们从森林公园转来的时候,可以绕路从香榭丽舍大街回家。那么我们真可以绷绷面子,倘若遇得见部里的人,我一定不会丢脸。单凭这一点就足够教长官重视我的。”
到了预定的那一天,车子和马同时都到了他的门外。他立刻下楼去检查他的坐骑了。他早已教人在自己的裤脚管儿口上,绽了一副可以绊在鞋底上的皮条,这时候,他又扬起昨天买的那根鞭子。
他把这牲口的四条腿一条一条地托起来,一条一条地摸了一遍,又按过了它的脖子,肋骨和膝弯,再用指头验过了它的腰,扳开了它的嘴,数过了它的牙齿,说出了它的年龄,末了,全家已经都下了楼,他趁此把马类的通性和这匹马的特性,举行了一次理论实际双配念方兼顾的小演讲,根据他的认识这匹马是最好的。
等到大家都好好地坐上了车子,他才又去检查马身上的鞍辔;随后,他踏到了一只马镫上立起来,就跨到了牲口身上坐下了,这时候,那牲口开始驮着他乱跳了,几乎掀燃卖塌翻了它的骑士。
慌张的埃克托儿极力稳定它,说道:
“什么话,慢点儿,朋友,慢点儿。”
随后,坐骑恢复了它的常态,骑士也挺起了他的腰杆儿,他问道:
“大家都妥当了?”
全体齐声回答道:
“妥当了。”
于是他下了命令:
“上路!”
这些坐车和骑马的人都出发了。
所有的视线都集中在他的身上。他用英国人的骑马姿态教牲口“大走”起来同时又过分地把自己的身子一起一落。他刚好落在鞍子上,立刻如同要升到天空似地又向空中冲起。他时常俯着身子像是预备去扑马鬃,并且双眼向前直视,脸上发白,牙关咬紧。
他的妻子抱着一个孩子搁在膝头上,女用人抱着另外的一个,她们不住地重复说道:
“你们看爸爸呀,你们看爸爸呀。”
那两个孩子受了动作和快乐以及新鲜空气的陶醉,都用好些尖锐的声音叫唤起来。那匹马受了这阵声音的惊骇,结果那种大走就变成“大颠”了,末了,骑士在极力勒住它的时候,他的帽子滚到了地上。于是赶车的只得跳下车来去拾,后来埃克托儿接了帽子,就远远地向他的妻子说:
“你别让孩子们这样乱嚷吧,否则你会弄得我的马狂奔!”他们在韦西奈特的树林子里的草地上,用那些装在盒子里的食品做午餐。
尽管赶车的照料着那三匹牲口,海克多尔不时还站起来去看他骑的那匹牲口是不是缺点儿什么,并且拍着它的脖子又给它吃了点儿面包,好些甜点心和一点儿糖。
他高声说道:
“这匹马性子很烈。开始它固然掀了我几下子,但是你看见了我很快就平静下来了;它承认了它的主人,现在它不会再乱跳了。”
他们按照了预定的计划,绕道从香榭丽舍大街回家。
那条路面宽敞的大道上,车子多得像是蚂蚁。并且,在两边散步的人也多得可以说是两条自动展开的黑带子,从凯旋门一直延到协和广场。日光照到这一切上面,使车身上的漆,车门上的铜挽手和鞍辔上的钢件都放出反射的光。一阵运动的颠狂,一阵生活上的陶醉,像是鼓动了这些人群的车马。那座方尖碑远远地竖立在金色的霞光当中。海克多尔那匹马自从穿过了凯旋门,就陡然受到一种新的热劲儿的支配,撒开了大步,在路上那些车辆的缝儿里斜着穿过去,向自己的槽头直奔,尽管它的骑士费尽了方法让它安静,不过简直毫无用处。
那辆车子现在是远远地和马相离的了,远远地落在后面了;后来那匹马走到了实业部大厦跟前,望见了那点儿空地就向右一转并且大颠起来。
一个身系围腰的老妇人,用一种安安稳稳的步儿在街面上横穿过去,她刚好挡住了这个乘风而来的海克多尔的路线。他没有力量勒住他的牲口,只得拚命地开始叫唤:
“喂!喂!那边!”
那个老妇人也许是一个聋子,因为她仍然太太平平继续她的路程,直到撞着了那匹像火车头一般飞奔过来的牲口胸前,她才滚到十步之外,裙子迎风飞舞,一连翻了三个筋斗。许多声音一齐嚷道:
“抓住他!”
张惶失措的埃克托儿抱着马鬃一面高声喊道:
“救命!”
一股怕人的震动力量,使得他像一粒子弹似地从那匹奔马的耳朵上面滑下来,并且倒在一个刚刚扑到他跟前的警士的怀里。
顷刻间,一大群怒气冲天的人,指手划脚,乱叫乱嚷,团团地围住了他。尤其是一个老先生,一个身佩圆形大勋章的大白胡子,像是怒不可遏似的。他不住地说:
“真可恨,一个人既然这样笨手笨脚就应该待在家里不动。骑不来马就不必跑到街上来闹人命。”
但是四个汉子抬着那个老妇人过来了。她像是死了一样,脸上没有血色,帽子歪着顶在头上,而且全身都是灰尘。“请您各位把这妇人送到一家药房里,”那个老先生这样吩咐,“我们到本区的公安局里去。”
埃克托儿由两个警士陪着走了。另外一个警士牵着他的马。一群人跟在后面,末了,那辆英国式的马车忽然出现了。他的妻子连忙奔过来,女用人不明白如何是好,两个孩子齐声叫唤。
他说起自己当初正预备回家,却撞倒了一个老妇人,这算不了什么。他那一家吓坏了的人都走开了。
到了区公安局,没费什么事就把事情说清楚了,他报了他的姓名,海克多尔·德·格力白林,海军部职员,随后,大家专心等受伤者的消息。一个派去探听消息的巡警回来了。说她已经醒过来,但是她说内脏异常疼痛。那是一个做粗工的女佣人,年纪65岁,名叫西蒙大妈。
听到了她没有死,埃克托儿恢复了希望,并且答应负担她的治疗费用。随后他连忙跑到那药房里去了。
乱哄哄的一大堆人停在药房门口,那个老太婆躺在一把围椅上面不住地哼着,手是不动的,脸是发呆的。两个医生还在那里替她检查。四肢没有损坏一点,但是有人怀疑内脏有一种暗伤。
埃克托儿和她谈话了:
“您很难受吗?”
“唉!对呀。”
“哪儿难受?”
“我肚子里简直像一炉火。”
一个医生走过来:
“您,先生,您就是闹下这个乱子的人吗?”
“是的,先生。”
“应该把这妇人送到一个疗养院里去,我认识一家,那里的住院费用是每天六个金法郎。您可愿意让我去办?”
埃克托儿快活极了,他谢了这个医生回到家里,心里松了一口气。
他妻子哭着等候他,他劝她不要着急:
“这没什么要紧,那个西蒙大妈已经好了些了,3天之后就可以痊愈,我送她到一家疗养院里去了,这没什么。”
没什么要紧!
第二天,他从办公室里下班出来,就去探听西蒙大妈的消息。他看见她正用一种满意的神气吃一份肉汤。
“怎样了?”他问。
她回答道:
“唉,可怜的先生。这还是老样子。我觉得自己差不多快要完了。并没有什么好点儿的样子。”
那位医生说应该等候,怕的是陡然起一种并发症。他等了三天,随后又去看。那老妇人面色光鲜,目光明亮,望见他的影子就哼起来。
“我不能够动一下,可怜的先生,我再也受不住了。这样要到我死的那天为止。”
埃克托儿的脊梁上面起了一阵寒噤。他请教医生。那医生伸起两只胳膊向他说道:
“您有什么办法,先生,我不晓得。我们试着抱她起来,她就直嚷。就是要教她换一换椅子的地位,也没有法子能够禁止她伤心地乱嚷。我应该相信她向我说的话,先生,我总不能钻到她肚子里面去看一看呀。所以非到我看见她走得动的时候,我没有权力假定她在那里说谎。”
那老妇人呆呆地静听,两只眼睛露出狡猾的光。
8天过去了;随后又是半个月,一个月。西蒙大妈始终没有离开她的围椅。她从早吃到晚,发了胖,快乐地和其余的病人谈天,仿佛已经是惯于不动作了,如同这就是从她50年来的上楼,下楼,铺床,从地下向高楼上运煤、扫地和刷衣等等工作,好好儿挣得来的休息。
埃克托儿摸不着头脑了,每天来看她,他觉得她每天都是安稳的和恬静的,并且向他高声说道:
“我再也不能够动了,可怜的先生,我再也不能动了。”
每天傍晚,那位忧心如焚的格力白林夫人总向他问道:
“西蒙大妈呢?”
每次,他总垂头丧气地回答:
“一点也没变化,绝对一点也没有!”
他们辞退了家里的女用人,因为她的工钱成了极重的负担。他们还格外节省用费,那笔特别奖金完全耗掉了。
于是埃克托儿约好了四位名医生团团地齐集在老妇人跟前。她听凭他们诊察,摸索,把脉,一面用一副狡狯的眼光瞧着他们。
“应该教她走几步。”有一个医生说。
她大嚷起来:
“我再也不能够了,我的好先生们,我再也不能够了!”
于是他们握着她,托起她,牵着她走了几步,但是她从他们的手里滑出来,倒在地板上面乱嚷,声音非常可怕,他们只好用异常小心的态度,把她仍然抬到原来的座位上。他们发表了一个谨慎的意见,然而断定是无法工作的。
末了,埃克托儿把这种消息报告他妻子的时候,她不由自主地倒在一把椅子上面,一面结结巴巴地说道:
“不如把她养在这里还要好一点,这样我们可以少花点儿钱。”
他跳起来了:
“养在这儿,养在我们家里,你居然这样想?”
但是这时候,她对什么都是忍让的,噙者眼泪说道:
“你有什么办法,朋友,这有不是我的错!……”
『玖』 莫泊桑 骑马 人物赏析
人物形象(主人公)赏析:小说中的主人公海克多尔是一个爱慕虚荣、追求排场而付出沉重代价的形象。他在海军处任办事员,是一位贵族子孙,但家里没什么钱,当意外获得金钱后,他想带着家人,驾着马车去郊游,以炫耀自己,可见他追求排场;本来不会骑马,却要在儿子、用人面前炫耀自己懂马、骑术好,可见他爱慕虚荣。而这两点正是造成造成他悲剧的主要因素,如果没有讲求排场的郊游,如果没有爱慕虚荣的骑马,他就不会撞到老人,也不会因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人物(老妇人)赏析:小说中的被撞倒的老妇人西蒙是一个自私自利、狡猾奸诈的人。被撞后,“不住地哼哼,两手一动也不动,脸上呆呆地毫无表情”;在疗养院,从“很满意地在喝油腻的肉汤”,到“面色也照常了,眼睛也有神了”,再到“不停嘴地吃,慢慢地胖起来”,“很快活地跟别的病人聊天说地”,最后“安安静静,心安理得”。可是对一切人的质疑,她永远不变地回答:“我不能动了,一直到死,我就是这样下去了。”一拨又一拨的医生为她检查,她“一动不动听着,眼里露出狡猾的眼光”。这是一个狡猾刁钻的老婆子,她的后半辈子赖上埃克托尔了。
故事梗概:主要讲了主人公在海军处任办事员,虽然不是很富有,但生活无忧,一家人过着舒适的平凡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了300法郎奖金,于是他决定带家人去旅游,为了炫耀,他决定骑马去,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事发生了,他撞了一位老妇人,为此,他要花一生的积蓄与精力去照顾这位老妇人,从此,他背负起了沉重的生活负担。
创作背景:对落贵族残存的美丽幻梦和面对现实的怯懦无能的批判。莫泊桑对没落贵族的批判除了与19世纪末法国贵族的现状有关,也与他本人的家世相连。莫泊桑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祖父时家庭已趋于没落,父亲更是生活放荡、赌博成性。当莫泊桑回望贵族家世时,尽管充满无限的怀想,却又不得不承认他们没有力量抵挡现实的争斗,只能步步衰颓;而当他面对现实时,却又清醒地看到整个社会充满了资产者的实利主义、掠夺成性;莫泊桑痛恨社会咄咄逼人的进击,同情贵族面临的挤压,又无奈地承认这是他们的必然命运。
作者简介:小说作者莫泊桑1850年出生于法国上诺曼府滨海塞纳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他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说及三部游记,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三百余篇短篇小说的巨大创作量在十九世纪文学始终是绝无仅有的。莫泊桑早年犯有神经痛和强烈的偏头痛,巨大的劳动强度与未曾收敛的放荡生活,使他逐渐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进行写作,在遭受疾病残酷的折磨之后,在1893年7月6日逝世,年仅43岁。
『拾』 骑马莫泊桑赏析
《骑马》法国19世纪后半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创作的短篇小说。故事讲述了一名小职员因巧羡为一笔意外的财富而组织了一次郊游,因为虚荣装作会骑马,导致撞伤了一名老妇人,致使全家被妇人讹诈。讽刺和同情构成了该小说的两大孝举拍主答告要基调,这也是莫泊桑此类题材小说中的经典主题。讽刺,体现了作品的批判性,体现了莫泊桑对小资产阶级虚荣心的憎恶和否定;同情,体现了作品的人道主义,体现出莫泊桑对小职员尴尬处境和不幸遭遇的怜悯之心。莫泊桑擅于在小说中将讽刺和同情非常精妙地融会在一起,这也是其短篇小说脍炙人口的重要原因之一。短短一篇《骑马》,主人公埃克托尔的想出风头和由此造成的不幸结局,使读者既感到可笑可鄙,又产生出深深的可怜和哀痛。讽刺和同情共融于作品之中,相反相成、相得益彰,更显示出作品的深刻性和丰富性,也使作品更具有深层的思想价值和永久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