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窗外的短篇小说
Ⅰ 琼瑶的作品
琼瑶的作品
1963
《窗外》、《幸运草》、《六个梦》、《烟雨濛濛》
1964
《菟丝花》、《几度夕阳红》、《潮声》
1965
《船》
1966
《紫贝壳》、《寒烟翠》、《月满西楼》
1967
《翦翦风》
1968
《彩云飞》
1969
《庭院深深》、《星河》
1971
《水灵》、《白狐》
1972
《海鸥飞处》、《心有千千结》
1973
《一帘幽梦》、《浪花》
1974
《碧云天》、《女朋友》
1975
《在水一方》、《秋歌》
1976
《人在天涯》、《我是一片云》、《月朦胧,鸟朦胧》、《雁儿在林梢》
1977
《一颗红豆》
1978
《彩霞满天》、《金盏花》
1979
《梦的衣裳》、《聚散两依依》
1980
《却上心头》、《问斜阳》
1981
《燃烧吧,火鸟》、《昨夜之灯》
1982
《匆匆,太匆匆》
1983
《失火的天堂》
1985
《冰儿》
1988
《剪不断的乡愁》
1989
《我的故事》
1990
《雪珂》、《望夫崖》
1992
《青青河边草》
1993
《梅花烙》、《水云间》
1994
《新月格格》、《烟锁重楼》
1997
《还珠格格》、《苍天有泪》
2019
《梅花英雄梦》
琼瑶(1938年4月20日-),本名陈喆,笔名除琼瑶外,还曾用过凤凰、心如。琼瑶创作小说主要代表作有《窗外》、《潮声》、《水云间》、《一帘幽梦》、《心有千千结》、《梅花烙》、《海鸥飞处彩云飞》和《彩霞满天》等。
步入职业作家行列,并相继进入电影、电视剧制作行业。琼瑶16岁时以心如为笔名发表小说《云影》,25岁时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窗外》。琼瑶创作的小说作品大多已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其中较为闻名的包括《庭院深深》、《梅花三弄》系列、《还珠格格》系列等。
Ⅱ 关于自然风景的短篇小说有哪些
1
在你和她交往了半个月之后,决定抽出两天的时间,陪她去爬山。那时已是年底,天气越来越冷,十二月初,气温一下子降到了零度,不久就要下雪了。你从天气预报中得知这个城市附近的有一座叫仙境山的山上正在下雪,这是看雪景一个好机会,如果错过了,不知道又要等到什么时候。你告诉她去雪后山上风景一定更美,空气也更清新,她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你提起一天预订好车票,第二天一大早把她给从床上给叫起来。那时,她还酣睡着,外边天还是黑的,但已经是早上六点多钟了,汽车七点钟开。你朝她的脖子上哈气,她才慢慢地醒过来,一脸惺忪的样子,头发也蓬乱得很。你提醒她今天要爬山,声音很轻,汽车不等人,马上要开了,什么车子,去山上的车子啊,哦,她轻轻地恩了一声,慢慢地爬起来,慢慢地穿衣服,等到穿好衣服,洗漱完了以后,已经六点半了。还好,在她梳妆打扮时,你已经把上山要带的行李都装好了。她的一件爬山穿的厚厚羽绒服,一双棉鞋,你的刮胡刀,两条牛仔裤,一件毛衣,防冻霜,备用的袜子,和其他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所有这一切,都装在满洗漱用品的登山包里。
在最后几分钟钟,你们才赶上了车子,乘客大都坐下了,从装扮看,似乎都是为了去爬雪山的,他们脸上透着兴奋的颜色,都兴致勃勃地聊着今天的雪天,对即将要看到的雪景充满了期待。你和她一上车就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在倒数第二排,她坐在里座,你坐在外座。一坐下,她就把耳塞塞到耳朵里开始听音乐了,你则将目光放在了窗外。司机似乎在等你们,你们一上车,他就发动了引擎。窗外此刻雪花正逐渐地飘下,往车玻璃上飘,往路边的树木上飘,还往行人的身上飘。
汽车开了一个小时后,便开到了山林里的一条环山马路上了。马路两边都是高大的杉树了,杉树那纹理清楚的树叶上沾满了雪花,被风一吹就哗啦啦地落下。啪嚓一声,你坐在车内,都能听见雪块落到车顶上的声音。
“哎呀,这雪下得够大的啊!”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女人大惊小怪地说。
“是啊,山下竹林都被雪覆盖了,好漂亮。”一个男人说。
女人和男人坐在一起,一路上,两个人都拿着相机在不停地拍摄着车外的雪景。
雪大概今天一天都不会停下了,不知道到山上的路会不会畅通,你想,在你这么想的时候,汽车一直很顺利地往前开,不断地上坡,下坡。你看到前面马路上的车轮胎驶过的印子,知道今天也有很多上山的车子,所以,并不会对上不了山感到担心。她还在闭着眼睛,聆听着音乐,你想告诉她车外的雪景是多么漂亮,山上的雪下得是有多么的大,但她好像对这一切都不是特别感兴趣,所以你没有打扰她,就让她待在属于自己的世界吧!你想。
汽车越爬越高,又越来越低,大概是进入到山里的一个小镇了,马路两边开始出现了一些楼房和商店。一些游人走在马路边,也许是刚刚从汽车上下来的,他们大都背着包裹,持着大炮镜头,不断地左顾右盼,在寻找着好的用来拍照的风景。这里是通往山上的必经之路,马路边有一个汽车站所发出的汽车是专门要去山上的,每隔一小时一趟,今天的车次大概都发完了,车站里面还零散地站着些游客,也许是刚从山顶上下来的。你擦掉窗户上的雾气,窗外才看得清清楚楚,过不了一会儿,窗户上又会被雾气笼罩了。现在是下午四五点钟,因为这几天一直下雪,天色很快就暗了下来,看来,要等到明天早上才有车子上山了,你想,你们的车子在路上行驶了五个钟头了,耽误了不少的时间,要是平常,只需要三个钟头就可以到这里。
“都下去吧,到站了!”司机把车子停靠在一家家庭宾馆前,对车里的乘客说。
这时,你才注意到车里已经只剩下五个人了,除了你和她,还有三个学生模样的。你不知道在你晕晕欲睡的时候,车子已经停靠了好几次,大部分乘客在半路上都已经纷纷下车了,现在车上只剩下你们这几个。
“到了,该下车了。”她还在闭着眼睛,你推推她的肩膀,轻轻地说。她慢慢地睁开眼睛,把耳机摘掉,睡眼惺忪。
“到哪里了!”她用手擦去窗户上雾气,看着车外说。
“到山脚下了,我们今天晚上恐怕要在这里过一夜,明天再上山。”
“哦,那下去吧!”
你提着你门两个人的行李下了车,一脚踩在了雪里,陷得挺深。她紧跟着也下来了,也一脚陷了进去,紧跟着又抬起了脚,往路边雪比较浅显的地方走去。
路边是一家家庭宾馆,老板娘从大厅里走出来,客气地招呼着你们。
“进来吧!今天你们是上不了山的了。不管怎么说,都要住一晚的。”
那三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下车后,没有停下脚步,一直沿着马路往前走,那干净平整的积雪路被他们猜得乱七八糟,上面留下了三三两两的脚印。
“好的,我们要看看房间怎么样,一个标准间吧!”你对老板娘说。
你看着他们渐行渐远,消失在你的视线里,马路尽头右边是苍翠的竹林,左边是两三层高的民屋,大多数被改建成了土家菜馆,和宾馆。
“好,你带着他们上去看看。”老板娘叫一个年轻姑娘带着你们走进电梯,按了三楼,上去了。
从电梯里走出来,是一个宽敞的走廊,地上铺着红地毯。姑娘在前面领路,走到一间房间,停下,用钥匙把走廊边的一个房间的门打开,让你们进去看看。房间不错,挺宽敞的,为了透气,窗户没有关死,窗帘也开着,能看见窗外是一个花园,一束束雪花落在花园的树枝上,和一座假山上,一切都宁静而优美。
“好,今晚我们就住在这里了。”你抹过脸,对年轻女孩说。
她一进去就把行李放在床上,把窗户关上了,将空调遥控器拿起来,打开了空调。一股热气就从空调里呼呼地吹出来。房间顿时暖和了许多。
“我好冷,受不了了。”她用嘴吹着通红的手掌说。那时,你看到这一幕,恨不得把她的手掌给握住放在自己的怀里,但那个姑娘还在房间里,你不好意思做这一切。
“下去办理住宿手续吧!”姑娘说,说完就出去了,留下你们两个待在房间里。
“她好奇怪。”她说。
“哪里奇怪了?”你问。
“她一直盯着我看。”
“也许是你长得好看吧!”
“哪里是这样子,她看得我好难受。”
你没有再继续待在房间里听她发的牢骚,转身朝门外走去,走进电梯,来到楼下。大厅里有好几个人围着一个案几坐着,两男两女,都是年轻人,在打牌,大厅的另一边是另外一些中年人,穿着专业的登山服,其中的一个中年女性向前台走去。老板娘一直坐在前台后面,为房客办理入住手续。你走到前台,从口袋里拿出你的钱包和身份证。
“你们要住几晚?”老板娘办好了那几个中年人的入住手续后,问。
“一晚上就够了,明天上午爬完山,下午就坐车回去。”
“好,那我就给你订一晚上的,一百块房费。”
“好。”
“你还要鞋钉吗和鞋套吗?路上有雪,路滑,最好穿上鞋钉。”
“多少钱一双?”
“十元。”
“那来两双吧!鞋套不要了。”
你买好鞋钉,再到楼上去,那时她已经靠在床上了,手里拿着电视遥控器,电视机开了,一档当地的新闻节目,播报的是今明两天的天气。女播音员声音响亮地说,明天雪转晴,气温零下七度,注意防寒保暖。你手里拿着的鞋钉吸引了她的注意,她拿过去,立马穿上试了试。
“穿着鞋钉好麻烦,走路一点都不方便。”她从床上爬起来,穿上鞋钉后,在地板上走了几步。
“现在是雪天,我看穿上要好一些,不然摔倒了,可不是玩的。”
“好吧,我饿了,想去外边吃点东西了,我先下去了,等下你下楼来找我。”她脱下鞋钉,放在一边,走出了房间。
“好的。”你在她身后说。
Ⅲ 窗外青春年年青,苍天有泪天亦老是什么意思
原名陈喆,衡阳县渣江镇人。1938年4月20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九四九年随父陈致平由大陆到台湾。父亲陈致平是大学教授,母亲袁行恕出身书香门第。高中毕业后不久结婚生子,做主妇的同时开始尝试写作,其后步入职业作家行列,并进入电视、电影制作行业,其间婚姻破裂。现任丈夫为其经纪人、出版人,经营家庭作坊式的皇冠出版公司,琼瑶所有作品均由该公司出品。
1947年九岁在上海《大公报》儿童版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可怜的小青》;十六岁时,用成人的口吻写的小说《云影》在《晨光》杂志发表。1957年台北第二女子中学毕业。1963年7月,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窗外》,从此跃登台湾文坛。她创作颇丰,作品已有数十部之多。许多作品都要再版十几甚至几十版,而且往往都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在台湾和海外拥有大量读者,尤其受到广大青年的欢迎.琼瑶的作品:·剪不断的乡愁(散文) ·女朋友 ·冰儿 ·翦翦风 ·却上心头 ·梅花烙 ·燃烧吧火鸟 ·人在天涯 ·雪珂 ·望夫崖 ·昨夜之灯 ·聚散两依依 ·问斜阳 ·新月格格 ·梦的衣裳 ·水灵 ·烟锁重楼 ·六个梦 ·一颗红豆等等1938出生于四川成都罩颂,父亲陈致平,母亲袁行恕 ;
1942随家人由成都迁回故乡湖南,其后因抗日战争爆发迁回四川 ;
1947举家迁上海,在上海《大公报》发表其第一篇小说《可怜的小青》 ;
1949迁往台湾台北,父亲任教于师大国文系,母亲任教于建国中学 ;
1959结婚 ;
1963在《皇冠》杂志刊出小说《窗外》,不久后出单行本,为琼瑶出版的第一本书
1964离婚 ;
1965作品首度搬上锦幕,包括《婉君表妹》,《菟丝花》,《烟雨蒙蒙》,《哑女情深》;
1968成立火鸟公司,拍摄《月满西楼》和《陌生人》(改编自小说《幸运草》) ;
1976成立巨星公司 ;
1979与平鑫涛结婚 ;
1985出版《冰儿》,唯一没有父母亲角色的小说 ;
1986推出电视连续剧《几度夕阳红》 ;
1988首度返回大陆 ;
1990出版《雪珂》,首部历史古装长篇小说 ;
琼瑶的小说生涯
提及香港和台物培郑湾两地的爱情小说,琼瑶确实是一个横跨三十多年的"品牌".事实上,自她的处女作《窗外》在1963年发表后,便奠定了她在爱情小说的重要地位.
琼瑶的小说可分为三期:早期小说包括1963年发表的《窗外》至1971年的出版《水灵》和《白狐》,主要是由历朝历代中国民间传奇发展的古人爱情短篇故事.中期的小说由《海鸥飞处》开始,至《燃烧吧!火鸟》,主要是描写当代台湾为背景的爱情小说,除《我是一片云》外,可说全是大团圆结局.晚期则由八十年代创作出版《雪珂》开始,小说的背景搬回古代,内容企图处理变迁中都会男女的爱情观,并尝试脱离早期悲剧的宿命和中期公式化的快乐故事.
《几度夕阳红》是琼瑶小说创作中的重要作品,当中时空交错,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最能代表言情小情的特徵.两条故事主线,分别发生于抗战时期的重庆和六十年代的台北.第一个故事是女主角梦竹的年轻时代,她和来自昆明的大学生何慕天相恋,因母亲反对而发生许多扣人心弦的故事,最后,梦竹嫁给了何慕天的好友杨明远,并定居台北.小说的第二部则是梦竹女儿晓霜的恋情,晓霜的相恋对象魏如峰是何慕天的外甥,并在何慕天开设的公司任职,此后即是一连串的旧恨新愁的交织.最后,霜晓与魏如峰有情人终成眷属,梦竹仍留在明远身边,何慕天隐居山上不问世事.
这部作品,内容和结构都类似电视连续剧的模式,亦即是情节复杂,高潮迭起;情感表达方式强烈而夸张;人物关系则因家庭夙怨而纠缠不清;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导致种种终生憾事和恩怨情仇;主角身世的秘密和谜底的揭晓,及战乱,分离和重逢,这一切无疑是通俗剧的"基本元素".
总括而言,在琼瑶的爱情王国,爱情是滋润女性自我并赋与活力的源头.没有爱情,女性的自我就会枯萎凋零.在这情况下,琼瑶的女性形象无可避免的显得被动和消极.事实上,在五四时代,"爱情"这个概念是一种公众性的意识形态,主要是对中国父权制度的反叛和挑战,但在琼瑶的言情小说里则完全属于私人领域,对爱情的描述也纯由女性的立场出发中肆,这亦是被李敖等人批评为女主角面目苍白的理由;然而,这样一个梦幻世界推到了极致也有其意识形态上的助力,逆转了父权家庭中尊卑阶层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使拥有资源及力量的父母或男性,在感情的道德上召唤下,对一无所有的子女,特别是女性全心全意的奉献.这亦是言情小说的精神所在.
主要作品:
《窗外》《六个梦》 《烟雨蒙蒙》《幸运草》
《菟丝花》《几度夕阳红》 《潮声》《船》
《紫贝壳》《寒烟翠》 《月满西楼》《翦翦风》
《彩云飞》《庭院深深》 《星河》《水灵》
《白狐》《海鸥飞处》 《心有千千结》《一帘幽梦》
《浪花》《碧云天》 《女朋友》《在水一方》
《秋歌》《人在天涯》 《我是一片云》《月朦胧·鸟朦胧》
《雁儿在林梢》《一颗红豆》 《彩霞满天》《金盏花》
《梦的衣裳》《聚散两依依》 《却上心头》《问斜阳》
《燃烧吧!火鸟》《匆匆,太匆匆》 《失火的天堂》
2 琼瑶阿姨简介
《望夫崖》《青青河边草》 《梅花烙》《鬼丈夫》
《剪不断的乡愁》 《我的故事》《雪珂》
《水云间》《新月格格》 《烟锁重楼》
《苍天有泪之无语问苍天》
《苍天有泪之爱恨千千万》 《苍天有泪之人间有天堂》
《还珠格格五之一风云再起》 《还珠格格五之二生相许》
《还珠格格五之三悲喜重重》 《还珠格格五之四浪迹天涯》
《还珠格格五之五红尘作伴》
琼瑶的性格
当《文学报》记者曹晓鸣采访琼瑶时间"您认为自己是传统女性还是现代女性"时,琼瑶对自己性格的看法:
"我想不是传统的,但崇尚东方的智慧."
"我想我不是传统的,我自幼性格中就有一种叛逆性.《窗外》很大程度上是我的自传.自小我就任性,倔强,我行我素,为此吃了不少苦头.'三岁看到老',你想我会是传统的吗"
记者进一步问:"那是您的性情.在思想观念,道德伦理,为人处世上您是否尊重和依循传统呢比如您是如何看待女人的幸福的"
琼瑶笑着回答道:
"如果这样说我就更不传统了,因为我是价值多元论者,女人幸福以她自己的感觉为度,没有统一衡定的标准,不过这种各不相同的感觉都要有一个明智的前提,那就是作为一个女人要清醒地意识到在这个男人为主的社会里女人的种种不可更变的局限,一味心高志远是不行的.对女人来说幸福的含义是双重的,简单说就是社会价值的实现和个人情感如婚姻,家庭,生儿育女的满足.这两种要求总是发生冲突,双重满足的可能性较小.所以一定要接受这一事实,坦然处之,才可能走向幸福."
记者问:"那么,您是否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女人"
琼瑶回答道:"是的,我尽力而为.我不过是得到了我想得到并且能得到的东西."
琼瑶把"能"字说得特别重,表现出她的自信来.
记者又问:"那么您是否相信有永恒的爱"
琼瑶的回答巧妙而又出乎人意外:
"两个人到老都有话说那就是永恒的爱了."
记者问:"您觉得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琼瑶认真地思索后回答说:
"我觉得自己是个复杂的矛盾体.在情绪上我起落较大,时而快活,时而沮丧,时而天真,时而疯狂,说不上有什么原因.至于人生态度,总的说来我是个悲观主义者,相信人生下来就是受苦的,人生既痛苦又无聊,但在具体的生活中我又留恋着每一阵清风,每一片云彩,为一点小事或喜或悲,当然最终我总是能超脱出来而不陷得太深以致不能自拔."
琼瑶显然善于辞令,且还有着一副悦耳的嗓音.她随之让人感到她的传统还体现在她与丈夫平鑫涛先生的关系中.
说起平鑫涛琼瑶反而显得平静,甚至有点从容不迫了,全不似平先生谈起妻子来时那脉脉含情的情态.
琼瑶说:
"婚姻美满很大程度是依赖双方的心智素质水平,尤其是女方,比如平先生总是牵着我鼻子走却又总让我觉得自己赢了,而我非常重视双方精神上的沟通,哪怕写作再紧张,他出版社的业务忙,我们也总是要抽出相当一部分时间交换对各种问题包括对方的看法,不断地了解对方,也让对方了解自己.若产生分歧,我们不回避也不掩饰自己不愉快的情绪.双方是互相依赖,又尊重彼此的独立人格."
琼瑶还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她写作时经常忘了吃饭,全由平鑫涛到时送到面前,所以平鑫涛开玩笑地说:"如不送饭去,琼瑶会饿在书桌前."
琼瑶说,其实平鑫涛要真地不送饭给自己,自己还是会去找东西吃的,依赖往往是对方培养的,真要依赖不到人也就会自寻出路了,难道还能在一棵树上吊呀琼瑶说完自己爽朗地大笑起来.
对于自己的作品,当记者谈到有的评论家认为她是在重复自己时,琼瑶并不愿意就此多讨论,只是简单地回答道: "读者被触动的神经往往也是单一的,只要能打动人心,重复怕什么,不能打动人花样再多也没用."
琼瑶说她很少去考虑应该写什么,只凭本性,自然的冲动写.她告诉记者她写的常常就是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像《匆匆,太匆匆》中的好孩子就真有其人,她的许多信件至今还保存在他们手中.
记者问琼瑶今后会不会涉足其他题材领域,琼瑶认为至少目前不会,因为她喜欢她习惯的题材范围,轻车熟路,一往情深.
Ⅳ 谁能给我找到欧亨利小说《窗》的故事梗概
病房里有两个病人,都病得很重,不能活动。其中一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子,他请求护士每天让他坐起来,看看外面的风景,护士同意了。那个病人每天坐在病床上,看着窗外,给另一个病人讲述窗外的精彩世界。
起初,另一个病人很感谢他,但慢慢地开始嫉妒他,设想如果那个人不在了,他自己就可以在靠窗的病床上看风景了。
一天晚上,靠窗的病人病危,另一个病人本来有能力按铃叫护士,但是由于嫉妒心的作祟,他没有叫护士。
第二天,护士查房,发现靠窗的病人死了,另一个病人提出让他换到靠窗的病床,护士同意了。等到护士走后,那个病人费力的坐起来,向窗外望去,看到的只有一堵灰色的墙。
Ⅳ 暗恋是什么,暗恋是窗外下着大雨你没看我,我没看雨出自哪本书
暗恋百分之百。作者是吃跳跳糖的熊,连载丛激中,短篇短篇小说2137字。简介:暗恋是什么渗宴袜?祥举窗外下着雨,你没看我,我没看雨。
Ⅵ 《在另一个国家》看向窗外的什么
《在另一个国度》的风格
“在另一个国度”是海明威精确和简洁风格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篇文章中充满了动词,但缺少形容词和副词--作者认为是多余的,除此之外,它还以很少使用从句和平铺直叙来突出自己。直白的对话,无论是措辞还是语气都体现了说话人的身份和个性。从他们的言谈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的焦虑和羞愧,战争英雄的骄傲,少校的绝望和医生的无能。语言是如此简洁,以至于小温得海明威的对话设计被描述为“电报式的"。
更重要的是,这部作品体现了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即一个场景的意义只能在表面上表现出一小部分,其余的只能从个体的细节中推断出来。在这个故事中,海明威塑造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意象主题,关注的是风景和窗户。作者三次提到窗口,九次使用“查找”。这是一个常见的动词,但2100个单词中出现的9个似乎不太常见。
虽然美国人完成了第一次检查,但下面的所有检查都是由梅杰尔完成的:
(1) ...沿街眺望窗户,感觉很愉快。
(2) 少校用他那只灵巧的手握着这张照片,非常仔细地看了看。
(3) ...他直挺挺地坐在椅子上,右手插进机器里,看着前面的墙壁,带子砰的一声响了起来。
(4) 他说话很敏捷,很急躁,边说边笑。
(5) “他会输的,”少校说。他正看着墙。
(6) 然后他在机器前停了下来,从中间猛地抽出他御前的手...
(7) 他直视着我,透过窗户向外看去。
(8) 然后他哭了起来,抬起头,什么也没看,挺直而有战斗力,两颊上都含着眼泪,咬着嘴唇,他走过机器,走出了门。
(9) 照片对这位少校没有多大影响,因为他只是朝窗外看。
绝不能将外观与对窗户的三个引用分开。它们恰恰出现在故事的开头、高潮和结尾,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强调美国人的观点和少校的观点的差异。在开头的一段中,米兰秋天很冷,黑暗来得很早。这时,电灯亮了起来,沿着尖塔向窗户望去,气氛十分宜人。“从寒冷的角度来看,这是美国人作为局外人所遭受的孤独排斥的一个缩影。但也有更多。在第一段中,许多死亡的图像都在秋天之外,寒冷,黑暗,商店外挂着的游戏,雪,风,和身体“迅消僵硬,沉重和空”。第一个窗口图像为外面的死亡和里面明亮温暖的生命之间的对比创造了空间上的等价物。从故事叙述者缺乏经验的角度来看,生活似乎就像第一段所描绘的那样:他被死亡和解脱的提醒包围着,然而当他望向窗外时,却看到了内在的生活看起来明亮,温暖,有吸引力。
然而,这位少校的观点在故事的后半部分中占主导地位,但他对事情的看法却有所不同。许多段落都表明,他那毫不畏缩的样子是很重要的。他两次直视前方,“一次”闪过,一次看上去挺直而有军人气概。但他所看到的却更有见地。当他仔细检查这张照片时,当他第一次看到任何东西时,我们都会看到他想要相信的东西,以及他太现实而无法接受的东西,而其他人的目光都发生在他妻子去世的那天或之后。然后他低头看着机器,甚至懒得看那些伪造的照片。但更重要的是,当他的脑子里满是他妻子的死时,他却两次望着墙,一次什么也没看。“最后一次,在海明威坚持的”干净、明亮的地方“中,他可能比少校什么也不看。他看的是死亡,是一堵空白的墙,是什么都没有。
这把我们带回了窗户。第二和第三窗口图像确认第一窗口所隐含的空间等效,但从相反的角度。到目前为止,各方面的主要人物都是一个印心的人物,一个内部人士——从内往外看。第二件事正是在高潮时发生的,我们知道他的脑子里充满了死亡:“我不能辞职自己。”
第三次发生在最后一行,少校现在已经辞职了,但是他第一次看没有希望的照片仍然没有,因为他只是向窗外看。“这的确是一种灵巧的举动,因为这条线把外观和窗户的形象结合在一起,也把分裂的透视图的结构特性变成了一种资产。对于专业、经验丰富的内部人士来说,生活并不包含它在第一段中对美国人来说似乎具有的光明和温暖。在凝视窗外时,少校望着死亡,也许是因为情人的渴望,类似于美国人的感觉。这位少校还在想着他的妻子,他在另一个国家。在死亡中,妻子占据镇昌清了一个经验领域,而少校自己却被排除在外。直截了当地说,海明威描绘了一个几乎没有确定性、传统假设的舒适被剥夺、暴力、冲突和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现实的世界。
正如我们所证明的那样,海明威严格遵守严格的、干净的、客观的表现而不是诉说的原则。他只透露士兵生活的基本情况,但主要通过细节和谨慎的口述和形象选择来开拓他们的心态。海明威选择限制他的叙事,而不是用传统的说明文方式来发展故事,这让人物只能通过对话和行动来展示自己,而不需要外部作者的评论。与詹姆斯·乔伊斯的“死亡”不同,这些叙述都是用短句写成的,只显示人物的动作。海明威用短短的篇幅、意向性的轻描淡写和极端的自制力,成功地营造了一个与主题相适应的氛围。
Ⅶ 有什么好看的言情小说可以推荐一下的
你不如看一下琼瑶奶奶的小说,个人觉得言情小说真的没什么写得好的,但看网络上的这些,还是不如看琼瑶奶奶的。
琼瑶(1938年4月20日-),原名陈喆,生于四川成都,中国当代作家、编剧、影视制作人,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 。祖籍湖南省衡阳县渣江镇,毕业于台北市立中山女中 。笔名除琼瑶外,还曾用过凤凰、心如 。琼瑶创作小说主要代表作有《窗外》、《潮声》、《水云间》、《一帘幽梦》、《心有千千结》、《梅花烙》、《海鸥飞处彩云飞》和《彩霞满天》等[4] 。
1949年,琼瑶随父陈致平由大陆到台湾生活。其后步入职业作家行列,并相继进入电影、电视剧制作行业。琼瑶16岁时以心如为笔名发表小说《云影》,25岁时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窗外》。琼瑶创作的小说作品大多已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其中较为闻名的包括《庭院深深》、《梅花三弄》系列、《还珠格格》系列 等。
Ⅷ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说琼瑶作品三观不正
琼瑶所处的生活社会环境不一样,婚姻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就像赌博一样,嫁个对自己好的还好。嫁个喜欢沾花惹草的,那就惨兮兮了!所以,琼瑶剧中才会有那么多的所谓“小三”,被人们说成三观不正。
琼瑶剧作品之一
琼瑶诗化的语言和文字,显示着其深厚诗词功力有着相当诱人的美感,由其是对女性读者来讲,更加具有欲罢不能的诱惑力,其中恋爱中男女的对话,总是能戳中女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但在生活中大部分男人绝不可能以那样肉麻和细腻的语言去讲话,琼瑶作品中的爱情,其实就是众望所归但又极难实现的爱情,但因为足够唯美,三观正不正,反倒被人们忽略。
Ⅸ 500字短篇小说
晨起趋步窗前,一阵冷风飘来问好,毫无防备的抖了一下,反身扯来外套披上,窗外,久违的雨水不知何时悄悄来访,细看地面,想必昨晚曾被大雨或是中雨洗涮过,面前斜飞的细雨,敢情是有意留下向冬夜甜睡醒来的人们请安吧!将手伸出,轻轻拍下的绵雨像落花般沁润我心。不远处,树叶上晶莹剔透的雨滴清晰可见,袅袅娜娜的雨丝飘落叶上后滑至叶尖,凝聚成滴滴珠露,继而串串往地面奔去,仿如下凡仙女身上扬飞的薄纱裙带,令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清新惬意的空气丰盈了整个早晨。
可惜今天不是周末,这倚窗听雨看景不敢多留恋,于是洗漱更衣,出门牵着冬雨的手,邀上冷风,一路结伴,心情舒畅的上班去。
教室落座后听到有人埋怨天气,不禁戏笑:不下雨时天天盼,如愿之后却诅咒,激怒老天爷赐个“大旱盼云霓”的日子看你怎么办?
清早的细雨,于干旱欲裂的大地而言,其实如同期盼已久的甘露降临,不明白同事怎会如此抗拒?我是万分喜欢的,不是因为对雨天情有独钟,而是长时间遭遇满天灰尘横飞的侵击令我厌恶,这绵绵冬雨,虽然潮脏了地面,弄湿了衣裳,并带来诸多不便,可她却以无声的博爱,默默的滋润着这干涸的大地,还人们一个清爽,还早晨一个清新。
拎着美好的心情,摁下开关,打开电脑开始工作。不知不觉的很快就离下班只有一小时了,我停下手上活伸起懒腰来,刚舒展一半时主任突然撞进,我收拢不切,差点人仰椅翻。主任笑了笑,放下手中的文件然后离去,对着其背影耸了一下:幸好刚才没有闪腰,幸好刚才没有跌倒,幸好领导善解不语。否则,这尴尬场面不知当如何收拾?回头看,细雨在吻着透明的窗玻璃,滑下的水痕如顽童小手般俏皮的向我挥舞,敢情是偷窥了刚才一切。
想起早上同事竟因雨天生气,当初是如何盼雨倒是忘了!不禁摇头轻笑:生活中往往就有那么些许人,之前拼命追求想要得到的东西,真正拥有时却不懂好好珍惜,一旦失去后又追悔莫及。还有那么些人,自我感觉良好,处处展示高姿态,受不得半点委屈和磨难,工作分配多点就牢骚满腹,下基层干活就千方百计找借口逃避,遇到好处第一个举手报名,上班迟到早退次数最多,却整天大呼怀才不遇。没有深谙“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道理。
人的一生其实很短暂,自觉还没从儿时的纯真走出来,镜中的自已却不知什么时候已变得如此老态龙钟了!“光阴似箭”套在时间身上实在妥贴。因而,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缘,拥有时当真要好好珍惜,遇着了就不要轻易错过,不然,当你蓦然回首时,什么也不见了。如同窗外的雨水,再看时,雨停了。
下班回家,踏在雨水滋润的路面,吸着明净的空气,抱着柔柔的冷风,清心愉悦的感觉油然而生,足下脚步明显比以往迈得轻快,平日刺耳的过往车声现在听来竟是如此的悦耳动听,步至人多拥挤之处不再像平时那么讨厌,占人行道的路边摊贩也没有之前反感了……原来,快乐如此简单!于我,一场冬雨足矣!
人生其实就如一个剧本:精采,忧伤,烦恼,快乐,成功……全由你手上的笔尖撰写。
Ⅹ 小说 在水一方 主要是讲些什么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的
1、主要内容:
小说 《在水一方》主要是讲美丽坚强的孤女杜小双,遵从父亲的遗嘱投靠台北的伯父朱自谦,并认识了其子朱诗尧。诗尧对小双渐生爱意,但又苦于无法表白,只能默默地爱她照顾她。后来,小双认识了青年作家卢友文,并嫁与他为妻。
婚后,卢友文为了寻找创作题材迷上赌博,置小双与幼女不顾,家中一贫如洗。渐渐绝望的小双终于决绝地离开了卢友文。离婚后,小双在诗尧的帮助下走上作曲创作的道路。几年过去了,小双找到了贫病交加的卢友文,并陪他渡过了生命最后的美好时光。
而深爱着小双的诗尧依然独身,他在水的一方默默地等待着小双……
2、思想感情:
这部小说超越了一般言情小说的意义,琼瑶的小说不像现在所谓的“美女作家”那么追求露骨,她的文笔很含蓄,欲言又止,优美而细腻,揉合了中国传统的对爱情忠不渝的思想和世俗观念对爱情的冲撞。
情节充满戏剧化,人物的矛盾冲突尤为激烈,让读者在咫尺之间感受男女主人公悲欢离合的爱情经典故事,有时禁不住感同身受。这也是琼瑶小说的最大杀伤力。 这部小说揭示了主人公在现实生活中的一面,也反映了主人公的宿命论观念。也让人反思婚姻生活与爱情的深层关系。
(10)关于窗外的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琼瑶,出生于1938年4月20日。本名陈喆,生于四川成都,中国当代作家、编剧、影视制作人,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 。祖籍湖南省衡阳县渣江镇,毕业于台北市立中山女中。笔名除琼瑶外,还曾用过凤凰、心如。
琼瑶创作小说主要代表作有《窗外》、《潮声》、《水云间》、《一帘幽梦》、《心有千千结》、《梅花烙》、《海鸥飞处彩云飞》和《彩霞满天》等。1949年,琼瑶随父陈致平由大陆到台湾生活。其后步入职业作家行列,并相继进入电影、电视剧制作行业。
琼瑶16岁时以心如为笔名发表小说《云影》,25岁时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窗外》。琼瑶创作的小说作品大多已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其中较为闻名的包括《庭院深深》、《梅花三弄》系列、《还珠格格》系列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琼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