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篇短篇小说
『壹』 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
1.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
2.第一位女诗人:蔡琰(文姬)
3.第一部词典:《尔雅》
4.第一位女词人:李清照
5.第一部大网络全书:《永乐大典》
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
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
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
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
1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
13.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
14.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
15.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6.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
17.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战国策 》
18.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集: 《晏子春秋 》
19.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20.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21.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22.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
23.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
《文心雕龙》
24.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
《诗品》
25.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
26.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27.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28.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29.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30.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31.新文学史上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叶圣陶
32.新文学史上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夏衍的《包身工 》
33.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贰』 鲁迅创作的( )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短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也是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1918年5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杂志。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它由13则日记组成,记录了“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深刻揭露了集权专制社会的“吃人”本质,表现出彻底反对集权专制社会的战斗精神。在艺术上运用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支持10楼)
『叁』 第一部长篇,中篇,短篇小说是什么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我国第一部中篇小说——鲁迅的《阿Q正传》
我国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鲁迅的《呐喊》
国外不清楚
『肆』 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什么
郁达夫的《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而《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
《沉沦》作为郁达夫的代表作,其主人公身上所体现的沉沦精神体现了作为五四青年后的一代知识分子,对这个积贫积弱的国家的深深的忧虑及以大胆暴露的方式表达对残酷现实的控诉。
可以说,在《沉沦》主人公身上体现的沉沦精神,不只是一个个体青年的表现,而是在当时国内危机重重之下的整个民族所表现的一种精神状态。得出这一看法,是通过对文本中郁达夫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分析得出的。
作者本人也曾说 :我的消沉,也是对国家,对社会的。因此,把文中的沉沦精神看做是对当时整个民族精神状态的一种描写是有合理意义的。
(4)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篇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对于主人公身上的沉沦精神的含义,我们可以多角度分析 :
1、从主人公的形象、性格角度分析 :《沉沦》中 20 岁上下的主人公无疑正处于人格塑定阶段, 主人公在中国传统文化格局中的小小的书斋里度过了十几年春秋,这决定了他人格塑造的基础,儒家传统文化的修齐治平观念与伦理道德的约束, 使其个体意识有弱化倾向,
这使他不敢在自己爱慕的异性面前公开自己情感的社会习惯心理和采用用放情山水来回避消解性本能的传统意义上的移情模式。
主人公所受到的文化也是我们民族一直以来接受的,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之下,让我们对打开国门后突如其来的变化应接不暇,我们一方面用自己几千年来的正统文化看似执着的抵挡着外部世界的腐朽思想的诱惑,但另一方面身体及心理的本能却想去接受、去学习,这种种冲突,
在我们从近代以来对待外国来的一切包括器物、思想都可以看出,这也是我们民族所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所表现的出的,曾经不断地反抗,在失败后变为了无奈的挣扎。
2、其次是在塑造主人公的过程中,郁达夫有意的要突出主人公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产生了对生命意识的危机感。
《沉沦》引起人们对觉醒了的自我的关注,而对其赖以存在的生命本体予以重新审视的同时,主人公在试图塑造与完善自己人格过程所深受的痛苦与悲剧性结局,也促使当时青年知识分子在肯定与张扬自我意识的努力中产生一种巨大的生命意识的危机感。
当面对日趋激化的社会矛盾和错综复杂的政治动乱时,青年知识分子一时找不到出路,看不清方向,在前进中陷入迷惘,在反抗中沦入消沉,思想上处于苦闷、感伤、忧郁、颓废之中。事实上,这是当时的社会通病,是知识分子中普遍存在的思想情绪。
这种苦闷,是一种时代的苦闷,这种颓废同时也打印着深沉的时代烙印。最后作者的对主人公的描写中,表达了作者本人及主人公的双重悲哀与失望。通过对比主人公与郁达夫本人,我们会发现两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伍』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
鲁迅《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篇短篇作品,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它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新青年》月刊。内容大致上是以一个“狂人”的所见所闻,指出中国文化的朽坏。《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陆』 我国的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什么
在我国古代一直都是以文言文和诗歌而闻名的,像小说这类作品在国外比较盛行,所以我国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出现的时间也比较晚。直到现代文学史上才开始有小说的出现。要说到现代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其实要分成两个种类来看待,因为我们国家在古代一直说的都是文言文,直到近代社会才开始改革鼓励大家说白话文,所以我国第一篇短篇小说为白话文。
很多人在读完狂人日记之后都佩服鲁迅的文学素养,同时也承认鲁迅先生在文学方面确实是非常有天赋的。此后,很多研究者都对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进行研究。
『柒』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短篇小说集是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短篇小说集是《沉沦》,是20世纪20年代郁达夫创作的早期短篇小说,亦是他的代表作。出版时即震撼了当时的文坛。该小说以郁达夫自身为蓝本,讲述了一个日本留学生的性苦闷以及对国家弱小的悲哀。
1915年,郁达夫考入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1919年毕业后,郁达夫从名古屋前往东京。途中,他以在名古屋读书四年的生活体验写下了此篇作品《沉沦》。
《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
(7)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篇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沉沦》定稿于1921年5月9日,是郁达夫的代表作。1921年7月,与郭沫若等创办创造社,开始文学生涯,同年10月出版短篇小说集《沉沦》(上海泰东书局出版)。
1998年,名古屋大学在丰田讲堂前,为郁达夫和他的小说《沉沦》树立了一块郁达夫文学碑。文学碑以福建厦门产的花岗石造成,碑面一侧嵌有穿学生服戴学生帽的郁达夫铸像,铸像下刻有“郁达夫”三字。碑面另一侧刻有“沉沦”两个大字。
内容:
主人公是一位在日本留学的中国青年,显然有郁达夫自己的某些影子在内。
作品细致地描写了这位忧郁型青年,由于是弱国子民在强邻日本所受的屈辱,以及他在精神上和生理上的种种难以排遣的苦闷。
这些苦闷情绪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和渗透:追求异性的爱情而不得,因此对轻侮他的日本人感到十分愤慨,同时热切地希望着祖国富强起来,这三项内容构成了小说的基本格局。
小说的基本情节是这样安排的:路遇——自戕——窥浴——野合——宿妓。情节每进展一步,性爱描写每深入一层,对主人公的刺激与打击就随之强化又强化,最终导致他溺海而死的悲剧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