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短篇科幻小说欣赏
⑴ 寻找一经典短篇科幻小说
《霜与火》,作者是美国的雷·布雷德伯利(RayBradbury),
刊载于科幻世界出版社的英美中篇科幻小说集《真名实姓》中,
还有其他译名如《冰霜与烈火》、《只能活八天的人》等等,
刊载于各种各样的短篇小说集中,是一片非常优秀的科幻短篇,也是我最喜欢的科幻短篇之一。
⑵ 十大神级科幻小说
十大神级科幻小说:
1、发条女孩
《发条女孩》是2012年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国科幻作家保罗·巴奇加卢皮。《发条女孩》一经面世,就迅速囊括了包括星云奖、雨果奖在内的几乎所有幻想文学大奖,并入选《时代》周刊“年度十佳小说”,作者本人也成为美国最耀眼的科幻新星。
本书所描写的故事发生在泰国。由于偏僻的地理环境,这个不起眼的小国得以保持其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优势,侥幸逃过了灭国的劫难。王室和政府仍能维持统治,而且貌似强硬,以此抗衡对此地生物资源垂涎欲滴的跨国公司。
2、太空序曲
《太空序曲》是最为经典的科幻小说。国外出版后,得到科学家、科幻小说家、读者、世界主流媒体(各平面与立体及网络媒体)的好评,推崇为很值得看的科幻小说。
小说主要绘声绘色和准确无误地科学幻想了人类宇宙飞船首次太空飞行的发射方式、时间、地点,飞船的外形、结构、建造,火箭推进器、燃料、升空,宇航员的选拔、训练、心境,太空时代给人类带来的各种可能空间,在太空探索中可能出现的灾难……
3、基地
《基地》,是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51年的科幻小说短篇集,是“基地三部曲”的第一部。
本书讲述了在统治银河系达一万两千年之久的银河帝国逐渐走向衰亡期间,只有心理史学的一代宗师哈里·谢顿预见未来银河将会经历一段长达三万年、充满无知、野蛮和战争的黑暗时期。
于是设立集合帝国中最优秀的科学家,来到银河边缘的一个荒凉行星建立“基地”,使之成为未来世代人类的希望灯塔的科幻史诗故事,共由五个短篇故事组成。
4、三体
《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由《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组成,第一部于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杂志上连载,第二部于2008年5月首次出版,第三部则于2010年11月出版。
作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在运用超技术锁死地球人的基础科学之后,庞大的三体舰队开始向地球进发,人类的末日悄然来临。其第一部经过刘宇昆翻译后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5、华氏451度
《华氏451》是2005年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当代科幻小说大师雷·布拉德伯里最经典代表作之一,李家同教授最爱的40本书之一,法国电影大师楚浮改编拍成影史经典之作。
《华氏451》发生在一个压制思想自由的世界里,这里所有的书被禁,消防员的工作不是灭火,而是焚书。小说主人公已经当了十年消防队员,但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从事的工作,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一个奇特的女孩,开始对自己的工作产生疑虑,直至对这个世界发起挑战。
6、濒死的地球
《濒死的地球》作者是杰克·万斯,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11年12月正式出版。二十亿年后,太阳已走到生命末期,光焰衰微,天空在粉红与深蓝之间变换;地球上文明走到尽头,人烟稀少,魔法与神话重新浮现。
曾是万物之灵的人类要么在历史长河中化为尘埃,要么在末世情绪中堕落退化,生活在彼此隔离的中世纪村社里,而他们中的少数魔法师则在工作室里培育生命,在花园里种植有动物血统的混血植物,在黑暗的宴会上召唤神祇……
7、伤心者
《伤心者》一部感人至深的科幻小说,其中贯穿的两条主线是母爱和超越时代的科学思想。由于主角对数学的热爱,对微连续理论的执着,使他与社会各方面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包括爱情、友情、世俗等。叙事采用第三人称,以一个看不见的“我”,讲述主角的故事。
导师的不认同,相爱女友的逐渐远去,社会各种恶俗弊端的冲击,让人预感到主角的悲剧结局,但伟大的母爱成为挽救一切的关键。当结尾讲述无数伤心者的故事时,让人为历史上无数超前于时代却不被时代认同,但做出了伟大贡献的人肃然起敬。
8、入海之门
《入海之门》是2008年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琼·丝隆采乌斯基。小说不仅仅是一部富有想象力、情节生动的科幻小说,在故事的叙述中我们还看到了一个文化的哲学框架:一个充满和平与平等共享的文化。
丝隆采乌斯基塑造了鲜活的泽洋之星众生形象,从开始直到看完之后很久,读者都会一直沉浸在泽洋之星文化的温暖之中。该小说不愧为最近几年中最为优秀的科幻作品。一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军事实力超强的石头星球,征服了宇宙中几乎所有的星球···
9、神经浪游者
《神经漫游者》一书是第一本同时获得“雨果奖”、“星云奖”与“菲利普·狄克奖”三大科幻小说大奖的著作,此纪录至今无人能破。1984年完成的《神经漫游者》,最大的成就就是预示了20世纪90年代的电脑网络世界。
威廉·吉布森不但在书里创造了“赛博空间”(cyberspace,也译网络空间),同时也引发了“赛博朋克”文化——用一种迷恋高科技的目光来观察世界,但是却轻视用常规的方法来使用高科技。这股浪潮从此日渐汹涌,大肆冲击主流文化。
10、雪崩
《雪崩》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它是天下第一刀客的传奇。它是史上最酷滑板女郎的生活写真。它是最牛电脑黑客的伟大冒险史。它是最凶悍杀手的宿命悲歌。
它既是侠客小说,也是惊险小说,还是高科技小说。最终,它是有着坚硬技术内核及超凡想象力的一流科幻小说。它展现的“超元域”(虚拟实境技术)对后来的计算机技术,尤其在游戏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⑶ 推荐几部经典的科幻小说
链接:
《安德的影子》是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科幻小说作家奥森·斯科特·卡德所著的科幻作品。
⑷ 谁能介绍几部最经典的科幻小说
介绍几部经典的科幻作品
1、英国人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作品
1894年和1895年间的《时间机器》,第一次提出了“时间旅行”的概念。这不仅要求在科学上论证“第四维”--时间的存在,威尔斯更在小说中描写了地球毁灭前夕的“802701年,莫洛克人的时代”。威尔斯在这部开创性的小说开头,进行了大篇幅的科学哲理讨论,为的是帮助读者克服不可能心理”。
1898年的《世界大战》(The War of the Worlds)对外星人(小说中是丑陋的“火星人”)的外貌特征进行了直接描写,这也成了后来20世纪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一大特征。
1901年,《最早登上月球的人》(又译:月球上最早的人类),大胆幻想人类靠一种“可以隔断万有引力的物质”登上了月球。威尔斯的月球不是荒凉寂寞的,而更像是另一个地球。
2、美国著名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30-1992)的作品“基地”系列(此系列为三部曲,分别是《基地》、《基地与帝国》和《第二基地》,另有前传和后传)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浩瀚庞大的宇宙画卷。它的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未来,其时人类已遍布250万颗行星,人口达到1000亿,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宇宙帝国。一位“心理历史学家”却根据计算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帝国行将崩溃,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长达30000年的黑暗时期,所有的文明都将荡然无存;但是如果按照哈里·谢顿(心理历史学的创始人)的方法,通过建立基地,则可以将人类文明的火种保留下来,并将黑暗时期缩短为1000年。于是,“自然科学基地”(即“第一基地”)和 “心理历史学基地”(即“第二基地”)相继被建立,它们将完成保存并发展人类文明的艰巨任务。
科幻小说资料简介
优秀的科幻小说也像优秀的浪漫主义作品一样,扎根于社会现实,反映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其中某些杰出的科幻小说,往往能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上,提供若干有参考价值的预见。有时,某些科学发明尚未出现,科幻小说里则已经进行生动的描绘。
科学幻想小说简称科幻小说,主要描写想象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科幻小说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它的情节不可能发生在人们已知的世界上,但它的基础是有关人类或宇宙起源的某种设想,有关科技领域(包括假设性的科技领域)的某种虚构出来的新发现。在当代的西方世界,科幻小说是最受人欢迎的通俗读物之一,其影响和销售量,仅次于惊险小说和侦探小说。
⑸ 推荐一组经典的科幻小说
梳理一下近日阅读的几本科幻小说
《火星编年史》
【美】雷·布拉德伯里
零碎的散文诗,不太像小说。不是硬科幻,因为去坐火箭去趟火星的容易程度就如同坐飞机去了一趟不近不远的旅行一样。火星人究竟在不在?有没有存在过?地球人类究竟是不是见过火星人,或者是不是被火星人打死了。其实似乎不重要,作者只是表达的是地球人蹂躏完了地球(最后让核战在地球打响了),继续蹂躏完了火星。
地球人似乎不爱自己的家园,也不爱新家园。
里面的故事与故事之间似乎都没有什么关联。有一些故事纯粹是幻想的恐怖片的感觉。嘻嘻哈哈的派对背后都是冷血,都是杀戮。这让我觉得地球人类与火星人类之间从来就没有真正意义上做过沟通和交流,更多的就是毁灭。
里面有很多幻想,即在同一个地点,不同时空的火星人与地球人的相会和交流——那一次或许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还有一类幻想,人类可以凭借意念将某种火星人(?)幻想成自己希望见到的亲人。或者是凭借技术复制出机器人。反正就是再造自己逝去的亲人。这也是本书种最常见的一种手法,让人难以区分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抑或一切都只是一场幻梦——正如苏轼当年所说“人生如梦”。
作者大概是一个很悲观主义的人,对人类的前景很是失望。即便人类可以摆脱地球上的孤独,去往了新的星际殖民地,可面对人类的依旧是孤独的宿命。
《沙丘》
【美】弗兰克·赫伯特
此书是首部同时获得雨果奖与星云奖的作品,据称是科幻小说史的经典之作。一口气看完了600多页,看完后,我觉得这的确是鸿篇巨著。作者幻想了一颗环境恶劣的沙漠星球,幻想了一个宫廷斗的戏码,皇帝联合一个家族来消灭另外一个家族,最后让家族中逃亡的少年成长成为宗教首领,然后又回来复仇的故事。老实说,故事的大致梗概就是这样。
这个故事里面其实带有玄幻的色彩,包括圣母一族的人通过喝某种药水延续或共享记忆之类。再包括保罗这个人因为某种基因组合的选择从而让他拥有了某种强大的预言能力。这些其实都充满了玄幻色彩。
当然还有本书中关于宗教的诞生,其实描写得很到位。在贫穷落后,资源紧张,并有着强大的压迫的地区,人们总是愿意去听信任何一种散播的预言,从而去印证有救世主的存在。这和佛陀的诞生其实没什么两样。
沙虫是书中一种庞然大怪,总是会吃掉人,吃掉飞机,而且会往沙子里钻。同时却也是人类驯服的对象。这就如同哪吒能打败黑龙一样。这也如同那些驯兽师,能驯服并骑上狮子老虎的哪一类人。
这本书独特的地方就是将每一章开头都附上一些句子,来提示读者去读文章,并去猜测人物之间的关系。而这些句子均表示是摘自皇帝的公主事后所写成的一些书中,作为描述正在发生的人和事的一个参照。这种写法很有意思,至少在某种意义上营造了一种故事架构的同时,也创建了整个幻想世界中的世界观。
《少数派报告》
【美】菲利普·迪克
这是一个精选的短篇小说集子。其中有好几个很棒的故事。
《第二代》这是一个机器人与人类作战的故事,故事最后让人觉得人类对自己所制造出来的以杀人为目的的机器人一无所知,甚至完全不知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等的存在。
《冒名顶替》
这个故事也十分精彩。因为到了故事最后才能清楚结局,一个机器人不知道自己是机器人时,可以和人有一样的情感和思维。这是很有趣的。
《规划小组》
这个短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一种画面感,就是一个人面对这个世界突然被重新规划之时的恐惧感,以及事后的各种恐惧。
《少数派报告》
这个是我看过电影的。电影中的三名先知中被预设了一个能力最强者。原著中并未有这种设定。而且少数派报告其实是不存在的,最终作者想说的是,每一个对未来的预测都是基于不同事实基础之上的,是在不同时空的预测,因此,结局可能会出现不一样的解读。但是最重要的报告还是最后那一个。
《战争游戏》
这是地球人类面对星际玩具输入之时所做的各种测试,包括排除各种入侵的想法,战争的可能,最后挑选了一款所谓的类似“大富翁”的游戏,但目的与“大富翁”游戏截然相反的理念,是主动让孩子们选择抛弃掉手中的资源才能获胜。——这个结局究竟是好呢?还是坏呢?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啊,当个布洛贝尔人!》
这个比较神奇,外星生物的卧底与地球人类的卧底结合之后的故事。
《死者的话》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其实是一个权力斗争的故事,与科幻无关。
《全面回忆》
故事是连环套。是一个人的记忆的全面掀开,而且是原本想去移植所谓去火星的记忆时,却找到了真实去火星的经历。而由此,后来还找到更为令人震惊的故事,主人公与外星人的相会,包括为地球当“执剑人”的回忆。
《电子蚂蚁》
这个故事是讲述一个机器人,即电子蚂蚁发现自己是电子蚂蚁之后的故事。最后它选择了自杀。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了他很想找到自我,并不想要机器的自我,他想要人之为人的理由。
《高堡奇人》
【美】菲利普·迪克
这是一个长篇小说,老实说,不算科幻故事,而是架空历史的幻想小说。即幻想了一个社会——德国和日本在当年二战中获胜了,美国被德日分治了,亚洲被日本占领了,欧非被德国占领了。而在这样的一种假设之下,来展现地球社会是一种多么紧绷,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的状态。
书中是好几个人物的故事,分别展开,而且人与人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如《云图》的叙事模式。每个人物都按照自己的生活在过日子,遇到一些人,做一些事情。
但是《蝗虫成灾》则是书中虚构的一本畅销书,则是展现现实情况的,即德日战败后的设想。因此,这个小说中的真真假假混在一起。而这本书则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线索,串联了所有的人物。高堡原本说的就是此畅销书作者的住处。那么高堡奇人或许就是指的是作者本人。当然,也有说法说,高堡奇人说的是希特勒的——这据说后来改编的美剧中的设定。我没有看过美剧,故事估计是被改编很多。毕竟希特勒在本书中并没有多少故事可言。
⑹ 著名短篇科幻小说
1、《竞技场》by弗雷德里克·布朗。主角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身处一座宇宙彼方的竞技场,并被告知自己需要与一名外星人用冷兵器作战,如果失败地球将被毁灭。背负沉重压力的他会怎样与敌人斗智斗勇,完成自己的使命?此文我十多年前在科幻世界上看过,至今难忘。
2、《2.013》by刘洋,在刘慈欣的《死神永生》中曾经提到过一个词叫“数学武器”,那么你有没有社香港或,如果我们生活的宇宙中,连数学规律都发生了改变,世界会变得如何疯狂和神奇?这篇小短文看上去挺好玩,挺有趣,但它关于宇宙的的设想让人看完以后不由得头皮一麻……
3、《人人都爱查尔斯》by宝树:宝树的科幻小说既有着天马行空的幻想,又往往能在现实中看到影子。比如这篇讲述的便是虚拟现实技术和现在已经流行的真人直播秀结合后发生的一些事,当一个人的人生寄托完全放在别人身上时,这个人还有自我吗?
4、《赡养人类》BY刘慈欣:大刘最具批判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品之一。矛头直指“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一资本主义社会的根基,充满悲天悯人的气息。从小说里哥哥星球的身上,我们能看到现实社会中阶层对立、断裂的影子,但作者真正要说的还是,教育的不公平是最大的不公平。
5、《逆行线》by赤色风铃:我们已经习惯了科技的发展进步,也开始默认现在的生活是理所当然,但是如果有一天突然反了过来会怎么样?一夜之间,地球科技倒转,奔腾处理器、BP机、磁带、收音机、马车又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文章写得兴味盎然却又让人毛骨悚然。
6、《水星播种》by王晋康:很久之前曾听人说,我们人类是外星人的造物,古代各个民族的神话,就是外星人制造人类的映射。在这篇小说中,作者让我们人类也成为了某个外星种族的造物主,那么在它们的神话中会如何描述我们呢?
7、《阿夏》by遥控:很久之前在科幻世界上看到过,故事虽短但意味隽永。未来背景下,人类失去了自然繁殖能力,从而产生出一种奇特的家庭组织关系:一男一女通过克隆转生的方式永生永世不再分离。有人觉得浪漫,有人觉得恶心,但是无论怎样这种想象力还是让人叹为观止。
8、《白色链条》by柳文扬。这是一个容易腐朽与失落的有机物的世界,在我们人类出现之前,从来没有什么生物想到了有效的办法,有意识地证明自己曾经存在。它们所能留下只有自己身上骨骼形成的化石。亿万年后人类早已灭绝了,外星人能否凭化石认出谁是地球上曾经的霸主呢?
9、《你们这些还魂尸》by罗伯特·海因莱因:一个时间特工穿梭时空提前阻止犯罪的神秘组织成员,他穷尽一生追踪一名连环爆炸犯,但最终直面对手时,真相却让他瞠目结舌。人生是一个循环,无论如何都无法逃脱。这个故事让我看到了脑洞大开的科幻大师是怎样玩坏穿越梗的,
10、《龙与十字架》by乔治·马丁:本文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在未来的太空时代,古老的基督教该如何传承?一个信仰主的外星怪物,可以称作异端吗》,还是说异端另有其人?马丁老爷子的脑洞大开之作,引人深思。
⑺ 你读过哪些脑洞其大的短篇科幻小说
关于科学家与科幻作家的脑洞之争,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答案是“科学家的脑洞更大”,因为“科幻作家所能做的,是把科学家的想象,用一种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本期好书榜中有几本与“科学”相关的书,一本是天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我的世界观》,一本是牛津心脏外科医生奇遇记《打开一颗心》,还有一套科幻作家韩松的首部作品集。
如果将中国科幻分为两极,一极是刘慈欣,另一极就是韩松,“一种是想像力意义上的应用文,另一种是作为社会预警的小说”。《时代周刊》形容韩松“白天忙于新闻工作,晚上写着阴郁诡异的故事”,而读者给他的标签是“技术时代的聊斋志异,电子囚笼中的卡夫卡”。在中国读者中,韩松的科幻小说褒贬不一,分歧很大——爱的人爱得不得了,恨的人恨得了不得。他的作品通常带有人文与反思的一面,站在不同维度、通过不同视角,冷静地观察宇宙、人间和自己,在科幻中描摹历史、现实和未来。近日,他的经典作品首度结集出版,《韩松精选集》一网打尽其成名作、获奖作品和未出版新作。其中包括再版的长篇小说《红色海洋》及《火星照耀美国》,还有两部中短篇小说集《苦难》和《冷战与信使》,《苦难》收录的是新作,大多还没有正式发表过,《冷战与信使》包含了韩松曾获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的《再生砖》、成名作《宇宙墓碑》等中短篇小说;《我一次次活着是为了什么》是一部首次出版的随笔杂文集,处处体现出韩松对于现实的思考和关怀;还有一部诗选《假漂亮和苍蝇拍手》亦是初次面世。今年是世界科幻诞生两百周年,韩松从初中开始写科幻到现在,三十六年一直没有中断,常有人问他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他回答:“每个人都有责任,把自己在这个片断宇宙中的经历,尽可能记录下来,留给另一个宇宙中的我看。”
一直以来,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相对论的创始者爱因斯坦在绝大多数人心目中只是一个符号。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根据1953年德文版著作编译出版的爱因斯坦文集《我的世界观》,会让人们对爱因斯坦产生更加完整的认知。他不仅是天才和伟大的科学家,还是思想家和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他不受羁绊的独立人格,以及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独特方式使他思想深刻、见解独到,在今天看来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比如他坚信科学的应用可以是集体组织的,但科学的创造却只能是个人自由思想的成果,他从不搞什么“创新团队”,甚至没有带过博士生。他自己的教育思想是:“只教人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却成不了一个人格完整的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获得切身的感受。学生必须对何为美以及何为道德上的善有敏锐的辨识力,否则只是靠那点儿专业知识,更像一只训练有素的狗,而不是一个均衡发展的人。”这就是他“在提倡‘人文学科’同等重要时心中所想的东西”,而“过分强调竞争体系,以及为了立竿见影的用途而过早地专门化,将会扼杀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一切文化赖以生存的那种精神”。
《打开一颗心》作者斯蒂芬·韦斯塔比医生是英国著名的心脏外科医生,曾经师从国际心脏外科先驱柯克林教授,经手过12000颗心脏。他所遭遇的心脏外科救助场景不是影视剧,却时时上演着惊心动魄的生死大戏,心脏外科大夫的脑洞比影视编剧要大得多,患者在苦难过山车上的跌宕程度也比好莱坞大片刺激得多:主动脉瓣严重畸形的马术爱好者,后来因妊娠而凸显危机;救治没有脉搏、没有血压的机械心脏人、电子心脏人;在走廊里偶遇穿越沙漠、逃过大屠杀的阿拉伯无名哑母病孩,全力施救却最后双双殒命;还有两颗心脏并联工作的手术方案……当医务制度和救人冲突时,医生该何去何从?手术风险巨大,患者和医生该如何决定?技术通神的医生也有做不成的手术?医疗的成效、界限究竟在何处?英国医生韦斯塔比的经历、态度和思考,也必定引发中国医生和读者的反思。
⑻ 有哪些精彩的短篇科幻小说值得推荐
短篇科幻小说没怎么看过,但是长篇的话推荐《三体》。刘慈欣的小说都挺好看的,把浩瀚的宇宙和我们的生活相联结起来,就更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⑼ 世界经典科幻小说推荐10本 10部世界经典科幻小说介绍
1、《海底两万里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1870)。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是科幻小说的先驱,他的这部小说问世60年后,“科幻小说”这个词才正式出现在公众文化中。《海底两万里》是儒勒·凡尔纳最具预见性的作品,其中的潜艇战、水肺潜水甚至泰瑟枪之后都成为现实。美国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动力潜艇的名字“鹦鹉螺号”就源自《海底两万里》。
2、《震荡波骑士The Shockwave Rider》(1975)。赛博朋克小说的开山之作,比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发表《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还要早九年,甚至赛博朋克cyberpunk这个词也是在这部小说发表五年后才出现。虽然,《震荡波骑士》中没有描写一个虚拟现实的华丽网络空间,但小说中的电脑黑客在全球计算机网络上释放了一个可以自我复制的程序,约翰·布鲁勒尔John Brunner把这个程序叫做“蠕虫”。1982年,施乐帕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他们在分布式计算领域所作的工作和约翰·布鲁勒尔小说中的描述惊人地相似。1988年第一个现实中的蠕虫病毒在互联网上出现并迅速扩散,感染了数千台电脑。
3、《天堂的喷泉The Fountains of Paradise》(1979)。阿瑟·C·克拉克Arthur C.Clark的这本小说描写了“太空升降机”—从位于10000公里高处的地球轨道上,将一条缆索放到地面上。通过这条缆索,人们乘坐特殊的缆车或升降机进入宇宙空间。如果这样的“太空升降机”有一天成为现实的话,其预见性可以和《海底两万里》中的鹦鹉螺号潜艇媲美了。阿瑟·C·克拉克没有发明出太空升降机的实物,不过他进行了严谨的演算,证明太空升降机是可行的。他甚至预测出碳纤维将是制造升降机缆索的理想材料。二十年后,这一预测成为现实,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首次将太空升降机研究付诸行动时,碳纳米管成为核心材料。
4、《赛亭星Cyteen》(1988)。C.J.切瑞C.J.Cherryh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严酷的星球,那里的定居者和地球居民关系恶劣。《赛亭星》的矛盾主线是推动克隆人超越基因复制品限制的尝试。故事中科学家通过创造类似的童年经历,试图塑造他们社会中最有价值公民的性格。切瑞通过这部作品,巧妙地探讨了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孰重孰轻的争论。
5、《火星三部曲The Mars Trilogy》(1992-1996)。作者金·斯坦利·罗宾逊Kim Stanley Robinson把故事中对火星的殖民化开始于2026年,200年后结束,那时火星的地形改造基本完成,人类迈出了走进星际空间的第一步。火星三部曲着重描写火星殖民者的日常生活细节,并且密切关注火星的地理环境,仿佛我们中的每个人都会登上这个红色星球一样。
6、《钻石年代The Diamond Age》(1995)。故事情节是一个下等民小女孩偶然间获得了一本世界上最前进的绘本启蒙书,这本书在各种情况下一直指导小女孩的成长。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塑造这本启蒙书和小女孩生活的整个世界时,借鉴了埃里克·德雷克斯勒Eric Drexler关于分子纳米技术的一些观念,那就是微型机械过特定时间就会创造新奇迹。
7、《彩虹尽头Rainbows End》(2006)。第一次读这本小说时,主要内容中远超现实的科技让读者感觉作者弗诺·文奇Vernor Vinge把故事背景设定在2025年似乎过度乐观。“隐形眼镜”佩戴者的周围覆盖着网络上的数字信息—“网衣”。个人社交网络资料可能出现在他们的头边,完整的景象也可能被投射到幻想的世界,在汽车或飞机上喷涂怪物或龙的图案。不过现实世界的科技发展速度远比我当时想象的迅猛。
8、《炽热Incandescence》(2008)。格雷格·伊根Greg Egan把年代设定为:遥远的未来,背景:跨星系的文明—这部作品似乎无可争议地属于太空歌剧的范畴,不过格雷格·伊根之前还写过一本广义相对论和天体物理学的启蒙小说。故事情节大多发生在工业革命前诡异的世界,文中的角色需要尽快发现某些先进的物理学原理,否则他们就会有大灾难。
9、《时间机器The Time Machine》(1895)。H·G·威尔斯H.G.Wells的这本小说有点自我剽窃的意味—那台机器的操作原理似乎是直接从《顽固的亚尔古英雄The Chronic Argonauts》中搬过来的。H·G·威尔斯的这篇短篇小说出版于1888年,比《时间机器》出版时间早七年。尽管如此,《时间机器》仍是部出色的科幻作品,因为这部小说传播了这样的理念:时光旅行可以靠科学技术手段实现,而不是像早期的穿越故事那样依赖于魔法。近几十年中物理学家们争先恐后进行理论上时光机器的研究,就证明《时间机器》关于四维宇宙中时光旅行的描写极具预见性。
10、《我,机器人I,Robot》(1950)。1941年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创造了“机械人工程学robotics”这个词。短篇小说集《我,机器人》收录了艾萨克·阿西莫夫最著名的作品—《机器人三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虽然艾萨克·阿西莫夫的作品中没有过多描述机器人的“正电子大脑”如何运作,但提出了一种思路:机器的思想运转正常,但指令冲突使其行为怪异。之后的计算机程序员对这种思路再熟悉不过,因为指令冲突时程序就会出现bug。
⑽ 好看的经典科幻小说有哪些
科幻小说是比较多元化的,题材与风格流派的发展都受到了大家的喜欢,你知道有哪些好看的经典了科幻小说吗?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好看的经典科幻小说有哪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好看的经典科幻小说介绍
好看的经典科幻小说1.《杀敌算法》:作者叫作刘宇昆
[美]刘宇昆著,萧傲然等译,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年3月
日本科幻界人士评论《三体》在美国取得的突破性成功时曾说:那是因为中国科幻不仅仅有刘慈欣,还有刘宇昆。刘宇昆是近年在美国科幻界崛起的华裔科幻作家之一,也是雨果奖、星云奖双奖桂冠作家。他不仅翻译了《三体》,还将陈楸帆、夏笳、宝树、糖匪等多位年轻科幻作家的作品译介到美国。他的小说兼具东方哲学的深邃、坚硬的科幻内核以及纯正的文学质感。《杀敌算法》收录了他多篇代表性佳作,极富借鉴价值。(推荐书单,提升阅读技能,欢迎常到荐 书堂来看看~)
好看的经典科幻小说2.《死亡迷局》:典型的迪克式作品
[美]菲利普·迪克著,朱宁雁译,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4月
菲利普·迪克生前生活拮据,去世后却成为好莱坞的宠儿,是小说被改编成科幻电影最多的科幻作家。真实与虚幻是迪克小说的核心主题,《死亡迷局》是一部典型的迪克式作品:14位移民者被送到了一颗满是奇异生物的星球,上面还有早在移民时代到来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神秘大楼——它诱惑着所有人进入,却在各人眼中呈现出不同的模样。随着殖民者一个接一个神秘死亡,幸存者发现,他们自己可能并非是清醒的,而是处于梦境之中。读完这部作品,你会明白,为什么那么多评论家认为迪克是《黑客帝国》电影中的幻想世界的先驱。
迪克的作品过去漓江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和译林出版社都有引进。本次科幻世界杂志社与四川科技出版社联合引进的是迪克相对早期的代表作。包括《死亡迷局》在内的这五部作品出版后,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科幻丛书“世界科幻大师丛书”也出到了第138号。
好看的经典科幻小说3.《爵》:《神经浪游者》续集
[美]威廉·吉布森著,姚向辉译,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年4月
本书是美国赛伯朋克大师威廉·吉布森的名著《神经浪游者》的续集,描写的依旧是一个高技术、低生活的世界,充满预见以及对技术社会的深刻剖析。赛伯朋克类科幻在我国的发展并不充分,对这类作品的引进也很有限。本书的合作出版者上海读客近两年持续紧抓科幻,重名家名著,出书量可观,渠道销量亦可圈可点,但少有开创性的选题。《零伯爵》是他们开发的新选题之一。
好看的经典科幻小说4.2014中国最佳科幻作品》:中短篇科幻这一年
姚海军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8月
2015年出版了将近50本原创科幻选集,年度性的选集也有四种。本选集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科幻计划的一部分,其目标是尽可能客观展现一年来中短篇科幻创作的现状,争取成为权威年选版本。
好看的经典科幻小说5.《最后三颗核弹》:儿童科幻的趣与暖
左炜著,大连出版社2015年1月
80后新锐儿童文学作家左炜的这部儿童科幻,获得了大连出版社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首届“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奖。儿童科幻在我国有较好的传统,出现过《小灵通漫游未来》等经典性作品。本书兼具创造性想象与儿童世界的趣味与温暖。大连出版社以“大白鲸”优秀幻想儿童文学阅读与创作活动为依托,正逐步发展成为儿童科幻出版的新重镇。
猜你喜欢:
1. 2018好看的经典书籍排行榜
2. 5本必看外国科幻小说
3. 科幻绘画作品大全
4. 好看经典的书籍推荐
5. 四本好看的经典书籍推荐
6. 好看的励志经典书籍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