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张天翼短篇小说
『壹』 你读过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吗
故事讲述小学生王葆,是一个天真活泼、富于幻想的少年。当他在学习上碰到困难的时候,在课余生活中遇到不顺利的时候,就幻想有一个神奇的宝贝来帮他轻松的实现目标。
一天王葆在钓鱼时偶遇传说中能实现任何愿望的宝葫芦,宝葫芦帮王葆钓到鱼、做成高级的模型,完成回家作业,真是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就成什么。有了这个宝葫芦后,王葆在学校的表现是突飞猛进,让同学们大为惊诧。宝葫芦更帮助他在泳池中大显神威,轻易获得了参加校队的机会。
生活仿佛变得那么完美?可是,王葆却为拥有宝葫芦生出了无数烦恼。原来宝葫芦虽然神奇,他会变很多东西,然而所有这些东西都不是它自己创造的,而是挪用别人的。王葆虽然想通过宝葫芦轻松的实现目标,但他发现这样的不劳而获给心灵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最终舍弃了他所谓的宝贝--宝葫芦。
《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告诉我们,其实我们自己就是一个宝葫芦,只要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和充满智慧的大脑去创造,我们的宝葫芦就会发光,产生神奇的作用!
(1)女作家张天翼短篇小说扩展阅读:
《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的作者张天翼(1906-1985年),中国著名的现代小说家和儿童文学作家,被誉为“中国的安徒生”。曾任《人民文学》主编等职。主要作品有短片小说《华威先生》、《包氏父子》以及儿童文学作品《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秃秃大王》等。
《宝葫芦的秘密》是张天翼先生最后一步长篇通话作品,也是他儿童文学创作的高峰制作,著名童话大王郑渊洁这样评价张天翼:你才是真正的通话大王!
『贰』 张天翼的作品有哪些
张天翼的作品有《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秃秃大王》,小说《华威先生》、《鬼土日记》等等。
张天翼,学名叫张元定,字汉弟,号一之,笔名张天净、铁池翰,中国现代作家。祖籍湖南省湘乡县东山乡双泉村,生于南京,在杭州读完小学和初中,1925年秋到北京,次年考入北京大学。1929年正式开始职业写作生涯,1931年加入左联。
解放后历任中央文学讲习所副主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等职。代表作有童话《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秃秃大王》,小说《华威先生》、《鬼土日记》等,他的童话在儿童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创作特点
俯视讽刺对象,注重在人生一瞬中透视出丰厚的人物性格史,勾勒人物线条明净而不驳杂,善于狄更斯式地提炼人物的习惯动作与用语,抓住人物的灵魂廓大其细小特点,写出大的性格。
『叁』 张天翼写过哪几本书
《鬼土日记》(长篇小说)1931,上海正午书局
《小彼得》(短篇小说集)1931,上海春光书店
《齿轮》(长篇小说)署名铁池翰,1932,湖风
《一年》(长篇小说)1933,良友
《蜜蜂》(短篇小说集)1933,现代
《脊背与奶子》(短篇小说)1933,良友
《大林和小林》(童话)1933,现代
《反攻》(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
《移行》(短篇小说集)1934,良友《团圆》(短篇小说集)1935,文生
张天翼
《人集》(小说、剧本合集)1936,良友
《清明时节》(中篇小说)1936,上海文学出版社
《万仞约》(短篇小说集)1936,商务
《秃秃大王》(童话)1936,文生
《洋奇侠》(长篇小说)1936,上海新钟书局
《追》(短篇小说集)1936,开明
《春风》(短篇小说集)1936,文生
《奇怪的地方》(中篇小说)1937,文生
《在城市里》(长篇小说)1937,良友
《同乡们》(短篇小说集)1939,文生
《谈人物描写》(理论)1942,作家书屋
《速写三篇》(短篇小说集)1943,文生;校订本,1963,人文
《张天翼选集》 1951,开明
《罗文应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52,中青
《蓉生在家里》(剧本)1953,中青
《大灰狼》(剧本)1954,中青
《不动脑筋的故事》(童话)1956,少儿
《宝葫芦的秘密》(童话)1958,少儿
《文学杂评》(评论)1958,作家
《给孩子们》(小说、剧本合集)1959,人文
《去看电影》(小说)1960,文学改革出版社
《张天翼小说选集 》1979,人文《张天翼作品选》(小说、童话、剧本合集)1980,少儿
《金鸭帝国》(童话)1980,湖南人民
《张天翼短篇小说选集》(上下册)1981,文化艺术
《张天翼小说选》(上下册) 1981,湖南人民
《张天翼童话选》 1981,湖南人民
《张天翼儿童文学作品选》 1981,吉林人民
《二十一个》及其他(短篇小说集)1981,江西人民
『肆』 张天翼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张天翼,生于1906年,卒于1985年,现代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张元定,又名张一之。祖籍湖南,生于江苏南京一个破落的世家。
张天翼的文学创作开始于20年代初,最早为《礼拜六》等旧刊物写过一些侦探、滑稽小说。30年代初、中期,他就创作并出版了《从空虚到充实》、《小彼得》、《蜜蜂》、《反攻》、《移行》、《团圆》、《万仞约》、《春风》、《追》等短篇小说集,以及中篇小说《清明时节》,长篇小说《鬼土日记》、《洋泾浜奇侠》等大量作品,成为文坛引人注目的文学新人。这一时期的作品展现了多层次的社会生活,尤以刻画城镇小市民的灰色人生和部分知识分子的庸俗虚伪而见长。
张天翼从30年代中期即开始创作儿童文学作品,在当时很有影响的是长篇童话《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和《帝国主义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张天翼担任过《人民文学》主编和《儿童文学》编委,并继续积极创作儿童文学作品,先后发表了小说《去看电影》、《他们和我们》,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剧本《大灰狼》等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作品。
『伍』 张天翼的童话有哪些
著有短篇小说《从空虚到充实》、《华威先生》、《新生》、《包氏父子》、《小彼得》、《蜜蜂》、《反攻》、《移行》、《团圆》、《追》、《春风》、《同乡们》、《速写三篇》、《畸人集》、《给孩子们》,长中篇童话《鬼土日记》、《一年》、《清明时节》、《齿轮》、《回家》,儿童文学《大林和小林》、《洋泾浜奇侠》、《秃秃大王》、《金鸭帝国》、《宝葫芦的秘密》,文艺理论《〈西游记〉札记》、《略谈〈红楼梦〉史》,文学评论集《文学杂评》,《张天翼选集》、《张天翼小说选集》、《张天翼文集》(10卷)等
『陆』 张天翼泳客说什么
张天翼泳客说什么?
“水像一种爱,那一刻的感觉真好,比猛灌一大口冰啤酒还好,比亲吻时舌头伸进一个可爱的嘴里还好。水给了浮力,也给了阻力——更像爱了。”
据了解,《泳客》是一篇女性题材小说,写的是两位女性间秘而未启的微妙情愫的故事。
请确认,谢谢。
『柒』 张天翼创作于抗战期间的短篇小说是
短篇小说《华威先生》是张天翼于抗战期间创作的一篇最杰出的讽刺小说。
华威先生是作品主人公。作为“抗日工作者的上层分子”,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情不断高涨的时候,他忙着“顺应时代的潮流”,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积极抗战的爱国者、领导者。在作品中,华威先生贯穿始终的就是“忙”。他整日坐着跑得像“闪电一样快”的黄包车,忙于出席各种会议,有时“一天要开几个有关抗战的会”。他忙于发言,忙于参加一切抗日组织。为此,他声言:“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觉的制度”,“希望一天不止二十四小时”,因为“抗战工作实在太多了”,而他都必须去“领导起来才行”。但实际上,这位“抗战要人”整日蜻蜒点水式地参加每一个抗日团体的会议,发表几句千篇一律、空洞无味的指示,什么具体的抗日问题都解决不了。他整天忙的是什么呢?是到处兜售“一个领导中心”,也就是千方百计伸手攫取一切抗日团体的领导权。他每到一个会议必定反复强调:“要是上面没有一个领导中心,往往要弄得不可收拾”,事情就会变得“很危险,很危险”。他拼命揽权,就连“战时保婴会”这样绝无“危险性”的团体,他也绝不放松,甚至连最为名正言顺的“日本问题座谈会”,也要被他追问“到底是什么背景”。华威先生不但自己一点抗日实际工作都不干,还要对群众的抗日活动百般阻挠。当他发现有些抗日组织不容他插手,他非常气愤,又是打听,又是调整,并威胁说:“你能不能够对我担保你们会内没有汉奸,没有不良分子?”并大骂那些反对他控制的群众搞“秘密行动”,是成立“非法团体”的“浑蛋”。作品通过塑造华威先生这样一个打着抗日招牌却不干实事,到处镇压人民的官僚形象,有力地抨击了国民党统治者以抗战之名行反人民之实的反动本质。
这篇小说没有一般小说常有的贯穿始终的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也没有详尽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心理剖析,然而作品却能将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这主要是因为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漫画式的笔法,突出了人物的特征。如作品是这样勾勒华威先生的外形的:“他永远挟着他的公文皮包。并且永远带着他那根老粗老粗的黑油油的手杖。左手无名指上带着他的结婚戒指,拿着雪茄的时候就叫这根无名指微微地弯着,而小指翘得高高的,构成一朵兰花的图样。”这段描写,可以说是粗线条漫画式的勾勒。由于作者在表现人物外形时,能紧紧抓住最能展示人物性格的典型特征加以描写,因此,使人物的本质真实、准确地凸现了出来。“他永远挟着他的公文包”,这显示出了华威先生是个包不离手的忙人;他的手杖“粗”且“黑油油”的,而且“永远带着”,这又写出了人物官气十足,总爱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官老爷的样子;无名指上的戒指和拿着雪茄烟的特有姿态,又进一步将人物虚伪做作的性格特征表现了出来。
这篇作品不仅能用漫画式的笔法勾勒出人物的主要特征,而且还能通过夸张而不失真的细节描写,来展示人物性格。如作品写华威先生每会必到,而且常迟到并总是希望别人注意到他,于是,“他在门口下车的时候总是顺便把踏铃踏它一下:叮!”这一典型细节抓得很好,它准确地将华威先生那惟恐别人不知道他到场了,而且是忙得不能准时到场的特定心理,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另外,作品写华威先生常爱“掏出表来看一看”,看时“他那一脸丰满的肌肉立刻紧张了起来。眉头皱着,嘴唇使劲撮着,好像他在把全身的精力都要收敛到脸上似的”。这些细节也抓得很准,它将人物整日煞有介事的样子夸张地表现了出来。
利用人物举止前后矛盾、言行不一来凸现人物性格,也是作品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如作品写华威先生开会常迟到,但是步入不同的会场,他的神情却大不相同。如果是参加下级的“难民救济会”,他的态度会是“很庄严”,而且是“用种从容的步子走进去”。不仅如此,他还要在门口稍停一下,“让大家好把他看个清楚,仿佛要唤起同志们的一种信心,仿佛要给同志们一种担保什么困难的大事也都可以放下心来。他并且还点点头,他眼睛并不对着谁,只看着天花板。他是在对整个集体打招呼”。如果是参加上级领导机关的“工人救亡协会指导部”的会议,他步入会场的表现则是另一番景象:“他脸上堆上笑容,并且对每一个点头。对不住得很,对不住得很,迟到了三刻钟。不仅如此,当“主席对他微笑一下”后,他会马上“笑着伸了伸舌头,好像闯了祸怕挨骂似的”。这里,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华威先生步入不同会场行为极不统一的特点显现了出来,使人物对上奴颜屈膝,对下骄横无理的本质鲜明地表现了出来。华威先生不仅在行为举止上有前倨后恭、自相矛盾之处,在言与行上也有极矛盾之处。如他整日叫喊自己太忙,“抗战工作实在太多了”,“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觉的制度”,“希望一天不止二十四小时”。他嘴上这样说,可是行为举止呢?他在“工人救亡协会指导部”召开的会议上,与小胡子的一番对话,已经不打自招地供出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原来,这位忙得睡觉的时间都没有的官员,却有的是时间去赴宴会,并且喝得酩酊大醉,然后睡大觉,做美梦。这里,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让人物在对比中呈现出本质,收到了明显的讽刺效果。
这篇小说仅余字,然而作者却以高超的讽刺艺术笔墨活画出了华威先生这样一个虚伪、庸俗、浅薄、好卖弄、卑劣无耻的国民党官僚形象。
『捌』 张天翼小说的代表作是描写两代不同特点奴才的
张天翼小说的代表作是描写两代不同特点奴才的( )。
A. 《在词堂里》
B. 《包氏父子》
C. 《南行记》
D. 《二月》
答案解析B.《包氏父子》。
《包氏父子》是张天翼创作的短篇小说 ,首发于1934年4月1日《文学》第二卷第四号。
小说讲述了门房老包拼命挣扎供其独子上学,终致希望破灭的悲喜剧,通过对他们父子灰暗生活和病态心理的描写,批判了这类人物的人生哲学,也流露出作者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深切同情,指出在解放前的中国社会,城市贫民往上爬的无出路。
内容简介
老包是一个在大公馆里当听差的唯命是从的仆人,他不甘心永远处在这样卑下的地位,而自己又老了,发财致富无望,于是便把“往上爬”的希望寄托在儿子包国维身上。
他千方百计,费尽心机地供奉儿子上“洋学堂”,因为只有在“洋学堂”毕了业才能获得当官发财的机会,而老包也才能实现当老太爷的愿望,做个“人上人”,安享荣华富贵。
但包国维却不争气,不用功读书,不思进取,追求虚荣,整日与富家纨绔子弟鬼混,甚至轻视、嫌弃生身父亲,最后因充当阔少爷的打手,闯了祸而被学校开除。老包的希望终致幻灭。
『玖』 张天翼写过的童话有哪些
《金鸭帝国》
《不动脑筋的故事》
《大林与小林》
《宝葫芦的秘密》
《秃秃大王》
《“下次开船”港》
『拾』 求《张天翼-大林和小林》电子书百度云盘下载
《大林和小林》网络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DgN6hZ6Cqx2MogAhhA9lHA
《大林和小林》是现代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创作的现代童话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