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
㈠ 谁是美国短篇小说之父
欧,亨利欧·亨利(o·henry,1862—1910)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是二十世纪初美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出身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镇一个医师家庭。他的一生富于传奇性,当过药房学徒、牧牛人、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新闻记者、银行出纳员。当银行出纳员时,因银行短缺了一笔现金,为避免审讯,离家流亡中美的洪都拉斯。后因回家探视病危的妻子被捕入狱,并在监狱医务室任药剂师。他在银行工作时,曾有过写作的经历,担任监狱医务室的药剂师后开始认真写作。1901年提前获释后,迁居纽约,专门从事写作。 他与法国的莫泊桑、俄罗斯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他的小说构思独特、情节曲折、语言诙谐,笔调轻松、以往往出人意料的“欧·亨利式的结尾”而闻名。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网络全书”。
㈡ 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是谁
亨利笔下的人物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们很少有深奥的思想和勃勃雄心。像《麦琪的礼物》中夫妻双方深沉的爱恋,不过是用温情填充愁苦的日子,使得苦涩的岁月里含蕴着幸福,让生活有一点细微的光彩。德拉和吉姆的纯洁、善良和真诚,正好与资本主义的罪恶、虚伪和凶残的本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通过截取他们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片断,把人物的身份、言行、心理等特点刻画得鲜明生动,给人以深刻印象。作品语言简洁朴素而又幽默风趣,充满了诙谐机智。小说结尾很有个人特色,常常出人意料,被称为“欧·亨利式结局”,即直到故事终结才揭示出它的全部意义和人物全部真实的性格,往往带着“含泪的微笑”。欧·亨利的作品享有极高的声誉,被改编为各种广播剧、电视剧。他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被称为“曼哈顿的桂冠诗人”、“美国的莫泊桑”。西奥多·德莱塞
㈢ 世界文坛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分别是哪三位呢
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分别是:莫泊桑、契诃夫和欧·亨利。
1、欧·亨利
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其主要作品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叶子》《二十年后》等。
欧·亨利与契诃夫和莫泊桑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有“美国生活的网络全书”之誉。
莫泊桑的创作特点:
1、主题
莫泊桑一生创作了350多部中短篇小说,在揭露上层统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会风气的同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
短篇的主题大致可归纳为3个方面:第一是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如《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是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赞颂其正直、淳朴、宽厚的品格,如《归来》;第三是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人民爱国情绪,如《羊脂球》。
2、手法
对人物的描绘上,莫泊桑并不追求色彩浓重的形象、表情夸张的面目、夸张的生平与难以置信的遭遇,而是致力于描写“处于常态的感情、灵魂和理智的发展”,表现人物内心的真实与本性的自然,通过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状态与在一定情势下必然有的最合情理的行动、举止,来揭示其内在心理与性格的真实。
在莫泊桑的短篇里,也曾出现过一些不平凡的、有英雄行为的人物,莫泊桑短篇小说在人物描写上的现实主义艺术,总的来说,就是人物形象的自然化与英雄人物的平凡化,这两个特点使他不是与过去的小说艺术,而是与他之后的现代小说的写实艺术联系了起来。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欧·亨利、网络-莫泊桑、网络-契诃夫
㈣ 世界上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分别是:
世界上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
1、莫泊桑
莫泊桑1850年出生于法国上诺曼府滨海塞纳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曾参加普法战争,此经历成为他日后创作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他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说及三部游记,是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莫泊桑患有神经痛和强烈的偏头痛,巨大的劳动强度,使他逐渐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进行写作。在遭受疾病残酷的折磨之后,莫泊桑于1893年7月6日逝世,年仅43岁。
2、契诃夫
契诃夫的小说紧凑精炼,言简意赅,给读者以独立思考的余地。其剧作对19世纪戏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坚持现实主义传统,注重描写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借此真实反映出当时俄国社会的状况。他的作品的两大特征是对丑恶现象的嘲笑与对贫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并且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的丑恶现象。契诃夫被认为是19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3、欧·亨利
1862年9月11日,欧·亨利生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格林斯伯勒,曾当过银行职员、药剂师等。1896年2月,欧·亨利因受到盗用公款的指控入狱,后逃亡洪都拉斯。1898年再次入狱,期间开始发表作品。1902年,欧·亨利移居纽约,成为职业作家。1910年6月5日,欧·亨利因肝硬化在美国纽约去世。欧·亨利与契诃夫和莫泊桑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有“美国生活的网络全书”之誉。
扩展材料:
莫泊桑出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狄埃卜城附近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的祖辈都是贵族,但到他父亲这一代时没落了。父亲做了交易所的经纪人。他的母亲出身书香门第,爱好文学,经常对文学作品发表评论,见解独特。莫泊桑出生不久,他的父母由于经常闹矛盾分居了,他和母亲住在海边的一栋别墅里。从童年时代起,母亲就培养他写诗,到儿子成为作家时,她仍然是莫泊桑的文学顾问、批评者和助手,所以他的母亲是他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第一位老师。
契诃夫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一生创作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评论家称,他的小说:“再现了小人物的不幸和软弱,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小市民的庸俗猥琐。
欧·亨利的小说常常采用全知叙述者,即采用无所不知、无处不在的“上帝视角”对故事世界的一切予以揭示,还会不时地站出来对故事中的人物、场景进行评述。不过,“即便在一些以全知视角为主导的小说中,故事外叙事者有时也会暂时放弃自己的视角,采用人物视角来揭示人物对某个特定空间的心理感受。”人物视角就会作为人物的感知而构成故事内容的一部分,从而有效地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人物心理活动,进而揭示作品的主题。
㈤ 欧亨利简介,欧亨利短篇小说有哪些,名人故事
欧·亨利(O.Henry,1862年9月11日—1910年6月5日),又译奥·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美国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其主要作品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叶子》、《二十年后》等。
1862年9月11日,欧·亨利生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格林斯伯勒,曾当过银行职员、药剂师等。1896年2月,欧·亨利因受到盗用公款的指控入狱,后逃亡洪都拉斯。1898年再次入狱,期间开始发表作品。1902年,欧·亨利移居纽约,成为职业作家。1910年6月5日,欧·亨利因肝硬化在美国纽约去世。欧·亨利与契诃夫和莫泊桑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的作品有“美国生活的网络全书”之誉。 [1-2]
中文名 欧·亨利(威廉·西德尼·波特)
外文名 O.Henry、William Sidney Porter(后用 William Sydney Porter)
国 籍 美国
出生地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格林斯伯勒
出生日期 1862年9月11日
逝世日期 1910年6月5日
职 业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主要成就 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
《哈格里弗斯的两面性》 短篇小说 1902
《改过自新》 短篇小说 1903
《警察与赞美诗》 短篇小说 1904
《白菜与国王》 小说集 1904
《麦琪的礼物》 短篇小说 1905
《四百万》 小说集 1906
《艺术良心》 短篇小说 1907
《城市之声》 短篇小说集 1908
《最后一片叶子》 短篇小说 1908
《命运之路》短篇小说集 1909
《红毛酋长的赎金》 短篇小说 1910
㈥ 被誉为“美国现代小说之父”的作家是谁
应该是欧·亨利。他曾被评论界誉为美国短篇小说之父。
㈦ 世界三大小说巨匠分别是谁
欧·亨利与契诃夫和莫泊桑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1、欧·亨利:欧·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美国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其主要作品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叶子》、《二十年后》等。
2、契诃夫:契诃夫是俄国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于1860年1月29日出生,代表短篇小说《给博学的邻居的一封信》,《皮靴》、《马姓》、《凡卡》等。
3、莫泊桑:居伊·德·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品有《项链》《漂亮朋友》《羊脂球》和《我的叔叔于勒》等。
(7)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扩展阅读
写作手法:
1、欧·亨利:欧·亨利善于捕捉生活中令人啼笑皆非而富于哲理的戏剧性场景,用漫画般的笔触勾勒出人物的特点。作品情节的发展较快,在结尾时突然出现一个意料不到的结局,使读者惊愕之余,不能不承认故事合情合理。
2、契诃夫:契诃夫戏剧创作的题材、倾向和风格与他的抒情心理小说基本相似。他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他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和人物,从中揭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
3、莫泊桑:莫泊桑从描写司空见惯的平凡小事着手,把短篇小说的技艺运用到了尽善尽美的极致,形成了逼真、自然的写作风格。他的叙述笔调几近白描,生动而惜墨如金,寥寥数笔,人物的环境、气氛跃然纸上。
参考资料
网络-欧·亨利
网络-契诃夫
网络-莫泊桑
㈧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是哪三个人
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是指法国的莫泊桑(1850-1893),俄国的契诃夫(1860-1904),美国的欧·亨利(1862-1910)三位文学大师。
莫泊桑
居伊·德·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 1850--1893) :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曾拜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情节变化多端,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1880年发表第一个中篇小说《羊脂球》,此后陆续写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小说,博得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赞誉。他的创作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法国社会现实,无情地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风尚的丑恶,对下层社会的“小人物”寄予同情。小说构思新颖,描写生动,人物语言个性化,布局谋篇别具匠心。 短篇的主题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如《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是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赞颂其正直、淳朴、宽厚的品格,如《归来》;第三是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人民爱国情绪,如《羊脂球》。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长篇小说《一生》、《俊友》(又译做《漂亮朋友》等。 他写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被选入2001年、2009年和2010年七年级下册的语文书。
编辑本段契诃夫
契诃夫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 他的早期合作讽刺和揭露了俄国社会官场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恶面目,写得谐趣横生,发人深思。八十年代中期,他创作了既幽默又富于悲剧的短篇小说,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色龙》、《苦恼》、《凡卡》、《第六病室》、《套中人》《假面》 《牡蛎》 《必要的前奏》《脖子上的安娜》 《乞丐》 《彩票》《小公务员之死》 《名贵的狗》等。 契诃夫创造了一种风格独特、言简意赅、艺术精湛的抒情心理小说。他截取片段平凡的日常生活,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真实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示重要的社会内容。这种小说抒情气味浓郁,抒发他对丑恶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把褒扬和贬抑、欢悦和痛苦之情融化在作品的形象体系之中。他认为:“天才的姊妹是简练”,“写作的本领就是把写得差的地方删去的本领”。他提倡“客观地”叙述,说“越是客观给人的印象就越深”。
欧·亨利
真实姓名:威廉·西德尼·波特。曾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现实主义著名作家。曾被诬告罪入狱三年。后迁居纽约,专事写作,他几乎每周写一篇短篇小说,供报刊发表。他一生创作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对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反人道的法律、虚伪的道德给予揭露和讽刺。欧·亨利善于描写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网络全书”。代表作有小说集《白菜与国王》、《四百万》、《命运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等 从题材的性质来看,欧·亨利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以描写美国西部生活为主;一类写的是美国一些大城市的生活;一类则以拉丁美洲生活为对象。这些不同的题材,显然与作者一生中几个主要生活时期的不同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三类作品当中,无疑又以描写城市生活的作品数量最多,意义最大。
㈨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分别是谁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分别是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
欧·亨利 美国作家,也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欧亨利是一个幽默的人,他年轻的时候做过很多职业,他时常带给人们欢乐,他所经历过的事情也最终成为他的素材因素。他创作过300多篇小说,他在各地游走中也见到了很多贫苦的农民。她们的生活状况以及与她们纯洁的品质之间的反差,他用文章来描写她们纯真,勇敢,勤劳等品质。欧亨利也创作了他独特的结尾,后来也被称作欧亨利式结局。也就是结尾跌宕起伏构思巧妙,往往让人出乎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