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泉镜花短篇小说

泉镜花短篇小说

发布时间: 2023-01-07 18:00:24

㈠ 如何评价电影《草迷宫》

一首母亲(新高子饰)生前哼唱过的手球歌,令少年阿明(三上博史饰)魂牵梦绕,不知所措。他曾为此求教过校长和僧侣(伊丹十三饰),然而没人知道这支手球歌的来历。他走过高山大海,见识过这个世界的光怪陆离,只为寻找困扰自己问题的答案。在此期间,童年和青年时代(若松武饰)的记忆不断交错,阿明终于慢慢碰触到记忆和内心的最深处??本片根据泉镜花同名短篇小说改编,这是演员三上博史的处女作,著名导演相米慎二则担任了助理导演的职务。影片拍摄于1979年,但拍摄完毕后却束之高阁,直到1983年寺山修司去世后才在他的追悼会上首次公开。

我认为,所谓的“迷宫”,正是日本快速发展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暗喻。作为一个民族;日本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自身(民族心理)已迷失于与现代生活相脱节的草丛之中——所谓“母子恋”的乱伦——应当这样分析:岛国资源的匮乏(包括性资源),与自我(民族)意识的迷乱缠绕在一起。就此来说,当下我国的各种,其实也正是这种高速发展与自我意识的落后所,带来的尖锐冲突的某种体现。所谓当代中国人的道德滑坡也好,各地大中小学的各种“门”也好,根源都在于自我意识的迷乱和困惑。甚至可以说,所有国家的现代化都伴随着或多或少的这种对自我意识和本身历史的迷乱情绪所困扰的问题。

《草迷宫》中,大量瑰丽的镜头,鲜艳的色彩,不断切换的各种映像在短短的40分钟内,如烟花绽放在观众的眼前。影片的主人公秋在寻找着他的母亲留给他的一首“手球歌”。他不断地行走,为这首歌深深沉迷,他想,也许他有另一个母亲,留给他这首歌。为了找到她,他不断地行走,穿过海洋,山脉,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电影的画面上,秋赤裸着被绑在寺庙的柱子上,一个提着灯笼的小女孩穿着红色的和服走过,一个手球落到水中??我只能说,寺山的影像真正是“触目惊心”。零碎的画面,各自蕴含着深意,流露出某种玄虚的意境。那长长的延伸到天际的红毯,飘落在一望无际的白色沙漠中,少年的秋在上面狂奔;半裸的女人,洗梳着她美丽的长发,转过头来,宛然一笑;提着灯笼的女孩,穿着红色的和服,悄然从画面中滑过;在身上写满神秘的字符,被捆绑在树上面的秋,以及后来那个被他平放在沙滩上面同样写满了字的赤裸女人。所有的画面亦真亦幻,似乎是真实的回忆,又似乎是秋的脑海中出现的虚假的幻象。影片探讨的是秋和母亲的关系。少年的秋和成年的秋不断地交替出现,对于母亲的回忆在漫长的旅途中变成一种重构,并且深藏在人物潜意识中的某些东西渐渐呈现。片中有一段,秋走上阁楼,看到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正在做爱,极尽缠绵。他在那里看着,突然明白原来那个女人是他的母亲,而与她痴缠的男人正是他自己。这当然是秋的幻象,但是正是从这中幻象中我们可以看到秋是爱他的母亲的,他的心在母亲巨大的庇护之下变得非常脆弱,他不能够离开母亲,害怕失去她,所以当母亲去世之后,他依赖那首《手球歌》来追寻另外一个母亲。而另一方面来说,秋又不原意受到母亲的控制,他总是试图违背母亲的意志,想要寻找另一个母亲。秋的这种又爱又恨的情感,成为整个影片的基石。

电影《草迷宫》一部资本主义与自我意识的迷失,对此你怎么看?寺山的作品有着他明显的风格特点,我很少看到如此表达画面的导演。好像是一首诗,或者一篇散文,行云流水,不着边际。人物的动作被很强烈地表达出来,缓慢地,流畅地,好像一个精雕细琢的木质品。可我看着那些画面,心里莫名地怅然。就好像《食神》里面,那个裁判吃到的那碗叉烧饭,让人如此黯然。

每个人的回忆都是一个的迷宫,占据着无数或真实,或重构,或剪辑过的映像,它们有时在梦里出现,有时用另一个样子出现在你的生活中,缠绕着你。《手球歌》仿佛依稀环绕在耳边,而秋最后说:“那个戴着新娘发饰的女人就是我的母亲。白云是我的向导,穿越海洋,山脉,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都是为了寻找一种意义。不要问我为什么,我渴望听到手球歌,我将继续行走。”也许,我们一出生便是迷途的孩子,丢失了某种珍贵的东西,所以我们要不停地寻找,不停地追逐,慢慢走完人生的旅途。在这场追逐中,没有什么是确切的,是注定能够得到的。

㈡ 关于我对日本文学的一点碎碎念

诚然我并不是一个合格的追求者,但我面对这一民族文学底蕴的时刻,仿佛找到了我所探求的某种事物,或喜或忧,是喜怒哀乐的真实情感的表现,是每一个人物栩栩如生下的悲喜交集。

我作为一个市井小人,并不太能习惯所谓浪漫主义或所谓荒凉主义,当然我对于毛子的那种崇拜生命和精神的文学也是抱有喜感的,但在我心中,日本的文学,尤其川端康成、泉镜花、太宰治等一众人的笔下,那种仿佛能令我活在市井下通透感悟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我格外着迷。荒诞的说,这是一众文学理念中最能刻画我内心世界和我自己的。

日本的文学理念主要体现在“真实”的加工和“物哀”这一主题里。“真实”即体现,经过文字编织加工后,所产生许许多多的细腻的情感,婉转的情节,同时体现着“性”和“人格”,我尤能从川端康成和泉镜花笔下看到这种朴素的美。“物哀”是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大家本居宣长提出的文学理念,我个人理解便是——“为世间一切所动容,为所作所为而流露情”,这也是不需要太拘束的感情理念,一切感情皆源于生命里所遇见的每一片花叶,一切喜怒哀乐皆是在体现和有张力的。简单来说——即是“真情流露和触景生情”。“物哀”在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另外还有被我称为“深夜”的理念称谓,当然这并不是官方的,而是我长期累积下来的解读,即日本文学所发生的世界,往往是充满了黑夜中的氛围,没有过度喧闹和争端,没有狂欢节,恬静而婉约,是一种“美”的体现。

显然,日本文学充满了“美”这一概念的体现,而川端康成笔下,便是尤为突出的“女性美”,他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如是写道:川端康成极为欣赏纤细的美,喜爱用那种笔端常带悲哀,兼具象征性的语言来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和人的宿命。在《千只鹤》中,他突出安排了四位女性,其中的稻村雪子,从最开始描写她带着一个千只鹤图案桃红的绉绸包袱,以体现她的日本传统蕴涵。描写雪子点茶时写道:“仿如有千百只白色的小鹤在不停地飞舞”。雪子轻柔的举止和端庄的姿态,让主角菊治看上了她。雪子的描写是带有纯洁二字的,即她便是体现本作纯洁的根本,这也是川端康成对于“女性美”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样是他的作品,在《雪国》里塑造的叶子带有纯粹空灵的美,她细微的照顾着行男,体现了尽善尽美,《伊豆的舞女》里年龄尚小的舞女也是格外的清纯,带有些许稚嫩——光着身子向“我”挥手。

另外还有景色美的描写:这是一幅严寒的夜景,仿佛可以听到整个冰封雪冻的地壳深处响起冰裂声。没有月亮,抬头仰望,满天星斗,多得令人难以置信。星辰闪闪竞耀,好像以虚幻的速度慢慢坠落下来似的。繁星移近眼前,把夜空越推越远,夜色也越来越深沉了。县界的山峦已经层次不清,显得更加黑苍苍的,沉重地垂在星空的边际。这是一片清寒、静谧的和谐气氛。——《雪国》

景色美的我还记得东山夷魁,他不仅是散文家,还是一位画家,在他笔下,无人胜有人,他的文章里也体现了雪月风花的极致静谧感,浪漫并不失优雅,美的不可收拾。

有关美的描写,或许带点哀伤出来,即哀所造就的生命的圆舞曲,那种美不同于浪漫主义,但也夹杂浪漫主义,更多的是情感描写,而不是言语表达。泉镜花的《汤岛之恋》里收录了一部短篇小说《外科手术室》,作为患者的贵船伯爵夫人和作为医生的高峰两人之间从纠结不清的关系展开。贵船伯爵夫人拒绝麻醉,因为怕将心里深藏的秘密供出,手术中,她不断的以相信高峰,因为是你呀这些线索给读者一股隐约流露秘密的感觉,但是意外发生了,贵船伯爵夫人摁下了扎在胸口的手术刀,最终不幸死去。当“我”和高峰走在一起,回忆起过去,那种哀伤心加上开放式的结局,好像就是将一切问题抛给文中的“我”去想,而此情此景,除了哀伤,便是对于爱情的失去那种微凉感吧。

说到村上春树,这也是对我最重要的一位日本作家,他的作品是有相当的原则性的,是充满对于“性”的思考的,《挪威的森林》和《国境以南太阳以西》是启蒙,是告知我男女,告知我生活观念格外重要的书,也是为我所累,感到世态炎凉的书。

三岛由纪夫又是另一种感受,他的作品带有日本烈性精神,带有理性的考量和精神的蕴涵,《午后曳航》中对于死亡是一种美学很有体现,特别突出的还有暴力和极端,这也是大部分人对他的看法,他的作品极少体现“物哀”,关于“美”尽是“人哀”的表现。“在梦幻里,荣耀、死亡和女人总是三位一体。但是,得到女人以后,剩余的两个却离开自己,奔向了大海的彼方。”三岛由纪夫的作品就拥有这种美感。另外在《午后曳航》里还有关于叛逆的极端思想,以及“恶”的绽放体现,这不免让我想起一部漫画《恶之华》,让大人以至于教育界深思:这大体就是我们的父辈,以及他们所相信的那个虚构的社会为我们制定的法律。对这一点,我认为应该感谢他们。这是大人们对我们抱有幻想的表现,同时也是他们无法实现梦想的表现。大人们不仅仅是自己绑住了自己,还认为我们也同样无所作为。多亏了他们的这种粗心大意,我们才可以在这里窥望到一小片蓝天,一小片绝对自由的天地。说来这是大人们创作的一个童话。但他们却创作了一个极其危险的童话。

相比之下渡边淳一又是另一种感悟,他接近川端康成的“女性美”,也接近泉镜花的爱情观念,但是却是在不同时代,不同思想下的新体现,《北海道物语》里塔野作为一名已婚人士,有上大学的女儿,有良好的家庭条件和工作状况,在被调任到札幌,偶遇绘梨子,在“性”这一单调的事物下,面对绘梨子这种高尚到了无可挑剔的女性,欲望是本能反应,背叛原始爱的冲动,也便是这本书的主题。另外塔野与《国境以南太阳以西》的主角一样,面临着出轨这一主题,集中展示了人之欲望以背叛原始爱的故事。

同样体现背叛原始爱的谷崎润一郎,他的作品更彰显“人性”,《痴人之爱》里,更是有描写“性恶”的体现。

另外东野圭吾和镝木莲,单说东叔的《白夜行》,翻开尽是“人性”的体现,昭示了“性恶”,作为推理小说作家,东叔的作品更加的流行,更加的深刻通俗。镝木莲作为江户川乱步奖得主,虽然还没有宫部美雪出名,但是他的《寻找回忆的人》有不输于《解忧杂货店》的观感。

太宰治、坂口安吾、中原中也、芥川龙之介、夏目漱石等人也是个人接触过的日本作家,他们的趣事和感悟,后续我会一一写下来。

㈢ 求《汤岛之恋》全文免费下载百度网盘资源,谢谢~

《汤岛之恋》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5bNhAWPzgdwoxXQ_ADYh5g

?pwd=ek38 提取码: ek38
简介:是作者泉镜花写的短篇小说合集,包含了年轻男女之间的爱恨情仇,对世界的奇幻想象,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纯洁爱情的信仰,值得一读。

㈣ 你看过哪些有趣的短篇小说

《艾比斯之梦》。《艾比斯之梦》的起初,人类在机器人统治的世界里苟延残喘,“我”以讲述故事为业,浪迹四方,偶尔也会参与人类团体袭击机器人运输队的行动。某一天“我”与一个人形机器人不期而至,“我”与之交手,不敌负伤遭擒,被送到机器人城市的医院中接受治疗,而那个击伤“我”的机器人则开始每天给我念故事,同时与“我”约定,除非“我”自己要求,否则她(因为是女性外形的机器人)只会给我念那些由从前的人类自己写的、绝对不是这个世界真实历史的故事。与其说这是一部讨论人与AI、或者说是AI自我意识觉醒的小说,不如说这是一部借AI之口,探讨人类的逻辑思维、道德、宗教、信仰等等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的社会哲思小说来得贴切。

㈤ 《高野圣僧泉镜花小说选》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高野圣僧》(泉镜花)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hObRU_FT4iLxsFJ4uHkcUw

提取码: ttxp

书名:高野圣僧

作者:泉镜花

豆瓣评分:8.5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份:2012-1-1

页数:202

内容简介:

泉镜花跨越明治、大正、昭和三个时代的著名作家,他的作品被誉为“兼备绚烂与苍古,是日本语所能达到的最高的表现,是近代日本文学史最光彩陆离的一页”。在他去世近半个世纪以后的今天,他的作品越来越受到重视。译者文洁若,著名作家,也是国内最优秀的翻译家之一,曾获日本政府“勋四等瑞宝章”勋章。萧乾夫人。泉镜花编著的《高野圣僧(泉镜花小说选共2册)》是日本名著系列之一,《高野圣僧(泉镜花小说选共2册)》选录了包括泉镜花代表作《高野圣僧》《汤岛之恋》《外科室》《琵琶传》4个中短篇小说,内容多为描写凄美、悲剧的爱情故事。

作者简介:

泉镜花(1873—1939),本名镜太郎,父亲为著名的根雕工艺师。镜花从小受到日本传统艺术的熏陶,母亲的家族则多出大鼓师、能乐师之辈。镜花九岁时,母亲病世。这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为此,他的多部作品如《照叶狂言》、《采药》等都无不流露出一种对亡母的热爱和思慕之情。1895年以观念小说《夜行巡查》、《外科室》跃登文坛,他那独具一格的文体、奇异突兀的故事情节,使世人耳目一新,因而引起文坛的瞩目。除了写小说之外,泉镜花也写诗和剧本。他那独特的、带有浓厚抒情色彩的文风愈来愈精炼,写下了《高野圣僧》、《妇系图》和《和歌灯》等小说。代表剧作有《夜叉池》、《天守物语》等。

泉镜花超人的天赋、精湛的小说艺术,得到了夏目漱石、志贺直哉、谷崎润一郎、芥川龙之介、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佐藤春夫等著名文学家的一致赞赏和推崇。1937年泉镜花当选为日本帝国艺术院会员。泉镜花直到1939年去世,始终保持了独特的、神秘的浪漫主义风格,留下了小说约三百篇之多。

译者文洁若,著名翻译家,萧乾先生的夫人。1927年生于北京,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著有长篇纪实文学《萧乾与文洁若》、《我与萧乾》、随笔集《旅人的绿洲》(合集)、散文集《梦之谷奇遇》、评论集《文学姻缘》等。 译著有《芥川龙之介小说选》、《天人五衰》、《东京人》、《十胜山之恋》以及与萧乾合译《尤利西斯》等近千万字。她是我国个人翻译日文作品字数最多的翻译家。

㈥ 《高野圣僧》txt全集下载

高野圣僧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日本新文学是在日本近代社会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继承日本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学遗产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的营养,随着日本整个国家的成长壮大而发展起来的。我们更熟悉夏目漱石、森鸥外、岛崎藤村、谷崎润一郎,相比之下,泉镜花在中国没那么知名,然而他死后近半个世纪以来,他的作品在日本却越来越受到重视。
日本近代短篇小说巨擘芥川龙之介说,泉镜花的“行文笔致兼备绚烂与苍古,几乎可以说是日本语所能达到的最高的表现。……《镜花全集》(十五卷)不仅是明治大正文艺,而且是整个日本文艺所建造的巍峨的金字塔……为近代日本文艺史留下了最光彩陆离的一页。”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曾写道:“日本到处都是花的名胜,镜花的作品则是情趣的名胜。”但至今中国读书界对他还是比较陌生的。
泉镜花原名镜太郎,1873年生在位于石川县的日本美术古都金泽市。他的父亲泉清次是个手艺高超的黄金象牙雕工,母亲阿铃出生于能乐(日本的一种古典……

㈦ 适合大学生看的短篇小说分享

短篇小说它往往选取和描绘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断,大学生阅读一些小说,可以拓宽知识面。下面我就来为大家推荐的适合大学生看的短篇小说,欢迎参阅!

适合大学生看的短篇小说
1、《暗夜独行客》

作者:[美]雷·布拉德伯里

雷·布拉德伯里是我最佩服的那类作家,什么都能写,什么都写得精彩,科幻、奇幻、恐怖、言情……难以相信这些短篇都是四五十年前的作品,文笔优美,想象丰富,一点也不过时。

打开此书,就像进入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性情古怪的祢先生喜好夜间散步,却因此被捕——在一座空无一人的废城;想一睹上帝真容的老太太们,在火星上孤注一掷,奋不顾身飞向太空;发胖的畸形秀演员为了保住饭碗,找到一个巫婆,往身上文满了图案,殊不知胸口跟背后的两幅纹身却关系到他的过去与未来;避世于山林中的夫妻,在老屋里发现了一扇秘门,里面传出了另一时空的呼救声……

其他溢美之词也不用多说了。其中一篇气质独特,我很喜欢,名叫《跳房子》,清澈纯美,少年之间的事情,如同六月的蓝天,让我想到《心是孤独的猎手》里面,少女米克跟那个男孩出去约会的短暂辰光。他们都那么孤独,像蓝天里高度不同的两朵云,看着靠近,却永不能靠近。

2、《歌行灯》

作者:[日]泉镜花

泉镜花,光是遥想作者名字,便足以感受到日式文学那独特的侘寂幽玄之美了。他的幽玄风格又不同于其他日本作家的阴暗颓靡、变态自怜,是透明、轻柔而又清新的。

泉镜花的文笔细腻绮丽,却摆脱了与之相应的滞重,轻盈如羽。无论讲述的是多么悲怆、多么卑鄙、或多么欢欣的事,总是淡然如水,娓娓道来,却撩拨到读者肺腑深处。

画面感极强,场景里的声音、光线、温度、色泽,都朦朦胧胧,隔了层遥远的雾气,却又鲜明无匹,不似文字,倒似泉镜花从读者的回忆断层唤醒了什么。读《歌行灯》时,就仿佛能看到冷月如霜,寂静的长街,打开银扇歌舞的艺妓,在荒岛上哀哀饮泣的女子……《高野圣僧》溪水中如霜雪一般的小腿,还有蜷曲的脚趾……

3、《十三夜》

作者:[日]樋口一叶

樋口一叶可能是日本文学史上最短寿的知名作家,享年廿四。她的肖像被印在二○○四年新版五千元日币上,可见地位之崇高。

她的小说多取材于其居住的东京半下流社会,笔致细腻绵密,对世态百相刻画入微,陋巷中的庶民众生、男女欢愁莫不跃然纸上。

《十三夜》这部短篇集,是由译者林文月选译其作品中最著名的十篇,详加注释,每篇附有译后小记,是一部规划完整,好看而重要的名著。

其实,樋口一叶的故事都十分简单,无非寻常儿女情事,但难得文字温润秀澈,泠然有声,真真笔底珍珠。而且她也不回避那些市井琐碎,注目底层,因此,不同于某些女作者独锁象牙塔的纤细苍白,她的作品在清新之余也蕴含着隽永深厚的回味。

林文月的译文煞费苦心,也是我极喜欢的,“这两家之间,只隔着竹篱笆。共用的井水,既深且清。”“也无风,檐上却见樱花纷纷飘落,满天夕照,晚钟幽幽催人伤悲。”

真是物哀。如午夜饮新绿薄荷水。

4、《花与舌头》

作者:[中]黄惊涛

这本书对我来说很奇特。每篇都短小,像睡前糖果一样,含一颗在嘴里,入眠之后,会做一个飞翔的美梦。

听说书名是来自于清人黄遵宪的诗歌《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花不能言我饶舌,花神汝莫生分别。反正我也不懂,单纯觉得好听。

在这本集子里,一共有43个短篇,讲述了一个不知时代亦不知地点、名叫“光荣”的小镇里面,所发生的形形色色的怪人与怪事。比如变成虫子的人、有替身帮他活着的人、用身体做赌注的人、住在笼子里的人、因讲故事遭驱逐的人、偷阅他人爱情的人、没有舌头的人、用头发作诱饵的人……

虽然几乎没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但跟随作者的视野,一点点进入那个小镇,能像坠入梦幻一般,惊异又新奇,都是有趣而美妙的体验。

5、《鳄鱼街》

作者:[波]布鲁诺·舒尔茨

这是一部我几次鼓足勇气想读完,但读到三篇以后又搁置很久的短篇集。布鲁诺•舒尔茨那种无明显叙事由头、轻结构而重隐喻、情感的指向捉摸不定、语义的密度又压得人难以喘息的写法真是让我吃不消。有时我真的觉得自己是在读骈俪文,或者朦胧诗,很费劲。

舒尔茨总被拿来与卡夫卡相提并论(有时候还有写《追忆似水流年》的普鲁斯特),不仅仅是因为他曾翻译过卡夫卡,更多的是他们都在写作中专注于内心里那个沉默无底的深渊,创造出了一个独特的非理性的异化世界吧。或许可以用舒尔茨自己说的“平行世界”来形容。他将卡夫卡称为“平行世界岔路口的探索者”,可细想想,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但他们之间仍然存有很大差异,卡夫卡擅用清冷的风格书写污浊的梦魇。舒尔茨则更善于用丰富的语言描述繁复的场景。一连串的前缀和修饰语,形容词、副词,都堆积到文本中,意象跟场景诡异而复杂,且色泽斑斓、纤毫毕现,每一句都华丽繁复到极致,气势汹汹地撞击过来,给人窒息之感。时常看到某些大师说,写小说要尽量避免使用形容词,多用动词跟名词,这样才简练有节奏。舒尔茨却让我看到大师的另一种可能。
好看的短篇小说
1.《巷说百物语》

京极夏彦

豆瓣评分:8.0(5623人评价)

如果你单纯以为《巷说百物语》是一部妖怪奇谈,那么你就错了!

这可是一本妖怪推理小说,京极夏彦从“百物语”这个古老的日本传说,提取了7个怪力乱神的悬疑故事。

书生百介游历各个藩国,收集妖怪传说。在旅途中,他遇到了三个奇人:擅长骗术的又市、操作木偶的艺妓阿银,以及精通乔装的治平。

自从遇上这三个人以后,百介就开始卷入了一连串的鬼影绰约的怪事。

读完这一场场扣人心弦的怪案侦破,我发觉,所谓的妖怪,其实只是一个个巧妙地解读人心的入口。

透过这些妖怪们,我看到的不是魑魅魍魉,而是最光怪陆离的人的内心世界。
受大学生喜欢的小说
1.《恶棍列传》

博尔赫斯

豆瓣评分:8.7(1859人评价)

博尔赫斯!!!

恶棍???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浓烈的好奇心被勾起,眼珠子就再也移不开了。

在这本只有110页的短篇小说集《恶棍列传》中,包含了8个精彩绝伦的故事,讲述了世界各地的“恶棍”的故事。

《难以置信的冒名者汤姆·卡斯特罗》中的汤姆·卡斯特罗是个有点痴呆的流浪汉,却意外遇到了一个头脑灵活、会出主意的黑人博格尔,在他的策划下冒名顶替了死去的望族子弟。

在《女海盗郑寡妇》中,郑寡妇作为海盗头子,带领海盗们活跃在黄海海域,让清朝伤透了脑筋。

真实的历史背景与虚构的故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这一个个臭名昭著的恶棍们,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英雄主义般的诗意。

那是隐藏在时间缝隙里的各式各样人性的闪念。
猜你喜欢:

1. 10本课外书推荐

2. 经典好看的中短篇小说分享

3. 红色经典小说分享

4. 大学励志微小说

5. 大学必读的中国经典书籍分享

6. 推荐大学生必读的经典书籍

7. 青少年必读励志书籍排行榜

㈧ 泉镜花的作品

初期他以观念小说如〈夜行巡查〉、〈外科室〉跃登文坛,后来受到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浪漫主义及哥特式小说的影响,写作风格也有了明显的转变。除了写小说之外,他也写诗,尤其钟爱诗人拜伦与叶慈的作品,偶然间发现这两位诗人都研究过北爱尔兰的妖精传说,便浑然忘我踏入灵异的神秘境域。童年的镜花因为常听母亲说一些江户传奇故事,在他的内心深处早已埋下幻想的种子,只是等待萌芽而已。
当时流行的自然主义文学着重实证精神舍弃空想和美化,与泉镜花所追求的浪漫主义文学正好形成强烈的对比。受到文坛抨击与奚落的他,开始了自我放逐的隐居生活,他所居住的地方正是地处偏远充满传奇色彩的海边小镇「逗子」。这段期间他广泛涉猎江户怪谈、民俗学论述如柳田国男的《远野物语》、平田笃胤的《稻生物怪录》(泉镜花的《草迷宫》据此为底本)成为他创作灵感的源头和养份。他始终坚持以独创的修辞、耽美的语汇及模煳暧昧的语境来描写心中的桃花源,梦与现实是不是该有明确的界分,在他的眼中似乎并不是那么地重要,深层意识中长久压抑的爱恨情仇,反而能够透过故事中人物之间的微妙互动,清晰地呈显在读者的面前。
镜花的小说文字里,充满处于阳世与阴间、黎明与黑暗、男人与女人之间的想像,对读者而言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游移于两者边缘的灰色地带。对于受到歧视或差别待遇的团体,尤其是被排除在市民生活之外的人们,他深表同情,这种同理心在其作品中几乎随处可见。此外,文艺评论家川村凑也指出,对于山中他界(冥界)、与水相隔的异界(妖界)所产生的畏怖与憧憬之心,往往很自然地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浮现,也呼应他长久以来神经质的生理反应。是这样荏弱敏感的体质造就了独特的「镜花文学」风格,反映出人情的多样化和复杂的精神面貌。
一般咸信「镜花文学」的阴性结构,与其丧母/恋母的情结必然有关,其幽玄耽美的文风,更是直接表现出感触与幻觉之间的晃动所带来的心灵震撼。耽美派作家永井荷风与谷崎润一郎,绝对是受到他的启蒙和影响,才会有《隅田川》、《墨东绮谭》、《刺青》、《春琴抄》等绝妙作品的诞生,就这点而言泉镜花的努力可说是居功厥伟。
泉镜花的作品,大部分是写男女之间的爱情悲剧,没有一部是以大团圆为结局的。其中以《义血侠血》中走江湖的女艺人水岛友和马车夫村越欣弥的遭遇最为感人。 水岛友劝欣弥赴京学法律,答应接济他学费。几年后,欣弥快学成了,阿友预支的一百元工钱却被飞刀师(一种流浪艺人,专门表演左一刀右一刀地往裸体女人身上飞刀子的惊险绝技)抢了去。阿友怕欣弥等钱用,急得拿起飞刀师丢下的刀子就去从一对老夫妇那里抢到了一百元。老夫妇认出了她,她一时情急,为了灭口,就把他俩杀了。侦查当局凭着血迹斑斑的刀子逮捕了飞刀师。飞刀师招认抢了阿友的一百元,刀子也是他的,但不承认老夫妇是他杀害的。阿友则一口咬定飞刀师并没有抢她的钱,她身上的一百元是她原来预支的工钱。后来阿友和欣弥在法庭相遇。欣弥已做了代理检察官。他怀疑阿友是为了供他学费而犯的罪,但他为了忠于职守,仍要阿友如实招供。阿友出于对欣弥的爱,就彻底坦白了。欣弥把恩人作为杀人犯予以起诉。阿友被依法判处死刑。欣弥为了和恩人在来世结合,也用手枪自杀。
《义血侠血》像泉镜花的另外一些作品一样,写一个人为了忠于职守,不得不做出牺牲。日本评论家奥野信太郎和村松定孝均提出由《义血侠血》改编的《泷白丝》可能受到我国京剧《玉堂春》的影响。《玉堂春》以大团圆告终,基调是浪漫主义的,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理想和愿望。但是泉镜花周围的生活是那么冷酷,不容许他去粉饰现实,他就为人物安排了一个悲惨的结局。欣弥人为地结束了人生的旅途,只能指望在来世和恩人相聚。 同一年,泉镜花在《太阳》杂志上发表《恋爱与婚姻》一文,指出:“自古以来我国的婚姻都不是为了爱情,而是为了社会而缔结的。作为一个信奉儒教的国家,结婚是为了延续后代……父母教导女儿要一味谦恭、贞淑、温柔,却并不教她懂得爱情……还告诉她,婚姻乃终身大事,好女不事二夫。女子奉命而嫁,太可怜了。”
一个月后,他把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想法用小说的形式表达出来。短篇小说《外科室》的女主人公是一位贵族小姐。她在公园里和一个医科大学学生一见钟情。他俩自然不能交谈,因为小姐不但由两个女伴陪着,前后还有两个男仆。九年后,医科学生已成了著名的外科大夫,但始终未娶;小姐则嫁给了一位伯爵,生了一女。由于命运的捉弄,伯爵陪着夫人到外科室来,请大夫给夫人动胸部手术。夫人说她心中有个隐秘,坚决不让给她上麻药。手术即将完成时,夫人突然抓住大夫执刀的手。大夫问:“痛吗?”夫人说:“不,因为是你……”又脉脉含情地望着大夫说:“但是,你、你、大概不认得我了!”大夫面色苍白,浑身发颤地说:“我没有忘记。”夫人猛地把手术刀往自己的胸部深处一戳,嫣然一笑,死在手术台上。大夫也于同一天自尽。
在充满儒教色彩的封建社会道德下,养在深闺里的贵族小姐必须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门当户对的伯爵,爱情只能隐藏在内心深处。爱情越是被压抑,就越炽烈,以致甘愿在意中人手下挨刀,最后还用那把手术刀殉情。这里包含着对封建婚姻的谴责。 泉镜花对受尽欺凌压迫的下层人民怀有深切同情,他在早期的中篇小说《贫民俱乐部》(1895)中塑造了一个浑身侠骨的女乞丐阿丹的形象。她处处替穷哥儿们打抱不平,伸张正义。《瞌睡看守》(1899)则写一个老看守故意打瞌睡,好让囚犯们干活时能舒心一些,他知道这些囚犯十之八九是穷得走投无路而犯罪的。
镜花关心被压在社会底层的艺伎的命运。在镜花的那些以惨遭蹂躏的艺伎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中,写得最出色的要算是《汤岛之恋》(1899)了。原题《汤岛诣》,是到汤岛神社朝香之义。中文难以用三四个字来表达这种意境,故改译为《汤岛之恋》。这部中篇小说结构严谨,故事是环绕着神月梓和艺伎蝶吉之间曲折的爱情展开的,对话和叙述中不时夹以往事的回忆,烘托出梓的内心矛盾。梓出身寒苦,母亲是艺伎。姐妹们用血汗钱供他念完大学。由于他长得英俊,学问又好,做了玉司子爵家的上门女婿。他的妻子龙子七岁就到法国留学,为人高傲,和梓格格不入。梓便从家里出走,与他贫穷时结识的蝶吉亲近起来。蝶吉才十九岁,出污泥而不染,对梓是一片痴情。然而梓又念念不忘自己的社会地位,对于要不要帮助蝶吉脱离苦海,始终犹豫不决。蝶吉终于精神失常了,不断喊叫神月梓的名字,说他就是她丈夫。警察因而把梓传了去。和梓有仇的一家小报记者也在场,梓料到他将会在报纸上恶意地散布自己的丑行,断送他的前程,于是,就拼命抱住蝶吉,一道跳进河里。两个人的坟紧紧地挨在一起。除了梓的生前好友外,做了寡妇的龙子也悄悄前来扫墓。她遇见他们后,苦苦哀求他们不要把此事告诉任何人。
1899年的新年宴会上,泉镜花和艺伎桃太郎结识,两人情投意合。《汤岛之恋》是当年十二月出版的,在阿蝶身上,我们处处可以看到桃太郎的影子。桃太郎原名阿铃,恰好和镜花的亡母同名。镜花为她赎身,跟她同居。但是由于老师尾崎红叶坚决反对,镜花被迫同阿铃分手。直到尾崎于1903年去世,镜花才和阿铃正式结婚。
镜花的《妇系图》(1907)就是以这一事件为背景的。主人公早濑主税同艺伎阿茑相好,但是师父不同意他与阿茑结婚。师父的女儿钟情于主税,师父却又嫌他门第低,把女儿嫁给了医院的少东家。主税揭发少东家的隐私,迫使他和他的两个妹妹自尽。艺伎阿茑最后病死,主税也自杀身亡。
这两部长篇小说的宗旨是反对门第婚姻,反对社会上对艺伎的偏见与歧视。在现实生活中,镜花却与阿铃一道过了三十六年幸福的岁月,她不但是镜花生活中的伴侣,也是创作生涯上的伴侣,与她结缡后,镜花的作品在艺术上臻于成熟。 泉镜花的代表作有中篇小说《高野圣僧》(1900)和《和歌灯》(1910)。《高野圣僧》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带有神话色彩。“我”在越前敦贺的旅店里听一个云游僧讲述他过去的一段经历。事后“我”才知道这位僧侣是六明寺的高僧,名叫宗朝。宗朝年轻时,有一次从出发到信州。他迷了路,遭到蛇的袭击,天黑后好容易才在深山里找到一座孤零零的茅屋。里面住着个白痴,还有他的美貌的妻子和一个老汉。美女带宗朝到瀑布下去洗澡,回来后,老汉说:“你怎么原样回来啦?”事后他才知道,凡是跟着美女去洗澡的男子,由于存心不良,回来的时候都变成了猴、马或其他鸟兽。奇禽怪兽围着茅屋叫了一宵,宗朝不断念诵《陀罗尼经》。第二天,宗朝又上了路,来到头天的瀑布那里。他踌躇不决,想折回去找那位美女。这当儿,那个老汉来了,告诉他,美女神通广大,昨晚的那些鸟兽都是她用妖术变的,这就是那些不安分的男子的下场。宗朝亏得佛法保佑,才保全了自己。
日本当代评论家吉田精一认为《高野圣僧》所描绘的境界,是泉镜花心目中的人生缩图。爬满了蛇的崎岖山路,象征着苦难的历程。美人和白痴结为夫妻,代表着封建包办婚姻。那些淫荡的男子受到报应,统统变成畜生,虔诚的云游僧则得以幸免。故事情节虽然荒诞,由于泉镜花的语言艺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用精炼优美的词句来描绘皎洁明月下的溪流和瀑布,阴森恐怖的小茅屋,神秘的美女和鸟兽,创造出一种扑朔迷离的环境气氛,读起来既离奇又逼真。当时的评价甚至一度超越他的老师尾崎红叶。与其说他的作品类似传奇小说,本质上更接近歌舞伎和净琉璃(木偶戏)的戏剧表现,经常被改编成舞台剧上演,同为金泽出身的漫画家波津彬子曾将他的三大剧作〈天守物语〉、〈夜叉池〉与〈海神别庄〉改编成漫画收录在《镜花梦幻》。
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鹤田欣也把《高野圣僧》和夏目漱石的《草枕》(1906,中译本改题《旅宿》)、川端康成的《雪国》(1935—1948)、安部公房的《砂女》(1962)相提并论,认为日本近代化的过程过于迅速,敏感的作家们有点不能接受,便创造了这样一个梦幻的世界。
镜花笔下的妇女,大都是在封建残余的习惯势力下挣扎的弱小者,他对她们寄予同情,从而塑造了这样一个神通广大、任意摆布胡作非为的男人的女子形象。 《和歌灯》的背景是桑名的一家叫做“凑屋”的旅店。主人公恩地喜多八是个驰名的能乐演员。三年前,由于擅长谣曲的按摩宗山为人傲慢,喜多八狠狠地惩罚了他,宗山气愤而死。因此,喜多八的养父(叔叔)恩地源三郎将他逐出家门,禁止他再表演谣曲。喜多八只得到处漂泊。有一天,他又来到桑名。当晚,两位颇有风趣的老人在“凑屋”旅店下榻,招来一个艺伎。艺伎说她不会拉三弦,却跳了一段《海人舞》。原来艺伎就是按摩宗山之女,名叫三重,舞蹈还是喜多八偶然教会她的。两位老人是恩地源三郎和当代首屈一指的鼓手边见秀之进。他们一看见三重的舞蹈,就知道是谁传授给她的。于是,源三郎吟唱,秀之进击鼓伴奏,叫三重再度表演了一番。喜多八正在小店里饮酒,被鼓声所吸引,来到“凑屋”门前。宗山的亡灵也闻声而至,喜多八把这个鬼魂压在自己身下,配合室内传来的曲调低吟。
《和歌灯》的结构很别致,写作手法上接近于日本谣曲。当天晚上发生的事和三年前的往事,交叉着展现在读者面前,情节是按照谣曲“序、破、急”的固定层次发展的。开头(序段)酝酿气氛,接着(破段)介绍情况,最后(急段),全文在迷离恍惚间进入高潮,旋即结束。
吉田精一认为,日本人应当以产生了泉镜花这样一位作家及《和歌灯》这样一部作品而引为自豪。 我们还可以通过泉镜花的两篇小说来了解他的为人,以及他对中日甲午战争的态度。
自1868年的明治维新以来,由于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为强占朝鲜和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作了长期的准备。1894年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当时,有些日本作家也跟着那股黑旋风转,鼓吹对外侵略,如德富芦花的长篇小说《不如归》(1898),国木田独步在报纸上连载的长篇报告文学《爱弟通信》(1895)等。泉镜花所持的立场则不同。甲午战争结束后不久,他在1896年1月发表了《海城发电》和《琵琶传》。《海城发电》的背景是中日甲午战争时期的我国海城。一个日本卫生兵在战争中做了中国军队的俘虏。在拘留期间,他发挥了自己的专长,救死扶伤,因而受到中国军队的表扬,给他奖状,并把他释放了。有个叫梨花的姑娘爱上了他,带病跑来找他,被一群在日本军队里打杂的军夫抓住。军夫的头子审问被放回来的卫生兵,说他一定有叛国行为,否则中国军队不会给他奖状。他坚决否认。头子便叫人把梨花带出来,当众将她强奸致死。大家走掉后,在场的唯一的英国记者马上给本国发了一封电报,电文如下:日本军队里,有因完成红十字会的义务,由敌人赠与了感谢状,而成为卖国贼的;也有军夫出于敌忾心而逮住清国病妇,横加蹂躏,而成了爱国者。这是多么尖锐的讽刺,饱含着多么伟大的正义感!这里我们既可以看到泉镜花对刚刚露头的军国主义的深恶痛绝,也可以看到他的正直是超出国界的。
在《琵琶传》中,正面人物是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逃兵,而作为武士道化身的一个军官则是反面人物。逃兵被枪决,军官则在开枪打死自己的妻子(逃兵的情妇)的同时,被她活活咬断喉咙而死,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在举国上下被卷入战争狂热的时期发表这样同侵略性的国策针锋相对的作品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作者逝世后,岩波书店在1940至1942年间出版的《镜花全集》里就未能收入这两篇,直到战后才重见天日。

㈨ 求草迷宫1979年百度网盘在线观看资源,三上博史主演的

链接: https://pan..com/s/1ItEeiZhjqGGXCZprR-38bg 提取码: 93f1

导演: 寺山修司

编剧: 寺山修司 / 岸田理生

主演: 三上博史 / 若松武 / 新高恵子 / 兰妖子 / 伊丹十三

类型: 爱情 / 奇幻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1979(法国) / 1983-11-12(日本)

片长: 41分钟

又名: Kusa-meikyu / Grass Labyrinth

IMDb: tt0229520

剧情简介:一首母亲(新高けい子 饰)生前哼唱过的手球歌,令少年阿明(三上博史 饰)魂牵梦绕,不知所措。他曾为此求教过校长和僧侣(伊丹十三 饰),然而没人知道这支手球歌的来历。他走过高山大海,见识过这个世界的光怪陆离,只为寻找困扰自己问题的答案。在此期间,童年和青年时代(若松武 饰)的记忆不断交错,阿明终于慢慢碰触到记忆和内心的最深处……

本片根据泉镜花同名短篇小说改编,这是演员三上博史的处女作,著名导演相米慎二则担任了助理导演的职务。影片拍摄于1979年,但拍摄完毕后却束之高阁,直到1983年寺山修司去世后才在他的追悼会上首次公开。

热点内容
游戏之主小说 发布:2025-07-21 00:43:48 浏览:332
主角叫飞都市小说 发布:2025-07-21 00:24:19 浏览:759
最惊艳的古代言情小说免费看 发布:2025-07-21 00:19:47 浏览:178
义气横生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发布:2025-07-21 00:14:33 浏览:349
重生到自己小说反派的小说 发布:2025-07-21 00:06:50 浏览:230
言情小说套盒 发布:2025-07-20 23:56:14 浏览:179
小说末世菜园子游戏免费阅读 发布:2025-07-20 23:45:19 浏览:225
阿巴达古代言情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7-20 23:38:29 浏览:660
虚无神在都市小说后面一部叫什么 发布:2025-07-20 23:38:28 浏览:853
伤心小说短篇 发布:2025-07-20 23:05:28 浏览: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