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斯特林堡短篇小说代表作

斯特林堡短篇小说代表作

发布时间: 2023-01-05 03:26:21

㈠ 找一篇当代美国短篇小说,情节如下:

篇名:半张纸
作者:奥古斯特·斯特林堡
原文:

最后一辆搬运车离去了;那位帽子上戴着黑纱的年轻房客还在空房子里徘徊,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他走到走廊上,决定再也不去回想他在这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但是在墙上,在电话机旁,有一张涂满字迹的小纸头。上面所记的字是好多种笔迹写的;有些很容易辨认,是用黑黑的墨水写的,有些是用黑、红和蓝铅笔草草写成的。这里记录了短短两年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他决心要忘却的一切都记录在这张纸上——半张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
他取下这张小纸。这是一张淡黄色有光泽的便条纸。他将它铺平在起居室的壁炉架上,俯下身去,开始读起来。
首先是她的名字:艾丽丝——他所知道的名字中最美丽的一个,因为这是他爱人的名字。旁边是一个电话号码,15,11——看起来像是教堂唱诗牌上圣诗的号码。
下面潦草地写着:银行,这里是他工作的所在,对他说来这神圣的工作意味着面包、住所和家庭——也就是生活的基础。有条粗粗的黑线划去了那电话号码,因为银行倒闭了,他在短时期的焦虑之后又找到了另一个工作。
接着是出租马车行和鲜花店,那时他们已订婚了,而且他手头很宽裕。
家具行,室内装饰商——这些人布置了他们这寓所。搬运车行——他们搬进来了。歌剧院售票处,50,50——他们新婚,星期日夜晚常去看歌剧。在那里度过的时光是最愉快的。他们静静地坐着,心灵沉醉在舞台上神话境域的美及和谐里。
接着是一个男子的名字(已经被划掉了),一个曾经飞黄腾达的朋友,但是由于事业兴隆冲昏了头脑,以致又潦倒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不得不远走他乡。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罢了。
现在这对新婚夫妇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新东西。一个女子的铅笔笔迹写的“修女”。什么修女?哦,那个穿着灰色长袍、有着亲切和蔼的面貌的人,她总是那么温柔地到来,不经过起居室,而直接从走廊进入卧室。她的名字下面是L医生。
名单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位亲戚——母亲。这是他的岳母。她一直小心地躲开,不来打扰这新婚的一对。但现在她受到他们的邀请,很快乐地来了,因为他们需要她。
以后是红蓝铅笔写的项目。佣工介绍所,女仆走了,必须再找一个。药房——哼,情况开始不妙了。牛奶厂——订牛奶了,消毒牛奶。杂货铺,肉铺等等,家务事都得用电话办理了。是这家女主人不在了吗?不,她生产了。
下面的项目他已无法辨认,因为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这里用清楚的黑体字记载着:承办人。
在后面的括号里写着“埋葬事”。这已足以说明一切!——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棺材。
埋葬了,再也没有什么了。一切都归于泥土,这是一切肉体的归宿。
他拿起这淡黄色的小纸,吻了吻,仔细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
在这两分钟里他重又度过了他一生中的两年。
但是他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相反地,他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
是一篇高中选修课文哦
望采纳 (*^__^*)

㈡ 现代戏剧之父斯特林堡简介

奥古斯特·斯特林堡(1849—1912),瑞典作家,瑞典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瑞典的国宝,世界现代戏剧之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现代戏剧之父斯特林堡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斯特林堡简介
斯特林堡是瑞典著名的戏剧家、小说家和诗人,一生之中创作出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大部分作品是戏剧,奥古斯特·斯特林堡一生中经历了三段失败的婚姻,这三段失败的婚姻给奥古斯特·斯特林堡带来了无限的痛苦,最终使得奥古斯特·斯特林堡进入到了仇恨女人的行列中。

1849年,斯特林堡出生于斯德哥尔摩,父亲是没落的船舶经纪人,母亲是女佣,家庭经济情况不好,使得斯特林堡自幼就遭受着精神与物质两个方面的折磨,所以奥古斯特·斯特林堡比较的早熟。

1867年,斯特林堡考入乌普萨拉大学,却因为经济拮据多次辍学。后来斯特林堡当过小学教师、医生、报社记者、电报员,最后在皇家图书馆做了管理员。

1870年,斯特林堡写出了《被放逐者》,受到国王的召见和赏赐。之后创作出了名著《奥洛夫老师》,但是拖了九年才被班上舞台。1888年,《父亲》共上演8场,1890年《奥洛夫老师》上演。后来斯特林堡流亡到欧洲大陆,后来侨居瑞士,创作出了短篇小说集《结婚集》等作品。在其一生中创造了60余部剧作,可谓是非常高产的一位作家。

斯特林堡有过三段失败的婚姻,1878年与西里·冯·埃森男爵夫人结婚,1891年离婚;1893年与年轻的奥地利记者弗丽达·乌尔结婚,1894年离婚;1901年,52岁的奥古斯特·斯特林堡与23岁的挪威女演员哈丽叶特·鲍塞结婚,但是婚姻只是维持了四年就结束了。三段婚姻的失败,深刻的影响了奥古斯特·斯特林堡,使得他走上了仇女的道路。1912年,斯特林堡去世。
斯特林堡的婚姻
斯特林堡是瑞典著名的戏剧大师、诗人和小说家,斯特林堡一生之中仅仅戏剧就创作出了60余部,可谓是一位非常高产的作家,斯特林堡在事业上无疑是非常 成功 的,但是这样一个人一生都生活在贫苦之中,而且经历了三段不幸的婚姻,在个人生活方面是不幸的。下面说一下斯特林堡的婚姻。

斯特林堡的婚姻之一:1875年,斯特林堡见到了西里·冯·埃森男爵夫人,26岁的斯特林堡狂热的爱上了这位有夫之妇,给西里·冯·埃森男爵夫人写了大量的肉麻的 情书 ,并且让西里·冯·埃森男爵夫人出演自己的《朱丽小姐》的女主角,为此不惜与导演发生矛盾。后来斯特林堡与西里·冯·埃森男爵夫人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后来斯特林堡在经济上捉襟见肘,她和自己的妻子埃森经常的吵架,斯特林堡无法忍受埃森“泼妇式”的絮絮叨叨和大吵小吵,两个人最终在1891年离婚。

斯特林堡的婚姻之二:1892年,斯特林堡去了柏林,与年轻的奥地利记者弗丽达·乌尔相识,1893年与结婚。不久,就发现弗丽达是个骨子里巴结社会名流的人,自己是她的第一个猎物。她还干涉他的事,背着他给他有名望的朋友写信。另外,她又以娘家有钱的优势压迫着他。后来弗丽达怀了一位德国剧作家的孩子,于是斯特林堡第二次离婚了。

斯特林堡的婚姻之三:1900年,52岁的斯特林堡与23岁的挪威女演员哈丽叶特·鲍塞相识,1901年二人结婚。斯特林堡对自己和鲍塞显然没有太多的信心,动不动就莫名其妙地发火,向自己的妻子发泄,于是4年后,斯特林堡再次离婚。
斯特林堡作品
斯特林堡全称为奥古斯特·斯特林堡,是瑞典非常著名的剧作家、诗人和小说家,一生之中创作出了60余部剧作,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斯特林堡一生是非常不幸的,正是这种不幸使得斯特林堡感受到了生命中的诸多痛苦,这些痛苦通过斯特林堡手中的笔传达出来,成为了其戏剧的源动力。下面介绍一下斯特林堡作品。

斯特林堡作品有很多,1907年,斯特林堡法尔克合作,成立了对他的剧作进行实验演出的剧院,斯特林堡创作热情高涨,两年内写下了10部剧本。成为了继易卜生之后又一位戏剧大师,斯特林堡作品主要有《奥洛夫老师》(1872)、《父亲》(1887)、《借方与贷方》(1892)、三部曲《到大马士革去》(1898)、《古斯塔夫·瓦萨》(1899)、《厄里克十四》(1899)、《一出梦的戏剧》(1902)、《鬼魂奏鸣曲》(1900)《朱丽小姐》等。其中戏剧《朱丽小姐》把 自然 主义戏剧发展到一个完美的阶段。

在《朱丽小姐》这部戏剧中通过女主角朱丽小姐的 故事 来说明了当时贵族阶级生活的腐朽与枯燥。在这部戏剧中朱丽小姐性格怪僻,使得朱丽小姐的未婚夫忍无可忍,两个人的婚约告吹。仲夏夜,朱丽小姐让名字为让的男仆陪着自己跳舞,让出身低贱,对朱丽小姐渴望已久,于是乘机向朱丽小姐求爱,说他为了得到小姐的垂爱,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朱丽小姐非常的感动,便顺从地委身于让,两个人合谋想要私奔。于是朱丽偷了父亲的钱做盘费,但却被厨娘发现,这时门铃大响,她的父亲、体面的伯爵大人回来了。为了自己和父亲的名誉,朱丽小姐求让出主意,让递给她一把剃刀,让她自杀。朱丽镇定下来,拿着刀开门走了出去,最终朱丽小姐死去了。
斯特林堡的贡献
斯特林堡是瑞典二十世纪左右的一位杰出的戏剧大师,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颇有成就的小说家。斯特林堡的个人生活非常的不幸,早年精神上受到继母的虐待,物质上十分的匮乏,后来更是三次离婚。也许正是这些不幸的遭遇才使得斯特林堡拥有了比常人更加敏锐的触觉,才写出了那么多的作品。下面说一下斯特林堡的贡献。

斯特林堡的贡献一:斯特林堡是瑞典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更是北欧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斯特林堡的《红房间》是瑞典文学中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斯特林堡的戏剧创作《朱丽小姐》则将自然主义戏剧发展到一个完美的阶段。斯特林堡以自己更强烈的感情、更自由的想象、以及对人类的基本天性更深刻的了解,仅仅戏剧剧本就创作出了多达60余部,而且很多作品都具有非常高的艺术和思想水准,所以斯特林堡称得上是一位天才型的作家。

斯特林堡的贡献二:斯特林堡是瑞典文学史上最具有影响力,也最具有争议的作家。正是因为斯特林堡的生活充满了不幸,因此斯特林堡创作出了那么多震撼人心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斯特林堡挥洒着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得这些作品具有强烈的冲击性,有着一种震撼人心的能力,这些作品大大的影响了当时的观众。

斯特林堡的贡献三:斯特林堡在很多问题上拥有着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反映在他的作品中,这些作品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代都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虽然有的观点不是偏颇,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猜你喜欢:

1. 作家爱情名言

2. 表现主义绘画特征图片

3. 余秋雨优美文章

4. 关于友谊的名言警句

5. 斯特林堡的故事

㈢ 斯特林堡早中期的著作主要有哪些

斯特林堡的早期剧作(1869—1882)有《自由思想家》、《衰落的古希腊》、《在罗马》、《法律之外》等,还有《赫迈奥妮》、《奥尔夫老师》。这些,多系不成熟之作。

其中期剧作(1886—1892),显然已经走向其成熟阶段,以独具的艺术特色而崭露欧洲舞台。代表作有《父亲》(1887)、《朱丽小姐》(1888)、《强者》(1889)、《玩火》(1892)等。

㈣ 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的作品

由于斯特林堡深受统治阶级的歧视和压迫,早期写过不少反映社会问题的作品,如长篇小说《红房子》(1879)和《新国家》(1882),较深刻地揭露了瑞典上层社会的保守、欺诈和冷酷无情。后来他受当时流行的叔本华、尼采和弗洛伊特学说的影响,用反理性的哲学观点观察世界,许多作品有神秘主义倾向。他的剧本《父亲》(1887)、《朱丽小姐》(1888)、《伴侣》(1890)、《死的舞蹈》(1901)等,描写变态的社会关系,充分反映了作者的自然主义主张。他把人生描写成本能和欲望的冲突,对生活作了歪曲的反映。1902年,斯特林堡写了《梦的戏剧》,表现作者寻求摆脱痛苦的愿望,但又充满由子痛苦而失去常态的绝望情绪,又成了欧洲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斯特林堡的创作道路是一条由批判现实主义转向悲观主义和变态心理的歧路。但是,在他一生的最后几年从事新闻记者活动时,曾为新兴的工人阶级努力斗争,因而获得工人群众的爱戴。但那时他已病重,不久去世。
斯特林堡在其他社会问题上是激进的,但在妇女解放问题上却是保守的。他的短篇小说集《结婚集》第一集对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持嘲笑态度,而且因其中一段关于圣餐的描述受到法庭控告。他虽然被判处无罪,但精神上所受的打击却十分沉重。1886年写的《结婚集》第二集、用法文写的长篇小说《狂人辩词》(1887~1888)以及剧本《父亲》(1887),都明显表现出他对妇女的歧视。斯特林堡一生共写过60多个剧本,大量的小说、诗歌和关于语言研究的著作,留下书信7,000余封。他的语言研究对瑞典文学和语言的发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斯特林堡三次的婚姻使他有三个前妻和四个孩子,晚年却孑然一身,过着凄楚的生活,甚至沦落到经常靠借债和别人的捐赠度日。倒是斯德哥尔摩的工人们常资助他,因为在工人们心中,斯氏维护巴黎公社,揭露上层社会,他是“人民的斯特林堡”和“写作大王”。63岁寿辰时,斯德哥尔摩的工人曾举行火炬游行给他祝寿。
1912年4月初,斯氏被诊断出已到癌症晚期。这个一生中在最小的事上都牢骚满腹的人,在疼痛和呕吐不断折磨着他的时候却没有任何痛苦的表示,他泰然自若,甚至还和那些背叛他的朋友开玩笑。1912年5月14日下午4时30分,斯特林堡说完最后的一句话:“不要管我了,我已经是死人了!”离开了人世。他的葬礼既不在教堂也不在殡仪馆举行,没有国歌也不奏哀乐,而是成千上万的工人群众扛着红旗在广场为他送丧守灵。他留下遗嘱:“我的尸体不能解剖,不能瞻仰,只能让亲友看。不准面部用石膏拓像,不许拍照。我希望,在早晨8点钟避开好奇的人群,把尸体运往墓地。不能在殡仪馆里举行仪式,更不能在教堂里举行。我愿在新教堂墓地上安息,但不能埋在名利场上的富人中间。在安葬时不准奏乐,不准唱歌或发表讲话,牧师只能照教本上说的办。”他女儿格烈达依照他的愿望,把搁在他写字台上的耶稣受难像放在了他的胸部。
1912年5月14日下午4时30分,斯特林堡逝世了。临终最后的一句话竟然是:“不要管我了,我已经是死人了!”工人们扛着一百多面红旗为他送葬。”格烈达依照他的愿望,把搁在他写字台上的耶稣受难像放在了他的胸部。一年后,在他的坟墓上立起了一个涂了沥青的黑十字架,上面只有一句话:呜呼!十字架,问候你,我们惟一的希望!

㈤ 高二外国小说欣赏文学常识

1、课文(桥边的老人)作者海明威(1899-1961),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中篇小说《老人与海》由于小说中体现了人在“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而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桥边的老人)运用了有限视角叙述,语言简洁而有张力,留给读者挖掘、玩味的空间。他的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2、课文《墙上的斑点》的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评论家,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是引导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先锋。

一篇典型的意识流小说是《墙上的斑点》。意识流小说是典型的心理小说,人物的心理活动成为小说的绝对主体。著名的意识流作家和作品还有:爱尔兰的詹姆士·乔伊斯及其(尤里西斯),法国的马塞尔·普鲁斯特及其《追忆逝水年华》,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及其(喧哗与骚动)。

3、谍文《炮兽》的作者维克多·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合计作品七十九部之多。贯穿他的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代表作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海上劳工》、《笑面人》和《九三年》。《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是一个人格高尚的思想人物。《巴黎圣母院》是美丑对比的经典之作。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剧本虽未能演出,但那篇序言却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成为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文献。它对法国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4、课文《安东诺夫卡苹果》的作者是俄国作家蒲宁。193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俄罗斯文学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在俄罗斯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了大批杰出的作家,他们写出了众多影响世界的作品。19世纪有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的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果戈里的(死魂灵)、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契诃夫的(变色龙)等大量作品,是俄罗斯文学的颠峰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安东诺夫卡苹果》的作者蒲宁等人的小说创作基本上沿着19世纪现实主义的道路前进,同时流露出较多的感伤情调。苏维埃俄国初期,写有(青年近卫军)的法捷耶夫和写有(一个人的遭遇)的肖洛霍夫很快转向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5、课文(丹柯)作者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浪漫主义作品有《马卡来·楚德拉》、《伊则吉尔老婆子》、《鹰之歌》等,赞美了热爱自由、向往光明与英雄业绩的坚强个性,表现了渴望战斗的激情。有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有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6、课文(炼金术士)的作者是巴西作家保罗·戈埃罗。(炼金术士)又译为(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是作者最负圣名的小说。这部象征色彩极强的寓言故事被誉为“影响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现代经典”,在18个国家名列畅销书榜首。

7、课文(娜塔莎)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著,一直被称为“世界最伟大的小说”。还有作品《安娜·卡列宁娜》《复活》。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鲁迅称他为“19世纪的俄国巨人。”《西方正典》的作者称他为“从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

*8、课文(素芭)的作者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著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脍炙人口的小说《喀布尔人》、《素芭》和《摩诃摩耶》均为世界短篇小说的杰作。他的“爱的哲学”对冰心、王统照、许地山的文学创作有影响。冰心更把“母爱、童心、大自然”当作自己创作的主题。

9、课文(清兵卫与葫芦)的作者志贺直哉(1883年—1971年),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白桦派”的主要代表,有“日本短篇小说之神”的称号。他的作品追求个性解放,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意志,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暗夜行路>。

*10、课文(在桥边)是作者泊尔(1917—1985),德国小说家,197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正点到达》、长篇小说《亚当,你到过哪里》和短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成名作《正点到达》已成为联邦德国“废墟文学”的代表作。1971年发表的《与一位女士的合影》是泊尔全部创作的结晶,被诺贝尔奖评委誉为“臻于顶峰”之作。

11、课文<牲畜林>的作者卡尔维诺(1923-1985)是意大利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代表作有(寒冬夜行人)(看不见的城市)等。

*12、课文(半张纸)的作者是瑞典的斯特林堡。

13、课文《山羊兹拉特》的作者辛格(1904—1991),美国犹太裔小说家,被誉为20世纪“最会讲故事”的短篇小说作家。《傻瓜吉姆佩尔》与他的另一篇短篇杰作《市场街的斯宾诺莎》堪称双璧。1978年,辛格“因为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不仅扎根于犹太血统的波兰人的文化传统中,而且反映和描绘了人类的普遍处境”而获得了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14、课文(礼拜二午睡时刻)作者是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

15、课文(沙之书)的作者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兼翻译家。20世纪短篇小说大师,被视为“影响欧美文学的第一位拉丁美洲作家”。1950年获阿根延国家文学奖,1961年获西班牙的福门托奖,1979年获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奖。其作品文字精炼,构思奇特,结构精巧,情节荒诞离奇且充满幻想,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

*16、课文(骑桶者)的作者卡夫卡(1883—1924)是奥地利作家,西方现代派文学奠基人之一,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代表作有〈变形记〉〈审判〉〈城堡〉。

1、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桥边的老人》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冰山理论”

美国大诗人弗罗斯特在海明威用猎枪自杀的次日作了恰如其分的描述:“他坚韧,不吝惜人生;他坚韧,不吝惜自己。……值得我们庆幸的是,他给了自己足够的时间显示了他的伟大。他的风格主宰了我们讲述长长短短的故事的方法。我依然记得我想对碰上的每一个人大声朗诵《杀人者》的那股痴迷劲。他是我将永远怀念的朋友。举国上下沉浸在哀痛之中。”

海明威早期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50年代后,他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

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2、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之一,被誉为“20世纪最佳女作家”。

《墙上的斑点》意识流短篇小说

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主要作品为剧本37部,悲剧有《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合称“四大悲剧”)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喜剧有《威尼斯商人》,马克思称之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3、维克多?雨果19世纪法国伟大作家,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代表。

《炮兽》浪漫主义长篇《九三年》节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主要作品为《人间喜剧》网络全书(包括《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是世界文学中规模最宏伟的创作之一,也是人类思维劳动最辉煌的成果之一,马克思称它“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4、马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无产阶级伟大作家。

《丹柯》浪漫主义象征性寓言体短篇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

主要作品: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散文诗《海燕》等。列宁称他“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代表”,称《母亲》是部“非常及时的书”。

5、列夫托尔斯泰

《娜塔莎》长篇《战争与和平》节选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主要有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长篇小说《复活》、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他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

普希金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诗人。“俄罗斯文学之父(始祖)”;其作品被称为“俄罗斯生活网络全书”;主要作品为抒情诗《自由颂》、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

屠洛涅夫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罗亭》《父与子》《贵族之家》,散文故事集《猎人笔记》描写农奴的悲惨生活,抨击农奴制度,被誉为“一部点燃火种的书”。《父与子》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

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短篇小说《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套中人》,中篇小说《第六病室》,剧本《海鸥》《万尼亚舅舅。他是俄罗斯唯一以短篇小说创作登上世界文坛高峰的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

果戈里19世纪俄国最优秀的讽刺作家,《钦差大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死魂灵》吝啬鬼形象(四大吝啬鬼形象之一)。

奥斯特洛夫斯基:20 世纪前苏联作家,代表作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6、泰戈尔 19-20世纪印度伟大诗人

《素芭》现实主义短篇小说

代表作《吉檀迦利》《园丁集》 《飞鸟集》和小说《沉船》。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亚洲第一人。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7、其他

《清兵卫与葫芦》现实主义短篇小说【日本】志贺直哉

《在桥边》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德国】海因里希?伯尔,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牲畜林》现实主义短篇小说【意大利】卡尔维诺

《半张纸》短篇小说【瑞典】斯特林堡

《山羊兹拉特》现实主义短篇小说【美】艾萨克?什维斯?辛格,197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礼拜二午睡时刻》魔幻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长篇:《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

《沙之书》魔幻现实主义短篇小说【阿根廷】博尔赫斯,20世纪短篇小说大师

《骑桶者》荒诞派短篇小说【奥地利】弗兰茨?卡夫卡,现代派文学的鼻祖。长篇:《城堡》《审判》;短篇:《变形记》。
第一单元 叙述

《桥边的老人》(选自《海明威短篇小说选》)刻画了二战中一位孤苦的西班牙老人形象,通过他疲惫不堪的艰难逃难的遭遇,反映了法西斯发动战争的罪恶,表达了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海明威(美国,“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获得过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迷惘的一代”代表作)、《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塑造了“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塑造了“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形象(圣地亚哥《老人与海》);“冰山原理”(把东西藏起来,让读者去想)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人物形象;侧面表现战争。

《墙上的斑点》描写了主人公看到墙上有一个斑点而引发了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后来却发现,那个斑点不过是爬在墙上一只蜗牛。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第一个是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海浪》《到灯塔去》《雅各布的房间》《达洛卫夫人》其“小说就象一张蜘蛛网。也许只是极其轻微黏附着,然而它还是四只脚都黏在生活之上。”在无拘无束的意识流动中,表达自己对生活真实内在的看法。

第二单元 场景

《炮兽》(选自长篇小说《九三年》)通过描写一尊大炮滑脱的可怕场面,营造了阴惨、神秘、悲壮的氛围,塑造了失职后勇敢地挺身而出的炮队队长形象和严厉、冷峻、果断、对下属赏罚分明的将军朗特纳克的形象。作者雨果,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作品的主题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在雨果的作品中常常运用美丑对比原则(对比在场景描写和人物描写中的作用)和浪漫主义手法。学习《炮兽》主要掌握人物及其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重点是放在场景的安排上。

《安东诺夫卡苹果》以时间为顺序巧妙地安排四个生活场景:庄园兴盛时期、中等贵族生活、地主精神日趋衰落、小地主时代开始,揭示出俄国中等贵族阶级的日益衰落,他们的精神日趋颓废的现状,为地主阶级的没落唱了一首挽歌。蒲宁,俄国作家,出身贵族,曾获得1933年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是《米佳的爱情》《三个卢布》《幽蝉小径》《巴黎》。蒲宁继承俄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其小说不太重视情节与结构的安排,而专注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以课文为例展开分析)

第三单元 主题

《丹柯》(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用浪漫主义手法,刻画丹柯这一光辉形象。为了让族人走出黑暗,他献出自己的心,用那颗燃烧的心照亮了人们的前程,带领人们走出黑暗。高度赞扬了丹柯勇敢、坚定、无私无畏、敢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借丹柯这一形象表达了俄罗斯人民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理想。高尔基,前苏联著名作家,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代表作《海燕之歌》《母亲》《在人间》《我的大学》(自传体三部曲)《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俄罗斯精神生活的编年史)。《丹柯》抑彼扬此,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运用想象、虚构现实中没有的人物、情节和环境,其实隐含了一种象征意义,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本文:人物的象征意义,挖心的意义,作者的写作风格。

《炼金术士》少年寻宝的故事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每个人的财富都在自己身边,但要敢于去追求,这需要勇气、智慧、执着和经受艰难的考验。即使最终没能实现,而追求的过程也是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它使你远离平庸和无为。保罗•戈埃罗,巴西作家。代表作《朝圣》以理解自己为出发点,长于用朴素的语言,象征的手法来讲述富于意味的哲理。

第四单元 人物

《娜塔莎》(选自《战争与和平》)通过描写娜塔莎在参加舞会前的兴奋、激动与焦急的心情,舞会上相遇安德来公爵并双双埋下爱情的种子以及已经许配给安德来的娜塔莎因为孤独与寂寞受美男子阿那拖尔的诱惑而背叛安德来的心理状况,塑造了一位纯真善良、渴望爱情与幸福,但又过于轻信、充满浪漫与幻想的贵族女孩形象。列夫•托尔斯泰,俄国19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安娜卡列尼娜》(第二部里程碑作品)、《复活》(世界文学不朽名著)对贵族生活的批判,主张道德的自我修养,擅长于心理分析。

关注“人民的思想”。

“娜塔莎”是托尔斯泰笔下一个经典的形象。

本文:分析人物形象和塑造人物的方法。

《素芭》通过刻画哑女素芭永恒孤寂的内心世界,为我们展示了素芭的不幸以及她与自然的和谐融合。长大后,由于自身的残疾,素芭被迫远嫁到加尔戈达,远离了她熟悉的生活,陷入了更大的孤寂之中,美丽、聪颖、内心丰富,充满爱心的善良女性素芭的遭遇让人同情。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小说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因《吉檀迦利》抒情诗集获奖)。《摩哈摩耶》(短篇小说)、诗集《吉檀迦利》《沉船》《戈拉》《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诗歌——冥思闲适,抒情气氛浓郁,哲理意味深刻,韵律优美而富有变化,美学风格质朴、自然、超逸。

作品反映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族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

第五单元 情节

《清兵卫与葫芦》通过记叙清兵卫喜欢葫芦,可此爱好却被扼杀,反又热衷上绘画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清兵卫的同情,批判那种粗暴扼杀少年个性的做法,呼吁人们尊重个性,让个性自由发展。志贺直哉,日本“小说之神”,近代“白桦派代表作家”。长篇小说《暗夜行路》。志贺直哉的小说特点:1、追求个性解放,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意志。2、作品大多从身边取材,以观察细腻、描写精确为特色。3、本文:倒叙的作用、对比的意义、情节的跌宕对表现主题和塑造人物的作用要掌握。

《在桥边》通过对“我”在桥边数过桥人的记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生动地描述了一段感人肺腑的暗恋故事,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感情及对美好情感的执著追求。海因里希·伯尔,德国作家,1972年《与一位女士的合影》获诺贝尔文学奖,战后文学即“废墟文学”的代表。代表作《与一位女士的合影》《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以时代广阔的视野和敏锐的典型化的技巧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逼真细腻地人物塑造。本文:抓住情节的运行和细腻的心理描写。

第六单元 结构

《牲畜林》(选自《卡尔维诺文集》以平实但又调侃幽默的语言描写了意大利农民同入侵的德国纳粹士兵抗争的心态,表现了人们战胜法西斯的乐观精神。卡尔维诺,意大利作家。代表作《看不见的城市》。《意大利童话》既似现实中的童话,又像童话中的现实,把西方世界中人丧失自我本质的境遇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本文:掌握文章的情节和“延误”的作用;分析朱阿的形象和他出场的典型背景。

《半张纸》以几乎白描的手法介绍一位年轻房客两年间的生活经历(幸福美满—孤独不幸悲伤—微笑)揭示主人公乐观积极、充满朝气的人生态度,同时告诉我们,对过去的一切,美好的,应该珍惜;不幸的,任其随时光流逝,应把握现在,开拓美好未来。斯特林堡,瑞典作家,代表作《梦的戏剧》(欧洲表现主义的先锋)《红房间》《朱丽小姐》以独特的表现方式,表达深刻的内涵,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用平实的语言写生动的人和事。本文:理解半张纸的意义;理解小说的主题。

第七单元 情感

《山羊兹拉特》通过卖羊未成的经历的叙述,不仅将悲悯的目光投向困难中的人,更把关怀的温情给了绝境中依然忠心耿耿的纯洁的山羊,体现作者对社会现实的高度关注和精炼概述。艾萨克·什维·辛格,美国作家,1978年凭长篇小说《卢布的魔术师》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本文:景物描写的作用;拟人叙述的作用;理解主题。

《礼拜二午睡时刻》通过一对母女去祭拜被当作小偷打死的亲人的经过,向我们展示出了母爱的执著以及神父的宽容,进一步揭示了人性中那固有的爱。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作家,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在拉丁美洲引起一场文学地震)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其长篇小说以结构丰富的想象世界,其中揉混着魔幻与现实,反映出整个南美大陆的生命矛盾。

第八单元 虚构

《沙之书》通过一本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局的圣书对“我”的影响,阐述了一种无限可能和无限延续的感觉,表明作者对世界的迷茫和未知世界的一种惶恐心理。博尔赫斯,阿根廷作家,20世纪短篇小说大师,作家们的作家,知识型作家。代表作《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诗集,此地为奥运圣火传递地)《虚构集》(短篇小说集)作品文体干净利落,文字精炼,构思奇特,结构精巧,小说情节常在东方异国情调的背景中展开,荒诞离奇且充满幻想,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

本文:沙之书的象征意义;故事情节的淡化;内心的描写。

《骑桶者》用一种虚幻的手法写出了一个生活在贫困中的人向煤店索求一铲煤而遭到驱赶的事实,向我们展示了现实社会的冷酷和人民生活的艰难,表达作者对社会的控诉和批判。卡夫卡,奥地利作家,欧洲著名表现主义作家。代表作《地洞》《变形记》《城堡》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本文:理解为什么要骑?骑桶者的象征意义?理解课文主题。

㈥ 斯特林堡的一生是怎样的呢

斯特林堡,1849年生于斯德哥尔摩。1867年考进乌普萨拉大学,因与父亲分歧而辍学。曾当过小学教师和记者,1874~1882年在皇家图书馆充当管理员。1883~1898年长期流亡国外,先后侨居瑞士和巴黎,晚年自修汉语,写有《中国文字的起源》一书。

斯特林堡在70年代初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他第一部重要作品是以瑞典宗教改革为题材的5幕历史剧《奥洛夫老师》(1872),说明了历史是进步与反动势力不断斗争的过程。1879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红房间》,讽刺斯德哥尔摩的陋习、虚伪与欺诈,使他一举成名。这是第一部瑞典文学史上自然主义色彩的作品。1882年的《新王国》对资产阶级文明和民主的虚伪作了尖锐的讽刺。1884年发表短篇小说集《结婚集》,使作家遭到法庭控告,虽然被宣告无罪,但对他的精神打击却十分严重。在这些作品里,也体现了仇恨女性,反对妇女解放的观点。在他用法语写的长篇小说《狂人辩词》(1887~1888)中也表现了这类观点。80年代末,他受尼采“超人”哲学的影响,表现在长篇小说《一个愚人的自白》(1888)、《强达拉》(1889)、《断崖上》(1890)等作品里。1886~1909年,他还创作了自传体小说《女仆的儿子》和长篇小说《黑旗》,揭露当时社会的腐朽愚昧以及道德的堕落和家庭关系的虚伪。

斯特林堡的主要成就是在戏剧方面。

80年代后期,受自然主义的影响。在《自然主义戏剧》(1888)一文中要求改革戏剧。在《父亲》(1887)、《米丽小姐》(1888)、《债主》(1889)等作品里,他将自然主义的手法——对白的自然、布景的简朴,象征意味的道具和心理学相融合,发起了欧洲戏剧的一场革命运动,被认为是欧洲自然主义剧本的典范。他的著名剧作《到大马士革去》(共3部,l~2,1898;3,1904),描写自己是个寻求精神宁静的“陌生人”,最后在“夫人”这个角色身上得到补偿。在后来的《死魂舞》(1901)、《一出梦的戏剧》(1902)中大量运用象征、怪诞、魔幻等手法。他后期创作了大量的历史剧,以《古斯塔夫·瓦萨》为代表。这部作品结构紧凑,人物刻画突出,对白富于生气。他的室内剧是为因蒂默小剧场而写的,其中,《鬼魂奏鸣曲》可以算是最优秀的一部,对后来的欧洲戏剧有重大影响。剧本《大路》(1909)可以看作是他对自己一生的象征性写照。

斯特林堡是瑞典最伟大的戏剧家。他开创了现代瑞典文学。他的剧作开始是现实主义,后来转到自然主义,又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对欧美戏剧艺术有深远影响。如著名作家皮兰德娄、梅特林克、奥尼尔、萨特等人均受其影响。

热点内容
你的爱遥不可及小说免费全集 发布:2025-07-22 01:46:42 浏览:51
小说人物介绍及结局 发布:2025-07-22 01:45:04 浏览:13
都市最强阴阳师小说txt下载 发布:2025-07-22 01:31:22 浏览:95
言情小说里唯美的句子 发布:2025-07-22 01:25:29 浏览:703
虚拟网游类海贼王小说 发布:2025-07-22 01:10:48 浏览:890
网游主角用枪械小说 发布:2025-07-22 01:08:05 浏览:895
奇怪的导演免费小说 发布:2025-07-22 01:08:03 浏览:145
中年免费言情小说 发布:2025-07-22 01:06:34 浏览:782
天才小毒妃唐离小说结局 发布:2025-07-22 00:53:11 浏览:595
杀手兵王俏总裁txt小说下载 发布:2025-07-22 00:51:47 浏览: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