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推理小说短篇
⑴ 有哪些好看的悬疑小说 五本值得看的推理小说
这是要推荐五本好看的推理小说吗?
《无人生还》:阿加莎克里斯蒂最经典的小说,童谣杀人与暴风雪山庄模式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多次被翻拍成电影,十个人来到一座荒岛上,最后,无人生还,那么谁是凶手呢?
《三口棺材》:三口棺材的奇特传说:死人能从棺材里爬出来,并且身子能像稻草一样轻;密室的极其不可能:完全封闭的密室,有四只眼睛严密的监视着房间;一个人走进房子,然后蒸发;一个人被枪杀于雪地,四周再无第二个人的脚印。密室之王卡尔的经典之作,不可不看。
《占星术杀人魔法》:40多年前的奇特杀人案,预谋杀人者被发现与密室中被杀,而其被杀后,其预谋杀害的六个人在一次旅行中失踪,之后尸体在日本各地陆续被发现,被杀手法与预谋者所设计的一模一样。40年后,新的证据出现,占星师侦探会如何解开尘封的谜题?日本推理之神岛田庄司的经典作品,撼动战后日本推理界“清张魔咒”的开始。
《嫌疑人x的献身》:一开始就告诉了你谁是凶手,而当警察发现被害者尸体后,在判定的死亡时间内,凶手却有坚不可摧的不在场证据,那么究竟真相是什么?东野圭吾的经典之作,曾导致日本推理界一场大论战的作品。
《心理罪》:这其实是一个系列小说,由5篇长篇和4篇短篇构成,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最成熟的推理小说,改编电影电视剧曾经轰动一时,但改编的影视剧与原著相比还是相差甚远,推荐从第一本开始看。
⑵ 介绍几本短篇推理小说,不要恐怖悬疑惊竦的只是推理
《西双版纳铜甲尸》:本故事细致的涉及到了中国死尸文化的各个领域,包括僵尸,行尸,走尸,避邪,风水,镇宅等……
1<<敦煌飞天之绝密档案》 文 / 张少侠
一支考古队
一支杀小日本的军人
他们的交叉点——敦煌
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阴谋诡计……
2《为什么离开我》 文 / 木木无情
这是一本源于生活却又超越生活的悬疑小说,权与法的较量,正义与邪恶的争斗,爱与痛的纠缠,亲情与人性在名利面前的丑陋,会令你心潮澎湃,爱不释手。
陈昊,帅气阳光的他,却突然莫名失踪,手机关机,遍寻不着。陈昊深爱的妻子沈蔓妍和家人,以及陈昊所在单位县财税所主任和同事,还有公安局的张勇等同志,为此展开了系列追踪。小说情节错综复杂,紧扣心弦,结果出人意料,耐人寻思。
这篇小说,是我献给已经离世快一年的如陈昊一般朋友的周年祭礼,但愿他接受我这种特别的方式。朋友,您的支持是对我对他最大的安慰。愿他九泉之下永安!
3《寻鬼》 文 / 扬钺
我在火车上遇见一个女生,她独自一人,她告诉我——“她要去寻找死去的男友”
——寻鬼?
一段故事就此展开。
精心的阴谋?还是偶然?死亡似乎光临了我的世界?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
难道一切都是——鬼?
4《相隔天涯》 文 / sally19830102
人与人之间靠的越近,就越看不清对方,有时候在一起生活了一辈子的情感,却低不过一小根手指的诱惑,爱,相隔了天涯。
5《夜机》 文 / 蔡筠至洁
喜爱推理小说的编辑宋铭莉,被陌生的女冤鬼搅扰得精疲力尽。为了让自己睡上个好觉,她决定找出事情的真相。而在调查过程中,揭开的一颗颗黑暗人心的残酷结果,令她原本美满的生活也落入万劫不复之地。这仿佛自杀般的行动,令她踌躇不前,她还会继续追寻吗?那横空出世的恋情有没有结果?她的命运将如何?
6《鬼校惊魂》 文 / yaoniweiqin
路雨\路可\路琪三人构成了VSG侦探组.
她们勇敢善良,为了帮助爸爸完成上级交给他们的任务,不惜独自深入虎穴---诡秘的城堡学校.
一座巨大的城堡,一个神秘的股东,一个个可疑的人,而且在这个学校中还发生了一件件的凶杀事件,血气已经弥漫了整个校园,没人会知道教课老师的办公室在哪,这里的学生的背景也很复杂.
一个跨能力的挑战,VSG侦探可以完成吗?在这之间,又会发生什么好玩的故事呢?
我在红袖添香看到的~你去看看
⑶ 求悬疑侦探类的短篇小说
推荐乙一的几个,日系变格推理,都不长,很棒
《七个房间》
《夏天·烟火·我的尸体》
《GOTH断掌事件》
《玛利亚的手指》
他的书都不长,我推荐的这些七个房间是最短的,如果没有看过乙一的不妨先看这个,看看是不是你的菜
最后推荐一个法月纶太郎的短篇,《都市传说拼图》,这个也很好看
⑷ 求短篇推理、侦探或者悬疑小说 不要科幻要比较真实又不会很恐怖的,最好结局要有出人意料的反转的
我推荐的是梦野久作的推理集,金田一少年事件薄,半七捕物帐,道尾秀介的向日葵不开的夏天,西泽保彦的《解体诸因》,一个暑假全看完了 很不错的
尤其是半七捕物帐,不仅有江户风情,而且因为那个时代没有明确的法律,所以办案充满了人情味,非常不错,作者是冈本绮堂
再给你推荐些我喜欢的日本推理作家江户川乱步
日本人,1894~1965。他在日本推理小说界的地位相当于手冢治虫在漫画界的地位。 江户川乱步原名平井太郎,其笔名的日语语音就是"爱德加·伦坡"。
他塑造了东洋神探--明智小五郎,与《名侦探柯南》中的"沉睡的小五郎"可是完全不同的。另外,名侦探小五郎还是柔道二段,值得一提的是"沉睡的小五郎"也是柔道高手,也许是青山刚昌(《名侦探柯南》的作者)有过借荐吧。再提一点,《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中的金田一的对手,明智健悟警视,和名侦探小五郎是同一姓氏。
横沟正史
日本人,1902~1981。著有《本阵杀人案》、《狱门岛》等多部小说。
看过《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的朋友,一定记得少年侦探金田一一的招牌台词:"为了不辜负名侦探爷爷的名声!"他的爷爷就是金田一耕助,横沟正史笔下的大侦探,和江户川乱步的明智小五郎及高木彬光的神津恭介,合称日本小说史上的三大名探。感兴趣就去看漫画中的名侦探!
森村诚一
生于1933年,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作家。1969年以《高层的死角》获日本推理作家协会的"江户川乱步奖",从此开始了职业作家的生涯。
森村诚一说:"我所描给的全是人间的戏剧"。他的作品充満了社会责任感,想象奇特,最著名的作品是"三证明"系列,即《人性的证明》(改编成电影《人证》,父辈的人一定都看过)、《野性的证明》、《青春的证明》。日本自1977年以后出现了"森村诚一热"。 特别推荐他的小说《新人性的证明》和纪实《食人魔窟》。记录了七三一部队和另一支恶魔部队--一○○部队的恶行,其中包括令人发指的"活人试验"。有民族责人感的人一定要看一看。正如森村诚一所说,《新人性的证明》是要偿还一些"日本人的债务"。
喜欢森村诚一,不光因为他的作品是推理小说,更重要的是作品主题,他写了很多别人不可能写的东西。
西村京太郎
1930年出生于东京,本名矢岛八郎。代表作《天使的伤痕》获得1965年的"江户川乱步奖"。十津川就是他笔下的侦探。我很喜欢他的一个短篇《敦厚的诈骗犯》,希望你也看过。
再说一句偏题的话:大家都说《少年包青天》抄袭了日本漫画《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和《名侦探柯南》,曾有一个名叫《刑事侦缉档案》的港台片中的某一案也"借荐"了西村京太郎的《天使的伤痕》。当然,我看电视不是很仔细,可能看错了。
赤川次郎
1948年生于日本福冈,28岁发表了《幽灵列车》。其中"三色猫福尔摩斯的探案集"十分有名,也非常有趣,在南京的广播电台中播过"三色猫"的广播剧,我就是那时起喜欢这个作家的。
"三色猫"系列的主要人物:片山义太郎、片山晴美、石津。还有一只黑白褐三色的花猫,名叫"福尔摩斯",总在关键的时候给人启示。 自从看了这个系列小说,我决定以后养猫就起名"福尔摩斯",养狗就起名"小白"(因为《蜡笔小新》,这是搞笑动画,不是推理小说)。
我还很喜欢另一部小说《小偷物语》。讲三个平凡的工薪阶层偷取了二千万的黑钱之后所引起的故事。仿佛要告诉我们:"金钱不能带来快乐。"
《华丽的侦探们》系列短篇也十分有趣。在一个疯人院的9号楼中,住了一些自以为自己是某些名人的怪人,其中有会挖地道的埃德蒙·邓蒂斯,会易容术的亚森·罗宾,还有福尔摩斯、达尔大尼央。主要人物:铃木芳子、"福尔摩斯"、"达尔大尼央"。(注释:埃德蒙·邓蒂斯和达尔大尼央分别出自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和《三剑客》)。
赤川次郎笔下的青春女孩的形象非常可爱,比如:女侦探铃木芳子和《幽灵列车》中的永井夕子。
松本清张
(1909~)日本推理小说作家。出生于北九州小仓市的一个商贩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幼而失学,从13岁起被迫辍学谋生,当过街头小贩、学徒,也做过朝日新闻社驻小仓的西部本社广告制图工。1943年应征入伍,被驱往朝鲜当卫生兵,战后遣送回国,到报社复职。在战后初期日本经济萧条的情况下,他为了养活七口之家,不得不奔波于关西和九州之间,批发笤帚。他在文学回忆录《半生记》(1966)中,感人地描绘了这段辛酸的往事。松本清张长期受歧视受屈辱的生活,为他的思想发展提供了真实的社会和心理依据。他的《某〈小仓日记〉传》(1952)、《菊花枕》(1953)《断碑》(1954)等等,都是通过逆境中人物的生活道路和失败命运来展示时代和社会生后的。
松本清张于1955年以《埋伏》一书跻身于推理小说作家队伍,他以权与法、善与恶、罪与罚等社会问题为题材、披露了日本社会的黑暗,就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而言,比起历来的刑事侦破小说表现出难能可贵的拓展与超越。他的《点与线》(1957)、《隔墙有眼》(1957),间世后深受读者欢迎。
森村诚一
1933年1月生于土奇玉县熊谷市,青山学院大学英美文学系毕业。曾在饭店从事管理工作10年。1967年以《大都会》登上文坛。1969年发表《高层的死角》获江户川乱步奖。《腐蚀的构造》获1973年日本推理作家协会理事等。主要作品还有《人性的证明》、《野性的证明》、《青春的证明》、《恶魔的盛宴》等一百多部。
推理小说即侦探小说。日本侦探小说创始人江户川乱步给它下的定义是:"主要着眼于运用逻辑推理,逐步解开有关犯罪的秘密,描写破案过程的有趣的文学。"
1925年左右,日本文坛先后出现两位侦探小说家:江户川乱步与横沟正史,他们各自开创了"本格派"与"变格派"侦探小说。从他们开始,日本逐渐形成推理小说的风格。
日本推理小说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井原西鹤在 1689 年开始模仿中国公案小说,写了一部《本朝樱阴比事》。 1868 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兴起学习西方的运动,接受欧美侦探小说的影响,黑岩泪香编译了西方的《法庭的美人》等 30 多部外国侦探小说,为日本侦探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一些著名的纯文学作家,如谷崎润一郎、佐藤春夫、芥川龙之介等,也发表了具有神奇色彩的侦探故事性质的作品,给日本侦探小说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第二阶段 1920年森下雨村、横沟正史等创办第一份侦探小说杂志《新青年》。杂志不仅介绍西方的侦探小说,也发表本国的创作。 1923 年,江户川乱步发表的《两分钱铜币》奠定了日本侦探小说的基础。这一阶段一般称为"侦探时代"。当时侦探小说派生出两个流派:一是以江户川乱步、角田喜久雄为代表的本格派,主张着重写破案的逻辑推理;一是以横构正史、木木高太郎为代表的变格派,强调写神奇、冒险情节和变态心理。后者占主导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政府当局以制止扰乱国内治安为由,对侦探小说加以限制和禁止。
第三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侦探小说逐渐复苏,进入"推理时代"。 50 年代以松本清张为代表的一批推理小说作家崛起,突破了本格派和变格派的固定模式,运用逻辑推理的形式,探索和追究犯罪的社会原因,揭示社会的矛盾和恶习,反映人们潜在的矛盾和苦恼,使推理小说摆脱了庸俗的趣味性,形成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社会派推理小说。这派推理小说的特点,就是立足于生活,重视现实性和真实性,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如 50 年代松本清张的《日本的黑雾》、《帝国银行案件》和水上勉的《花的墓碑》等都是写战后美军占领下日本社会的政治冤案和贪污、盗窃、走私、贩毒、卖淫等社会问题。 60 、 70 年代松本清张的《沙器》、森村诚一的《人的证明》,暴露了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中人的精神空虚所带来的种种弊病。另一个特点是不单纯追求破案情节,而着重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努力分析隐藏在犯罪背后的社会根源,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罪犯的思想发展。社会派推理小说的出现,提高了推理小说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日本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⑸ 要短篇的,悬疑推理小说,急需!!!
侦探小说
侦探小说是通俗文学中最受欢迎的体裁之一,据统计侦探小说在欧美的图书销售量占到图书总数的15%到25%。柯南•道尔塑造的福尔摩斯成为世界上最知名的虚构人物,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销售总量到达了20亿册(《2000版吉尼斯世界记录》),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而侦探小说从19世纪末引入中国以来,也是长盛不衰。80年代以后,翻译侦探小说大量出版,总数可能在1500部到2000部(甚至更多)。本土侦探小说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解放前程小青、孙了红等人的侦探小说直到现在仍有再版,当代侦探小说的创作每年也有百部之多。以下,我摘抄了两个关于侦探小说的解释供大家参考(侦探小说一次在欧美一般称“Mystery Story [Novel]”或“Detective Story”,日本一般称“推理小说”)。
侦探推理小说是西方通俗文学的一体体裁,与哥特式小说、犯罪小说以及由它们衍生出来的间谍小说、警察小说、悬疑小说同属惊险神秘小说的范畴。侦探小说主要写具有惊人推理、判断智力的人物,根据一系列的线索,解破犯罪(多是凶杀)的疑案。它的结构、情节、人物、甚至环境都有—定的格局和程式,因此它也是—种程式文学。由于传统侦探小说中的破案大多采取推理方式,所以也有人称它为推理小说。
19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日益发展,政教分离,警察体制逐步建立,这是侦探小说产生的社会基础。
侦探小说从19世纪中期开始发展。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被认为是西方侦探小说的鼻祖。他在《莫格街谋杀案》(1841)、《马里•罗盖特的秘密》(1842)和《被窃的信件》(1844)这3篇著名的侦探小说里,塑造了第一个业余侦探杜宾的形象。杜宾通过观察和推理破案,成了后来侦探小说中侦探形象的模型。爱伦•坡共写了7篇侦探小说,虽然只是他的著作的一小部分,但却首创了侦探小说的模式,对侦深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虽然爱伦•坡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在美国,直到几十年后安娜•凯瑟琳•格林(1846~1935)发表《利文沃兹案》(1878)出后,侦探小说才开始流行。《利文沃兹案》被认为是第一部由妇女写的侦探小说。
欧洲的情况大不相同。法国人很快意识到侦探小说有可能广泛流行。1863年,埃米尔•加博里奥(1835~1873)发表了他的第一篇侦探小说《血案》,塑造了警察侦探勒考克先生的形象。勒考克是一个小人物,一个改邪归正的罪犯。故事虽然耸入听闻,但对警察和法国法律制度的描写却颇为真实。加博里奥的作品在法国国内外都非常流行,他对侦探小说在法国的发展和流行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他之后,相继出现了不少侦探小说作家。
在英国,侦探小说赢得了广泛的读者。威尔基•科林斯(1824~1889)继《白衣女人》(1859~1860)成功之后,1868年发表了《月亮宝石》,以其曲折动人的情节和深刻的人物描写,被认为是第一部真正的长篇侦探小说。科林斯的朋友查尔斯•狄更斯也涉足这一领域,他的未完成的《艾德温•德鲁德之谜》就是—部侦探小说。广泛流行历久不衰、具有世界影响的侦探小说当属英国柯南.道尔(A.Conan Doyle)(1859~1930)的福尔摩斯探案。柯南.道尔在《血字的研究》(1887)里,第一次塑造了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这个颖悟无比的业余侦探形象。此后,他在《四签名》(1889)、《巴斯克维尔的猎犬》(1902)、《恐怖谷》(1915)和许多短篇小说里,全部以福尔摩斯为主角,以华生作陪衬,解决了各种疑难的罪案。福尔摩斯成了一个比他的作者更著名的世界性文学人物。
福尔摩斯探案故事的成功,使侦探小说如雨后春笋,迅速在西方兴起。早期的主要作家有:英国理查德•奥斯丁•弗里曼(1862~1943),他塑造了第一个使用法医学的侦探约翰•桑代克医生,并且首创了“逆侦探小说”,即首先说明罪犯的身份,然后倒叙破案的情况;奥克兹男爵夫人(1805~1947),在《角落里的老人》一书里,首先写出了坐在安乐椅里靠推理破案的“安乐椅”侦探;阿•爱•伍•梅森(1865~1948),塑造了侦探汉诺德先生;吉尔伯特•凯恩•切斯特顿(1874~1936),塑造了教士侦探布朗神父,埃德蒙•克•本特利(1875~1956),塑造了侦探菲利普•特伦特;厄内斯特•布拉默(1869~1942),塑造了瞎子侦探马克斯•卡拉多斯。在美国,卡罗林•韦尔斯(1869~1942)塑造了侦探弗莱明•斯通;梅尔维尔•戴维森•波斯特(1871~1930)塑造了阿布纳大叔。但是,这一时期英国的厄内斯特•威廉•霍纳恩(1866~1941)所写的拉斐尔斯故事,法国的莫里斯•勒布朗(1864~1941)所写的侠盗阿森•吕班故事,最受读者的欢迎。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这段时期,称之为西方侦探小说的“黄金时代”。仅英美两国,就出现了数以千计的侦探小说。阅读侦探故事已不仅仅是有闲阶级的一种消遣,下层阶级的人也竞相阅读。这时,早期这类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气息逐渐消失,谋杀案成了每一部小说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是在这些作品中被谋杀者大部分只是一个符号,人们关心的不再是是非、善恶的斗争,而是怎样把疑案侦破。“黄金时代”的大多数作家只是把他们的创作当作娱乐读者的猜谜游戏,或者说是读者和作家(通过他虚构的侦探)的一种智力竞赛。由于读者和侦探具有同样的案情线索和破案机会,所以这类小说也是一场公平的智力竞赛。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是消闲解闷的迷宫游戏,既没探索社会问题,也没有反映社会现实。
美国黄金时代的发起者是S.S.范•戴恩,他的真名是威•亨•赖持(1888~1939)。他在《本森谋杀案》(1926)和《加那利谋杀案》(1927)等一系列小说里,塑造了博学多识的侦探菲洛•万斯的形象,赢得了读者的欢迎。赖特之后是艾勒里•奎恩,奎恩既是作者的名字,也作侦探的名字,实际是弗雷德里克•丹奈(1905~ )和曼弗里德•李(1905~1971)合用的笔名。奎恩的作品一开始就把各种线索摆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同侦探一起破案。奎恩最好的作品是早期的《荷兰鞋之谜》(1931)、《希腊棺材之谜》(1932)、《埃及十字架之谜》(1932)和《中国桔子之谜》(1934)。奎恩创办的《神秘故事杂志》对推动短篇侦探小说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这一时期,雷克斯•斯托持(1886~ )所塑造的“安乐椅”侦探尼罗•沃尔夫也相当著名。
与此同时,英国出现了一大批侦探小说作家。最有名的是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1891~1976),她是“黄金时代”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善于利用扑朔迷离的布局、充满疑窦的人物,创造许多假象,最后提出令人惊奇的结局。她一生写了近70部侦探小说,塑造了波伊洛和麦波尔小姐两个侦探的形象。她的许多小说如《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惨案》等都拍成了电影。英国其他著名侦探小说作家包括:弗里曼•威尔斯•克罗夫茨(1879~1957),塑造了侦探弗伦奇;H.C.贝利(1929~ ),塑造了侦探雷金纳德•福岑;安东尼•伯克利,塑造了侦探罗杰•谢林汉姆;美国出生的约输•狄克森•卡尔("密室之王")(1906~ ),塑造了侦探费尔和亨利•梅里维尔;多萝西•塞耶斯(1893~1957),塑造了侦探皮特、维姆两勋爵。
20世纪20年代末期,美国出现了一种“反传统侦探小说”的侦探小说,称之为“硬汉派”侦探小说。这类小说描写艰苦的环境和打斗场面,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刻画上,与传统的侦探作品都有很大的不同。这类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第—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对美国打击很深,工人失业,生活贫困,官吏贪污腐化,社会动荡不安。一些优秀的侦探小说作家力图反映这种社会现实,提高侦探小说的文学水平。其中最著名的作家是“硬汉派”侦探小说的创始人达希尔•哈梅特(1894~1961)和雷蒙德•钱德勘(1888~1958)。在他们的作品中,人物不再是为情节需要而安排的符号,侦探本人也不是万能的英雄,他们有自己的弱点,也常常落入尴尬的处境。哈梅待小说中的侦探就是英雄加盗匪的角色,钱德勒笔下的私人侦探菲利普•马洛尽管人品正直,但仍然是不断动枪打斗的亡命徒。他们笔下的警察常常不再是法律的维护者,警察常与黑社会的组织互相勾结,而有些黑社会组织又常常得到有权势的政客的支持。作品中其他人物也往往各有自己的性格,—般都刻面得有血有肉,给人以其实感。哈梅特和钱德勒善于使用洗练、粗俗的生动对话,反映人物的性格,推动故事的发展,增强故事的可信性。哈梅特的《血腥的收获》(1929)、《玻璃钥匙》、《瘦人》(1932),钱德勒的《大睡》(1939)、《别了,亲爱的》(1940)、《小妹妹》(1949)等,不仅是早期“硬汉派”侦探小说的代表作,而且在文学界也赢得了—定的声誉。“硬汉派”侦探小说的优点并未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英一些追求商业价值的侦探小说家,甚至把“硬汉派”小说推到了色惰文学的边缘。红极一时的米凯•斯皮兰(1918~ ),在以《我和陪审团》(1947)开始的一系列以麦克•哈默作主人公的侦探小说里,集中描写性和暴力,充满色情和血腥殴打的场面,直到70年代还能感到其影响。
有少数侦探小说家努力探索人类问题和社会现实。用德语写作的端士作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的《法官和他的刽子手》、《抛锚》和《诺言》,寻求犯罪的根源,主张伸张正义,具有比较明显的现实主义色彩。用法语写作的比利时作家乔治•西默农的侦探小说写对人的探索,重点研究罪犯的心理活动。他关心的不是谁犯罪,而是为什么犯罪。他注重感情的逻辑,着意阐明复杂的犯罪动机。他的作品有《黄狗》、《神经战》、《奥古斯特之死》、《梅格雷和不情愿的证人》等。
1940年以后的著名侦探小说家还有:美国的厄尔•斯坦利•加德纳(1889~1970),塑造了既是律师又是侦探的佩利•梅森;弗朗西斯•洛克里奇和理查德•浴克里奇夫妇,写关于诺思先生夫妇的侦探故事;玛丽•J•拉蒂斯和玛莎•亨尼萨特,笔名艾玛•拉森,创造了华尔街银行家侦探约翰•普特纳姆•撤彻尔;英国的伊丽莎白•麦金托什(1896~1952),笔名约瑟芬•蒂伊,塑造了侦探格兰特;罗伯特•布鲁斯•蒙哥马利,笔名埃德蒙•克里斯平,塑造了侦探蔗瓦斯•芬。
传统侦探小说的模式由四部分构成:1.神秘的环境;2.严密的情节,包括:①介绍侦探,②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 ③调查,④宣布案件侦破,⑤解释破案,⑥结局;3.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4.特定的故事背景。这四部分的次序可以根据需要排列组合,但它们是传统侦探小说的结构基础。
侦探小说目的在西方仍然十分流行,在美国差不多占每年图书销售量的四分之一,绝大部分都是供读者娱乐消遣的作品。(王逢振)
摘自:《中国大网络全书•外国文学》,北京: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82.
--------------------------------------------------------------------------------
侦探小说(detective story) 通俗文学体裁,描写刑事案件(通常为凶杀案)的调查和破案过程。侦探小说的传统要素为:①似乎毫无破绽的刑事案件;②旁证所指的遭误控的嫌疑犯;③愚笨警察的拙劣工作;④侦探更敏锐的观察力和更强的思维能力;⑤令人惊奇和意想不到的结局,侦探告诉人们他如何查明谁是罪犯。侦探小说常用的一条原则是,表面上看来令人信服的证据,其实是毫不相干的。同时,通常的套数是:那些可推倒出问题的符合逻辑的答案的线索,在侦探得到它们并通过对这些线索的符合逻辑的解释而推断出问题的答案的同时,也清楚的呈现在读者面前。
第一篇侦探小说是E.A.坡的《莫格街谋杀案》,出版于1841年4月。侦探这门职业仅在之前几十年才出现。人们普遍认为作者是受维多克的《回忆录》(1828-1829)的影响,后者于1817年在巴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侦探所。小说中的法国侦探杜宾还出现在另外两篇小说中:《玛丽•罗热的秘密》(1845)和《被窃的信》(1845)。侦探小说的篇幅也很快从短篇小说扩充到长篇小说。
法国作家E.加博里奥的《勒鲁日案件》(1866)是一部极其成功的小说,有几部续集。W.柯林斯的《月亮宝石》(1868)至今仍为英国最佳长篇小说之一。A.K.格林因发表《利文沃兹案件》成为美国最早的侦探小说家之一。澳大利亚作家F.休姆所著《双座马车的秘密》(1886)曾是一本极其畅想的书。
在所有虚构的侦探中,以福尔摩斯最为著名。他与忠实而有些迟钝的朋友华生医生首次出现在柯南•道尔的小说《血字的研究》(1887)中,尔后由继续出现在20世纪的这一类故事集中,如《回忆录》(1894)和较长的《巴斯克维尔的猎犬》(1902)。福尔摩斯的侦探风格具有如此大的魅力,以至柯南•道尔的逝世并没有结束福尔摩斯的侦探生涯,一些作家常常根据原作提及的情节加以发挥,试图继承福尔摩斯的传统。
20世纪初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侦探小说,其中包括M.R.莱因哈特的《环形楼梯》(1908)、G.K.切斯特顿的《布朗神父的清白》(1911)及其他布朗神父的侦探小说。1920年,许多小说中侦探的名字变得家喻户晓,如F.W.克劳夫茨的《桶子》(1920)中的检察官弗伦奇;A.克里斯蒂的《斯泰尔斯神秘案件》(1920)中的波洛和《教区牧师住宅凶杀案》(1930)中的马普尔小姐;D.L.塞耶斯的《谁的尸体》(1923)中的温西勋爵;S.S.范•达因的《本森凶杀案》(1923)中的万斯;以及F.丹奈和M.B.李合著的《罗马帽子的秘密》(1929)中的奎因。
在某种意义上,20世纪30年代是侦探小说的黄金时代。上面提及的侦探继续出现咱新的小说里。这一时期D.哈米特的作品也很流行,他根据自己当私人侦探的经历撰写短篇和长篇小说。其中著名的有描写萨姆•斯佩德德《马耳他的猎鹰》(1930)。在哈米特的作品中,侦探的性格描写变得与早期侦探小说中的推理一样重要。《瘦汉》(1932)风格较为传统,塑造了尼克和查尔斯,增添了一对机智的夫妇的令人刺激的侦探故事。继哈米特之后有R.钱德勒和R.麦克唐纳,他们也侧重描写粗暴但富有人情味的侦探的性格。他们小说中的主角分别是马罗和阿契尔。20世纪40年代末,M.斯皮兰保留了哈米特等人那种硬汉派侦探小说的写法,但在作品中着重描写性和虐待狂,继《我和陪审团》(1947)之后,这已成为公式,为他带来惊人的收益。
20世纪30年代末,由于采用大量发行平装书,侦探小说家变成巨富,他们之中,在美国有E.S.加德纳,他小说中的律师梅森在法庭上破案;R.斯托特,塑造了身材肥胖、喜爱兰花的侦探沃尔夫及其文雅的助手古德温;F.洛克里奇和R.洛克里奇,他们描绘了另一对聪明的诺思夫妇。在法国,有G.西默农,他以连珠炮般的速度写出一部又一部小说,使其小说中的主角检察官迈格雷成为继福尔摩斯之后最著名的侦探之一。其他继承福尔摩斯的传统或独辟蹊径的作家包括N.布莱克(诗人戴-刘易斯的笔名)、M.英尼斯、D.N.马什、J.泰伊,以及C.迪克森(即J.D.卡尔)。
美国神秘故事作家协会是一个旨在提高神秘故事包括侦探小说水准的专业团体,成立于1945年。它通过一年一度的授予优秀作品以埃德加•爱伦•坡奖发挥了重大影响。自冷战出现以后,人们对间谍和国际阴谋的兴趣增加,悬念小说对侦探小说的流行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但坡和柯南•道尔的继承者们仍拥有广大读者。
论述侦探小说的重要著作有H.海格拉夫的《杀人取乐》(1941;增订本1968)以及J.巴曾与W.H.泰勒合著的《犯罪目录》(1971)。
摘自:《不列颠网络全书•国际中文版》(基于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1998年15版),北京: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9。
日本侦探小说家大全
森村诚一 擅长从罪犯的角度描写事件,并且对心理描写刻画入微的侦探小说家代表
作品 《人性的证明》拍摄的电影(中文名《人证》)在国内曾轰动一时!
横沟正史 可以说是日本现代侦探小说的奠基人,是日本现代推理小说的开山鼻祖横沟正史笔下一系列的解谜推理小说,提升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推理小说水准,更缩短与欧美原有的差距,奠定了战后日本推理小说后来居上,雄霸全球的盛况。
松本清张 可以说松本的小说更加倾向于犯罪的成因,擅长描写商战类题材的推理小说日本文坛一代宗师,杰出的推理小说大师。他的创作打破了早年日本侦探小说界本格派和变格派的固定模式,摆脱了以往创作中的社会派推理小说,他的作品极多,主要有《日本的黑雾》《点与线》《隔墙有眼》《砂器》《女人阶梯》《女人的代价》等,《砂器》等作品还被拍摄为同名电影.
江户川乱步 这位仁兄比正史还要早几年,所以是推理小说之父,而正史则是现代推理的奠基者日本文坛上被誉为“侦探推理小说之父”的江户川乱步,是日本最负盛名的侦探小说家。他的作品,情节扑朔迷离,悬念强烈,既充满妖异、诡谲的气氛,又有着合情合理的推理判断,既以荒诞、幻想的浪漫为创作主调,又能深刻地把握人物的心理,推理严谨,无可挑剔!其笔下的侦探小五郎更是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
山村美纱 说道女性推理小说,当真是舍山村美纱其谁.其故事通常对风土人情着磨甚多,情节也很是离奇古怪山村美纱的作品大都以京都为舞台,颇具地方色彩,情节曲折、离奇。每部小说都有新意结局却合情合理。她被誉为“推理小说女王”。
夏树静子 与上位女性相比,这位有点收敛了,其风格很细腻,读来很是感人她的文
风细腻深沉,以《蒸发》获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西村寿行 文章内容大大超越了森村的小说,比较变态.但是反映社会现实比较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