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贝加缪短篇小说
1. 加缪的文学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加缪的创作特色是用白描手法,极其客观地表现人物的一言一行。文笔简洁、明快、朴实,保持传统的优雅笔调和纯正风格。他的“小说从严都是形象的哲学”,蕴含着哲学家对人生的严肃思考和艺术家的强烈激情。在短暂的创作生涯中,他赢得了远远超过前辈的荣誉。他的哲学及其文学作品对后期的荒诞派戏剧和新小说影响很大。评论家认为加缪的作品体现了适应工业时代要求的新人道主义精神。萨特说他在一个把现实主义当作金牛膜拜的时代里,肯定了精神世界的存在。
在阿尔贝·加缪的全部文学作品和哲学随笔当中,“荒诞”是他强调的最重要的一个概念。“荒诞”这个概念也是20世纪文学和哲学中非常重要的关键词之一。但是,对“荒诞”的解释则大为不同,各人有各人的表述。加缪是这么说的:“这个世界是不合理的,这是人们可以明确说出的表述。但是,荒诞是这一不合理性与人的心灵深处所呼唤的对条理性的强烈要求的对立。”听上去,他的这句解释特别的拗口和费解,其实,他理解的人生荒诞感,是人对世界的主观感受。阿尔贝·加缪认为,人在面对艰难而机械的现实生存的时候,每天都要按照一个节奏和生活模式来生存,必然要产生出这种荒诞感来:“我为什么要这么生活?我为什么不能以其他方式生活?可是,偏偏你就不能以其他方式生活,你还必须要以你现在的方式生活。”于是,这就产生了荒诞感。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瑞典文学院在授予加缪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辞中说:“他作为一个艺术家和道德家,通过一个存在主义者对世界荒诞性的透视,形象地体现了现代人的道德良知,戏剧性地表现了自由、正义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11]”加缪获奖比任何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所引起的争议都多,因为他在法国意识形态的左派和右派中都树立了激烈反对的敌人。不过,还是有许多令人尊敬的法国作家站出来为他说话,马丁·杜伽尔称加缪有坚强的意志,能超越挫人意气的痛苦;莫里亚克称赞他是年轻一代的良心。英美国家则对他的获奖表示欢迎,《纽约时报》称:“这是从战后混乱中冒出来的少有的文学之声,充满既和谐又有分寸的人道主义声音。”《时代》周刊也高度赞扬他的人道主义精神。
其主要作品有:
小说《异乡人》,或《局外人》("L'Étranger")(1942)
《鼠疫》,或《瘟疫》("La Peste")(1947)
《堕落》,或《坠落》("La Chute")(1956)
《快乐的死》("La Mort heureuse")(1936-1938年间完成,逝世后于1971年出版)
《第一人》,或《最初之人》("Le premier homme")(未完成,逝世后于1995年出版)
短篇故事
《放逐和王国》("L'exil et le Royaume")(短篇小说集)(1957)
〈成熟的女人〉("La Femme altère")
〈困惑灵魂的叛变〉("Le Renégat ou un esprit confus")
〈沉默之人〉("Les Muets")
〈宾客〉( "L'Hôte")
〈乔那斯或工作中的艺术家〉("Jonas ou l'artiste au travail")
〈石头在长〉("La Pierre qui pousse")
剧作
《卡里古拉》("Caligula")(四幕剧)(1938年完成,1945年演出)
《修女安魂曲》("Requiem pour une nonne",改编自福克纳的同名小说)
《误会》("Le Malenten")(三幕剧)(1944)
《围城状态》("L'Etat de Siege")(1948)
《义人》("Les Justes")(五幕剧)(1949)
《附魔者》("Les Possédés",改编自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同名小说)(1959)
论文
[Create Dangerously (Essay on Realism and Artistic Creation) (1957)
The Ancient Greek Tragedy (Parnassos lecture in Greece) (1956)
The Crisis of Man (Lecture at Columbia University) (1946)
Why Spain? (Essay for the theatrical play L' Etat de Siege) (1948)
Reflections on the Guillotine (Réflexions sur la guillotine) (Extended essay, 1957)
Neither Victims Nor Executioners (Combat) (1946)
论文集
《存在,反抗与死亡》(1961)
Lyrical and Critical Essays (1970)
Youthful Writings (1976)
Between Hell and Reason: Essays from the Resistance Newspaper "Combat", 1944–1947 (1991)
Camus at "Combat": Writing 1944–1947 (2005)
Albert Camus Contre la Peine de Mort (2011)
散文集、札记
Christian Metaphysics and Neoplatonism (1935)
《反与正》("L'envers et l'endroit")(1937)
《婚礼》("Noces")(1938)
《薛西弗斯神话》("Le Mythe de Sisyphe")(1942)
《反抗者》("L'Homme révolté")(1951)
《夏天》("L'Été")(1954)
《时事集》
一,评论集
("Chroniques"),1944 - 1948(1950年出版)
二,评论集("Chroniques"),1948 - 1953
三,阿尔及利亚评论集("Chroniques algériennes"),1939 - 1958(1958年出版)
《加缪札记》("Carnets")一,1935/2 - 1942/2 (1962)二,1943-1951 (1965)三,1951-1959 (2008)
《致德国友人书》("Lettres à un ami allemand",给Louis Neuville)(1948)
参考:http://ke..com/view/75139.htm?fromtitle=%E5%8A%A0%E7%BC%AA&fr=aladdin
2. 加缪是什么时期的作家
法国作家。生于移民家庭,父早亡,在贫困中长大。1942年发表了他的成名作《局外人》,这部小说形象化地表现人生荒诞的观念,小说塑造了一个“荒诞的人”的形象。阿尔贝·加缪像他是个具有“清醒的理性的人”,但违反了社会形式主义的道德规范而为社会所不容。同年又发表哲学随笔《西绪福斯神话》进一步阐释荒诞哲学,是他最重要的理论著作。1947年出版小说《鼠疫》,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人们团结起来反抗法西斯势力,获批评家奖。此外,还有剧本《正义者》、随笔《反抗者》等作品。作品《流放与王国》包括六个短篇小说,以不同的方式探求再生的途径。1957年,“因为他的重要文学创作以明澈的认真态度阐明我们同时代人的意识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3. 加缪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主要作品有成名作小说《局外人》(1942)以及稍后发表的小说《鼠疫》(1947)、《堕落》(1956)和短篇小说集《流放和王国》(1957)等。加缪的剧作有《误会》(1944)、《卡利吉拉》(1945)、《戒严》(1948)和《正义者》(1949)。此外,散文和论文集有《西叙福斯的神话》(1942)、《致一位德国朋友的信》(1945)、《反抗的人》(1951)等。
4. 加缪的简介,以及有哪些代表作
阿尔贝·加缪(1913-1960)Albert Camus 法国作家。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幼年丧父,靠奖学金读完中学,在亲友的资助和半工半读中念完大学并取得哲学学士学位。希特勒上台后,加缪参加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并一度加入法共,后退党。1944年法国解放,加缪出任《战斗报》主编,写了不少著名的论文。 加缪1935年开始从事戏剧活动,曾创办过剧团,写过剧本,当过演员。戏剧在他一生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剧本有《误会》(1944)、《卡利古拉》(1945)、《戒严》(1948)和《正义》(1949)等。除了剧本,加缪还写了许多著名的小说。中篇小说《局外人》不仅是他的成名作,也是荒诞小说的代表作。该作与同年发表的哲学论文集《西西弗的神话》,在欧美产生巨大影响。长篇小说《鼠疫》(1947)曾获法国批评奖,它进一步确立了作家在西方当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因为他的重要文学创作以明彻的认真态度阐明了我们这个时代人类良知的问题”,1957年加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60年,在一次车祸中不幸身亡。 加缪在50年代以前,一直被看作是存在主义者,尽管他自己多次否认。1951年加缪发表了哲学论文《反抗者》之后,引起一场与萨特等人长达一年之久的论战,最后与萨特决裂,这时人们才发现,加缪是荒诞哲学及其文学的代表人物。 加缪的创作特色是用白描手法,极其客观地表现人物的一言一行。文笔简洁、明快、朴实,保持传统的优雅笔调和纯正风格。他的“小说从严都是形象的哲学”,蕴含着哲学家对人生的严肃思考和艺术家的强烈激情。在短暂的创作生涯中,他赢得了远远超过前辈的荣誉。他的哲学及其文学作品对后期的荒诞派戏剧和新小说影响很大。评论家认为加缪的作品体现了适应工业时代要求的新人道主义精神。萨特说他在一个把现实主义当作金牛膜拜的时代里,肯定了精神世界的存在。 《误会》、《卡利古拉》、《戒严》、《正义》、《局外人》、《西西弗的神话》、《鼠疫》等。
5. 加缪的作品《阿尔及尔之夏》是在他的哪本书中
《局外人》作者:阿尔贝·加缪(1913~1960) 法国小说家、戏剧家、评论家。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城。他父亲在1914年大战时阵亡,母亲带他移居阿尔及尔贫民区,生活极为艰难。加缪靠奖学金读完中学,1933年起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在阿尔及尔大学攻读哲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缪积极参加了反对德国法西斯的地下抵抗运动。大战爆发时他任《共和晚报》主编,后在巴黎任《巴黎晚报》编辑部秘书。德军侵法后参加地下抗德组织,负责《战斗报》的出版工作。
加缪从1932年起即发表作品,1942年因发表《局外人》而成名。他的小说《鼠疫》(1947)得到一致好评,但是《反抗的入》(1951)一书由于宣扬“纯粹的反抗”、即反对革命暴力而导致了他和萨特的决裂。他主要的作品还有随笔《西叙福斯神话》(1942),剧本《正义者》(1949)、小说《堕落》(1956)和短篇小说集《流放和王国》(1957)等。
加缪于195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1960年 1月4日死于车祸。
6. 阿尔贝·加缪的短篇小说都有哪些或者中篇也行。附注文章内容有加分,谢谢
小说 《异乡人》,或《局外人》("L'�0�7tranger")(1942)《鼠疫》,或《瘟疫》("La Peste")(1947)《堕落》,或《坠落》("La Chute")(1956)《快乐的死》("La Mort heureuse")(1936-1938年间完成,逝世后于1971年出版)《第一人》,或《最初之人》("Le premier homme")(未完成,逝世后于1995年出版)[编辑] 短篇故事 《放逐和王国》("L'exil et le Royaume")(短篇小说集)(1957) 〈成熟的女人〉("La Femme altère")〈困惑灵魂的叛变〉("Le Renégat ou un esprit confus")〈沉默之人〉("Les Muets")〈宾客〉( "L'H�0�0te")〈乔那斯或工作中的艺术家〉("Jonas ou l'artiste au travail")〈石头在长〉("La Pierre qui pousse")[编辑] 剧作 《卡里古拉》("Caligula")(四幕剧)(1938年完成,1945年演出)《修女安魂曲》("Requiem pour une nonne",改编自福克纳的同名小说)《误会》("Le Malenten")(三幕剧)(1944)《围城状态》("L'Etat de Siege")(1948)《义人》("Les Justes")(五幕剧)(1949)《附魔者》("Les Possédés",改编自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同名小说)(1959)[编辑] 论文 Create Dangerously (Essay on Realism and Artistic Creation) (1957)The Ancient Greek Tragedy (Parnassos lecture in Greece) (1956)The Crisis of Man (Lecture at Columbia University) (1946)Why Spain? (Essay for the theatrical play L' Etat de Siege) (1948)Reflections on the Guillotine (Réflexions sur la guillotine) (Extended essay, 1957)Neither Victims Nor Executioners (Combat) (1946)[编辑] 论文集 《存在,反抗与死亡》(1961)Lyrical and Critical Essays (1970)Youthful Writings (1976)Between Hell and Reason: Essays from the Resistance Newspaper "Combat", 1944–1947 (1991)Camus at "Combat": Writing 1944–1947 (2005)Albert Camus Contre la Peine de Mort (2011)[编辑] 散文集、札记 Christian Metaphysics and Neoplatonism (1935)《反与正》("L'envers et l'endroit")(1937)《婚礼》("Noces")(1938)《薛西弗斯神话》("Le Mythe de Sisyphe")(1942)《反抗者》("L'Homme révolté")(1951)《夏天》("L'�0�7té")(1954)《时事集》一,评论集("Chroniques"),1944 - 1948(1950年出版)二,评论集("Chroniques"),1948 - 1953三,阿尔及利亚评论集("Chroniques algériennes"),1939 - 1958(1958年出版)《加缪札记》("Carnets")一,1935/2 - 1942/2 (1962)二,1943-1951 (1965)三,1951-1959 (2008)《致德国友人书》("Lettres à un ami allemand",给Louis Neuville)(1948)你要哪篇文章的内容呢?太多本了,我没办法挨个写噢
7. 局外人是短篇小说还是中短篇瞎说
《局外人:加缪中短篇小说选》是2012-07-01 北京兴盛乐书刊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书籍,作者是南宫雨
书 名
局外人:加缪中短篇小说选
译 者
南宫雨
版 权
北京兴盛乐书刊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
2012-07-01
纸书价格
18.8
作 者
【法】阿尔贝·加缪
类 型
小说
书 号
978-7-5429-3471-0
“人生荒谬”是加缪在《局外人》中表现出来的主题,这个主题在日后创作中被他一贯延续下去,甚至直接影响到后来的荒诞派戏剧和新小说。
他认为这个世界充满荒谬,人不可能认清现实,不可能变得理性,也不可能摆脱孤独,可以说人生毫无意义可言。
加缪自己曾说:“《局外人》写的是人在荒谬的世界中孤立无援,身不由己。
加缪喜欢用简洁大方的文笔记录人物言行,字里行间又不失优雅纯正,加上他小说中蕴含的那种深深哲思,让人读起来着迷。
本书中除了《局外人》之外,还收录了加缪其他几篇作品,力求全面展示作者的风貌,让大家能有更大的收获。
8. 阿尔贝·加缪的生平事迹
1913年11月7日,阿尔贝·加缪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Mondovi)。加缪父亲在1914年大战时阵亡后,他随母亲移居阿尔及尔贫民区外祖母家,生活极为艰难。 阿尔贝由做佣人的母亲抚养长大,从小就在阿尔及利亚的贝尔库(Belcourt)的平民区尝尽了生活艰辛。1923到1924年在乡村小学里,一位名叫路易·热尔曼(加缪对他的知遇之恩一直念念不忘,在他的诺贝尔奖答谢辞中提到了这位老师)的教师发现了加缪的天分,极力劝说加缪的家人让他继续上学。于是,加缪参加了助学金考试,并得以于1924年进入阿尔及尔的Bugeaud中学。
1930年加缪进入哲学班学习。首次得肺结核,生病的经历让他感受到生命对于人类的不公。1931年结识哲学教授Jean Grenier。 加缪年少时是阿尔及利亚竞技大学队的门将,可惜1931年因为肺病终结了足球生涯。加缪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通过足球,我才能了解人及人的灵魂”。 1932年,他在《南方》(Sud)杂志上第一次发表随笔作品。1933年,他进入阿尔及尔大学攻读哲学和古典文学。
1934年6月,与Simone Hié结婚,一年后离婚。加缪1935年开始从事戏剧活动,曾创办过剧团,写过剧本,当过演员。戏剧在他一生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1935年秋天他加入了法国共产党阿尔及尔支部。但由于他与穆斯林作家和伊斯兰宗教领袖来往,对党在阿尔及利亚的政策有不同看法,因而于1937年11月被开除出党。 1936年毕业,论文题为《新柏拉图主义和基督教思想》,但因肺病而未能参加大学任教资格考试。
1936至1939年一开始在劳动剧院(Théatre Travail),然后在团队剧院改编并参演众多剧目,如马尔罗的《蔑视的时代》(Letemps mépris)等。
1937年,加缪就出版了随笔集《反与正》,第一次表现出自己思想的锋芒。他的随笔涉及到了人在被异化的世界里的孤独感、人面对自身的罪恶和死亡威胁时应该如何做出选择等等。 1940年,阿尔贝·加缪来到法国首都巴黎,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先在《巴黎晚报》从事编辑工作。这一年的6月14日,希特勒军队的铁蹄就踏进了巴黎市区,很快,由纳粹扶植起来的法国傀儡政权维希政府开始运作。这年的冬天,加缪带着妻子离开沦陷的巴黎,来到了阿尔及利亚的奥兰城教书,在这里一共住了18个月,正是这一段生活,使他酝酿出《鼠疫》。
1942年,加缪离开阿尔及利亚前往巴黎,开始为《巴黎晚报》工作,然后在伽里马出版社做编辑,秘密地活跃于抵抗运动中,主编地下刊物《战斗报》。
加缪因小说《局外人》成名,书中他形象地提出了存在主义关于“荒谬”的观念。随后,他开始写作哲学随笔《西西弗的神话》。 1943年4月,加缪结识了萨特(让-保罗·萨特)和波伏娃,在哲学和戏剧等方面的共同爱好使他们成了非常亲密的朋友。然而萨特倾向于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而加缪则对苏联社会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 1944年法国解放,加缪出任《战斗报》主编,写了不少著名的论文。 1945戏剧《卡里古拉》首次演出。1947年的长篇小说《鼠疫》曾获法国批评奖,它进一步确立了他在西方当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1949年12月,戏剧《正义者》(Justes)首次演出。
1951年加缪发表了哲学论文《反抗者》之后, 遭到了左派知识分子阵营的攻击,并引起一场与萨特等人长达一年之久的论战,最后与萨特决裂。这时人们才发现,加缪是荒诞哲学及其文学的代表人物。
1954年春天,《夏天》出版。10月4、5、6三天,他前往荷兰作短暂旅行。这是加缪唯一一次访问这个成为他的小说《堕落》(Lachute)发生地的国家。加缪在阿姆斯特丹停留了两天。在海牙,他参观了著名的Mauritshuis博物馆,对伦勃朗的作品赞不绝口。11月1日,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线开始袭击阿拉伯和法国平民,随后阿尔及利亚战争爆发。
1955年3月,《一件有趣的案件》(Uncas intéressant)上演,改编自Dino Buzzati的作品。4月,访问希腊。5月到转年2月,为《快报》(L‘express)写专栏文章,评论阿尔及利亚危机,所有文章以后,以“ActuellesIII”为题结集出版。
1956年,阿尔贝·加缪发表了中篇小说《堕落》,还出版了包括6个短篇小说的集子《流放与王国》。这个时候,他的思想多少已经开始转向基督教伦理的探讨,对过于世俗化的道德和存在的命题,已经不那么感兴趣了。中篇小说《堕落》的发表,实际上是对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知识分子的一种质疑。最终,历史证明了阿尔贝·加缪更加正确,而萨特在当时似乎正确,但是后来则并不正确了。
1957年10月,瑞典文学院宣布,“因为他杰出的文学作品阐明了当今时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各种问题,”“一种真正的道义的介入推动他大胆地、以全部身心谋求解决生活上的各种根本性的重大问题”,44岁的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获得了该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阿尔贝·加缪因此成为了这个奖项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这一年的12月,他在瑞典的一所大学做了一场题为《艺术家及其时代》的演讲,他说道:“面对时代,艺术家既不能弃之不顾也不能迷失其中。如果他弃之不顾,他就要说空话。但是,反过来说,在他把时代当作客体的情况下,他就作为主体肯定了自身的存在,并且不能完全服从它。换句话说,艺术家正是在选择分享普通人的命运的时候肯定了他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艺术的目的不在立法和统治,而首先在于理解。”
1958年《瑞典演讲》出版。在Lourmarin买了一幢房子。
1959年《鬼怪附身的人》上演。同时,加缪千方百计想实现一个渴望了许久的梦想:成立自己的剧团。
1960年1月4日,加缪搭朋友的顺风车从普罗旺斯去巴黎,途中发生车祸,加缪当场死亡,年仅47岁 。在他随身携带的提包里,还有一部没有完成的长篇小说手稿《第一个人》 。时隔多年后,关于他的遗产和“神秘”的死亡依然让人猜测不已。
9. 阿尔贝·加缪的作品年表
作品类别作品名称原文名年份长篇小说《局外人》L'Étranger1942《鼠疫》La Peste1947《堕落》(《坠落》)La Chute1956《快乐的死》La Mort heureuse1971《第一个人》(未完成)Le premier homme1995短篇小说集《放逐和王国》L'exil et le Royaume短篇小说《成熟的女人》La Femme altère《困惑灵魂的叛变》Le Renégat ou un esprit confus1957《沉默之人》Les Muets1957《宾客》L'Hocircte《乔那斯或工作中的艺术家》Jonas ou l'artiste au travail1950《石头在长》La Pierre qui pousse戏剧《卡里古拉》Caligula1938《修女安魂曲》Requiem pour une nonne《误会》Le Malenten1944《围城状态》L'Etat de Siege1948《义人》Les Justes1949《附魔者》 Les Possédés 1959 散文、评论集《西西弗的神话》Le Mythe de Sisyphe1942《反与正》L'envers et l'endroit1937《婚礼》Les Noces1938《反抗者》L'Homme révolté1951《夏天》L'Eacuteté1954
10. 加缪一生写了哪些作品
加缪1942年发表了他的成名作《局外人》,这部小说形象化地表现人生荒诞的观念,小说塑造了一个“荒诞的人”的形象。他是个具有“清醒的理性的人”,但违反了社会形式主义的道德规范而为社会所不容。同年又发表哲学随笔《西绪福斯神话》进一步阐释荒诞哲学,是他最重要的理论著作。1947年出版小说《鼠疫》,用象征的手法表现人们团结起来反抗法西斯势力,获批评家奖。此外,还有剧本《正义者》、随笔《反抗者》等作品。作品《流放与王国》包括六个短篇小说,以不同的方式探求再生的途径。1957年,“因为他的重要文学创作以明澈的认真态度阐明我们同时代人的意识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