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微小说 » 老舍中短篇小说市民形象

老舍中短篇小说市民形象

发布时间: 2022-07-28 17:27:01

『壹』 老舍小说中老派市民有哪些特征如何体现他文化批判的意图

老舍的市民形象分为四类,老派市民形象、新派市民形象、理想市民形象、城市贫民形象,老舍在描绘时都含有批判现实主义特色的社会悲剧意识。

老舍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也就是说老舍从文化的角度来表现一部分中国人之面貌,从而发掘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存在及中国人仍生活在黑暗世界之中。老舍的小说善于从很细微的方面写城市市民的生活、处所等等,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加以概括,最宽泛而最恰当的恐怕就是“文化”——老舍就是这样一种“文化型”的作家。
这里所提及的“文化”主要是指“北平文化”。从老舍作品中关于“北平文化 ”的艺术展示来看,它是一个当代的多层面的复合体,它至少有三个层面:
(一)传统文化。这主要是指根深蒂固的北平士大夫文化,出仕—升官—“权”是这一层的深层内核。在旧中国,三公九卿、王侯将相,庞大的官僚机构垄断了一切社会精神与物质文化,这一社会政治制度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已不仅仅是“读书做官”、“学而优则仕”的“事业格式”的影响,而已经是从“事业格式”到思想作风、人生趣味、自我意识各个方面。结果便构成了一种“重政务、轻自然、斥技艺”的传统心态,这便产生了两方面的恶果:一是中国知识分子对政治权威结构的依附不仅是一种制度上的依附,而且是内在的心理依附。他们扯裙带、找后台、卖国求荣、卖官鬻爵。二是知识者普遍的不学无术。“轻自然、斥技艺”,不仅成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而且在北平这样的帝王之都形成了一种因不学无术而并发的充斥着钻营、无聊、敷衍、文牍主义症状的官场文化。
(二)外来文化。这主要是指殖民文化,一种独特的东方式的资本主义文化形态。“钱”是这一文化的“国魂”。由于中国近代社会从1840年以后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帝国主义除了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外,同时西方文化也逐渐渗入到中国文化中来,中国文化是在被动的、屈辱的、被侵害者的地位上进入了一个东西方文化相交融的时代,虽然如此,西方文化既有其精华,又有其糟粕。
(三)风俗文化。这主要是指作为家族制度、养育方式、行为心理等日常细故存在的民习风俗,它是北平文化的形态主题。在以往的老舍研究中,对于老舍的风俗化倾向大致有如下两种理论阐释。其一,认为老舍主要目的是“运用民俗风情塑造人物……而他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他决不把所描写的那一幅幅异彩纷呈的风俗画生硬的‘嵌入’作品,也不仅仅是作为渲染生活的气息一种点缀,而是由表及里,深入开掘,按着独出心裁的艺术构思把民俗用来描写环境”;其二,认为“在老舍小说里强调这种地方性,用意很深。除艺术上的需要外,在许多场合更是由批判封建的文化传统这种总的意图出发的”。在风俗文化中,老舍以封建婚姻关系的虚伪本质、由家庭伦理到国民性、民族性格的改造问题以及社会礼仪作铺垫,向人们展示市民的形象,挖掘出风俗文化深层的思想内涵。
这三个层面是互补互渗的,在现实生活中,是浑然一体的。在老舍的作品中,这三个层面总是被综合地反映出来。不彻底清除这些封建时代的沉积物,不改变现存的社会制度,就不能改变中国人民的命运,所以只有三个层面的结合才能真正反映出市民文化的意蕴。老舍最关注特定“文化”背景下“人”的命运以及在“文化”制约中的世态人情。“北平文化”与“中国人”的性格、人格是紧密相联的,老舍的小说正是以“北平文化”为基础,刻画了众多形形色色的市民形象。有的史书将老舍的市民形象分为四大类:老派市民形象、新派市民形象、理想市民形象、城市贫民形象,这种划分是符合老舍创作特点的。但无论哪一类的市民形象,都含有批判现实主义特色的社会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主要表现在人物与环境、时代的不能合拍或者人与人在性格、志愿上彼此不能相容,这里强调了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所造成的悲剧。
老派市民有着浓厚的封建色彩的生活方式、社会心理、文化习俗。这种传统文化心理严格支配着老派市民的行为方式,使他们在个人独处或与人交往时都成了极守规矩、极讲礼节的典型。新派市民在继承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特点之外,并没有吸取西方文化中进步的东西,而是专门去做形式上的模仿或做劣性的吸取。首先表现在婚姻观念、行为方式上模仿西方形式,老舍对此进行深刻的批判。其次,在北平文化中,我们已提到“金钱”是“殖民文化”的“国魂”。而新派市民处处实行“钱本位”的人生哲学和极端利己主义的处世态度。最后,老舍对西方“个性解放”、“自由恋爱”一直持否定态度。
有一部分市民受传统文化优质因素的影响,对西方文化也不像老派市民那样一味加以排斥,他们的思想意识比较开放,具有勃发、进取、实干的精神,这就是老舍所描写的“理想市民”形象。老舍根据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通过理想市民的悲剧性来揭露整个民族的可悲,从而唤起人们的觉醒,寻找前进的方向。
有一部分市民既具有老派市民的传统色调,又具有理想市民的某些人格,而唯独缺少的是新派市民的“现代意识”,这就是老舍笔下城市贫民的形象。而在这一形象中,老舍写得最多就是车夫的形象。《老张的哲学》中赵四是老舍小说中最早的车夫形象。
总而言之,四种市民形象的悲剧命运是他们所处的那个社会“赐予”的,他们只在极其狭窄的天地里苟且地活着,又默默地死去;他们只能按照社会为他们安排的样子去忍受生活的折磨,直到把生命完全耗尽,才是他们苦难的尽头,虽然在一定程度表现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反抗,但他们大多数处于被动地位,只要没有伤害到自身利益,他们是不会关心到国家的命运,因为他们根本找不到民族衰败的根源。老派市民忍气吞声、敢怒而不敢言,新派市民阿谀奉承,投降卖国,理想市民虽有反抗意识与行动,但由于黑暗势力的强大与行为方式的缺陷,并未改变社会现状,城市贫民更是逆来顺受,他们都以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来反映当时病态的社会制度与悲哀的民族精神。
老舍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既批判了带有强烈封建意识的生活方式、社会心理、文化风俗,又揭露了在新旧交替时代中包含的悲剧因素,既反映了市民群众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殖民地化的批判态度,又反映出这种批判本身的正义性与落后性。老舍不给人们廉价的“光明”与“希望”,他总是以悲惨的命运揭露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写出市民在不同程度上是怎样被毁灭的,向我们展示出一幅真实的画面。这也表现出老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的“彻底否定”,对此不抱有任何幻想与希望。

『贰』 老舍小说中的“市民世界”主要包括哪几类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在老舍的作品中,作者为我们构筑了一个丰富而独具特色的“市民世界”,这个“世界”又是通过三类形象来构成的:老派市民、新派市民、正派市民。
A.“老派市民”形象系列:
主要有老马(《二马》),张大哥(《离婚》),牛老四(《牛天赐传》),祁老太爷、祁天佑、祁瑞宣(《四世同堂》)等。
这是老舍市民形象系列中表现得最为深刻和成功的形象。这类形象的特点是:虽然生活在城市中,但只是“乡土中国”的一部分,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乡下人”。这里所说的城里人/乡下人,不是他们的户籍概念,而是表明他们身上的文化符号。城市和乡村,从理论上说代表着现代和保守,所以有的人虽然生活在城市中,但他的文化本性并没有城市化,也就是说并没有接受城市里的现代观念的影响,而固执地延续着乡土中国的传统观念。他们身上负载着沉重的封建宗法思想的包袱,他们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都是很“旧派”的,保守而闭塞。
《二马》中的老马,是一个奴才式的人物,迷信、中庸、马虎、懒散,生活得过且过……这个人物身上,表现出了和阿Q相近的品格。(注意和鲁迅的比较:乡村/城市;彻底否定甚至偏激/温和、批判、眷恋;风俗画/全方位)
《离婚》中的张大哥,知足认命,墨守陈规,他小心翼翼地要保住自己的小康生活,害怕一切的“变”。他的使命和职责是“做媒人和反对离婚”,因为他认为离婚就是对既有秩序的破坏,而他一生的事业就是调和矛盾,“凑合”着过日子。这种由婚姻观念而延伸出的人生哲理和文化观念就是封闭和自足。当然最后的失败,实际上也就是“老中国的儿女”因循保守的庸人哲学的破产以及他们想顺应天命而不得的悲剧。
《四世同堂》中祁老太爷的身上集中了北京市民文化的“精髓”,他怯懦地回避政治与一切纷争,甚至当日本人打到北京时,他也就是堵上自己家的院门,准备好粮食和咸菜;依然准备过生日;依然不忘“礼节”;(P74)“逢节他要过节,遇年他要祭祖”,他没有什么奢望,只要求消消停停地过不愁吃穿的日子,他的最高理想就是安度晚年和全家太平。甚至可笑地认为日本侵略是看上了卢沟桥的狮子,因为日本人爱占小便宜。
应该注意的是教材中提到的《四世同堂》中的祁瑞宣也属于老派市民形象这一点。这个形象跟巴金《家》中间的觉新的形象比较类似,他们虽然在年龄和知识结构上已经和老派的人不同了,但他们由于家庭的角色和身份的不同,(长房长孙),承担的家庭的重任决定了他们的性格中包容了较多的传统成分,因此往往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一种尖锐的矛盾,表现出了现代意识和传统思想的困扰。在国难当头的时刻,他能够意识到为国尽力的责任,但又不得不忍辱偷生,他鼓励和支持弟弟出走,去投入抗日斗争,但自己却不能同行,他得留下来“尽孝”。“他好象是新旧文化中的钟摆,他必须左右摆匀,才能使时刻进行得平稳准确”。祁瑞宣的矛盾和痛苦是在“尽忠”和“尽孝”二者不能兼得,而本质是他内心深处的文化冲突,因而只能在徘徊矛盾中苟且偷生。
对于这些“老派市民”形象,作者主要通过揭示人物的精神病态,批判传统文化的落后性,也写了这些弱点在社会变革中被改造的历史进程。
作者对于他们的态度是体现了对传统文明的批判。这种批判主要是表现出对我们民族保守、落后、封闭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的批判,是对国民性弱点的揭露和批判。但是老舍的批判态度和鲁迅不同,他没有鲁迅那样偏执和锋芒毕露,不激进,不追赶潮流,同时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也是抱着一种非常谨慎甚至排斥的态度。
B.“新派市民”形象系列:
主要有张天真(《离婚》),兰小山、丁约翰、祁瑞丰、冠招娣(《四世同堂》)等。
对于新派人物的描写,主要写其虚荣、浅薄、堕落,蕴涵着对西方文明包括对西方文明包括五四后引进的新潮所进行的反思与批评;作者对这类形象的描写,采用的是漫画化,讽刺。因此,对于这类形象作者的讽刺意味十分浓重。
这与作者对老派市民的态度又不同,对于后者,老舍是抱着既有批判,又有同情的态度来写的,尽管有的带有悲剧意味,有的具有强烈的矛盾心理,但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十分生动,表现了作者的矛盾心理。而对于前者,作者的鄙视和不屑的态度十分鲜明,传统文明在他们手中失落了,道德失范、价值混乱,主要体现在他们这些洋派的人物身上,尽管这种批判比较肤浅,也不免类型化的倾向,但中间包含了他对传统文明既是批判,又有失落感和对西方文明反思和愤激的心情。
C.“正派市民”(理想市民)形象系列:
主要有赵四(《老张的哲学》),赵景纯(《赵子曰》),李子荣(《二马》),丁二爷(《离婚》)等。
这类形象,常常体现老舍倾向传统的道德观。老舍往往在对新派市民的描写中表现城市资本主义化过程所产生的文化变异与分裂,但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这种理想就表现在他所塑造的理想市民身上。当然主要目的是为了探寻一条中国文化转型的出路,因此文化批判和文化选择就带上了一定的启蒙主义色彩,这一点也可以跟鲁迅进行比较。
老舍对理想市民的塑造,就文化立场而言,是建立在传统的道德观基础上的。一般表现为“侠客兼实干家”的形象。锄暴安良的侠客(《老张的哲学》中的王德、《四世同堂》中的钱吟秋等),身上带有中国文化的道德力量(如《四世同堂》中的天佑太太、韵梅的形象。)民族骨气和操守,成为老舍理想的化身。
关于老舍笔下的老派市民形象和新派市民形象的用意,其内涵则在于他们寄托着老舍的一种理想,是老舍在描绘城市资本主义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变迁与分裂的图景时,在对老派市民和新派市民都失望之后,仍然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的结果,他希望这些"侠客兼实干家"的正派市民能为社会锄害,从而既使他的作品能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也使作品变得更有思想启发意义。当然,这也正说明了作者思想上的平庸和幼稚。
D.“城市贫民”形象系列:
主要有洋车夫祥子、老马、妓女小福子(《骆驼祥子》),老巡警(《我这一辈子》),拳师沙子龙(《断魂枪》),洋车夫小崔、剃头匠孙七(《四世同堂》),艺人方宝庆(《鼓书艺人》)等。
这个形象系列集中体现了老舍与下层人民之间的深刻联系。
在这个形象系列中,同样也贯穿了作者批判、排拒资本主义文明的主题。《月牙儿》中表现母女两代烟花女子的生活,是两种文化观念的悲剧。母亲的“肚子饿是最大的真理”的生活经验与女儿“恋爱神圣”、“婚姻自由”的新潮观念的矛盾,是不同文化在同一环境中的演绎。但最终作者表现的结局,是女儿新潮理论的破产,向母亲靠拢。这样,老舍对西方文明中的所谓个性解放做出了他自己的独特的判断。——在没有生存权的社会中,穷人处于饥饿状态的时候,爱情就只能是买卖。女儿的悲剧表明了作者对西方文明的批判。而贫民形象的内涵,一方面贯穿着作者批判和排斥西方文明,甚至包括"五四"以来时兴的西方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潮的主题,另一方面更是从城市文明病与人性的关系这一角度,体现了作者对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社会的认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关注和同情。
分析《骆驼祥子》(注重祥子悲剧的多重含义)
在过去的一般评论中,祥子三起三落的命运,是作为一个小生产者想实现自己并不过分的理想,反映了他淳朴、安分的生活理想,但在社会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悲剧,是社会造成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看到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社会的黑暗图景。
但如果更深入一步进入到文化分析的话,我们就不难发现这是一个破产了的农民不断在城市中市民化,进而被抛入流氓无产者的行列,并不断经历精神的毁灭。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进一步考察城市文明与人性之间的关系。样子的命运就是一个来自农村的淳朴青年在现代城市文明中经历的道德堕落和心灵腐蚀的悲剧。樊骏在《论〈骆驼祥子〉的现实主义》中就明确谈到“祥子被剥夺的,不仅是车子、积蓄,还有作为劳动者的美德,还有奋发向上的生活意志和人生目的”。小说中重点表现的是他“精神上的毁灭”,是人物身心受到摧残和折磨。
这是老舍“批判国民性弱点”总主题的集中表现。
祥子的形象是一个个人奋斗者的形象,他在不断的城市化的过程中,不断为金钱所腐蚀,因此他才会形成自身固有的缺点:不合群、别扭、自私、死命要赚钱,(P79),因此也就孤独、脆弱、最终完全向命运屈服,一步一步走向堕落的深渊。对于祥子来说,他所处的环境是人伦畸形的环境,人和车厂——虎妞;大杂院——二强子;白房子——小福子;构成祥子生活轨迹的每个点,而每个变态的人伦和人性扭曲,都使得祥子不断向地狱靠近,最终他只有沉沦,只有彻底地在放纵和堕落中完成自身的最终命运。
实际上,老舍在作品中是从两个侧面表现他的文化审视的,那就是城市文明中的“欲望”——情欲、财产贪欲;和城市中的人伦关系中的“丑恶”——自私、贪婪、麻木、变态……因而表现了作者对城市文明给人性带来伤害的忧虑。
掌握的要点在于"城与人"的关系,也就是说,城市文明病与人性的"冲突"。在老舍看来,祥子的悲剧在于病态的城市文明对人性的伤害,因而在这部小说中,老舍又正是通过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眼光来看待城市的。因此,作者在批判的同时,又试图?从道德审视"的角度对现代文明病的病源进行了探讨。

『叁』 老舍小说中四类市民的形象特征是什么

老舍的市民形象分为四类,老派市民形象、新派市民形象、理想市民形象、城市贫民形象。
城市贫民形象,就是第四类。
城市贫民形象以北京的平民或贫民等城市中下等的百姓为主,有拉车的、卖菜的、缝补浆洗衣服、娼妓、乞丐等等。
希望能够帮到你。

『肆』 老舍作品中的老市民形象人物都有哪些

老舍先生作品中老派市民有:老马<二马>、张大哥<离婚>、牛老四<牛天赐传>、祁老太爷<四世同堂>等等。

『伍』 老舍的市民形象有什么文化内涵

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有三种:老派市民、新派市民和底层市民。
老派市民因循守旧、保守自私,是传统文化糟粕面的缩影,比如《二马》里的老马,他在伦敦经商,骨子里信的却还是东方风水那一套,自己是商人,却鄙视商人。比如《离婚》里的张大哥,他信奉中庸之道,反对离婚,认为离婚通通是不好的,更对人们廉价的奉承和迎合感到飘飘然。再比如《四世同堂》里的祁老太爷,以为只要有三个月的粮食就准能熬过日军入侵,同情钱默吟一家,却又不敢去探望。
新派市民追求不同,个性迥异。第一类新派市民是老舍心中理想国民的楷模,比如李景纯和钱默吟,有知识有理想,敢牺牲敢抗争。第二类是老舍含泪鞭笞的“中间人”,比如《离婚》里的老李和《四世同堂》里的祁瑞宣,他们接受了西方新思潮洗礼,却又被中国传统伦理所束缚,成为不论不类的中间人。第三类是市井庸民。
底层市民是老舍作品中十分常见的角色,他们受尽凌辱,是忍辱负重的典型。他们代表着生存和伦理的矛盾——比如《月牙儿》中的“我”和妈妈,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妈妈”用尽一切努力让“我”学知识学文化,而空有知识和报负的“我”,却在生存与理想相冲突时,走上了母亲的老路。骆驼祥子也是这样的典型例子。这些底层市民虽然卑微渺小,但他们的心理活动和一言一行却表现出老舍内心对于生活最纯真最美好的期盼,老舍借着他们,向人们展示出旧社会的可怕,也借着他们,传递着自己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陆』 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

"老派市民"形象系列:老马(《二马》),张大哥(《离婚》),牛老四(《牛天赐传》),祁老太爷,祁天佑,祁瑞宣(《四世同堂》)等.
"新派市民"形象系列:主要有张天真(《离婚》),兰小山,丁约翰,祁瑞丰,冠招娣(《四世同堂》)等.
"正派市民"(理想市民)形象系列:主要有赵四(《老张的哲学》),赵景纯(《赵子曰》),李子荣(《二马》),丁二爷(《离婚》)等.
"城市贫民"形象系列:洋车夫祥子,老马,妓女小福子(《骆驼祥子》),老巡警(《我这一辈子》),拳师沙子龙(《断魂枪》),洋车夫小崔,剃头匠孙七(《四世同堂》),艺人方宝庆(《鼓书艺人》)等.
人物形象内涵
所谓人物形象内涵,是指作者描写这些人物的用意.
老舍笔下的正派市民形象,其内涵则在于他们寄托着老舍的一种理想.是老舍在描绘城市资本主义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变迁与分裂的图景时,在对老派市民和新派市民都失望之后,仍然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的结果,他希望这些"侠客兼实干家"的正派市民能为社会锄害,从而既使他的作品能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贫民形象的内涵,一方面贯穿着作者批判和排斥西方文明,甚至包括"五四"以来时兴的西方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潮的主题,另一方面更是从城市文明病与人性的关系这一角度,体现了作者对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社会的认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关注和同情.
老舍的创作视点
文化对人性与人伦关系的影响
与二三十年代主流文学通常采用的对现实社会进行阶级分析的方法不同,他关注的始终是文化对于人性以及人伦关系的影响.
对老舍来说,市民社会中阶级的划分或者上流下层的划分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文化"对于人性以及人伦关系的影响,这就是老舍的基本的创作视点.
老舍在批判传统文明时所表现出来的失落感与对"新潮"愤激之情交织的复杂感情.

热点内容
都市之寰宇主宰小说 发布:2025-07-14 23:45:25 浏览:413
神奇宝贝之游戏系统类小说 发布:2025-07-14 23:45:17 浏览:181
现代言情轻虐小说推荐 发布:2025-07-14 23:33:51 浏览:782
求文末世重生父子小说 发布:2025-07-14 23:32:41 浏览:521
经典古代诙谐小说 发布:2025-07-14 23:32:01 浏览:440
总裁小说侵权 发布:2025-07-14 23:26:08 浏览:153
都市痴心不改小说 发布:2025-07-14 23:21:17 浏览:360
经典小说包百度云下载迅雷下载 发布:2025-07-14 23:19:55 浏览:190
5部虐心经典总裁小说视频 发布:2025-07-14 23:19:00 浏览:164
网络小说大家都怎么看 发布:2025-07-14 22:41:25 浏览: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