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 中国当代言情小说女性研究

中国当代言情小说女性研究

发布时间: 2022-06-30 19:19:01

A. 写言情小说的作者,为什么大多数是女性

01

史密斯顿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座享有自治权的市镇,莱德威在那里展开了自己的调查研究,访问对象是一组总计42人的女性言情小说阅读者,绝大多数是已婚已育妇女。她们大多是多萝西·伊文斯(20世纪80年代活跃于史密斯顿的言情小说专家,曾广泛呼吁镇上女性阅读言情小说)工作过的书店的常客。

事实上,正是大名鼎鼎的多萝西吸引莱德威到史密斯顿来的。

出于对言情小说的热爱,多萝西出版了名为“多萝西言情小说阅读手记”的一系列新闻信,并于其中依小说的“浪漫价值”为其设级排位。

新闻信连同多萝西对读者提出的阅读建议共同导致了一个规模不大却极具象征意义的言情小说阅读共同体的出现,而莱德威分析的焦点就集中在这个象征性的共同体上。

她通过调查问卷、开放式小组讨论、面对面采访、非正式讨论以及在书店观察多萝西与普通消费者进行现场互动的方式收集了大量一手材料。此外,史密斯顿女性所读之书目也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她将对这些书目的解读作为一种补充性材料加以利用。

多萝西的新闻信对读者的购书类型极具影响力,这使莱德威意识到仅从当前书目的样本分析中得出结论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理解阅读言情小说的文化意义,必须对大众的辨识力予以足够重视,考察读者对书目的取舍过程,研究哪些书能够满足读者需求,哪些不能。

02

在史密斯顿女性的心目中,理想的言情小说情节应当是这样的:一位独立且富幽默感的知识女性,在经历了种种怀疑、猜忌,乃至残忍、暴力之后,终于被一个男子的爱情征服;在恋爱过程中,该男子由轻率粗鄙而日渐成熟,直至成长为一个关心女性、甘愿供养女性的好男人——这也正是传统意义上女性对男性的期许。

莱德威如是解释:“浪漫幻景……并非关于发现一位格外有趣的生活伴侣的幻想,而是一种期望被关怀、被热爱、被肯定的特殊仪式”。这是一种“回报式”幻想:男人对女人施予关注与爱护,而女人亦应投桃报李。

不过,言情小说带来的幻景远不止这些。通过阅读这些小说,女性读者会忆起往昔的幸福时光,重返被“母性”之爱包容的年代。

女性


对此,莱德威援引乔多罗关于父权制家庭的观点指出,“在日常的再生产之中,存在一个失衡的基本结构……在社会及心理意义上,男性是被女性再生产出来的,而女性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对其自身进行再生产”。


因此,阅读言情小说就成了一种虽渺小但绝非微不足道的情感再生产方式,是“一种虽转瞬即逝却脚踏实地的抵制方式,拒斥了将女性认定为妻子和母亲角色的整体性需求”。诚如莱德威所言:“尽管阅读小说是一种替代性经验,但由其生发的种种快感是真实可触的”。


我想,下述结论应当是合乎逻辑的:史密斯顿的女性之所以重视对言情小说的阅读,是由于小说带给她们的体验迥异于日常生活。读书不仅使女性在生计问题和家庭责任中获得放松与解脱,而且为女性开创了一个专属自己的时空,让她们得以专注于自身的需求、欲望和快感。此外,阅读言情小说还是一种转换或逃避的途径,女性读者可以从中获得异乎寻常的生活体验。


《解读言情小说》一书的最终结论是:想就当下阅读言情小说的文化意义给出绝对化的结论是非常难的。将注意力集中于阅读行为和将注意力集中于文本的叙事幻景往往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前者主张“阅读言情小说是一种抵抗行为,因为女性读者于其中暂时拒斥了社会强加于己的角色定位”,而后者声称“言情小说的叙事结构承载着对父权制社会实践与意识形态的重述与推崇”。研究者必须关注“行为之意与文本之意”之间的差异,只有如此方能对阅读言情小说的文化意义予以充分的理解。

B. 求 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复习资料
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1.在《新青年》、《新潮》上发表小说的除鲁迅外,还有(杨振声)
2.提出“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说的是(胡适)
3.凌叔华的小说集《花之寺》着力刻划的女性形象主要属于(高门巨族的少妇)
4.茅盾描写从“五四”到“五卅”一代知识分子心灵历程的长篇小说是(《虹》)
5.冯至所属的新文学社团是(沉钟社)
6.鸳鸯蝴蝶派的主流从题材、内容上来说是(言情小说)
7.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戏剧团体是(南国社)
8.丁玲对知识女性的矛盾心理进行大胆、细腻描写的作品是(《莎菲女士的日记》)
9.《蚀》三部曲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大革命失败后)
10.叶圣陶五四时期的小说主要风格是:(冷隽平实)
11.中篇小说《二月》的作者是(柔石D )
12.王统照的小说《沉思》属于(抒情小说)
13.《骆驼祥子》的主要情节线索是(.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 )
14.老舍的长篇小说《猫城记》属于(寓言体小说)
15.巴金的《雪》描写的题材是(工人生活)
16.台静农在五四时期参加的文学社团是(未名社)
17.一直称自己是“乡下人”的作家是(沈从文)
18.长篇小说《风萧萧》的情节特点是(间谍传奇)
20.下列作品中反映土地改革的作品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21.下列表现妇女解放主题的作品是(《终身大身》)
22.下列属于李健吾剧作的是(《这不过是春天》、《梁允达》)
23.沈从文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西》的思想特点是(本土性、本族性与人性的哲理思考)
24.沈从文小说创造了多种文体形态,下列不属于沈从文小说文体形态的是(自我抒情小说)
25.沙汀《淘金记》所写的内容是(描写恶霸、封建帮会头子以及没落地主之间的斗争)
26.提倡“恐怖。狂欢。虔格”为创作的“三道母题”的流派是(战国策派)
27.“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以上诗句出自于闻一多的:(《发现》)
28.小说《啼笑因缘》的作者是(张恨水)
29.郭沫若宣扬“舍身报国”的爱国精神的历史剧是(《高渐离》)
30.下列属于秧歌剧的作品是(《兄妹开荒》)
31.丁玲解放区创作的小说是(《在医院中》 )
32.《七月》杂志和“七月”诗派活跃于(抗战时期的国统区)
33.许地山早期小说浪漫主义倾向的三大要素分别是(爱情经历、异域色彩、宗教气氛)
34.《长河》是(沈从文的长篇小说)
35.戴望舒“七。七”以后诗歌的艺术风格是(朴素明朗)
36.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社团主要是(太阳社和后期创造社 )
37.“自由人”指的是(胡秋原)
38.“易卜生专号”出现在(1918年《新青年》杂志)
39.巴金系列中篇《火》三部曲又被称为(《抗战三部曲》)
40.促进了现代散文成熟的文学社团是(语丝社)
41.二十年代中期与冰心齐名的“闺秀派”女作家是(庐隐)
42.爱姑这一人物,出自鲁迅小说(《离婚》)
43.田汉描写海外赤子报国激情的话剧是(《回春之曲》)
44.《地之子》的作者是乡土小说作家(台静农)
45.无名氏隐居杭州开始潜心创作的作品是(《无名书稿》)
46.“五四”文学革命初期,撰文反对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封建复古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是(章士钊)
47.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作出最重要贡献的新文学社团是(语丝社)
48.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编《晨报副刊。诗镌》所提倡的诗体是(格律诗)
49.从现代文学思潮的发展来看,延安解放区文学是(工农兵文学思潮)
50.在小说中最早对国民劣根性作出深刻描写和针砭的作家是(鲁迅)
51.“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喊出这妇女个性解放呼声的人物形象是(子君)
52.郭沫若的诗集《瓶》是一部(爱情诗集)
53.郭沫若的诗集《星空》表现的是(“五四”退潮时期郭沫若苦闷彷徨的思想感情)
54.周作人在“五四”文学革命中的主要贡献是(发表《人的文学》等论文)
55.刘半农诗作的主要特色在于(诗体的多样化和平民化)
56.中国诗歌会的主干人物穆木天,早期参加的新文学社团是(创造社)
57.下列属于《四世同堂》中的一组人物是(大赤包、冠晓荷)
58.老舍解剖国民劣根性的小说《二马》采用了(中英两国国民性比较的视角)
59.对巴金早期思想和创作有明显影响的是(无政府主义)
60.巴金小说《灭亡》中的主人公杜大心是(带有小资产阶级狂热性的革命者)
61.在《蚀》三部曲中,表现“革命斗争剧烈时的动摇”的人物形象是(方罗兰)
62.茅盾的与1930年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有关的小说是(《子夜》)
63.茅盾采用日记体形式的小说是(《腐蚀》)
64.夭夭这个人物形象出自于沈从文的小说(《长河》 )
65.1938年,沈从文以其第二次返乡旅行作为视角,报告与评说家乡历史与现实的散文集是(《湘西》 )
66.《雷雨》内容的时间跨度达30年,但剧情却浓情在(一天之内)
67.《雷雨》的结局,揭示周朴园所谓“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的帷幕的人物形象是(蘩漪)68.左联五烈士之一柔石的小说《为奴隶的母亲》主要揭露了(典妻制)
69.30年代初期在文坛上崛起一批青年抒情散文家,他们是(何其芳、丽尼、陆蠡等)
70.施蛰存一般被认为是(心理分析派作家)
71.有“农民作家”称号的作家是 (赵树理)
72.组诗《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光未然 )
73.下列田间诗作中,属于街头诗的是(《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74.下列具有现代主义色彩的诗人是(穆旦)
75.《雅舍小品》的作者是(梁实秋)
76.丁玲到达延安解放区以后创作的小说是(《我在霞村的时候》)。
77.《七月》杂志和“七月”诗派抗日战争时期活跃于(国统区)。
78.许地山早期小说浪漫主义倾向的三大要素分别是(爱情经历、异域色彩、宗教气氛)。
79.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女大学生生活的小说是(《海滨故人》)。
80.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会刊是(《抗战文艺》)。
81.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社团主要是(太阳社和后期创造社)。
82.“第三种人”的代表人物是(苏汶)。
83.被鲁迅赞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的诗人是(冯至)。
84.巴金系列中篇《火》三部曲又被称为(《抗战三部曲》)。
85.茅盾《追求》中的“爱情至上”主义者是(王仲昭)。
86.二十年代中期与冰心齐名的“闺秀派”女作家是(庐隐)。
87.单四嫂子这一人物,出自鲁迅小说(《明天》)。
88.沙汀长篇小说“三记”指的是(《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
89.郭沫若《瓶》是一组(爱情组诗)。
90.无名氏隐居杭州开始潜心创作的作品是(《无名书稿》)。
91.在现代文学史上,“农民作家”指的是(.赵树理)。
92.以《骆驼草》为主要刊物的文学流派是(“京派”)。
93.《太阳照在桑乾河上》中,“死不肯翻身的人”是(侯忠全)。
94.提出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的理论建设文字是(《文学革命论》)。
95.MZD《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于(1942年 )。
96.曹禺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的四幕话剧《家》,其新的艺术构思主要表现在(以觉新、瑞珏、梅的关系为线索)。
97.茅盾所谓“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一位诗人”指的是(徐志摩)。
98.“袋里无钱,心头多恨”、“于世无补”、自卑颓唐的“零余者”形象较多出现在(郁达夫笔下)。
99.穆旦诗中的“我”,其特点是(是分裂残缺、矛盾痛苦的“自我”)。
100.夏衍创作的讲述科学家俞实夫在抗战现实面前终于由不问政治到投身抗战洪流的故事的剧本是(《法西斯细菌》)。
101.以“平和冲淡”风格的美文小品见称于世的作家是(周作人)。
102.从文体形态看,沈从文的《八骏图》是(讽刺小说)。
103.艾青抗战初期的重要诗作主要收在诗集(《大堰河》)。
104.三十年代初“民族主义文学”的实质是(自由主义文学)。
105.融古今中外的优长于一身,将小说推向大俗大雅的境界的作家是(张恨水)。
106.“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
107.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春柳社)
108.左联成立后,文坛上出现的“民族主义文学”是一个(国民党的文学派别)
109.郭沫若的诗集《恢复》写于(大革命失败后)
110.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色是(浪漫主义和诗情)
111.“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俄国文学)
112.郁达夫30年代的小说《迟桂花》主要表现了(隐逸的思想)
113.朱自清发表于“五四”之后的抒情长诗是(《毁灭》)
114.许地山的《空山灵雨》是(散文集)
115.老舍所属的民族是(满族)
116.《爱情三部曲》指的是(《雾》、《雨》、《电》)
117.巴金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作品是(《火》三部曲)
118.在《家》的高家三代人中,第二代克字辈属于(迂腐的卫道士、荒淫的纨绔子弟)
119.宣称“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把人性当作文学表现的终极理想的作家是(沈从文)
120.下面属于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一组人物是(翠翠船总 傩送老船夫)
121.沈从文小说《丈夫》表现的思想内涵是(对穷苦人不幸命运的同情与追问)
122.曹禺描写复仇的一部话剧是(《原野》)
123.下面属于《雷雨》的一组人物是(周朴园鲁大海 四风)
124.曹禺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社会的剧作是(《日出》)
125.长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前面》的作者是(胡也频)
126.散文集《画廊集》的作者是(何其芳)
127.萧涧秋这个人物形象出自于(柔石的《二月》)
128.以下符合张天翼小说创作特色的判断是(富有喜剧色彩和讽刺性)
129.下列属于“七月”派的一组诗人是(绿原、鲁藜、阿垅、牛汉)
130.《马凡陀的山歌》属于(政治讽刺诗)
131.艾青到延安以后发表的诗集有(《黎明的通知》
132.下列属于无名氏的两部小说是(《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
133.赵树理的小说成名作是(《小二黑结婚》)
134.水生嫂这个人物出自(《荷花淀》)
135.延安文艺整风后解放区最早出现的、富有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是(《王贵与李香香》)
136.沈从文《长河》中的女性形象是(夭夭)。
137.以《抗战文艺》为会刊的社团是(“文协”)。
138.《平民文学》一文的作者是(周作人)。
139.晚清文坛“诗界革命”的代表人物是(梁启超)。
140.“鸳鸯蝴蝶派”通常又称(“礼拜六”派)。
141.郭沫若的自叙传小说是(《漂流三部曲》)。
142.二十年代中期与冰心齐名的“闺秀派”女作家是(庐隐)。
143.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寒夜》)。
144.“汉园三诗人”得名于(三位诗人合出的一部诗集名《汉园集》)。
145.《毁灭》是朱自清的一部(抒情长诗)。
146.吕纬甫这一人物,出自鲁迅小说(《在酒楼上》)。
147.鲁迅收入《野草》一集中,为纪念“三。一八”惨案而作的文章是(《纪念刘和珍君》)。
148.《猫城记》是(老舍的寓言体小说)。
149.被誉为“七月”派“小说重镇”的作家是(路翎
150.话剧最初被称作(文明新戏(“新剧”)
151.《金粉世家》的作者是(张恨水)。
152.新月诗派提倡“新格律诗”的阵地是(《诗镌》)。
153.1938年成立的“文协”的全称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154.三十年代提倡幽默、闲适、性灵小品的主要是(论语派)。
155.无名氏的创作总体上倾向于(浪漫主义)。
156.田汉创作的以刘金妹、梁若英、李新群三位女性为主人公的作品是(《丽人行》)。
157.老舍笔下信奉“钱本位而三位一体”的市侩哲学的主人公是(“老张”)。
158.《暴风骤雨》中的老孙头是(赶车老把式)。
159.现代最早的白话新剧剧本是(《终身大事》)。
160.旗帜鲜明地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的理论建设文章是(《文学革命论)。
161.以主人公赵惠明的日记暴露国民党特务统治黑幕的小说是(《腐蚀》)。
162.曾在上海与丁玲、胡也频一起编辑《红黑》、《人间》等杂志的作家是(沈从文)。
163.以老子《道德经》中“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作题记的作品是(《日出》)。
164.以浓郁的异国风光和人物的流浪生活、求生意志为内核的新型浪漫抒情小说的作者是(艾芜)。
165.艾青到达延安以后创作的诗作是(《黎明的通知》)。

C. 中国新感觉派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急)

1.穆时英(1912~1940)
现代小说家。笔名伐扬、匿名子。浙江慈溪人。父亲是银行家,自幼随父到上海求学。读中学时爱好文学。毕业于光华大学中国文学系。读大学时潜心研究外国新文学流派。1929年开始小说创作。翌年在《新文艺》上发表第一篇小说《咱们的世界》及《黑旋风》,又有《南北极》经施蛰存推荐到《小说月报》发表,引起文坛注视,自此成名。1932年在《现代》杂志创刊号上发表小说《公墓》,为创刊首篇作品,成为现代派健将,以其年少多产而风格独特,被人称为“鬼才”作家。同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南北极》,反映上流社会和下层社会的两极对立。1933年出版的第二本小说集《公墓》,转而描写光怪陆离的都市生活,技巧上也显示出作者着意学习和运用日本新感觉派横光利一等人的现代派手法,还尝试过写作弗罗伊德式的心理小说,迥然有别于《南北极》。自此与刘呐鸥、施蛰存等形成中国文坛上的新感觉派。此后又出版了小说集《白金的女体塑像》、《圣处女的感情》、《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这正是这一现代派的代表性作品。这些小说也流露出明显的颓废感伤气息,但穆时英笔调却风靡一时。随着政治思想的激变,于1933年前后参加国民党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后参加编辑《文艺画报》。抗日战争爆发后赴香港。1939年回沪,主办汪精卫伪政权的《中华日报》副刊《文艺周刊》和《华风》,并主编《国民新闻》。后被国民党特工人员暗杀。
参考资料:http://www.easysea.com/xiandai/msy/037.htm
一九二六年鲁迅谈到俄国象征诗人勃洛克时曾说:“我们有馆阁诗人,山林诗人,花月诗人……,没有都会诗人。”[1]杜衡也发出过类似的感慨:“中国是有都市而没有都市的文学,或者描写了都市而没有采取适合这种描写的手法。”[2]这时穆时英的创作努力就更显其独特的文学史价值。因为他不仅使都市生活成为了独立的审美对象,而且无论在表现手段还是精神上,都与此时都市的特点相适应。“在(都市文学)这方面,刘呐鸥算是开了一个端,但是他没有好好地继续下去,而且他的作品还有着‘非中国’即‘非现实’的缺点。能够避免这缺点而继续努力的,是时英。”[3]
在现代文学史上,有许多作家描写过都市,比如有京派笔下的都市,左翼作家笔下的都市。其中一些人的文学成就远在穆时英之上,洞察也比穆时英深刻。但是,穆时英独特性在于,他是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都市人。这不仅仅是说他在穿衣打扮、生活方式是都市的,也不仅仅在于他在文学中描写了各式各样的都市生活,更重要的在于他是和上海这座中国最具现代气息的城市在精神上相沟通。他的二重人格是这座城市给他打上的深深的烙印。
穆时英的作品,尤其是被目为“新感觉”一类的小说,在当时就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沈从文和左翼理论界都曾经从各自立场上对穆时英的小说进行解读和批判。但是建国以后,由于作者在历史上有过“附逆”的行为,在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干扰下,大陆的学界一直以“颓废”“腐朽”等低调字眼标示作者,不屑对他的作品加以客观研究,使之在文学史上长期沉没。
司马长风的《中国新文学史》率先给予穆时英较为客观的评价。步入新时期,对穆时英的研究慢慢就多了起来。严家炎将其归入“新感觉派”小说,在整体的比较下研究作家创作的个性,突出其“新感觉”的特质。现在对于穆时英的研究,既有对作家生平和作品的梳理,如吴立昌、饶嵎为《穆时英小说全编》所写的导言,又有探讨日本新感觉派,乃至西方现代精神对穆时英的影响,如蒋淑娴《穆时英小说简论》,用心理荒原分析他的小说;还有将他放到整个都市文学发展中,或者在与其他都市文学作家相比较中加以研究,如漆咏德《二十世纪中国都市小说的流变》,王爱松《都市的五光十色——三十年代都市题材小说之比较》,李霞《言犹在耳的城与人的对话——穆时英和张爱玲都市小说拆解一种》等。
但是现在的研究状况也确如黄献文所说,“有许多薄弱环节甚至空白”,最重要的瓶颈在于资料的匮乏。穆时英本身就是一个谜团。许多资料甚至相互矛盾,这使得整个研究缺乏一个坚实的基础。另外,对他的研究多围绕新感觉派做文章,视野受到局限。一个作家显然不能只用一种标签标示,今后对穆时英的研究者会从更多的角度来来把握他及他的作品,挖掘也会更深入。毕竟,对穆时英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补充:关于穆时英的附逆行为,史上一直有争议。长期以来大陆由于他的政治问题避而不谈他的文学贡献。上世纪70年代,香港有人化名嵇忧康撰文指出穆时英其实是被中统方面派入上海打入敌伪内部的同志,但却被军统的人暗杀,致使穆时英长期蒙冤。
2.刘呐鸥(1900~1939)
原名刘灿波,笔名伐扬等。台湾台南人。从小生长在日本,入东京青山学院读书,后毕业于庆应大学文科。精通日语、英语。回国后,又在上海震旦大学法文特别班攻读法文。20年代末倾向进步,于1928年创办第一线书店,被查封后,又经营水沫书店。出版过《马克思主义文艺论丛》(后改名《科学的艺术论丛书》)等进步书刊,创办《无轨列车》半月刊,发表文学作品。1929年,与施蛰存、徐霞村、戴望舒等在上海合编《新文艺》月刊,发表过一些进步作品,后被国民党当局查封。其后,又创办《现代电影》杂志。一二八事变中水沫书店被毁,后又赴日本。抗战爆发后回国,1939年奉汪伪政府命筹办《文汇报》,任社长,报未出而于是年秋被暗杀。据传是被国民党特工暗杀的,但据施蛰存说,乃被黄金荣、杜月笙的帮会暗杀,原因是争夺赌场与流氓有矛盾。著有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等。
刘呐鸥的小说适应都市上海快捷多变的速率,表现都市男女热狂迷乱的感性欲望,客观上暴露了有闲阶级的堕落、空虚和人生烦闷,而主观上作家对这一种弥漫性的颓废倾向又不无欣赏。他的作品在灵活运用现代派手法表达都市人现代情绪方面有所开拓,表现人物的感觉意识也新鲜、丰富。如《游戏》写一时髦女性结婚之际不是与未婚夫而是与旧日情人共度初夜,在所谓“都市的诙谐中勾勒都市女性视婚变为游戏的人生态度”。《风景》与此同调,表现一有夫之妇在火车上与青年男子邂逅野合。《残留》运用内心独白的技巧娴熟,《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以客观物象来影射主观感觉,绘景写物都充满了多样化的新奇的主观色彩。刘呐鸥的小说还侧重从两性关系入手,强调生命本能尤其是性欲对人的行为心理的驱动作用和金钱社会人伦尽失人欲横流的都市畸态。他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性欲的苦闷中左冲右突,寻求满足。
3.施蛰存(1905年12月3日—2003年11月19日)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原名施青萍,笔名青萍、安华、薛蕙、李万鹤、陈蔚、舍之、北山等。
编辑本段生平简历
1929年施蛰存在中国第一次运用心理分析创作小说《鸠摩罗什》、《将军的头》而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之一。1930年代他主编的《现代》杂志,引进现代主义思潮,推崇现代意识的文学创作,在当时影响广泛。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曾先后执教于云南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和光华大学。1952年以后他任教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施蛰存因早年与鲁迅有过论战,因而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受到迫害,他也因此告别文学创作和翻译工作,转而从事古典文学和碑版文物的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由于现代主义思潮的重新涌入中国,他的文学创作才又重新开始受到重视。
施蛰存一生的工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937年以前,除进行编辑工作外,主要创作短篇小说、诗歌及翻译外国文学;抗日战争期间进行散文创作;1950年—1958年期间,翻译了200万字的外国文学作品;1958年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和碑版文物的研究工作。
施先生的小说注重心理分析,着重描写人物的意识流动,成为中国“新感觉派”的主要作家之一。
施蛰存是一位很有个性的知识分子。他1930年代与鲁迅论战,20世纪50年代拒绝在教学中援引马列文论,晚年对社会也很关注,从不掩饰自己的想法。
鉴于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上的贡献,施蛰存曾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1993年)和“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敬慰奖”。

D.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女性文学作品

1、《胭脂扣》

是作家李碧华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发表于1984年,收录于同名小说集。

该小说讲述了香港石塘咀红牌阿姑如花与南北行富家公子十二少陈振邦的一段时空交错、缠绵悱恻的情爱纠葛。小说塑造了如花和阿楚两个隔着50年的不同身份背景的女性,以此探寻现代女性意识的逐渐觉醒。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的香港,如花来到一家报馆的广告部,想登一则寻人启示。此时的如花,已是来自阴间的一名女鬼,她要寻找昔日情人十二少陈振邦。于是,她认识了报馆的袁永定及其女友凌楚娟,并在袁、凌二人的帮助下,开始寻人之旅。

50多年前的名妓如花和阔少爷陈振邦相爱,但由于当时门第观念森严,两人遭到十二少家人的强烈反对。于是,两人约好一起饮鸦片共赴黄泉,并约好“三八七七”作为他们日后投胎转世相认的密码。如花自尽而亡,十二少却临时反悔,终被救回。

如花在地府苦苦等不到十二少,便以牺牲来世的阳寿为代价,来到阳间寻找十二少。最终,在袁、凌的帮助下,如花在片场找到了十二少。她以死相许的爱人,竟丑陋龌龊地苟活于人间。昔日的浪漫爱情已不复存在,如花无可留恋,飘然而归。

2、《青蛇》

是作家李碧华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86年。

该小说讲述了青蛇在经历了世事沧桑与冷暖,凭借自身千百年来对红尘世事的体验与反思,终于勘破人生的故事。李碧华以犀利笔触表现出陷入爱情中女子的卑微与偏执,通过青白二蛇的心理来映射和剖析女性的爱情观,通过描写她们在情欲中的迷失和醒悟来反思传统女性的命运悲剧。

《青蛇》写于1986年。此前,中英双方于1984年在北京草签关系香港前途的联合声明,从而引发香港民众对香港前途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李碧华对青蛇的主体建构和欲望彰显使人做出政治的臆想。中国传统文化从来是“正印花旦”白蛇的故事,给重述为“二帮花旦”青蛇的故事。

然而在小说《青蛇》中,青蛇俨然成了主角。李碧华《青蛇》叙事视角的转换和青、白二蛇主次地位的颠倒,隐喻了香港身份的起伏,是边缘香港重新检视中心大陆的论述介入,甚至隐含着某种“北进想象”。

3、《白蛇》

是旅美作家严歌苓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99年。《白蛇》以三个不同的版本,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在文革期间,两个边缘人之间的同性之爱。

《白蛇》中的女性舞蹈家孙丽坤因编演舞剧《白蛇传》倾倒众生,也因其出色的才貌与风流人生在“文化大革命”中获罪,由“天上人间”自由来去的“白娘子”沦落为连上厕所都被严格看守的阶下囚,成为众人唾弃的“反革命美女蛇”。

难后的孙丽坤与一个从小就迷恋她的“假小子”舞迷徐群珊在窗内与窗外的偶遇,引发了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爱恨纠葛的传奇故事。

《白蛇》中篇小说于2001年获得中国第七届《十月》文学奖。

4、《半生缘》

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一九五一年结稿,后来张爱玲旅美期间,进行改写,删掉了一些略带政治色彩的结尾,改名为《半生缘》。

该小说通过年轻人的婚姻的悲欢离合,揭示了社会和人性的方方面面。

《半生缘》讲述了旧上海的几对年轻人的爱恨情仇,他们曾经都是有缘人,最后却各奔东西。几个平凡的众生男女,世钧、曼桢、叔惠、翠芝,一群随处可见的都市年青人,讲述了那一点点并不离奇的痴爱怨情。

而同时翻天覆地的中国近代社会种种变事:九·一八、一二·八、抗战胜利、国民党接管、上海解放、支持东北,只是作了他们的背景,隐隐约约给他们的故事刷上一笔动乱的底色。

5、《金锁记》

是作家张爱玲创作的中篇小说,发表于1944年上海《天地》上,后收入小说集《传奇》中。

《金锁记》主要描写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七巧做过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几乎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30年。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亲手毁掉自己儿女的幸福。

张爱玲另辟蹊径,讲述了一个母亲对自己亲生儿女迫害摧残的传奇故事,从而反映了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具体的生活环境怎样把一个原本有着温情性格的正常女人变成一个阴鸷狠毒的“吃人者”。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白蛇

网络-胭脂扣

网络-青蛇


E. 言情小说都又一些什么特点

装帧设计:琼瑶时代的小说封面多是一张清纯可爱的美女图搭配天空、城堡、鲜花、蝴蝶等美好事物的综合体,颜色单调,排版简单,甚至大部分的书连目录都没有,版权页之后就直接回归正文,如有插图也是潦草粗糙的那种,几乎无法满足现代人的欣赏水准;而时下的言情小说则非常看重装帧设计,尤其封面设计已经成为出版流程中单独存在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因封面风格不新颖、不到位而需要重新制作的书很多,制作工艺也是五花八门,烫银、UV、磨切都属于通常使用到的一些工艺。除了封面之外,目录、内文排版、插图、腰封等都需要专门的设计,使得整体感觉更符合现代年轻人的阅读需求,具有更高的收藏观赏价值。

字数设置: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琼瑶时代的言情小说通篇对白,场景氛围的描写不够充分,每一册的字数也大多在10万字上下,轻薄的一本,席娟时期的作品更是如此,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速读时代也纷沓而至,读者能接受的就是简单直接,无需铺垫的爱情描写,言情小说逐步走向娱乐时代。而新时代的言情则需要考虑更多读者的需求,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读者口味非常杂,非常挑剔,单纯的言情小说已经满足不了她们的需求,简单的结构、极少的主人公也不能取悦她们了,因此现代的言情小说加入很多因素,需要构筑一个庞大的体系去讲述一群人的爱恨情仇,这个时候作者对场景转换、人物设置、氛围烘托等能力就上升了很多,字数也必须超过20万字,甚至上下册来表达完整的故事情节,开放式的结尾给读者更多想象空间,加入都市、历史、武侠、穿越等新鲜元素去丰富作品,成熟的作家们开始谋划自己的大制作。

“大言情概念”:现代言情小说里所阐述的故事已经不拘泥于爱情部分的表达,加入了友情、亲情、人与人之间复杂交错的情感纠葛,以及对人性、对未来的深刻思考。正如桐华所言,她的《云中歌》创作源头来自儿时与女伴之间发生的关乎成长、关乎友情、关乎爱情、关乎人性中承诺、伪善、信念等一系列的亲身体会,再赋予作品历史的背景,加入国恨家仇的更高层次的情感,使人物性格更饱满,故事情节更有意义。藤萍成名作《九宫舞》系列奠定了她写武侠言情的极高地位,沉寂五年后的大长篇《狐魅天下》,文笔优美、情节跌宕起伏,书中人物繁多,你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出场者,藤萍小说中的主人公多是具有女性唯美特征的男性,本书依然如此,所以那种言情更加内敛深厚,将男人之间的各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尤其擅长表达男人因欲望而生出的各种思想,以及所表现出来的疯狂的心性、孩子气的幻想、我行我素的顽固及不可理喻的执着。这种情感说小很小,说大也很大,因为他的想法而影响了周边一切事物的变化,这也是作者想表达的一种大言情的概念,欲望可以改变一切。

F. 我要报考中文系的硕士研究生,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潮 ,现当代小说研究,20世纪女性文学研究哪个方向比较好

主要看你的兴趣啦。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潮主要偏重理论,可能历史背景,理论流派要掌握多些;现当代小说研究则侧重文本研究,要对文本有敏感度;至于女性文学前几年流行,现在比较而言,热度少了些,还是文本研究,不同的只是类别有所限制罢了。

G. 国内当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有谁

1、王安忆
王安忆,上海人, 1954年生于南京,次年随母亲茹志鹃迁至上海读小学,初中毕业后1970年赴安徽淮北农村插队,1972年考入徐州地区文工团工作,1978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1978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平原上》,1986年应邀访美。1987年进上海作家协会专业创作至今。主要著作:《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流逝》、《小鲍庄》、《小城之恋》、《锦锈谷之恋》、《米妮》等小说集及《69届初中生》、《纪实与虚构》、《黄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父系和母系的神话》、《叔叔的故事》、《我爱比尔》、《长恨歌》等长篇小说。喜宴 妹头 冬天的聚会《富萍》及其他 散文集《蒲公英》、《母女漫游美利坚》(与茹志鹃合著)等,儿童文学作品集《黑黑白白》等,论著《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等。作品曾多次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98年并获得首届当代中国女性创作奖。2001年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最杰出的华文作家”称号等。

王安忆的小说,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这一点和80后作家李子悦有着共同的表现形式,著名演员周星驰也注重从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经历与情感,挖掘生活,在艺术表现上,她的早期小说多感情抒发,近期创作则趋于冷静和细致。

和80后作家李子悦共同的从王安忆的作品里普遍可以感受到一种宽厚的爱,她赋予故事中人物"英雄性",表现人物美和善良的方面。她以敏感和高超的领悟力来控制故事微妙的气氛发展以及人物的心理变化,细腻精准。她的作品讲的是平常故事,柴米生计,可她探讨的是故事背后强大而仁慈的自然规律,这是她对人性和人的生存状态及本体世界的关怀,这使她的作品具有了超乎寻常的意义。同时作品中时刻有女性的温柔体现,连同谨慎内省多思的品格,使她作为文坛一个特立独行的异数存在.

相关作品:
长恨歌
作者: 王安忆
页数: 384
定价: 20.00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简介:
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跌宕起伏。四十年代,还是中学生的王琦瑶被选为“上海小姐”,从此开始命运多舛的一生。做了某大员的“金丝雀”从少女变成了真正的女人。上海解放,大员遇难,王琦瑶成了普通百姓。表面的日子平淡似水,内心的情感潮水却从未平息。与几个男人的复杂关系,想来都是命里注定。八十年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瑶难逃劫数,与女儿的男同学发生畸形恋,最终被失手杀死,命丧黄泉。
2、陈染

陈染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62/4
民 族: 汉族

出生于北京。她幼年学习音乐。18岁兴趣转向文学。198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曾在北京做过四年半的大学中文系教师,后调入中国作协作家出版社做编辑。曾在澳洲墨尔本的英国伦敦大学、爱丁堡大学等旅居生活和讲学。历任北京师范大学分校中文系教师,作家出版社编辑。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纸片儿》、《嘴唇里的阳光》、《独语人》、《无处告别》、《私人生活》、《与往事干杯》、《在禁中守望》、《潜性逸事》,《陈染文集》(6卷)等。
她幼年学习音乐,曾在澳洲墨尔本的英国伦敦大学、爱丁堡大学等旅居生活和讲学。现居北京。
她的小说在英、美、德、日等国家以及港台地区均有出版和评介。根据她的小说《与往事干杯》改编的同名电影,被选为国际妇女大会参展电影。《陈染文集》一、二、三、四卷于96年8月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陈染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发表诗、散文,至今已有十几年,作为纯文学、先锋小说中的女性作家,她始终独立于当今文坛的某种“热闹”之外,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文学研究者的关注。她以强烈的女性意识,不懈的探索精神,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位独特而重要的女性作家代表。陈染曾获首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奖等。

《纸片儿》
收录了陈染在文坛脱颖而出的《世纪病》等一系列表现青年人苦闷、孤独和叛逆的小说,他们急欲冲破陈旧的观念和秩序,为心灵的荒野寻求出路。而《纸片儿》等弥漫着诡秘忧伤与人性扭曲的故事,使陈染一度被视为神秘主义者。这是孤独者、叛逆者的破碎童话。

《另一只耳朵的敲击声》
女人是可以弹奏的花朵,需要轻抚,也需要倾听。那喁喁独述的,不仅有笑面桃花,还有些枯叶残枝,而潜风暗送的,不知是几许心香,还是几许心痛……本书展示了女性独有的复杂或变异的心理,把一个女人的欲望、心智、孤独、恐惧、病态、阴暗等等一切的本来面目都呈现了出来,被视为中国女性主义的先声和代表作。

《嘴唇里的阳光》
以独特离奇的视角、大胆怪异的想象,叙述了一系列女人的故事。巫女、空心人和秃头女们都在为幻觉守寡,在杂草丛生的情欲地带,人影都像灵魂一样轻……本书是陈染先锋气质的代表作品。

《私生活》
本书是一部描写现代大都市女性生命轨迹的严肃的先锋小说,它以主人公自身的女性经验和隐秘的内心生活为视角,讲述了一个女孩儿在成长为一个女人的过程中不寻常的经历和体验。女主人公在一特殊的生活背景中长大,叙述了在学生时代她是个孤寂的不能融入集体的“陌生人”……

《声声断断》
是作家陈染继长篇小说《私人生活》之后的又一本力作。她用日记这一文体,细腻、委婉而又冷峻、幽默地叙述了她的生活、思想与情感,目光直抵生活及人性的内核,把貌似平淡安然的日子注入了无限诗性、哲思和感悟,把生命与艺术交融到了极致,如同一束束思想的闪电,令人猝不及防、怦然心动而又感怀深思。

《沉默的左乳》
本书为陈染的中篇小说集,在这些形式不一风格各异的小说里,陈染讲述了一些女人的秘史,在肉体与灵魂之间、精神和内心之间、爱与婚姻、爱与背叛之间她们的挣扎和反抗。

《不可言说》
是陈染的一部谈话录,这部思想密集又丰富多彩的谈话录是与《声声断断》同时出版的姊妹篇。《声声断断》是她深挚的内心独白,《不可言说》是她与国内外友人的充满智性的交流。两相对照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较为丰富全面的陈染

3、张欣

1、张欣
当代女性作家,以创作爱情小说知名,是大陆少数几个纯走通俗路子的作家。作品多反应南方沿海城市白领女性的生活,说不上独到,但却颇受读者欢迎。
江苏海门人。中共党员。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9年应征入伍,历任卫生员、护士、文工团创作员,《羊城晚报》资料室、广东《五月》杂志编辑,广州市文艺创作研究所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任广州市文艺创作研究所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作协副主席。

主要作品:
小说:
生活秀 浮华背后 舞 一意孤行 缠绵之旅 今生有约 岁月无敌 爱情奔袭—访问城市之一 无人倾诉
梧桐梧桐 掘金时代 爱又如何 婚姻相对论
散文:多嘴 寂寞女儿心 永不言悔 崔琦其人 再说崔琦

中篇小说《投入角色》,《永远的徘徊〉获第三,五届十月文学奖;中篇小说《首席》获上海文学奖;中篇小说〈绝非偶然》获上海首届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二等奖;中篇小说集《不要问我从哪里来》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并于1995年获庄重文学奖。中篇小说《伴你到黎明》,《岁月无敌》等被改编为影视作品。

4、翟永明
人简介

祖籍河南,1955年生于四川成都。1980年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曾就职于某物理研究所。作品曾被翻译成为英、德、日、荷兰等国文字。现居成都写作兼于玉林路经营“白夜”酒吧。

诗集
1986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女人》(漓江出版社);
1989年出版诗集《在一切玫瑰之上》(沈阳出版社);
1994年出版《翟永明诗集》(成都出版社);
1996年出版诗集《黑夜中的素歌》(改革出版社);
1997年出版诗集《称之为一切》(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7年出版散文集《纸上建筑》(东方出版中心);
1999年出版随笔集〈坚韧的破碎之花〉(东方出版社);
2000年出版诗集《终于使我周转不灵》(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3年出版随笔集《纽约,纽约以西》(四川文艺出版社)。
5.舒婷
http://ke..com/view/9046.htm
6. 皮皮(1963-),原名冯丽,辽宁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与前夫马原共赴西藏工作,后调至沈阳艺术研究所,现在布老虎集团任编辑。虽然一直在进行创作,在国内也小有名气,但皮皮真正全国闻名却是在长篇小说《渴望激情》由布老虎丛书推出之后,这本带有明显通俗化倾向的作品是使她名利双收的一个源头。而前不久她的另一部长篇《比如女人》 (后被改编为电视剧《让爱作主》)更是获得了许多名家的称誉,且中选价值百万大奖的“金布老虎”,不过想来是因此此称号将伴随无休无止的炒作,而有着自己人生况味的皮皮却不愿此种情况扰乱目前的生活,因此她谢绝了此项殊荣
7.九丹九丹,江苏扬州人,原名朱子屏,1968年出生于江苏,1990年从中国新闻学院毕业,分配到广西一家报社做记者,后辞职来到北京,1995年留学新加坡,在异域学习和生活5年之后,于2000年回国,在北京一家周刊社做记者,业余时间从事创作。 1996年出版长篇小说《爱殇》。 2001年出版小说《乌鸦》,2002年出版《新加坡情人》。

H. 当代最新女性小说有哪些需要写毕业论文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预测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学术论文也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上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讨论或学术刊物上发表,或用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学术论文就是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或研究成果的学理性文章,具有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学理性。按写作目的,学术论文可分为交流性论文和考核性论文。

学术论文是对某个科学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后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
学术论文的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在学术论文撰写中,选题与选材是头等重要的问题。一篇学术论文的价值关键并不只在写作的技巧,也要注意研究工作本身。在于你选择了什么课题,并在这个特定主题下选择了什么典型材料来表述研究成果。科学研究的实践证明,只有选择了有意义的课题,才有可能收到较好的研究成果,写出较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所以学术论文的选题和选材,是研究工作开展前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
学术论文,就是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或研究成果的学理性文章。具有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学理性。
基本类别
按研究的学科,可将学术论文分为自然科学论文和社会科学论文。每类又可按各自的门类分下去。如社会科学论文,又可细分为文学、历史、哲学、教育、政治等学科论文。
按研究的内容,可将学术论文分为理论研究论文和应用研究论文。理论研究,重在对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研究;应用研究,侧重于如何将各学科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术和生产技术,直接服务于社会。
按写作目的,可将学术论文分为交流性论文和考核性论文。交流性论文,目的只在于专业工作者进行学术探讨,发表各家之言,以显示各们学科发展的新态势;考核性论文,目的在于检验学术水平,成为有关专业人员升迁晋级的重要依据。

I. 求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外国文学 2019年

复习资料

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1.在《新青年》、《新潮》上发表小说的除鲁迅外,还有(杨振声)

2.提出“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说的是(胡适)

3.凌叔华的小说集《花之寺》着力刻划的女性形象主要属于(高门巨族的少妇)

4.茅盾描写从“五四”到“五卅”一代知识分子心灵历程的长篇小说是(《虹》)

5.冯至所属的新文学社团是(沉钟社)

6.鸳鸯蝴蝶派的主流从题材、内容上来说是(言情小说)

7.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戏剧团体是(南国社)

8.丁玲对知识女性的矛盾心理进行大胆、细腻描写的作品是(《莎菲女士的日记》)

9.《蚀》三部曲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大革命失败后)

10.叶圣陶五四时期的小说主要风格是:(冷隽平实)

J. 中国体现女性主义的小说,体现女性的平等意识,自我意识增强,

张洁《方舟》《在同一地平线上》《我在哪儿错过了你》
王安忆的“三恋”
铁凝《玫瑰门》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
陈染《私人生活》等等
中国这方面的小说虽然数目不多。但是还是比较引人注目的。

热点内容
50岁写网络小说 发布:2025-07-22 18:29:17 浏览:825
喜马拉雅免费vip好听的小说 发布:2025-07-22 18:21:32 浏览:910
幻言小说言情 发布:2025-07-22 18:20:48 浏览:36
都市特种小说 发布:2025-07-22 18:09:32 浏览:956
不是爽文的言情玄幻小说 发布:2025-07-22 18:07:39 浏览:604
霸道总裁攻受小说有肉甜文 发布:2025-07-22 17:56:26 浏览:226
林云小说d都市 发布:2025-07-22 17:54:57 浏览:651
穿越都市小说老婆是巨星 发布:2025-07-22 17:50:32 浏览:961
都市之最强纨绔全本小说网 发布:2025-07-22 17:50:28 浏览:32
三国网游小说500万字以上 发布:2025-07-22 17:21:30 浏览: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