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 描写曹寅的言情小说

描写曹寅的言情小说

发布时间: 2025-09-30 11:18:08

Ⅰ 求清穿的小说!

迷失在康熙末年:书中讲述的是一个都市中的推销员凌霄回到康熙年间的故事。男主人公先是被一个住在野外的满族老人所救,老人死后,他以老人儿子的身份进入京城,经过一连串的机缘,被康熙皇帝所赏识,开始了他的流毒生涯,成为官场毒药,督抚毒药,宰相毒药,王爷毒药,阿哥毒药。男主角凌霄利用前世的眼光和对历史的了解,试图改变历史的走向,因为中国就是从康熙朝开始逐渐闭关锁国,被西方列强所追赶,超越的。他在京城卖彩票,办胰子工厂,挣足了银子;他在官场上阴险毒辣,将一群腐儒弄得颜面扫地;他纵马驰骋,大败俄罗斯,将西伯利亚划归了大清版图;他扬帆远航,带领近万名随从出使欧洲,派年轻人去求学,开阔眼界;他多情多意,将二个公主,二个郡主,一个俄罗斯皇后纳入房中。

我是康熙的奶奶:为什么别人穿越都是二八妙龄,我却穿成老太太?苦命啊!只好谱一曲《最美不过夕阳红》;我的口号是:誓将恶搞进行到底。此文不关风与月,老白菜也有春天。女主角穿越到了康熙年间`首先是变成了孝庄太后`她在现实和康熙年间穿越很多次的`后面又变成康熙的妃子`

梦回大清:我叫蔷薇,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天天往来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做着繁琐而又忙碌的工作。我的最大爱好就是到各个古建筑景点参观。因为我是满族,所以每次走在那些地方总是有种不同的感觉,总想这要是在过去,我又会是在干什么呢?呵呵!反正不会是现在天天面对无聊的财务报表和分析。 今天是个风轻云朗的日子,又是假日,我一早就起来,打算去故宫走走。我的一个发小在那里工作,每次都去找她,一方面好朋友谈天说地,另一方面省了门票钱,我也是个拮据的上班族呀! 地铁很顺,下车顺着老路进了侧门,看门的师傅都认得我了,笑着说:“又来找小秋呀?” “您早!”我大声地回答道,然后赶紧溜走,那个大爷很能侃,第一次不知道的情况下,我在门口被他拖住了两个钟头,记忆深刻。痛定思痛,以后每次见了他,都是大声地打招呼,然后飞快地跑掉。 小秋发短信说她在御花园那边,让我过去找她。我顺着长长的甬道走着,头上是窄窄的蓝天,脚下这条路很偏僻,因而异常地安静。我深深地陶醉着,浮想联翩,那些个皇亲贵族走过这里,是否也像我这样心情愉悦,或是…… 走着走着,前面尽头是一个小门。哎,我明明记得是个拐角,怎么就走到头了呢,错了?算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往门缝里张望了一下,好像是个院落,我轻轻地推了一下门,“吱呀”一声竟开了,探头进去看看好像没人管,大着胆子就走了进去。只觉得这个院子凉森森的,青苔附着在墙角,一个狭小的四合院,看起来已经很久没有修缮过了,正门上挂着一个匾,影影绰绰是个“秀”字,满文倒是很清楚,可惜我虽是满族,却不懂半点满语,凑上前去依着门缝往里看。谁知这门年久失修,经不住我的依靠,竟开了,我踉跄着就跌了进去,只觉得里面空气污浊,头一晕,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尘世羁:游泳溺水前,她是21世纪南京的一名法学系大学生;救她出水的,却是江南一代才子邬思道先生。邬思道辅佐日后的雍正帝得天下;她不经意间,却成为他和他心头难以割舍的牵挂。突遭变故身被泥污,他冒险抗旨的爱她承受不起……穿越时空,这样决绝的爱就是爱了的理由吗?

穿梭时空爱上你:为什么穿越一定是喝醉酒或是掉飞机才能穿越?咱们阿九就是堂而皇之坐着时空穿梭机从未来而来的。

为什么穿越一定是要附身在小丫环或是哪个冷宫妃子的身上,咱们阿九就是自己,自己的故事自己书写,不用借着别人的身子,写不属于自己的故事。

为什么穿越的女子一苏醒后遇上的不是皇子就是王爷,咱们阿九遇上的第一个人,是半死的乞丐,第二个人,是一个差点被卖入青楼的丫头,小人物的故事才更加感动人心,大人物的指手遮天,读上去总是感觉到夸张。

不,我绝对不是说别人的故事不好看,正是看了那么多好看的故事,才决定写这个不同以往的穿越故事,故事的主题仍然是爱情,忠义,背叛,阴谋,战争,和平,以及有关于历史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西周最感动我的历史故事,是那个用自己的儿子生命换了静太子生命的召公,虽然我给剧中的人物全部换了名称,不过故事依然曾经发生过,即使过去了那么多年,仍然感动着那些至情至性的人。

阿九注定要遇上她生命里最重要的四个男人,一个是她身边默默无语的忠实奴仆,一个是丰神如玉天下所有少女的梦中情人沈公子,一个是哥哥的遗腹子天心绝杀苏飞扬,还有她客栈里肩上搭着白毛巾迎来送往的小伙计,居然却是江湖上侠名远播的通天大盗,不,请不要误会,他不是白展堂,只要是关于神器的小说,又怎么少得了神偷的出现呢?

阿九最终的良人是谁?她开始渐渐懂得爱一个人,在爱情中甜蜜,在爱情中伤心,为了所爱之人,甘愿舍弃自己的性命,而爱她的人,又为了她,一个又一个死去,阿九最终会成长,成长的冷酷而镇静,但善良的心,却从来没有改变过。

如同哥哥说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却制造了一个破碎的历史。

该如何修补这些生命的早逝,我们善良的阿九正在试图找到一种全新的穿越方式,不伤害任何人,成全所有的爱情,哪怕最后,是她一个人,带着全部的伤心,消失的那个朝代中。

只留在一些永远爱她,思念她的人,在漫如长河的岁月中,变成一个永恒的传奇。

Ⅱ 四大名著红楼梦的相关介绍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写于十八世纪中叶的清乾隆时代,内容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封建官僚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特别是贾家的衰落过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说明了封建王朝必将衰落的历史命运。下面由我为大家提供关于四大名著红楼梦的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红楼梦的基本介绍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之一,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迄今为止无人能出其右。属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原名《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作者曹雪芹)版本诸多,最为红学界关注的版本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由于贫病交加、爱子夭折以及其他现在尚不清楚的原因,他的红楼梦只保留下前八十回,最初以手抄本流传。据统计,《红楼梦》续书种类高达百余种。较为著名的续作是由高鹗续全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也有人说,曹雪芹也写了后二十八,但是高庙(乾隆)不让它出世,所以,就把曹雪芹写的后二十八毁了,让高鹗代写并把全书定位一百二十回。通俗版本和清代才女顾太清等的续作和整理版本。现存最早抄本,是乾隆甲戌年(1754)的,但只有不连续的16回。后来又发现了若干手抄本,较重要的如乾隆庚辰年(1760)抄本,今存78回。这些手抄本都题名《石头记》,并且有署名 “脂砚斋”等人的许多评语,所以又被称为“脂评本”,简称脂本。脂本何以出现并流传,尚有争议。总之,《红楼梦》至今还是一部不完整的作品,也是一部读者永远猜不着底的谜书,这也是《红楼梦》极具魅力的因素之一。
红楼梦的作者介绍
在20世纪初,“红楼梦原作者究竟是谁”这个问题曾经引起中国学界的争论,这个争论至今仍然存在。大致上可分为二说:

一、《红楼梦》是由曹雪芹所撰写的

曹雪芹,中国清代伟大的文学家,名沾(zhān),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河北丰润(一说辽宁铁岭,一说辽宁沈阳.),大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曹雪芹在富贵荣华中长大。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家奴)。曹雪芹的高祖因随清兵入关有功得受官职。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辈的曹颙和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60余年之久,颇受康熙帝宠信。曹家也因此成为当时财势熏天的“百年望族”。康熙六次南巡,其中四次由曹寅接驾,并以织造府为行宫。《红楼梦》中提到江南的甄家“独他们家接驾四次”暗示的正是这一宠信。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多次打击,曹頫被革职入狱,家产抄没,举家迁回北京,家道从此日渐衰微。这一转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更清醒地认识了封建社会制度的实质。从此他生活一贫如洗他能诗会画,擅长写作,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致志地从事小说《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了这部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巅峰的文学巨著。《红楼梦》以其丰富的内容,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思想认识,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曹雪芹陷于过度忧伤和悲痛,到这一年的 除夕 (1764年2月1日),因贫病无医而逝世(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和二十九(1764年)年两种说法)(曹雪芹逝于1763年见甲戌本脂砚斋甲午泪笔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入葬费用由好友资助。

《红楼梦》第一回正文中,将作者归之为“石头”,这自然是小说家言。紧接着又提到,此书经“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而早期抄本中的大量脂批则直指曹雪芹就是作者。如甲戌本第一回有批语:“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据一部分红学家研究,脂批还多次说《红楼梦》的 故事 很多取材于曹家史实,也可作为旁证。由于脂批中透露作批者与曹雪芹及其家族关系紧密,也熟知甚至部分地参与了《红楼梦》的创作,因此脂批可以说是曹雪芹作为《红楼梦》作者的最直接证据,但有些派别认为脂批纯属后来者杜撰,不能作为研究证据。

清代诗人富察明义在其《题红楼梦》诗序中说:“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抄本焉。”另一位清代宗室诗人永忠作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的咏《红楼梦》诗题曰:“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姓曹)”。这大概是除《红楼梦》本身和脂批之外,最早指出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明义和永忠都是曹雪芹同时代人,虽然没有证据表明他们认识曹雪芹,但他们与曹雪芹的朋友敦诚、敦敏兄弟有密切往来,因此他们的说法被认为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但迄今没有在敦诚、敦敏兄弟的文字中找到关于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

另外,在与曹雪芹同时代或稍晚的袁枚、裕瑞等人,以及更晚的其他人的笔记中,也都有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记载。1921年,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在对清人笔记和曹雪芹家族考证的基础上,确定曹雪芹为《红楼梦》作者,从此成为定说。稍后脂本脂批的发现更强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结论,但问题是不同脂批间具有非常多的矛盾,脂批很可能为假造。

二、《红楼梦》的作者另有其人

近年来虽不断有人提出《红楼梦》作者另有其人,但均缺少证据,不足为凭。
红楼梦的相关人物
《红楼梦》中究竟写了多少人物,清朝嘉庆年间姜祺统计共四百四十八人。

民国初年兰上星白编了一部《红楼梦人物谱》,共收七百二十一人,人各有传,字数长短不一,此书中又收《红楼梦》所述及的古代帝王二十三人,古人一百一十五人,后妃十八人,列女二十二人,仙女二十四人,神佛四十七人,故事人物十三人,共二百六十二人,每人略考其生平及 传说 。连上二者合计,共收九百八十三人。

主角简介

一、贾宝玉

主人公贾宝玉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构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懒于与他们接触拜会。

他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于“杂书”,钟情于《牡丹亭》、《西厢记》。他还对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质疑,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了。”这充分显示出了他是封建君主制度的“逆子贰臣”。

他认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在这种骇世惊俗的思想指导下,宝玉终日“在内帏厮混”,并钟爱和怜悯女孩子,钟爱她们的美丽、纯洁、洋溢的生气、过人的才智,怜悯她们的不幸遭遇,怜悯其将嫁与浊臭的男子,失去了她们的圣洁之美。贾宝玉道:女子出嫁前为珍珠,嫁人后便失去光芒成了死珠,再老便与污浊男子同流,成为死鱼眼了。他甚至为自己生有一个男子之身而感到无可挽救的遗憾。

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无疑就是与林黛玉的相爱了。这场恋爱,一方面开始于叛逆性格,另一方面又促使了他的叛逆性格的最终形成。这是他生命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为。宝、黛不但要求婚姻自主,而且在恋爱中背离了封建社会的人生之道。他们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导致了两人的悲剧结局。

二、林黛玉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可能是个神仙,可望不可及,似乎也是一种姻缘,不想命运如此多作弄,其特点可概括为“凄美”二字。“凄”则主要表现在林黛玉的“身世凄凉、纤弱多病”,“美”则表现在“外在、内涵、艺术”这几个方面。两者相加就构成了林黛玉“凄美”的悲剧形象。

外在之凄美

初见黛玉,作者并未直接着墨来描绘她的美,而是巧借凤姐的嘴及宝玉的眼来突出林黛玉的绝世美丽。心直口快的凤姐一见黛玉即惊叹:“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而在宝玉的眼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好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笔至此处,一个活生生的“绝美”黛玉已跃然纸上,这便是林黛玉的“外在之凄美”。

内在之凄美

林黛玉是敏感而善良的。一方面,她寄人篱下的处境让她总是小心翼翼地为人处事,形成了“生怕被人看轻了去”的心态;另一方面,一个兰心慧质的女孩儿的小心眼儿更可以为她增添些“灵慧与可爱”之处,从而使林黛玉这个角色的塑造变得更加生动、有血有肉、感人至深。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在较大部分的一些的文学作品中,作者们往往对正面的角色作太多的褒扬而使主人公几达神化的程度,这就导致人物的塑造脱离了现实生活变得空泛无趣、了无动人之情了。

在黛玉的善良方面,我们又可以从她与宝钗相处的文字里边看得出来,尽管两人在平日里为情所累而有些磨擦,而至后来待宝钗“竟更比他人好十倍”,还把宝钗让她“每日吃上等燕窝一两以滋阴补气”当作是宝钗对她的体贴。再者我们还可以从她教香菱作诗“诲人不倦”以及她的葬花之举等事可以看出她内心的善良。事实证明,越到后来“大得下人之心”的不是常“施下人以小恩”的宝钗,而“以诚相待,啥也不瞒人”的黛玉,其出自本性的善良与坦诚也由此可见一斑。

本是天外飞仙,何故凄凉如是?曹翁笔墨之神,亦在于此,一方面让黛玉“美丽”到极至,一方面又让她“凄凉”而至身死!于是乎,一个跨越无数时空的、恒久的悲剧性人物——“凄美的林黛玉”至此“雕塑”而成,“活生生”站在你的面前,让人为她尽情的感痛伤心,耿耿而不能忘怀。

三、王熙凤

荣府内,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她便是王熙凤。王熙凤的阴毒可谓人人皆知,作为荣府“总管”,她弄权作势,两面三刀。她用毒计害死贾瑞,又阴谋逼死尤二姐。她生性尖酸刻薄,到最后害了全家。她的个性是泼辣的,文中处处都不忘点明这一点,像她过生日那天,与那淫妇拼命,向老太太求救,足以见得。但毕竟她很能干聪明,荣府上下大小事务都得她说了算,又善于迎合贾母,深得老太太的宠爱。又因此遭到嫉妒。

四、探春

贾探春,贾政之女——她没有黛玉的纤细怜人,没有宝钗的乖巧伶俐,没有湘云的活泼开朗,却有卓超的才干,过人的智慧,深僻的见解,远大的眼光,这些在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中精彩地表现出来了。

王熙凤因病卧床不起,便由探春、宝钗,李纨等人主持家务,此期间,探春查看家中大小账目,发现发放给各个房的月钱和发放给买办的重叠了,便想出了两全的办法,与宝钗等人商议“年里往赖大家去,与她们那儿的姑娘闲谈,才知她们吃的笋菜鱼虾,一年还有人包了,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破草根子都是值钱的。”发放月钱重叠之事于贾府已早有弊,可满园子的姑娘丫头无一人能指出个一二三来,探春却从赖大家中得到启发,和自家的情况对比,最后提出好的办法,岂不是足以见她的办事能力和精干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素质。谁怪宝钗说“真真膏粱 之谈!你们虽是个千金,原不知道这些事”,而后宝钗又玩笑似的说:“你才办了两天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虚了。你再出去,见了那么利弊大事,越发连孔子也都看虚了呢。”探春闻此言,却一本正经地回答:“你这样一个通人,竟没看见姬子书,当日姬子云:‘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穷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如此一番精辟的言辞,岂是一位普通女儿说得出的,非有政治眼光能矣!

五、薛宝钗

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表面上看似乎是当时正统淑女的典范,但实际上她骨子里却颇有愤世嫉俗的性格因子,她对当时的社会抱有一种强烈的批判精神。比如,《红楼梦》第38回,她就作《螃蟹咏》,对当时那些横行无道的官场人物如贾雨村之流,进行了尖锐的讽刺。而她自己最喜爱的词曲,居然也是一首富于孤愤、反叛色彩的《山门•寄生草》!由于受程高本的误导,红学界对薛宝钗思想性格的认识长期偏离实际情况。比如,传统观点认为薛宝钗“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但事实却是,在曹雪芹的笔下,宝钗恰恰因为自己的个性而得罪了家长!如小说第22回,宝钗就曾一首《更香谜》,引得贾政大为扫兴,以为是“小小之人作此词句,更觉不祥,皆非永远福寿之辈”。第40回,在贾母携刘姥姥参观大观园的时候,宝钗蘅芜苑那“雪洞”一般朴素的室内布置,又引起了贾母的大为不满,认为是在亲戚面前很扫了她的面子。贾母对宝钗,一则曰“使不得”,二则曰“不象”,三则曰“忌讳”,四则曰“不要很离了格儿”,五则曰“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全是清一色的负面评价。到后来,“荣国府元宵开夜宴”的时刻,贾母命自己所心爱的宝琴、湘云、黛玉、宝玉四人,与自己同坐主桌,却惟独将宝钗排挤到了主桌之外,同李纹、李绮辈坐在一起。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宝钗在贾母面前由“受宠”转为“失宠”的重要标志。如果宝钗真是“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她何以会落到如此结果呢?可见,在曹雪芹的原著中,宝钗恰恰是最不屑于玩弄什么“城府”,以讨好家长的人!正好,脂砚斋对于钗、黛写应制诗一事的评语也是:“在宝卿有生不屑为此,在黛卿实不足一为”。对弱者真切的同情,却对权势者“不屑”,这才是宝钗行事的基调。

另一种观点也同样错误不堪。即认为宝钗“热衷于仕途经济”,只会“谈讲谈讲仕途经济”。事实正好相反,宝钗恰恰与宝玉一样,最痛恨当时的官场,最痛恨以贾雨村为代表的这种官场人物!宝钗劝宝玉读书做官,不过是希望宝玉能够掌握权力,去消灭那些“禄蠹”而已。正如她在《螃蟹咏》里所说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由于宝钗对宝玉的直言进谏,她的话还一度引起了宝玉的误会,以为那是所谓的“混帐话”。但误会终究是误会,后来宝玉读到宝钗所作的《螃蟹咏》,也禁不住要为宝钗愤世嫉俗的思想叫好,高呼“写的痛快”!

对于书中的这种情况,曹雪芹生前的知己——脂砚斋倒是洞若观火。他(她)很早就已经指出,在这些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上,“钗、玉二人形景较诸人皆近,……二人之远,实相近之至也。至颦儿于宝玉似近之至矣,却远之至也”,“钗与玉远中近,颦与玉近中远,是要紧两大股,不可粗心看过”!所以,宝玉与黛玉看似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实际二人的思想立场却南辕北辙;宝玉与宝钗看似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实际二人的选择却是殊途同归!——都是基于对当时那个社会的极度愤懑!

故而,作者借他的化身——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之手,为宝玉、宝钗安排了一场“金玉良缘”。这场婚姻的目的,就是借助宝钗在老庄、禅宗等“出世”哲学方面的“博知”,来引导宝玉“悟道”,并最终推动他出家为僧,使沉迷于红尘中的顽石尽快返回大荒山。而事实上,在曹雪芹的原著中,宝玉的第一次“禅悟”,就是宝钗向他推荐的那首《山门•寄生草》给引出来的。这就叫做“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在脂评本的后三十回佚稿中,宝玉最后在宝钗的引导下出家为僧。宝钗为此牺牲了自己的尘世幸福,付出了半世孤凄的代价。但她却并无怨言,因为帮助所爱之人解脱精神上的痛苦,正是她一生的使命。这就是脂批所提示的“历着炎凉,知著甘苦,虽离别亦能自安,故名曰冷香丸。又以谓香可冷得,天下一切无不可冷者”。
红楼梦的历史评价
《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不可超越的顶峰。

《中国大 网络 全书》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大英网络》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等于一整个的欧洲。《红楼梦》是一部大书。有评论家这样说,几千年中国文学史,假如我们只有一部《红楼梦》,它的光辉也足以照亮古今中外。《红楼梦》是言情小说,它言男女之情,以言情而至伟大,必须有一个条件:起于言情,终于言情,但不止于言情。通常的言情之作常常易于流于浅薄,而伟大的言情则有一个不言情的底子,这样才能衬出情的深度。《红楼梦》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在结构的伟大上。在如此精妙的布局和秩序下,这等空间、这群人物中,看似庞杂的故事在作者的笔下事无巨细,分明清晰的娓娓道来。

一、毛泽东对《红楼梦》的评价与看法:

1、《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开头当故事读,后来当历史读。什么人都不注意《红楼梦》的第四回,那是个总纲,还有《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好了歌》和注。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讲护官符,提到四大家族:“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 大雪 (薛),珍珠如土金如铁。”《红楼梦》写四大家族,阶级斗争激烈,几十条人命。统治者二十几人(有人算了说是三十三人),其他都是奴隶,三百多个,鸳鸯、司棋、尤二姐、尤三姐等等。讲历史不拿阶级斗争观点讲,就讲不通。

2、中国有四部经典文学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谁不看完这四部小说,不算中国人!

3、不读五遍《红楼梦》,没必要发表评论。

4、大观园里贾宝玉的命根是系在颈上的一块石头,国民党的命根是它的军队,怎么好说不“保障”,或者虽有“保障”而不“确实”呢?

5、《红楼梦》不仅要当做小说看,而且要当做历史看。他写的是很细致的、很精细的社会历史。他的书中写了几百人,有三四百人,其中只有三十三人是统治阶级,约占十分之一,其余都是被压迫的。牺牲的、死的很多,如鸳鸯、尤二姐、尤三姐、司棋、金钏、晴雯、秦可卿和她的一个丫环。秦可卿实际是自杀的,书上看不出来。贾宝玉对这些人都是同情的。你们看过《金瓶梅》没有?这部书写了宋朝的真正社会历史,暴露了封建统治,揭露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矛盾,也有一部分写得很细致。《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没有《金瓶梅》就写不出《红楼梦》。但是,《金瓶梅》的作者不尊重女性,《红楼梦》、《聊斋志异》是尊重女性的。

二、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与看法:

1、《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人多。惟憎人者,幸灾乐祸,于一生中,得小欢喜少有罣碍。然而憎人却不过是爱人者的败亡的逃路,与宝玉之终于出家,同一小器。

2、“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事故,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盖叙述皆存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中国小说史略》)

Ⅲ 跪求了、女主冷血漂亮、男主妖媚腹黑的架空古代言情小说!!!

《梦回大清》现代女孩小薇因一次意外的迷路,竟回到前清皇宫内苑,成为进宫待选的“秀女”,执着单纯的十三阿哥、成熟隐忍的四阿哥竟都对她用情至深……

《恍然如梦》在旧货市场,我偶然买到了一块看起来很普通的玉佩,没想到,一觉醒来,灵魂,已经在三百多年前的康熙朝,成为了一个每天给自己制造大量麻烦,给他人提供大量笑柄的小小宫女。
皇宫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很多年后,我渐渐明白,皇宫其实是一个无情的地方,这里没有寻常的夫妻、父子、兄弟之爱,这里有的,只是对于权力,永无止境的追逐和一场又一场的阴谋。
贯穿于清朝皇权争夺最激烈的二十年中的杜撰故事,且看一个有点笨笨的女孩,上下古今。

《青青园中葵》堂堂留法高才生,天妒红颜,瓢泼大雨中被雷公一个不留神劈回了大清朝,重生于另一个躯壳内,成了名副其实的古人。新的身份,新的人生,即使我原本不该属于这里,也难以逃脱命运之轮的转动。

一个玉璜坠子,代我走进了紫禁城。一块玲珑玉锁,大白于天下我的身世。

身份显赫尊贵母亲为何与平凡无闻,身份成谜的父亲先生私奔民间。身生父亲到底什么来历,自己却无从知晓? 而怀着愧疚之心和难言之语的王爷外公和外婆抚养了我这个父母双亡的遗孤,跟随着他们走进了京城繁华之地,走进了金碧辉煌的紫禁皇城。在那里,不仅仅见到了英明神武的康熙大帝,还变成了他的掌上明珠。
天子特殊的宠爱,是福兮还是祸?期间与三位阿哥的情感纠缠是时运,还是宿命?皇宫之中暗藏的汹涌波澜,众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我早已生陷其中,无法超脱。

蓦然回首之时,才心如明镜,穿越百年只为遇上他......

《怡殇》--凛冽 穿成十三福晋,陪伴十三一生,十三寿终时女主也穿回现代,最终在十三坟前又和十三相遇,两个人在一起~~

清风拂面(正剧) (完结)作者:如风破晓 主角:若曦(石枫),胤禟 女主穿越过去成了九爷侧福晋的妹妹,脸上有疤,却因为开朗的个性赢得众位阿哥的喜爱,和十三夫妻俩成了好朋友,四爷对她也是念念不忘,女主最终选择了九爷,中途被康熙赐死了一回,后来本体穿越回去救了康熙,认识了十六,十六也很喜欢她,8过女主还是嫁了九九,但因为小妾的陷害,孩子也掉了。最后女主借助了同样是穿越人的帮助,弄了个假九爷死亡,把真的爱人带到了英国继续他们的幸福生活。

当你踏入清朝 (正剧)
作者:跳舞的鱼 主角:杨天兰、胤禟、胤禩、胤禛、胤祯 因脚踏两条船而到清朝的女人,穿成了九九乳娘的小女儿,因为女主姐姐的去世,老九想将女主接到自己府上照顾。可是女主是个没心没肺的主,偏偏不领老九的情,气的九九够呛。后来女主因为科考泄题的事情被抓进了大牢,老九求老八将女主救了出来,女主还是我行我素。女主胆子不小,敢打九的福晋,踩老十的肚子,四四见过女主几次,也很欣赏她。此文有些恶搞,女主是个清史盲,连雍正是老几都不知道,对于八和九的结局也是一概不知,而九九是个极其护短的主。

重逢在二十年后(悲剧)
作者:琦琦pan的5 主角:沈落叶(月牙儿)、胤禟、康熙、吕四娘、胤禛、胤祥、胤禩、胤祯
横跨四十年两代人,康熙,魏东亭,曹寅,太子,胤禟都是为了同一个女人。
20年——2年——20年,为什么我还会回来?痛苦还不够吗?是为了结束那段不曾开花结果的情,还是开始一段新的恋情呢?为何她还是这么心痛?纠缠于两代人之间,多少的恩怨情仇,人累,心也累……遗忘过去,就有美好了未来了么?她爱的人,爱她的人,她伴他们走完人生,又有谁能够伴她走完她的人生?花开花落,年复一年,何时才到尽头?从来不知道她最恨的人,竟是最爱她的人,当恩怨一笔勾销之时,他,一代帝王,在弥留之际,又将留给她一个何等惊天的秘密……

清歌一曲月如霜(清宫)
作者:竹暄的912d 主角:浅月、胤禟、胤誐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这个是穿成九的表妹,十的小姨子。

希望以上小说你中意走过,路过 (恶搞剧)(完结)
作者:无袖拢香 主角:历小凡、胤禩、胤禛
本文轻松、幽默,是个搞笑剧,结局也不错,适合广大的八爷党看。女主三度穿越时空,分别是八阿哥的少年,青年和中年时期。女主还戏称康熙为康师傅,老康还高高兴兴的做起了方便面。这里面杜撰了弘历是女主生的,而且是八八的儿子,真真是戏说。八和九最后也没死,女主还生了个女儿,嫁给了付恒,生了福康安(就是野史里说是乾隆私生子的那个)。

、<情迷大清F4 >{已完结}
作者:林间红豆的
主角:纳喇.红豆、胤禩、胤禟、胤禛
搞笑版的清穿小说
为大清的帅哥而写,虽然俺高举八爷党的大旗!可四四与十三同样是有魅力滴.

一生一代一双人(清宫) (已经结文)
主角:夭夭、胤禛、胤禩、胤祥、胤禵、胤礽、胤祉、胤禟、康熙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叫两处消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纳兰容若《饮水词》
两个灵魂穿到一个身体,成为恭亲王常宁府里的小格格,喜欢的对象各不相同。四,八,十三,十四,怎么分?????十四《清梦无痕》:其实穿越回去的是一对好朋友,一个喜欢十三,一个深爱十四

热点内容
都市变身萝莉嫁人小说 发布:2025-09-30 12:44:50 浏览:763
我是凡哥网络小说作家 发布:2025-09-30 12:19:30 浏览:627
总裁在酒店谈合作的小说 发布:2025-09-30 11:52:31 浏览:837
网络小说有尸王李世民 发布:2025-09-30 11:50:10 浏览:701
重生后成为服装设计师小说 发布:2025-09-30 11:48:44 浏览:462
言情林雪小说 发布:2025-09-30 11:47:14 浏览:842
宁夕战少晖免费全文阅读小说 发布:2025-09-30 11:40:54 浏览:365
末世言情小说小说 发布:2025-09-30 11:39:40 浏览:508
完结都市多女主小说推荐 发布:2025-09-30 11:34:17 浏览:542
古龙小说描写女人经典句子 发布:2025-09-30 11:32:40 浏览:100